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 时间管理 教学组织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81-01
在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确定教材的呈现形式、教学练习步骤后,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部分基本上就完成了。但是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空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有效性,以及满足教学安全、教学需要等方面的要求,还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给以高度关注:时间管理与教学组织。这两个方面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该研究者在现场课(课题:助跑几步一脚踏跳越过30厘米高度,双脚落地)教学步骤设置为例,谈一谈关于以上两个问题在教学过程设计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不足之处希望同行与专家指正。
1 本节课教学步骤
本节课教学步骤设置如下:①队列练习,四面转法;②自编操,踏步,提踵练习, 左、右原地单脚跳2耀3次双脚落地,向前、 后上一步并步跳,向左、右跨一步并步跳; ③小游戏:照镜子,一学生做各种形式单脚跳双脚落,另一名同学跟做;④自主练习各种形式的单起双落;⑤教师指定的单起双落;⑥游戏:跳格子(落在指定位置),单起双落,左右替起跳;⑦游戏:猜拳跳远, 猜拳后,赢的学生一脚踏跳,双脚落地,最先达到终点的学生胜利(每名学生跳过的距离为10米),到场地中间重新开始;⑧助跑几步,一脚踏跳,越过高物(30厘米高的海绵块),双脚落地;⑨比赛,助跑几步,一脚踏跳,越过高物,双脚落地,落在指定区域内,双手上举木哑铃三次,返回队伍,与下一名学生击掌,到队尾站队,下一名学生开始起跑;⑩放松,腿部拉伸操。
2 课堂练习时间的有效管理
2.1 本课例总体时间的预分配具体的来讲,一节体育课时间是40分钟,总体时间的预分配是这样的:开始部分的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一般3分钟以内;最后放松总结控制在3耀5分钟;这样,基本部分的时间就控制在了32分钟左右,我们认为基本部分学习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30耀35分钟, 有利于保证充裕的教学时间。
2.2 教学时间安排详略得当。教学过程的基本部分,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要做到详略有别,有些内容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本课例的导入教材,向前后左右上一步并步跳技术动作的学习,学生跟随教师在较慢的动作节奏下能够做出,那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马上转入了下一个练习环节,小游戏:照镜子,即一学生做刚学过的各种形式单脚跳双脚落,另一名同学跟做,让学生自主练习。而涉及重难点练习的环节则要精讲多练,如在助跑几步,一脚踏跳,越过高物(30厘米高的海绵块),双脚落在指定区域的主要练习环节,就要安排较多的时间练习,还要安排有一些教师小结、学生展示的环节等,既要练又要有思考。
2.3 练习次数组数的时间计算。每一个环节的练习教师要在课前有明确的预期, 要对各个环节的具体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时间做出安排。①有次数要求的练习。有些练习比如本课例中的踏步、提踵练习,是随着教师的口令来做的话,踏步是8伊8拍,提踵是4伊8拍,那么,教师的节奏自己是明白的,一个八拍是多长时间,加上每个练习中间的过渡语怎么说,那么用多长时间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②有组数要求的练习。本课例中的比赛环节对时间的控制是这样的,教师要讲解比赛规则,用最少的话(事先要有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思考,尽量使用学生能够明白的口语)加上一名学生或者教师全程示范,讲解示范时间教师要预先演练记下时间;由于是低段学生该研究者还决定采用一组学生试做,准备提示不规范的做法;整个比赛做两次,中间有教师的提示语言,这些教师在课前都可以进行时间上的预计。然后是对一次比赛需要时间的估计,本次比赛学生40人,分4组进行,比赛的距离是往返共20米,一组学生大概完成比赛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教师自己在中速情况下做了一次,这样就推测出了学生共10组,完成一轮比赛需要时间就有底了。每一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学过程就会使人感到有条不紊、松紧有致了。
3 教学组织设计
教学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场地器材安排,讲解示范,队伍是否需要调动,分组形式如何,有没有特殊的要求等。依据本课例主要谈以下两个方面。
3.1 精讲多练。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既精炼又通俗,能将深奥的变浅显,抽象的变具体,精讲就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对教材的主要节点用准确、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多练是指学生的体育学习属于身体认知,主要是身体感知觉的体验,需要多次重复练习才能掌握。精讲,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分立动作练习,最好是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随教师模仿,这样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
3.2 组织形式。由于教学过程是由多个练习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练习环节都会有不同的组织做法,当我们将一些练习环节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后,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果假定我们安排的教学步骤是合理的,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对每一个练习环节该如何做进行设计。这涉及到器材的使用,画出标志线确定练习的地点,是否需要变换练习地点,队伍是否需要调动,如何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设计,这关系到教学能否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减少练习环节之间时间的浪费等。
参考文献
[1] 宋尽贤,毛振明,赖天德.明确课程性质 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解读《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2-25.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改;“三人篮球”课;实施效果
一、前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标准》还改革了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不同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贯彻《标准》的精神,南昌市实验中学引入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现代运动项目“三人篮球”。 旨在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毫无疑问,体育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怎样才能更深入、贴切、符合新课改要求呢,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应灵活应变、逐步深入、区别对待、理性分析、更真更实的去体现新课改要求。这也对推动我校高中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我校的体育教育资源效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三人篮球”, 参与南昌市实验中学高中年级 “三人篮球”教学课的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测量法。调查法是对30名学生进行动机调查和通过上课后的体会调查,探讨开设“三人篮球”课选修的认识及实际意义。测量法是对学生的脉搏、素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进行测定。学生在调查期间利用每周的教学课作为研究基础。研究时间2010.9——2011.7通过为期二学期的调查、测量及将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下列结果。
三、结果分析
1.动机调查情况
通过动机调查表得知,学生对学习“三人篮球”在认识上有一个过程,在上这门课之前有不少学生对这个项目虽然了解不够,但感兴趣 ,通过上课,增加了学生对“三人篮球”的喜爱和对“三人篮球”的认识也在逐渐上升。初期的动机调查表显示有80%的学生喜爱“三人篮球”课,10%的学生感觉一般,10%的学生不喜欢。通过一学期“三人篮球”课,再进行动机调查,100%的学生喜爱“三人篮球”,并且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在课余之时同学自己还三、五成群的进行“三人篮球”的比赛。不但增添了学习乐趣,更为终生体育打下了基础。
2.目的效果体会测试情况
通过“三人篮球”课的学习,学生对“三人篮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认识很好。普遍认为在普通高中如能利用年级课及业余时间开展“三人篮球”是很必要的,其实施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一致认为通过“三人篮球”的锻炼,能更好的增进健康,形成健康的体魄,还能陶冶性情,培养了表现力、创造力及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的精神。
3.30名学生运动心率的变化
从所测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运动心率的变化达到了20倍甚至更高,人体呼吸机能增强符合身体的生理状态,50米速度素质、立卧撑体现的灵敏素质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可知,“三人篮球”对增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健身运动。有益于终身体育观的养成。
四、结论
1.教师是课改实施的基点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要在坚持实践中学习,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总结。注重进行教师培训,主要的内容包括: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辅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各体育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师深入了解本学科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教师培训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以问题为核心,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反思。
2.加强教学研究是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动力
体育教学科研在课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研究前的先期准备。体育组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研究各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课改的认识与要求。二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及时解决教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研气氛非常浓厚,体育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把握教学进程,从标准的把握、实施的经验,到教学案例的设计、难点的排找,都一一通过研究来解决,三是及时总结交流每阶段的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教研组每周的活动,确保了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寻找立足点。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抓住“目标统领教学内容”这个基点展开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
(2)选准目标——“三人篮球”运动项目:室内外结合的新课形(立体式体育课)引入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堂课上,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以及公正的裁判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青少年时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三人篮球”的竞赛特点诱导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3)制定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的内容。学校体育评价的内容;教师工作评价的内容;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
3.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促进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体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从所使用的新教材来看,新课程的课程功能由过去的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技术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新教材把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注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2)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新课程为教师的创造性与个性化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逐渐在发生变化。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出现了许多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几位老师教同一内容的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各不相同的现象。
(3)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新的学习方式。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课程中,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张扬得到赏识和鼓励,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锻炼了从不同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兴趣高涨、思路活跃,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进了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我校体育教研组将评价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二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四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是阶段性的进步与不足;六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评价的方法主要使用非数量方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对学生评价的转变也带来了对教师乃至对学校评价的转变。因此,新课程也推动了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建议
我国根据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变,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把我国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高中生的社会化包括社会生活知识的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理想目标的社会化。高中生培养目标素质化强调人的发展、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能力的培育。高中生的个性化是使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的精神。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是我校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在于它是一种娱乐、健身、观赏、提高篮球技术、社交等积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新高中体育课程把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把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所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更为注重根据学生的需求、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生学习选择的幅度。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观。“三人篮球”运动一定能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增添活力,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著.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法律课程和德育教学具有天然契合性
法律紧密地贴近现实,客观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制度性存在,客观反映了一个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通过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社会现实,使其具备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认识基础。同时,由于法律本身具有的政治性、批判性和救济性,使得大学生们通过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有效了解社会政治结构,树立政治信仰,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水平。当前的高校德育课程中,普遍包括法律基础内容,这不仅说明了德育和法律课程暗含的紧密联系,更进一步说明了法律素质的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必须明确法律课程在德育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它既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提高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在当代中国高职教育教学中,法律课程中的德育效果尤其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主要着眼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它和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同样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由于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及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工学结合,德育的教学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联系紧密;比较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内化;强调理论的服务性,所以更需要教师提高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实效化的教学本领;高职学生因其社会原因和教学环节原因,较容易受到社会上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因而教师对其思想动态必须经常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这其中,充分利用法律的现实性、利益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德育水平,是加强德育非常切近而有效的途径。
二、注重实效,合理确定法律课程中德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
(一)学生对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
德育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知识的灌输。法律的现实性很强,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关心时政,特别是重大的制度建设或者变革;应该学会主动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认真分析和了解目前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应该在岗位职业实践中怀有合理怀疑和批判的意识,主动参与制度更新。这些主动参与的意识,十分有助于成熟公民心态的形成,也是与时俱进地提高德育水平的应有之意。
(二)学生对于职业岗位和社会大众的服务意识
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与企业和行业实际相结合也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法律强调权利本位,强调人们的正当权益的维护,同时,法律也强调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合作共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内化合作、服务意识,懂得尊重他人,这是法律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这有助于学生在平时的实训环节和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形成必要的服务意识,主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学生踏实稳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严谨、求实、注重客观事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职业的基本特征。通过法律制度的学习,法律程序和法律逻辑的理解,学生应该培养遵章守纪、踏实稳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这种作风无疑是在职业岗位中所必须的。同时,学生职业规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需要这种工作作风。
(四)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理性、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当今社会浮躁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加上西方一些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侵蚀,不少青年大学生感到迷茫无助。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通过对各项法律制度运行原理的认识,学生会逐渐廓清视野,真切意识到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特点和制度优势,认识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有助于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信念和态度的确立,将对其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三、着眼整体,科学制定高职院校法律课程中德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对于我这样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值得思索的问题也很多,现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段日子的实践中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与发现。
一、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若让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些公式或定理等结论或仅用于解数学题的解题术(死方法),则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何况绝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所从事的工作都很少用上高中及以上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所学知识大部分都会忘记。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就会把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其相关专业领域中去,在工作中把这种数学能力转化成其相关的工作能力并用思维这把“钥匙”去打开其未知的知识宝库,适应科技更新与换代的需要。因而开发智能资源,必须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主要依靠理论抽象的逻辑思维,培养思维品质应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进行。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各种教学要素的利用。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导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其次,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严密的学科,大量的概念、公式和推导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如果教师能够善于从生活出发,利用生活中的案例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就能够使数学知识鲜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在课堂小结时要善于巧设“悬念”,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持续数学探索没有止境,具有“悬念”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体验。
三、建立数学思想,指导学习方法
开发数学智能,还在于建立数学思想。
没有思想,则近乎于木偶。“重技巧、轻思想”是中学生学习的又一共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解题技巧,或来自于课外读物,或来自于少部分优生的发现与创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对学生赞赏之后,应紧接着分析其使用的条件,对其中常规、常用的应加以推广,但对部分过余特殊化的,则应向学生指出,这种巧解或“灵感”是知识和方法熟练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思维的“火花”闪现,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我们不应刻意追求巧解,而应把重点放在“通性通法”上,并将这种熟练程度再上升到一种近乎于“自动化”的程度,就形成了一种高于技巧的技能。
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以及多种函数等,对高一新生来讲困难确实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逐层落实。在教学进度上,应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若能与初中知识点结合的话,应结合引用,这样可使学生感到熟悉;在知识讲解上,先落实课本中的“双基”,后变通延伸、拓宽、活用;在难点处理上,应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举例说明,并作必要的归纳总结。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例如复数与实数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的方式与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田径教学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田径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应当与时俱进,为此需要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市部分高中田径课教学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新课标的要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对田径课的的认知及参与情况,为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及中学田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八中、北师二附中、北京二十二中、北师大学三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五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处理这几种方法开展研究。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1)针对田径课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
在对中学田径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成为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在教学中教师对田径课的认知情况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受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影响,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培养学生合作以及顽强拼搏精神等的要求并没有十分严格。
在针对学生学习内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蹲锯式跳远、双手掷实心球占教学内容的80%以上:跨栏跑、背越式跳高等占20%以下,可见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状况。
但主要内容还是以竞技教材为主,突出健康性的内容较少,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实用性差,不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同时我们还发现能够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的仅占25%,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内容的教师却占有75%。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对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田径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使用游戏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的比例还很低。
在对学生当前田径课主要采用的成绩评价方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认识有所改变,对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意志等方面多了一定的关注。但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成绩和技能评定仍是首选的评价内容。
(2)学生对田径课教学认知情况及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学生对田径课重要程度的认识和是否喜欢田径课的调查中,尽管有54.8%的学生认为田径课重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喜欢田径课,喜欢田径课的人数仅占13.4%,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枯燥、太累、不喜欢运动、害怕考试等。学生没有感觉到田径课生动、有趣的一面。
在针对学生田径课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在田径课上的学习方式以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较好成绩为主;在对田径课上掌握技术的方式的调查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指导来掌握某一教学内容。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在教学目标方面,田径课教学完成课程目标的实效性较差;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并不能够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田径课内容还是以竞技教材为主;在教学方法方面,仍以讲解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和分解法等为主,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评价方式方面当前的评价标准还是以达标成绩、技能水平、出勤情况等为主要评定内容,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学生对田径课的认知和参与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上田径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正喜欢田径课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对田径课学习产生不了兴趣。
关键词:中国大学先修课;教育公平;高等教育;高中教育
由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为考入大学做准备。但这样的教育模式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出现。为了改善这种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的状况,部分大学与高中合作开展大学先修课以激发学生学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大学先修课简介
1.何为大学先修课
大学先修课,又称大学先修课程,它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1]。大学先修课最早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级中学中产生,由美国大学理事会赞助与授权,其课程难度大致与大学课程持平,而比一般高中课程更深入、复杂和详细。选修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后即可获得学分,而这些学分是大学认可的。
在借鉴国外大学先修课的基础上, 我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学先修课概念,即指在高中阶段开设的,达到大学一定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面向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通过考核后,学生修得的学分有可能成为大学入学参考标准并可转为大学学分。
2.当前我国大学先修课实施现状
90年代末,大学先修课雏形在江苏省出现。1996年至2001年,南京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规模达70人。实验班取消高考应试课程,代之以微积分、英语等大学课程,学生高中毕业后保送升入这些高校继续学习。应该说这一实验是具有开创性的,但由于未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最终实验失败。
此后在借鉴南京金陵中学经验基础上,各地纷纷开设本地大学先修课程。2003年,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上海交大联手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在国内率先将部分大学必修课搬到高三;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中与上海交大共同制定了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聘请交大的教授专家开设特设课程;2013年1月,北京大学宣布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供高二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其成绩将作为北京大学自主选拔的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2014年3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全国共有64所高中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大学先修课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二、大学先修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教育公平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大学先修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收到了显著的好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遭受着“有违教育公平”的质疑。
1.合作学校选择上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一是体现在合作高中的选择上。能够开设大学先修课的高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发达地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比较高的高中,因为这些高中基础好,开课的效果比较理想;第二类是与高校本身关系比较密切的附属高中。如北京大学选择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合作。二是单一地区合作高中的数量不是很多,仍以北京市为例,通过筛选与考量,最终开设先修课程的高中只有30所,占全部高中数量的比例很小。
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可能会拉大不同地区之间或者是同一地区不同水平的高中之间的差距,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那些优质高中可以借助大学先修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学习取得提前进入名校的机会,而弱势高中则只能通过常规高中教育让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这种不公平将会加剧高中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2.课程运行中的不公平
这种运行中的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参与大学先修课的学生的选拔上,因为课程难度等原因,各高中都会只选取一小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一般只有年级排名前5%的学生才能参加。其次学校也严格控制选报某一门先修课学生的数量,导致很多想选该门课程的学生因为人数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选择。这种选拔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情况,而是对尖子生有所侧重和倾斜,那些成绩不好但却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就失去了参加先修课学习的机会。此外,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而学校的这种选拔走的仍然是培养高分低能学生的路子,这也与开设课程的初衷相违背。
另外,受高校的能力所限,对教师的分配也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基于此,高校在师资分配上就会有所侧重。对于那些合作关系密切的高中来说,高校往往派出比较优秀的教师队伍;对质量稍微差一点的合作中学,就派出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甚至是直接由高中自主安排教师授课的方式来开展课程。
这种师资分配上的不公平往往导致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师资质量高的教师教学效果很好,师资质量一般的学校开课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会出现知识点遗漏、错误等教学事故,这对选修大学先修课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知识上的误导,以后想要再改正这种错误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最后一点是教学评价上的不公平。目前大学先修课的开设都是自行合作。国家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细则。在同一地区甚至存在着不同高校与不同高中合作开展的大学先修课。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些学校之间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是各自为政。尽管有可能开设同样的课程,但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效果有所差异。
另外,在同一高校的合作高中群体中也存在着评价的差异,针对有明确招生意向的高中,高校会帮助其建立起明确细致的评价标准,而那些意向不明确或仅仅是为了跟风而参与进来的高中,其评价标准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不做任何具体要求。这种教育评价上的不公平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与后续改进,也影响着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的学习。
3.招生上的不公平
开设大学先修课的目的除了让高中生提前感知大学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能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在完成大学先修课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相应加分,至录取后免修相关课程,缩短他们的大学学习年限。这些学生与同期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高校也往往以他们作为优先录取的对象。
但在当前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是难以得到公众信服的。因为这类学生往往会被理解为学校员工或教师的孩子而得到的照顾。再则,高校之所以会和某些高中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是出于为本校选拔人才的考量,而这些通过的学生想要报考其他高校,那他们已获得的成绩便会作废。这对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考生们来说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
另外,高校从参与先修课的学生中录取数量过多必然会导致正常统考招生数额减少,这又对那些通过正常高考的考生来说竞争更加激烈,录取的几率减小。这对高校招生的公平性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三、针对大学先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公平问题的对策
以上种种问题是大学先修课自身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尽管我们无法完全解决。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相对公平化措施的施行来削弱先修课程的不良影响,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1.树立公平的理念
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任何一种政策或者措施的实行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而是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尽量做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人才并不仅仅集中在教育发达地区,在偏远地区也有存在。所以在选择合作高中上要照顾各个地区的高中,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还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领导与管理机构,能给予大学先修课统一的管理,使得各校开课水平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
2.建立公平的机制
首先要做到学生选拔的公平,即不仅考虑到那些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考虑那些对某一门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并肯为之钻研的特长生;其次要做到师资分配的相对公平,即尽量分派能力相当并且与学生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教师,对于师资缺乏的高中可以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来开设课程;最后则是各学校之间要建立沟通机制,商讨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做到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
3.进行公平的招生
一方面要做到课程学分互认,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避免了因为报考不同学校而导致原先已获得学分作废现象;另一方面则要削弱其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比重,通过折算或者仅作为参考分数等形式算入到考生总成绩中,尽量缩小与未参加课程考生之间的差距[2]。
此外还要慎重确定自主招录的数量,避免因为自主招生数量过多影响统考招生。
四、结语
作为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种方式,大学先修课的开设有效地加强了高校与高中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高中课程质量,促进高中发展;还能为高校发掘、培养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生源。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学先修课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开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违背教育公平的现象。这存在于合作对象选择与课程运行整个过程中。除此之外,大学先修课也是高校自主招生时参考的重要依据,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挑战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政策制定和运行中做到尽可能公平以外,也要适当减少大学先修课成绩在高考分数中的比重,从而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侯 丹.我国普通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一、我的困惑
1、生源质量差,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高职生主要来源于普高分流后的学困生和行为习惯后进生,学生普遍具有厌学情绪,整体英语水平偏低,语言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纪律观念薄弱,对生活没有目标,不知该如何为将来作打算,不明白学习对将来的人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不清楚学习英语的意义。在这种学生英语水平呈金字塔形式(即大部分构成塔基,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位于塔顶尖,而不是通常的中间大两头小)的大班额教学中,如何从基础英语教学做起,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教学模式和方式落后,与教学目标不符
受高考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发展至今一直沿用普高英语教学的常规模式。这种模式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基本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观。高职英语教育目前仍然是索然无味的课堂知识传授,英语课堂大都是教师的“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无从谈起。
3、教学理念落后,教学任务繁重
近年来的普高扩招使各校师资力量较为欠缺,师生比例关系不协调,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超标”。而我们泸县的学校基本上走的都是农村综合高中之路,即在同一所高中学校中普高和高职并存。在大多数教师的心目中都是普高教学第一,高职教学第二,高职依附于普高而生存。通常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学依赖普高教师,其教学活动只不过像普高教师在高职部打零工。所以我认为要发展高职英语还得拥有一批属于高中部自己的英语教师,我还期待学校和职教中心多组织类型多样的教研活动,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传统教学常常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而在大力推行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今天,我们觉得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似乎也只有考试。表现为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教师对学生的考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社会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几乎都只看成绩,而这个考试成绩又一定会由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为什么我们高职英语教学的标高不是按“新课标”来确定的,而是比较多的考虑高考或联考的要求呢?这恐怕与现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某些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因素有关。因为老师担心如果期末调研考试会考某些难度的题型,学生不会做怎么办?如果成绩拿不上来学生、家长和学校都会怀疑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的日子会非常不好过。为什么考试成绩拿不上来,老师的日子就不好过呢?为什么老师不能放开手脚进行新课改呢?考试真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反映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吗?治标还得治本,我在这里也只能表达一下广大一线教师的呼吁和渴望。
5、普职教材相互干扰,教学标高不明确
普高教材和高职教材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课程内容所体现的学科思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而普高教材和内容却大行其道。参照普高,高职英语同样以高考为准绳,过分强调打基础、提能力、有着鲜明的考试目的,却迷失了其专业针对性。鉴于高职教材版本繁多,教学内容随意,系统性不强,考试标准不明确的事实,教师为了夺取联考的胜利,不得已只有参照普高教材和教学模式,大量扩充知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加剧了两极分化。职教中心组的领导们更明确高考的动向,更能把握试题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着中心组成员能在教材内容的处理,考试范围及其难度上给予我们一线教师更多的点拨和指导,提升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过程中我有诸多的困惑,也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心理障碍,对学好英语信心不足,有一种畏难的心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要给他们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英语学习对专业技术人员日后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较高的专注力、学习精力倾注到英语学习当中,为满足现代专业技术人才英语素质、英语能力的需求奠定基础。这样,学生就会明确不管是出于自身学习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都必须学好英语。
2、强化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实现普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针对高职班生源素质情况,教师应在学生分流组班后及时对其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此减少教学方式不适应造成的厌学心理。针对我校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我们初步规划了英语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即用前两个月的时间来强化复习初中内容,用后半期的时间来教学高职英语拓展模块的内容。这样就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现有的高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普高英语到高职英语的平稳过渡,以此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的质量。
3、改革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从分流组班后的摸底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高者100多分,低者连背出26个字母都吃力。面对素质迥异的生源群体,我们只能根据学生实际,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毕竟,教学优劣的评价标准不是老师“讲得多好”而是学生“学得多好”。课堂上,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注重发展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高职英语高考的指挥棒,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适时更新,调整教学结构和充实教学内容,突出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如何分组讨论、分组练习对话、辩论、表演、演讲、模拟讲课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成一种浓郁的英语课堂气氛,做到既不压倒英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进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4.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严把教学质量关
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鼓励学生把问题带进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过去的传统教学,教师教学总喜欢先让学生朗读即将要授课的内容,再板书,一条条地给学生举例说明,提出的问题全部包干,显出教师的博学多才,学生听得明明白白,问题全部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用不着再去翻书本、查资料、上电脑搜索答案了。殊不知学生的头脑一片空白,尤其是近几年政治科的开卷考试,使学生滋长考试时翻书抄答案的心理。平时听听,上课看看,过后忘得一干二净,考时找找翻翻,就可以过关了。这都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别提倡过程教学,把知识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释,去寻找答案,一直弄明白为止;教师充当听众,参与学生讨论,不要过早给学生答案,让他们带着沉重的问题离开,又带着轻松的问题回来,把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师一起讨论,一起解决。例如:我在讲授《生命宝贵》时分别列出,生命既然宝贵,你如何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又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等等。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查阅找答案,听听他们的解释,有一位学生上课时提出《孟子・梁惠王上》一句话来问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马上布置为课堂练习,让全班同学共同回答,从而得出答案,孝敬自己的父母进而孝敬别人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进而教育别人的孩子。学生的问题极多,诸如:“强调自尊会变成自私吗?”“自尊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到自尊?”等等。学生们七嘴八舌把他们收集的问题一一列出来,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都让学生自己解决了,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主完成学习,掌握知识,我深感欣慰。
二、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政治课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过的,但某些方面,学生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对他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抽象的,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例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防患于未然”的章节时,许多学生都提出“防患于未然”在法律概念里是什么意思,对这个问题我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了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答复,我一边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找答案,一边自己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及案例分析。第二天,学生们把他们的资料一一归纳出来,其结果是“法律允许的范围里,在犯罪行为尚未发生之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虽然学生对问题不是完美的概括,但他们这样求真,群策群力探索的精神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精神是可嘉的。
三、给学生创建轻松、快乐的学习心境
学生们从资料中寻找所需的答案,尝到成功的甜头,深深发出感叹:“学习原来如此轻松、快乐,用不着再找老师问答案了。”比如:学习《人生当自强》一课,我要求找出古今中外名人自强的名言,很快学生们念了出来,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韩非子:“侈而惰者贫,勤而俭者富。”罗曼、罗兰:“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人走路。”居里夫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情况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懂得学习不能过分依赖教师,要有自学的能力,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教师同样能把学习学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劲头。
四、增加趣味性,做到以情感人,在“活”字上下功夫
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外,自己还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想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事例外,补充一些学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五、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国家税收》课程 教学问题 优化探析
《国家税收》是财会专业的必修课,政策性和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和会计职称考试的重要内容。课程相关内容掌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会计毕业生的素质,也必将影响日后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和实践中,普遍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现对常见现象做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和优化对策。
一、将税收专业知识与依法诚信纳税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相分离的误区和优化对策
一些教师认为:《国家税收》课程包括税收基本理论、中国现行税种税制、税收管理三部分内容,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时很少关注与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联系。其实税务是所有企业非常重要的业务,合理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费用;相反如果处理不当,多交税款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少交税款则使企业的声誉受到影响,被行政处罚,甚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合谋偷逃税款而被追究法律责任比贪污受贿、会计造假等比例更高!所以,依法纳税法律意识的培养和诚信纳税职业道德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贯穿于《国家税收》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从更高的视野看待、实施此课程,增强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将税收知识与会计、管理知识相分离的误区和优化对策
很多人将《国家税收》视为一门孤立的课程,在制订《会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欠缺考虑与其他课程如《法律》《企业管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财政与金融》等的逻辑关联性。企业成立时要交资本印花税;经营过程中要交各种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终止注销时要交清算所得税等。大量经济业务和活动都和税法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或人都会遇到税法问题。本人认为,《国家税收》应该安排在《企业管理》《法律》《基础会计》之后。因为学习《国家税收》要求学生对企业运营、法律常识和会计原理等有个基础的知识。《国家税收》又应该安排在《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之前。因为学生只有详细深入学习税务税法,才能更好的掌握会计实务,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国家税收》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税收基本理论和观念、税收征管实务之外,还必须掌握企业常见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关课程必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本人认为三年制计划中一般应安排在第二或第三个学期,考虑到课程的重要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每周6节课为宜。
三、教学方法上重理论灌输,轻技能培养;重细节知识,轻宏观视野的误区和优化对策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税收法律法规条文对学生进行列举讲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有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初级职称等考试相关税法内容的备考经验时认为主要靠背,关键是“会背”。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各个税种平均有力,将教学重点放在税额计算上,其实是缺乏对《国家税收》课程精髓和结构体系的准确把握,不得要领。
本人认为,应该从国家财政、企业管理、诚信守法、会计核算等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税收》这门课程。教学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税收基本理论,包括税收的概念、特征、职能和税法体系;二是我国企业常见的税类、税种;三是税收程序法和征管法。第二项是重点,其中又应重点讲授流转税和所得税。各税种的第一重点是征税对象;其次是税额计算;再次是申报税流程;最后是会计核算。相关税类、税种在教学上类比延伸,触类旁通。教学安排上一定要突出重难点,有的放矢。中职学生由于时间和基础原因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所有税种知识和税法细节进行讲授和记忆,这样会适得其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教学考核手段单调、教材内容落后陈旧的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没有适应时代进步,还是采用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试卷”等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课堂上照本宣科,本来重要而生动的课程变得烦躁乏味。2007年以来我国主要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均进行过重大改革,小型的税法修改完善每个季度都在进行,但国内大部分教材更新改版不及时,存在很多滞后错误的内容。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学和培训,及时更新税法知识,掌握税法和税务管理的最新动态。课堂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的知识点、实务中的发票凭证、申报表等还有相关案例制作成课件,立体化有条理地展示给学生。教学上可以采取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实训课等形式。近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税务管理申报纳税开票抄税认证等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而且税务机关都有相应的模拟操作教学软件,故课堂上要开通网络,对学生进行讲授、演示、模拟操作。课外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最新的税法条文,登录网上办税或开票大厅;带领学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办税大厅进行观摩体验。
最后,本人认为中职《国家税收》的教学不能以会计证等考试为导向,而应该以构建良好扎实的职业理念和专业基础为导向。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应更多强调学习兴趣、专业思维、实践技能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掌握在日后专业工作过程中学习税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小文. 《国家税收》课程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