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人文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教育的概念

第1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国内外学者论述,其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素养更是被推上了至高的席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人文素养低下常被众多学者论述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建设顺势而生。人文教育的价值不容置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对人文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发现,其中对于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策略更是多不胜数。然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无显著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发挥多大的价值,是否有被过分夸大之嫌?我们的人文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是否有误区?现如今我们应如何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从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分析,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厘清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1 人文教育与邻近概念的辨析

笔者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诸多文献对于人文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三词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文献中出现三词混用的情况枚不胜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词语有共通之处,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这三个词均带有时代意义,从其提出的先后顺序可排列为:德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后面一词在使用时通常被无限扩充内涵,因此常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因此厘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1.1 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概念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从现代公民教育特征上讲,它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意识形态、理想模式等。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为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怀、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①而“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来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而人文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教育等;其次,是人文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目标。

1.2 人文教育与德育

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目标都在于教人做人,但是二者的概念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德育从广义的概念来讲,它的核心是对“人伦道德”的培育。对德育较为多的解释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同时,德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因此,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主要是: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②而人文教育则主要通过学校的制度、人文环境以及相关的课程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它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察生命、关照灵魂、陶冶情操,并能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顿悟生命的最高境界。因此,人文教育与德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偏重“人伦道德”,人文教育偏重“自我超越”。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德育,又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1.3 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可概括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及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大素质的教育。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与人的专业相关的、对形成人的职业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素质。非专业素质是指每个人必须备的、对其终身发展起作用的基本素质。 这里我们所探讨的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基本能力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素质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向受教育者传授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不仅具有社会性、道德性,还具有艺术性。而人文教育从一定层面而言,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文教育。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其主旨不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时还使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从二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内涵比人文教育更为宽泛,人文教育的目标比素质教育更显隐性,要避免素质教育成为空而泛的口号,就需要人文教育作为普适性的基础,否则素质教育就是虚幻的。

2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误区

2.1 人文教育肩负着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未完成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培养有技能型的专门型人才,因此,专业性的学习是重点,但是切不可把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归咎于普通教育(如高中文理分科),归咎于高考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靠普通教育的改革,如果因为普通教育所存留的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专业教育,充其量只能称为“大中学”。④而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更具专门性,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存在的根本。因此高职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严格区分,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任务应围绕其专业教育目标开展。如过将普通教育未实现的目标输送给高等教育,其结果将会使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模糊不清,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为保证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早面临就业压力,对课时较少且缺乏短期效益的人文课程,学生多持轻视态度,多数学生更注重专业课学习。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人为的加大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一方面可能会使原本就少的专业学习受到挤占,另一方面人文教育实施的效果并不一定真正见效。这些课程的学时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对人文课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多数学生虽表面上选修这些课程,但是课堂上多半在做专业课作业。因此,在开设人文课程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原有德育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3 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途径

3.1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示范榜样的作用,仅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榜样较少。社会上的榜样能影响到学生的较少,而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也是最真实、可信的。通常,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素养能够通过上课或平时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的力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力争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是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学校要严格规范管理教师,三是鼓励教师积极进修。通过宣传使教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加强自身素养的自觉性,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注重表率作用;制定规范的制度,督促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鼓励教师参加人文系列知识的培训,并根据其参与培训的课时数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公示,争取引起全校师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重视。

3.2 营造高职院校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针对上述论述的人文教育的自身的特点,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应从两点积极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一要加强硬件建设,二要提高软件投入。其中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学校总体规划的开发、教学设施的投入、人文景观的建设等;软件投入主要包括人文课程建设及开发、人文教育专业的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广泛开展等。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此,硬件和软件建设务必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例如:定期举办各种级别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系列讲座、人文系列知识竞赛以及人文经典指导阅读等活动。

注释

① 司娟.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57-58.

② 徐秀萍.论大学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1).

第2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材;人文教育;知识观念

伴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也愈益凸显。语文教学作为学校知识教学体系的三足之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其大多内容围绕应试而展开,削弱了对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基于此现象,对教材中人文教育进行阐发和梳理,使得教育研究者对人文教育有更明确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内容概述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早在古代,中国和西方已有“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1]显然,早期的“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可见“人文”在提出时就已经表明其一个功用就是化成天下,即通过对于人性和社会各个阶级的观察考究,把握内在联系,通过施行的一系列总的教育来教化民众,直至化成天下。可见,我国古代“人文”的核心是对人的教化以期实现社会大化而成。西方的“人文”最早出现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古希腊以其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民主为西方近代文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文献典籍。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者把人性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人开始成为独立的个体,脱离了神的枷锁而存在,在这一时期“人文”内容大大丰富,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立性,人性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二)人文教育的内容

人文教育内容就是塑造培养人性,提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作为独立体的认识自身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述三种关系延伸出来的人文教育内容就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是指人对于自身生命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些理念信仰。道德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语文教材中道德教育事例形成道德观念,教师并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外化为具体的外显的道德行为的过程。生命教育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生命体的正确态度与认识,这里生命体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其他物种,并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

(一)人文知识

陈思和先生认为学校教育分为技术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技术知识是外加于人的知识,而人文知识是指对于人本身生命体的一种熏陶,它不是显性知识,而是隐藏在文学读本中的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来获取的知识。通过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本身的存在和价值意义,体验生活,追求人生理想。如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体现的思想一是如何去克服困难,转危为安,二是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的引导教导孩子。这篇课文就透过这个小故事体现人生的哲理,它是人文教育内容的体现。

(二)经典阅读

经典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名作,还是它之后时代的名作。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视经典选读,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也都是各时代的经典名著。中国有史记载文明达四千年以上,历经千年沧桑,垂范后世的经典更是女数不胜数。中国著作,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诗经》,到中原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近至近当代《新闻两则》。各种题材繁多,诗如李白杜甫等之作,或雄浑或飘逸或低沉或沉痛;赋如司马相如等名作、词如苏轼柳永之语、曲、小说,新闻等众多。此间文言文,白话文点缀其中。语文教材是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所以都是以“本国”精典为主,恰当的引用外国的经典名著,如契诃夫、莫泊桑等人的作品[2]。取材精准,用之有度。经典文选是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经典学习,对于名人、伟人的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思想闪光融入学生个人思想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情操,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文化意蕴

语文人文教育中应重视文化意蕴,教材编写中力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的技艺成果。初中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性格、性情,使学生走入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增强学生的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文化传统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土人情、律令职官、天文地理等方面。语文涉及题材应精而广,博而深。

三、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 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会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应该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再大的困难都会被解决;学习《散步》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领悟家庭中亲情的可贵,培养学生对亲人关爱的珍惜;学习《老王》《信客》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体验生活在最低层的普通人民的淳朴、善良和默默无闻的美好品质;学习《背影》这

篇课文,就是要学生学会与父母相处,要记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对他们时刻怀着感恩之心。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塑造的人格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在人格上的感染与精神上的启发。比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指导学生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了解孩子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代表对父亲进行告白。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和家长的感情,与此同时还能让每个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第3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育现状,种种不容乐观的现象令人担忧:孩子们真要是忘了所学的知识,他们还有什么?有的人身上明显地可见其浅薄和人格的苍白。这些难道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吗?不,我们呼唤对人的教育,真正成就一个人。传统教育太重于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强调,一味地灌给学生语文知识,缺少对学生的内在关照,这确乎是个严峻的问题,它关乎我们语文教育最终的价值认定,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教育能否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

那语文教育到底路在何方?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1 、概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就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是认识世界关照自我的工具。学了语文,我们就掌握了一种有助于我们生活的工具。比如我们认识了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可以读许多书,了解这个世界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增长见识,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建设我们的精神世界。

2、咀嚼概念:发现它对于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1)语文教育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认知审美交际的工具。

语文的工具性成为我们学习语文最为现实和功利的目的。要求低一些,农村大多数家长送孩子去读书就是为了多识字。认得字,不被人欺骗,不是文盲。我们讲认了字,具备一定的理解力,就要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认知和审美。能够读小说,就能够穿越时空隧道,认识别人的生活和命运。学了一些语文知识,懂得了文学的,音乐的,美术的艺术技巧,沉浸于玩味艺术的审美之中,得到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审美享受,这是生命质量的提升。交往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就源于我们学得的语文知识。也就是说,语文教给我们领悟文字,驾驭文字的能力。

(2)语文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仅仅在学校里学有限的知识是不顶用的,学无止境,而学生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学校里读书,怎么办?授人以渔。在语文教育中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更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工具。学无止境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学会学习,而终生成长的主体意识也驱使我们学会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终生学习、学习社会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只有掌握一些学有所获的方法才不会落伍。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1 、概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即是说从关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精华――人文精神,从而积淀一些成长和发展必须的优秀品质,以提升人作为精神的存在的生命质量。强调是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厂子里加工零件;厂里卖出的产品还有个售后服务呢,教育是强调对人的一生负责。

2、咀嚼概念:发现它对于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1)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为凭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人文世界。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由此看来,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人文世界,值得我们潜心开掘其中的人文内涵。那里面有着对整个人类过去、现在、将来的关注与责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受到这种熏染,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文的世界,语文老师就是带领孩子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奇珍异宝,并且在其中获得成长的饱含人文精神的行路人和领路人。

(2)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强调是对人的教育。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当然,我们在此环境中所指的人,具体化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教育就是要为他们服务,对他们的一生负责。

第4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科;专业;教育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35-02

在我国学界,教育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赫然在列。教育学不但是一个学科门类的名称,也是一个专业类的名称,还是一个具体专业的名称。但是,作为一门专业的教育学必须存在吗?这个问题需要从“学科”和“专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谈起。

在学界,学科和专业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但是,两者的精确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待厘清的。

学科是根据学术研究的对象、领域、方法、特点等进行的学问分类。不同的学科,意味着不同的学问;相近学科,意味着学问间的关系密切;交叉学科,意味着学问间的相互渗透。同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学科之内开展学术研究,也可以在多个学科之内分别开展学术研究,还可以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无论如何,学科总是和学术研究紧密相关。但是,在我国,学科总是和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学科分类总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而不是由科学研究主管部门颁布。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我国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

虽然颁布的是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但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并不是按照学科来进行的,而是按照专业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专业呢?专业的内涵就不像学科那么容易把握了,因为专业有多种含义。专业的第一个含义,是在每一个学科范围内,专门研究某一个更小的对象、领域,所谓学有专攻。这种意义上的专业是学科的下位概念。所以,就会出现某个学科内设多少个专业这样的说法。很显然,这个意义上的专业和学科一样,仍然是和学术研究紧密相关,是学问的更细分类。专业的第二个含义,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学生学业的分类。每一个学生都会被安排在某一个专业内学习,毕业时会获得一个注明专业名称的毕业证书。有人会说,这种意义上的专业其实就是第一种意义上的专业,每一个学生都被安排在第一种意义上的专业内学习,这时,学术意义上的专业名称就变成了学业意义上的专业名称了。其实这种辩解在事实面前是无说服力的。实际上,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虽然和学术研究意义上 的专业有联系,但却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作为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中医学专业,可以不去钻研西医,也可以不去研究生物化学,但是作为人才培养意义上的中医学专业,不但要学习医学的很多知识,甚至还要学习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学生学业的专业都是这种状况,大大不同于作为学术研究的专业。专业的第三个含义,是社会分工意义上的专门职业的简称。如,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专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职业都可以称为专业。我们一般不会把经过简单训练就能够完成的脑力劳动或不经任何训练就能够完成的体力劳动称之为专业。专业总是意味着那些不经过系统、复杂的专门知识、技能的学习就无法胜任的工作。

我们发现,在专业的三个不同含义中,只有第一个含义和学科关系最为密切,它们都是学术研究意义上的概念。第二个含义和第三个含义虽然和学科有一定的关系,如都需要学科提供一定的知识,但都不是学术研究意义上的概念。

事实上,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业意义上的专业)更多的是依据社会分工来设置的。高校往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设置专业。学业意义上的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12个学科门类下设506个专业,我们很容易将学业意义上的专业理解为学科的下位概念。其实,学业意义上的专业根本就不是学科的下位概念,只有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专业才是学科的下位概念。显而易见的是,任何学业意义上的专业都不可能只学习一个学科知识,更不可能只学习一个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专业知识。但我们也不能说学业意义上的专业因为学习众多的学科知识,就说学业意义上的专业涵盖了学科。如,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法学的学科知识,还要学习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法学专业涵盖法学学科、哲学学科、政治学学科、历史学学科、社会学学科。因为,学业意义上的专业和学科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学科和专业的这种复杂关系,直接影响现实的高等教育管理。在现实中,是专业负责人领导学科负责人,还是学科负责人领导专业负责人?在学术研究的意义上,应该是学科负责人领导专业负责人,但是在人才培养上,应该专业负责人领导学科负责人。这里的两个“专业”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后者是人才培养意义上的。

一般来讲,社会分工意义上的专业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有其相应的学业专业,如医生对应着医学专业、会计师对应着会计学专业、律师、法官对应着法学专业等等。这些专门职业都是要经过系统、复杂的专门知识、技能的学习才能胜任的工作。但是,反过来,并不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所有学业专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都可以称为专门职业。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一些专业,只是需要简单的知识和较短的技能训练,这些学业专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往往被称为普通职业,而不是专门职业。

在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类的本科专业包括: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8个专业。

首先,这8个专业的划分逻辑是混乱的。在逻辑上,教育学包含其他七个专业,不能和其他七个专业并列存在。另外,从名称上来看,“教育学”是学科意义上的专业,不是人才培养意义上的专业,因为,社会上没有哪个行业需要“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包括教育行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是根据教育的内容或性质来命名的专业,“教育技术学”是根据教育的手段、方法来命名的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是根据教育对象来命名的专业。把不同标准划分的专业并列在一起也是不合适的。比如,小学教育包不包含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需要不需要教育技术学?

其次,有些专业名称大而无当,根本不是一个专业的名称。作为专业名称的“教育学”就是这样。教育行业是一个大的领域,需要各种专业人才。我们可以把从事教育的各种专业人才统称为“教育人才”,但是这样的“教育人才”需要很多具体专业来培养,而不是一个“教育学”专业所能培养的。同样,“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也都是一个领域,包括很多具体专业教育。“科学教育”至少包括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教育,“人文教育”至少包括哲学、文学、宗教等专业的教育,“艺术教育”至少包括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专业教育。我们怎么可能通过一个“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专业培养出掌握那么多专业知识的人才?当然,有人会说,“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那些能够教育学生具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艺术情操”的教师,这些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授课任务。然而,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艺术情操”难道不是靠一门一门的学科来滋养的?通过一门所谓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艺术情操”?这明显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教育技术学更不能作为一个专业存在。作为教育方法、手段的教育技术总是和一定的教育内容相联系。教育技术是任何具体学科教育的附属品,只需要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试问,一个不懂任何学科知识,只懂教育技术的老师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能够教什么?“小学教育”也不适宜作为一个专业来开设。现实中的小学教育阶段已经实施分科教育,小学教育需要各种具体的学科教育师资,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师资,而唯独不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只有“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因为其关涉领域的特殊性,适宜作为一个人才培养意义上的专业。

第6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语文 学科性质 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 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第7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工科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 人文素质 教育边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对当今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人才竞争和选取机制的逐渐改变,迫切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高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对于工科类院校,大部分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同时学校开设的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就只有《大学语文》。但是现在的大学语文本身就存在着人文缺失,[1]很明显大学语文不能担此重任。在教学内容上人文的缺失,它包括教材内容、方法论指导、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古文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大,教材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过于强调政治因素;二是偏重于儒家思想;三是内容枯燥乏味、选文重复率高;四是读物类型的广泛性不够、知识面窄。在方法论指导、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方面能给予学生人文引导的内容就更少了。学校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他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效果。高等院校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并非危言耸听,实用技术教育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内容,但不是全部。

二、工科类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当今工科类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受重视、大学语文教材混乱等问题都导致《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走向边缘化。

(一)工科院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上不够重视。

高校在大学语文教学上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课时与学分的萎缩,授课师资的不足,授课教师不受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乏等四个方面。在一般工科院校中,《大学语文》一般只开一个学期,每周2―3个课时安排,有的甚至作为选修课开设。很明显,这种课程设置并非出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而只是一味应付教育部门检查做出的决策,于质于量都是不够的。同时大部分高校仍不会安排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则显现出学校本身对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不重视,经常是由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兼任,并且时常会安排刚工作的年轻教师任课,这样必然就会使大学语文的课堂缺乏专业性,如此的安排也会让学生不重视这一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材混乱。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有关大学语文的教材可谓是数不胜数,不仅有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著名学府编纂的《大学语文》或《高等语文》等教材,趋于多种原因,其他高校也纷纷编纂教材供自己学校使用,造成这一学科领域出现至少几十种教材的现象。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04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2]

(三)学生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忽视。

通过对多数工科院校考察,了解到这些状况:学生上课完全是靠学校和老师考勤纪律来约束,听课懒散、文化素质低,导致作文无话可写,全无文采章法可言,完全回到了中小学水平,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无动于衷。[3]

(四)考核机制力度不够,课外实践活动不足。

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大学语文》课的考核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期终成绩两部分,而平时成绩可由教师对平时布置的作业批改、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和平时上课考勤等决定,而决定期终成绩的考试多由选择、填空、默写、阅读和作文等题型组成。这些考核内容和办法同中学基本相同,和大环境下的大学教育相背离。此外,多数题目来源于课文后的评析及教师上课时的讲述,老师在考试之前也会给学生划重点,致使考试只是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感悟。有的学校甚至做不到这些方面,更趋于简单。课堂中过于专注讲授抑制了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并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体验人生百味,缺少寓教于乐的机会。

三、改善大学语文教育,从而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改革”提升工科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从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只有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取得质的飞跃,只有改革才能增加其内容和内涵,才能提升其在高校的重视度。要改变当前大学语文所存在的人文缺失,就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4]

1.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材良好的组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教材编写应重视教材内容的人文化,呈现课本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功能。通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让学生在自主的有个性的语言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人生态度。同时,教材选文要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大学语文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选文就要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兼顾时代性和实用性。在内容上,它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文化,另一方面,要反映当今的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具有时代气息。

2.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语文教学应当有开放的内容,可以在信息上拓宽,充分体现时代的最新成就和重大事件,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等各领域。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出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其次,加强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应用,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具有敢想、敢做、敢说的精神,经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深造和应用。另外,需要注重情感、意志与人格的陶冶。

3.改革教学要求

考试对整个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变,那么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两方面都难以有突破性的改革。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应尽量减少语言文学知识方面内容的考核,取消死记硬背的内容;从方式上来说,除了笔试外,还应增加口试。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更应该注重它的人文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考试的目标也应是考核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其次,要把考试与平时的课堂讨论、练习相结合,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都可以作为考评内容。

(二)按需调整,增加人文教育因素,取诸种教材之长。

目前正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00种左右,现有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品种虽多,但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只是在其他版本上进行重复。大部分教材是以作品在文学史或政史上的影响来编选篇目的,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且篇目的编排选取上也各有千秋,难以一应俱全。所以要充分结合本校教学性质,调动学生和老师一同参与教材的选取,增加人文教育因素,按需调整,取众之所长,适当增加学生熟悉与关注的内容。[5]

(三)注重《大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教师从关注个人的发展着眼,重视平时课堂评价的教育引导功能。

改变《大学语文》教师观念陈旧的现状,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关心学习效果。在大学课堂上我们不能照搬高中教学模式,应从中取得突破,让学生更加容易融入课堂学习。首先,在教学考核机制中加以完善,可以把试卷考核所占比例和平时考核所占比例相互调换,注重平时学生课堂及课外的学习和表现,突出语文教育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增加课外实践活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和促使学生将思想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感悟,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人文素质。最后,教师从关注个人的发展着眼,重视平时课堂评价的教育引导功能,尽量减少班级的概念,注重每个人的发展,让学生得到关注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课堂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摒弃求全责备的做法,注重过程,发展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工科高校为例进行分析,从而推广到其他同类别或不同类别的学校,促使各高校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莉.浅谈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缺失[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5).

[2]刘海涛.《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探讨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3]张镜如.《大学语文》教育的尴尬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5).

第8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09-01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做人的良种。妥善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功夫,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各环节仔细揣摩,有机的进行人文教育。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人文教育起源于美国,该教育概念的衍生和发展,主要由于当时美国的教育改革导致学生自我发展与知识结构严重失衡,从而形成了物质文明缺失致使美国教育陷入精神危机之中。随着人文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在原有西方人文教育概念基础之上融入了我国教育特色,根据我国教育实际制定了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为主的教学目标,并针对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适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现阶段,国内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尊重学生的内心诉求,并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发展。

人文主义教育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风尚。该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为"自我实现",其教育重心在于强调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并主张个人的整体培养,重视其创造性、全面性的发展,尤为重视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学习,致力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人文教育主张营造轻松、自由和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伴随着现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及经济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也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充分重视教书育人的价值,若要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不但要从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等角度入手,更要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等培养,使之成为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实用性人才。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语文教学中缺乏"人文精神"的原因

2.1院校不重视语文教学。由于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其教育定位和教育方向更偏向于职业化。因此,教育基础文化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校的特殊性质以及招生对象主要来自于对学业追求欲望较弱的学生,导致院校学生整体文化基础较差。另外,学校为了实现就业率的大幅度提升,一味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基础文化课程,导致学生知识架构呈现严重倾斜。

2.2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真实诉求。现阶段教学校,大部分教师仅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实施教学,从自身角度出发想当然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真实诉求和实际学习情况,导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的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2.3语文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语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仍较为落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实际需求。同时,由于教育的专业倾向性较强,导致语文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学校整体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忽视语文学习,将学习重心投放到专业课程学习方面,从而致使语文教学无法有效的开展。

2.4实施人文教育的路径研究。

2.4.1通过导引写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写作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思想活动。学生的文章,往往充分体现了其生活累积、语文素养、对人或事物的情感态度、对事物的看法。从学生的文章中就能够判断其认知水平、情感健康与否、观点是否正确等等。因此,针对写作能力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对应到实际教学中即为:一是要求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充分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写作过程主要反映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实质上是内心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应当从启发学生的思想为切入点,使其不断进行反思,激发其思维拓展,从而能够用正确的心态去感悟万事万物,并且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二是在写作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分辨观念,避免出现以偏概全、是非混淆的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其思想实际,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4.2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精神素材。通过直接的教学手段灌输人文思想,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人文教学内容,在实现基础课文教学的基础之上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譬如,针对《将进酒》的教学,教师可科学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和感悟等方式,将该篇课文中的三大重心准确的挖掘出来,即作者寄情于诗歌中的豪放情怀、开阔境界以及自信的精神。通过诗文朗诵环节使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境界,并对诗文展开思考和探索,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我、开拓视野、培养大气、开阔胸襟。又如夏天教学:夏天不像春天那么秀丽、温柔。夏天,是一杯香醇浓烈的美酒,是一棵生机勃发的大树,是一位激情燃烧的青年,更是一种活力四射、蒸蒸日上的情境。拥抱夏天,一份自信、一份成熟、一份收获油然而生;一种景致、一种力量、一种忙碌、一种喜悦悄然演绎。中午散学归来的孩童在池塘边嬉戏,满塘荷花映红清纯稚气的脸。嫩绿肥大的荷叶下面是清澈的池水,几只青蛙双腿一蹬来回游动,一圈圈涟漪亲吻荷花枝干,几颗明亮的水珠从荷叶滚落,一双双明亮的眸子随之扑闪。池塘边的柳树用绵长细软的手臂轻抚着孩子们生龙活虎的身姿,一丝丝清凉沁透了孩子的心。一阵欢声笑语之后,活蹦乱跳的身影奔向远方。杏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杏儿。麦秆顶端冒出籽粒饱满的穗头。金黄的油菜角儿堆成了山。站在高处远眺,一条条灿烂耀眼的丝带,一抹抹绿色渲染。麦浪翻滚、扑打大地,鱼虾跃动、波光粼粼。一位农人肩扛锄头、吼着口号、几滴汗水融入心海,滋养永恒的梦。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为学生提供生动、贴切、具体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使其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能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完整之美。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教育在教育中发挥了优化整体水平和提升质量的作用,实现了"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所以,探索人文教育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针对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断完善和健全教育,提高教育整体教学质量。

第9篇: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提出是受 “新概念英语”、“新概念作文”的启示而生发出来的。尤其20世纪末的“新概念”作文以其“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这种新的作文理念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拨开云雾以还其语言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庐山真面目。

(二) “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 “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八)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评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