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蒙氏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蒙氏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蒙氏教育的概念

第1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1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1.1构建较为宽松的心理环境,消除幼儿对数学的恐惧

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构建愉悦、宽松的学习与心理环境,保证幼儿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够在自己兴趣支配下进行学习和操作。每个幼儿都是一个个体,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学习兴趣也不相同,其对于数学会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很多幼儿对数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恐惧,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适当的增加难度,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放慢学习进程。同时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同时尊重幼儿习惯,鼓励其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兴趣面前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对提升幼儿数学思维很有帮助。

1.2丰富物质环境,激发幼儿数学兴趣

在幼儿园中都设置了教学活动室,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千奇百怪的思维。材料的种类要多,同时保证色彩的多样性,确保这些教学工具与幼儿的年龄相当,能够勾起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走向数学探究的世界中。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2.1通过蒙氏教育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的操作材料通常没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对这些材料的操作也通常是教师为了模仿或重复动作,操作材料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基本上就算完成任务,这对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相对来说,蒙氏数学教育理念对幼儿操作能力培养十分看中,要求幼儿对每个活动进行个别操作、分组才做以及机体操作等,幼儿具有充分的材料选择权,不仅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还能够提升幼儿的兴趣,锻炼幼儿打开思维空间。蒙氏教育数学教育材料都是利用十进制原理设计而来,根据十进制规律进行数的增减。同时,这些教具具有自动订正性特点,对提升操作效果很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区,教师应该重视操作材料的投放,应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空间,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等,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2.2通过数学游戏,帮助幼儿构建数学思维模式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概括性的特点,且传统的数学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在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幼儿能否接受或幼儿思维能力,采用重复灌输的方式,希望能够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幼儿厌学,对数学产生恐惧,无法形成数学思维模式。通过有效的游戏,能够为幼儿构建数学思维模式提供一条捷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智力游戏,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在蒙氏教育理念下,存在一套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兴趣的教材,给幼儿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与空间,在游戏的欢乐中,帮助幼儿构建数学思维方式,提升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是生活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知识,同时蒙氏数学材料往往都是生活中相关的东西,与数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帮助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餐具分发出去,通过分发餐具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同时,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对自身位置进行观察,锻炼幼儿辨别方向的能力。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在自然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现象,在幼儿无意识下就能够发生,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能够让幼儿对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更加理解。当然,师在幼儿园再怎么进行引导也很难使幼儿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当教师组织了适合幼儿水平的数学活动之后,就更需要家长在生活中为幼儿提供运用这些经验的机会了。因此,家长同样是幼儿学习数学的老师。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给予其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引导,逐渐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蒙氏教育在我国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并不能死板硬套,还应该根据我国幼儿的具体情况,对先进的理念、教具等进行借鉴,同时加强科研,完善我国现有教学模式,形成具有中国化的蒙氏教育体系,促进我国幼儿教育水平。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蒙氏教育理念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帮助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一套优秀的幼儿教育法则。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借鉴,同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现有的幼儿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黎晓敏 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晓宇.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新课程.2015,13(5):165-166.

[2]贺俊.蒙氏教育理念在培养幼儿专注能力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4,26(1):298-299.

第2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 摸摸看,我是数字几

模特宝宝:新爱婴成都早教中心加牧澄 于夏志 郑梓口

学习目标: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

蒙氏教具:沙数字板

适合月龄:24月龄

学习步骤:

Step1:沙数字板中的数字表面是粗糙的。家长取出1和2(两两为一组),给宝宝指认、教读。

Step2:取出与数字对应的数字卡,也可以用白纸裁剪适当大小自制数字卡。家长把沙数字板与数字卡比对、指认、教读,让宝宝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Step3:引导宝宝用食指(右手为宜),顺着数字笔画触摸沙数字板中的数字,“感受”数字。反复练习,加深对数字的印象,为执笔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Step4:用同样的方法让宝宝认识0―9的数字。

二 知道了,数字的“多少”

模特宝宝:新爱婴成都早教中心 郑梓口

学习目标:指导0的概念,加强数与量集合的概念。

蒙氏教具:纺锤棒箱

适合月龄:24月龄

学习步骤:

Step1:纺锤捧箱的主要“任务”是让宝宝体会到数字所要表达的量的多少。家长把纺锤捧混合在一起,将空的棒箱摆放好。

Step2:家长给宝宝指认数字2,取两根纺锤棒,交给宝宝反复捏握,告诉他这是“2”。

Step3:捏握完毕,引导宝宝把纺锤棒放置到棒箱对应数字的分格内,再次强调这是数字“2”。如此类推,让宝宝学习1―9数字,真切感受到数字的量的变化。

Step4:纺锤棒箱还能让宝宝学习“0”的概念。当所有的纺锤棒都放进对应的分格内后,“0”所对应的分格内没有纺锤棒。此时,家长要对宝宝反复强调:“‘0’就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帮助小宝宝建立对数字“0”的认知。

三 排排看,都是一样多

模特宝宝:新爱婴连云港早教中心 王小丫

学习目标:熟悉10以内数量、数字与名称,了解相等量的概念,进行十进位法和加减运算的练习,为学习减法运算做准备。

蒙氏教具:灰色串珠棒

适合月龄:24月龄

学习步骤:

Step1:家长首先把灰色串珠按相等的量摆放进教具盒内的分格里。

Step2:取1粒串珠,给宝宝指认、教读。再取出1粒串珠相扣,告诉宝宝“1+1”等于“2”,并取出对应2的串珠做比对。

Step3:接下来,学习“1+1+1”等于“3”…-,如此类推,学习到十个“1”相加等于“10”。

Step4:家长可以根据灰色串珠棒的特性,帮助宝宝学习“2+2+……”;“3+3+……”的学习。注意,利用灰色串珠俸学习时,相加数字不要超过“10”。

Step5:相同数字(量)的加法学习完后,之后的加深学习家长和宝宝进入不同的数字的比对和加法,如“1+3”、“3+4”等,但也要记住,相加后得数不要超过“10”。

四 连连看,变成两位数

模特宝宝:新爱婴连云港早教中心 李可为

学习目标:对于11到19的数能正确地做名称练习;能把握连续数的排列,体会连续数的顺序关系;了解十位与个位数的关系;学习量与代表数量的符号(数字)的一致性。

蒙氏教具:塞根板(一)

适合月龄:30月龄

学习步骤:

Step1:宝宝熟悉认知了0―9的数字和数量后,就进入了两位数的学习。这时采用的蒙氏教具就是塞根板了。家长取出塞根板(一),给宝宝指认、教读,塞根板所表达的数字是“10”。

Step2:引导宝宝拿取数字“1”的塞根板卡,插入塞根板首列“0”的位置后,原来的“10”就“变”成了“11”,家长引导宝宝指认、教读,“这是11”。

第3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蒙氏教育 数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01-01

蒙台梭利数学领域教具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4岁的幼儿已经进入了数学的敏感期,如何引导幼儿进入数学领域,怎样让幼儿对数学工作产生兴趣,寻找出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使他们顺利的进入数学领域。是摆在我们每一名蒙氏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丰富活动材料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喜欢游戏,喜欢操作性强的教具,作为教师应该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在蒙氏教具的基础上为幼儿准备了一些丰富的活动材料,辅助蒙氏教具来达到教育目标。

3~4周岁的幼儿已经进入数学的敏感期,那么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为他提供喜欢的教具材料,给他们反复练习操作活动材料的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摆弄具体形象的学具的过程中渐渐的去理解数量、数字与数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现有的蒙氏教具的基础上为幼儿设计了一些辅助教具。例如:100板的工作。为了每次展示后教师给幼儿充分练习、巩固的机会就设计了相应的延伸工作,我们为幼儿提供按“1~30数字穿线板的工作”,穿线板在生活领域中幼儿就比较喜欢,在线板上无序贴上数字,幼儿在穿线的时候要按数的排列顺序进行穿线。(图一);还可为幼儿提供1~50数字“连线工作”,幼儿连到最后能够连成幼儿喜爱的卡通小动物的图案;在1~80的连续数练习中,我们又采用了在铁钉上“饶线绳的工作”,操作性强,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图二)。针对这项100板的工作我们就由易到难设计了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字产生兴趣并对 100板的工作进行了巩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标。

在进行加法板之前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小猴子吃桃子》的工作,可提供两只猴子玩具,每只猴子配一个小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题卡进行操作:“一只猴子摘了4个桃子,(幼儿在这只猴子的盘子里点数4个桃子),另一只摘了5个桃子(幼儿同样点数5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呢?”把两只猴子碟中的桃子合到一个大盘中,(注:一定要有一个合成的过程),数一数得出答案。在进行除法板之前可进行《小狗分糖果》的工作,可提供4只小狗玩具,各配4个小碟,碗里装上8块玩具糖果,平均的分给4只小狗……分完之后数一数每只小狗得到多少块糖,在这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糖和小狗谁是除数、被除数的关系,我们在题卡中可加入形象的图,8的后面画上糖,4的后面画上小狗,幼儿拿到题卡后就会明白8块糖要平均分给4只小狗,使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题意。幼儿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不觉得是在做数学题,而是在做游戏。

二、丰富有趣的纸张工作

4四左右的幼儿已经进入书写的敏感期,纸张工作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纸张工作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呢?

我们在不断的研究、推敲之后,为数学教具配备了一些延伸的纸张工作。如在纺锤棒箱之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母鸡下蛋的纸张工作》:母鸡身上都标有数字,含有数字0,幼儿根据母鸡身上的数字在她的下面画出相应数量的鸡蛋,标有数字0的母鸡没有下蛋,这样就加强了对0的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巩固了数与量的对应。再有在塞根板之后的纸张工作,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学习量与代表数量的符号的一致性,我们为幼儿制作了相应的纸张工作,幼儿根据所给的平面串珠棒的数量,写出相应的数字,对于喜欢绘画的幼儿可以提供几种数字,在相应的数字上涂上颜色。方法随幼儿的兴趣可随意调整。还有

在分数小人之后,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分数含义,我们制作了贴近幼儿生活的《小动物吃饼干》的纸张工作,最初我们以分数小人为基础提供的都是圆形,每只小动物下面都放有一块圆形的“饼干”,在旁标上1/4、1/2等的分数作为吃掉的部分,每一只小动物下面都有与它对应的被平均分成几份的圆形作为饼干,如吃掉1/2就把吃掉的1/2用笔涂掉……孩子在掌握了已圆为整体的平均分后我又结合构成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盒设计了三角形饼干让幼儿练习,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纸张工作大大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涂涂画画中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如图三、图四)通过对纸张工作的操作,幼儿养成了书写的好习惯。

三、拓宽蒙氏数学领域的范围

蒙氏数学教具能够使幼儿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进行了补充。例如:(1)倒数的认知: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火箭发射倒记时的纸张工作,幼儿根据火箭发射倒记时这一现象,了解倒数,也可根据红绿灯的现象进行倒数的练习。(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首先让幼儿进行量的比较,之后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图五)(3)量角器的运用:在幼儿对较大的数认识之后,可以为幼儿提供量角器。

让他们通过操作了解“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图六) (4)相邻数:中间的房子里住着数字宝宝5,那么它前面和后面的房子里住着哪个数字宝宝呢?……。这些教具虽然不是蒙氏教具中的内容,但是它们也能够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这些教具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将抽象的数概念变的直观而具体。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们培养儿童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儿童掌握计算能力,而是让儿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最适宜的解决问题烦人方法,让幼儿从小开启幼儿数学心智,在数学领域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赖竹婧. 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第4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由于我园幼儿从未接触过蒙氏教育,所以活动时常规较差,动手能力有所欠缺,自理能力较弱,需要老师特别关爱和照顾。还有个别幼儿安全意识较差,要特别引导和关注。

二、工作要求

本学期以蒙氏教学为中心,结合《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实质,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

三、幼儿发展目标

(一)体能健康

1、积极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走、跑、跳跃、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基础动作发展协调、灵敏、姿势正确。

2、会正确使用铅笔、蜡笔书写和绘画,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活动。

3、有粗浅的卫生知识,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能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

4、会独立自穿戴整齐,整理床铺,桌椅,玩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5、能注意安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蒙氏数学

1、兴趣广泛,能钻心地参加各项学习活动。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知道一些常见事物的关系和联系。

3、爱动脑筋,会发现问题,喜欢尝试,操作,寻找问题答案。

4、掌握10以内的点数,并能正确书写1-10以及进行10以内数的倒着数。

5、能根据物体的特征分类,会通过比较将物体按一定规律排序。

6、具有初步的空间概念,如:区别上中下。

7、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三)蒙氏阅读

1、学习独立的阅读方式,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2、能有顺序地一页一页翻书,用手指点读图画内容及文字。

3、能看懂并理解画面内容,能根据画面运用较连贯语言进行大胆描述。

4、能在图书中读出自己认识的、简单的汉字。

5、能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

6、能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尝试仿编诗歌和散文等。

7、会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和讲述故事,并能复述、扮演完整的或部分的故事情节。

(四)洪恩幼儿英语

1、会说常见事物的有关单词。

2、学会英文字母Aa——Ll,以及它们的韵律儿歌。

3、会唱8首英文歌曲。

(五)艺术表现

1、积极参加唱歌,舞蹈,表演等活动。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并能和同伴合作,协同表演。

3、每周学会一首歌曲,每两周学会一个舞蹈组合。

4、会用绘画、折叠等技能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和某简单细节。

5、能根据自己生活印象或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情节画,会根据画画内容选择,搭配颜色。

第5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培智数学

蒙台梭利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幼儿教育方法之一,数学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最为经典和为人称颂的部分。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凭借丰富、系统的教具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帮助世界各地的幼儿掌握了成人眼中“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其中很多地方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特点

1.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在进行数学区的学习之前,幼儿需先完成感官区教具的操作。蒙台梭利设计了一整套的感官教具来锻炼幼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能力。为了锻炼这些感官,蒙台梭利设计了圆柱体插座、粉红塔、棕色梯、色板、几何图形橱、温觉板、嗅觉瓶、味觉瓶等经典教具。通过对教具的观察、触摸、摆弄,幼儿不仅从各个感官角度对教具有了深刻的认知,还学会了配对(paring)、排序

(grading)、分类(sorting),这些能力为幼儿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区的每个教具都是先完成对教具的感官感知之后再进行数和名称的认识。例如数棒,数棒是数学区的第一个教具,用来帮助幼儿理解1~10对应的量。在蒙氏数学教育中不会一开始就出示数字1并告诉幼儿数字1就是数棒1这么多,而是通过让幼儿抓握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1所代表的量有多少,3所代表的量有多少,在儿童对1~10所代表的量都有了感官上的理解并能进行区分之后才出示数字,这时才引导幼儿完成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2.注重预备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把完成每个教具的操作命名为“工作”,每个“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已有经验或者说预备能力,如同现实生活中每个工作岗位都对应聘者有学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一样。蒙台梭利对完成每个教具所需要的能力做了细致的拆分,并在这个教具之前设计了一些教具来使幼儿具备相应的能力。例如,幼儿要完成点数数棒的工作他必须具备区分红色和蓝色的能力、抓握的能力、左和右的方向感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被设计到感官区的色板、日常生活区的五指抓等教具和工作中。而幼儿若要做四则运算的工作,他需要先通过彩色串珠、塞根板、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等教具的操作学会所需要的数概念、十进位、运算法则等预备能力。

3.教具丰富、科学、系统

(1)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十进位法则,蒙台梭利设计了彩色串珠粒、金黄串珠粒、金黄串珠棒、金黄串珠板、金黄串珠体、加法蛇游戏、邮票游戏、大计数架、点的游戏等众多教具,幼儿即使不喜欢其中的某种教具,也可以通过对其他教具的操作来获得相应的能力。

(2)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是科学的。蒙台梭利教具所有教具除了色板都只有原木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这几种颜色,既不单调也不会因为颜色过多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每种教具都直观而明确地呈现了数学知识和运算过程,例如乘法板通过小数字卡来表示每次取的量,通过定位片来表示该量被取了几次,幼儿可以通过该教具直观感受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3)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具备极强的系统性。数学知识和能力被分解到众多的教具中,这些教具按难易程度和知识的前后联系被有顺序地排列,层层递进,幼儿只需按这个顺序操作就可以在数学教具这个体系内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同时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有统一的规格,运算法则也被设计为规范的操作步骤,因此当幼儿学到后面时能够根据以前的知识和操作步骤推论新教具的操作方法,甚至通过独立尝试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它系统性的表现,所有教具相互联系,相互兼容,同一领域的法则相互适用。

4.每一项工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

尽管一个教具可以培养幼儿几个方面的能力,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也不会让幼儿在一节课或一次操作中掌握数种能力。而是按难度的不同为这个教具设计数次操作,每次操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例如,数棒的第一项工作是感官展示(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量),第二项工作是名称练习(将量与发音对应),第三项工作是排序(比较大小),第四项工作是数棒与砂纸数字板的对应(量与数字的对应)。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唯一的核心,同时幼儿是否达到直接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行为直观判断出来。

5.注重儿童的自我建构

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从来不会长篇大论地讲,企图把知识灌输给幼儿。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因此蒙台梭利把知识的学习看作一个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辅助者、组织者。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很少,只在介绍教具和引导幼儿观察时会用语言表述。教师通过动作向幼儿示范教具如何操作,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理解教具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将知识内化,这就是蒙台梭利的学习观。

二、对培智数学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义务教育阶段的智力落后儿童虽已过了幼儿期却在智力发展、认知方式等方面与幼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也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1.教授新知之前确保学生已掌握所需的预备能力

智力落后儿童间的差异性很大,教师更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能力,要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识还需要具备哪些预备能力。目前国内的培智数学教材在小学低年级就教授智力落后学生加法,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教的是10以内的加法,不涉及进位,在整个加法运算中是最简单的,但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应的预备能力就会显得很难。学生要正确计算出10以内的加法要具备以下能力:唱数的能力、计数的能力、对1~10的量有准确的认识并能进行区分、认识数字1~10并能与1~10的量准确对应、知道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操作方法。如果这些能力没有完全掌握即使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也会举步维艰。蒙台梭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将“计算1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能力进行拆分,仔细核对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每一项能力,如果没有,先补教学生所缺的能力。

2.注意教学用语、课件、教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前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因此培智数学教师应对整个培智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清楚知道知识之间是如何推演的。同时对数学概念要有准确的定义,运算步骤要规范并相对固定,不能今天一种操作方法明天又换了一种,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混乱,难以适应。

3.设定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

每个层次,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可以借鉴蒙台梭利的方法每节课一个直接目标,这样更容易达到。一提到教育目标我们往往会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想、去写,一节课只有35分钟,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学生间的差异又那么大,我们定的三维目标真能达到吗?相反如果每节课只有单一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按照掌握该能力的操作步骤来设计教学流程,简单而又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也有了明确的过关标准。

4.教师少讲,学生多做

数学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纯认知层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技能,如计算能力、比较大小等。教师的讲只能起引导作用而无法代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掌握这些能力。例如,教师告诉学生“3+2=5”,或者“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3元钱加上2元钱等于5元钱”,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这些对他来说只是三句话而已,只是一些声音,一些符号,它们并不能使学生产生计算3+2的能力。相反如果智力落后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数字3转换为串珠3,数字2转换为串珠2,并且明白加法就是把两个量合在一起,通过反复演练整个运算过程,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理解为什么3和2放在一起会变成5。

学生学得如何取决于他内部的自我建构进行得如何,而自我建构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因此培智数学教师要少讲,多为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

[2]田晓莅.蒙氏教育思想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第6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幼儿;早期分数知识;获得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61-02

“分数”这一词语最早来于拉丁文,其意义是分开,表示一个分开整体之部分;幼儿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数知识的学习是进入小学之后才正式开始的,但有研究表明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已对分数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

一、幼儿分数知识的发展状况

早期分数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分割尝试的基础之上,可称为“前分数(pre-fraction)”,幼儿的这种对分数原始概念的理解最初来自于尝试分东西的经验。早在1982年,我国学者张梅玲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5岁幼儿对分数的认识已经开始,并且随年龄而发展,其中7-8岁这个年龄段的发展速度最快。5岁幼儿对“一半”已完全理解(Hunting,1999),4~7岁幼儿能独自分切圆形的蛋糕给不同数量的布娃娃,并且在没有进入小学之前已经会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生活问题(Hunting,Sharpley,1988)。

幼儿在解决如分割长度、面积等与生活有关的分数问题时,发展的先后顺序一般是1/2、1/4、1/3、1/5、1/6。4~4.5岁的幼儿会分割1/2、1/4的问题,6~7岁的幼儿能分割1/3的问题(Piaget,Inhelder,Szeminska,1960)。早在1998年,我国台湾学者许惠欣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均龄5岁7个月),在分割连续量事物时,有21.7的幼儿无法全部回答正确1/2的分割问题;全部回答正确1/2的分割问题,却无法回答正确1/4的分割问题的幼儿占75.8;仅有2.5的幼儿全部回答正确1/2与1/4的分割问题。在1996年,林福来、黄敏晃等研究幼儿的等分策略结果表明,幼儿分割物品会用到约估视觉调整(先大致估计分下去然后分完互相进行调整)、视觉调整(先一个一个分下去,分到最后一个开始调整)、纯视觉(大致分完不进行调整)三种不同的策略。凯伦(Karen)在2001年研究幼儿对等值概念的理解情况时发现,采用不一样结构的物品时,3~4岁幼儿已萌发了对等值概念的一种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非正式知识的获得在幼儿早期分数知识获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建立的前期分数经验为入小学之后的分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幼儿分数知识获得的教育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领域中数学方面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幼儿早期分数知识的获得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取。在了解幼儿分数知识的发展状况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幼儿获取早期分数知识提供机会。幼儿早期有关分数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经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教育契机,我们应该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分数知识。例如幼儿园里在分点心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让他们尝试如何分给每个小朋友的点心都一样多。再如,让幼儿尝试把一块饼干分给两位或者三位小朋友,如何让他们分到的一样多。平时或节日中分月饼、切西瓜等,让幼儿亲自试一试,积累生活经验,感受分割的方法与意义,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到一些分割的活动中。

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在一些偶尔事件中渗透分数知识。例如,幼儿园有的幼儿过生日从家里带来蛋糕要分给班里的小朋友们吃,此时教师可以尝试让他们讨论,如何才能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都一样大,然后,请小朋友来尝试分割。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蕴含分数知识的活动,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使幼儿获得与分数有关的早期经验,并且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这种经验。教师创设出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幼儿获取早期分数知识提供机会。

2.投放与分数相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直接操作分数材料的机会。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逻辑性的思维,而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那么幼儿数学概念的获得需要自己动手操作材料,经过形象具体的感受,才能逐步内化,即经历过操作―形象―符号的阶段。由此,幼儿早期分数知识的获得首先通过操作与分数有关的材料,从中获取感性经验,然后逐步内化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在布置活动区角中投放一些与分数有关的材料。另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与等分卡片、涂色分数卡片,还可以投放一些实物材料,让幼儿来操作。同时,我们可以借鉴蒙氏教具中有关分数的操作材料,如蒙氏分数板,这个教具提供不同维度的分数操作材料,如方形、圆形的分割板,立方体、圆柱体的分割板等教具,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操作有关分数材料,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于早期分数知识的获取。这些教玩具主要是给幼儿提供了亲自动手尝试操作的机会,从中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为以后抽象思维方式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第7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小绵羊儿童潜能发展中心于2005年4月在北京成立。当初名为“小绵羊特殊儿童潜能发展中心”,旨在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获得康复。

成立之初中心活动空间只有不到十平米。第一个学生是一名十六岁患有脑瘫的孩子,两个月后,中心租下隔壁另一间十平米的平房,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小绵羊扩展为不仅仅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帮助,也为普通孩子提供潜能发展建议的教育机构。2005年暑假,中心为一些普通小学生举办了一个暑假成长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发展自己的潜能。其中三名营员来自武汉,目前已分别进入中学和大学。现在,这些孩子成了小绵羊的好朋友。2006年,小绵羊搬到一个两百平米左右的四合院,教师从两名增加到七名,固定学生增加到十名。学生大部分都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当时,中心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提供实际问题的处理策略。这些孩子大部分没有言语,即使有言语的孩子也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发展障碍,所以不但主流学校不接收他们,连特殊学校也把他们拒之门外。但孩子们在小绵羊这个家庭里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在小绵羊里能够比较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孩子逐渐有了言语,有的孩子甚至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如烹饪、舞蹈、音乐等。

在实际教学中,小绵羊不仅仅是纯蒙氏教学,而是针对个别化训练、小组活动和课程学习,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特点,综合其他教育流派的方法,来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蒙氏教具都是精心设计,不管尺寸、颜色,或用法、目的,都特别讲究。小绵羊儿童潜能发展中心更是发挥创意,自制延伸教具,让孩子从不同方面去学习。小绵羊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分部开展“愈学愈乐、愈乐愈学工作坊”活动,展示的不少教具都是教师们手工DIY的,例如英文语法档案夹、汉语拼音学习卡等。自制的好处不只是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孩子量身定做,配合孩子的学习步伐。

如今的小绵羊已经成长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潜能开发和教育培训机构,在儿童潜能开发和教育之外,小绵羊同时在北京和吉隆坡提供对老师和家长的培训。

十三年前的自己在一所传统体制下的学校从事教学工作。那时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孩子成绩水平参差不齐,我经常问自己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一样的教法,结果却如此的大相径庭呢?我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考高分,于是我采取了简单粗暴的题海战术和惩罚措施,我想让这些孩子们像施了肥的庄稼一样齐步前进。七年前的我接触了蒙台梭利,并且接受了蒙台梭利的培训,我慢慢意识到孩子的这种差异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也许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法是完美的。但是蒙台梭利的理念当中最让我欣赏的是她提出来的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几千年来的惯性思维让我们习惯于站在一个教导者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潜能。

蒙台梭利的这个基本理念体现在教室的布置、教具的设计以及教师的基本要求上。而这三个方面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具的设计以及对于教师的要求。

首先蒙台梭利的教具是一个完整的递进式教学系统,并非为了教具而教具,它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方式逐渐加深孩子的理解。学习数学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是枯燥无味、特别抽象的。最近我班上的孩子在学乘法。可能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就是告诉孩子做乘法题的方法,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不断强化,孩子机械地掌握了做乘法题的方法而并非真正地理解了乘法的概念。在这里我真的要向蒙台梭利博士说声谢谢,谢谢她设计了checker board(我把它翻译成乘法棋盘)。在使用这个教具的时候孩子们还可以两人一组动手操作,这样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例如3426×32这道题,在第一步的教学演示中孩子们要在板子的第一行从个位开始依次摆放2个6,2个2,2个4,2个3;在板子的第二行从十位开始依次摆放3个6,3个2,3个4,3个3;这个过程形象地告诉了孩子乘法是相同的数的不断相加,例如放2个6就是2个6相加也就是2×6,放3个6就是3个6相加也是3×6。当孩子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板子正确的位置的时候,就要数出每一格具体的珠子的数量,当满十的时候就要往前一个数位进位,通过这样的操作又让孩子明白了乘法当中进位的概念。当孩子们对于第一步的操作比较熟练了之后,我就开始逐渐向抽象过渡,孩子们不再需要摆放那么多的珠子了,例如他们不需要摆放2个6,而只需要在十位上放1的珠子,个位放2的珠子,这样就让具体的数量12向抽象的十位上1和个位上的2过渡来表示12了。到最后孩子将进位的数字记在脑子里而只摆放不需进位的珠子,就像真正在纸上运算一样。到了最后孩子们能很自然地过渡到纸笔运算了。现在班上孩子会主动拿教具然后和同学一起做题,注意力非常集中,有时还会发现彼此的错误,加以提醒,这比老师的提醒要好多了。

第8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也许史燕来投身亲子教育并非偶然。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史燕来坦述创业的心路历程。

精心开园

“红黄蓝亲子园于99年2月27日正式对外开园之前,我们整整筹备了半年。”史燕来对记者说。

1998年,初为人母的她深深地感受到国内没有一家适合0-6岁低龄儿童的室内教育娱乐场所。此前史燕来曾是北京一家大型儿童室内健康娱乐公司的总经理,她在工作中认识到,光有低龄儿童的娱乐设施是不够的,能够使教育和娱乐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在此期间,她对国外多家从事低龄儿童亲子教育活动的企业进行调研后,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其中多数企业是通过给低龄儿童上课的方式来开发孩子的潜能,这使史燕来深受启发,她决定引入国外低龄儿童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的传统教育来创办亲子园。98年7月,她邀请国内多位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共同研讨亲子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最终确定了“母子互动,开发潜能”的经营理念,并把“让您的孩子成功”作为企业的目标。

史燕来认为,拥有一套完备的教材对于亲子教育来说是第一位的事情,当时国内没有可借签的经验,而国外关于亲子教育的教材又不能照搬过来,从98年7月开始,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红黄蓝公司在众多国内专家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终于编写出了国内第一套关于亲子教育的教材。

“当时,第一套教材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虽然内容上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但还不能完全让社会和家长接受。”史燕来说,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专家们通过了解家长的反馈和听老师讲课等方式来不断改进教材,努力把理论化的教材上升成为实践化的教材。

1999年2月红黄蓝亲子园正式在中国科技馆内开园,当时史燕来并没有急于成立公司。据史总向记者解释,亲子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社会责任感是第一位的,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直到第四版教材开发出来后,2001年7月,北京红黄蓝儿童潜能教育娱乐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

厚积薄发

红黄蓝公司从成立至今,生源多且年度利润良好。

红黄蓝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用史燕来的话说,“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亲子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红黄蓝公司的经营战略,社会效益应放在第一位,服务儿童、回报社会做为企业宗旨”。因此,史燕来在公司成立初期没有急于推出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而是着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做好亲子教育的基础工作。

1999年9月红黄蓝亲子园的“教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的职能是开发完善亲子教育的教材,人员由专职专家组成,聚集国内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医学专家和儿童心理学专家,是一个新、老结合的梯队组合,保证了红黄蓝公司开发教材的质量和特色,他们所开发的亲子教材在国内是一流的。

红黄蓝教学研究中心针对低龄儿童的特点开发的课程有:亲子游戏班、形体舞蹈班、蒙氏数学班、蒙氏感官班、蒙氏生活班、亲子美劳班、特色音乐班、幼儿英语班和幼儿珠心算班等课程。专家们根据教学意见的反馈来及时完善教学手册。

为了更好的为家长和孩子服务,红黄蓝公司还开通了专业网站:省略。

史燕来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仅有一套适应亲子教育的教材是不够的,培养一支适应亲子教育的师资队伍更为重要。于是红黄蓝公司在成立的初期成立了“教学培训中心”,培训师全部由涉及儿童教育各领域的专家担任,对教师培训的内容很广博,涉及幼儿心理、教学专业知识、医疗知识、礼仪、营销多方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红黄蓝公司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后才能上岗。红黄蓝的培训机制保证了亲子教学的质量。经过几年的发展,红黄蓝公司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团队,其中管理人员有从国外回来的MBA,1/2以上的教师是本科和专科学历。

品牌特许

红黄蓝公司在成立之前没有急于拓展特许加盟业务,99年2月红黄蓝亲子园开园以后,在教学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史燕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教材的开发和教师队伍的培训上。2001年7月红黄蓝公司正式成立之后,史燕来在北京开办了四个直营连锁园(方庄、安贞、翠微和木樨地园)。红黄蓝公司凭借自身的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获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赞誉,这时候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慕名前来洽谈特许加盟。“红黄蓝的特许经营是在社会发展和广大热爱亲子教育事业人士的推动下产生的”史总对记者说。

红黄蓝公司对特许加盟者的要求首要一点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有敬业精神,史燕来认为唯利是图的人是做不好亲子教育工作的。因此,红黄蓝公司总部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特许加盟工作流程来选拔适合亲子教育的加盟者。

红黄蓝公司总部为加盟者提供教师、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全国范围内媒体支持及营销策划,提供店面装饰及VI设计方案,及时更新课程并协助指导管理工作。

红黄蓝公司建立的园长培训制度是维护红黄蓝品牌的有效武器。红黄蓝公司总部规定个人素质好的加盟者可以兼任园长,加盟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聘请高素质的园长,所有加盟园的园长都必须统一接受总部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开业前的市场调研、选址、装修、教师的招聘和管理、教具配置、特许经营的概念、企业知识管理及办理相关手续等多方面。红黄蓝公司通过培训来使园长深刻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让园长们掌握特许经营的管理方法。

红黄蓝公司的特许经营模式有直营连锁店、加盟连锁店和单店特许并输出管理。目前,红黄蓝公司在全国共有近四十家连锁园,红黄蓝公司帮助每一家园迈向成功。

未来远景

红黄蓝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红黄蓝亲子园的系列商标。史燕来向记者谈到,企业的标识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小天使(孩子)快乐的形象和女性温暖的手形,体现出孩子无论在母亲的手中,还是在老师的手中,都会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对红黄蓝企业宗旨最好的体现。

史燕来认为,亲子教育应该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向孩子学,向家长学,”因为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红黄蓝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该公司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给了史燕来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同时董事会又通过对重大决策的把关来保证企业不走弯路。

史燕来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促使亲子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她认为未来婴幼儿教育的趋势应该是社区化和家庭化。同时,应广大会员家长的需要,她现正着手在北京右安门地区建一所大型的多元智能实验幼儿园,进一步跟踪、研究、提高,目的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婴幼儿教育的新路子,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红黄蓝公司未来3年特许连锁园的数量应该发展到200家”史总对记者说。

第9篇:蒙氏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幼儿情况:

学期初本班共有15名幼儿,其中6名为女生、10名为男生。通过上学期末的测查及平时的观察,我们对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性三方面进行三大领域的分析:

身体发展方面:

自理能力:孩子们的各项生活常规已基本形成,能主动地在餐前、餐后洗手,餐后能主动漱口、擦嘴巴,基本能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折叠整理自己的被褥衣物。

大肌肉动作: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较平衡,能协调地钻爬、平衡,喜欢用多种方法玩球,少部分孩子能左右手拍球。

小肌肉动作:能正确拿勺子,孩子们喜欢使用剪刀,但大部分的孩子运用得欠自如;叶政霆、黎俊宇等小朋友的坐姿欠佳。

自我保健:孩子们形成了运动后多喝水的好习惯;懂得躲避危险物,饭后不做剧烈游戏的道理;知道清洁卫生的重要性,但部分孩子便后洗手的习惯仍有待加强。

认知发展:

智力能力:会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差异,学会了按用途分类。会区分与表现音乐节奏、高低、强弱的变化,会按音乐编简单动作与歌词,能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部分孩子爱提问题,喜欢参加学习活动。

数概念:会按大小、长短、高低等特征排序,会按规律进行排序,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物品,能辨认4—5种图形。

语言发展:能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简短语言复述故事能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大部分小朋友在集体中能大胆表述;冯天佑小朋友语言表达有待加强。

社会性发展方面:

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地与园内工作人员及客人打招呼,能大胆地与他们交谈,基本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在活动中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玩玩具时知道要互相谦让,做事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并具有初步的自信心。

班级中60%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环境优越,不会较好地爱护物品,朱予彤、冯天佑、黎俊宇、叶政霆等小朋友做事拖拉,依赖性较强。

2、家长情况:

我班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对班级的各项工作要求较高,从家访和日常的接触中发现,家长基本能与班级配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更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本班的家长普遍较忙,大部分都因忙着做工作爷爷奶奶或保姆接送而缺乏与老师沟通的,经常有不看通知和漏看通知的现象。

二、总目标

本学期中心工作是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一日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树立规则意识;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诚实、守信;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加强英语特色,培养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采用蒙氏教育精髓,结合思维游戏培养幼儿勤思考,善于动脑筋,能大胆创新各种操作材料的形式与方法。加强班风文化建设;学习、渗透班级经营,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班级经营与自身建设方面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继续认真学习新的指导《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思想,并转化成教育行为。结合《幼儿园教育纲要》实施活动整合课程,根据我园的实际和广州的社会文化特点,逐步学会独立而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具有灵格风幼儿园个性的活动整合课程。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以及时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做好读书笔记、互相交流、推荐。

3、每月召开班务会议,讨论、反思、分析班级、幼儿情况,班长负责做好工作记录,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沟通并共同解决。

4、充分利用、挖掘各种资源,发动家长收集废旧材料,投入到活动区中,丰富幼儿操作材料,节约班费开支。

5、爱护并保管好班级财物,节约水电。

6、老师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衣着得体,蹲下来以微笑对待每个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榜样;

7、三位老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并虚心向其他优秀老师吸取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幼儿能力培养的重点和措施

(一)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倾听就是细心听取别人说话。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

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绝非小事。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多与孩子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说的话,弄清要了解的情况,清楚自己说话的时机。多开展谈话活动和游戏,教师创造机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个别谈话,并在交谈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倾听行为去影响、引导孩子。

2、提供倾听机会。给幼儿播放音像作品,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

3、在活动中巩固。开展形式多样的表演会、故事会、小新闻会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幼儿认真听同伴讲,鼓励他们大胆踊跃参加表演。

(二)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通过交换玩具,分享食物、合作游戏,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建立朋友栏等方式促进幼儿的交往,注意引导幼儿能够自律、能够尊重游戏规则。与别人相处时能表现出有礼貌,会向大人问好,主动与大人或小朋友聊天,开始懂得轮流和分享,并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

(三)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和培养幼儿

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英语口语水平方面。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帮助幼儿学会伶听及掌握正确的发音,掌握简单的问候语、儿歌及童谣。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演英语节目。

具体措施:

1、要求幼儿来、离园都用英语向老师、小朋友打招呼。

2、晨间谈话老师可用英语和幼儿交流,或复习学过的英语对话或歌曲。

3、组织幼儿听英语磁带,帮助他们练习听力。

4、创设英语角,为幼儿提供图片、头饰、指偶和实物。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回答、表演节目等游戏,调动幼儿学、说英语的主动性。

(四)初步进行蒙氏教学

1、培养幼儿有兴趣参加蒙氏教育活动,能按老师的要求安静有序地进行走线。

2、在操作活动中能轻声细语地说话,做到不大声喧哗影响

别人的工作。

3、学会在工作中与同伴正确友好地交往,会和同伴合作性

地进行操作各种材料。

4、在操作过程中能勤思考,善于动脑筋,能大胆创新各种操作材料的形式与方法。

5、能爱护操作材料,活动结束后能收拾、整理工作材料。

6、通过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及自然人文的教育培养孩子们专注、自信、独立、协调的能力。

五、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学习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

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是

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本学期,我们将环境创设作为工作重点,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丰富各个活动区的操作材料;另外,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将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在布置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参与,与教师共同计划、布置环境,让幼儿随主题活动的进展逐步把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作环境的主人,如《纲要》所说:“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卫生保健工作

1、保持班级环境整齐、清洁、安全,物品摆放高低适中,整齐有序,室内环境一尘不染,美观宜人;

2、顾幼儿的一日生活,特别是体弱儿的护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3、注意孩子的安全,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4、执行消毒制度,达到卫生标准;

七、家长工作

1、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园情况及本学期活动安排,针对本

班调换老师一事向家长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作好铺垫。

2、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并详细记录家访的情况。

3、注重做好与家长的日常交流工作,耐心解释和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到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与幼儿共同收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