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贫困学生基本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学生基本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学生基本情况

第1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汇集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县XX年希望工程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和支持希望工程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捐赠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直接从事希望工程的基层团组织,团干以及广大受资助的学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xx年希望工程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希望工程是一项凝聚关爱与奉献的公益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团组织高度关注的一项民心工程,我县希望工程工作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走过了14年的光辉历程,共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扶助贫困学生1500余人次,得到了较好的社会评价。

(一)今年,团县委将希望工程工作作为全团工作重中之重,在全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希望工程活动:7月初,团县委制定了“希望工程—让孩子们都上学”希望工程实施方案和倡议书,并以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关于发动**籍各界知名人士和民营企业家参与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新。8月10日,积极争取湖南德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一次性注入德智教育基金1万元。8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爱心专列”进北京、救助灾区孤儿、资***取上海市内北京的贫困学生、以“建设新农村、争做新青年、学习新知识”为主题的建“爱心书屋”活动和湖南移动“富民惠农”助学行动等一系列希望工程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月下旬,通过团县委的努力,争取了团市委2个“芙蓉学子”、1个“美特斯邦威”资助行动和8个湖南移动“富民惠农”资助名额,为贫困学生争取了2万余元的助学金。去年12月份,在县委组织部谢部长的争取下,上海市曹路镇在我县东湖镇建希望小学一所,今年,团县委积极配合,将希望工程款争取到位。

(二)今年希望工程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各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县委罗书记、政府周县长亲自过问和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为本次希望工程活动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同时还得到了县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和湖南德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欧吉、湖南农业北京校长周清明、金贝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国、鸿城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正魁、**宾馆总经理陈剑英、百瑞达瓷业董事长彭和桂、县旅游服务公司经理梁丽君和戴思思、生源百货经理孙文明等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

(三)本次希望工程活动由团县委精心组织实施,前后历时三个月。先根据各乡镇团委和县直各学校递交的贫困学生申请表和助学申请报告的基本情况,经贫困学生所在村民居委会、学校、乡镇核实签署意见后报团县委,最后由县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和县希望工程办本着“贫中选贫、优中选优”原则确定救助学生名单。今年救助人数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 70余人,共救助218名贫困学生,共发放助学金102900元。其中小学生74名,初中生64 名,高中生 57 名,北京生23名,助学金按小学生每人200元、初中生每人300元、高中生每人400元、北京生每人500元的标准实行集中发放。

二、后段工作的几点意见

为了将我县希望工程继续做大做强,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希望工程良好的社会效应,进一步加强希望工程的宣传力度,完善资助模式和工作网络,使希望工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同时会继续加大筹资和助学力度,努力使助学活动成为共青团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弘扬时代新风的爱心工程,成为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才工程。

(二)我们将继续加大希望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希望工程资金的管理,严格希望工程的操作,维护希望工程的良好形象,促进希望工程工作健康发展。一要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中心。我们要严格按照“整体性和合法性”的原则,强化科学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各级管理责任制度,层层把关,管理好每一笔资金,用好每一笔资金;二要坚持以社会监督为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审计责任制度,主动邀请权威资信机构和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监督,真正把希望工程作为阳光下的“光明窗口”;三要确保每一笔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希望工程捐款截留或挪做它用,否则将对责任人实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三)加强希望工程的跟踪服务和信息回访工作。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要建立希望工程个人档案,实行动态式的跟踪管理,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我们要长期给予扶助,直到他们初中、高中或大学毕业;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实行特别救助,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于中途发生转机的家庭和学生,完全有自主支付学费的能力和条件的,我们可以暂时终止对他们的扶助,转而救助其他学生。做好信息回访工作,要让受救助学生定期向资助单位汇报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希望工程办或资助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受助学生的近况,同时希望办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贫困学生反馈的信息,集中汇报给上级部门和资助单位。

(四)对受助学生的几点希望。希望工程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今天,对218名优秀贫困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不要辜负捐赠者的一片爱心,珍惜青春,发奋学习,永葆进取之心,常怀感激之意,以真心对待爱心,把社会的关爱化作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打牢文化基础,勇攀科学高峰,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以优异的成绩,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的关爱,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红的时代。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给这些贫困学生一点帮助、一些温暖、一份爱心,让他们在人间最真诚的爱意中成长。奉献有不同,精神皆高尚。为了让贫困青少年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殷切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团县委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力支持下,切实担负起管理好和使用好希望工程助学基金、解决好贫困学生就学困难这一重任,以最好的社会效益来感谢社会各界对希望工程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

第2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两个不让”要求,切实帮助贫困大学新生和贫困高中新生圆梦校园,今天,共青团*市委联合*电视台、浙江正达集团在这里举行*年*市“正达学子”“芙蓉学子”助学结对仪式。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共青团*市委向长期以来支持*市青少年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一直以来热心青少年事业、帮助贫困学子成长的正达集团和湖南省常德卷烟厂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我们今天助学结对仪式的市委张书记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代表团市委将前段时间开展的爱心助学工作,特别是“正达学子”和“芙蓉学子”的助学结对工作,向各位领导、来宾和同学们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年市本级“爱心助学”工作的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今年市本级共有270人申报爱心助学资金,其中215人得到不同渠道和程度的资助,其中大学新生155人,高中新生61人,资助总金额达69.2万元。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争取”:一是着眼于市外,切实加大对市外各类爱心助学援助项目的争取。今年团市委共向市外推荐需资助的贫困大学生122人,资助金额达46万元。其中争取到湖南省常德卷烟厂资助的“芙蓉学子”32人,奖励和资助资金10万元;争取到浙江省明德奖学金资助庆元、景宁、云和、遂昌四个县的贫困大学生32人,资助资金达12.8万元;争取到中央、省圆梦大学资助贫困生58人,资助资金达23.2万元。二是立足市内,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市内助学援助的手段。今年市本级共完成市内资助贫困大学生44人,资助金额共22万元。其中争取到正达集团资助的“正达学子”40人,资助资金达10万元;联合*电视台和*广播电视报专门开通“爱心热线”,共同寻找“贫困学子”,帮助联系企业和个人结对贫困大学生6人,资助资金达1.8万元。

二、今年开展“爱心助学”工作的基本做法

1、周密部署,提前对接,充分准备。每逢暑期,“爱心助学”活动就成为团市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团市委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爱心助学工作,提出了“安排提前,摸底提前,对接提前”、“筹资渠道拓宽,新闻宣传拓宽,资助面拓宽”的“三提前、三拓宽”的工作要求。团市委爱心助学办公室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在6月初就制订了爱心助学工作方案,就筹资、宣传、结对、学子库建立等工作作了详细周密地安排;并于6月中旬在全市开展了高三贫困学生情况摸底调查,及时建立了即将参加高考的贫困生学子库。高考一结束,我们及时将贫困学子的考试成绩输入到学子库中,在第一时间准备了第一手资料,为爱心助学的顺利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团市委还认真拟制*年“正达学子”、“芙蓉学子”结对方案,提前与正达集团、省青基会进行了充分协商,确定了资助金额、资助方式、结对条件等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8月初,团市委又利用召开团县(市、区)委书记例会的机会,对“爱心助学”贫困学子的上报及新闻宣传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真正做到了工作提前,对接主动,准备充分。

2、宣传到位,发动广泛,效果明显。宣传工作是否到位,发动工作是否深入、广泛,直接关系到“爱心助学”工作能否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能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团市委及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爱心助学”宣传工作方案,主动与全市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协商,争取到了*电视台、*电视报等媒体的大力支持。7月20日,团市委与*电视台《社区直通车》栏目联合推出了以“社区直通车进千家万户,‘正达学子’助贫困生圆梦校园”为主题的寻找“正达学子”活动,公告了“正达学子”的受助条件,并连续半个多月报道了17位贫困学子艰苦求学、积极向上的感人事迹。7月28日,团市委又与*电视报联合开展了“爱心助成长,共圆大学梦”的“芙蓉学子”寻找活动,连续四期报道了贫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贫困学生的受助情况。同时,*日报、处州晚报等媒体也对团市委的“爱心助学”活动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团市委公布的爱心热线一天比一天火爆,要求资助的贫困学子和要求结对的好心人的电话,络绎不绝。寒门学子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面貌,社会爱心人事的慷慨解囊、爱心奉献,感动了许多人。一位特困生在自白中写道:“父母瘦弱的身躯,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每每让我见了心疼,如今还要为我的学费四处奔走,夜不能寐,我简直成了一个罪人。”我们发现,类似心中充满愧疚的特困生还有很多,但是他们没有埋怨家庭的不幸、命运的不公,而是在烈日下兼职打工,没日没夜工作。他们用年轻稚嫩的肩膀和双手,积累着微薄的收入,为自己的梦想打拼。遂昌特困生蓝卉在得知自己已经获得“利群阳光”的结对资助后,马上回电“爱心热线”,让出自己的那个名额。她说,虽然自己的大学学费还没有凑齐,但一定还有更加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一位主动结对贫困学子的张先生说,“尽管我算不上富裕,自己也很需要钱,但是这些贫困孩子更需要帮助、更值得帮助。”*二中校长在看到*电视台播出的被该校录取的高中新生潘美虹的感人事迹后,当即就打进爱心热线,决定减免她的全部学习费用,并给予她生活上的照顾。最让人感动的是,许多爱心人士捐款之后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受人帮助是快乐的,帮助别人同样快乐。在此,我代表团市委,代表所有受帮助的学生向一直支持和关心“爱心助学”工作的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向始终关注青少年公益事业的*电视台、*电视报以及*日报、处州晚报等新闻媒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3、工作细致,核查严格,管理规范。“爱心助学”工作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确保结对渠道畅通,确保贫困情况真实,确保爱心资金规范,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爱心助学”结对工作,团市委专门设立了爱心助学电话热线,并制订了电话热线接听制度和热线值班制度,确保热线有人接、有记录、有解释、有回复,让每一位贫困生都可以在热线上进行申请,让每一位好心人都可以通过热线传递爱心。为了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受到资助,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团市委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位贫困学生的情况核查和确认工作。对于申报各项“爱心助学”资金的每一位贫困学生,通过电话核对、实地走访、委托调查等形式,对照结对助学条件进行严格核查,确保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真实、有效。在严格核查的基础上,团市委综合贫困程度、高考成绩、在校表现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类,确保家庭贫困、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贫困学生优先结对。同时,团市委还制定了《“爱心助学”资金管理办法》、《贫困学生助学金申领办法》及《“正达学子”贫困生助学金资助办法》等制度,规定了资金申请程序、资金发放程序,并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资金的各项管理和发放工作,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主动向社会公布结果,从而使爱心助学行动真正成为一项“阳光工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爱心助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助学结对仪式只是其中的一项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抓紧做好台风受灾学生的助学工作。这项工作也是我们当前爱心助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我市,我市庆元、龙泉、景宁等地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9.41亿元,许多学生因家庭受灾面临失学危险。灾情发生后,团市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前一阶段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对全市受灾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目前,根据庆元、龙泉、景宁等地团委的统计,全市共有30多所学校(包括希望工程的受助学校)不同程度受损,有4675名学生受灾,其中小学生2066人,初中生836人,普高(含职高)997人,大学生646人;二是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团市委立即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号召,要求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切实帮助灾区学子渡过难关、重返校园,并通过市青联、市青企协、市青农协等组织发出倡议,充分整合社会力量来进行救灾助学。目前,捐款正在进行中,速度最快的市中心医院团委已将募集到的18750元捐款上交;三是积极争取团省委的支持,团市委向团省委打了专题报告,要求团省委对我市庆元、景宁、龙泉等地灾区学子进行救灾助学,并专门向团省委赵一德书记、鲁俊副书记汇报我市学生受灾情况,引起了团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鲁俊副书记专门召集省青基会、团省委宣传部、学校部、青农部负责同志召开了一个为*市受灾学生捐资助学的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团市委,资助*受灾学子。并明确表示将在希望工程学生结对、希望工程学校援建上优先考虑*,青年时报将开辟受灾学子的专题的报道,所接受的捐助重点资助*学生。另外,团省委领导表示,将在十月份组织国内外浙江籍企业家进行爱心捐赠,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受灾学生的资助。四是及时召开受灾县市团委书记紧急会议,对救灾助学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要求有关县市迅速行动,分秒必争,用最快的时间收集好受灾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团市委,目前,三个县团委已将受灾学生的情况全部报上来,我们正在向团省委上报。下一步,团市委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梳理受灾学生的基本情况,按“房子倒塌,并且家庭成员有伤亡”、“房子倒塌或家庭成员有伤亡”、“房子部分受损,但可以修复”、“房子没有受损,但农作物受损”这四类受灾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救灾助学标准;二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关心和帮助救灾助学工作,通过省青基会的专项资金扶持、青年时报和相关网站的捐款募集、市级新闻媒体的专题宣传报道等途径,积极筹措救灾助学资金;三是积极争取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做好受灾学生的助学的工作;四是及时发放救灾助学资金,确保每一笔助学款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一位受灾学生手中,使灾区学子切实能够按时重返校园。

2、进一步拓宽“爱心助学”行动的筹资渠道。团市委将在做好“正达资金”、“明德奖学金”等原有专项资金管理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爱心名信片”发行、专项资金募集等形式,不断拓宽“爱心助学”的筹资渠道,进一步扩大贫困学生的受助面。

3、切实完善“爱心助学”行动的管理机制。团市委将本着“公开、透明、规范、科学”的工作原则和要求,对原有的各项爱心助学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各项爱心助学资金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真正经得起捐赠单位的检验,经得起审计部门的检验,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第3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xxx的社区评价(社区表现、有无不良记录等)。

最后是,出据证明单位签章(居委会?),年 月 日。

这样些就行了。

2

南华大学 (学校): 贵校学生 xxx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一、家庭人口 x 人,家庭成员

文章《家庭贫困证明范文》正文开始>> -

-

-

南华大学 (学校):

贵校学生 xxx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x 人,家庭成员组成:________。家庭年收入约____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____________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 镇民政部门 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盖章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3

证明

兹证明某学生是我们县某村的学生,其家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把工资收入之类的介绍一下)如常年务农,没有固定收入,或者说下岗之类,年收入不足3000元。又xx年xx月xx日发生了(xx自然灾害),该家庭又受灾严重,,生活更加贫穷.

特此证明

年 月 日

证明单位(公章):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03级的贫困学生,来自九江市的一个偏僻农村。现家有6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爷爷、奶奶年老在家,妹妹在县城读高中,爸爸妈妈在家务农,且妈妈体弱多病,全家的开支主要靠农作物。由于家乡田少人多,加上去年又遇洪水,农作物欠收,全家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我进大学时的学费大部分是靠亲戚朋友借来的,今年要把学费交齐就更加困难了。为了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能及时、足额地把所欠学费交清,于是,我特向贵社提出助学贷款。我借款的额度是6000元,计划毕业后4年内还清本息。我父母也同意我贷款,并同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贷款后,我保证履行还贷义务,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同时,继续努力学习,争取以优良的成绩来回报省农村信用社对我的关心和扶持。望省农村信用社批准为盼。

申请人:×××

3

贫困证明格式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盖章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000

贫困证明范文: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4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雨露计划”;教育扶贫;学生资助

[DOI]10.13939/ki.zgsc.2017.12.152

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启动“雨露计划”工程,旨在通过扶持、引导、培训,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雨露计划”工程主要包含助学、转移和技能提升三大类。广西位处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该地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目前,广西有29个贫困县,也是“雨露计划”工程资助的覆盖范围。依托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雨露计划质量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MBZ045),笔者同课题组成员一道,历时三个多月,对课题所涉及的广西百色市及河池市、云南文山州、贵州黔南州及黔西南州等20多个县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本文结合调研所得材料,对广西学生资助情况进行基本介绍,并以百色市为例,分析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 “雨露计划”背景下广西学生资助的现状

2012―2015年,广西在职业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方案》,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资助对象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家庭困难学生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按照2016年广西雨露计划的申报条件,对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就读于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给予资助,补助的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

截至目前,“雨露计划”工程在广西已实施多年,补助资金连同其他各类资助资金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按时统一发放。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广西启动教育惠民工程,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率先对高中段学生进行资助。根据广西新闻网报道,2016年是广西教育“十三五”开局之年,一批教育惠民工程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到位、学前教育资源有效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项教育惠民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全年教育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92.39亿元,超额完成筹资任务。投入90978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约113万人,投入228910.25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项目、普通高中免学费项目、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项目,受益学生约184万人,投入60983.7万元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项目,受益学生约20万人。总体来说,广西教育扶贫工作进展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以百色市学生资助情况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2 百色市学生资助情况分析

2.1 百色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

百色市扶办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百色辖12个县(市、区),有9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县,1个天窗县,目前还有68.2万贫困人口,17.25万户,754个贫困村。贫困仍是百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141个贫困村脱贫,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69.5万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68.2万人,减贫101.3万人,减幅59.76%;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48.95%下降到2015年底的20.25%,下降28.7%。可见,百色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但仍未完全实现脱贫,广西教育扶贫的担子还比较重。

2.2 百色市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5〕15号),结合百色市《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百色市政府大力开展学生资助精准帮扶工作。百色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在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精心指导和局领导正确领导下,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总体完成情况如下。

(1)资助人数逐年攀升,资助金额年年增加。以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为例,如表2所示。

可见,国家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在百色的落实情况良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教育扶贫的福利。

(2)百色市学生资助范围逐年扩大,由2008年的仅覆盖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等四个区域,扩大到2015年覆盖百色管辖的所有12个县(市、区)。实现了教育帮扶政策的全覆盖,围绕“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读上书、读好书,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主线,做到“三统一”,即:补助标准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发放时间统一。在补助标准方面:做到“特惠”“普惠”足额发放;在审批程序上:做到严把申请关、评定关、公示关、签领关、备案关,确保资助对象精准无误。同时完善贫困学生档案建设,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应当资助的贫困学生一个都不少。

(3)呈现资助项目多样化的特点。据百色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计,目前,资助的项目共11个,包括:学前教育入园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免学费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全免学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职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大学贫困新生上大学路费补助、高校本专科生奖/助学金、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助学贷款代偿等。

2.3 百色市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贫困学生及家庭对政策资助的依赖性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长期的资金资助,让一些学生及家庭产生了贪婪之心,甚至把贫困学生的身份当成一种资本,作为向学校及社会索要更多资源的借口。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并没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反而使得他们懒惰,不求进取。部分中职院校还出现了学生厌学而流失学生的现象。

(2)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掌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仍有出入,不精准,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没法做到应补尽补。原因是之前的精准识别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仅凭教育部门和学校无法做到一一准确识别学生的困难程度。而受助的学生点多面广,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也无法一一到户去核实。资助金发放后,也因为资助工作人手有限,无法及时对受助学生进行一一回访,了解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

(3)财务管理不规范,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没有专职财务人员,而是指派教师兼任,由于缺少财务专业知识,对财务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不是很明确,因此造成学生资助项目管理不规范,账目不清晰,未能做到专项列支、分账核算。

(4)资助政策信息公开还需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较容易滋生腐败,出现了一些政府官员挪用贫困学生补助款的情况。

2.4 对百色市学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1)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学生的自强意识。对于把贫困学生的身份当成资本而恶意滋事的学生,要进行严肃处分,绝不助长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习性。并且,督促学校对厌学学生的关心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2)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定期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核查,增设资助工作人员及时对受助学生进行回访,了解资金发放情况,配合教育部门精准识别学生的困难程度。

(3)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制定专门的财务管理规定。要求各学校指派专职财务人员对学生资助项目的账目进行专门管理,做到专项列支、分账核算,保证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到位。

(4)建议各学校必须在学校明显的地方建设一个固定长期的资助政策信息公开冢便于资助政策信息及工作流程的公开,利于社会的监督。并且,建立相关的上访机制,让群众能够向有关管理部门及时反映贪污或挪用资助资金的问题,一旦查明情况属实,严惩不贷。

3 结 论

“雨露计划”背景下广西学生资助情况整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以百色市学生资助的情况为例,具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其实这是在以小见大,以此来折射出整个广西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按照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因此,我们不但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还要克服存在的困难。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江花.扶贫助学政策视角下的海南省中职学校雨露计划研究[M].海口:海南大学,2015.

[2]沈洋.新形势下教育扶贫的模式选择与意义阐释――基于贵州省“雨露计划・助学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2-86,94.

[3]游明伦,侯长林.职业教育扶贫机制:设计框架与发展思考[J].职教论坛,2013(30):19-22.

[4]陈平路,家兵,李蒙.职业教育专项扶贫机制的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四省雨露计划的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6(4):56-63.

第5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 云南省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问题 建议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自2009年启动以来至2011年6月,全省共发放贷款金额5.28亿,资助学生9.6万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办理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改进和完善助学贷款工作的方法,我们选取了云南民族大学申请办理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校本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04份,回收率为89.7%。其中男女生比例为4∶6,大一、大二、大三的年级比例为4∶4∶2,生源地户口城镇与农村比例为2∶8。

一、问卷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限额6000元基本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总额。

目前每生每年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在被调查的404人中,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总额在4000―6000元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4%,10000元以上的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1%。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基本解决大部分高校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

在被调查的404人中,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能全部承担学费和住宿费的学生为5%,能承担一半的为37%,能承担一半以下的为30%,完全不能承担的为18%。140人申请过1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占被调查人数的35%;114人申请过2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39人申请过但没成功;116人没有申请过。学生申请贷款的成功率达63%,这说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62%的同学打算申请2011―2012学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贷款帮助其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学生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政策的途径多种多样。

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录取通知书里附上的材料(65%)、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37%)和学校宣传(30%)等途径了解这一政策。学校和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加强运用网络、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媒体对政策进行宣传和详细解读,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政策的细枝末节,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四)学生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出的希望和建议。

调查中,29%的学生希望“能够一次性申请,连续几年放贷”。此外,学生期待程度的排序为: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及学校能及时通知自己是否申请到贷款和其他基本情况;贷款总额能更大一些,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外,还能贷生活费;手续能够更简化,有关单位工作效率能提高,服务态度能改善;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政策变更能及时告知;银行方面能提供个性化的还款方式等。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不够。

在被调查的404人中,“完全不了解”的为6%,“了解一些”的为66%,“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为16%,“深入了解过”的为10%。正因为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了解程度不够,学生对申请信用助学贷款就存有顾虑和担忧。据调查数据显示,51%的同学最担心“贷款名额不够而不能申请贷款”,17%的学生最担忧由于“信息掌握不及时,错过办理时机”;8%的学生最担忧的是“对还款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无所知”。所以必须加大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解析和宣传工作,才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顺利开展,才能让更多高校困难学生成为这一项政策的真正受益者。

(二)所需证件过多,办理程序复杂。

2010年与2009年相比,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添加了网上注册申请,其程序和所需证件为:

1.网上进行申请,信息填写正确后导出申请表打印(一式两份)。

2.学生持申请表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签字并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3.学生持申请表和符合贷款条件要求的有效的贫困证明、在校学生需要所在高校出具的未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证明材料和其他证明原件复印件(一式两份)学校到资助中心现场确认,并签订4份合同。(贷款资格由学生资助中心进行审查)。

4.学生持贷款合同和贷款证明到学校办理回执。并将回执(一式两份)寄回当地资助中心。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很多同学家住农村,办理所需证明材料需要从家到县城来回跑3次左右,才能成功签约。在被问及“如果不打算申请2011―2012学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原因”时,30%的学生是因为“贷款手续麻烦”,39%的学生是因为“希望获得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所以只有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才能提高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效率。

(三)申请贷款的学生较多,但名额有限,申请率远远大于成功签约率。

调查结果显示,55%的同学认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遇到的实际困难是“生源地名额有限,申请贷款的学生较多,担心争取不到名额”。独立性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征,很多同学都想通过贷款缴纳学费以此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很多为了显示独立性但家庭可以支付学费的同学,还有存在“不贷白不贷”心理的同学也加入申请大军中来,促使申请人数较多,导致信息掌握不全、不了解办理程序的部分贫困学生没有争取到贷款名额。

(四)高校与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协调度不够,导致办理时间较长。

在整个办理过程中,高校的工作是提供在校未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和在校表现情况的证明材料、回执证明材料。但在办理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学校宣传不到位;办理工作人员不够,高峰期人员拥挤,办理时间较长;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补办或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不通过。

三、改进和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详细剖析和解读政策。

1.高校对于入学新生继续采取在录取通知书里加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材料的方法,确保入学新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内了解到相关政策。对于在校学生,应及时告知相关政策的变更、办理程序及注意事项,以便能更快更高效地申请到贷款。

2.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与高校相配合,积极组织专业人士在高校进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解读及剖析,分析利弊。特别是还款方面,要让每一位想申请贷款的学生清楚了解贷款及还款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理性贷款的意识。

3.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进行政策宣传。特别是充分利用当地电视节目进行专场政策宣传,介绍办理程序注意事项,确保贫困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办理信息,真正受益。同时也加深家长对政策的了解度,为日后催款、还款工作奠定基础。

(二)减少申请所需材料,简化办理程序。

《财政部、教育部与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政[2008]196号)明确规定:“高校在读学生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不得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名额较少,但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必须提供在校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证明材料。这一点就造成了材料的冗杂和手续的多余。各高校可以主动将在学校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名单和详细情况告知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即“提供少数,避免大头”,这样就减免了一份材料和一道手续。

(三)提供个性化服务窗口,提高工作效率。

1.办理回执时,高校应提供咨询窗口,告知学生办理回执的所需材料和程序。

应增设“回执代寄”窗口,帮助同一生源地学生集中代寄回执给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节约邮寄回执的费用,而且能方便生源地资助中心统计回执情况。可以聘用学生作为临时工作人员,按学院,分时段分批进行办理,避免拥挤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2.资助管理中心可以提供咨询窗口、网上申请窗口、材料复印窗口和等候休息区等。据调查,65%学生建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增加办理人员和窗口,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部分新生在高中时接触网络较少,网上申请窗口可为其提供方便。

(四)完善贫困学生评判标准,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审核。

现行的助学贷款制度是通过乡镇级民镇办和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评定的。相关单位在开具证明材料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民政部门普遍存在“谁来都盖章,谁来都签字”的情况,这样学生所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就缺乏有效的真实性。生源地学生资助中心由于人员少,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深入摸底考察,在审核的时候也只能根据其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者中存在许多伪贫困学生。相关单位如民政办的领导应重视严格审核贫困证明材料,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确保贫困材料的真实性,确保在有限的贷款名额内,让真正贫困的学生申请到贷款,顺利入学,促进教育公平。

(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按需分配贷款名额。

作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应联合当地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情况调研,根据地方经济状况,合理增加贷款名额,确保“应贷尽贷”的落实。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刚刚起步,存在实际困难是正常的。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使更多的贫困生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关于开展2010-2011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云教贷[2010]27号.2010-07-19.

[2]王新国,姜旭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现状研究[J].2009-09.

[3]柯尊韬.全面推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可行性研究[J].2007-08.

第6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帮扶体系

[作者简介]潘玉琴(1965-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19000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99-02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由此贫困生人数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政府和高校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奖、助、补、贷帮扶措施。据调查,在校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的拮据,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在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的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能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校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措施着手,探索建构高职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有效地引导他们客观、积极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成为素质过硬、受社会欢迎的现代化建设的蓝领人才。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构建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应着眼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正确面对自卑感上,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完善的人格为心理帮扶体系的设计准则。

1.科学准确评定贫困学生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前提。目前,在校申请贫困生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笔者所在学校有的专业申请贫困学生的比例近40%,面对如此之多的贫困学生申请者,如何科学合理地评定并确定等级是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重要环节。据调查,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经济资助力度的加大,有些学校助困金的额度已大于了奖学金的额度。因此,有些学生觉得学得好还不如一纸贫困证明,这种价值导向使得一些学生在贫困生申请动机上出现偏差。学校要通过民主评议、实际调查等手段最终确定申请者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并依据贫困的程度分成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整个贫困生认定过程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情可查,要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认定审核程序。每学期还要再次进行评议,动态管理贫困生库,最终目的是让不同程度贫困的学生享受不同的补贴,以减少由于贫困补助的不公引起的心理上的不适,甚至引发矛盾。

2.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基础。一个科学、详细、动态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库的建立对客观掌握贫困生现状有着重要的帮助,学校依据详细的信息才能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援助。(1)学校专门建立每一位贫困生的心理档案。新生入学后,在建立新生心理档案的基础上专门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档案内容除了一般学生共同填写内容外,还要添加贫困生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等资料和一些特殊的心理量表测试,使贫困生基本信息更加翔实,更有利于相关管理人员、教师的了解和查阅,但同时也要做好心理档案的保密工作。(2)教师随时监控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各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一些隐瞒自己家庭和心理情况的学生要加倍关心,说服他们配合学校完善资料,更要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学校和教师的帮助。教师还要及时掌握贫困生入校后家庭出现的变故情况,实时更新贫困生档案。(3)学生及时反映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每个班级配备专门的心理委员,时刻关注自己班级里的贫困生,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生心理异常,及时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班主任联系,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心理异常同学情况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3.渗透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重点。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仅是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更需要全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共同关注,要把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学理论的掌握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举措。为更扎实地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也为更好地提升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所在院校将心理健康必修课普及到全院学生,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完善人格。必修课的开展为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在校大学生心理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头戏,围绕“5・25”心理健康教育周和主题教育月在贫困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主题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讲座、团体辅导、主题班会、座谈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各类文娱活动等,也可结合朋辈咨询与辅导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贫困学生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悦纳自我,重新认识社会及周围同学,获得更为积极的心理和更完善的人格表现。(3)组织社会实践。正确的心理观念和意识的形成光靠教育很难实现,要在社会的应用中内化成自己的主观感受。这种内化的实践能让贫困学生真正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体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活动包括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志愿活动中可以组织贫困学生去帮助贫困儿童和特殊学校的孩子,感受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境遇,也可组织社会公共志愿活动,让其体验作为社会主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在三下乡活动中贫困学生更能体会不同地区人文及生活条件的差异等。(4)渗入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不仅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更是一个系统教育工程。学校在开展相关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还要鼓励专任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学科和课程特点适当进行心理健康相关辅导。学科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心理辅导有时比专门的心理教育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公共教育课堂亦是如此,比如体育课中,让贫困生进行大负荷的训练活动,可以培养他们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

4.引导贫困学生心理自助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关键。(1)通过心理社团进行自助心理探索。贫困生和其他在校学生一样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去探索自我,他们内心更渴望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特长,也渴望知道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怎样战胜经济困难,怎样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怎样去与人相处,甚至怎样吸引异性,如何恋爱,等等。这些自我探索的实现需要自己主动体验,而学生心理社团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关注的话题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自助心理探索。比如心理社团可以定期组织贫困生围绕特定主题排演心理剧,让贫困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解答学习生活中的困惑。(2)通过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自助心理激励。自助心理激励是经常自己鼓励自己,或者相互之间给予理解和鼓励,使贫困生在积极的鼓励下能以更加阳光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一般学生相比,贫困生更容易情绪低落,在心情不好时,能有身边较为优秀同伴的理解、尊重和鼓励,会使他们产生生活的动力和激扬的斗志。学校可以组织读书会,一些励志书籍能使贫困生获得精神食粮。学校还可以组织事迹报告会,让贫困学生听取自己身边一些无名英雄的典型事迹,使自己获得更为豁达的人生态度,拥有更为坚强的生活勇气。

5.有机结合短期长期的心理干预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保障。对贫困生的心理干预主要采取方便学生的面谈的形式,同时辅以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干预的过程要视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干预的重点放在调整情绪上,使他们的心理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大多数贫困生表现出的自卑、焦虑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那么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支持的过程,关注的重点是要让贫困生认识到自身认知中的不足和非理性因素,重新塑造他们思维中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分。学校要针对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等级的预警及干预机制,除了对贫困生本人心理因素进行干预外,也要了解其家庭背景、亲朋好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并致力于发展贫困生在原有社会支持系统基础上的更为深入和广阔的社会支持,以使他们一旦遇到心理矛盾和困惑,可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能通过更为广泛的途径进行转移和解决。

二、高职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建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心理帮扶尤其要注重贫困生的隐私保护。帮助贫困生是一件好事,但好事就要办好,我们在给贫困生经济援助时,要适当保护其隐私,不应大张旗鼓。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更应如此,能否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往往是心理援助能否成功的关键。比如,在心理普查和建档这一初始环节,遇到需要关注的学生,首次约谈来访者尤其要注意保护其隐私,否则反而会造成更为不利的结果。有时,保护隐私不光要针对第三者,还要针对约谈者本人,比如统一说约谈的对象为随机抽取,让其不应有心理负担。对于建立的贫困学生心理档案要专人专管,尤其注意保密,心理咨询记录的内容也应严格保密,严禁教师或学生泄露。总之,给予贫困生宽松的人际和舆论环境有时比帮扶本身更重要。

2.心理帮扶要遵循自愿参与原则。在上述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中详细述说了相关的方法与措施,这些措施中包括开展的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中首先应本着贫困生自愿参与的原则,千万不可以学校名义要求学生硬性参加,更不可让一些学生组织自主去组织,这样一旦组织不当,极易挫伤贫困生本来敏感、脆弱的神经。本来团体心理辅导和训练活动的前提就是参与者自愿原则,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即使活动组织得再好,也不会给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启示与帮助。只有主观想改变自我的同学参与这些教育活动后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甚至带来负面效果。

3.正确看待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诚然,如今在校的贫困生出现了不少心理上的问题,但这是一个群体的概况研究,不是每个贫困生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在学校,有的贫困生虽然在生活上遭遇困境,但他们在逆境中越挫越勇,不断成长,表现非常优秀的例子也很多。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主观上给贫困生“戴帽子”,这样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鉴别工作是进行贫困生心理援助的基础工作,我们要细心、耐心、用心,真正做到普遍关怀,必要指导,区别对待。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关乎学生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帮扶体系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更需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各个组织的协同帮助。只有把学校援助体系和社会关怀大环境集合起来,才能在更大、有效的平台上对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让贫困生在更为阳光、更为广阔的大学舞台上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煜.论高校贫困生工作体系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0).

第7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 听障学生 困难认定 贫困生资助工作

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国听力障碍者共2004万人,约占残疾总人口的24.16%。近年来我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招收听障学生的学校和人数逐年增加,更多的听障学生步入高职院校。听障学生家庭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花费要比健康学生家庭高10倍以上,进入高校后的生活和学习费用,无疑对听障学生家庭是一种负担。国家在资助上有“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因此针对听障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在高职院校中听障学生资助情况究竟如何,笔者就我院近几年听障学生受资助的具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总结了在听障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院听障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院听障学生招收属自主招生,但受地域的限制,生源主要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福建、江西、上海等周边省份及地区,且现在本科院校也招收听障学生,部分成绩优异、家庭富裕的学生大多流失,因此我院的生源中贫困和特困学生较多。招收的听障学生中存在多重残疾、父母一方或双方均残疾的情况,加重了贫困程度。

二、我院听障贫困生的受资助现状

1.国家对高等学校贫困学生资助。

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系列配套实施方法,建立起了“奖、贷、助、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逐渐完善实施。听障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群体,兼有残疾人和大学生的双重特征。在国家政府尚未出台关于听障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之前,我院一直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94号),听障学生同等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近年来,党和国家及社会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从资助覆盖面来说,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比例由每年在校生的0.3%提高到3%,提高了10倍;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由每年在校生的3%提高到20%,提高了6.6倍。从资助强度看,国家奖学金由每生每年4000元增加到8000元;新增加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增加到3000元。

近四年来,我院听障大学生生均所受助学金资助情况如表1所示,资助金额从2009年284元增加到2012年698元,增加了近2.5倍,近四年来国家和政府对资助投入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切实解决了听障贫困生的家庭实际困难。

表1 2009—2012年我院听障大学生生均助学金资助情况近四年助学金生均资助统计

2.地方政府对残疾贫困学生资助。

2011年5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各地区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的覆盖面逐年增加,资助力度逐年大幅提高,减轻了学校资助压力。以安徽省为例,在2009年《安徽省救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暂行办法》中救助标准为“考取大学专科的中度以上贫困残疾大学生一次性救助1000元,从第二学年起,每学年救助500元”;在2012年《安徽省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办法》中资助标准为“全日制在校残疾大学生(含大专生、本科生)每人每学年150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补助资金,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他省市地区针对当地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的政策不同,资助方式存在差异,资助覆盖面和力度同样存在差异,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3.社会和慈善机构等对我院贫困学生的资助。

(1)南京市网监支队对我院贫困学生的资助。从2007年起南京市网监支队在我院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活动。为了帮助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受助学生更上一层楼,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贫困听障学生享受同等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受助学生凡考核合格,均连续资助至毕业。

(2)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对我院贫困学生的资助。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从2011年9月起在我院设立陶欣伯助学金,其宗旨是“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资助名额从2011年的20名增加到40名,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受助学生凡考核合格,均资助3年。陶欣伯助学金基金会为了资助真正实现困难学生享受良好学习环境,更好地成长成才,规定所资助金额一定要求用于学生在校生活,不用于学生缴纳学费,并成立陶欣伯受助学生社团“欣欣社”,鼓励受助生积极参与互助和公益活动,感恩回报社会。

(3)江苏省慈善总会超市助学项目对我院贫困学生的资助。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江苏省慈善总会下发了《关于开展超市助学项目的通知》(苏教助[2012]6号)文件,根据项目文件精神,江苏省教育厅与省慈善总会联合开展超市助学项目。超市助学项目是以发放“爱心助学券”的形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费用。我院2012年度江苏省慈善总会超市助学项目分配助学券面额为5万元,以“爱心助学券”形式发放,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名额为50人,只可到学院“教育超市”购买与面额等值的生活、学习用品。

近几年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慈善和公益活动,捐资助学颇多。在捐资助学的同时非常关注在校贫困残疾学生各方面建设,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资助,还非常重视困难学生学业、能力、融入等各方面发展,帮助贫困学生正视贫困,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摆脱对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依靠,建立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和意志。

三、贫困资助在听障学生中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针对听障学生困难认定和资助的政策缺失,致使贫困认定无章可循。

2007年5月,《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正式颁布,各地方根据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其中我院贫困生认定条件要求优先考虑残疾学生。听障班级所有学生均为残疾,而贫困生人数和资助名额是按系科、班级人数平均分配,与普通班级相同,无法实现“优先考虑残疾学生”条件要求,致使听障学生困难认定无章可循,给困难认定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健全学生可通过勤、贷等途径缓解经济困难,但现今社会对听障学生仍存在歧视,助学贷款办理非常困难,接收听障学生勤工俭学或兼职的单位寥若晨星,因此为听障学生量身定做困难认定和资助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2.听障贫困学生存在不良消费观,增加了困难认定难度。

首先,听障学生因听力的缺失,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不懂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家庭的承受能力消费。在消费时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助长了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风气。

其次,家庭消费教育不当,部分家庭对听障学生的要求有求必应,无疑造成听障学生树立不良的消费观。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家庭,不能正视听障学生的消费教育,把造成听障学生听力缺失的情感补偿演变成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听障学生的经济需要,加剧了听障学生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听障学生的不良消费观无疑让部分经济困难家庭雪上加霜,这部分学生存在高消费现象,按规定应取消参加贫困认定的资格,但家庭经济确实存在困难,着实给困难认定造成一定难度。

3.听障贫困学生生源地差异,影响困难认定的准确性。

听障贫困生的准确认定直接影响资助效果,生源地差异对贫困生认定的影响非同小可。首先,由于生源地的不同,各生源地开具的贫困生证明会因当地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例如由上海、浙江等开出的贫困证明与安徽、山东等地开出的贫困证明虽然内容一样,但其所代表的困难程度却大不一样。其次,由于生源地不同,各生源地负责开具贫困证明的部门对开具的证明准确度不同,部分地方负责开具贫困证明的单位,不调查就随意开具证明,甚至存在人情关系等不负责的现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源地差异对听障贫困学生的认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贫困认定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对比各地经济状况,准确认定贫困生。

对于听障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尚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听障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听障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需要建立听障大学生困难认定和资助政策体系;需要建立更加细致的操作流程;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源地信息库;需要良好的消费观引导和心理疏导。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推进听障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保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生;界定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长,贫困学生的数量增幅较大且占有相当的比例。在高校助学工作中,贫困生的界定对于建立贫困生管理档案,构建资助体系、提高资助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先决意义。同时 “界定”贯穿了整个贫困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实际、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界定制度,科学界定贫困学生,成为高校助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例,对该校贫困生界定工作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贫困生资助工作概况

目前,学校在校生共有14000多名,其中贫困生4100多名,占总人数的29.5%。从家庭经济调查表来看,贫困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家庭经济收入低;二是父母年龄高,家庭缺乏劳动力,无力承担大学高额的教育费用;三是家庭遭遇变故,有家庭成员患病需要长期治疗或因残疾丧失部分乃至全部劳动力;四是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多人读书,支出费用巨大;五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失去依靠;六是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来源少。

多年来,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十分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已经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构筑“学生—班级—院系—学校”四级管理模式。虽然资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扩大了贫困生资助受益面,但整个贫困生管理工作仍显薄弱。要在有限的资助中提高资助效率,贫困生的管理尤为重要,自然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则成了工作重中之中,以确保资助的公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贫困生界定现状及分析

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高校有很多做法[1],主要表现在:认定方式上,以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方式;认定方法上,主要有收入水平认定法、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认定法[2]、最低生活保障线对照认定法和综合认定法;认定标准上,主要以学生生源地和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判定标准[3]。

目前,学校采取的做法是:依据新生入学时所填写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以及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比较,家庭人均月收入小于或等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1.4倍的列入贫困家庭学生的范围,并依据学生填报具体家庭困难原因,得出贫困分数,以确定贫困等级:贫困分数大于100的,为特困生;小于100的,为贫困生。该操作方法比较简单,能将绝大部分贫困家庭学生评估出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物价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该评估方法也逐渐产生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一)贫困生认定成本外化的局限

贫困生认定成本外化,即将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工作交由学生生源地的基层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镇级或以上人民政府。学校在新生入学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其中要求家庭所在村委会、居委会盖章,及镇或县级以上行政部门盖章,以此来证明所填数据的真实性。事实上,大多数希望得到资助的家庭在填报家庭收入时就尽可能的少报或不报,而地方政府对贫困证明的审查也不够严格,缺乏问责机制,从而使得学生填报数据可能失真,所依据认定材料的可信度不高。

(二)贫困生界定量化指标单一

目前,学校主要采取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两个量化指标。该方法虽能从经济对比值方面界定贫困生,但仅仅考虑了家庭收入情况,忽略了家庭支出情况,如家庭基本生活费、其他子女的求学支出、患病成员医药费用、外出务工成员的基本生活费用等。因此,该方法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使用该方法在界定过程中仅仅参考了生源地最低生活标准,而未考虑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容易导致定量指标不足,量化界定结果的表征不强。

(三)定性衡量指标容易主观判断

在学校发放的《家庭经济调查表》中,要求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事实进行描述并选择相应的困难原因,如家庭亲戚的资助、父母劳动能力的下降、供养人员情况、劳动力情况等。虽然该方法从定性方面对界定贫困生起着参考作用,但主要也是根据学生递交《家庭经济调查表》的选项进行,并且在班级和二级学院审核中容易导致主观判断,而定性指标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缺乏贫困生学习生活用品、社会实践等软条件的考虑。

此外,贫困生界定工作还存在贫困生档案更新间隔长、档案管理缺乏动态性以及受传统贫困生认定思维影响等不足。同其他许多高校一样,我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多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这使贫困生认定的“物质济困”与“精神济困”之间存在脱节。

三、健全和完善贫困生界定工作,提高资助工作成效

贫困生界定工作要实现公平性、效率性、规范性及透明性,笔者认为,必须在总结原有的贫困生界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贫困生资助工作目标的需要,对当前贫困生界定机制的方式、方法与程序进行全面地、科学地优化与重构。从根本上考虑,我校贫困生界定工作更应注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多管齐下,软硬兼施,建立科学界定指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制度建设是整个贫困生工作的有力保障。首先,加强对学生的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转变资助、受助观念。通过资助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让所有学生熟悉了解贫困生界定工作环节并能积极地参与,提高资助的效率与效益;同时,培养和增强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观念,在“物质资助”同时,加强“精神资助”与“能力拓展”,提高贫困生实际技能。其次,进一步完善生源地认定机制。贫困生的界定,需要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并对相关审核制度进行重建和完善,明确责任和义务,落实责任制,建立信息核查制度和监督机制。第三,建立贫困生档案动态管理制度 和定期调查公布贫困生消费信息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建立贫困生基本档案,并及时对资助学生档案中的家庭人员、经济收入、受助等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并将贫困生资助信息及时公示,提高透明度,接受师生的共同监督。

(二)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界定指标体系

贫困生界定指标体系应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遵从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并在实际工作中选取能够从不同层面反映学生、学生家庭及其所在地的经济与社会情况的指标,且所选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和可量化性。在构建贫困生界定指标体系时,主要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着手。绝对指标主要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支撑能力,如家庭所在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最低生活保障线(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家庭收入与支出、家庭人员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相对指标主要考察贫困生在校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情况,如手机、电脑的配备,学生综合测评、勤工助学等。

(三)完善工作界定程序,促进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

在对贫困生实施界定的工作,应该改变依靠“证明+老师意见”的传统界定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贫困生界定标准的可操作性。第一,在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作用,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的优势,建立审议工作小组,受理学生的贫困生认证申请,逐一审议申请学生的资格,并对有争议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费交纳情况、日常学习情况和生活消费情况。第二,建立贫困生档案动态管理体制。每年及时对贫困生档案进行全面的登记和修订。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做法,可利用假期时间组队进行社会调查,到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对学生家庭抽样调查,为界定学生填报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提供判断依据。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及信息技术,利用学生注册情况、食堂就餐划卡情况、考试成绩记录、图书借阅情况等数据流可以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界定准确率。同时,校园卡系统的应用,可以扩大资助对象的范围,从基础上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第四,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界定软硬件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功能,并且及时上网,提高透明度,接受师生的共同监督,实现贫困生界定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参考文献:

[1]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20-26.

第9篇:贫困学生基本情况范文

感谢您们到我镇开展扶贫指导调研工作,现就我镇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处三县八乡交界处,幅员面积52.6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居委会,7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2390人,其中:贫困户412户,1394人,贫困发生率11.25%。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171户590人。全镇已脱贫397户1344人,未脱贫15户50人。2018年脱贫任务为15户50人。其中XX未脱贫为5户20人。

按照省市县脱贫工作安排部署。在素质提升上,一是提升文化素质。稳定提升现有教育水平,着力扶持贫困家庭学生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二是提升技能素质。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强化技能宣传、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三是提升文明素质。依托“妇联+”模式,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妇女干部、农村女党员、女能人积极参加到文明新风进千家活动,从操家理务,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一点一点抓起,逐步提升文明乡风素质,着力实现2018年脱贫目标。

二、XX村教育扶贫基本情况

据2018年春统计,笔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共21户。期中县内就读贫困户11户,学生14名,均享受了教育资助政策。县外市内就读3户,学生3名,2人上小学,1人上幼儿园,均未住校,享受“三免”政策,由于没有住校,不够条件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上民办幼儿园1人,没有享受学前资助。市外就读4户,学生4人,2人上高中,2人上幼儿园,除了在南充就读高二的XXX之子XX住校享受教育资助政策,另外3户没有享受教育资助政策。期中在浙江就读高三的XXX之女XXX住校只享受了“三免”未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上民办幼儿园2人,没有享受学前资助。

三、主要工作

近年来,全镇教育扶贫工作紧紧围绕省、市、县脱贫攻坚大局,强化措施,加大力度,聚焦重点,聚力推进,教育脱贫工作力度持续推进。

(一)抓救助,着力扶持贫困家庭学生教育。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学生为重点,加大资助力度,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兑现“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8年度,全镇落实寄宿制小学生每生每学年500元生活补助,惠及学生352人(其中建档立卡学生93人)17.6万元;对建档立卡非住校生10人进行每人500元资助,资助资金5000元。作业本减免人数762人,减免金额1.143万元,达到了百分百减免作业本。同时积极扩大教育资助渠道,鼓励引导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资助,构建政府投入与社会资助、短期助困和长期帮扶并重的教育扶贫格局。

(二)抓基础,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先后投入教育建设资金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学校的绿化、围墙、操场、大门、排污沟等附属工程设施,新增了一批桌椅、实验器材等教学设备,对教室内外进行粉刷、美化。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切实强化村级文化建设,镇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XX村级建文化活动场所1个,配套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等设施,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让群众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形式,着力从儿童教育抓起,切实提升乡村文化素质,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共进。

(三)抓辍学,着力巩固适龄学生入学。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政策法规,使学校、家长和社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入学巩固率问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镇村与学校联动包户机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落实到学校、村委会。今年,小学入学率达99.77%,不存在辍学现象;同时认真坚持建立贫困生救助机制,落实“两免一补”等各项救助措施,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四)抓队伍,着力加强师资建设。强化教师品质教育,提高师德教育实效,建立师德师风问责制,加强师德师风的社会监督,全面提升贫困村教师能力素质;同时施行集体备课、集中学习,既确保了教师的备、批、改的有效时间,又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期末学校结合德能勤绩对教师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在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在晋职、评优、绩效工资的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贡献卓越的教师,从而有效地鞭策了后进、激励了先进,大大激发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配套不足。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全,教师经费、校舍面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还需加强,目前无法满足逐渐扩大的教学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