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观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

第1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大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15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1

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常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取的经济收益以及纳税贡献,促进了我国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这一角度分析,做好大型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对我国现代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大审计”理念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内涵

经历持续多年且连续不断的研究和理论阐释,国内审计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工作者,已经逐步形成了对“大审计”理念基本内涵以及基本特征的“公认性”认知结论。

在“大审计”理念的思想指导条件下,审计事业应当积极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整体发展进程,以及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的目标和路径规划,切实实现对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的全部审计资源的统筹性应用,逐步引导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宏观收益,与企业内部微观审计工作之间形成有机统一,并以此实现审计工作成果以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化应用。

实现审计工作成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是“大审计”理念指导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追求的基本目标。要逐步实现企业内部效益性审计工作与合规性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在切实改善和提升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效益、降低和规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填补企业现有业务开展流程中的漏洞、规范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实务开展流程等方面发挥最大作用,并以此为国有资产项目保值增值发展运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基本支持条件。在现有研究背景下,通常可以将“大审计”理念的主要特征阐释为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第一,应切实建构形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局化理念,基于微观性和宏观性双重工作切入角度,促进企业内部现有审计资源的高效整合,切实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事业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第二,实现企业审计工作内容体系的发展扩充,在切实关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收支状况的基础上,逐步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事业的效益取得状态,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因素的防范处置等方面,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益性、合规性以及真实性等基础属性,实现有机统一。第三,加快破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状态,逐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资源的高效化利用。

2 “大审计”理念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大审计”理念基于系统学角度切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审计事业的可控性、重要性以及全面性等属性要求,重点把握国有企业内部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环节,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展现审计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审计工作质量监督体系,以及审计工作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相互结合的有机化和系统性特征。

2.1 审计工作人员管理体系

作为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的主体要素,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工作专业实务技能、基础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在具体开展企业审计实务活动过程中的业务性组织协调能力,还应当具备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宏观大局把控能力,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业务开展思维,能够结合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发展路径,对“大审计”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丰富和完善。要在具体参与审计实务工作过程中,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和开展工作创新活动的实务能力,实现基本知识经验的有效积累,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沿着良好有序的路径不断成长发展。

2.2 审计工作质量监督体系

切实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知。在企业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将难以避免地面对审计风险及审计评估风险两种基本风险形态,而所谓审计评估风险,其实际指的是不同审计工作人员,在具体应用差别化设计工作开展手段的过程中,给企业实际化的生产经营路径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业务风险。审计风险,通常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者因在日常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违规操作而导致的风险。鉴于上述风险因素的客观存在以及不良影响,要求审计工作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因素或事件的发生概率。逐步推广应用企业审计工作组长责任制度。审计组长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团队的核心领导者,只有切实建构并推广应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组长责任制度,才能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保证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的支持性条件。

2.3 审计工作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为充分发挥企业审计工作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最佳效能状态,应当在审计立项、审计实施及审计整改等多重化具体工作环节的开展过程中,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细节及进程性影响因素的控制和把握工作。

在具体开展审计立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合理开展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调配工作,制订并实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长期性计划,通过对审计工作基本风险评估信息的引入和运用,切实提升企业审计工作长期发展计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水平,切实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效率和水平。

3 结 语

本文针对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大审计”理念的应用问题,从“大审计”理念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内涵以及“大审计”理念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第2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探索性概念——第四域,将笔者对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出路的思考作一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一、为什么提出“第四域”这个概念

我所称的“第四域”是相对独立于市场(第一域)、政府(第二域)和志愿域(第三域)的由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组成的领域。所谓“域”,是指有组织行动的不同方面[①],我之所以不用“部门”而用“域”这个词,主要是为了论证的方便。下文将混用这两个词。

笔者提出第四域这个概念,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

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是什么?是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发展范畴,各有其独立的内涵、特征、目标、规律和衡量标准。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都证明,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稳定。

改革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持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人均GDP 上升至1090美元,但是社会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各类不稳定因素却在大幅度增加,例如过去五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年平均增长30以上,几乎每3年翻一番[②].又如,1996年底我国传统民政“三无人员”只有50万人,到1997年底我国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简称低保对象)达到89.2万人;据民政部最新统计,到2002年1月底,全国享受我国低保人数达到1235万人,比2000年年底增加了2倍,其中90%以上是困难职工和失业家庭成员。全国没有纳入低保范畴的仍有约500万人。[③]2002年1月我国城镇低保人数是1997年底的近14倍。这些社会指标增长率都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④]

显然,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社会发展诸领域[⑤]中,矛盾最突出的方面,在于城乡弱势群体利益未受到应有的保护,弱势群体的规模和受损程度有扩大趋势。中国的弱势群体不仅包括农村的几亿农民,进了城的9800万农民工,还增加了城市里几千万下岗、失业职工,以及脱离国有企业国有机构自谋生路但是日子过得不好的人。这些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可以想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显然,中国的大多数人口处于艰难挣扎的社会底层,这样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畸型化的,是危险性很大的。搞得不好,这个社会底层就会发生断裂,从整体社会中分裂出去。

中国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决定着社会政策的基本走向必须向着弱势群体倾斜,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和广覆盖的社会福利政策当推首位。

以这个政策方向检验一下20多年来的政策实践,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由于经营过分市场化,损害了公众利益特别是穷人的利益。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以减员和筹款为目标,走上“市场化”、“企业化”道路,同期实行的政府体制改革也提出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口号,想发动社会办公益、企业办公益。而这场改革竞从社区服务机构出租、个人承包发展到教育、卫生、体育、文化诸领域统统可以包、租、卖却始未料及。江苏、四川的一些地市甚至将中小学、幼儿园卖掉,公共财产大量流失,职工与公共财产掠夺者之间发生对抗性矛盾,演成白热化冲突,后果严重。

市场体制下如何通过公共品的提供与管理保障公共利益尤其是穷人的利益,成为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严峻课题。

我国的现行模式有二:一是沿袭计划体制“政事不分”的传统,由政府统揽决策和执行,持续“行政事业一体化”和“事业单位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二是实施“政事分离”,即行政部门决策,将执行部门即事业机构尽可能地丢给市场。从政事不分到政事完全分离,可以说20余年间政府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的轨迹只在纯粹的政府和纯粹的市场这两个极端环绕,没能走出一条路来。至于两端之间有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却没有过认真探索。

笔者提出探索第四域,就是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从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渊源出发,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计划体制下政府的公共执行部门——事业部门,重构为市场体制下的第四域。

二、什么是“第四域”

笔者认为,在中国,第四域是由社会公共服务运营机构亦可称新事业单位组成的领域,它相对独立于市场域即第一域、政府域即第二域和志愿域即第三域。

第四域也可称为事业域。事业这个词,来自中国文化的赠予。它表达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中国历史上从来将文化、教育、出版称为事业而不是企业,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产品和运作既包含公共性的内涵又具有经营性的内涵。

公共性的内涵指的共用性或称只能共同消费不能个别消费的特性。经营性的内涵指的是生产者可以运用市场规则进行排他性生产的特性。

只具经营性内涵的产品是纯粹的市场产品或者企业产品。而只具公共性内涵、不可能通过市场方式实现其内涵的产品属于政府产品例如国防。只有位居两者之间的产品才是事业产品亦可称公共服务产品。

所有的事业产品都具有公共性和经营性这两重性。但是并非所有的事业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事业组织的外壳。只有当事业产品的公共性内涵不能被经营性的内涵所反映,才需要保持事业的外壳即事业组织形态。反之,则不必保持事业组织的形态,可改为企业形态。当然,这类企业的社会公共责任要高于其他制造业企业。例如,改革以来,我国将应用型科研单位划为自负盈亏类,称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将市场中新诞生的这类机构称为企业。最近,已将前者改制为企业,两者统一起来了。再如,教育和新闻出版业的公共性内涵显然不能被经营性的内涵所反映,因此这类行业的组织形态以事业态为宜。要特别强调的是,事业态组织的经营性很强,不像慈善类或志愿类组织那样一般不涉足市场,所以不宜强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要明确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和首要目的,必须同时满足社会公益的目的。

至于第四域能否与国际接轨?首先,这类组织因各国的法律的规范不同而称呼不同,因此不必强求统一。在美国,与基金会和社团组织一起被统称为非营利组织;在英国,被称为“执行机构”,民间办的被称为“志愿机构”;在日本,政府办的被称为“独立行政法人”,民间办的被称为“特定公益法人”(学校法人、社会福利法人等)。第二,由谁举办这类机构并不那么重要。在欧美国家大都由志愿组织兴办,在中国,大都由政府兴办,这与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只要处理好政府与这类机构在规划、融资等公共功能方面的关系,确立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运营秩序和规则以及绩效评估方式,中国的这类机构完全可能逐步地由民间承担。个人、企业、志愿组织都可以办。所以,真问题并不在于事业单位由谁办,而是办事业不能像办企业那样,需要找到办公共服务的规则,来解决兼顾公共性和经营性的难题。

构建第四域即市场体制下的事业部门,在观念明确之后最紧要的工作是法律建设。笔者以为,为了将事业法人与政府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并列为中国四类独立的法人组织形态,首先需要赋予事业法人以新的法律含义。事业法人是兼有公共性与经营性的组织形态。它与政府的区别在于不仅有公共性而且有经营性,是公共服务的操作机构,它可以营利,不应简单地将事业法人机构划做非营利机构;它与企业的区别在于不仅有经营性而且有公共性,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和首要目的,所以不宜作为企业机构;它与社团的区别在于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专业化、服务类的实业态组织。它的产出不是活动而是可清晰划分的某类公共服务。二是统一考虑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的税收减免问题。原则上将税收减免与法人的组织形态相对分开,根据组织活动行为的社会成本与收益的相关计算予以决定。三是将目前政府办的事业法人与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合并为统一的事业法人。

三、第四域能否独立存在

人们总是在区别中认识事物。关于第四域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需要在与其他域的区别中加以辨认。辨认的主要原则,是第四域是否具有不同于其他域的独立的关系权力构型和独立的行动逻辑。

第3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展览 转化 文化产业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这个形式把对馆藏文物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并以此履行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职能。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把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给社会公众,让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来感知和体会中国古代工匠和艺人创造的陶瓷器、青铜器等各类艺术品以及附着于艺术品之上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各种伟大的发明和创造,以此来激发爱国热情,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见博物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把博物馆建设好,举办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博物馆参观,是新形势下博物馆要做好的首要工作。

一、陈列展览与文化产业

在2007年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明确指出:博物馆文化产品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展览,即把独立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藏品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二是通过一些商品作为媒介,把展览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展览。关于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故宫博物院李文儒副院长认为:观众参观故宫主要有三个需求,一是看宫廷建筑,而是看皇家珍宝,三是想购买有故宫特色的纪念品。从上述两位专家、领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博物馆要想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职能,首先要做的是设计制作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并且为观众提供与陈列展览有关的纪念品。这种为观众提供有纪念意义的商品是文化产业的行为,如此看来博物馆似乎已经与文化产业建立了某种联系,其实不然,从各地博物馆纪念品销售管理情况来看,销售纪念品的柜台或商店并不是博物馆的职能部门,而是由社会上的商业人员经营管理的。那么,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怎么实现来与文化产业相结缘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从这个定义上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似乎不是文化产业的范畴,因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虽然是文化产品,是绝对不能拿来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如今国内博物馆除少数几个特殊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以外,均已免费开放。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博物馆就已经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提出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课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以每年新增100多座博物馆的速度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最求文化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日渐迫切。这就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与文化产业建立关系的机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介质就是旅游业。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来说,近几年来河南博物院通过对基本陈列进行几次比较大的调整,推出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为主题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以丰富的文物藏品为基础,在科学的陈列设计理念指导下,运用合理的陈列形式和手段把最具河南特色的历史文化——青铜文化展示出来。从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中有四件青铜珍宝就足以看出河南古代历史文化重点所在。

河南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从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发掘出土的最原始的青铜器到郑州二里岗商代前期文化的杜陵大方鼎,到安阳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到三门峡虢国文化的虢季墓出土的象征王权的九鼎八簋,到新郑春秋郑公大墓出土的稀世珍宝莲鹤方壶,再到辉县琉璃阁战国青铜器群,河南青铜文化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

河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藏品资源举办以青铜器为特色的基本陈列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学习、认识和研究青铜文化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应该是建立在以“特色”、“精品”来定位的陈列设计理念之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性的艺术实践,将中国古代与现代“行业”这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以有形的、趣味的、互动的和观众参与方式陈展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河南博物院在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中的“鼎定中原”展区里,以丰富的青铜器藏品来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展区内各个时期的青铜珍宝相映成辉。其中在青铜器展区有四件镇馆之宝,它们是杜陵方鼎、妇好尊、莲鹤方壶和云纹禁,这四件极品之作,把商周时期的冶铸科技水平、人文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取向、艺术创造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们到博物馆参观青铜器陈列展览是了解青铜文化的最直观、最有效的行为,当这种行为以旅游团队参观的形式出现以后,博物馆陈列展览从只重视宣传教育取得社会效益转化成可以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文化产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以具有商业功能的文化产品的形式走向社会,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博物馆都已经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之中。现在参观河南博物院已经成为旅行社旅游参观线路上的重要景点,每天早上开馆以前旅游团队的观光车就会蜂涌而至。博物馆通过自身的调整把文物藏品、各类文化和文化产品有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旅游线路上固定景点为游客提供参观服务。也是为自身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把研究文物的成果通过陈列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满足参观者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向其传递主体鲜明、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文化和艺术等综合信息,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先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第4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村级公益事业;现状与问;路径探索

农村税改以后,农民的负担明显减轻了,这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农村的公益事业发展却出现滞后现象,这与农村发展过程中对公益事业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不相匹配。因此,在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合理科学地加快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村级公益事业的内涵

(一)公益事业与村级公益事业

一般来讲,公益“涵盖直接或间接地为公共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团体、企业及其设施。在我国公益事业主要包括救助救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及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

村级公益事业是在村域范围内生产和提供农村公共品,其内涵应该是:行政村范围内,由公共财政、村社集体以及私人部门生产和提供的,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公共产品以及与城市居民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通常指:在构成农村社会中不以盈利为目的,涉及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切身利益需求的,靠一家一户自己独立进行是办不到,也无法办的一些事项。

(二)公益事业的特征

1.外在性。属于公益事业的部门和企业及其活动独立存在、并行运转,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一般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个别经营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

2.益他性。公益事业主要依靠社会和单位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和单位自筹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单位效益。“无私”常常用来形容公益者的品质,这也体现了公益者的最大的品质。例如个人给予贫困地区无偿经济援助就是典型的益他。

3.共用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服务是社会单位和居民共用的。

4.非营利性。公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非盈利性,公益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行为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不以经济为衡量标准。公益活动产生的收益为其活动提供资金,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公益活动并不排斥正当的利益需求。

二、我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现状

(一)农村公路、电力、通讯和信息网络“村村通”基本实现

公路村村通基本实现,村内道路质量明显提高。到2009年底,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336.9万公里,有99.6%的乡(镇)、95.77%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有92.46%的乡(镇)、77.60%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现代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底,全国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乡镇通互联网、94%的自然村通电话,全国近一半乡镇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和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数以亿计的农民借助电波搭上了信息时代的通信快车。

(二)农村饮用水清洁卫生状况有较大改观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相关资金1800多亿元,但村村通清洁卫生水的比重相对较低,仍然有近两成农户饮水不安全或有困难。《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合计还有2.98亿人口以及11.4万所农村学校,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有增加趋势,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地区水源变化、水质污染、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早期建设工程老化报废、移民搬迁等。

(三)农村教育服务水平有极大提高

十一五时期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其他教育服务有较大改观,有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的村占87.6%,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村占69.4%。全国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四)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基本覆盖

伴随着深化医改的全面启动,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乡镇卫生院2.3万个,村卫生室2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参保人数达8.35亿,参保率达95%。中央财政已投入158亿元,用于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6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

(五)农村文化体育、环境卫生和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与完善

农村社区的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正在兴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特困户救助制度获得优先发展。

三、我国村级公益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道路、电力等)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但是比起城市建设,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明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向农民摊派集资的机制尚未彻底转变。一方面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道路不畅、田间道路硬化不合理,街道照明与绿化、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到位、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等;另一方面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村民议事室、农民学校、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保、计生、科技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厅以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等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此外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灌溉和排涝设施老化、农网建设、维护保养不及时、电力设施有的已锈蚀等等,这些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

第5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坚持理论指导,引领核心价值建设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支撑作用,用科学理论指导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首先,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等问题,都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首先搞清楚的基础性问题。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各有丰富内涵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为什么要从价值的角度来解读、概括和运用它?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深入的理论研究,给出科学的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我们要明晰这个创新的内涵。

第二,要发挥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些内容在不同层面上支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指导实践。要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用科学的理论、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掌握中国化在思想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避免和防止错误思潮的泛滥。

第三,要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一个理论体系,要为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广泛接受,并积淀为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体系,需要经受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显著的实践成效,展示它的科学性及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价值。惟有这样的理论,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稳定性的价值体系。理论主张不仅需要继续经受实践的长期和反复的检验,而且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它进一步发挥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并更加深入地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

重在实践铸造,推进民族品格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无论是某种理论主张被人民群众接受,还是某种思想观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实践作为关键环节,在亿万群众的广泛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整个民族、国家、社会精神品格的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熔铸在亿万人民群众思想和行动中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只有通过实践尤其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同时,还要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养成,才能逐步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最后,它还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体现出来,成为亿万人民群众自觉的实践行为。离开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判断各种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驱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杆,都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中心来进行。围绕中心而不能脱离中心,联系实际而不能脱离实际。要把投身于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把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的目标作为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把解决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遇到的课题作为价值研究的对象,密切结合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的进程来确立、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符合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的,就倡导、坚持、弘扬、褒奖,不符合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的,就要反对、抵制、批评和惩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个伟大事业和基本实践中发挥导向作用、教化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健康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会产生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但完全听任各种价值观念自行生长、传播,不能保证这些价值观念的科学性,更不能保证整个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通过宣传教育,大力传播先进思想,营造文明健康、蓬勃向上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思想中扎根。

第一,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亲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目的是为了实现、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应该围绕着人民群众来进行,始终坚持和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感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努力使人民群众感到亲切,能够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

第二,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中,渗透在意识形态的所有形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不能留下任何空白。特别是对于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空间、新载体、新形式,应该及时地加以重视和利用。

第三,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有了越来越强的主体意识,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也就有越多的选择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被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必须不断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各种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要把宣传教育当做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合在人民群众的学习教育、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各种日常生活中。要改变和减少那些比较枯燥的模式,尽量激发人民群众对于宣传内容的兴趣。让人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完善规范约束,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

在全社会建设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形成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念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味着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自觉地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第6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学习和掌握大质检文化的科学内涵

建设大质检文化,是总局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在研判新形势下的质检事业历史使命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质检事业长远发展,也是关系纤检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破解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当前的竞争,已不仅是实力和人才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没有先进文化理念引领的行业,已很难在竞争中胜出,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以“融合、整合、联合”为核心内容的大质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凝聚了质检人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追求科学发展的精神理念,是质检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以“融合、整合、联合”作为大质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大理念创新,闪耀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智慧,是大质检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科学内涵,学习和掌握大质检文化的科学内涵,是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首先学习和掌握大质检文化的科学内涵,才能以“文化人”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学好大质检文化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着力把握好三点。

1. 学习要转变观念。以往的文化建设提出的行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诸如“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或“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等等,与“融合、整合、联合”的提法大相径庭。这种差别并不是以往的提法错了,而在于两种提法立意的层次不同,站的高度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就质检说质检、就纤检说纤检的传统观念,转变到跳出质检看质检,跳出纤检看纤检,突出“跳出”两个字,树立“大质检”、“大纤检”的观念,才能有助于深刻领会大质检文化的科学内涵。

2. 学习与形势研判相结合。以“融合、整合、联合”和“合心、合力、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大质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针对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质检工作科学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及面临的重大挑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没有对质检工作、纤检工作当前面临形势的正确研判,特别是关系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是不可能深刻理解大质检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质检工作、纤检工作的关系,领会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学习要联系实际。学习要善于联系实际,任何高新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大质检文化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质检人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基本工作方法的汇总升华。只要学习中善于把理论的观点、概念与我们工作实际、身边的事和问题联系起来,特别是就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思考,学以致用,就能学得进、钻得深。

二、确定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纤检系统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紧密结合全国纤检系统工作的实际,在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正确研判新时期新形势对纤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从总体上看,纤检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纤检事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着纤检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专业纤检管理体制需继续理顺,二是纤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职能需要继续加强,三是纤维公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有效性要继续提高,四是纤检技术基础和检测能力建设力度要继续加大,五是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水平要继续提升。开展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弘扬大质检文化核心理念,破解这些问题和困难,促进纤检事业的科学发展。因此,确定纤检系统大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应该包括:一是加快全国纤检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业务领导体制;二是纤维质量监督职能得到强化,纤维质量监督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纤维公证检验相关规程和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方面作用进一步增强;四是实现纤检职能向纤维纺织品延伸,切实增强服务纺织产业的能力;五是技术基础和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大质检文化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途径

第7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古南海 范围 内涵 争议

近年来,问题在备受学界学人关注的同时,亦为文博机构及相关文化事业团体所关注。2016年9月22日,“历史与”图片展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展出,该展览从展示中外文献史料入手,通过五大板块,直观表达了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

与之相类似的是,亦多受学界所关注,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受地理形势和人们认知的限制,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包括南海在内的四海在方位上都不具有具体指代性,而只能用于泛指中国周边海湖[1]。同时由于对海洋文明关注的长期缺失,认识的缺憾导致了关于“古南海”的记载了了无几且模糊简略,这就使得其区域范围的详细考证愈显困难,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看法和争议。那么,南海区域在古代有哪些史料记载?其范围、内涵乃至争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一、有关“古南海”核心区――南海诸岛的史料记载概况

无论“古南海”区域范围在历史时期如何向东、西方扩展,其核心区域长久的固定在今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所谓变化,亦是在此基础上的向外延展,这是无异议的。就史料而言,传统著述图籍和《更路簿》、实地调查报告相结合,是了解完整南海诸岛地名称谓缺一不可的史料。在四大南海诸岛中,西沙和南沙又因为古南海航线行经,史料多载的缘故使其成为可探究和关注的焦点。

从史料记载来看,自宋开始关于南海诸岛的记载曾多,这主要依赖于五代、宋之际海外地理学的飞速发展。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使得此时的航海从“原始航海” 时期进入“定量航海”时期,这种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技术变革极大的促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世航海盛况的出现奠定了扎实基础[2]。在此过程中,舟师民人对中国各海域的认识不断加深并具体,反映在对南海诸岛的认识上,便是出现了用以指代南海诸岛的繁复地名。大致而言,隋唐及其以前南海诸岛有涨海崎头、珊瑚洲、九乳螺洲、焦石、象石的称谓,自宋以降始有石塘、长沙及其衍生地名的繁复称谓。

明时航海事业空前发展,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壮举将我国的航海事业推向极致,此时的航海多经今南海海域往东、西洋方向各自推M,因之对南海诸岛的认识更加深入。其时不仅有诸多记载“石塘、长沙”乃至东、西洋地名的古籍涌现,更有标绘南海诸岛的古地图面市;与此同时,民间航海事业的繁盛使得指导其航海的民间航海手册如《顺风相送》等更路簿迭帙出现,就南海一隅而言,20世纪70年代就收集到十余部“更路簿”[3],从中可稽考南海诸岛具体岛礁的单称地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虽因为南海往东南亚及印度洋诸国的航海行经而成为史籍记述的重点,但由于时人各自实践与认识的不同,故而时人对南海诸岛的命名有很大差异,这也成为明中叶后“石塘、长沙”繁复称谓的复杂化的原因;而《更路簿》这种南海民间史料,其口耳相传的特性及地方文化在认识上的趋同性,使得其有关南海诸岛各具体岛礁的单称地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明时古图已经体现出南海四群岛的初步划分,至清代则出现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岛群的地图,以及出现“东沙”这样的近代仍在使用且对近代南海诸岛其他岛命名有影响的地名[4]。大量资料证明,无论其叙述的角度有何不同,石塘、长沙及其衍生地名指代的都是我国南海诸岛及其具体岛礁,而其所属的南海海域自宋代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种称谓在历史上的连续性和自官方到民间使用的普遍性,是其归属的重要反映。正如林金枝所言,这种历史悠久的纯粹中国式对南海诸岛的命名,已足以反映其归属[5]。

二、关于“古南海”区域的争议

宋以前关于古南海区域的考证往往只能探析其大致方位,而具体区划则往往不可考,就南海对外交通的角度而言,宋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洋”名,而且他们往往与“海”名交互使用,造成了一些地理概念上的杂乱[6];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以降尤其是明中叶南洋航海业兴盛,有关南洋航线的著述陡增,且相关记载基本冠以东、西洋大概念,这就使得对该时期包括南海在内的南洋航运研究基本以东、西洋尤其是西洋研究为主,而古则隐身于相关研究之中不显。学者在谈论相关区域问题时,或关注某国或某几国以及其间的航线,或关注大的东、西洋概念,而此情况延伸的结果,便是学界间或有“古南海”相关问题的提及,但至今并无关于古南海区域及内涵演变的通论探讨论说出现。

在民国与抗战胜利后不久,官方出于宣示并收回南海的需要,曾组织过对南海诸岛的海洋地理考察与研究,这时期的研究人员主要以中国学者为主,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南海史地研究方面,从而为维护南海奠定了一定的史实与法理基础;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南海石油资源的发现,有关南海岛屿纠纷和争端增加,当代产生,南海研究亦进入国际化时代,以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韩振华为代表的一批学人掀起了南洋研究的热潮,他们在史料搜集、实地考察、史实论证等方面的工作填补了国内外学界南海研究的空白。此时的南海史地研究虽仍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但历史上南海地区的国际关系、国际法理研究亦渐趋起步,并最终在2009年前后,出现了研究的爆炸式增长的态势[7]。前贤的研究成果,是今日了解古南海史地变迁等基本问题并继续深入研究的根基。

就陈佳荣关于“海”、“洋”的考释来看,大抵唐以前把海洋称为“海”,如渤海、东海、南海、涨海、大瀛海等;至宋代,则“海”、“洋”并用,且逐渐开始以“洋”代“海”;元代出现东洋、西洋的提法,明清时遂有南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之称[8]。陈氏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今东南亚一带的海域或洋面,最早是用“南海”一名泛称的,这在东汉扬雄的《交州箴》和刘熙的《释名》中都有明确反映[9]。也正是因于此认识,陈佳荣在其《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将有关东南亚、南亚、西南亚和非洲沿岸的地名(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北部地区属中亚,不包括在内)收录在内,并在《出版说明》中明确了“古代南海是我国海上对外交通的重要区域,其范围包括今东南亚及由此而西到印度洋沿岸广大地区”的看法。然而吊诡之处在于,我国东南沿海和南海诸岛的地名不在该书所收范围之列[10]。

对比前贤关于“古南海”概念的认知可知,陈佳荣的观点基本类似于冯承钧的看法。冯承钧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中国南洋交通史》中提及“今日南海以西之地,今名曰印度洋或南洋者,昔概称曰南海或西南海,惟于暹罗湾南之海特名涨海而已”[11]。其在该书第八章“宋代南海”及第九章“元代南海”中多谈及的“南海”,亦不涉及今南海海域,而是指东南亚诸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基本等同于当时南洋,亦即冯氏所谓明代东、西洋的概念[12]。

就“古南海”的区域及概念衍变而言,陈佳荣认为其初或指南方,或兼指今之东海,含义不很确切,约在东汉后才逐渐用来专指我国以南的广大海域,而汉以后南海的概念一般又有狭义、广义之分:前者指今之南海,后者则泛指今东南亚一带(与南洋名略同)的海洋及沿海各国,然而在部分古籍中,其范围似又更加广大,如阿拉伯海与印度洋沿岸乃至爪哇以南至澳大利亚洲一带的海域,均有谓之南海[13]。与陈佳荣看法相类似的是,王元林亦认可先秦时期“南海”方位指代不明的特点,认为其或泛指南方之海,或指今东海,或指今南海,因时因地不同。但与陈佳荣看法稍异的是,王氏认为“南海”用以指代我国南海以及其南的东南亚、太平洋印尼至澳大利亚以及印度洋海域,应是自秦以后而非自汉以后,并且认为这种区域范围一直维持到唐代未变[14]。台湾学者邱炫煜亦持类似的观点,认为我国唐代以前把东南亚统称为“南海”,而元明时代渐趋演化为东、西洋称谓,清以降则渐称“南洋”[15]。

以韩振华为代表的厦门大学南洋研究中心的南海史地专家虽认可“古南海”有指代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广大地区乃至澳大利亚区域的时期,但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宋代以前的“古南海”范围,自宋以降,“古南海”的区域范围已经跟今日南海的范围相当,这也意味着自宋代以来,我国已经拥有了南海,并实际实施了对南海的管辖[16]。

总体而言,以冯承钧、陈佳荣等人为代表的西域南海<宜认识的“古南海”,是一个广义南海的概念,其区域基本等同于明时东、西洋范围,古今范围变化不大,故而他们在研究涉“古南海”问题时,基本以此作为研究区间,作学理方面的考证;而以韩振华、林金枝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南海研究专家们所认识的“古南海”,则多以宋代为明显的划分时段,之前的“古南海”基本等同于冯氏所认知的“古南海”范围,而其后则取狭义南海概念,认为自宋以降的所谓南海已固定于今南海范围,故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今南海诸岛及其海域,并表现出明显的法理及政治诉求。可见,学界对宋以前“古南海”范围基本无异议,王元林通过对传统著述的梳理亦基本印证了其为广义南海的结论[17];而宋以后的“古南海”由于缺乏对史籍中相关概念的考证,争议仍存。冯承钧等人虽采用广义南海概念,但并未对元明以降史籍中的“南海”进行考证,亦未给出其采用广义南海概念的理由;而韩振华等人则通过对南海海域称谓历代演变及南海诸岛归属的梳理[18],展示了其立论的依据,所以相较而言,韩振华等人的观点似乎更具说服力。

三、南海地域范围与内涵

从史料记述和前贤的研究与争论来看,显然,南海的内涵有一个随时代不断变迁的过程,虽则古南海区域自宋以降便基本固定为今南海海域,但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其地域范围与内涵并不相同[19]。

就名词概念而言,《诗经》、《禹贡》等先秦时代古籍中已出现“南海”二字,但或泛指南方之海,或指今东海,或指今南海,其具体范围仍然付诸阙如[20]。刘熙《释名》称“南海在海南, 宜言海南,欲同四海名,故言南海”。而“南海”除作为郡县名称外,约在东汉时才逐渐用以专指我国以南的广大海域。作为水域而言的南海,不同载籍所指范围又很不相同,或指今南海,或泛指今东南亚一带及其海域(略当南洋一词), 甚至远至印度洋的海域,抑或指爪哇岛至澳大利亚一带的海洋[21]。

第8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同时,深层次理解和吃透《纲要》精神实质,道德建设工作坚持立足本职求发展,结合实际树标兵。三屯碑训练基地有自治区体育局五个训练单位,学、帮、带、推是我们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作为重竞技项目的管理中心,前十几年没有在项目上有大的突破和稳步的进步,自2010年班子重新调整之后,中心领导提出向拳击队学习、向身边的优秀运动队学习的号召,锁定了学习目标,统一了思想认识,班子成员也向拳击队看齐,接纳管理、训练上的经验,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文明建设工作与中心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备战奥运训练工作结合起来,最近自治区体育局提出向拳击管理中心主任阿不力克木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我们集中学习、分组学习讨论,真正理解局党组为什么提出向阿不力克木同志学习的深刻内涵。阿不力克木同志是我们新疆体育界涌现出来的优秀教练员、优秀管理者的代表,他是牢记党员使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忠诚党的事业、践行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追求者,是把“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牢牢融铸在心中的模范,是情系事业、心系发展、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任劳任怨、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奉献者,是把运动队当成家,把运动员当作亲人的模范代表,是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淡泊名利、实事求是、敢于大胆管理、敢于承担责任的当家者。要问我们:谁是劳模?谁是创先争优的模范,谁是为人民立新功的英雄,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我们新疆体育人的代表阿不力克木。他是无数为新疆体育、为祖国体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教练员、管理者中杰出代表。阿不力克木同志的先进事迹会激励我们为新疆体育事业拼搏前进。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为此,我们中心领导视运动队当作自己的家,视队员当作孩子来看待和教育,职工理应接受道德教育和规范道德行为,干部和教练员更应该为人师表,讲道德、重品行、作表率,总结做人的道德,用最简单、最直接、最通俗的语言去教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知识结构的未成年人,使他们成为对社会主义有用之人、能用之才。

就我们学习众多的全国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人物和身边模范先进人物,中心的学习风气正了,学习内容多了,教育形式丰富了,运动员懂事、有礼了,训练备战工作推进了,运动成绩提高了。在我们全方位努力下,今年我们与河南省、陕西省联合培养的女子举重58公斤级运动员李雪英一举获得伦敦奥运会金牌,打破了抓举和总成绩奥运纪录,女子摔跤63公斤级运动员景瑞雪获得银牌。这两名运动员创造了新疆运动员在该项目上奥运会上的辉煌,填补了空白,为祖国、为新疆各族人民争得了荣誉。在奥运会拼死的竞赛场上,走上、走下领奖台的时候她们的微笑、她们的言行、她们的礼仪,处处表现出崇高的文明和道德内涵,这就是体育人在世界大舞台上的表现,这就是中国体育人,这就是我们教育和付出的结果。

我们将“四德”教育十分完善的与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使我们的文明建设工作上了一个充满道德、充满阳光、充满宽容、充满希望的讲堂。我们从首先教育中深刻认识到:加强运动队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夯实优秀运动队和未成年人思想基础,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道德是人的脸,道德是人形象,道德是人品质,道德是人的尊严,道德是家庭和谐的象征,道德是人的格言,道德是人像人一样生存的本钱和底线。我们重视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视这些运动员为自己子女一样,重视他们文化学习,让他们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让他们学习汉语,不断提高双语能力,让他们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让他们学习做人,做好人,做热爱伟大祖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人,让他们学习文化修养,掌握学习与休息的客观规律,让他们向雷锋学习,教育他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对家长有用的人,让他们学习道德修养,做到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使他们学会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一名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人,让他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树立理想信念,挑战自我极限,为祖国、为人民争得更大荣誉。我们举办的道德讲堂,每天都和运动员见面,每天都在鼓励他们,每天都在引导,因为他们的训练、学习、生活、吃饭和平时的行为规范都在我们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视线之内。我们的任务是教育,除了教育还是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如何理解道德,如何吃透道德内涵,如何吸纳道德修养,如何按道德要求去教育未成年人和职工做一个完美的人,做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使我们从教育中受到教育,从教育中获得充满和谐、充满团结互爱、共同进步的温馨感受,使道德教育、效能和发展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从道德教育中我们感到强烈的责任和使命。

第9篇:事业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党员教师要做学习型老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是肩负一项工作、从事一项事业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厚积薄发,无论学业,还是事业,大抵如此。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学习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是增加内涵的重要渠道,是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方式,是一项有益于提高自己观察社会与思考人生的智力锻炼。此外,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二、党员教师要做实干型老师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教师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那么,“实干”从何而来呢?首先,既要敬业又要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好岗位,还是一般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教师,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利用讲台唱好戏。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任何岗位都可以使你大显身手,任何舞台都能够让你展示风采。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另一方面,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与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渴望紧密联系的,是每一个教师对自身定位的理性态度。对自身准确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地了解自我和形成合理的期望值。即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保持淡泊的心态,有“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的境界。再次,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

三、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生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师生关系应是世界上很纯洁的不掺杂人情世故的关系教师要把爱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用平等心对待学生,典型的词句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里的蹲下并非身体蹲下这种外在姿态,而是“心灵的蹲下”,可这并不容易作到。由始以来,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教师应高高在上,学生要尊敬老师,服从老师等。现实中有几个老师能真正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呢?但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建立一种信任的平等关系,很多棘手问题会应刃而解,可能你体罚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通过深入的谈心,师生彼此理解,不但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交心还令师生关系更近一步。师生间的年龄差异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这时老师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理解他们,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出病症,以便对症下药.尊重学生.老师在盛怒之下也许会把握不住情绪而出现过激行为,如语言上的 “你真厚脸皮”,”就你这样的永远不会有出息”等,将犯错学生孤立起来等行为,这些都会令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可能使他们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遇到这种情形,老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毕竟学生还是有待成长的小孩,同时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一个人,老师如果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智的采取一些和缓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

四、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至今,有部分教师仍以少数学生升学为目的,灌输死知识,教出来的少数所谓“优等生”,高分低能,离开了学校,很难适应社会。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不是老师眼里升学的对象,因学习感到困难无人帮助而失去自信心,逐步放弃学业以致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教出来的“好学生”可以说素质不高,即使能对社会产生一些作用,也只是少部分,却荒废了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校既没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这完全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失去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统领教学,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全体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品德教育;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批改、耐心辅导、全面检测和科学评价;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学生的技能发展,安排各种实验操作、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总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了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展开,出发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落脚点也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