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收征管工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XX年至XX年年期间,本人先后担任××县、××县、××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任职期间,在市局党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着力推进各项地税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五年来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情况述职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地税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组织收入,确保完成每年地税收入任务。
组织税收收入是我们地税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本职所在。五年来,我始终坚持不管工作再忙、再复杂,都牢牢扭住组织税收收入这个中心不动摇。
一是落实工作措施。每年通过税源监控、提早落实计划、领导挂点、绩效考核、奖惩挂勾、及时督促、及时调度等措施,并通过狠抓征管质量、规范执法、大力清缴欠税等工作,确保组织收入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通过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完善征管的文件,如制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钨砂、稀土税收管理办法》、《××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车辆税收征管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二手房、土地交易税收征管办法的通知》等,有效地促进了组织收入工作。在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下,确保了每年地税收入的均衡入库和过半任务、全年任务的完成。其中XX年年累计组织入库地方税收10416万元,同比增收2080万元,增长24.95%,此外,还征收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等527万元。
(二)抓税收征管,提高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税收征管是地税工作的基础,税收征管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地税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把抓征管作为地税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重点,切实加强税源管理。制定和完善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奖惩并举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日管行为。加强户籍管理,分类、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通过税源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税源情况,重大税源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在掌握税源情况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企业的监控,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如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办法、车辆税收的委托代征管理、矿产品行业地方税收管理等。同时,抓好征管质量考核,严格责任追究,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如在安远县局,围绕重点考核征管“四率”,细化量化了考核指标,直接考核到人,采取征管软件考核与深入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按季进行考核,使征管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在省局组织人的抽查中受到好评。
二是以征管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征管查协调运作机制。最近五年,是全省地税系统改革力度较大的几年,其中征管改革是最重大的一项改革,也是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在征管改革中,我紧紧抓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推进了改革的顺利实施。在XX年的征管软件上线准备工作中,通过科学调度,集中时间和人员,严把数据采集、审核、录入关,确保了省局征管软件在XX年1月1日成功上线。在XX年年征管机构调整中,根据经济发展、税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征管工作思路,把谢坊、壬田两个农村分局集中在城区办公,整合现有征管资源,推行税收的行业化管理。同时,规范征管秩序,建立征、管、查协调机制和每月例会制度,促进管理部门和办税服务厅之间、管理部门和稽查之间、管理部门内部之间、机关与分局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规范征管资料的传递和征管系统的操作,加强对征管系统操作的考核,保证在征管系统上的操作及时、准确、规范,有效减少了征管系统的误操作和垃圾数据的产生。
三是狠抓协护税体系建设,建立部门协作有效机制。几年来,我注重协调部门关系,积极与矿产、土管、房管、财政、国税、交警、公安等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为地税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XX年年,以规范服务和税收征管为目的,积极建立了国地税之间广泛的新型协作机制。一是实施日管信息情报共享。国、地税每月进行一次征管资料传递,双方进行数据、资料比对、核实,使信息交换成为常态化,进一步完善了税收征管。二是实施国地税联合。纳税人只要向地税局或国税局一家提出申请,两家税务机关就会自动完成内部流程,实行共同审核,共同核发税务登记证件,既节约了时间,又为纳税人节省了费用,受到纳税人的好评。三是实施窗口发票税款征收互相代征、互相审核把关。全年国税代征地方税收210万元,为国税把关增加税收468万元,取得了互利双赢的效果。四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解决税收管理中出现的交叉和肓点,提高了税收政策执行的协同性。
(三)抓规范执法,建立了依法治税的新机制。
一、改革动因
1999年以前,荆门市各单位账外有账、私设“小金库”,截留财政资金、偷逃国家税收、骗取银行贷款等问题时有发生;企业设多套账应付财政、税务、银行等现象也较为普遍,为此,2000年出台了《荆门市建账监管暂行办法》。但由于规定不够细化,监管范围不全面,新会计制度实施不彻底,全市10000多家小企业税收监管不到位,会计违法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建账监管工作不能全力推进。今年3月,重新修订出台了《荆门市建账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账监管工作。
二、基本做法
荆门市加强建账监管的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到位,四项制度”。
“一个中心”。即以依法建账为中心,以建账监管为切入点和操作平台,全面推进会计管理工作。
“两个结合”。一是与《会计法》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相结合;二是与促进税收征管和财政增收相结合。
“三个到位”。一是宣传培训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发通告、登访谈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建账监管工作的意义、作用和具体监管办法;分市、县、乡三个层次组织召开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在《会计法》宣传活动中,把建账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一并宣传。对财政干部和会计人员开展建账监管改革及新制度培训,使其了解建账监管内容,自觉或督促执行新会计制度。二是部门职责到位。根据《办法》的规定,荆门市各级财政、工商、民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建账监管工作。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审计中,以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依据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工商、民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活动中以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依据,在年检换证工作中配合做好建账监管工作。财政其他科室(单位)以及国税、地税部门在进行财税管理活动中、审计司法和监察部门在审计查办案件过程中,均以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依据。发现会计账簿未经注册登记的,督促其按规定办理建账监管手续,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三是服务到位。一方面财政部门设立财会专管员,采取分片包户、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建账监管;另一方面,为配合建账监管改革,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共审批成立15家记账机构,为部分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或专职会计人员条件的中小经济组织服务。
“四项制度”。一是建立财会专管员制度。全市设立财会专管员120名,采取分片包户办法,督促指导各单位依法建账建制,认真执行《会计法》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统计监控国家税收。同时,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相互提供专管员名单及划片管理情况,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定期开展联合检查。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开发荆门市建账监管信息共享软件,设立建账监管信息管理员,定期交换信息,掌握情况。三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涉及建账监管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上门服务、督办检查、信息共享等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和严格的考核评价程序,将建账监管工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四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通报建账监管工作进展情况和各部门在建账监管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交流和分析建账监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拟定下阶段建账监管工作措施。
三、初步成效
规范了建账行为,促进了税收征管。有效遏制了账外设账、“小金库”和不建账现象,使得单位的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等会计信息都在一套账上反映,特别是私营企业由定额征收改为了查账征收,税务部门掌握了真实的会计信息,促进了税收征管。钟祥市组织联合专班加强磷矿企业建账监管检查,去年磷矿企业入库税收同比增加400多万元。今年1―6月,全市完成地域财政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3.4%。经不完全调查测算,全市全面实施建账监管,严格查账征收,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每年就可增加税收近1亿元。
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推动了会计法规制度贯彻实施。财政部门采取分片包户、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建账监管工作,将《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贯彻实施工作融入其中,帮助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等经济组织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推动了会计法规制度贯彻实施工作。到今年6月底,全市企业会计制度、村集体组织会计制度实施面已达100%,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施面已达80%以上。
一、灵活调度资金,较好地保证了人员工资等重点支出需要
针对上半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在预算执行中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对各项专款和各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视可能妥善安排,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通过努力,上半年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较好地保证了县直行政事业人员工资的发放。二是保证了企业养老、老干部医疗统筹、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保资金及盐矿债券的及时兑现,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保证了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今年全县安排城建资金8000万元,主要靠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取。为保证建设工程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往来资金,另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统筹预算内外资金,上半年共投入2600万元;四是集中在县级支出的村级三项经费、民政定补及纳入“一卡通”范围的各项支出均得到较好的保证。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调度组织财政收入
今年全县总收入任务625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250万元。为保持收入的序时均衡入库,我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年初多方排查财源税源情况并协调国地税部门,及时分解下达了收入任务,为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按月及时编制“丰县财政收入月报”,详细分析县镇财税收入情况、和其他县市对比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为保证资料的及时性,我们在月度终了后2-3天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送领导,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准确决策;三是参与制订了财税收入考核办法、财税三局考核奖励、开发区及木业商场税收征管等有关政策的制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四是建议并制定了财税三局财税征管工作月度例会制度,以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商量解决阶段性和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准确掌握财政收入情况;五是抓好罚没收入、水资源费、电力附加和水费附加等收入的管理工作,和综合股、票据办联合制订了核对、稽查办法,进一步堵塞了漏洞。经过努力,上半年全县和财政系统收入情况良好:1-5月份,我县财政总收入(含基金)完成31935万元,同比增收12817万元,增长67%,完成预算的51.1%,超序时进度9.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04万元,同比增收4999万元,增长48.5%,完成预算的49%,超序时进度7.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498万元,增长56.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入库2806万元,增长20.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8.3%。
三、努力规范管理,有条不紊做好各项改革和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部门预算编制,借助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严格预算执行,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档次。重点是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预算内外统筹安排,同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尽量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努力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尽力保证教育、支农等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性的政策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尽力向经济一线倾斜,努力保证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招商等必需支出。二是切实抓好乡财县管工作。重点做好镇级预算的编制工作,为强化镇级预算管理打下了基础。三是落实措施,配合国库股着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调控能力,规范资金拨付方式,合理划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建立用款计划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财政资金。四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制订了丰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申借款有关规定及办法。上半年在做好日常资金审核、审批的同时,与行财、政府采购中心密切配合,严格审查审批购管项目及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
四、积极、主动、认真地做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年财政系统一项重要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以财政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局领导及县主要领导汇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精神,并召集县财政各有关股室、县直各单位会计,就这项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具体部署,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认真、全面、细致地清理确定省与县、市与县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事项及划转基数,积极、主动与省市财政联系,清理核对省与市县之间、市与县之间政府性财政债务,并做好预算外资金分享集中与补助的清理和填报工作,为下一步理顺预算外资金管理关系奠定基础。
五、做好小车购置管理工作。
针对小车购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和县纪委一起对全县对全县小汽车情况进行检查,按规定统一办理保险,并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小车数量、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参考省市文件提出小车配置初步方案,给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较好的控制了我县小车购置上升的势头。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1 2 3 4 5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1 2 3 4 5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1 2 3 4 5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1 2 3 4 5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2003年,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平利首次被评为100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同时,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突破4000万元大关,“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工作得到很好落实,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确保了政府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2003年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2003年工作,安排部署2004年工作,刚才,时群同志对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就2004年的各项工作全面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
今年,按照县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财政收入要增长12%,达到4500万元。完成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县的财源基础更加坚实。去年以来,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下上按照“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植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绿色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平利投资兴办企业,天宝制药、众鑫缫丝、金海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在今年相继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去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财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政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全面启动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良好的财政工作秩序,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使县乡财政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并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工作措施,奋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
2004年,我县财税征管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征收部门和乡镇,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夯实收入基础,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4500万元收入任务足额入库。
㈠加强财源建设,夯实收入基础。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实力。只有夯实财源基础,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2004年,我们要按照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继续坚持“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育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培养大户,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效益;二是大力招高引资,适度扩张规模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壮大三产总量,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奖补资金,改变扶持奖补方式,把扶持重点调整到乡镇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财政增长问题。
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今天,县政府要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征管部门、协管单位和各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夯实任务。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化到人头,把税额落实到点上,排出进度单子,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兑现奖惩。
㈢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各乡镇和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控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严禁在县内买税卖税和挖税。大力挖掘财源潜力,加强对建筑安装和装饰行业的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改配套措施,健全征管网络,确保“农业四税”足额按时入库。加大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强化综合预算。坚持收入目标责任制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共同促进全县税收征管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县乡财政健康运行
㈠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按项目,按标准编制好2004年财政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合理调度资金,千方百计确保工资、社保资金的发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各乡镇要把工资发放作为确保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哪个乡镇挪用工资,就要追究哪个乡镇长的责任。在这里,再申明一条纪律,凡拖部、教师工资的乡镇,一律不准购置小汽车、修建办公楼,财政部门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所有纳入预算的单位,其支出都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指标以内;财政部门要严格按进度、按项目拨款,严禁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要严格控制“人、车、会、话、水电”等费用支出,切实把公务消费控制在财力可支撑的范围内,严禁搞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㈡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一是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今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这是一项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的工作,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做好调查研究,测算摸底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不出问题,不留后遗症,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二是积极开展公务消费改革。规范会议结算、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工作,大力压缩公务消费支出。三是强化财政监管改革。全面推行报帐制和财务总监监督制,规范县、乡、村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规范乡村两级财务报帐办法;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逐步推行“直通车”的资金拨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㈢积极化解不良债务,维护良好的财政秩序。乡村两级负债过多,破坏了良好的财政秩序,形成恶性循环财政状况。长此以往,不能保证政府正常运转,损害了政府形象,也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化解乡村不良债务,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财务清理,盘清债权债务,规范各级财务秩序。对历史上形成的遗留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化解措施,提出偿还计划,逐步消化。乡镇财政部门,要切实当好政府的管家,合理调度资金,把保工资作为乡镇财政的第一任务。在不影响工资发放的情况下,量入为出的安排其他支出,严禁出现新的债务和赤字,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维护良好的财政和金融秩序。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狠抓财源建设,壮大财政总量;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管理,努力做到“打紧开支不浪费、整合资金抓产业、加大投入抓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900万元,比2009年增长20%,其中:国税部门3200万元,比2009年增长6.4%;地税部门7800万元,比2009年增长26.5%;财政部门3900万元,比2009年增长22.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410万元,比2009年增长15%,其中:国税部门586万元,比2009年增长8.9%;地税部门6300万元,比2009年增长15.76%;财政部门3524万元,比2009年增长8.1%。
三、工作措施
(一)积极培植财源,打牢财政增收基础。
1、加快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运用财税杠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财政增收后劲。注重经济运行质量,完善经济增长考核办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财政的贡献率。
2、加快财源培植,打牢财政增收基础。继续巩固和发展支柱财源,下大力培植新兴财源,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和效益,增加税收。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扶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矿产资源开发和特色农业发展。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质量和效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我县,带动财政增长。
(二)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
1、加强税源管理。对全县纳税户进行全面、细致摸底,按照纳税户经营规模、年纳税额大小,划分重点税源和一般税源。财税部门要紧扣今年财税工作任务,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采取不同管理办法,牢牢抓住重点税源,全面覆盖零散税源。
2、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杜绝收过头税、人情税、关系税等行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益。加强行业税赋核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对投资、营业额与纳税差距明显的企业进行核查,对定额征收的纳税户进一步核实,对明显征缴税收不足的行业加强征管。
3、强化税收稽查。加强税务稽查,严厉查处偷、逃、骗、抗税行为。加大清欠工作力度,依法清理和收缴欠税,从严控制新欠行为的发生。
4、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依法治税,营造和谐征税环境。在税费征缴过程中,先税后费,扩大税基,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强化财税管理,依法治税理财。
1、严格税收减免权限。各级各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制定、更改、调整、变通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各部门起草的文件,凡涉及减免财税收入内容,必须先征求财税部门意见,并报县委、县政府审批,以确保依法执行收入预算。
2、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相协调的原则,改革预算编制和管理办法。一是强化预算编制,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实施综合财政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和非税收入的管理,适度集中单位部分资金用于发放津补贴和绩效工资。三是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从严控制新增支出。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程序。
3、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政府职能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着力保障公共支出,重点保障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县乡村机构正常运转以及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科技、文化、扶贫等公共事业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集中财力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4、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厉行节约,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作用。一是加强行政事业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人、车、会、话”支出,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数,清理辞退超编和临时人员,控制人员经费过快增长。运用财税政策,促进事业布局调整,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铺张浪费。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项目资金县领导审批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对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考核,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三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不断扩大采购规模,逐步实现增收节支目标。强化政府采购采管分离,严格采购程序,规范采购行为,接受社会监督。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擅自采购,要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采购工作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依纪依法处理。四是认真推行村帐乡。继续完善和规范“村帐乡”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推行综合财政预算。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部上缴同级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收坐支,彻底清理“小金库”。积极推进和完善财政综合预算管理改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预算外收入,逐步从财政专户管理过渡到纳入国库集中收付,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6、继续实行县对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严格执行《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财政局关于调整县对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印府办发〔2008〕22号),继续实行全县工资统发,推进乡财县管工作。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缩小乡镇之间财力差距,实行乡镇最低财力保障,保障基本运转。加大财源建设资金投入,制定激励乡镇机制,狠抓后续财源建设,扩张县域经济总量,促进财政增收。
7、加强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政府债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严格审批权限和程序。各乡镇必须认真清偿2009年欠债,并对2009年前发生的欠债拟定还款计划,尽快清偿。今后各乡镇、各部门举债必须报经县委、县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自行举债。经批准产生的政府性外债,坚持“谁举债、谁负责,谁使用、谁归还”的原则,到期不能归还的,由县财政通过预算或银行强制扣还。同时,各级各部门不得擅自用政府性资产为其他借款提供担保。
(四)加强领导,强化完成财税工作任务的措施。
1、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财税部门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及时研究解决财税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财税工作顺利开展。建立财税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财税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2、严格纪律。各级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财政政策法规和财经纪律,不得随意减收增支、提高开支标准、挪用财政资金。财税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财税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
上半年税收收入的主要特点:
一、地税收入创历史同期最佳水平,增幅再创新高
1-6月份地方税收入继续在较快的增长水平上运行,保持了年初以来“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入库地方税5575万元,是我县地税部门成立以来上半年的最高水平,增幅也达到38.54%,再创近年同比新高,在全市的收入排序中,我县地方税增幅位居全市首列,提前超额完成市局及县政府上半年税收计划。为20__年底全县实现财政收入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营业税和所得税对收入贡献突出
营业税和两个所得税仍然是增收的主要力量。营业税1-6月份入库3043万元,增收823万元,增长37.07%;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994万元,增收264万元,增长36.16%;个人所得税入库388万元,增收46万元,增长13.45%。三税种入库额占到地方税的79.37%,增收额占到地方税增收总额的73.05%。
三、分单位收入增长强劲
1-6月份,11个征收单位,8增3减,增幅最大是江集分局,累计入库67万元,同比增收25万元,增长58.52%;其次是王人分局,累计入库74万元,增收25万元,增长50.22%;第三是马店分局,累计入库55万元,同比增收15万元,增长35.93%;其它分局的增幅在12%-25%之间。减收的3个单位分别是潘楼分局、征管分局和城关分局,减幅为46.27%、35.85%、12.95%。
四、税收增量行业特征明显
受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影响,20__年税收增量主要来自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收入1669万元,增收285万元,增长20.59%,同时受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房地产业收入1118万元,增收412万元,增长58.36%;两行业增量占总增收额的18.38%和26.56%。金融保险、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增收较多,分别增收102万元、39万元、30万元、31万元,对税收增长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主要税种累计入库情况
分税种来看,我县地税收入中,11个税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仍是我县地税收入的前两大税种,也是地税增收的主要来源。
营业税累计入库3043万元,增收823万元,增长37.07%。显著的增收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建筑业。分别入库518万元和830万元,增收152万元、222万元,增长41.53%、36.51%,两行业增收额占营业税增收总额的45.44%。交通运输业同比也有所增长,累计收入818万元,增收125万元,增长了18.04%,金融保险业、电信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业同比分别增收148万元、56万元、17万元、1万元,增幅78.72%、24.35%、68%、6.25%。营业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我局坚持稽查建设,实行阳光稽查,协助征管分局项目管理所对合肥华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兴发房地产有限公司等房地产开发商查补税收收入400多万元;二是征管分局车船税收管理所按照县局春训会议要求继续加强对货运业的车船税管理,实行源头控制,推行“一车一证”管理制度,加强申报资料审核力度,完善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从而使营业税有了较大的增长。
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994万元,增收264万元,增长36.16%。增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预缴上,上半年房地产业入库企业所得税234万
元,同比增收184万元,增长368%,建筑业入库企业所得税100万元,同比增收51万元,增长104.08%,增长来源主要是安徽兴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入库197万元,同比净增长;浙江省义务市天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入库13万元,同比净增长。这两个行业的增长带动了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上半年入库388万元,同比增收46万元,增长13.45%,其中个体工商户入库252万元,同比增收40万元,增长18.87%;增幅原因:一是各分局加强征管,挖潜堵漏,做到了应收尽收;二是城关分局查补了以前年度所欠税款。工资薪金收入101万元,同比减收15万元,减收了12.93%。主要是税收政策提高了工资薪金的扣除额,导致了工资薪金的减收。
土地使用税是今年我县地税增收的一大亮点,入库139万元,增收105万元,增长308.82%。土地使用税增幅较大,主要是:合肥华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徽强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入库31万元、16万元,同比都是净增长。
地方税增收原因
一、规范税收征管,加强行业监控,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上半年,我局坚持依法治税,继续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强化税源管理,实行分行业规范管理,分别对餐饮业、加油站,建筑业,房地产业进行行业规范,继续加强纳税评估,积极探索网上电子评税,注重对新征管软件、纳税评估软件、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等系统上线后检测考核,提升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科技含量,规范了税收征收管理,促进了税费收入。
二、继续强化“以票管税”,收效显著。办税大厅和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四个一”的办税制度,即一票式征收,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一户式储存,优化纳税服务。对需要开具发票的纳税人进行源头审核,加强税票管理,完善发票管理制度,规范完善纳税资料,严格扣缴税款。
三、稽查局加大清欠查补力度。上半年,稽查局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县局的安排,加大了对建筑行业、房地产业、高收入单位的专项检查,共查补入库地方各税及滞纳金罚款共计400万元,以查促管,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增加了收入。
下半年税收工作措施
一、继续坚持组织收入不动摇。
组织收入是地税部门的天职,尽管上半年组织收入形势很好,但由于我县经济工业基础薄弱,一次性税收占地方税收入比重过高,税源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业下半年有可能有所回落,组织收入的压力仍然很大。为此各征收单位必须牢固树立组织收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决做到目标不变、士气不减、力度不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依法强化征管,千方百计地堵漏增收,确保全年税收入计划的完成。
二、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地税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全局上下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税收各项法律规范,认真落实税收法制员制度,规范执法程序,由事后监督、事中监督提至事前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县局将加大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执法偏差;稽查局继续大力推行阳光稽查,规范税收检查,同时要加大对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等专项稽查力度,做到稽查一户,清缴一户,规范一户。加大稽查打击力度,使稽查手段向漏征漏管户延深,向个体户延深,做到严罚,以查促管,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三、积极推行现代化分局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局《关于推进现代化分局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我局加大现代化分局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把分局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管理科学,业务精湛的管理主体,更好的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
现代化分局重点是在现代的服务观念、现代的管理理念、现代的技术手段、现代的人才结构,通过现代化分局建设,继续优化服务,规范管理,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为上级服务。
四、继续落实两个税收服务100条
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继续落实省局税收优惠100条,加强对下岗再就业、转业军干、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群体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由主观意识向具体行为转变。
五、继续开展税源普查、调研、清欠工作,搞好动态分类管理。
实行动态分类管理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征收、欠缴、增减变动等情况;开展税源普查、调研,及时掌握缴税单位的基本情况,对有能缴纳的正常户,严格按月申报足额缴纳;加强清欠工作,对多年停产、频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及时将他们剔除出来,实行动态分类管理,待恢复生产,有缴税能力再计其基数,按章征收,对破产单位待资产变现时及时催缴入库。
上半年社会保险费入库情况
上半年共组织入库各项社会保险费3730.67万元,同比增收1355.48万元,增幅57.07%。其中:养老保险费收入2248.37万元,同比增收850.99万元,增幅60.90%;失业保险费收入237.13万元,同比增收49.44万元,增幅26.34%;医疗保险费收入1185.37万元,同比增收411.44万元,增幅53.16%;工伤保险费收入20.48万元,同比增收4.29万元,增幅26.50%;生育保险收入39.32万元,同比净增长;取得了五项基金同时增收的最好成绩。
一、主要做法
(一)在开展费源清查时及时催缴,做到既清查又催缴,取得征收好成绩。
(二)结合现代化分局建设,严格征收管理,积极按照征收计划进行征收,在原来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催缴,使得正常户有序入库。
(三)积极运作原遗留问题,把原事业单位182名兽医人员应缴纳养老保险宣传到位,本月陆续入库近162.53万元,累计294.53万元,取得良好实效,因此近阶段个体户缴纳户数逐渐攀升。
二、下一步思路
(一)进一步开展社会保险费清查工作,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缴费基数,及时催缴入库。
(二)结合现代化分局建设,严格征收管理,做好社会保险费调查登记,在切实掌握费源的基础上,录入缴费信息,上门宣传辅导,督促缴费人按期统一申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三)贯彻落实省市“一票征收”征收工作的意见,进行全员管理。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税、科技管税理念,做到各项税收应收尽收。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建立存量房交易申报价格计算机评估系统,科学客观地评估各类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从年7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存量房交易评估纳税。
二是建立地税部门存量房信息库,实现税源信息动态管理,提高房地产行业各项税收征管水平。
三是逐步完善存量房评估技术,积累工作经验,建立专业人员储备库,提高房地产行业各项税收征管水平,同时,为房地产税收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工作原则
(一)合法原则。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应按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所依据的数据、资料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合法。
(二)公平原则。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的标准、评估的时点要保持一致,确保结果客观公正。
(三)效率原则。坚持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完善评估技术指标体系,优化评估软件系统。依托地税数据大集中系统,简便快捷地进行存量房交易纳税批量评估。
三、工作内容
开展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是按照房地产估价原理,在测算房地产基准价格和价格影响因素修正系数的基础上,开发评估软件,通过建立房地产批量估价数学模型,量化影响房屋价格的特征因素,与标准房地产比较评出房地产价值。用评估结果与纳税人申报价格相比较,纳税人申报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以评估结果作为计税依据,征收存量房交易环节各项税收。
四、实施范围和对象
常德市区辖区所有房地产。目前第一步信息采集范围和对象为武陵镇范围内已办理房产证、土地证的所有房地产。以后逐步推开到辖区内其他乡镇场范围内的所有房地产。
五、工作措施和步骤
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分步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由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房管局、区国土资源局、区住建局、区民政局等部门以及大专院校、评估机构的专业人士组成的评估专家组,负责工作技术指导和争议裁定。组织相关人员到有关试点地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讲授房地产评估方法和相关业务知识,让基层财税干部尽快掌握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的基础知识、房地产数据采集和估价技术。
此项工作由区地税局在年5月10日前完成。
(二)确定评税技术标准及方法,采集相关数据并审核、录入。
1.确定评税标准及方法。在评估专家组的指导下,确定评税的有关要素,研究制定可行办法,聘请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认真开展本辖区房地产市场以及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情况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辖区内房地产市场状况;房地产分布特点和规律;提出分区域、分地段、分楼盘详细的存量房价格基准。对于存量房价格基准,组织相关单位评审通过后,作为评税的参照价格,并建立价格修正机制,随着市场行情变化,每半年修订一次,实行信息的动态管理。
2.采集相关数据并审核录入。按照统一要求,运用评税方法确定收集数据项目,按类别编制表格,各成员单位组织信息普查,获取评税所需基础指标数据。对从国土资源、房管等部门和现场采集获取的个案房地产基础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未通过的数据及时进行补充采集。所采集的资料审核通过后,集中组织力量边复审、边录入,以确保录入数据的完整、准确。同时,构建完整有效的数据平台,逐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房地产税源信息的动态监控管理。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住建局、市规划局分局、区国土资源局、区房管局、武陵镇政府等单位共同参与,在年5月底完成。
(三)制定征管办法,建立评税结果争议处理机制。
制定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和评税结果争议处理办法。建立争议处理机制,按照公平、简便、有效化解征纳矛盾的原则,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由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住建局、市规划局分局、区国土资源局、区房管局、区民政局等单位组成争议裁定小组,受理纳税人的异议申请,及时处理争议。
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区地税局、区国土资源局、区房管局、区住建局等单位共同参与,在年5月底前完成。
(四)实施评估软件系统本地化。
按照本地区确定的技术标准,以省地税局通用软件为基础,结合我区实际进行本地化改造,对软件的功能设置、基准价格和指标、公式和参数等进行本地化修正,使房地产评估结果符合本地市场价格。
此项工作由区地税局在年5月底前完成。
(五)评税软件试运行。
将评估技术应用于存量房交易税收征收全过程,实施批量模拟评税,并与地税大集中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及上线运行,通过试运行检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此项工作由区地税局在年6月底前完成。
(六)实施评税。
实施工作阶段(年7月1日开始)。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评税工作的启动。制定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运行方案和应急预案。从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评税工作。运用本地化的评估软件,评估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纳税人申报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以评估结果作为计税依据,征收存量房交易环节各项税收。
二是抓好动态调整参数和日常维护(长期)。既要分析评估结果与市场价格水平的偏离原因,调整基准价格及价格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又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对标准房地产价格进行整体调整、区域调整和个案调整。还要定期与有关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沟通,及时反映和解决软件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做好评估软件和房地产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区政府办负责此项工作的指导,组织召开部门联系会议和部门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地税局副局长龚宏英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区地税局,办公室负责全区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明确部门责任。
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
1.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工作经费,建立专项资金预算和管理制度。
2.区地税局负责提出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搞好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的业务培训、辅导等;组织评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评税软件本地化修正,实施数据指标的采集、审核、录入和评税的具体日常工作;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撰写专题报告,提出建议和措施。
3.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完善现有基准地价体系,提供本区最新基准地价体系成果、现有土地价格指数方面的资料和实际土地交易案例,指导制定和颁布土地价格指数。
4.区房管局负责提供房产登记时的有关信息、房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成果(电子地图的应用)以及本区房地产分布的情况、特点与价值规律方面的资料;提供新建房、二手房屋交易案例信息和市场挂牌交易数据;帮助建立评税所需的可比实例数据库与标准房价格数据库;提供房产交易价格指数方面的资料。
5.区住建局负责提供现有的工程造价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指导和帮助编制本地房产分类及分类房产建安造参考表;提供现有的间接费用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报告,指导编制本地分类房产建安造价间接费用比率表。
6.市规划局分局负责提供各规划小区容积率的资料和查询服务;提供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信息。
7.区民政局负责提供房地产地址信息。
8.武陵镇政府负责行政区内居委会、小区
关键词:会计建账监管 问题 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及时做好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落实,既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夯实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
1 对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
会计账簿通过对分散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依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通过会计报表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因而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以往某些单位为了应付检查,设置多套会计账簿,挪用公款,转移国有资产或账簿设置不合法,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不明确。这些问题都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扰乱会计工作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建账监管是通过财政部门对会计账簿统一印制与发售,定期审核,以此督促各单位依法建账,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以此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从2000年推行建账监管改革起,《湖北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建账监管在全省推广。以荆门市的建账监管改革为例,其改革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建账监管改革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到位、四项制度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是以依法建账为中心,以建账监管为切入点和平台,全面推进会计管理工作。
②两个结合
一是将《会计法》与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结合;二是将税收征管与财政增收相结合。
③三个到位
一宣传培训。借助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等),通过通告、访谈的形式,对建账监管工作的意义、作用和具体监管办法进行大力宣传;按照市、县、乡的顺序,组织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参加动员大会;建账监管工作是宣传《会计法》活动中宣传的重点。为了使财政干部和会计人员了解建账监管内容,进而自觉或督促执行新会计制度,需要对其进行建账监管改革及新制度培训。
二部门职责。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荆门市合力推进建账监管工作,各级财政、工商、民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密切合作。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依据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出具相应的财务审计报告。工商、民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活动中,依据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做好建账监管工作。另外,在财税管理、审计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税务部门、审计司法和监察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在工作过程中,会计账簿中如果没有注册登记,根据规定督促其补办建账监管手续,并对其进行处理。
三服务。一方面财政部门通过设立财会专管员,通过采用分片包户、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建账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审批成立了15家记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以及专职会计人员条件的中小经济组织提供服务,进而配合建账监管改革。
④四项制度。一对财会专管员制度进行完善。荆门市通过分片包户办法,组成了120名财会专管员分别对各单位的依法建账建制进行指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计法》和国家的会计制度落到实处,对国家税收进行统计监控。同时,为了加强联系,便于及时沟通,进而定期开展联合检查,为了便于工作的展开,在专管员名单及划片管理情况信息方面,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之间需要相互提供。二是健全信息共享制度。通过研究开发荆门市建账监管信息共享软件,设立建账监管信息管理员,定期交换信息。三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落实责任,对组织建账监管的宣传、调查摸底、上门服务、督办检查、信息共享等工作进行管理。为了将建账监管工作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范围,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及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程序。四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对建账监管工作进展情况和各部门在建账监管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对建账监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交流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对下阶段建账监管工作措施进行拟定。
2 建账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质量有待提高
各级财政部门的会计机构管理人员,需提高对会计建账监管的认识,对会计账簿的重要性进行准确的理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法,对会计账簿实行有效监管,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卖账。由于监管工作刚起步,工作开展尚不深入,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在推行建账监管时难度大。财政部门开展工作要靠基层的会计专管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迫在眉睫。
2.2 实施建账监管的范围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已纳入建账监管核算体系,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着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个体私营经济,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对建账持怀疑态度。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通常情况下,不设会计建账。但是税务部门通过定额税收,以建账的方式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会计监管也是从源头上治税的必要举措。
2.3 监管各部门协调不到位,难以形成齐抓共管
建账监管是一项政府管理行为,财政、工商、税务、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联系与协调,充分发挥部门联合监管效用。而目前建账管理工作还仅处于财政一家管的孤立状态,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只侧重于本职工作,对于会计建账监管系统职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4 各地建账监管形式不同,审核内容不完整
由于会计建账监管网络建设滞后,有的实行纸质报审,有的是网上报审,单位会计信息化尚未普遍推行。现行建账监管工作审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总账、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审核内容尚不完整,对具体科目核算内容还需进一步改进。
2.5 会计建账监管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不健全
《会计法》仅要求财政部门对各单位设账实施监督,而且各单位必须依法接受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但是《会计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将其有关账簿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对于不纳入建账监管的单位不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3 对建账监管工作的若干建议
3.1 出台建账监管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制度
为了明确要求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实行监督管理,国务院应尽快制订会计建账监管条例或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账监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使各地在推行建账监管时有法可依。县级政府各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划片管理,在内部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在相关机构中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统计监控国家税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严格的考核评价程序,将建账监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加强建账监管工作。
3.2 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完善配套服务
各地政府部门要出台统一的建账监管财务综合信息系统指标,便于政府对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全面推进实施会计记账工作,为某些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提供帮助,在会计管理与账簿管理中,吸纳会计记账中介机构。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资源库,结合“金财工程”,积极开发建账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数据接口,通过建账监管信息平台与各部门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便于各部门查询财务信息,对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管,审核其年检注册、会计建账情况,为政府会计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3.3 强化部门协作,提高监管水平
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税务部门在税务供票、登记,以及工商部门进行年检审查中,将企业会计建账监管纳入工作范围。对于未纳入监管范围的,按照相关规定,税务、工商部门坚决不予办理相关业务,同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理。各部门建账监管的工作职责在各地制定的工作实施方案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审核通过的会计账簿,为财政部门提供了相应的处理依据。同时,对部门专管员联系会议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及时通报信息,并且定期开展相应的联合检查,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建账监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片包户的办法,不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账审核程序。建账审核后的会计账簿是社会中介机构在进行财务审计时的参考依据,同时根据其出具相应的财务审计报告;工商、民政部门依据建账审核后的会计账簿,在日常监督管理和年检换证工作中做好建账监管工作;在进行财税管理、审计,以及查办案件过程中,财政其他科室以及国税、地税部门、审计部门、司法、监察部门均以建账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为依据。
3.4 推行建账监管改革,明确监管范围
将由财政部门直接参与会计核算的单位排除建账监管范围外,财政部门定期进行会计资料分类汇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本生产和经营,一般不设会计,对于这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是否纳入建账监管的问题,可将凡属于独立核算、税务部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以及符合规定,注册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或月销售额达到建账规定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应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3.5 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
建账监管的推行,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保证。针对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建立培训基地,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实行市会计管理干部包县,县会计管理干部包乡镇,乡镇财会专管员包片包户,严格按照考核评价制度对县市区及财会专管员进行考核奖惩。
参考文献:
[1]韩传模,张俊民.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09).
[2]张俊民.会计监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
[3]张虹,缪志安.县级会计建账监管工作探讨[J].财会通讯,2009(01).
[4]却正炎,刘正军.加强会计监管 规范财务管理[J].当代经纪人,2006(21).
[5]荆门市会计管理局.加强建账监管 维护经济秩序[J].决策与信息,2006(09).
[6]程用文,李佐祥,陈家辉.对荆门市推行建账监管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财政与发展,2007(04).
[7]汪朝朝.会计建账监管工作实践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