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区域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规划设计

第1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第2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区规划;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And th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uilding area such as compared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ommunity should accord with the basic needs of living, to provide convenient and safety of lif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continuously taken seriously by people up. The article from six aspects respectively expounds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its feasibility are discussed.

Keywords: district plann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素质的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建设也提高了要求。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住宅小区的规划以及建设质量的水平,不仅仅对居民的生活和文化的追求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面貌,也是社会文明个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所以说,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的角度来看,对城市住居小区的规划管理都显得十分重要。

1、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2、小区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并且积极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小区规划设计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仍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发现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强改革与完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住宅小区各项元素的规划、设计、组合、配置、布局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尽显“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使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具体而言,在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分析当地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环境要求、行为规律、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修养等因素,根据行为学理论、美学理论特别是人体工程学理论来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小区的各项元素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空间尺度问题,总之,必须让小区的各个功能去均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功用。

例如:设计道路、健身设施以及园林小品时,在美观实用这些必要标准之外,更加需要考虑它的舒适性、安全性、无障碍性与易于识别性,为老人、儿童特别是残疾人的使用提供便利。

2.2小区功能布置

现代小区的空间接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现代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安静、幽雅的有氧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

2.3小区交通系统设计

在城市居住区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大量的汽车,人们对传统住宅区的心理感受也因此改变。此种改变必然涉及到小区道路与人、汽车之间的关系,所以进行道路规划时不仅需要保留汽车行人的通行功能,又要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交往要求,也不可以影响小区景观的环境。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具体是采用人车分流规划设计还是人车混行规划设计应该根据汽车的数量来确定:当汽车达到一定规模时,“人车分行”不可避免;然而当汽车规模过度时,物极必反,探采用“人车混行”模式则为新的解决方向。

“人车分行”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汽车和行人的分离确保了住宅内的生活环境不被大量机动车通行产生的安全、污染、噪声等问题干扰,让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完全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第二,在一个完全适合汽车行驶的环境中,汽车交通运行可以避免行人的突然行为对行驶的影响,提高了汽车交通效率。

“人车混行”理念认为个人安全有别于现状中存在许多以门控系统维持居民安全的措施,住区开放性街道向城市展开,因而人行道上人群聚集,生机勃勃,因此也更为安全。抑制汽车适居性住区中提倡以步行为主的交通环境,但并不排斥车辆的行驶。完全排斥住区汽车或停车场既不实际也将会移走住区的活力,使得其感觉起来更不安全。只是在利用道路装置、及转角半径等设计手法将车速降到满足人车混行的要求。

2.4重视绿化规划

植物不仅是小区景观中的主体元素,它还具有调节气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降低噪音、抗菌杀菌等生态效益,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缓解情绪、释放压力、养生保健、游赏学习等社会功能。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各设计师探讨最多的、而且是最富于变化景观元素。

植物的配置要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选择生态位有较大差异的物种进行合理配置,物种之间的竞争才比较缓和,植物各物种之间对营养元素的利用趋于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并且,由多个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例如:乔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就是利用不同植物对光需求不同生态位来合理分配其空间位置,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小区内的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活动和相互进行交往的场所。人的一生约有1/2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中度过的,小区绿地又是人们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户外生活空间,是人们休息活动与人际交往的最佳去处。在这种空间里,人们感到舒适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交往活动。人们相互交往需要舒适的活动空间,其活动主要表现为:公共游戏、演出、交谈、体育活动等。人们在交往中往往还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调查表明,老年人一般要求能容纳多人聚集活动的场地或较大面积的建筑休息设施,场地和设施要求铺装平坦以利于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一些青年人则多喜欢较为僻静少干扰的地段,也有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或读报、宣传等设施,相对地说,他们在绿地中的私密性活动较多;少年儿童则喜爱在较大的活动场地或绿地中玩耍。总之,都需要有较大的遮阴树、各种植被和适量的休息设施。

小区绿化为游人各种活动创造了舒适的场地,其功效主要体现为游人“共有”这一特征,人们在绿地空间里自然发生着公共性活动。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中应该把满足居民进行活动和交往的需要作为小区发挥绿化功效的需求,列为设计的重点。

第3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 居住区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案例工程概况:

住宅小区位于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延长线凤岭段北侧,枫林路东侧。基地呈狭长缓坡丘陵地形,南北两侧各有两条宽18m及12m的规划路环绕。该项目总用地55965.424m2,总建筑面积167819.97m2,地上总面积141635.77m2,地下总面积26184.2m2;容积率2.53,建筑密度19.56%,绿地率38.1%。

以下通过对金龙・理想1号小区用地条件的分析,以及对住宅区规划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将“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紧密贯穿在该项目的规划与环境设计中,以达到创造开放、自由、舒适的空间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二、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一)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规划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充分利用环境,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本着建设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节约能源、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相结合的生态住宅来进行设计。

人性化设计宜居的绿色生态住宅环境应注意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金龙・理想1号住宅小区设计中,小区共设两处人行出入口、两处机动车出入口,均设于枫林路。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注意住宅楼的朝向和风向,使住宅区形成自然风道与生态绿化环境。同时,考虑到建筑单体和群体与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注意阳光对环境及住宅日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景观环境用地,使小区绿化率达到38.1%,使之成为景观生态场地。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金龙・理想1号住宅小区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合理选择和搭配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相协调,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能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和住区微气候方面的巨大作用,以达到真正具有生态效果的宜人的居住环境。

(二)和谐交往的心理环境与合理的空间布局

从住宅区中心绿地到楼前绿地到庭院绿地,按“公共――半公共――半私有――私有”的空间格局,在居住小区中以不同组合形态构成景观带,形成居民户外活动的领域,并经过精心布置绿色植物、花坛、坐凳、雕塑等环境小品,及可供老人和儿童休闲游戏的场地和设施。

小区的景观分为四个空间格局: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有空间、私有空间。

公共空间: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与文化建筑、水面、草坪、树木、雕塑小品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

半公共空间:组团内部绿化,以自然植物为主,成为各组团内部独立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公共性具有一定限度的空间。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有效疏散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半私有空间:住宅楼各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吸引各组团的居民不同程度的参与,从而营造出院落住宅持有的归属感。

私有空间:住宅架空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架空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植物,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观。

三、单体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

(一)在住宅单体设计中考虑空间的舒适性

住宅的舒适性应重点考虑住宅空间尺度对人的居住环境的心理感受,在设计中还应注重增加更多方便合理的使用功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设计要准确地把握空间尺度,提高住宅空间的舒适性。

居住空间并非越大越好。住宅的舒适性就是一种居住者的心理感受,过大的空间环境会使人们从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因而要考虑居住建筑的私密性。

金龙・理想1号住宅小区户型设计强调“户户朝南,窗窗有景”,既经济实用,又能提供独特居住空间感受。户型室内平面布局上讲究经济适用,并结合空间灵活多变的特点,室内功能分区合理,动静分离,公私分区,干湿分区,室内开间及进深合理,各房间面积比例恰当,而且室内交通流线清晰,杜绝面积浪费,强调居住的实用性。

在户型空间设计上,全落地大飘窗、转角飘窗的设计将室外的优美景观延伸至室内,从而使身心更放松,心情更为舒畅,而且房间采光更为明亮。户型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每户均巧妙设计有大面积的入户花园,使得室内空间灵活多变,业主可根据自身喜好及要求,将入户花园一部分空间进行优化,变成各种功能的房间,与市场上同等面积的户型相比,房间功能更齐全、使用空间更大、舒适度更高。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金龙・理想1号住宅小区户型设计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二)生态节能环保、日照遮阳与采光设计住宅的生态环保设计既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是每个建筑师要认真思考的。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照明灯均采用节能型的灯具,如太阳能灯具;绿地浇灌系统为节水节能型的喷灌系统;住宅单体设计中,建筑材料均采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如墙体均采用蒸压加气砌块外墙保温,屋面采用绝热挤塑聚苯乙烯板隔热等等;建独立的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理小区居民每日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有害污染。

(三)住宅的无障碍设计在金龙・理想1号住宅小区整体环境景观道路设计中,考虑了盲道,在地上的车位中设计了无障碍车位。在配套建筑的设计中,设有无障碍厕所等。在单体设计中,楼体的出入口设计了无障碍坡道,入口平台的宽度均考虑了轮椅的回转距离。此外,还设计了无障碍的住宅套型,套型内的设计中均考虑了轮椅在户内各个区域的回转距离、转动半径和活动空间。考虑卧室、起居室到厨房、卫生间的通道尺寸和洞口宽度,在卫生间等室内增加设计了扶手、握杆等一些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使用的设施。

四、结语

在人们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今天,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住宅将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住宅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效节能材料,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使人们的居住环境、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环境更加舒适、优美、洁净是每个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特瑞普.自然与生态设计:德国SBA事务所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25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摘要: 花海景观成为近年来乡野园林设计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华东某市花海项目为例,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基于花海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将整个场地划分成迎宾花海区、台地花海区、童趣花海区、采摘花海区和养生花海区等五大功能区,形成“一轴、一心、两环、五区”的景观结构;采用三级园路将景观区串联,丰富地形设计,形成视觉体验,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和湖面形成山水景观;植物设计上,利用条状曲线机理营造丰富的花海,并设计有集中式的色叶林。项目重点营造农业体验旅游,包括农耕体验、采摘体验、农副产品生产体验等活动设计,在不同的功能区侧重体现视、触、嗅、听、味的五官感受,因地制宜地安排旅游活动。

关键词: 体验式; 花海; 乡野;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 731. 3 文献标识码: C

花海景观是以大面积的开花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或园林景观[ 1 ]。花海景观可分为自然花海和人工花海[ 2 ]。天然花海主要分布在草原、森林边缘和河流等自然场地;而人工花海最早源于工业加工用花、种子种球生产用花的生产基地,如著名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保加利亚玫瑰谷等,人工花海通过连片种植能形成观赏价值较高的景观效果。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观花为主要目的的花海旅游日益盛行。以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导的传统观光式旅游,仅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文化或视觉的满足感;而体验式花海旅游相比传统的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及互动,比如为城市居民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乡村生活体验,以及不同旅游产品间的互动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打造花海吸引游客, 各种以鲜花命名的节日也随之精彩纷呈。 然而, 相关的花海旅游景区仅是模仿和复制, 缺乏鲜明特色, 产品内涵单一, 体验层次单调, 且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 4 ]。 而本项目旨在将体验式旅游理念应用于花海景观设计, 打造具有特色的体验式花海景区, 为以花海为主题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及规划设计大纲

1. 1 概 况

项目基地位于华东某县级市现代农业园区中心位置,占地约13 hm2,地块为几何不规则形状。其北侧与省级公路相连,西侧临近亲子乐园,东侧为待开发地块,南侧为民宿聚集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是该市区市民及周边游客观花的主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旅游观光独特性价值。

1. 2 规划设计大纲

1. 2. 1 设计功能定位

结合整体花园旅游景区的布局安排,将场地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花海旅游胜地。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打造一个完整的花海休闲、互动旅游空间,使其成为该地区唯一具有乡野特质的体验式花海公园和健康发展、生态可持续场所的范例。

1. 2. 2 设计原则

1. 2. 2. 1 生态性原则

坚持生态原则是花海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 5 ]。生态性原则要求在设计中注重利用好场地的地形、水系、植物等各种自然景观元素,采用以乡土花卉植物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品种,达到最佳的环境效果。 同时,要在设计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对本地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 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1. 2. 2. 2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花海景观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6 ]。花海景观中,硬质景观相对较少,更多地依靠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地貌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节变化来创造变换的景观,以突出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 2. 2. 3 简约经济性原则

花海公园的规划要以简约和经济性为原则。一方面,项目并不单纯地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同时也要考虑项目造价限制的约束;另一方面,花海旅游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在营造花海景观的同时可以合理地设计旅游活动和游乐设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1. 2. 2. 4 体验性原则

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更强调游客的心理感知和理解,不追求旅游结果,更注重的是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受、体验和享受的过程。通过旅游者的参与和互动活动,旅游者能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思考旅游活动,体会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魅力。在活动规划中,应强调旅游者的角色模仿和参与,使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旅游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观感觉。

1. 2. 3 设计策略

1. 2. 3. 1 维持现有生态肌理,打造生态花海

项目场地现状为大面积的农田与灌渠,具有较强的肌理感,本设计在保护此基底的前提下,整理田地,梳理水系,以花为材料,打造花海景观,将“田”、“水”、“花”、“园”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花之公园”。

1. 2. 3. 2 展示特色空间,打造良好的视觉体验

结合场地基底,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地创造空间。项目场地高程较为平坦,且水岸通直无变化,缺少观赏性,设计中要对现有岸线进行改造,形成浅滩、湿地、花带;在丰富河岸线的同时,将挖出的土方堆至台地区域,形成一个制高点,提供不同视觉的花海体验,并有效解决现场土方不足的问题。

1. 2. 3. 3 设置特色项目,控制开发强度

花海主题公园除了花卉观赏旅游规划外,围绕“花”的主题,还需要开展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养生、采摘以及儿童园艺等,赋予项目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控制项目的开发数量和强度,维持场地的生态、乡野原始风貌。

2 规划设计内容

2. 1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以“花”为主题,以“中心湖”为中心,以“迎宾花海-中心湖-台地花海”为景观轴,以道路为环线,将整个场地划分成五大功能区,形成“一轴、一心、两环、五区”的景观结构。五区分别为迎宾花海区、台地花海区、童趣花海区、采摘花海区和养生花海区(图1)。

迎宾花海区设计成一个“花朵”的造型,作为“花托”的入口广场,既是公园的集散出入口,又是欣赏花海的绝佳驻足点。整区空间开阔,地势平坦,利用“田”的肌理,形成花的海洋,给游人开阔的花海视觉体验。此区采用条状曲线的肌理营造花海,植物颜色丰富,红、黄、白、蓝、紫各色系的花海宽窄不等,间隔分布,烘托热烈的入口氛围。

台地花海区通过营造不同高差的地形,种植组合式花海,空中栈道在花海中穿行,通过视线上下移动,产生空间的变化。在抬高的缓坡山地和山脊线周围种植10亩乔木色叶林,形成花境背景,利用树丛、树群和树带分隔与围合空间。

童趣花海区是专为儿童活动设计的场地,围绕“花”的主题,挖掘花文化的内涵,策划家庭园艺、开心农场等亲子活动。将园艺工作引入生活,让儿童亲手种植花卉园地,体验和感知植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同时种植可以食用的花卉,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体会吃花、吃花的乐趣。

采摘花海区提供采摘的空间,从减少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自播繁衍能力强、花朵鲜艳、保存时间长,或者可以制作干花的花卉为主;同时为了维护土壤的肥力,轮作茶田,也在采茶活动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养生花海区的现状为一些灌渠等分割的农田,肌理较为单一,互相之间缺乏关联性。因此在设计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将其进行梳理打通,使环境更富有趣味性,并通过趣味栈道将其交通关联,形成水上花田的景观构成。

2. 2 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系统采用三级园路。道路交通设计时,充分考虑场地原有已建成的可利用道路,节约建设成本;原有部分道路较为平直的,可以作为一级道路。一级园路分南北两环,南环总长约900 m,北环总长约600 m,步行全园时间约15~25 min。一级园路贯通全园,串联了迎宾花海区、童趣花海区、采摘花海区、台地花海区和养生花海区。

为丰富游园的穿行体验,二级园路主要沿中心湖区域布设,营造亲水的步行空间环境,增加观湖观花的多方位观景视角。

三级道路主要布置于花海田间的小尺度空间内,使得人们有更多亲近花海的观景体验,并且便于开展园艺劳作活动。

2. 3 竖向及水系设计

项目场地高程较为平坦,基本无起伏,虽视线开阔但缺乏层次变化。场地内有“T”形河流贯穿,水质较好,无污染,但岸线笔直较为呆板。设计中结合场地基底,梳理岸线空间,适当开挖中心水系形成一个中心湖面,整理带状水系形成浅滩、湿地、花带,让场地内的水“活”起来(图2);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将开挖湖面的多余土方堆至台地花海区,设计成高出路面6.5 m的观赏平台,使场地通过地形的变化,丰富游人的景观视觉体验。

2. 4 植被景观规划与植物配置设计

2. 4. 1 植栽设计的总体策略

植栽设计的总体策略是突出每个分区的主题和功能,在强调四季变化的同时,用植物营造和丰富场地空间,维持原生态的场地风貌。

植物是花海整体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 , 既是景观类型和自然能力最重要的指示性元素 , 也具有各种生态和物质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种植设计原则主要有 :建造快速、维护方便、成本低廉、花期长等[ 7 ]。营造体现当地自然特征、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适应场地自然生长条件的植物,是选择植物种类时最重要的指标。

2. 4. 2 分区植栽设计

迎宾花海区烘托热烈的入口氛围,用条状曲线的肌理营造花海,植物颜色丰富,红、黄、白、蓝紫各色系宽窄不等的花海,间隔分布,层次丰盈。为满足节日等气氛,采用盆栽苗,可举办郁金香展、牡丹展、国庆草花展等季节性强、观赏性高的的花海展览。 台地花海区的营造,结合了地形和毛石挡墙等自有条件,种植1~2年生的籽播花卉,如波斯菊、虞美人、矢车菊等,可呈现出色彩丰富、艳丽的花海地被。同时,在缓坡山地和山脊线周围片植10亩乔木色叶林,在形成“景观轴”的彩叶背景的同时又分割了空间,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 童趣花海区是专为儿童提供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和装饰活动的场地,将园艺工作引入生活,让儿童亲手种植花卉园地,如向日葵、芝麻、油菜花等,体验到植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同时种植可以食用的花卉,如秋葵、薄荷等,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体会种花、吃花的乐趣。

采摘花海区提供采摘的空间,从减少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自播繁衍能力强、花朵鲜艳、保存时间长,或者可以制作干花的的花卉为主。同时为了维护土壤的肥力,轮作茶田,通过采茶活动体会收获的喜悦。

养生花海区是利用植物的杀菌作用,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当人们在此区域进行呼吸活动时,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例如,玫瑰、藿香、萱草等,此类植物以蓝色居多,能产生一种静谧安逸的休憩氛围。

2. 4. 3 色叶植物配置

花海植物在重点打造开花地被和草花的同时,选用了4种新、优、特彩叶树种,在台地花海区形成10亩彩叶林带;美国红枫、沼生栎、娜塔栎、复叶槭在春季和秋季有丰富的季相变化,为花海增添了一抹靓丽的景观。

3 体验式旅游活动规划

3. 1 旅游产品定位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在活动中感悟感受愉悦[ 8 ]。本项目位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所以重点营造农业体验旅游氛围,包括农耕体验、采摘体验、农副产品生产体验等活动设计。 景区产品结合自身的风土民俗、生态资源文化,发挥景区旅游产品的优势,促进景区旅游产品的发展。

3. 2 旅游设计

公园在不同的功能区侧重体现“视、触、嗅、听、味”的五官感受。同时因地制宜地安排场地活动。

“视”主要体现在迎宾和台地花海区。四季花田,视觉盛宴,迎宾区成片的花海给游客以视觉的享受;同时,游客在台地花海区空中栈道穿行时可感受到在空中俯视花海的视觉效果。

“触”主要体现在花田采摘区。野花之爱,爱在生长自然、芳香扑鼻、赏心悦目,在鲜花盛开的季节,游客只需放慢脚步,在观赏花卉的同时,采摘部分花朵,就可感受花与人的深度交流。

“嗅”主要体现在养生花海区和花田彩照区。游客从嗅觉上感受花的存在,享受花的香气,心旷神怡。

“听”主要体现在养生花海区。古人云:笑看风轻云淡,闲听花静鸟喧。在养生区,游客静听花朵绽放的声音,水流花间的声音,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味”主要体现在亲子花田、童趣识花区。花朵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食材,如玫瑰、茉莉花、野等;同时,香草植物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薄荷、迷迭香、鼠尾草等。

3. 3 旅游产品开发

花海景观的观赏性、多样性、亲和性、文化性,可以对接婚庆、养生、亲子、文创、游乐、露营、民宿、餐饮、会务、培训等众多服务功能,甚至形成花海综合体。本项目所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开发酒店、会务、培训等功能,项目南侧开发民宿功能, 项目西侧开发亲子、游乐等功能,整体农业园逐步形成旅游综合体形态。

本项目在综合体中承载部分服务功能,如入口迎宾花海气势强,可作为婚纱,写真摄影基地;在童趣花海区开设园艺课程,指导小朋友建造自己的花园,同时可用花朵制作夏日冰激凌,体会吃花、吃冰、吃香草的乐趣;在花田采摘区采摘新鲜的花朵,制作成干花或者插花,既锻炼了身体,体验了丰收的乐趣,又通过插花培训得到了艺术审美观的提升。同时玫瑰、茉莉等可制作成花茶,游客可亲自采摘制作。

4 结论与讨论

根据发达国家对花卉主题景区的研究分析可知,特点鲜明突出的综合的花卉艺术主题项目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且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国内的花海景区设计,根据景观特色、服务功能、文化定位、产业定位等可分若干类型,形成差异化经营和多元化格局。如江苏大丰荷兰花海以郁金香为景观特色,以婚庆为主要服务功能,以荷兰风情为文化定位,以郁金香种球国产化为产业定位,形成了统一高效的资源配置,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

花海景区的成功运行,除了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要求外,后期的运营管理更为重要。从最初的播种栽植,到中期的灌溉排水、杂草管理、花期调控、病害防治,以及后期的种子采集、残株处理等,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都是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形成可循环的运营周期,保障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莹, 黄德楸, 赖璟怡. 花海植物景观之“海”设计[J]. 园林,2015, 20(12) : 28 - 31.

[2] 符木, 刘晶晶, 方翠莲. 中国花海景观的缘起、发展和现存问题[J]. 园林, 2016, 21(2): 12 - 15.

[3] 蓝蕾, 谭富健, 林石狮. 深圳石皮山公园景观多样性调查与管理策略[J]. 森林工程, 2015, 31(6): 51 - 54.

[4] 夏宜平, 刘丹丹, 张娇. 花海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景观探讨[J]. 园林, 2016, 21(2) : 16 - 21.

[5] 王强.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原则与方法[J]. 中国园艺文摘,2015(1): 81 - 83.

[6] 张志勇. 园林植物造景的体会[J]. 现代园艺, 2014(20): 107.

[7] 舒钰, 李晶. 浅谈园林种植的设计原则[J]. 林业科技情报,2011, 43(3): 76 - 77.

第5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字】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物所应具有的基本使用功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必须全面提高暖通工程的使用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效果与使用价值。而目前我国城市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主要采用传统的设计方针,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设计方法上都存在些许的滞缺陷,无法为小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满意的服务。小区开发业主因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用以整改种种工程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开发业主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建筑工程业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小区暖通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对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立足实际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要想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必须对小区的布局以及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暖通工程设计规划工作人员还应尽可能的深入到成功范例小区进行实地的观察,全面掌握小区的布置结构,以及小区周围的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小区暖通工程设计规划理念,并能客观的应用于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去。

2 依照暖通管线系统原则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设计

2.1 暖通管线布置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暖通管线布置要依据先布置较大直径的管道,在对较小直径的管道进行布置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小直径管道工程造价低和易于安装布置的特点,提高暖通工程布置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同时暖通工程管线布置还要本着优先布置风管后进行蒸汽管布置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进行管线布置时,要尽量避免可弯曲管线与不可弯曲管线之间的碰触,不同材质的管材也要尽量避免碰触。

本着使用功能第一、合理布局美观第二的原则,尊重客观实际,提出合理方案。

2.2 对暖通工程实施建模细节分析,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进行小区管线设计时,要对管线的保温层以及保温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既要保障保温层的厚度,同时还要保障保温层与管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维持在20cm以上,并且优先采用性价比高的保温材料。针对保温层进行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保温层与管线二者之间的有效距离进行科学的计算,精确计算二者之间最小距离值。另外还需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不同管线横截面的不同进行差别设计,以方便对不同管径的管线进行合理布置。在对暖通工程中的大型附件实施规划时,需要对制冷机房以及热力站等典型的大型附件看做相对独立的分支坑道,对其实施设计。还有不同介质视工况进行精确分析并且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错误的分析产生的不良后果带入到工程实际中去。

2.3 暖通沟道管线的设计策略研究

暖通沟道管线设计在暖通工程设计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对暖通工程的主次沟道内部进行管线布置是目前摆在我国暖通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的难题。导致设计困难的主要原因除了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之外,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设计人员对沟道管线设计计算的方法过处传统,由此导致了在有效的沟道内部布置适当的管线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暖通沟道管线的布置,不同功能的小区,对其要求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小区暖通管线多自成体系,同时由于民用建筑房屋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沟道的布置需要受到来自民用建筑房屋结构布置的限制。沟道布置要较工业建筑的暖通工程布置要复杂得多。设计人员若想全面的把握好暖通沟道设计,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民建筑不同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实施差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坑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此外应视实际情况考虑架空敷设的可行性。

3 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

加强住宅采暖入户装置设计,稳定支架位置和试压采暖系统,并设置机械送风系统封口位置,依据人员掩蔽部滤毒风量的计算,选择楼梯间正压送风风机压头,注意防烟设计和通道设计,最重要的是根据公共场所的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来确保小区暖通规划设计安全。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厕所的冬季空气计算参数不低于12摄氏度,浴室的冬季空气计算参数不低于25摄氏度,然而在多数公共建筑的厕所和盥洗室未装置散热器,冬季室温根本无法达到行业规定摄氏度。在暖通规划设计中冬季的采暖系统热负荷必须包括耗热量,也就是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热量散出,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程计算暖通规划设计采暖热负荷时,没有将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其中,导致采暖中的热负荷较大。规定指出,在湿度较大的房间内宜装置铸铁散热器,以保证钢制闭式散热器的使用年限,加强防腐措施,采用铝制散热器和铸铁散热器,并且在小区的楼梯间与冬季在外环境下的宜冻结场所,散热器不得安装调节阀,应装设独立的立、支管供热。

在有些暖通规划设计中,有些采暖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采暖回水干管时安装阀门,严重违反了《锅炉房设计规范》规定,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与高位膨胀水箱不能设置阀门,是为防止操作失误而危机的系统安全。有些高层建筑在风管穿防火墙处没有设置防火阀,而有些风管通过变形缝是只在一侧设置防火阀,另一侧未设置防火阀,应根据规定,加入专业知识,风管不宜通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果设计中必须出现此种情况,应在通过防火墙中设置防火阀,在通过变形缝的两侧加设防火阀。防止在工程中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的随意设置,并且远离防火墙,但其中的风管没有注明加厚而且没有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为以后的安全存在隐患。

4 努力做好暖通规划设计与图纸设计

进行采暖入口设置时必须对与室内采暖系统尽量保持一致性,同时采暖入口还要与室外管线之间报纸良好的衔接效果。在进行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不能贪图设计上的简单与方便,在进行设计时同样要充分的考虑到室外管网系统。设置较多的室内采暖入口,便会导致外线现阶段的增多,对外线系统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种设计施工方式,将不利于室内系统调节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对暖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采暖系统设计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导致采暖管线布置与建筑结构成体之间不够和谐,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在进行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时,还存在欠缺部分设计说明这种情况,再加上平面图深度不够,有效关键的设计内容,在设计图纸中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暖通系统运行的整体效果。

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暖通工程设计工作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提高规范意识,在设计与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设计规范。在对暖通工程实施设计时,要同时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有限选择最适合小区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暖通工程的质量审查工作,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珏.暖通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

第6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开发功能 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1)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从临水而居发展成为滨水的城市。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建设不仅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

1 开发功能的研究

城市滨水区按照用地功能,美国学者安妮・布里恩和迪克里贝将城市滨水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工业港口设施六大类。(2)对滨水地区并发的主要目的是重新利用滨水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宽裕的功能空间转换可能性。滨水地区的开发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城市建设的需求,是为了满足对高质量生活追求。滨水区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它们都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承担着城市的重要职能。

1.1 商贸功能。商业是城市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的魅力和可能性之所在。(3)商贸功能在滨水区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解决就业。滨水区的商务功能与城市整体功能紧密联系,具有尺度的滨水建筑提供适宜场所,加强核心作用。

1.2 文化娱乐休闲与公共空间环境。成功的滨水区,都将滨水地区的优美环境和城市的文化娱乐休闲建筑联系在一起进行开发。将滨水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文化娱乐休闲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协调的休闲环境。以文化、娱乐功能建设为主导,是―个明显倾向,滨水区在空间上一直是城市殊地带,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地段。

1.3 居住功能。作为维持城市规模和运转的基本功能,居住作为滨水区开发最早的功能之一。住宅类型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需求的需要,不同人群的混合居住,带来多样文化的融合,产生淡水区的独特活动和特色文化,且引发其他功能需要。

1.4 特色历史功能。注重发掘历史建筑的潜在资源。滨水区的历史建筑见证了滨水地区的历史变迁,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针对至今存在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滨水地区,通过修缮、保护,维持现有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不仅很好的保护历史遗存,且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景观有效的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1.5 新产业功能。滨水区再开发存在产业转化问题,最初有制造业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转化,以新兴产业相关的新经济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滨水区依靠强大的地区优势,吸引环保与绿色产业,引进研究、开发、管理,这些产业的兴起将有助于形成滨水区的技术优势。增强滨水区的竞争能力。

2 规划设计的考虑

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定位、游憩空间、景观空间、生态可持续、多样的可达性。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应从多角度为城市提供可观可赏的精神财富,根据其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布置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类活动空间及设施,规划充分的空间为滨水活动提供场所支持。滨水区规划设计重点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功能定位。通过对滨水区及腹地现状功能,建设情况,历史文脉的调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滨水区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确定其主要功能定位,另外结合历史文脉,予以延续,城市滨水空间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特征才能给人深刻印象。整个功能定位主线在规划设计理念上自始自终予以贯穿。

2)游憩空间的塑造。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从根本上而言是实现人们的活动。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与水的关系也不同,在规划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用。滨水区域的游憩建筑除了与开放空间和水域形成完整的游憩系统,同时也承担城市与滨水区过渡的功能,在规划设计时应对滨水建筑的密度、形体和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保持水环境与城市的视觉联系。

3)滨水景观界面的塑造。结合功能定位,确定滨水界面区段的景观特色和景观节点的位置。形成多样化、富有韵律的滨水界面。利用滨水区本身的地形条件设置景观节点,从高处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设置标识性建筑,构筑人工视线焦点。大型建筑应退出公共开放区,保留一定的开敞空间。滨水区的建筑应严格控制其高度。保证景观视线的通达。考虑到对岸景观的效果,建筑与环境形成的天际线需要作认真研究。

4)生态的可持续性。强调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原则。协调好人与滨水自然环境、人与滨水人工环境、滨水自然景观与滨水人工景观的关系。滨水区开发中,首先要保护滨水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利用自然环境。另外,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这是滨水区开发的前提。

第7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园林设计而言,绝对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亦或是堆山摆石,其实自古园林设计就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国的古代园林设计,讲究的更是很多。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怀念中国古典园林风,更加追求返璞归真的感觉,同时现在一些小区在园林设计上不能很好的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设计的不够好,也影响小区人们的幸福感。

1、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合理利用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当前居住区原之前的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等,将会有效减少小区园林建设之中不需要的资金投入,逐渐降低建设成本。

1.2、注重创新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同其他规划设计之间是相同的,应该经过不断创新,才可以具备自己的特色,各有立意,可以体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创新是一个需要智力以及体力彼此结合的工作,设计者不仅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可以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之上,应该寻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以及特色。

2、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合理规划

2.1、组合设计环境

在当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该依照正常的分配,居住小区主要可以分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以及用户自己的空间(私用空间)。公共空间则是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以及集中的绿地或游园,可以提供给居民共同使用。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之上应该同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者是城市公园以及河流水系等等综合起来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则是可以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组团内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组团内居民可以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以及交流的场所,也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空间,可以通过比较完整的绿地以及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

私用空间则是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住宅用户的私人空间,通常建议在底层庭院的居民则就可以自由种植,并且增加组团内的景观,那么居民也会有一定安全感。楼层的阳台可以眺望、休息以及种植花卉,营造出垂直绿化的景色。

2.2、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以及维护,对小区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等条件以及长远发展要求应该综合考虑,选择景观的最佳方位以及发展规模。崇尚人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开发建设的前期不断保护原场地的植树以及独特景色,建筑形式同环境自然景观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尤其是尺度、色彩、形式等等,尽量使用具备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

现代景观设计对于艺术、科学以及社会等等三方面也提出相当高要求,应该充分考虑到种种物种生态习性以及环境条件,比如说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以及气候上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合理运用以及进行科学的搭配,那么就可以形成结构合理、相互协调、功能健全、相互发展以及种群稳定的生态式园林景观。

2.3、坚持以人为本

在住宅建造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经济适用原则,必须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采用环保型可持续使用型能源,降低损耗,比如流动的水源来喷灌绿地。在小区配套设施中,采用体现自然、质朴的休闲坐椅(如仿树桩桌、凳),使人更贴近自然。在空间开合处,采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环境基调。在局部地方设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全面考虑到居住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硬件功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

3、住宅小区的设计

3.1、居住小区水景的设计

当前在城市住宅小区之中水景的应用相当广泛,在城市之中我们可以则可以看到广场小花园、公园都会有水景的存在。住宅小区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则都应该加大水体应用,依水而居的水景住宅则就变成都市人的审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居住区的喷泉、瀑布、小溪、流水等等水景,可以给高温的夏季有凉爽的感觉带来。在当前水景之中应该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不仅仅可以使居住区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增添园林景观,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出生态的作用,净化水质。当居住区的水景之中有各种颜色鲜艳的鲜花之时,更令人在瞬间放松心情。所以现代的居住区在建设之中则就应该较为重视水的应用,同时在我国的古代就有了“风水”之说,在这之中水具有相当重要意义。诸多选居住地并不简单的看环境,同时还需要看所在地“风水”。此外水景在居住区也应该满足人的审美要求。水这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之中相当重要组成部分,而也被看成是景观层次高低的标志,所以在对水的认识之中人的感性看法占据着主要的作用。在居住区域绿地景观设计之中使用地势或者是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而成,比如说是溪流、瀑布、人工湖、鱼池、泉涌等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取向。人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状态的水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3.2、住宅小区植物设计

目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主要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及宅旁绿地组成。根据住宅小区所处地域选择适宜生长、便于管理的绿色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的基础工作。在设计初期应根据小区综合文化氛围的设计确定基础树种与花草种类,然后考虑节能、美观的层次搭配。每个场地都有他的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

3.2.1、乔木

园景树:被称之为标本树或者是孤植树,有着雄伟壮丽以及婀娜多姿的体态,经常配植在小区空阔的绿地之中、园路尽端以及园路交叉之处。比如说细叶榕、凤凰木、盆架子、木棉树以及加拿利海枣等等。

庭阴树:指的是冠大浓密,在小区之中起庇阴和装点空间作用的乔木。庭阴树的树冠观感较好,枝叶茂密,冠幅比较大,并且还有花果可供欣赏,可以孤植,也可以片植以及丛植,通常可以成为良好的观赏树木。

行道树:种植在种种道路两侧以及分车带,也可以给人车庇阴,并且减少路面辐射热以及反射光,达到降温,防风,滞尘、减弱噪音,装饰以及美化街景的作用。

3.2.2、灌木

灌木的平均高度同人的水平视线比较接近,比较容易形成视觉焦点。灌木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种植方式也较为多样,比如说可同乔木、草坪、地被植物配植,也可以同景物比如说假山、建筑、雕塑、凉亭等等配景,还可以设置为花镜,以大面积灌木花丛作为主体,产生随季节而变的景观、可布置成专业园区比如说玫瑰园、月季园、杜鹃园等等。把灌木布置成点、线、面,则可以构成园林小品、建筑物或者是雕塑的底色。使用季节感比较强的灌木配合种植,可使得小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景观。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住宅小区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利用城市的大环境资源,使住宅小区与城市空间能够拥有良好的协调和规划,为人们设计和创造出更加生态、自然、和谐的居住空间环境,实现生态化理想家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1]郑小兰.浅谈住宅小区园林规划与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472.

[2]郑振忠.住宅小区园林规划探析[J].商品与质量,2009,S4:110-112.

第8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 住宅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0、前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住宅建设成绩巨大,举世瞩目。不少发展商注重创品牌,出精品,创出大批品位较高、功能较好、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虽然这类小区在整体上还只是占少数,但它的出现,它的发展,带动我国住宅建设跃上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将会创出更辉煌的业绩。虽然我国住宅建设出现了大批品位高、质量优、环境美的住宅小区,但也应该看到,规划建筑设计不好、工程质量与功能质量不高――甚至较差、配套设施不全的小区依然存在,以致造成大量住宅空置、积压,虽经降价,仍是销售不畅。以前在住宅概念中,人们往往以能在公园附近住宅而感到满足,而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利用公共公园的设施和环境,“在花园中住宅”已成为人们很实际的目标和需求。创造良好、舒适、宜人的住宅小区环境和住宅建筑,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不断发展的全面关注,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新理念。“人本住宅”是过去住宅产业始终如一的追求和理想。“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创造“人本生活乐土”更逐渐成为现代住宅小区开发的共同理念。

1、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提高规划设计的水平,就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从有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大量实例表明,深入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精明的策划,正确的决策,以及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住宅环境、最好住宅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住宅的达到以下目标的住区:

(1)生态环境优秀的住区;

(2)山水景观优美的住区;

(3)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

(4)人居文化上乘的住区;

(5)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为建设这类高品位住宅区,在规划上要做到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住宅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住宅群落功能,布置好住宅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二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除解困型、安置型住宅和廉租住宅的套型面积较小、房室较少之外,舒适型住宅应是面积较大,房室较多,部分还可设书房、健身室等,使住宅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当然,这一切都应在经济上可负担的条件下取得。

2、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2.1 住宅功能多元化。

住宅潮流、住宅市场常有变化。在九十年代以前很多住宅单元不设计客厅, 后来又流行“三大一小”设计(大厅、大厨、大卫、小卧室), 目前又出现大卧室和特大起居厅(超过 30 平方米) 的设计, 出现大卧室和大卫生间的设计。增大客厅面积有方便亲属聚会、朋友交往的需要, 还可表现住宅主人的身份。增大卧室和卫生间的面积, 是人们已感到这两处是最让人能舒适享受的住宅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建筑的住宅功能出现多元化, 已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 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 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2.2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住宅设计也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 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 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要摒弃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 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 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 设计出价值更高的住宅精品。

2.3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除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外, 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还应适当超前, 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住宅由于住宅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 或由于变换住宅者, 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 也可以两套合一套, 三套变两套。

根据市场需求, 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住宅空间多样化使住宅空间更舒适, 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2.4建筑设计应凸显人的中心地位, 现代性和实用性。

2.4.1住宅内部平面布局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 不让人成为建筑的附属, 而是符合人的生活活动规律, 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高湖嘉园住宅设计使住宅室内布局凸显人的中心地位, 更加实用、舒适。具体设计体现在:住宅的动静功能分区已得到较多的体现, 把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或有工人房)集中布置, 与静区卧室、书房、化妆间, 以及半静区客厅形成三个互相干扰相对较小的分区布局, 显得比较合理、适用。

2.4.2主卧室的设计变化已从过去主要考虑用于睡眠, 延伸到休息、化妆、看书等。主卧面积加大到 12 平方米以上, 豪华型超过20 平方米并且都配置舒适、多功能的卫生间、衣帽间和主卧阳台, 还与书房相连, 以便于工作、学习、电脑操作。

客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 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而多以方正、宽敞、明亮为佳。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 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 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

2.4.3住宅次空间的功能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厨房与餐厅相邻, 构成餐饮空间。有的设计开放式厨房, 使餐饮空间更觉宽敞。卫生间的功能不单是洗脸和大小便, 沐浴功能(卫生间内设沐浴小空间)、化妆功能应得到重视。但淋浴区与便溺区应隔开。

2.4.4主卫生间更宜适当增大面积, 有的还设按摩浴缸, 有的与衣帽间相连, 力求舒适。储物空间也在不少住宅单元中有了位置。

2.4.5阳台在住宅中起到重要作用, 是直接接触室外空气、阳光之处, 应尽量发挥它的绿化、休息、观景、乘凉、健身等多个功能(相邻厨房的工作阳台还有储藏功能), 面积不要过小。有条件者, 还可设计大面积阳台、多个阳台, 以及面积比阳台大得多的无顶盖的露台, 使之成为空中私人小花园, 让人住得更惬意。

2.4.6户型设计、室内布局要尽可能满足住户的景观需要, 将室内景观向室外延伸, 让住户更多地亲近自然。因此, 窗户要加大(窗的横向尺寸加到八九十厘米宽), 窗台要降低, 还设计了弧形窗、落地窗、转角窗、飘窗, 让住户对室外景观一览无余。但窗户加大后, 夏天室内温度高, 能源消耗也高, 使用Low - e 中空玻璃可改善这种情况。

2.5住宅的层数构成应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

住宅层数的构成应从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丰富建筑空间, 保证环境良好的原则出发, 合理科学地规划。从福州本地实际出发, 住区应以多层、低层住宅占绝大多数, 适当建一些中高层。高湖嘉园的住宅层数多均在六层或以下, 住宅容积率、建筑密度符合规定, 并保证能有良好的住宅环境、有足够的绿化面积、能相应兴建足够的配套设施。

2.6住宅设计要讲究文化性、艺术性。

文化性、艺术性最能反映住宅和小区的品位。住宅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应力求美观、高雅、和谐、明快、简洁, 营造高尚的视觉环境, 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反映深刻的文化内涵、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外地的住宅设计可借鉴, 但不宜照搬。高湖嘉园的做法是, 通过汲取其精华, 发扬本身的长处, 创出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高雅作品。

3、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3.1 创造个性化的住宅空间,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小区氛围,从而为人们提供创造丰富精神生活的优越生活空间,为人实现自身发展及人和自然的亲和提供良好的前景。有特色的小区就能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有特色的小区也更能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崇尚家的感觉得到尊重和发展。

3.2 切实注重环境设计,提供自然化的宜人的环境空间。仅仅种点树,铺上草的传统绿化理念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方式的更高要求,“环境有价”;认真规划设计小区景观环境,追求环境空间的人文品味,使小区环境景观与小区空间、小区建筑有机结合,同时贯穿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在设计中尽可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的环境系统,最终提供尊崇自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小区环境,使住宅生存、发展、享受和陶冶的四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3 认真研究市场定位,搞好小区住宅建筑房型设计,努力创造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使用舒适的室内空间,小区住宅设计的好坏,其单体平面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小区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在相对有限的面积中应力求做到使用功能最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住宅建筑设计,既设计建筑本身,从广泛意义上说,更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对人的行为生活构成的关注应作为设计出发点之一。

3.4 不断优化设计,力求在满足经济实用而又美观新颖的原则下,尽可能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形成发展商与购房者双赢的局面,使小区住宅既物有所值,更能物超所值,因为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既是每个发展商所希望的,也是每个购房者所期望的。没有优秀的规划建筑设计,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小区住宅。目前,建设部对今后住宅设计提出了“精密设计”的要求,这比精品设计又要更进了一步,也更切合住宅设计的特点和需求,因为住宅本身是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应充分规划设计好每一平方米,从建筑布局到设备管线,从结构布置到家具摆设,一点一滴都要精心考虑,认真研究,使住宅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高的舒适度。

3.5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为小区形象和小区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物业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的工作,应尽早介入、参与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这既有助于小区整体形象的确定和延续,也有助于小区综合质量的提高。“回家的感觉真好”,物业管理的全程服务才使小区泛发出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才使建筑空间环境展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万科物业管理提出物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无人管理”, “无人管理”的含义是住户处处都感受到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都又看不见物业管理在提供服务,这种境界将使整个住宅小区沐浴在人性化的和谐安宁的氛围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人居环境也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升。

第9篇:区域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理念概述

现代城市,高楼大厦林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却越来越觉得“呼吸新鲜空气”都是一种奢侈。他们开始追求田园式的居住环境,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梦想的绿色家园。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这种需求,很多设计师们开始把生态建筑的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希冀为人们营造一个自然、自由的的居住空间。他们在对现代住宅小区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以下几点:

(一)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建筑活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我们在进行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任何不负责任的、盲目的建筑活动都会损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会损害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在进行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时,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要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

这就要求,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论是小区的总体布局还是房屋的建造、节能设计等,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表现在设计上具体要做到:要注重小区的绿化及布局层次,要充分发挥绿化在居住小区中的作用,同时还要使绿化的风格与建筑物遥相呼应。要注重绿化植物见的互补融合,要采用特殊的绿色植物品种,实现防风、防尘、吸热、降噪等目的。另外,除考虑房屋建筑的绿化环境之外,还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尽量实现建筑的节能。

(三)要尽量实现住宅小区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这种多层次性是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延伸到外部空间的,它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娱乐。诸如对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的设计,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由的居住环境。

(四)要努力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

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是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必须要做到的一点,这是因为“人造”的临时性自然环境并不能真正体现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而要实现二者的交融并不是难事,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地理条件,比如,如果住宅区周围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设计者就可以“引水入园”,为人们打造一个真正的自然再造环境,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二、现代住宅小区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一)在住宅设计中必须引入一些创新观念。

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功能的设计上,包括居住功能的多元化设计,居住空间的多样化设计等。在对现代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要转变只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设计观念,要充分考虑现代化的元素,要充分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技术的成果进行建筑设计。要想方设法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要对各类住宅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要选用性价比最高,最能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方案。

(二)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建筑市场虽不是瞬息万变,却也是日新月异的。设计者必须时常关注建筑市场的动向,一旦居住潮流、住宅市场有变化,就需要立刻在自己的设计方案中体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我国的住宅设计很早以前是不设起居室的,后来又开始流行“三大一小”的设计,即大客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小卧室,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人的居住需求的变化。现代人希望有更多的空间来满足朋友亲人聚会等交际需要,而增大客厅和卫生间面积会让他们感到舒适。设计者就是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住宅设计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三)住宅设计要讲究艺术性,要体现文化内涵。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品味“也提高了,而艺术性和文化性又最能反应住宅的品味。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除了要设计出美观、高雅的住宅外,还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要在住宅设计中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四)住宅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凸显人的中心地位。,

建筑是为人设计的,建筑的生命就是“人”。这一点必须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始终。要让建筑成为人的附属,满足人的舒适居住、安全居住需求,而不能让人来“配合”建筑。体现在设计上具体从以下谈起:其一,卧室。卧室使人们用来休息睡觉的地方,因此空间不宜过小给人压迫感,一般要在12平方米以上,另外在卧室还要配上独立的卫生间及化妆间等,卧室的设计也要尽量和书房相连,方便人们的工作学习。其二,客厅。客厅是人们日常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也是聚会的常用之处,因此设计上要力求方正、宽敞、明亮。其三,厨房。可以设计厨房与餐厅相邻,构成餐饮空间。也可以设计开放式的厨房,使餐饮空间更觉宽敞。 其四,卫生间。要增加卫生间的使用功能,比如尽量使淋浴区与便溺区应隔开,增加其化妆、按摩功能等。

三、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点

要尽量实现住宅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合理化。

一是住宅空间的设计要充分掌握市场动态,要有超前意识。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才能新颖,而且未来几十年内不至于被淘汰,也可以方便对其进行再改造。住宅空间的设计要尽量满足人们的舒适度需求,要发挥住宅除居住以为的其他功能。比如娱乐消遣功能。

二是住宅空间的布置要有层次和特色。在以居住为主体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延伸文化、娱乐、健身等空间。当然,在住宅空间的布置上要充分考虑的就是人的需要,要适当地增加绿化面积和其他公共设施面积,便于居民的使用。

(二)住宅区的设计要有特色有个性,要尽量凸显我国独有的文化内涵。

住宅区的设计切忌生硬照搬,每个住宅区的设计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住宅区设计以山水为主题,其想向人们展示的是其独特地自然环境;有的住宅区以文化氛围为主题,“名校名园相辉映,书卷气息扑面来”,其想表达的就是小区周围浓厚的名校文化。而有的以健康娱乐为主题,力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这些住宅设计都各有千秋,都从特殊的角度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三)要尽量美化住宅区的环境,让人们享受到田园生活。

要想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就要通过科学地引水入园等设计,来为人们创造山水般地诗意生活。要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四季有叶绿;开门即可看见绿色,推窗即能欣赏风景。要让住宅区的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惬意的田园生活。住宅区的设计要体现艺术价值,要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观赏性。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四)住宅区周围的交通既要便民,又要尽量不对居住产生不良影响。

住宅区周围的交通要以便民为首要原则,要以方便居民出行、方便居民就医等为目的。住宅区的道路架设要尽量和城市公共系统连接,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还要杜绝城市道路穿插于住宅区,以免城市交通对住宅区的人们造成严重的干扰。

结语:目前,人们对住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住宅不仅仅要实现其居住功能,还要实现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因此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一声怒,要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要体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周楚云;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效益[J];广东科技;2009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