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

第1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 学校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3-02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和基础就是教学与管理,学校工作的核心就是教学,要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管理,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在新的时代形势下,要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学校管理,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小学学校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家长和社会的现实需求。

1.当前小学学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侧重知识传授,轻视素质培养。当前,部分小学学校管理仍将工作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教学安排上,学校仍将“主课”放在关键位置,轻视音体美等科目,导致学校管理工作出现偏差。

1.2偏重学生管理,轻视教师管理。就管理对象而言,学校管理者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不注重教学关键因素的控制。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在教师管理这一块相对薄弱,教师自律和教研组负责教师管理,这不利于落实学校管理工作[1]。

1.3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提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硬件建设往往是管理的重点,相对轻视对学校师生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管控。部分学校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硬件管理纳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师生精神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则相对轻视。

1.4重视强制管控,轻视沟通交流。在选择管理方式时,学校不注重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在日常管理中不注重沟通,加剧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导致同事关系、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紧张,无法在第一时间反馈信息,不利于强化学校管理。

2.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学校管理工作能有效连接学校与教师、与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校园氛围。所以,学校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2.1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学校管理者要坚持实事求是,逐渐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将学校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上。第一,更好的服务教师,倾听教师心声,鼓励教师各抒己见,积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弊端,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更好的服务学生,定期与学生家长交流意见,将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意见反馈给管理者,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第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2]。

2.2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要以新课改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重点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第一,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重视对美术、体育等科目教师的培养,强化其对本职工作的认知,给与其一定的奖惩措施和物质保障,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第二,合理安排教学保障、课程安排以及教师培养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2.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注重培养并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管理的基本着眼点,多渠道、多角度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二,加强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管理者要倾听教师意见,主动与教师交流,认真听取教师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密切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第三,积极构建完善的教学网络平台。要加强学校管理系统建设,为广大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4提高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机构人员要积极解放思想,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广大教职工树立表率,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环境。第一,要讲究民主。积极与教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和谐工作氛围,强化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配合。第二,做好表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遵循服务至上的理念,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自身言行感染教师。第三,加强廉政建设。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营造积极、正面的工作形象;实现权利的制约和平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学校管理人员要强化自身服务意识,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教师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推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

参考文献:

[1]董虹.小学教育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效果[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8)

第2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机制创新;校本视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13-02

校本视导,顾名思义是以校为本的视导。其视导的主体是学校,视导的客体也是学校。其中视导的主体,既可以是校内人员,也可以是学校聘请的校外人员;视导的客体既可以是校级层面的,也可以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层面的,如教研组、年级组等。因此,校本视导的产生,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教育督导的重心下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学校内部变革、管理机制创新的产物。我校所开展的校本视导属于第二种情况。

一、校本视导的特点

我校开展的校本视导具有如下特点:

1、运用“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

我校开展的校本视导,是在参与“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过程中,运用“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推进学校管理变革的探索和创造。

2、体现学校的自主性

校本视导必须真正体现自主性。它的开展必须扎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必须鲜明地体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

3、聚焦教研组和年级组

在校本视导中,我们所关注的是教研组和年级组日常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状态。我们开展校本视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建设,探索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机制。我们把校本视导分为两部分:校本教学视导和校本年级社区视导。对教研组进行的视导,我们称之为教学视导;对年级组进行的视导,我们称之为年级组社区视导。

4、视导队伍以非行政人员为主

参与校本视导的人员全部来自校内,其中主要以学校的非行政人员为主。这也是我校组织变革的独特之处。

二、校本视导的组织和运行流程

校本视导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在开展日常研究的基础上,在学校组织变革和管理机制创新中形成一系列有效措施。

1、校本视导的组织变革和管理机制

两个非行政组织――学科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的创立,是我校在进行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创新。

学科委员会的成员为主要学科的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学校的管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由骨干班主任、骨干年级组长以及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拟订学校德育目标、设计重大德育活动、推进德育课程化、在学校德育示范性项目的审批和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这两个组织分别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关注的对象和工作的侧重点。

校本视导是这两个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其中学科委员会主要负责校本教学视导,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校本年级社区视导。两个委员会的成员都是专业人士,这使得校本视导更能体现专业权威性和评价民主性。

我们规定:每学期安排4次视导,每次视导的时间为3天~5天。依次在期中考试前后各安排两次教学视导和年级社区视导。

2、校本视导的工作流程

(1)校本教学视导的工作流程

①听随堂课。学科委员会一般依据教师发展的状态将被视导的教研组的教师分为3个不同的梯队来听课,以全面了解该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情况;或对某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旨在了解教师个体的发展情况。听课小组由3位~4位委员组成。每位委员听课后在进行即时指导的同时,还要写出评价意见。听课过程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听课任务全部完成后,各委员向被视导的教研组的组长进行反馈。

②全体学科委员集中观摩教研组的专题教研活动,听取组长关于教研组建设和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汇报,旨在了解教研组日常研讨的内容和实效。

③学科委员检查被视导教研组的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以及教研组特色工作的亮点材料。

④学科委员再次集中,对被视导教研组的随堂课听课情况、教研活动情况和被检查资料情况以及本次活动本身进行集体评议,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做出反馈与评价。

⑤在学科委员会集体评议的基础上,各学科委员写出书面视导报告,反馈给被视导教研组的组长,再由教研组长反馈给教研组全体成员。

(2)校本年级社区视导的工作流程

①确定本次年级社区视导的重点。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考察其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着重考察各年级社区的文化创建是否具备核心价值追求,是否开展了在核心文化引领下的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是否能有效地延伸到各个班组。通过考察,评价各年级社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关注年级社区内成员之间的智慧支持与融合共享。

②听班会课。除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参加听课外,还要求本年级的全体班主任参加。

③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集中观摩被视导年级社区学生工作的研讨活动,同时听取年级组长关于年级社区建设和开展日常学生工作的汇报,并检查年级社区有关学生工作的常规资料和特色资料。

④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成员从班会课和研讨活动的质量两个方面进行集体评议,总结经验,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做出反馈与综合评价。

⑤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成员将参加视导的感受、体会以及对问题改进的建议进行梳理,形成书面意见,委员会综合大家的意见,最后形成视导报告,反馈给被视导的年级组长和该年级组的班主任。学校将视导中的经验作为对全体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的资源予以存档。

此外,为了不断完善校本视导工作,学校还出台了奖励制度,为校本视导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三、校本视导的功能与价值

1、校本视导的功能

作为一种管理机制,校本视导实现了以下功能:

(1)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完善了我校的二级管理机制,构建了相应的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激活了教研组和年级组的活力。

(2)了解并促进基层日常工作

了解和掌握组室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情况,及时总结优秀组室的经验,并在校内加以推广。

(3)形成校内专业氛围

我们充分发挥学科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的指导、评价功能,提升了学校骨干群体的专业权威性,在校内形成了“专业自豪、专业尊重、专业支持”的氛围。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视导,提高被视导组室的校本研修的水平和本年级学生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组内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

(5)提升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

通过参与视导,学习和借鉴其他组室的先进管理模式,提高组长作为组室领导和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组室建设和日常管理的水平和成效。

2、校本视导的价值

校本视导逐步展现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建立“成事成”的学校管理理念

我校开展校本视导的主体主要是学校非行政性组织的“两委会”。在校本视导实施过程中,“两委会”成员有时是评价者和指导者,有时又是被评价者和被指导者。因此,他们在校本视导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角色转换,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互动共生,共同提高。这就实现了“新基础教育”“成事成人”的管理理念。

(2)激发学校自主管理的自觉性

校本视导是学校内部的自主评价和自我指导。它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是以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师和学校更主动发展为核心价值的自主管理。因此,校本视导的主体和客体都表现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3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 师生 责任履行 心理契约 诉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06-03

一、心理契约在高校师生管理中的诉求

心理契约是一种隐性契约,是组织内管理与被管理双方之间对彼此所应获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在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诉诸一种平等的体现个人主体价值的趋向。要求改变过去那种硬性的制度化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更为柔性的能够发挥双方更大主创精神的管理模式。因此,心理契约式管理被人们广泛接受。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改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高校收费制度、招生和就业制度的变化等,这些改革使得高校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变化。从以往纯粹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变成了教育服务者与教育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要求实现主体性地位呼声越来越强烈,要求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学校管理者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单向交往模式。这种情况要求学校管理者重新认识自己的地位,改变过去对学生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强制性要求,而采取一种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在柔性管理模式下,心理契约理论有了应用的土壤。采取心理契约来规范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行为与责任,一方面,符合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一种非正式关系的特点,即不存在明显的法律合同文件来规范对方行为,而是在松散的组织机构内从主观意识上产生的一种心理期望和约定,这种规范更能体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和平等性地位,也能在具体管理实施过程中减小工作难度。

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对师生心理契约关系诉求进行实证研究,以下是笔者研究的一些数据以供参考。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一)问卷设计说明

本次问卷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问卷,一类是教师问卷。两类问卷包含样本基本情况5项和心理契约相关问答52项。这52项根据问答的性质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师生对对方责任履行的评价,第二类是关于师生自身责任履行的评价,第三类是关于学校规章制度及心理契约相关问题的看法。两类问卷问答题型均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在单选题上,多数采取五点等级评估法。多选题上尽量采用不定答案项,以方便答题者主观作答。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信度验证

问卷的信度测定采用重测信度检验法。学生问卷通过SPSS软件的Correlations目录下的“Pearson”分析得出相关系数为0.712,呈显著相关;教师问卷分析得出相关系数为0.746,呈显著相关。说明两份问卷的设计比较合理,内容符合问卷测定的要求。

(三)基本描述

本次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1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100%。其中学生问卷发放4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100%;教师问卷发放70份,回收6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

三、实证分析

(一)学生问卷数据处理结果

1.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的教师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部分,笔者设计了4个问题项,从表1中可以看出,其答案集中在“一般满意”选项。其中,“学校在对本专业方向作出的解释和宣传”、“学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组别为“不是很满意”分别达到21.3%、22.1%和11.9%。表明在教学活动一块,学生对学校或教师所履行责任的效果并不十分认可,甚至大部分存在不是很满意的评价。

2.对教师在沟通机制中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表2所示为单项选择题的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在沟通机制一块给予教师评价普遍不高,不是很满意项分别占30.8%和30%,而且完全不满意项也分别占11.9%和11.2%。可见学生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评价相当低,有待采取措施改进。

3.学生在教学活动责任履行情况的自我评价。在教学活动这块,笔者设计了7个问题项,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答题者对自我责任履行的评价相对偏高。从部分选项可以看出,有的答题者对自我责任履行情况相当满意,这主要体现在选“完全满意”项的答题者占相当比例,如遵守制度和爱护设施项都在1/3左右。不过在“上课发言程度”和“您是否能够私底下和任课教师沟通给予善意的建议”选组别4的仍占到30.6%和25.6%。这说明高职学生上课并不十分积极活跃,对于任课教师的善意建议也觉得与自己无关。

4.学生在沟通机制中责任履行情况的自我评价。在沟通机制这块,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项,第一个问题项是:“您遇到问题时是否主动向教师诉说?”答案选项是:“只要有问题就主动说”、“大部分说”、“有些问题说,有些问题不说”、“基本不说”、“不说,等待教师自己观察并表示关心”。根据统计结果可知,选“有些问题说,有些问题不说”占最多数,达37.9%,其次是“基本不说”,占27.7%。这说明学生自己在沟通一块主动性不够,并对教师有所顾忌。第二个问题项是:“您一般不选择说的主要原因是”,答案为:“害怕老师知道”、“害怕同学议论”、“当面不好说”、“电话费贵,怕电话里说不清楚”、“诉说途径有限,没有合理的表达途径”、“说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其他”。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选项最多的为“说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占17.7%,其次为“诉说途径有限,没有合理的表达途径”,占12.3%。说明学生并不认可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觉得沟通或辅导之后还是无效的,因此选择不沟通。但是与前面认为教师沟通不够观点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可能与教师沟通方法和能力有关。

5.学生关于学校规章制度及心理契约相关问题的看法。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学校的正式制度,对于问题“在规章制度以外您是否有许多的想法需要表达”,有83.5%的人认为是有想法需要表达的,学生存在非正式制度的一些期望和要求教师负一定的义务。

在心理契约实施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契约还是有信心的,觉得和教师比较容易沟通,并且不是很容易受到破坏。笔者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两套多选题,从选项里可以看出,遭到破坏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承诺或期望本身的实现难度太大或环境发生变化,占12.1%;若遭破坏,会“加强与教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的占17.7%。

(二)教师问卷数据处理结果

1.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一块,教师对学生履行的责任评价相对集中,观点一致。从统计数据(问题项可参照表1)来看,大部分选项都集中在第三项答案,即一般满意或一般遵守等,例如,教师认为学生一般遵守制度的占87.7%,说明离较好地遵守还有一定距离。在独立思考问题上,教师的答案与学生自我评价有差距,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而53.7%的教师认为一般能够独立思考,认为不怎么独立思考的占24.4%,说明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和教师的理解不一致。在能够提出善意的建议方面,教师大多认为学生不怎么积极提建议,一般能够提出建议的占39%,不怎么提的占12.2%。

2.教师对学生在沟通机制中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在沟通机制方面,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项。第一问题是:“您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是否主动向您诉说”,答案统计最多的是“有些问题说,有些问题不说”;第二问题是:“您认为学生一般不选择说的主要原因是”,此问题为多选项,答案最多的是“当面不好说”。通过此调查,笔者发现教师对学生在沟通机制方面责任履行情况态度比较中性,存在问题不大。但是从“当面不好说”也可以引申为,是教师给学生不够充分的信任感,让他们无法沟通和交流。

3.教师关于学校规章制度及心理契约相关问题的看法。关于学校规章制度及心理契约相关问题的看法,笔者设计了同样的问题项(可参照表4)。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重要”问题项的答案统计来看,34.1%的教师认为一般重要,43.9%的教师认为不怎么重要。这个数据出乎笔者的意料,因为学生管理者本应该遵循制度办事,而在调查中却有如此大比例的人感到制度的存在不是那么重要。此外,有51.2%的教师认为在规章制度以外有许多想法需要表达,在期望和义务方面,有90%以上的人希望学生给予一定的期望和作出一定的义务。在“您觉得与学生能够很好地沟通和交流并使双方意愿达成一致吗”问题项中,48.8%的教师认为一般,29.3%的教师认为很难沟通并达成一致。这数据和学生问卷相近,说明在沟通方面双方都缺乏信心。“您觉得双方的非书面承诺或期望容易破坏吗”问题项中,有51.3%的教师认为比较容易遭到破坏,这也说明心理契约式管理要维持下去,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也源于它的不稳定性。

四、结论

第一,从双方对对方责任履行的评价来看,学生对教师的责任履行评价较低,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履行评价较高。这和前面分析学生管理存在单一线性执行的问题一致,即教师按照正式制度和意愿执行单向管理,并未顾及学生感受,从而造成学生对其诸多的不满。这些不满需要通过非正式制度来加以解决,即构建心理契约式关系,从而才能改善师生关系。

第二,从双方自身责任履行的评价来看,学生和教师评价都比较高。这源于人的自我心理因素影响,对书面式评价比内心自我评价高。若不经过书面的答题方式,可能在某些方面个体并没有那么自信,也不会给自己各方面都打高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第三,在教学水平、沟通机制方面,教师对自身评价不是很高,认为还有待完善。说明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最根本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都做不够好;而在松散的组织内部,双方的联系和沟通频率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管理者需要由专职人员来担当,保证时间的充足和能力上达到要求。

第四,从评价数据来看,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履行感到不是很信任,对能够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上不是很有信心。说明学生在树立自身信用方面需要加强,在沟通上还需要采取主动。

第五,学生认为制度的存在比较重要,而教师认为制度并不怎么重要。说明学生对正式制度有一定的依赖,而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受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希望在制度方面能有所改进,或采取更灵活的管理方式。

第六,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在制度之外有一定的期望并需要一定的表达,希望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去维持心理契约。这说明心理契约式管理符合主体内在的需求,而且这种心理契约能够实施和维持下去。

【参考文献】

[1]丁健.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综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曹威麟,段晓群,王晓棠.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3]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心理学动态,2001(3)

[4]胡文斌.论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4)

第4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28―01

近几年,学校安全方面的事件时有发生,这让学生安全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因为千万学子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随着社会的稳定、教育的发展,学校安全管理也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学校安全不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是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为了让小学生能在学校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安全管理方面,作为负责的老师要和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配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牵动着学校和家长的心。因此,学校安全管理不但要学校做好保卫安全的监管监督工作,而且还要给学生灌输安全常识,让他们有自我保护、远离危险的意识。

为此,学校要时常开展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讲座,让学生学习一些保护自己的常识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比如,每学期在学校开展一两次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或者“消防安全伴我行”、“安全校园,和谐校园”、“法津小讲堂”等为主题的讲座或者活动。学校也可以利用早读、主题班会、校园广播 、板报、橱窗等方面,多角度地给学生宣传安全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也能从不同角度,时时处处接受到安全的教育,配合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学校和家庭建立安全网,给学生的安全双保险

学生的安全除了学校的负责,学生自己要学会保护自己外,还要家长与社会的积极配合。学校要设法和家长建立联系网,比如校校通,学生到校家长就能收到信息,学生什么时候离校家长也能收到信息。家长也要在管理孩子写好家庭作业外,给学生看看报纸上关于安全事件的报道,让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些常识和对事情判断的能力。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在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家庭环境建设,为学生搭建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这方面,学校要给家长也做一些宣传,或者给学生和家庭联合开展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如召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家庭环境建设研讨会等。让家庭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家长也可以给学校提出有效的建议,让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且更加完善。这样,我们可以在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习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三、建立应急方案,组织应急演习,让学生在危险来临时能机智避害

很多学校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防震应急措施,让学生参加了各种预防、撤离的演习活动。其实,这远远不够,学校安全管理是长期的工作,我们不能脚疼医脚,头疼医头。要常抓常练各种危险应急演习,让学生在危险面前,不再惊慌失措。学校要给学生经常讲一些如何应对火灾、地震、泥石流的讲座。我们也可以利用科学课、自然课给小学生讲讲这些危害方面的知识,如地震时为何要有序撤离,火灾时为何要俯身捂住嘴、鼻撤离等等。当然,在不可预料的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救援工作,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作出汇报。

第5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校本研究 对象的选择 调查研究

当前,农村小学关于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等有关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近几年来笔者对学校校本研究这方面的几点思考与同仁们分享。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指学校内部基于学校的实际,为了学校发展。而校本研究则是对于学校实际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学校中的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校自身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目的的研究。当下,校本研究则被泛指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

二、对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课题的可以来至于学校管理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学校教学与在职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的研究。

1、研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学生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好坏,总会显露在课堂教学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别人讲课”是“最紧张,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大量地听课和分析课,才能对教师的教师的教育法和教学修养,对他的学识、眼界和兴趣做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分析了大量事实及时相互联系才会取得对教育的发言权。以观察这的角度去听课,不为单纯的“听课”而去听课。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课堂上师生怎样互动,以课堂目标、教学结构、教师身心投入、尊重情感态度、课堂方法及技巧为目的的进行观察。做好观察笔记,便于课后评论、交流体会,为研究工作的后期总结做足准备。

2、对师生情感、行为、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研究。(1)教师作为被研究者,他必须具有作为研究主体的积极性与素质,包括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专业自觉与自信、合作精神等。每个教师都拥有一种或几种有利于研究的方式方法。相互探索、相互总结研究对教学教学的理解,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排解,对工作中存在疑惑的处理办法。着重实现1+1>2或1+1+1>3的目标。(2)学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态度、学习方法、行为的基本了解。并完成制定研究方案、执行方案、反思总结等工作。使研究工作能有效顺利开展。重点突出抓好,学生在课堂下是怎样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自我提升。课堂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宽松。当学生能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那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就能很好的体现自我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校本研究中,教师们更加倾向于用案例研究、叙事研究,习惯于纸上谈兵,对走进课堂、走进实证研究方法心存畏惧,这是不可取的。

调查研究主要方法有调查、课堂实验、测量这三种方法。调查可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为主,随即访谈为辅的方法。课堂实验是对问卷调查、访谈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理解,实践改正的措施。完成改正后,进行阶段性测量,检测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制定下一步研究步骤,提高研究成效。

四、资料整理与总结

首先把握研究课题的现状,在材料收集完成后,对搜集的资料都要进行筛选、取舍、统计。依据所掌握的数据及资料在研究性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对实验或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整理,发现规律,寻找材料的共同点,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要向研究者强调尊重事实,统计的数据要真实可靠,如果与预期的有出入或相反,也要如实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第6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树立“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观

各校通过“校讯通”信息平台进行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已有多年。然而,很多学校由于关注不够或认识上存在偏差,信息沟通陷入定势,通常只专注于下发家庭作业、通报学生学习成绩等。我率先在学校互动平台上开辟“知心邮箱”,开始与家长直接沟通,对家长进行家教方法分享、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成长关注等具体而有效的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树立两个观念,即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的育儿观。

邮箱开通不久,就有家长发来信息说自己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很淘气,在遵守纪律方面很差,自己很着急也很头疼,无计可施。我仔细斟酌后回复说:“孩子淘气不遵守纪律,那是天性使然,要不然那还是孩子吗?守纪律是一种习惯,也是要靠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帮助孩子养成习惯。老师绝不会把守纪律这一项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同样,老师也不会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因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在学校里都会受到尊重。”轻松亲切的回复让家长放下思想包袱,充分尊重孩子。另一方面,我又和孩子班主任交流,要求教师多多鼓励孩子,一有进步就在互动平台上发信息表扬孩子,经过一学期的悉心培养,孩子在遵守纪律方面有了明显改善。针对不少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容易感情用事、不客观,给孩子的爱往往出现错位的情况。我在平台上专门开辟“尊重孩子从尊重孩子的人格开始”系列专题,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指导家长如何从尊重开始教育孩子。

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只有考上大学,考上名校才是成才”的认识误区。我积极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家长给我发来信息:“我儿子是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做题特慢,我给他订的目标是将来考上清华、北大,所以每当他不在规定的时间做完题,我就说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此激将,但是我发现越来越不奏效了,请程校长帮助支个招。”我回复道:“您的出发点很好,但话有些刺耳。孩子其实很懂事,只是我们不该总是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应该让孩子拥有本该有的童真,多表扬他的优点,让孩子在鼓励中逐步树立自信,才能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就这样,我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列举事例、就事论理、诠释方法加以指导,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是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十七岁男孩的母亲。我经常把自己在家教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与家长们分享,帮助家长树立适度、尊重、放手、耐心的科学育子观,很受家长的欢迎。在2012年母亲节的前夕,我在平台上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内容是关于自己如何帮助儿子度过困惑的青春期,很多学生家长看过后感动得落泪。我通过互动平台让家长们明白:要尊重孩子的成长,不要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不要代替孩子成长;作为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和人格发展;要适当放手,但永不言弃;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拓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学校发展”的渠道

“让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满意”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服务理念。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我要实现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者,配合学校开展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学校工作行使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除了通过网络互动这种和家长直接沟通的方式外,我们会及时更新学校网络,让它成为家长了解学生和学校的另一个窗口。很多家长每天必看,看过之后,会和孩子讨论交流,写出留言或评论,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改变了家长只能做“旁观者”的局面。一次,一个家长在留言板留言说:“学校应该为家长举办走进课堂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我非常重视这条建议,经与教学处协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门,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情况,让家长零距离感受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模式。家长根据观察,在互动平台上填写“活动反馈表”,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评价。还有许多家长纷纷在留言板上留言,发表感受、交流心得,促进了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面对家长提出拓宽操场、取消校服等暂时不能实现的个性要求,我或在网上回复,或通过电话沟通,说明原因,使家长觉得所有建议都被同等重视。

每到学年初或学期结束,我会在网上召集平时参与家教活动次数较多的家长,举行网上座谈会,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搭建“做智慧型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平台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视为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绝大多数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但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把家校互动平台办成家长学校,搭建一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平台,是我一直倾注心力搭建家校互动平台的另一个愿望。

1.依据互动内容,自编电子《家长手册》

学校管理者每天的工作非常忙,但我依旧坚持把近千名学生的家长纳入我的教育范畴。每到一个新学期,我在网络平台上征集家长们在家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年级提炼出一个重点内容做成专题,分别召开年级家长会,或围绕学习习惯的培养、或注重个性塑造,旨在教会家长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做一名智慧型家长。会后,家长会通过互动平台收到一份以“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学会与孩子玩儿”等系列专题的电子《家长手册》。我以最朴素、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不同年级孩子的家长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每一期专题168个字,存储在家长手机里,任何时候都可以翻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2.成立家教交流QQ群

家教QQ群是在我倡导下,家长自发自愿组成的校外沟通平台,源于最初家教经典案例的交流互动。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我很注重拿出好的家教经验在平台上与家长分享。在一次小学生毕业典礼上,一位家长的发言材料马上成为会后互动交流的内容:“各位家长,在今天的活动中,六(3)班金逸伦家长的讲话让我很受启发!现与大家分享,我每天都会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当天的报纸,分享对热点问题的感受。每天陪孩子看《百家讲坛》,让孩子了解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为学生打开通往阅读圣殿的大门;我无论多忙,每天都会用五分钟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讨论,引导孩子思考!让我们共同向这位可敬的家长学习! ”通过这种互动分享,几位家长在我的倡议下建立了家教交流QQ群,成员除了交流家教经验,还组成家庭互助组,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一起学习、聚会、参观、郊游等,为家长之间、孩子之间的交流搭建起平台,使家长也在活动中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孩子,学习借鉴别人的育子经验。

3.举办网络家长沙龙

根据家长的要求和不同阶段学生的情况,确定主题,在网上举办家长沙龙,是我将家教互动平台虚拟空间与现实交流进行有效结合。沙龙采用网络对话的形式,讨论和解决一些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一期家长沙龙的主题是“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自愿参加网络讨论,有一百多人参与。在家长沙龙上,我引导家长们讨论,恰当地点拨和总结。我的真诚、坦率赢得了更多家长们的参与。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争相留下我及其他家长的联系方式。第二期的主题是“与孩子谈性说爱”,沙龙空间里,众多生动的案例给所有的家长们以启示。随着报名参加沙龙的家长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开始策划组织召开班级家长沙龙。

第7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为健全和完善工程类高层次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硕士生

0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2-3]。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印发《关于成立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正式启动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测绘人才培养机制,将测绘院校和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测绘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4-7]。中南大学于2011年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贯彻落实该计划的具体实施,针对卓越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度优化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和改革目前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南大学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采用校企联合,按“1+1”分阶段联合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培养、企业挂职培养两部分,硕士生在学校、企业挂职培养的时间(包括学位论文时间)累计分别为1年[8-9]。本文针对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企业、学校管理和导师4个层面之间遇到的衔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

1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

在中南大学进行卓越测绘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院和企业之间经常组织学生、企业、学校和导师之间的会谈,便于掌握培养环节及时发现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次会谈后,我们发现4个层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管理和期望落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对企业是有所期望的,他们期望可以得到较好的地位待遇和工资待遇,部分学生存在期望和要求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学生急于尽快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企业,但又对企业流程和业务不熟悉,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2)从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对学生期望较高,希望学生可以迅速帮忙解决问题,未能给学生一个熟悉企业流程和业务的过渡期,导致学生和企业之间各自出现期望偏差。3)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学校存在着较大地管理困难。中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专业众多,单就测绘工程专业来说,导师的研究方向众多,有些以理论研究为主,有些以工程创新为主,研究方向的不同,导致需要联合的企业数量众多。4)从导师层面来说,学校的研究方向一般较前沿且偏理论,但企业发展方向与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导致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产生不一致的问题。

2优化培养过程,融合校企资源

积极解决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双赢,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校企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对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衔接问题和期望问题,进行双方面的沟通,要求企业设置过渡期,给予学生学习企业流程和业务学习期。企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适当的期望值。在学生去企业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使他们明白付出跟回报之间具有一定的延迟期,不要急功近利。2)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方向不一致问题,建议校内导师多跟企业联系,使研究方向尽量与实际生产结合,组织校内导师和学生在研一期间参观企业,发现企业生产流程和业务中的问题,把理论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企业的市场定向优势,抓住用户实际需求和生产中遇到问题,改革已有的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尽量引导社会发展需求。让校内导师成为企业领域内的专家和引导者,指导企业发展。3)对于学校管理方面来说,建议学科进一步凝练现有的研究方向,多去相关企业调研,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特色专业,联系特色企业,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与所联系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学校资源丰富,有利于做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指导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应用,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为学校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3结束语

“测绘工程硕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环节”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和导师的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南大学测绘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环节,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工程类测绘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马慧云 邹峥嵘 张云生 陶超 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2]焦明连.卓越测绘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测绘,2012(6):102-104.

[3]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7-55.

[4]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1):102-104.

[5]朱庆伟,孟鲁闽,刘蓉洁.地矿类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初步实践[J].测绘科学,2012,37(5):229-231.

[6]冯甜甜,程效军.“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7-29,36.

[7]焦明连.“卓越计划”视域下校企联合培养测绘人才的探讨[J].测绘科学,2013,38(6):198-199.

第8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于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县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相关委室主任、教育界委员代表、社情民意信息特邀联络员代表参加组成调研组,采取分散调查、集中视察、走访学生家长等方式,先后深入大滩乡完小、西渠镇完小等20多个小学及教学点,对全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小学及小学教学点39所,全县共有小学生12838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32.56%。其中寄宿制小学23所,占小学数量的59%,共有寄宿小学生5081人,占小学生总数的39.58%。低年级学生寄宿的学校18所,占寄宿制小学的78.3%,共有学生907人,占小学寄宿学生的17.85%,占小学生总数的7.06%。农村小学现有在岗教职工848人,其中生活指导教师120人。

二、工作成效

(一)优良的设施为学校管理创造了条件。近5年来,我县精心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城新建学校工程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校舍14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食堂11所,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全县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西渠完小专门开辟了低年级学生生活区,修建了低年级学生餐厅、宿舍和厕所,配备了餐桌餐凳、餐具柜、消毒柜、儿童床、储物柜,为低年级寄宿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精细的服务为学校管理夯实了基础。各学校均为低年级寄宿生配备了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广大教师特别是生活指导老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手把手教学生穿衣吃饭、铺床叠被、舀饭洗碗、打扫卫生,帮助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锻炼他们自理生活的能力。学校聘请了村卫生所医生为兼职校医,负责学生日常小病的治疗和流行疾病的预防工作。为解决好学生上学乘车问题,县上建立了政府负责、公司运营、财政补贴的校车管理服务模式,全面实施校车安全工程。目前,全县共投入定线客运班车56辆,开通校车运营线路223条,使农村寄宿学生坐上了安全车、放心车。目前,蔡旗完小、重兴完小、双茨科完小、大滩完小、红沙梁完小等学校均实行低年级学生日接送制度。

(三)完善的制度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保障。各寄宿制学校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带班制、教师值班制、夜间巡查制和低年级学生生活老师陪睡制,落实住校生就寝清点制度、学生缺勤跟踪制度、学生接送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学校食堂购物台帐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为寄宿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

(四)经常的沟通为学校管理聚集了合力。各学校设立了家长接待室,开通了亲情电话,为学生联系家长及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方便。学校定期不定期安排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或亲子互动活动,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动态。学校、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主动对接,经常沟通,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存在问题

(一)运行成本提高,经费保障不到位。寄宿制学校在用水、用电、取暖、炊事人员工资等方面的开支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学校公用经费越来越紧张,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数量越少,资金缺口越大,学校压力越大。如泉山镇红柳岗完小现有学生135人,教师及管理人员13人,共有教室12间,学生宿舍7间,仅冬季取暖一项开支高达3.5万元,而学校公用经费仅为6.75万元,加之营养早餐所需的煤、电、水、人员工资等均无配套资金,学校正常运转极为困难。

(二)管理难度增大,师资力量不充足。由于低龄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弱,加之孩子过早地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一些孩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孤独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个别较为内向的孩子因为缺乏家长的鼓励和疏导会变得敏感多疑、自我封闭;个别较为外向的孩子因为缺乏家长的监管和约束而变得调皮捣蛋、冲动急躁,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校长和教师既扮演着管理者和育人者的角色,又兼具父母和保姆的职责。学生吃喝拉撒住都在学校,教师从单纯的白天教学向24小时管理转变。学生的住宿安全、饮食安全、卫生健康、课余生活管理等都需要学校通盘考虑。由于经费问题,多数学校无力配备保安、保健医生等必要的生活保障人员,加之部分学校生活指导老师缺口大且老龄化现象严重,他们虽有较强的责任心,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与学生交流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一些具体工作仍需任课教师兼任,使得许多任课教师常年超负荷工作。目前,全县共有生活指导老师120人,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甘政办发〔2012〕233号)的规定,尚有40人的缺口。

(三)配套设施短缺,发展水平不均衡。各乡镇寄宿制学校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设施设备短缺。据调查统计,18所低龄寄宿制学校中,有10所学校无专用食堂和餐桌;有16所学校宿舍内无统一储物柜;有9所学校冬天取暖仍用火炉;有1所学校低年级教室内安放床铺,宿舍和教室混为一体;有3所学校低年级学生无宿舍、无床位,午休只能爬在课桌上将就;有部分学校宿舍和厕所相距较远,学生夜间上厕所极不方便。

(四)安全意识淡薄,校车运行不规范。我县农村寄宿制学校虽已实行校车接送制,但由于部分乡镇村社布局分散、学生数量少,校车难以运行,学生往返仍由家长以农用车、电动车或摩托车自行接送。如收成乡完小共有住宿生116人,分别覆盖15个村,居住地距离学校10公里以上的占学生总数的30%,15公里以上的约占10%,校车运行难度大。学生往返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车辆由老人驾驶,有的车辆严重超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一)拓宽经费保障渠道,增加教育教学投入。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各级教育专项资金集中起来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二是科学测算经费开支,适当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建议在营养早餐3元/生天的基础上,考虑配套解决学校供应营养早餐所产生的水、电、煤及人员工资问题。三是广泛动员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鼓励他们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努力形成多元化帮困助学机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每年组织教师及管理人员接受相关培训,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参观学习、聘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其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精选一批经验丰富、性格开朗、有爱心、有耐心的人员担任生活指导老师,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感染孩子。根据寄宿制教育的实际情况,配足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确保学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9篇: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管理育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一、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1、管理育人内涵界定

山东大学赵建华认为,[1]管理育人就是指学校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育人目标的过程。刘洁认为,管理育人是指学校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通过管理者的角色行为,对被管理者、管理者自身以及其他人员在政治素质、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德育目标的过程

管理育人是高校管理者为实现育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对高校学生积极引导的过程,它的基本职能是把握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的、界定教育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教学工作实行计划、调控、组织、监控。管理育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中心环节。

2、寝室文化内涵界定

1986年“寝室文化”这个概念由上海交通大学提出,随后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12年李俊英在研究中提出:寝室文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寝室物质文化,即寝室的各种硬件设施及环境卫生等;二是寝室精神文化,即寝室成员在寝室长期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等。[2]刘维认为: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共同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3]刘建波认为,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在共同学习、生活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的总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寝室设施、环境卫生、室内陈设等,是物质文化范围,也是寝室文化基础;软件是寝室成员的生活方式、闲暇活动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精神文化范围,它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

综上所述,大学生寝室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学生寝室物件陈设、安全卫生等硬件条件;其二,是寝室成员在长期生活当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共同奋斗目标以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等软件条件。

二、管理育人与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分析

1、管理育人机制影响寝室文化建设组织实施

管理育人机制由其内涵决定,管理育人的内涵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是围绕着育人管理实施的,最终是要通过各种管理和教育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人才。管理育人机制有间接性、渗透性等特点,但是其影响是全方位的。要实现育人功能就要求一切工作围绕学生而进行,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寝室,所以寝室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育人的机制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寝室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是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处的机构设置以及工作机制直接影响到寝室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学生工作处下设公寓管理科直接负责公寓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这样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寝室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2、管理育人思路决定寝室文化导向

管理育人的思路主要由实施部门和政策导向决定,管理育人的实施部门是学校的管理部门和其它人员,它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行为,对管理者自身以及被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养成等,它的思路决定寝室文化建设的导向。

西安文理学院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主题文化宿舍创建就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基础实践,主管部门将主题文化宿舍创建思路定位于安全、卫生、美化、共同奋斗目标等四个层次,寝室文化建设的导向就是围绕这四个层次进行创建,学生寝室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一寝室的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激励和督促,形成良好寝室文化的同时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公寓与人平台的有益探索,也直接反映了管理部门育人思路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3、寝室文化促进管理育人发展

1997 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加强社团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随后关于寝室文化建设在育人功能发面的研究开始出现。管理育人是全方位的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努力,比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学生学习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制定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规范思想、行为;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借阅环境;后勤人员为学生的住、行、用提供便利都是管理育人的具体体现。

寝室文化建设是不仅仅是为提供住宿的便利,它涉及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等方方面面,所以他的建设实施主体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部门,而是多部门联动,相互配合和合作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管理育人的内涵,促进了管理育人实践的发展。

三、加强寝室文化的建议

1、完善管理育人内涵,提供寝室文化建设组织保障

管理育人的内涵是学校的管理部门和其它人员,把育人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行为,对管理者自身以及被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养成等管理的过程。

学校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各学院以及辅导员之间的通力协作是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为这些机构部门、个人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执行者,而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不是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所以各部门应各司其职、统一协调。这样才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明确管理育人思路,强化寝室文化制度建设

管理育人思路的落实需要以制度建设作保证,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养成基础文明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制度建设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制定公寓工作规章制度、值班制度、卫生安全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主题文化宿舍创建办法等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督促学生保持宿舍安全、卫生、遵守作息时间、爱护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等。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规范文明行为等提供制度保证。

3、开拓寝室文化建设途径

建立完善的寝室规章制度,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比如除了学校的寝室规定外,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站工作手册》、《公寓安全手册》等,作为寝室文化公约,大家共同遵守,寝室长以及其他学生干部也能照章办事,在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同时也营造出了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

开展目标教育,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可以追求的理想信念,才能有内动力不断向前。因此,寝室制定成员共同奋斗目标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比如,通过四年的努力继续深造、拿到奖学金、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等。

积极营造寝室文化氛围,有条件的院系可以开展“寝室文化节”。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不可或缺因素,寝室作为大学生活动最密集、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如何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寝室文化节融入寝室生活、学科技能、运动比赛、学习风采、人文素养展示等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寝室成员间团结友爱、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学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2011.2.

[2] 李俊英,王权增.从寝室文化建设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的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

[3] 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8.

【作者简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