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

第1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根据稽征系统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总结出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分析原因,找寻对策。

一、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结合稽征系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分为三级管理职能部门,三级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稽征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分为四个岗位,各个岗位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2、稽征系统的电算化人员基本情况。

3、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情况。

4、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情况。

二、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一)、由于稽征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刚刚启步,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用于电算化的资金不足,无法保证电算化的正常发展。

2、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

3、重视会计电算化自身因素,忽视会计电算化环境因素。

4、过分依赖计算机专业人员,忽视财会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

5、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忽视会计电算化制约机制。

(二)、根据目前稽征系统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拟订以下解决措施:

1、根据本系统的会计电算化现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2、单位领导要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3、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

4、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以适应本行业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第2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现状问题; 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 企业 管理 现代 化的逐步升级,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管理已成为了突出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财经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掌握 经济 管理、 法律 、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应用计算机解决财务、会计和审计问题等复合型会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本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知识。既不应该将本科学生培养成只会简单使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的操作员,又不应将他们培养成符合计算机专业要求的程序员。

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应该是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相径庭,致使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不同,教学目标模糊,就造成了各高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如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和上机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二)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该比重大一些。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知识老化

目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 发展 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应归属一门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的连接,软件的安装,软故障的排除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子 商务、 网络 财务的兴起,对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也应该成为财经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

2.《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工具,学生应掌握一至两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语言或c语言等。

3.数据库。主要是access、visual

foxpro和visual basic。会计上的大部分数据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放。随着网络的发展,也需要掌握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等)的基本知识。

4. 会计 信息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主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任务和目标建立初步的概念,从而开始主动地学习和形成自己的合理知识与能力结构。重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能向软件开发的系统分析员明确阐述本 企业 会计处理的需求,也能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能参与分析和设计本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最好能看懂、能编写、能修改一些简单的 计算 机程序。

5.介绍市场上常用的会计软件。这应该是会计电算化的启蒙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的同时对会计电算化有所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系统中各模块的使用及软件所涉及简单的二次开发的方法,而且应注意讲授主流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及软件中各模块内外的数据传递关系。这对学生理解系统的开发方法非常有帮助。

(二)将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环节相结合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 )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利用软件的初始化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实验应划分两部分

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采取这种方式,应该合理分配好各部分的教学进度与上机时间,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 总结 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而采取不同的实验教法,主要有两种:

1.验证式实验教学。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教学实验中。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

2.综合式实验教学。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在调查企业会计部门的会计业务基础上,自己设计具有 参考 性质的实验内容,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效果,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

(四)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落后的现实,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同时更要鼓励教师提高自学能力,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只有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会计电算化 发展 要求。此外,高校还可以选择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实际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也可以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把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采用 科学 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理论课教学应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效果较好。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启发为主,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不应该一味的单向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总结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老师、学生、企业三方面共同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 文献 】

[1] 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 管理信息化,2006(4).

[2] 王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和教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3(3).

第3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会计核算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发展,是我国会计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会计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而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通过对常用的大型财务软件的熟练应用,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账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学生电算化水平达到或接近中级水平,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

基于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定位,我们应以科技教育为目标导向,利用现代科技为我们创造条件和种种便利,扎实做好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规范。教学标准不统一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大多是以学习编写会计核算程序为主要目标,往往要求读者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实际的事,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二)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自然无法熟练应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 而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又没有系统的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

教学上需要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师资队伍的不足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实验、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实训课时不足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很多学校因为实验设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会计多媒体教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没有完善。

(四)与实际工作脱节

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一般只局限在校园和教室内,教学范围和教学信息量小,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套软件,纸上谈兵,操作性不强,不重视岗前培训,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教学方式固定

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和黑板式教学模式一样,不能展开多元性案例研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描述归纳来讲解。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老师对一班学生,不能因材施教,没有充分运用实践性教学、会计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过低;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的衔接性差,也是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中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自编电算化实训教材

现有的教材往往是先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概论、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内容,然后再进行软件操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将理论部分置于课程的开始部分,而有关理论形成过程等部分内容后置。这实际上与人认识事物的顺序恰恰相反。试想。向没有吃过苹果的人去描述苹果的味道是很一件困难的事,但让他亲自品尝一个苹果,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例如。同样的道理,在没有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之前,让学生就去分析甚至开发一个系统是困难的。

所以,自编电算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将财务软件的使用放在最前面,在体验认识了什么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及如何操作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自行分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进行信息的处理的。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其自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概念性、规律性的理论内容,然后再对理论部分进行讲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效果也非常不错。

(二)完善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

以前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是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计划中增加《计算机应用》和《会计电算化应用技术》两门课程。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只是一知半解,无法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后来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始增设下列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会计电算化应用;会计软件的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数据库语言的基础应用,学生应具备用数据库语言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课程。

(三)增加电算化实践教学课时

原来只是开设《会计电算化应用》,每周6个课时,课堂教学与上机的比例为2:1,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于是对此进行改革,增加了电算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增加实训的强度,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分为两个学期上,增加上机的时间,比例调整为1:1,同时在第六学期专门开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和考证工作。

(四)实现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模拟实习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结合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的实践性教学。会计作为以“数字”为主要表现的一门管理技术,只有经过强化训练,经常进行会计实战模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企业一个月从初始化设置到会计报表整个账务处理流程的案例操作,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字”及企业会计操作产生一定的“敏感度”,“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计划和针对性地搜集、组织案例材料,及时进行上机指导,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好课堂的演

示教学,以化解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地逐步提高案例的难度和复杂度。

目前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采用用友财务及企管软件UFERP-M8.25及安易财务软件演示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同时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的操作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实现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在教学中将财务会计手工实习资料用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认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对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投资约十万元,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运作过程方面,都全真模拟企业,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六)加强是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要提高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是非常关键。

1、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培训。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相继派出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班和用友财务软件公司、安易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还专门派出两位会计专业教师到院校脱产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半年,来提高财会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允许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与南海智勤会计师事务所、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佛山市辉煌不锈钢有限公司等进行合作,经常派教师去企业讲课或兼职,通过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学科调研,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级培训。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面向社会招生。

3、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以上措施拓宽了财会教师的知识面,让其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大大提高了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电算化教学水平。

(七)创新学习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社会调查

第4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 必要性

1、引言

近年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问世使得会计电算化逐渐发展成熟,计算机技术使得传统会计工作量大幅减少,使会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也为会计信息化的过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向着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网络化进程加快,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相应的会计工作要求,这就需要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过度。

会计电算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这就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在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成熟,对于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了新的认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虽然都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但是在应用方面有所差别,二者信息化技术环境不同,系统地位层次不同,系统目标不同,信息输入系统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不同,信息的输出形式也不同。所以说,二者虽然有相同的技术依托,但是还是存在许多差别。

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很多国家的会计领域早已进入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时代,但是就我国的会计领域来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还处于较为滞后的阶段,仅仅局限于模仿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很难实现单位活动和相关流程的有效结合,所以,要想确保二者的有效结合,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其次,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成熟,转向信息化是必然,因为信息化是电算化发展的最高时期,电算化能够合理和有效的改善电算化自身的缺点;其三,会计信息化的转变可以减轻会计工作人员大量的账务工作,促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当中去;最后,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快速的数据交流,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财务和资金管理。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对于会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3.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从而更加注重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及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或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内部宣传,先在企业内部实施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实践,再进行经验的总结,以便于今后更好的社会宣传和实践。要重点突出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宣传,使相关人员真正了解会计信息化的优势,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进程。与此同时,新闻媒体等机构也要加大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都能对会计信息化有所了解。

3.2、及时更新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软件系统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主要都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所以在过渡过程中,硬件设施也就是计算机基本不需要更新,但是对于软件系统的更新是必须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要购进与企业会计信息化相符合的软件以及信息互联网软件,以更新和代替原有的软件系。在进行软件的更新后,还要采取如设置密码等相关措施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企业、单位的数据信息资源不会泄漏。此外,更新的软件系统要保证企业内部信息和数据交流的畅通性和及时性,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和制定相关政策。

3.3、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仅仅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相关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基本的信息化知识以及操作原理,以便更好的适应会计信息化进程。会计工作人员要在原有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学习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处理。此外,在高校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要将会计信息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出能够迅速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高素质会计人才能够为会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会计各行业更好的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网络化进程加快,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相应的会计工作要求,这就需要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过度。相对于会计电算化来说,会计信息化具有更多的优势,它不仅使会计工作者从繁重的账务工作中解脱,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发在创新性工作上,而且会计电算化有助于企业信息数据的共享和流动,使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更加透明化、高效化,但是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去探索,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第5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建议;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38-02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会计记账方式,其应用性非常强,但截至2012年底真正脱离手工记账的还很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属于人机并存的记账状态,因此中职学校财经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各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虽然经过系统的学习,但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会计业务和会计电算化的现实要求,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得不去从事收银、库管等技术含量低的岗位[1]。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使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化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问题[2]。为此,现以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例,结合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谈话、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供参考。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查对象是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2011年春季班(42人)和2012年秋季班(80人)。以班为单位,以谈话、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2份,收回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6%。整个调查问卷共设计15道题目,10道为选择题,5道为开放题。具体调查内容见表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知识储备

谈话及问卷显示,具备初中知识储备的仅占47%,有43%的是上到初一、初二就退学,上过高中的仅占10%。这说明目前的中职学校主要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财会专业知识能力相对比较缓慢,给电算化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2 课程重要性

95%的学生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置与就业密切相关,93%的学生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强调的是动手能力、重在实践,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课程与会计知识联系紧密。这说明学生认识到电算化与他们的就业密切相关,但仅仅只当作是一种方便财务计算的软件,这使得无法真正理解电算化课程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同时,由于电算化课时安排有限,使课程内容不得不进行删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授课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应该认识到中职学生所面临的财务工作一般不会太难,就业对象多为中小企业,他们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强,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电脑为辅,因此对中职电算化教学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合现实的。

2.3 教材和教学内容

目前46%的学生认为所选用友10.2软件操作容易掌握,30%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77%的学生认为课时不足。这说明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虽然认识到电算化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由于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在第2学期就开设此门课程,这使得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未学通、学透,且课时有限,造成会计电算化在学习上非常困难和吃力。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讲授用友10.2的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4个财务模块,60%的学生想学习金蝶或用友财务一体化的内容,这说明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想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51%的学生认为所选教材不合适,愿意选择河北会计从业考试教材。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被考会计证所引导,只重视眼前利益,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其他软件及多种应用链的应用能力,从而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岗位需求,提升空间有限。

2.4 教师教学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采用以分层教学中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逆向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的结合,而且是投影和机房结合,基本上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学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到93%,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希望所有的电算化课都在机房上,这样便于讲练结合,容易掌握知识。对于实训方式,学生希望采用分组结合的方式,各司其职,一人扮演身兼多职容易混淆角色,不易掌握财务流程,学习慢,教师始终在等学生,影响教学进度。95%的学生认为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耐心地辅导及解决学生在操作上出现的问题。

2.5 教学设施

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现有教学设施,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仅占20%,80%的学生认为机房设施及配置符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要求,但病毒太多,备份的账套经常无法恢复,而且会突然出现有些模块的功能不能使用,教师对着十几台无法使用的机子而头疼。使得有些学生一学期都在反复建账,后面的内容始终都无法处理。也说明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对计算机处理掌握较少,需要机房管理人员帮助才能完成教学。

2.6 学习态度

81%的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很感兴趣,47%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财务模块的操作,还有30%的学生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说明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原因,虽然很想学,但掌握有一定的困难。还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困难重重,不肯练习、搞不懂财务流程,这说明学生总体上态度认真,能按教师要求完成技能训练,但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补充、单独辅导。

3 会计电算化教学建议

3.1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

会计电算化课程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都是在教学中应当而且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根据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学生免试入学、文化基础薄弱、但有学习的热情的基础上,应建立从业资格考试要求指导下的教学内容遴选、整合机制,根据电算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每年调整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辅以校本教材,重点突出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等典型会计业务,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2 中职教师素质提升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中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障碍。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的进修,如到高校进修相关课程、参加财务软件开发公司组织的培训、教师下企业轮岗生产实习锻炼等,从而更新和提高教师的技能,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中的实际业务来解释软件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3种财务软件,改变过去一个财务软件用几年都不更新的低要求。

3.3 教学要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造环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最适宜的方法为分层教学法,教师要在考虑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评估分层,实现学生潜能的最大激发,体现教育的公平[3-4]。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总结,在不断总结之后完善分层次备课,不断在实践中分层次、分层次中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4 以考证作为教学的引导,以考促学

中职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学不会,而是“教”与“学”不得法,而且大多数渴望就业后有自己的升职空间。因此,有必要在中职学校的毕业制度中引入会计从业资格、办公专家、计算机等级等考证机制,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促使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为学生的就业增强竞争力。

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把平时训练考核定为平时成绩阶段测试,如平时如果能正确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就可以得到30分,对每次上机成绩进行记载,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要想拿到30分,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操作,直到正确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考核目标。

3.5 手工实训与电算实训结合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是各自为政,完全脱节。手工账的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进行验证,而电算化的优越性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的实训要突破原有的安排,准备一整套实训资料,要将手工实验模拟某企业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实际业务,完成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账表的装订等一系列会计工作,然后,在电算化实验室将手工会计中所运用的会计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重演[5-8],实现手工实训与电算实训的结合。

4 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现状,以就业为导向,有目的地开展电算化教学,特别是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练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9-12]。

5 参考文献

[1] 谷增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75-79.

[2] 黄乐珊,杨立芳.《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4):49.

[3] 余灼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2010(4):120-122.

[4] 肖翠英.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2(2):8.

[5] 李春友,王秦湘.会计软件实训教学的优化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4):75-77.

[6] 刘荣莉.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83-85.

[7] 周燕,彭雪雪.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50-151.

[8] 罗维东.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188-189.

[9] 胡慧娟.从“望、闻、问、切”谈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优化[J].科技创新论坛,2011(12):178.

[10] 田生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33-34.

第6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是新兴的专业,我院开设该专业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经过全体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已形成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模式。2003年7月,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高职院校试点专业,2005年9月通过检查验收,并被评为优秀试点专业,以后还将在全省推广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回顾

(一)确立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学院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中级”水平上,要求毕业生不仅能够用会计软件处理一般会计业务,还要能够胜任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具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工作,即培养财经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按照这种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组织该专业教学,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外,还应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数据库管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

(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确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在明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该专业的特点分析与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具体的教学计划。确定该专业“会计电算化类”主干课程应由《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计电算化》、《实用会计软件操作》和《电算化审计》四门课组成。为了完善和界定上述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这些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及其相互联系和影响,进一步确定了四门课程详细的教学大纲,从而使这四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得到统一,教学组织与管理趋于科学和完善。

(三)制定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建设的实施方案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我们把该专业的教材进一步划分为理论教材和实践教程两大部分,理论教材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教程则要求体现技能训练,逐步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体系。其基本框架如下:

上述教材先编写成内部讲义,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现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四)加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机房教学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主要阵地。1997年,学院就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投资建成了一个大型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四个计算机房,并为模拟实验室配置了一批能够及时改版升级的正版会计软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会计软件的快速发展,结合高职教育的客观需要,学院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日常教学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了重大改造:升级硬件质量,增加计算机数量,设置网络环境,安装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等。同时,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学院将专业教室全部改建成多媒体教室。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设施,使得日常教学内容直观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印象深刻,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强化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不论从高职教育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会计电算化本身的特点来看,该专业在基本理论继续采用传统课堂面授的同时,还要借助于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学院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增强。

保证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基本上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1∶1的比例执行。除此之外,每周还安排一次学生课外上机。

演示教学和指导教学相结合教师在多媒体机房内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演示操作和讲解,学生跟着教师操作,即演示教学;然后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里,教师直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即指导教学。

配备相应课程的实训教材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验、逐步到位、整体推进”的原则,为学生系统、全面地准备了数十个实验的目的、内容、数据、操作步骤及其参考答案,以便学生能够事先预习,有目的地上机操作。

加强课外上机实验辅导除了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外上机辅导外,还配备两名专门的机房管理员随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操作问题和故障。

重视毕业前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实习为了使学生将几年来分散学习的专业知识得到全面、系统的复习、巩固和提高,为以后直接上岗奠定基础,学院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必须进行会计电算化综合模拟实习。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截至2005年底,我院已建立了20个校外会计电算化实习单位,师生不定期地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和调研,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完善了教学环节。

(六)配备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

学院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配备了10名专职教师和两名机房管理人员,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措施。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学院大力支持在职教师参加财政部举办的不同层次的会计电算化师资培训班。同时,学院还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以便快速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实行指导教师制度学院坚持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经过精心的指导和培养,年轻教师成长很快,现在都已能独当一面,胜任教学工作。

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在校内,学院每周组织一次日常教研活动,大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将教学成熟的课程在校园网上设为精品课程;同时,还积极开展校际教学交流、学术研讨和教材编写,对教学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及时改善办公条件学院给每位会计电算化教师配备了专用计算机,每年报销一定金额的外购图书,接通宽带网,使教师能够方便地学习和自修提高,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

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明确不同学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方法

根据现有的招生计划,我院既可招收中考毕业生,又可招收高考毕业生。这两种生源在知识结构及接受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从而形成了中考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和高考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虽然二者的学制不同,但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类课程的总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应该相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对不同学制学生开设的时间和学时数量以及教学方法会有差别。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因材施教。

(二)区别进行不同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

我校是财经类高职学校,目前所开设的专业大部分与会计管理工作有关。因此,对非会计电算化专业也要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为了突出不同专业的办学特点,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应与会计电算化专业区别对待。建议财政税务、酒店管理和市场营销这三个专业只开设《实用会计软件操作》考查课程,了解会计电算化账表系统上机操作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方法;对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和电子商务这四个专业,开设《会计电算化》和《实用会计软件操作》两门考试课程,使学生既能正确领会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能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达到初级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教学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会计电算化就是对会计知识和处理工具的延伸和拓宽。因而,会计电算化类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在会计基本理论教学基础之上。从以往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一些问题和障碍,就是会计知识不扎实,例如对凭证类型与非法对应科目的设置、往来账与现金流量的管理、自动分录与报表公式的定义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为了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新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通过提问、提示或讲解使学生回忆有关的会计知识,温故知新。

(四)统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水平的认证工作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认证的权威标准,从实质上就是对高职院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了提高我省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办学质量,除了进行日常教学管理之外,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强化管理。

第7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日益凸显出它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会计电算化是这种商业语言最先进的表达方式和书写方式。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熟练地运用会计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正确地处理”已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自然也成为各层次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

一、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与金蝶K/3软件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会计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会计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我院建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配备了60余台电脑,安装了金蝶K/3V10.0教学版管理软件。我院在进行金蝶K/3V10.0教学版管理软件的教学时,选择的教学对象是大三的工商企业管理(财会方向)的高职学生。

二、我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院采用的是“理论讲授”与“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时安排比例为1:1。理论讲授――教师用PPT展示教学内容重难点,强调注意事项,以软件演示每个操作步骤,并在演示过程中再次重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学生上机操作――在讲解完教学内容后,让学生使用各自的帐套进行上机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与解疑,对于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总结和修正。

2、教学软件有待升级

会计电算化要求配备充足的软硬件设施,即既要有足够数量和性能优越的电脑,也要有先进的完整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配套教程和考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帐套号在课程未结束时就已经过期,造成学生无法继续使用原帐套,前期所做的会计信息全部丢失,后续教学内容无法使用,只能从头开始,给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影响了他们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也对教师教学造成了影响。

3、教学内容较为狭窄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由于课时和资金的限制,我院只开展一种财务软件的教学,即金蝶K/3。事实上,不同的会计软件功能界面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有差异的,对于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碰到生疏的会计软件,会束手无策。

4、教师数量与能力双不足

我院财会专业师生比例不足。目前由两位教师承担120多名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一旦有一位教师因事无法上课,会计电算化教学将处于半瘫痪状态,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无法按时被授课。精通会计软件的教师少之又少,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三、建议探究

1、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鉴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强的特点,建议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上机操作课程学时,将“理论讲授”与“学生上机操作”的学时比例由现在的1:1调整为2:1或者更高,以解决学生没有足够时间上机练习。

2、加快升级软件设施

目前正使用的金蝶K/3V10.0教学版管理软件在使用上有些障碍,建议先购买正式版的最常用模块(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现金流量和工资管理等模块),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再购买其他模块。在购买了一款正式版财务软件之后,其他版本的财务软件,可以与财务软件商协商,申请使用试用版本。

在教学中,课程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有效地完成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还需要使用配套的考试软件来完成,所以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还需要安装专用的会计电算化考试软件。

3、合理增加其他财务软件的教学

在具体教学软件的选择上,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一种财务软件进行授课,如金蝶或用友软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常见的财务软件为辅,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触到多种类型的财务软件。就目前我院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情况,应以完善金蝶K/3软件为必修课程,用友软件、管家婆软件等作为选修课程。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相对落后的情况,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还要鼓励教师提高自学能力,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首先,要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充分挖掘我院魅力,按需招聘会计学专业全职教师;二是要聘用来自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电算化精英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开办讲座。最终构建和发展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会计电算化“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其次,我院可以选择和国内主流的财务软件公司(金蝶、用友)合作,聘请财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定期前来学校为会计专业教师培训,以及时追踪到财务软件的技术革新和掌握操作技能。

再次,我院应积极创造机会让会计专业教师进修或深入企业实践。鼓励会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的使用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5、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我院应密切关注、积极创造条件让会计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在比赛中了解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情况,扬长避短,不断提升我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科研水平和效果。

一是借比赛激起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认真学习、相互竞争。

二是借比赛促进会计专业教师加强与校外教师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进,合作编写教学材料。

三是借比赛促进会计专业教师加强与财务软件公司、校外教师的研讨,建立科研课题,合作创造造会计电算化领域的科研成果。

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院在会计人才培养上要加大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力度,并要始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期间,我院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软件、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多维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力促我院会计电算化教学达到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琦.如何改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7).

[2]刘娜.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东盟博览,2011,(6).

第8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提升,为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与良好社会环境。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网络渠道处理会计相关事务的一种方式,与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相比,其在组织结构、处理流程、信息存储、内部控制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会计处理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以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研究为主要课题,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一)含义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是通过电子记账手段开展会计日常工作的方式。从具体流程来说,会计电算化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存储功能,用电子信息系统取代传统手工记账、报账、算账工作,在信息系统的框架之下完成信息处理、分类、决策分析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容多种多样,如信息系统开发处理、专业人才培养、会计电算化制度建立等。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其中包括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逐步衍生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型应用类学科。

(二)特点

第一,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为媒介对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有效变革了传统手工工作方式,并且通过计算机方式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同时,一体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将会计信息处理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畴内。第二,磁盘化。传统手工方式处理会计信息其所依据的线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财务报表、账簿等,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除原始凭证的信息都可以存放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中,并且会计人员及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的打印会计信息。此外,以磁盘为存储方式更加便于拷贝和管理,无形之中增加了数据存放保管的安全性含量。第三,自动化。以人工为主的传统会计工作方式,从业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会计信息加以整理,在增加从业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难以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对后续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之后,有效解决传统手工工作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借助计算机途径开展数据处理、报表制作、记账报账等工作,为查阅、处理、检验等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便捷途径。第四,程序化。会计电算化有利于加快内部控制系统的形成进程,保证其在企业日产工作中得到充分落实,特别是在基层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对会计信息、报表加以妥善保管,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客观的财务数据。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若想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的安全准确,还需要信息处理控制系统的应用来对数据加以审核,这对会计数据精准性的增强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第五,多面化。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多种核算方法,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便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数据。同时,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切勿出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线索方面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对传统手工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原始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明细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要认真核对相关记录和验收人的认定签名。由此可见,手工会计审计方式以纸质账簿资料为主要线索,审计人员需要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纸质资料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以判断,从中获得一定的审计信息。而在会计电算化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录入计算中的会计信息资料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工作,传统的纸质账证表已经被电子数据所取代,甚至绝大多数的文字记录还会通过计算机录入的方式储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审计工作的客观需要进行查询,但是其所生成的文件信息却是临时的,肉眼所看到的线索较少。

(二)审计内容方面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职能层面来说,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之下审计工作的职能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因会计电算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风险的存在,审计内容也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均是在严格的程序操作之下进行,并且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手工方式误差情况出现的不足。但是如果会计电算化程序存在错误或者被他人非法篡改、毁坏,则会按照最新的程序执行操作,无形之中使得财务结果以错误的形式出现。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以工作人员为审计的主要内容,加强对纸质信息的审计,要格外主义审计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的设置等。

(三)审计环境方面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环境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借助会计电算化审计系统进行工作与传统手工方式相比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在环境方面却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在传统手工记账环境下,审计以原始手工凭证、财务报表、企业账簿为主要审计对象,企业财会人员则是审计的询证对象。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随着计算机的介入使得审计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具体来说,审计人员要对财会人员加以询证的同时,还需要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相关人员加强沟通交流,其审计工作开展主要集中于现实财务和计算机系统两方面,并且围绕此两种环境加以审计。

(四)审计标准方面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标准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环境、线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手工审计中的标准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财政部根据时展形势不断对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修订,但是在审计师准则中并未针对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审计做出明确说明,加之,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实用性软件缺乏,极易导致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需在原有审计标准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实践工作中对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标准进行探索与积累,具体应该涉及系统开发、运行标准、内部控制制度、应用软件等方面,使得审计工作更好地迎合会计电算化运行的客观需要,促使审计工作朝着客观、公正、独立的方向发展。

(五)审计人员方面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人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审计以人机为主要方式,决定权主要集中在审计人员手中。在手工审计工作系统中,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审计经验根据所审计项目类型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但是,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之中,审计环境与手工审计环境发生了明显不同,如果审计人员仅依靠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则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审核过程中,要具备多种能力,即扎实的财会基础、踏实的审计技能、熟悉是计算机知识,通过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来清楚明确的认识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舞弊情况。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策略

(一)正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要正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此看作是提高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一方面,对被审计单位编制审计方案时,要将该企业是否聘请外部咨询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评估等级、业务分析工具等方面纳入其中,从而提供完善的审计方案。另一方面,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审计环节的个性内容,在背景信息评审方面要着重关注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系统管理优化;在应用程序评审方面要侧重于信息存储管理、安全运行、数据控制等方面;而在环境控制审计方面则需要对企业的技术部门、软件系统给予评审。

(二)推动内部审计适应会计电算化

要推动内部审计适应会计电算化,通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强化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对此,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化处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增强其审计独立性,并且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与审计委员会加强联系,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汇报相关审计工作。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点审计,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授权控制制度、职能分割制度,通过各项制度完善化建设不断为财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创设良好的企业环境。此外,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所存储的文件要及时备份,并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放置以往情况的出现,内部审计人员更是要密切关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三)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程序

要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程序,根据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工作的流程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审计程序,以便保证会计电算化审计方案可以充分落实和具体践行在实际工作中。第一,在准备阶段,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确定参与审计的具体人员及所需要使用的审计软件工具;第二,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及结果评价,通过初步审查的方式来加强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更加明确财务报表的生成、会计凭证编制录入的相关流程,待初步审查工作结束后要做出相应的论定;第三,深入审查阶段,这一阶段是建立在初步审查基础之上,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哪些方面是可被信任的;第四,特殊情况的审查,主要是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子系统之间的原始数据问题;第五,全面评估和编制审计报告,要对所有阶段的成果给予汇总,对存在问题、重要证据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筛选,根据审计委托人的意愿编撰与之相承接且具有客观性的审计报告,并为委托人提供相应的管理意见书。

(四)提高从业人员会计电算化审计水平

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会计电算化审计水平,通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来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素质型人才,适应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的企业审计工作需要。企业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将财政部新发行的会计师审计准则及时讲解给从业人员,加深审计人员对新法律法规、准则标准的理解,并更好地与自身的审计工作相融合,从而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工作质量。同时,高校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逐步开设电算化审计专业,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学引导解决我国电算化审计人才不足的问题。总结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要对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给予清晰明确的认识,结合时展需要,迎合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客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会计电算化审计质量,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桂海清.基于财会专业中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12):60.

[2]贾棕平.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215.

[3]刘志慧.关于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9):202.

第9篇:会计电算化内容总结范文

提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实行模块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深化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是当前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要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财政部早在1994年5月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意见》中就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得到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在各个单位普及,社会需要大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方法,增加职业判断能力,提升自己专业竞争能力,以满足本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通多学科相关理论的课程,包括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会计学知识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内容为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内容。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学生既要掌握会计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都应该是在相关课程开设完毕后才开设,或且至少是在学完基础会计和计算机基础后才开设。

(二)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实际的上机操作即掌握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的上机练习才能掌握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两者并重,即理论知识占一半的课时,上机操作占一半的课时,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能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整套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而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是一系列连贯的流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财务软件各个功能模块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连贯意识、做好各个功能模块训练的备份工作,将一系列工作流程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

三、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场所限制,教学设备不足。大部分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与其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一样安排在通用的机房。不能保证一人一机固定使用,尽管每次上课学生都自带软盘备份,但部分学生的文件经常丢失,无法完成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训练。因为会计电算化教学不像其他专业可以每节课完成一个训练,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步数据丢失,下一步就无法继续进行。影响了教学进度。

(二)教学版财务软件有待升级。2007年1月1日财务部颁布了38个新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可目前所用的教学版软件大部分是2006年以前制作的,所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编码是旧版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软件版本严重滞后,使得实训能力、实训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使用这类软件作为教学软件,造成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严重阻碍。

(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会计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积极性较差,依赖性较强,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一旦发现问题。大多会停止训练,抄袭现象严重,个别会向老师求助,一个班通常只有1/2能独立完成练习,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

(四)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够,教学效果欠佳。会计电算化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边缘性学科,它要求教师既掌握会计知识、管理知识,又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师有的原来是学会计专业的,他们会计业务处理较为熟练,但计算机知识水平有限,对数据库的管理、网络管理、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经常力不从心,有的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整个电算化系统的管理、维护、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较为得心应手,但会计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刚从学校毕业的老师可能会计理论功底较扎实,计算机知识的运用也熟练,但无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经验及组织教学的能力,以上原因均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

四、改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途径

(一)建立专用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根据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数,设计成标准的网络教室,保证每人一台电脑,把教室内的电脑联网,建立一个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下的网络财务机房,适应高层次的网络化信息处理要求。在配备硬件和应用软件系统时,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大型的管理软件公司合作,让对方给出专业的设计意见。购买正版财务软件,由其提供先进的实训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并随着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升级及时更新;同时,可与其合作开展会计电算化培训业务。

(二)采用模块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整体的把握。教师以一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以及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传递程序作为讲解对象,把理论内容分类成模块形式。如:初始设置、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报表系统等模块,分类讲解,把每一模块所对应的实际操作讲解清楚,使学生弄通弄懂。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会计电算化要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统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操作水平。如,对工资模块系统的学习,先讲解该模块的操作流程:1、建立工资管理账套,对工资管理系统进行初始设置,包括工资项目设置、人员类别设置等;2、工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包括计算公式设置、工资数据的录入等;3、工资管理系统月末处理:包括工资分配等。其次,按这一步骤实际操作给学生看,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遍,老师在旁边辅导,把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规律,让学生熟练完成每一个模块的实际操作。最后进行综合实训,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职能岗位等。在进行实训时,学生可根据手工操作环境下所完成的会计资料,在指定的财务软件(如用友软件或金蝶软件)环境下重新进行计算机模拟操作,完成记账凭证的输入、账簿数据的生成、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的查询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打印账簿、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让学生从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模拟实训中体会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不同,感受会计电算化的快捷优势,同时掌握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方法。

(四)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考核方案。目前,学校的绝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成绩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这对有上机实践操作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不合适。会计电算化考核的是学生掌握财务软件处理实际经济业务的能力,应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单纯以期末理论考试结果为主,考核成绩应包括实训操作和理论考试两个方面。具体做法是: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40%,实训操作成绩占60%,实训操作成绩又分为平时实训占30%,期末上机考试占30%。平时实训包括考勤、纪律、上机作业是否按实训要求和进度进行、实训过程操作的正确性等。采取现场打分。期末的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要结合社会职业资格认定,即以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代替本课程的期末考试,实现考试和认证的双重结合。考试时,由财政局负责考务工作,成绩由财政局认可,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得到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他们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和调查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目前,财务软件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学院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社会调查。实习是通过校企合作或由学生自己联系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比较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异同,遇到困难可以向带自己的企业师傅或指导老师请教。巩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熟练职业技能;在实习同时,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社会需求安排,学生从具体操作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财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了解各个单位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照军.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晓煜.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3]李玲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4]张利芬.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