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全国各地掀起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其理论内容、形式等方面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进行思索和学习。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曾多次运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思索如何布置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的作业。新课程改革要求督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平时要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布置好能够了解学生各种行为的高质量的作业。
一、布置学生动手行为的作业
布置学生动手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教过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一项很有价值的作业。这是平时布置作业最广泛且最方便的一种作业布置方式,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已学过的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了解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这种作业在低年级布置时,在学生的握笔、坐姿、写字规范等细节性的常识方面作明确指导的基础上,比较学生写字规范和速度,避免作业内容多,同一个内容写的次数多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高年级布置作业时,布置的作业内容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心内容,加强字体规范、强调错字别字不出现。若学生作业中有错误的地方,老师要正确处理,不能打、骂、侮辱学生,应耐心地纠正和指导,让学生在关怀和欢乐中掌握知识。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掌握了课文里的主要知识,另一方面,认识了写作业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二、布置学生动嘴行为的作业
动嘴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讲过的内容和未讲过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的作业,无论是什么样的课文,往往首先以阅读为重点,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不管您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课,首先要示范性地阅读课文的全部内容,然后让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发音不准、停顿不清、音调高低不得当等现象应及时提醒和纠正。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要把阅读作为重点,在学生正确阅读的基础上进入课文更易让其掌握知识要点,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能力日益提高,消除日常生活中方言带来的表达不利等困扰。
三、布置学生动脑行为的作业
动脑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讲过的和未讲过的内容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自己动脑来完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智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是发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一起理解,然后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的特征,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各自的想法。这样一来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事物的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往后写作无主旨,空话连篇,作文前后内容自相矛盾等现象。
总之,以上的三种作业布置方式动用了学生各种感官,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作业布置方法不像“穿新鞋,走老路”一样,总结传统教学的精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必定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念扎.浅谈怎样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教育,2011(4).
一、“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必须把“为了学生做全面发展,作为这次教改的一个根本宗旨。”传统观念中,教师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不是通过主动学习知识的人,而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及教学进度的把握等都由教师确定,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同时,传统教育下,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素质的提高,人为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奴性化”的教育方式,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极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听来的记得快,看到的记得差”,“动手做的更能学得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利,进行“人性化”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促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渠道,传统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知之甚少,思维被动定式,无任何创新可言。因此,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僵化的教学观念,真正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1.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叶圣陶提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必然转变角色,要“定位、到位、不越位”,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主持人的身分出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景、组织好课堂讨论,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发言、评论,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督促者,而不应是主角。
2.努力创设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环境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这次新课改的根本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勇气,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同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条件。
3.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信息教学能提供形象、直观、丰富的色彩、声音、文字、图像内容,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更能突破理论性强、抽象,学生参与率低的局限性,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通俗化。教师要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途径,学习现代技术,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网络教学的能力。
三、民主、平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20世纪后半期科技革命的冲击,使管理理论也经历变革。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许多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六十二?”显然管理压抑了人的创造力,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业务过硬,但由于缺乏管理艺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见,教师必须面对新课改对教学管理的挑战,树立“民主、平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坚持民主教学,坚持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轻松和谐的管理氛围。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管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使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把这全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
1.树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人性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样,都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既缺一不可。我们在重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对语文所蕴含的人性化内涵进行挖掘,使学生在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标》)”。谈语文的“人性化”教学不只是对语文本身进行“人性化”因素的挖掘,还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向“人性化”教育方向的转变。
1.1 语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具有很强的“人本”意识。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语)关注人的心声,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而自古以来我们就有
“言而不文,行而不远”的传统。因此,语文内容多为古今圣贤之所“立言”,承载着中华文化之精髓。但不管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体意识较强,都强调“人”的本身。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语文素养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1.2 语文教学是与文本的对话,需要对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命意识的尊重。
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与文本对话的教学方式,而文本本身不应被看作是单纯的阅读对象,而是应该把它看作是个性鲜明,生命意识较强的生命体,里边融入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主观世界的情感,而我们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是用我们的感悟和情感去关照文本,其实质是与文本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让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命意识得到尊重,从而让读者真正领悟到作者在文中所展现的丰富内涵,通过学生的思考,探讨出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1.3语文本身是对人性的张扬。
几千年以来,语文的人性美一直都在感动我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各式的人物个性,让不同的人性得到张扬。同时,《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的真正“春色”应该在这里,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出路之一。
总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发展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格和个性的形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课标》才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口号,这都是与语文的“人性化”分不开的。在当今物质科技一日千里的情况下,我们都在呼唤人文精神,而语文的本身天生就具有这种精神。因此,我们应发挥好语文的这一先天优势,在教学中,不能只顾“授业”、“解惑”,同时还兼有“传道”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健康、合格的人才。
2.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为什么21世纪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简单概括就是根据孩子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人类经济形态在经过了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后迎来了最伟大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该经济时代对人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在关系到百年大计的教育领域,则要求教育要从大规模的培养完全一致的螺丝钉式的传统教育形式转变为更具有个性和强调不同体验的个性化教育。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催生起来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教学模式单一性、教学目的功利性、教学方式缺乏多变性等限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提出的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新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教育下,教师必须要有“个性化”教育理念,从而才能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3.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元”即“要素”,是指跟学习生活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等。“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多元化”教学理念提倡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要关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善意接受他们的评估和选择;要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做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以往过多的听话教育、成人思维规范学生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为此,我们在进行评价机制改革的同时,努力开展创新教育,积极探索各学科的创新教育模式。几年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在语文教学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尊重学生奇思妙想,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现个性化开放式教学”的基本构想;在数学教学方面初步形成了:“夯实基本概念,实践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共识;在科任学科方面初步形成了:“触摸周围世界,感受身边科学生活,实施情趣化教学”的基本思路。以语文教学为例,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是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都力求鼓励学生各有其新、各有其异,并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鼓励学生对自己瞬间所萌发的奇思妙想进行大胆表述、认真求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时空,对于老师课堂的一个提问,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十几种甚至更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另外,教师还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在质疑中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语言文字训练中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课文整体把握上刺激学生的奇思妙想,从而不断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31-01
在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足够底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课外拓展较为狭隘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教师文学素养较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深入开展研究的更少,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教学技巧,教学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应试知识点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无法有效胜任现代诗歌教学工作。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上述条件下,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生动性也较为有限,学生所学习的是相关知识点等应试内容,教师通过单向讲解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想象美,导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缺乏浓厚兴趣。
3.教学过程单一枯燥。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完全以单向讲授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也没有能够有效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反而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影响了教学成效提升。这种为考试而教学的片面理念,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美的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4.课外拓展较为狭隘。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能够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在各门学科课外活动开展轰轰烈烈的背景下,诗歌教学拓展却似春风不度玉门关,导致诗歌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成效的思考
1.强化文学底蕴积累,提升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相对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诗歌方面的积累,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中的短板。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增加现代诗歌阅读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诗歌的意境、背景、主题、结构、用词等多方面开展分析探究,多接触现代诗歌,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的底蕴。同时,教师还应当潜心研究现代诗歌内容的先进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研讨、座谈以及上网搜索、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将先进的现代诗歌教学理念、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初中生是开展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理想群体,他们正处于各种人生理念的成长期,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对他们的性情进行陶冶,品格进行熏陶,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音乐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引读、师生领读、学生对读等,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之中体会感悟诗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情境的画面,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度,让他们在美中阅读、感悟、享受、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构建诗歌的绘画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过引导想象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翅膀,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简约的词句所展示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深刻领悟诗人的情感。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进入诗歌中所描写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诗歌表现的主题以及恰当的用词,以此为切入点,出示探究题,要求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感悟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之中深化对诗歌内容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解读诗歌的语言之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够指导学生立意练字、推敲词句,在深刻领悟理解意境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领会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思有效迁移运用起来,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仿写,在教学一种题材类型的现代诗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教材的写法自选题进行仿写,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62-03
Study on Demands for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from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Guo RuiF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Shaanxi 710055 )
Abstract:Cultivating objectives dec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s and training pattern.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creative talents is the topical subject for presen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requirements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subject line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y in course system,in order to establish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methodology disciplines brought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enable students to set up scientific innovative thinking methods,to improve technical innovative ability.Reform of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reflects heuristic,inquiry -based,dynamic teaching innovation idea. In the meantime,Promoting scientific practice stimulates and exercises student's creative capability and pioneering spirit.
Key words:Creative talents,Cultivat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systems,Structure of knowledge,Methodology disciplines
一、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构建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教学中诸多课程互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体系是指一所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课程整体;中观课程体系是指一个系的课程体系;微观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20世纪50年代初发生的那场高等教育改革“以前苏联的大学制度模式为蓝本,在大学体制、结构、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对旧的大学制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由此建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大学制度”[1]。其核心是构建以单科大学为主、培养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相对应的专业为单位,有计划地构建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活动。学生在大学4年期间所学课程以专业为界线,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这一逻辑顺序组成一个课程体系。因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这一“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虽然符合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对于满足当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导致了专业越分越细,专业课过多,学生形成的是专业知识结构,只具备单一领域学科知识,知识面窄。这些不良后果一直延续至今[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大学课程体系从性质上来讲,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延续[3]。199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过死的管理体制,大学在办学实践中的权力空间逐步得到扩大。2007年2月《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大学教育也奠定了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方针。各大学的课程体系所包括的学科、知识趋于丰富和多样,朝着拓宽基础、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方向发展;选修课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使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课程体系中扩大了通识课程比例,呈现出“金字塔”状。例如,北京大学以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为蓝本,实施了“元培计划”[3],面向大学生开设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五个基本领域的通识课程。这是一种宏观层次的课程体系,其实质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利,可跨学科、跨专业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但是这种“核心课程”或“通识课程”的组织模式只是在小范围内试行,即使在北京大学,除元培学院之外,目前大部分学院的教学组织模式仍为传统模式[4],其他如复旦大学[5]、浙江大学等也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仍然是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按专业划分和组织本科教学。通观其课程体系中课程门类的构成,以及课程内容,仍然制约着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前沿,积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要的主线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就必须在大学中实施创新型教育。其中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其关键与核心。高等学校要站在宏观层面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或开发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能,把创新能力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唤起学生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欲,在实践中让大学生发现和发挥其潜在的创新能力。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培养创新人才对构建课程体系的要求。
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知识面结构完善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是综合素质。大学教育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统一体。所谓的创新能力,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创新理论或创新成果。不仅需要创新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其他文化素质的支持[6]。
通识教育能使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体系的合理规划,是建立完整知识结构,或称为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但是在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对知识如何进行分割与传授仍然是问题之所在。
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对知识分割过细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詹姆斯认为,最直接的战略方法是在大学建立一种非学科性的“学术机构”。该“学术机构”从中观课程体系的层面上对所有学科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对传统的“学科结构”形成挑战,它能促进学科之间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该战略方法要求教师重新建立和谐的本科课程体系,不是简单地把课程分割成片段后分配给每一位老师,而是组建“课程小组”,课程小组中的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提供给本科生的所有课程的内容。同时教师之间也能够利用“课程小组”这一组织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与提升。
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大学宏观层面成立非学科性质的“学术机构”,在学科内成立非专业性质的“课程小组”,研究制定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知识之间、学科之间、课程之间实现真正的交叉与融合。课程体系结构的综合化,除了指在课程体系中提高跨学科、非专业课程比例之外,还表现为主题课程、综合课程。在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的人才成为大学之目标的今天,虽然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仍然是必要的,综合性、多学科知识交叉、围绕某一领域或问题而展开的主题课程、综合课程也将成为必需[3]。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中包含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
人类通过思维认识世界。创新需要思维,思维需要方法。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指出,在近现代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2]。俄罗斯教育专家萨维科夫和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都认为:“创新人才在思维能力方面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点主要是有比较高的有效思维发展的水平”[7]。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基本的和主要的素质是培养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提供“黄金”(知识),而且要授予学生“点金术”(思维能力);不仅要授之以“鱼”(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思维方法)[8]。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勒内·笛卡尔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刘道玉先生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知识整合的结果,它们既是从各门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同时又指导各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他首推把方法论纳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提出以方法论为主线的“四板块”的课程体系,包括有人文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课和方法论。其中方法论是一个总的名称,是一系列关于哲学、思维科学理论、方法论和技法的总称,如《唯特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辩证逻辑方法》、《思维科学》、《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创造思维方法》、《创造技法》、《学习方法概论》和《大脑与学习的革命》等。这些课程涉及到哲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种类繁多的创新技法和发明理论。这些方法论的课程将作为“引信”去“引爆”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中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是思维定势和思维枷锁。人们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做出决策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暂时封闭了其他的思考方向,而不是另辟新路。
目前大多数课程内容是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地呈现了经过归纳和总结后的理论结果或科学结论,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结果的推演过程,或科学结论的演化历程,甚至丝毫没有涉及到相关科学理论问题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分歧与争辩。致使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中所有的结论就是唯一正确的,是毫无怀疑的,从而无形中套上了思维枷锁,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是“注入式”的教学思想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教学内容的编排要更多地体现“启发式”和“探究性”的教学思想。在阐述科学结论的同时,应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多地介绍该结论的来拢去脉,才能使大学生更多地从其推演过程及历史演化过程中了解、思考、探究、甚至质疑其结论的正确性、其条件的完整性、其推演的严密性,从中发现问题,大胆探索,从而提出新的科学见解、提出新的科学争论、甚至改变条件推演出新的科学结论。科学的进步就在于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又能怀疑、否定前人,不断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完善前人的成果,这就是创新。
五、培养创新人才要求在课程体系中提升创新实践环节
科研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释放。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新精神。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能够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学习形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旦形成,便能够对大学生的创造活动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从而推动其创造能力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3]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6-81.
[4]谈小媊,漆丽萍,卢晓东.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1):76-81.
[5]朱庆之.通识教育的元培模式[J].复旦通识教育,2008,(2).
[6]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7]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8]林璜,丛修杰,姜运田,等.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J].前沿,2004(6).
【关键词】高中教师高中新课程改革态度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37-02
2010年秋天,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对于刚刚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甘肃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场教育变革仍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高中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有效的成果,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只有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可新课程改革,并把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和理念切实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新课程改革才能按照它的初衷顺利进行,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一、高中教师新课程改革态度与行为现状分析
认知因素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情感因素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行为因素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三种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由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构成。其中,认知因素指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这一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因素指教师本人对高中新课改这一事物的内心体验,即对新课程改革有关理念、要求等的情绪反应。行为因素指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做不做”、“怎样做”的指令。
要使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并且真正落到实处,广大教师必须在情感上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付诸实践。
为了深入研究此课题,我们对甘肃省天水市5所高中的14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25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对于“您认为当前学校实行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认为“有必要”的占97.2%,可见,大多数教师认为高中推行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对于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抱“非常必要,已经开始实施”态度的占31.2% ,抱“有困难,但应努力实施”态度的占59.3%,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持肯定态度。在问到题目“您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时,认为“帮助很大”和“有一定帮助”的占85.9%。对于“您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问题,只有17.1%的教师表示“作用一般”和“没有作用”。从以上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但是,对于题目“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您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方面”,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只有47.3%的教师“正在实践中”。对于大多数教师自身来讲,他们表示对于新课改的一些模块没有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实践过,新课程改革以来,他们的课堂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综合问卷统计结果和访谈记录的分析,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上,大多数教师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然而在具体应用行为上,更多的教师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没有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去。这说明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态度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性。
二、影响教师高中新课程改革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⑴态度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
如果态度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以其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那么,态度与行为可能会保持高度一致。与一般的、笼统的态度相比,具体的、特定的态度对行为更有预测性。如果教师能够具体表明自己在教学中通过实施新课改的一些模块,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效果,则持积极态度的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行为中能够保持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⑵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
如果态度所涉及到的对象、事物,与态度者本人的切身利益有着较高的关联,对其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那么人们对该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就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⑶社会限制或外界压力会影响个体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其所在社会环境的限制。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新课程改革的很多要求实施的困难很大,老师的时间精力、学校的财力物力、学生本身的能力等都阻碍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如果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新的高考制度出台,那么,教师在对待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行为上就可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促进教师高中新课程改革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许多教师反映,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需要设备和场地、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也比较缺乏等。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的投资力度,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为教师们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可能的机会和必要准备。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积极变化,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才能提高教师们新课改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二)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社会限制或外界压力会影响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应试教育体制下,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尺就是成绩,而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如果评价制度不配套改革,那么新课程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流于形式。评价体制的限制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导致了教师新课程改革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政府应当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制度环境,应当出台新的高考制度,为教师们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配套的制度环境,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制,促进教师改革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三)加大新课改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
一般性的说服和宣传对教师新课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作用有限,更难引起教师行为的改变。对一些新课程改革搞比较成功的地区的案例应该大力宣传,积极学习推广,引导教师以事实为依据在情感上逐步认同新课程改革。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崇高的价值标准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层应该在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方面下大工夫,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教育观念真正转变,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让他们真正领悟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对社会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从而落实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朱雪峰. 试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态度与行为
2.迈克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电邮出版社, 2006.98-102.
3.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北京社会出版社, 2002.147-152.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方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24-01
1.前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为了推进国民素质教育,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课程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数学教学变成开放性、多元性和基础性的学习过程。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设置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提供有所侧重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以及推理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展开,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却并不乐观,一些老师不能把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生也在不断变化的课程内容里茫然,家长表现出的则是对孩子文化课成绩的担忧。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的办法,也需要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以下通过涉及新课程改革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维。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具体,任何岗位都需要操作者具有高度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技能可以学习,但是思维方式需要长期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当前的社会现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
其次,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也随之改变,原有的以分数为主流的评价方式自然要有所改变。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综合性的增添自主创新、思考分析能力提升的得分点,将学生的个人能力转化成分数,以此来鼓励学生尽快的接纳,适应新课程,不要因学生成绩一时的略微下降而放弃改革,应看到改革后的新课程对学生长远的正面影响。
然后,要注意授课资料的准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范围的增加,教师需要各种辅助道具进行教学,如投影仪、电子课件、各种教学视频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此外,教师还应从自身做好准备,进行丰富的数学相关知识储备,避免在开放性授课过程中出现无法把握课堂讨论方向的状况。
此外,还应该注意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大多单以成绩论成败,学生压力大,面对挫折时心理脆弱。在新课程改革后,应将师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以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新知识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不惧失败,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
最后,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将现实中的事物增添到数学理论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在具体化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印象。同时,教师不应将课堂变成自我演讲的地方,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讨论的气氛始终主导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索出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吸收。
3.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执行对象是学生,执行主题则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实现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深刻认知的前提下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和家长,真正意义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成功。作为一线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应努力寻求趣味性的教学,摆脱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适当的将理论拓展到相关实际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3.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实际生产中,各学科之间交叉领域增多,大多数的科研领域都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也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数学方面的钻研,应该不断学习与数学领域相关的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系统,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片面的观点,丰富的学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师的授课风采,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3适当利用新媒体教学
当下学校的硬件设备都足够先进,适当的利用PPT、宣传片等新颖的手段进行教学,课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讲解内容,有利于学生跟随授课教师的进度学习。但是不要过度依赖新媒体,应以教师自身为主,不可因使用电子课件而疏于板书和随堂互动。
3.4增强课堂互动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动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学思考习惯。因此课堂的互动应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推广,在教授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但是应注意不要因气氛的活跃而忽略知识的讲解,知识讲解是教学的基础。
3.5改变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制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考试取高分之外的个人素质,因此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制应该予以摒弃,提出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分数占一部分,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个人表达能力等均应在评分的考虑范围之内。同时注重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评分系统的改善中来,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
4.结束语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新课程改革。同时,作为人民教师,更应该通过提升个人素质、探索新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观念的方式,支持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当前已经有了足够的推广经验,期盼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参与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来,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改变教师成长模式,让课改快速渗入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传统教育体系下,教师只要有满足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就可以干出成绩,然而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各种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改革这一要求,学校也应该适时地改变教师的成长模式,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开放的、多维的软硬件条件。1989年,波斯纳提出了个人成长方式:成长=经验+反思,许多一线教师都进行了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也会出现像“成长=经验+反思+网络(论坛)”等高效的专业成长模式。为此,学校就要在这方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以便让新课程改革理念能快速地渗入教学中。
二、改换学生评价方式,让课改健康行进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教育要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但在中考和高考的传统评价方式下,不容置疑,学校的培养方式已经背离了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新课程指出:要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学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彻底改换对师生传统的一元评价方式,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对师生多一些积极的正面评价,少一些苛责和刁难,要努力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重激励促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的课程评价体系,促使新课程改革能健康地行进。
三、改进学校办学理念,让课改全面发展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它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的。但在实际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校的办学方向、目的和行动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违背之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校长,应努力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思想;要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个性,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现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向胜利,让新课程改革得到全面的发展。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过程、优化学法、培养发现、鼓励创新。然而,要达此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学生从理念上认识、观念上更新,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并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和勇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获取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研员要指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最佳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然而,要达此目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教研员和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合作。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视野。故,仅仅靠教师的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只有通过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寻求新的教研取向,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认识到,教研员不重视教研就是失职,学校不重视教研,教学就失去生命力,教研工作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理论学习培训,采取“自培”与“他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尽职尽责;还应积极寻求有利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探寻出有效的教研方法,从而促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以确保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研工作有实效。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应提倡“研”“教”一体的教研模式,既是教研员又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率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并应充当“领头羊”,而其职责迫使也必须是“领头羊”,且必须领好“头”。教研员只有知难而上,才可以一边通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又一边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使“研”“教”自成一家、两全其美。应探寻教研方式多样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平常与教师或学生交流,还是课堂的示范教学,都要求教研员既要有理论的讲述能力,又要有实践的操作能力,才能发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教师教学和优化学生学法并教化学生成材的过程。教研员必须经常与教师共同研讨、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找出不足,寻求到有效方法,才能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目的。学生最终才会成为对人民、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用之人。教研员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但其培养的方式与教师不同,更多的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对教师的指导来达成。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研员的工作,教研员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4、教研员的职能要求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是教师的一面旗帜,是教师的引领者,是教师的典范和楷模。因此,首先教研员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经常深入课堂实践,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交流、实践、推广,为教师示范,替教师解难,真正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以研促教”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使教研工作尽显本色。
5、现在,教研员不再是传统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开放的探究者、拓荒者。教研员应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和实践。现在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教研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说白了仍是“打杂”,真正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教研工作确实很难。而要一时改变这多年就形成的常规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教研员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教研员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并注意合理、紧凑地安排时间,否则要想真正干好教研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取得优异成绩更是天方夜谭。教研员职能要求教研员不仅应懂得业务。还应为自己创设用武环境,才能立于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做好教研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