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

第1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2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农村是中国发展的根基,农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体育休闲生活、健康宗教生活都离不开城镇化建设,客观地说,城镇化建设的初衷是为农村民众提供更美丽、更科学、更环保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负能量和负影响。比如,追求自由化生活、感官生活,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文化信仰缺失等。这些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目的,需要我们很好地思量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所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调适城镇化建设,服务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应以民族文化传统为理论基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思想来指导。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和民族互相伴随存在,民族为生存不断开发大自然,因此,文化又总是在大自然开发利用中不断地得到发展。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精神、观念、行为和需求的存在和发展。著名文化学者庞朴先生认为,“民族性与时代性为任一文化无不具有、不曾或缺的两种基本属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随时代而发展的,文化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指导。

2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是文化传统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舞龙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早期民间舞龙活动主要是为了驱邪祈祥、祭祖抒怀,因此它是典型的民间图腾与崇拜的民俗活动。千百年来舞龙活动的发展,民众已把对龙的崇拜演变成了一种精神,舞龙活动也成了一种展现中华民族形象和特质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也经历了千余年的演绎。至今,中国农村大地,许多村落仍然在一些传统节日开展民间舞龙活动,它寄托着多少代农村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盼。虽然各地农村民间舞龙活动内容及形式有差异,但表达的愿望都一样,多半是通过祭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发达、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升官发财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村落在祈福中也伴随着龙舞体育运动开展,相比之下,龙舞体育运动更能掀起节日氛围,更能让村民记住锣鼓暄天、龙飞凤舞、鞭炮声声的热闹祥和景象。传统的龙舞表演较为丰富,通常数名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音乐和鞭炮声,互相配合,做出各种人体运动姿势,演绎出龙的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来传递龙所象征的奔腾争跃、不屈不挠、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因此,不论是舞龙活动中的祭祀祈福,或是龙舞运动,都是民族文化传统在农村延续的重要载体。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也是民族文化传统服务农村社会的重要路径。文化全球化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包容多元文化存在,要求村民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我国民间中的龙集合了种种动物,也融合了种种人象,因此,龙的精神可以看做是团结兼容的精神。传承龙的精神就是促进村民构建共同存在,互相吸取,互相发展的生存意识。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民族文化造福人类,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造福,也包含心灵上的造福。自古以来,我国农村民众为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祈龙酬龙谢龙,始终认为龙具有征瑞的神性,是祥和的象征,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好运。因此,传承龙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调适村民的心理,满足村民幸福感的获得。新农村建设特别强调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因此更需要民众具有“天人合一”和开拓进取精神。传说中的龙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的神灵产物,因此,龙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龙在百姓的意识中,还是一种能在水中行天上飞的神灵,而且行得快,飞得高,能昂首跨步,能瞪目振鳞,因此龙更是象征着一种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信仰龙文化,有利于村落民众励志,形成自信、果敢、上进的工作作风。

3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文化不但依赖环境存在,也能改变环境。文化传统具有惯性,也具有惰性,文化惯性力推动着社会环境变迁,文化惰性力阻碍着社会环境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更是推动和制约着文化传统的变革。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下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需要。党的十提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宝贵的智慧源泉。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传统惯性力,适时运用于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能更好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改善农村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传统农耕环境孕育了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推动着传统龙文化的延续和生存。二十一世纪,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农耕环境中,但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农耕环境,我国今天的农村社会环境更多地融入了科学信息、机械工业化等现代化社会因子,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着农村民众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经济市场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提高,生活理念日益更新,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更高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更多新生代和外出务工村民追求的目标。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既要发挥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因子的作用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发展,也要根据现代化农村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变革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民族文化传统活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呈冷落态势,参与者年龄呈老龄化趋势,新生代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消极对待、不关注、甚至反感,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站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重新审视、创新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融合到农村社会环境现代化建设中,在继承优秀的龙文化基础上,适当改变舞龙活动的功能、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环境的变迁,达到协同发展。

4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4.1处理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与农村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三个关系

4.1.1民俗信仰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西方社会学大师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确实,目前文化信仰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新生代群体,普遍缺乏民族文化信仰。传统舞龙活动中的民俗文化,在农村就遭到一些新生代村民的反对,认为龙是封建专制的符号,崇拜龙只能导致专制和残忍,因此应取消龙图腾崇拜。然而,龙在民间对普通百姓不但是吉祥、财富、腾飞的象征,在今天对广大青年更具有励志的意义。龙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每一代人都有自已的宗教寄托、审美趣味与情感表达。时间差,会产生龙文化轴心的转移。空间差,也会产生龙文化的不同本体。封建社会,龙既代表了上层建筑中的专制和等级,也代表了民间老百姓生活中的吉祥、财富、腾飞。时空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不同,其所代表的蕴意象征也不同。因此,对已深入中华民族之血脉的龙文化,应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它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文化全球化时代,只有认同、信仰民族文化,龙文化才有现代价值和意义,我们也才能为舞龙活动适应现代化环境找到出路。文化全球化时代是多元文化互存的时代,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多元文化服务。但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新在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上,新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古朴的村落民风上。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中的民俗习惯礼仪具有持久、稳定的文化惯性力,倡导、利用好民间舞龙习俗,能凸显出龙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团结兼容、奋发腾飞、励志的精神传递价值。

4.1.2活动创意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也新在农村农耕环境的现代化变迁,新在村民对现代休闲、健身、娱乐生活的需求,新在村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运用传统文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村民的生产生活也越来越被商品化并整合进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农业生产地位和比重在村民心中下降,非农业收入越来越多。村民的价值观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方式上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耕生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经济下村民生活需求和消费需要要求文化娱乐形式更具多样性和视觉感。创意是激发人类智慧和才能的实践手段,它既以文化底蕴为依托,又能使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它既能提升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又能带动经济,创意应该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创意是对农村环境现代化变迁的适应,是对村民现代生活需求和消费需要的适应。我国各地农村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具有独特的地缘、风俗、个性和文化特点,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充分发挥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现念,对传统舞龙活动资源进行再创造,将会更加丰富舞龙活动多样性,满足村民视觉感,创造更大价值。应该说,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创意为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服务村民现代化生活开辟了新道路。

4.1.3经济获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村民从村落节日舞龙活动参与中获取一些经济利益,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结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新在村民经济意识的增强,新在村民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运用,新在市场经济对民俗文化活动变革的影响。村民在活动中适当获取经济利益,可以提高参与村落节日舞龙活动的动力,可以推动舞龙活动的创意变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市场环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命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发展前景有着根本的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也总是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村落传统民俗文化的走向和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中,市场经济的深入既能推动着传统舞龙活动中部分主体文化内容的消解变革,也能促进部分主体民俗文化的维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也为村民对传统节日舞龙活动的管理与开展运作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市场经济概念一旦在村民头脑中形成和成熟,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则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经济工具和手段,村民参与节日舞龙活动,也就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经济的获益能提高部分村民的积极性,从维护手段上来看,它们对传承舞龙活动中的部分民俗文化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2加强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正能量的培育、传递和践行建设

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活动,龙文化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信仰,是对一个民族生命的部分体现。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传递和践行它的正能量,在“自知之明”,“文化自信”,“自为担当”的态度和责任下做好培育、传递和践行建设工作。

4.2.1全面挖掘,提取正能量

民俗活动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机制,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秩序的再生产。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既有正面能量带来的影响,也有负面能量造成的危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全面挖掘出民间舞龙活动所存在的一切文化习俗,客观分析这些文化能量会产生的正负效果。各地农村民间舞龙活动习俗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地乡土特色,因此,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本地农村民间舞龙文化习俗进行全面挖掘,深入了解、掌握本地舞龙活动存在的文化习俗和禁忌事项,如湖南新化孟公村流行春节舞龙活动,春节期间当地要开展系列舞龙活动内容,有龙祭祀祈福仪式、龙游行、龙舞体育运动和本土武术表演、锣鼓伴奏等内容,活动前期,要成立专门的龙灯会组织,给每户村民发放飞帖,组织舞龙者进行龙舞演练以及组织一班人马进行武术操练,活动别讲究民间事项和禁忌,如龙游街祈福时,只能上游,不能下游,出去村民堂屋时,龙头先进,龙尾先出,祈福中村民要毕恭毕敬,还要打发一些土特品,甚至不等的钱财,要燃放爆竹,锣鼓伴奏,舞龙者要穿统一的民族传统服饰,等等,要是有一些禁忌地方没做到,村民可以扣住布龙,表达不满。在这些活动内容、习俗和禁忌事项中,有些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如龙舞体育运动、武术表演、龙祈福等,可以娱乐当地中老年村民精神生活,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的秩序稳定,但也有能带来负能量的因素,如村民的团龙行为,村民因龙灯会违反禁忌而扣住布龙,常会引发村民、甚至村落间的矛盾,不利于村落团结稳定。因此,要针对各地农村地区,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本地舞龙活动中的文化习俗,只有全面掌握,才能知道哪些可以弘扬,哪些可以引导,哪些可以摒弃,哪些可以改造。

4.2.2培育信仰,传递正能量

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能不能服务好农村现代化建设,还在于村民对龙文化及相关习俗的信仰程度。目前,村民对龙文化及相关习俗的信仰程度需要加强培育提升。县、乡镇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村委会相关人员要采取多样方式,维护中老年村民对龙文化和民间习俗的信仰权力。中老年村民思想较为守旧,比较专一于信仰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因此要在指导下给与大力支持和倡导。年青村民思维开放,对龙文化有不同见解,尤其对龙活动中的一些民间习俗有反对看法,要善于疏导而不能硬阻,要通过多种方法途径,鼓励、引导他们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提高认识。要重视舞龙活动中各种仪式的举行,如祭祀祈福仪式等,通过仪式强化影响力提升。特别要重视舞龙活动创意建设。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联合高校,安排专门相关人才,在系列活动表现形式、活动内容、技术动作、组织运作方式、管理方式、品牌打造、教育开发、赛事打造、投资赞助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从形式到具体操作,从仪式表演到技术表演,从场地到灯具服饰等,要围绕龙的精神、民间习俗展开创意,在提高科技含量中展示龙文化。地方政府部门要发动农村舞龙活动传承人、相关负责人,协同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开展与村落舞龙活动发展有关的主题学术研究和技艺培训活动,探讨龙文化、相关习俗在农村的发展传承问题,探讨龙文化及相关习俗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问题,提高相关传承人的龙舞竞技水平,以及舞龙活动的社会效益等等。通过这些路径,促进更多村民对龙文化和相关习俗,特别是龙的精神的了解、认同,达到由认知到喜爱,再内化成信仰。

4.2.3加强引导,倡导正能量

民间舞龙活动毕竟是从封建社会走来,其历史进程中延续和保存了一些封建传统思想,有些封建思想还存有一些负面文化因子,能释放出一些负面能量。但是,如果引导恰当,这些负面文化因子也能转化成正能量,比如,湖南新化孟公村春节舞龙活动中的祭祀仪式,当地举办活动时,都要去当地信奉的孟公老爷庙进行烧香扣头祭拜,然后再进行龙游街祈福活动,祭祀仪式既是表达思念和不忘故祖之情,也是表达寄托和祈盼之想,寄希望于祖先、神灵能保佑他们幸福、平安、发财、健康等,显然后者有些类似于迷信思想,过于相信迷信思想有害于社会发展,但是,如果适时引导村民,让村民能认识到过于信奉这些民俗思想会带来的危害性,可以帮助村民提高辨别力和认知力,化危害为有利,通过引导、解释,帮助村民做到正确、合理把握好对这些习俗的信仰度,既有利于满足村民心理欲望需要,又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有大量老年群体,他们身心上都需要得到健康调适,在农村,利用祭祀祈福仪式作为老年村民调适心理需要的手段,也未尝不可,可以满足这些老年村民心理需要,有利于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

4.2.4积极弘扬,释放正能量

第3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民俗风情旅游;意义及影响

中图分类号:J12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301-02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民俗。民俗来源于民众的生活,是人生和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作为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而存在和发展着。

(二)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以观光、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广义上来说,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旅游。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旅游行为是能脱离开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这就注定了民俗风情旅游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旅游的主潮。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喜庆节日和衣食住行特点,各民族都有好客的优良传统,许多民族以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而著称,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各民族居住地区又拥有风光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民族风情与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氛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民俗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壮丽奔腾的山川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加之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民俗风情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活动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应当在看到民俗对旅游活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负面效应,取其所长,抑其所短。

(一)民俗对旅游活动的积极作用

1、加快偏远、落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多源于偏远省份。这些省份缺乏生产生活资源,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山脉和峡谷,可耕地稀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因为几乎隔绝了同外界的交流,当地的民俗风情却保存的相当完整――淳朴的民风、奇异的建筑、迷人的服饰、独特的饮食造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为民族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减少民族地区人口的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地方税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开发。当然,这些因素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当地居民的逐步摆脱贫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丽江加大了对外开放、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支撑,把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财政收人的1/3。1996年“2•3”地震后,丽江市政府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恢复了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衙署,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

2、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又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灭绝的历史遗产不仅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重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

3、促进各国和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人类的平等、团结、繁荣、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国度的人们,通过对异地风光、异族风情的了解、体验,不但会消除彼此间的偏见、隔阂,而且会促进相互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在缓和国际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俗风情旅游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而不是以文字媒体,或者以个别人为代表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间接沟通,因而更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民俗风情旅游对旅游活动的消极作用

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近年来的逢勃发展,给各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长期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如不少景区把整个冬季创收的"法宝"都押在了旅游黄金周上。业内人士是这样形容旅游黄金周的:“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这种过于低级市场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俗旅游的招牌。

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周边安全、协调问题严重。

由于体制问题,旅游景点游客一直处于潜在安全威胁之中。宰客、欺骗、野蛮拉客是一个方面,与当地村民的矛盾更是安全隐患。

第4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原文明的代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占有重要的地缘位置。当代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河洛本土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已形成以洛阳等城市为重点,辐射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体系,知名文化园区建设成熟,打造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龙门石窟、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少林寺等品牌民俗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声誉,节庆假期旅游产业市场完善,为河洛地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在进行深入创新发展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与规模调整,完善生产业态和日常市场等。

(一)优势(Advantage)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洛地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区域,黄河与洛河在此汇流,以洛阳为主体,泛指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限定,目前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河洛地区以洛阳为轴心,包含区域东至郑州、开封,西至潼关、华阴,南至汝州、禹州,北至济源、晋南。这种地域划分,使河洛地区的涵盖范围更加广阔。河洛文化是产生发展于这一地区的中原地域文化,它孕育于史前时期,生成于夏商,完善于周,繁荣于汉魏唐宋,延续于今。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意义,还是千年文化的载体,是河洛先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河洛文化是具有原始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古今中外文化影响深广。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河洛先民长期生活于河洛地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流传于口头的民俗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与河洛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相适应,其中的农业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如农谚“枣芽发,种棉花”,“月亮光再亮,晒不干谷子”,“春天孩儿面,早吓天就变”;俗语歇后语“翻拙弄巧,袍子捣个大夹袄”,“噙着冰凌倒不出水”,“家有三担菜,不怕年景坏”等;商业民俗中的“会”、“场”具有商贸交易功能,是民众进行生产和消费互动活动的主要桥梁和渠道。与河洛民众生存状态和娱乐活动相一致,风俗民俗中的民间游戏,民间节日,人生礼仪,民间舞蹈和民间戏剧各自具有不同的河洛地域特色。如河洛民间青少年流传的摔跤、叼鸡、推筒箍、蝎子粘墙、踢方、踢毽子、荡秋千等有趣的健身游戏;民间庙会和节日习俗活动中的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霸王鞭、三眼铳、河洛大鼓、吹唢呐、说快板、坠子书、锣鼓书、皮影戏、地方豫剧和民间马戏等。与河洛民众的审美情感和精神旨趣相协调,物质民俗中的民间美术、民间美食和民间建筑带有鲜明的河洛地域色彩。如剪纸、贴画、木板年画、面塑、泥塑、糖塑、雕刻、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美术种类众多,手工艺品精美;洛阳水席和老城小吃名闻遐迩;二里头夏王朝遗址、汉魏故城、隋唐遗址、明清民居村落、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千唐志斋等建筑显示出河洛民众的建筑理念和人文思想。河洛民俗文化资源涵盖面广泛,反映了河洛地区劳动人民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庙会祭祀以及手工百业等层面的内容,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资源。3.民俗文化市场空间广阔。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空间也逐渐扩大。面临全球化时代趋势和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背景,民俗文化产业在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持、传递、延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洛文化作为拥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优势,而植根于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是民族个性文化的一种体现。从时代趋势、经济发展、文化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等方面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4.先进文化战略理念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明确指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五个发展战略定位之一。具体战略部署包括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河洛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延续到当代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民俗文化最能体现中原地域文化特色。这一文化战略定位把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示出来,同时也为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导航。

(二)劣势(Weakness)

1.民俗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完善。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城乡空间结构分布差异明显,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意识和力度要高于乡村;一方面体现在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域及世界民俗文化产业的结构互动。从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本身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艺术演出、饮食、广告、文化产品等项目得到了开发利用,但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比例不协调,较为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网络传媒的高效运转,河洛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牌产出种类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开发。2.民俗文化产业规模需要扩大。近几年,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规模,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如民俗雕像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和真不同水席,年节习俗中的关公信俗和洛阳牡丹花会等,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仍有可挖掘的巨大空间。另外,河洛地区中的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种民俗文化项目,如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传统美术洛阳宫灯等,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此外,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成的产业规模来看,有些民俗文化项目处于待开发转化状态,有些项目产业经营模式和参业人员比例较小。3.民俗文化市场要素需要提高。目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市场生成空间和消费群体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洛阳,对于广大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要素的培育力度不够。同时,在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运行过程中,生产者的市场营销理念需要更新,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保障,市场规范和文化产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融入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以凸显河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4.民俗文化产业创意需要创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的有效转化和深度使用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产业较为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和影响力。相比之下,民俗旅游之外的其他民俗产业发展链条不足,民俗文化产业推广的时间和地域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纪高科技信息时代和知识文化经济背景下,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体系,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思维和路径。

二、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路

“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2]针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挖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创新途径,可以从河洛地区城市和地区所属农村两大模块着手。

(一)均衡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市场销售

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因千年的历史际遇,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力度大,知名品牌的文化园区建设逐步趋于成熟,与其相联系的文化消费市场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区域。据笔者调查,外地普通游客到河洛地区进行民俗旅游活动,一般首选时间是每年四月中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多去之处有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以及市内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建筑等,多品民俗饮食是洛阳水席和老城区街区小吃,选购的民俗文化产品大多与这些活动项目产生互动,它们已经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打名片,构成河洛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龙头。相比之下,河洛地区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较小,政府投入资金较少,民俗文化产业链条薄弱,文化消费市场冷清,除了民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之外,外地人员主动问津者较少。显然,这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失衡现象与河洛地区存在的充沛民俗文化资源不相称,与全面协调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差距。“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机制,首先与乡土社会自身的文化逻辑有关。”[3]历史久远的乡村原生态民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大多源自于民间的自发沿袭,也最能代表底层先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思想与智慧,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并使之转化为现代先进民俗文化产业,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平衡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不均问题,在保障优化原有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消费市场前提下,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扶植培育力度。除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之外,当地部门要打通河洛地区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区域壁垒,把具有类和属性特征相似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一条线生产经营,引导城乡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一体化,实现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共赢。如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为给每年度的洛阳牡丹花会节庆助阵,在市内花会期间同时举行几天盛大的民俗文化庙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到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庙会活动中倍受观众喜爱的火爆艺术展演项目大多来自于县城或者农村,一旦几天的庙会活动结束,民间艺术演出团体便返回县城或农村,在较长时间内中断了与洛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衔接,洛阳市内居民或外地到洛游客也就无法再观看到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如果洛阳市内和市外的县城农村同时设立规范的民间艺术展演示范基地,为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搭建便捷的演出渠道,使他们能够自由进行城乡巡回展演,不受节庆时间和城乡地域限制,那么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与此相同,城市先进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经验和企业模式可以运用于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农村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可以融入城市民俗文化产业轨道,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实行本土区域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不局限于核心城市和个别文化名区民俗文化产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销售,消除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从而使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得到整体地域性纵深发展。

(二)开拓民俗文化产业生产多元业态模式

日益趋于成熟的民俗旅游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业态模式,城乡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其在文化产业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如河洛地区的民俗旅游品牌意识较强,民俗节日中的洛阳牡丹花会,民俗雕像中的洛阳龙门石窟,民俗饮食中的洛阳水席,民俗信仰中的关公信俗和少林寺文化等,已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旅游名片,以此为契机的民俗旅游业态较为繁荣。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比,除了民俗旅游之外,其他的多种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模式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从而使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获得全面发展。“要想真正改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生存现状,当然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持续的探索努力,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认清形势,并坚定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探索。”[4]为避免形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的单调模式,在保障民俗旅游名牌地位之外,文化产业部门首先应该科学分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点,发挥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其他文化产业生产业态,产生更多更好的民俗文化产业名牌,形成生机勃勃多元互补的民俗文化产业格局。其次还应该强化文化思维模式,挖掘民俗文化产业中的自身文化元素,注重产业生产业态模式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型中成长。如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影视剧的利用率偏低,除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根据少林寺文化拍摄《少林寺》、《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等影视剧取材较多之外,其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改编拍摄成知名影视剧者偏少。因此,开辟河洛地区民俗文化影视品牌产业是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考虑从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资源切入进行开发利用。如河洛作家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方面,当代河洛作家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充分展示了河洛地区黄河岸边农村生活的风土人情,铸就了河洛中原人的精神文化形象。当代其他河洛作家阎连科、张宇等的文学作品同样蕴涵着浓郁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是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影视产业的有效载体。又如民间医学的影视剧制作方面,根据郭氏平乐正骨二百余年的行医史改编的影视剧《大国医》,反映出河洛地区传统正骨医术中的德高医精。这就证明了河洛民俗影视产业生产渠道潜藏有巨大的张力空间,需要借鉴不同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创新发展。河洛地区民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资源有谚语、俗语、歇后语、民歌、民谣等多种形式,是河洛先民生存民俗文化的结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中对于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些民间语言和歌谣甚至面临失传的危境。为此,当地部门需要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编制河洛地区流传下来的口头民俗,并使之实行当代民俗文化产业体系转化,与企业生产链接,融入市场经济的商业轨道。如广告语、新媒体语、网络语、文学艺术创作语等文化产业领域都可以使用口头民俗,既扩大了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范围,又增加了商业运营的文化含量。河洛地区的民间青少年游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是民间最常见、最易操作的趣味性活动,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和智能锻炼、身心娱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时代冲击,民间游戏渐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可以把民间青少年游戏纳入产业生产模式,城镇设立可供青少年日常消费的民间游戏市场,通过简单易行的传统民间游戏项目改造升级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健身体验,调动普通青少年民众在民俗文化产业消费中的受众面。

(三)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对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使用率

“由于经济的需要与文化的刺激,弘扬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5]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使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社会文化衔接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提高现代科技的使用率,以高端技术手段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如使用先进设备仪器,高端纳米技术,动漫技术,网络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高端光电技术等,生产出既符合历史传统的文化产业品牌,又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话交流。如河洛地区富有特色的民俗饮食洛阳水席,从原料的选择到烹饪的完成,在遵循传统制作技术前提下,对水席菜肴的种类、调料、颜色、味道、工序等制作过程,加入了现代高端烹饪器具和技术的使用,使水席菜肴得到更新改进,实现了传统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当代文化产业转型,极大地促进河洛地区民俗饮食文化产业的利用率与知名度。当代文化产业创新,需要传播进行延续和发展。“在新世纪,通过传播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6]促动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是提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另外一种途径。当代社会信息交流快捷便利,方式多样,媒介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着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渠道,微信、微博、QQ、论坛、网站、广告、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发达,报刊、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普及。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已运用到这些媒介传播路径,但是利用率和普及范围较低,尤其是普通民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和电脑,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不成正比。民俗信息及时传播是推动河洛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活跃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民俗文化产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民俗信息传播媒介平台建设,完善常用传播媒介与普通大众的沟通,凸显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化交流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宣传窗口,为普通大众日常消费民俗文化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如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除了设立专门的网站网页外,还可以制作精美的电脑和手机墙纸供大众选用,为大众手机设置民俗文化产业信息短信提醒业务,制作不同种类民俗文化产品媒体广告,塑造特色各异民俗文化宣传街景,建立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宣传平台,让民俗文化产业信息走入大众生活,引导大众主动参与民俗文化产品互动活动,以浓重的民俗文化氛围带动河洛地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四)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日常消费经营的多种渠道

民间节日和大型活动是拉动当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消费的主要渠道。举河洛地区盛名的龙门石窟雕像文化来看,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龙门石窟雕像文化园区参观的游客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由此带来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会出现暂时的繁荣。又如河洛地区种类多样的精湛民间艺术演出,大多局限于年节庆祝和大型活动,观众只能在特定时期欣赏到民间技艺文化的艺术魅力,产业市场消费运转期更加有限。再如河洛地区的面塑、泥塑、糖塑、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工艺品,大多在指定的专门销售地点才能买到,市场消费渠道较为狭窄。无论是参观性的消费市场,还是购买性的消费渠道,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距离日常消费尚有距离,即使河洛地区本地城乡居民进行民俗文化产业方面的日常消费,也存在消费场所、消费时间和消费产品上的缺憾。“日常消费文化以人的生活领域为背景,由人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取向、消费内容、消费行为、消费结果所构成。”[7]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生活,广大城乡居民的民俗日常消费市场应该是民俗文化产业的主要销售形式。“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8]不可否认,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在节日庆典和大型活动中的规模超出平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大。但是从整体发展角度衡量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模式是民间的日常消费。“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必需在一个产业链条上获得回报。”[9]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创新思维,注重民间市场的日常建设与完善,设立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民俗文化产业日常便民场所,改变现代普通民众只能在特定时间地点抱着好奇心理进行消费的局面,让民俗文化产业产品方便受惠于民间大众。如河洛地区的民间艺术演出,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很受老百姓的青睐,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易销市场,然而其展演的时空局限明显。如果在城乡的普通休闲场所加入此类民间艺术演出,把它作为日常娱乐项目进行规范经营,那么既使普通大众可以随时获得审美享受,感悟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技巧,又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再如河洛地区的各种精美民俗工艺品销售,需要经营者转变理念,变景区销售为日常销售,使购买者不仅在旅游景区可以买到,也可以在普通超市或日常购物点买到,为民俗文化产业消费者增加多种消费渠道。

三、结语

第5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关键词】屯堡文化;文化生态旅游;九溪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87-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提出“生态性旅游”的概念,1983年墨西哥生态学家Ceballos-Lascurain,H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正式定义[1]。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2]。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地居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作用[3]、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利益引导居民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5][6]。

国内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7]、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8][9]、生态文化的保护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10][11]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当前,旅游市场正在从自然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各地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的五大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党发〔2012〕15号文件提出将安顺建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是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黔党发〔2012〕15号文件的实践行动,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推进后发赶超的新路径。

二、九溪村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一)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主要由屯堡屯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屯堡文化现象(文化生态环境)两大部分构成。屯耕环境是指与安顺屯堡文化现象相关联的屯堡社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屯堡文化现象是指迄今在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至今在妇女服饰上仍保存明代妆束的“屯堡人”集中居住的屯堡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外显的屯堡文化事象(例如妇女服饰、屯堡建筑、地戏等)和一种内在的屯堡人文精神,由此构成了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二)九溪村基本情况

九溪地处型江河上游,距安顺城东27公里,隶属西秀区大西桥镇。位居屯堡社区的中心地带,东接高寨(属于平坝县),西连竹林、本寨、云山屯、雷屯,南邻下九溪,北与石坝、马场相连。九溪河从村寨旁边流过,河面宽80米左右,水深2~5米,河水常年流动,河面比较平缓。村东面有历史上称为“安顺合郡八景”之一的老青山,老青山原名青龙山,山间原建有寺庙普德寺(现只有遗址)。九溪村历史上是现在仍然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历史上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现平坝县城)少3人”之说。现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户数1000余户,4000余人,是一个具有集镇化特征的村寨。是屯堡文化底蕴深、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保存最多的屯堡村寨之一,因而也是屯堡社区生活方式特点最为典型的村寨,堪称屯堡文化活的博物馆。

三、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区中地位

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九溪历来均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二是具有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三是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理区位相对优越,且旅游环境容量也较大。正因为如此,九溪村才被《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为民族村寨旅游的A级景点,九溪村丰富的文化生态起了国内一些研究屯堡文化的关注。国家旅游局前规划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在谈到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时说:“九溪村最有说头,最有做头。”因此,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对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一)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从长远来看,九溪村可以以其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为以基础,以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主导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城镇。一是以九溪河为基础,沿河两岸以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形成相应的建筑群落,再现或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打造六百年前屯堡先民将祖源地的建筑文化带到贵州的历史,形成一个江南水乡在贵州喀斯特山地上的成功移殖(也可算是圆了屯堡先民的一个梦)。二是以打造喀斯特山地上的江南水乡、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创造一种西部乡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三是随着新型的旅游城镇建设的发展,可邀请和促动屯堡人祖源地的城镇居民到九溪村长住,购房、置业,实现一种新型的“旅游移民”。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完成九溪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重新建构。五是以屯堡文化为特色,以新型的旅游社区文化的建构为社区发展的基础,以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

(二)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布实施,稳步前进。关照未来,适度超前。围绕九溪乡村田园、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景观个性的不断提升。以生态环境为本底,将农村、农家和农俗融为一体,彰显乡村特色,弘扬农耕文化,使之成为与安顺旅游区相配套的屯堡乡村专项旅游产品,成为安顺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生态观光与屯堡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历史上的九溪林木葱郁、古木参天,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植被已遭到巨大破坏,是九溪开展旅游的一大缺憾。无论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均应下大力气恢复和重建九溪的森林植被。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型江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政策,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聘请有关林业林学专家进行相关的林相策划,针对不同的地形地理环境状况和不同旅游项目的需要,设计种植不同的树种(包括花卉和药材),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

九溪村是一个具有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基本上还保持着屯堡村寨建筑的风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城镇化特征的民居代替了传统的民居。并且这一趋势正在继续扩大。从发展的角度,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这些建筑却破坏了村寨建筑的整体风格,对九溪的旅游开发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从短期来看,要想制止村民修建或改建类似瓷砖房之类的民居住房并不现实,但也应通过宣传说服工作,让村民明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和长期获利的角度,保持九溪村的整体屯堡建筑风格对九溪发展和村民受益的意义,使村民能自觉地保护和维护村寨的整体建筑风格;或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有效地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

(三)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生态因素、环境因素是屯堡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屯堡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是世代伴随屯堡人生活,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已决定了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九溪的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是一个包括乡村社区生活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的屯堡文化体验、研究、寻亲度假旅游等等在内的包容性极大极强的综合性产品体系。

1、屯堡先祖祠堂:屯堡人有清明上大众(宗)坟的传统习惯,即一族一姓在同一天聚在一起给祖宗上坟,祭祀共同的先祖。(例如顾氏家族给顾成上坟,多时竟达数百人)。可在顾成墓附近选一址,建一屯堡先祖祠堂和一屯堡先祖坟莹,供奉屯堡先祖牌位(屯堡村民也可将自己历代祖先的牌位供奉于内),供屯堡村民清明祭祀。此举的目的有三:一是以此作为一种终极召唤,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作为一个景点可供游客参观;三是还可以吸引部分屯堡人祖源地的游客清明前来参与祭祀。

2、屯堡民俗文化展演。九溪的屯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屯堡文化事象极为齐全。不仅可以向游客展示,还可以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表演。表演活动方式可与天龙略有不同,特别是晚间表演活动,既可以是有组织的表演,也可以邀请游客参加村民自己的社区文化组织(例如地戏队、花灯队、秧歌队等)的正常活动(包括排练活动)的方式,展示九溪村民的民间组织及其活动所构成的一种屯堡社区生活方式。以九溪深厚的屯堡文化为背景,建“屯堡民俗文化博物馆”,向游客集中展示独特的安顺屯堡文化现象。

3、节庆节事活动。屯堡人的节庆节事活动繁多,保留着江南民俗文化的遗风。即使没有旅游开发,屯堡人仍然要举行这些活动,特别是九溪村举行这些活动已成惯例,且在所有的屯堡村寨中一直享有盛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吸引外来游客,而且还能吸引其它屯堡社区居民和在外地工作的屯堡人前来参与和观看,使其既是一种特殊的游客,同时对外地游客又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景观,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活动是屯堡人自身的活动,虽能形成旅游产品,但不要刻意去追求表演效果(与屯堡民俗文化表演不同。),应注重其本真和自然。此外,这些活动的举行,还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屯堡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4、休闲度假生态产品。针对常访长居的乡村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的游客,可在村内临河选一段民居,改造成住宿接待街,可名为“屯堡亲友一条街”,最终形成类似阳朔西街的一条街,供国外游客或祖源地游客长住。

5、生活化文化生态产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景点的不仅只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而越来越多的能满足游客生活的要素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九溪引进生活旅游的全新概念,创立“生活旅游”、“优游生活”的概念,打造吸引人不断回顾的休闲度假地。交融互动的开发模式:居住―山水营地、山村小巷。闲适的居民在这里居住和劳作,进行着创造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吸引众多游客的魅力之源。行动―思考产生创造性力量。聚集人们智慧创造更好的未来,游客、原住民和研究机构一起参与景区建设。游玩―享受山水生活。生活延伸到村街小巷、延伸到人与人相遇,延伸到自然和游玩。交流―观光、科考、购物和会议等聚集人气,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得到身心的休养,度过健康而充实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钟永德,李晶博等.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130-137.

[2]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 1987,(2)B13- 14.

[3]Elizabeth Boo.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M] .Technical Paper Series, Washington DC: WWF, 1992.

[4]BOO E.Ecotourism:The Pot ent ials and Pitfalls[C].WWF,1900.

[5]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 24(2)B228- 232.

[6]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21(4)B84-88.

[7]张小周.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8]郭永英.西南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08-113.

[9]王洪成.浅析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30-31.

第6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关键词:民俗体育;叶村叠罗汉;表演结构;文化意义;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8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41-04

叠罗汉是古徽州(现黄山市)歙县三阳乡叶村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是集古代杂技、体育于一身,源于宗教文化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明代,一直流传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已有500多年历史。每逢闰年的元宵节,叶村的老百姓都要进行一次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叠罗汉成为徽州山乡的一大景观。它的表演形式类似于杂技,通过伏、卧、倒、立、拉、撑、支等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叠成多种人体造型,共有66种,以匡扶正义、驱邪纳福为文化内涵,以堆叠为表演特征,体现以团结互助为荣的可贵精神,将力量与和谐之美融为一体,凝聚了古徽州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民俗仪式,是我国至今尚存最完整的独特的民间杂技之一。该项目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得到初步的挖掘与研究,然而从体育角度看,其表演形式和内涵上更是充分体现了民俗体育的特征,因此从民俗体育的角度进行研究,能够使该项目得到更好的挖掘与传承,使之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世代相传。

1 叶村叠罗汉的起源与发展

歙县叶村叠罗汉历史悠久,其形成和来历,传说不一,目前最被认可的说法是:相传明末年间有个叫惠安的游方和尚,来叶村村郊和尚寺挂单,极爱其寺环境清幽。适逢乡试,忽想起出家前屡考不中、受人讥笑的往事,心有不甘,遂游戏风尘,以原先俗名去南京应考,居然中了举人头名――解元。朝廷欲封他为官,他却上本自承“欺君之罪”及报考的种种苦衷,请恩准他仍回叶村寺为僧。皇帝念其诚实,不但没治其罪,反而御赐亲笔题写的“解元寺”匾一块。惠安和尚回叶村后,解元寺名声大振,乡人纷纷把子弟送入寺内,日习文夜习武,僧俗之间结下许多善缘,解元寺香火也因此而旺盛。某年,有强盗劫村,惠安带领僧、俗子弟奋起御寇。乡人避人寺中,强盗攻寺,惠安与众子弟搭人梯帮助乡人翻墙脱险,结果寺被焚,惠安等罹难…。为祭祀惠安法师及众僧英魂在天安息,万古流芳,保佑叶村百姓平安吉祥,这里的人们决定每逢闰年的元宵节,以叠罗汉的民间杂技演出形式表示纪念,从而代代相传,形成了奇特的叠罗汉民俗。尽管是传说,但可以看出叶村人叠罗汉是出于驱邪纳福,祈佑平安的美好愿望。

据古人传下来的《罗汉谱》记载,“叠罗汉”共有66套,即66种造型,取“六六大顺”之意。这一歙县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叶村流传数百年未曾间断,在中却成了“四旧”,被挨批禁演。1978年,县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叶村全面挖掘该传统艺术,才使之重见天日,得以复活。《罗汉谱》清代老谱只二十多种架式,清末经洪玉书老人(1872年生)增编扩至五十三种架式,在其代表性传承人、现年64岁的洪允文主持期间,将66套全部整理出来,而现在的罗汉负责人、41岁的洪声琦等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目前能表演的已有70套,“八柱牌楼”、“解元寺庙”、“五凤楼”、“童子朝普陀”等等,都是创新的程式套路,今后他们还将继续挖掘创新,以使该传统民俗能世代相传,日益兴旺。

叠罗汉民俗活动的出名是近年来的事。作为徽州传统民间艺术,叶村叠罗汉表演队伍从20世纪80年代起多次参加了省、市民俗表演,受到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堪称一绝。1995年在“中国民俗风情游黄山市首游式”上大展风采,《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现场摄影报道,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并在台湾《民俗曲艺》杂志上发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第七套《金土地》栏目播出而蜚声中外。1999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叠罗汉》专题片。为有效地保护和弘扬这一绝技,2004年经县文化局同意,这里组建成立了“歙县叶村叠罗汉艺术团”,进行叠罗汉艺术研究、资料搜集及表演等。2007年该节目参加了“皖浙赣闽四省四市第四届民间艺术节”,获得金奖。目前“叶村叠罗汉”作为全国独有的特色体育民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村也成为黄山市唯一的“全国民俗文化村”。

2 叶村叠罗汉的表演结构及文化意义

2.1叶村叠罗汉的表演结构

2.1.1“罗汉”扮演者的产生叶村叠罗汉分大小年,大年太叠,小年小叠,(大年即闰年,活动时间长,所有套路要演完,旅居在外的族人要尽可能赶回村参加活动。非闰年即小年,表演套路可略减,旅外族人亦不一定要求回乡参加活动)。活动由村罗汉班(现称罗汉组)组织,罗汉头主持。罗汉扮演者皆为男丁,由村中高德劭长者在岁杪年初集中推荐,由罗汉头确定。罗汉头接到推荐名单,对被推荐者年龄、力气、体重、灵敏度进行通盘考虑,然后向入选罗汉发出《罗汉贴》。接到《罗汉贴》的男丁,深感荣幸,将贴供于堂前,立即放下手头事物,准备参与。目前叶村罗汉组共有30人左右,除了3、4个是10岁左右的小男孩外,全是身强力壮的中青年。

2.1.2叠罗汉系列活动叠罗汉系列活动,一般每年正月初六开始,十八结束,为期13 d,其中叠罗汉活动11 d,排练9 d,正式演出2 d。期间,罗汉们须禁。初六傍晚,敲起锣鼓,放响爆竹,罗汉头领众罗汉去解元寺(是村人在原址重建的一个约3 m2的小庙)请罗汉老郎牌位。焚香化纸参拜后,取下牌位,交由尖顶(叠在众罗汉最上层的小罗汉)捧。接老郎牌位队伍回村时,村人执点燃之棒香夹道迎接,簇拥着将牌位安置在排练处的香案上,锣鼓爆竹喧天,群情欢腾。当晚,罗汉们开始按《罗汉谱》所载程式套路“练谱”,至初十结束,十一至十四为彩排阶段,所有罗汉皆赤膊、戴布罗汉帽、束腰带,穿彩裤,着老布山袜,唯不开脸。排演配上锣鼓,各式程式套路连贯进行,一如正式演出。

正月十五日上午,罗汉化妆游村,与其他配套活动组合进行,其队伍序列为:“尖顶”捧罗汉老郎牌位前导,锣鼓相随开路,接着是钟鼓形灯、滚灯、五兽灯、动物灯、人物灯、十二生肖灯、花草虫鱼灯。灯后是化了妆的罗汉队伍以及四、五十个男女村童饰扮地戏的人物,有唐僧师徒、包公、白娘子、郭子仪等,整个地戏只作化妆游乡,以壮声势,不作戏剧表演。押后又是锣鼓。游行队伍要游遍全村每一条巷,游到户家门口,户家要燃放爆竹迎送纳吉,活动一直进行到下午。游村毕,即把罗汉老郎牌位供奉于戏台正壁香案上,焚香化纸燃烛如仪。接着是各种参游之灯依次登台分列左右,各罗汉手执一灯绕台三圈,谓走台。走台毕,叠罗汉活动拉开序幕,锣鼓声与僧侣法器音乐声迭相鸣奏,

气氛更加热烈。

元宵灯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庆祝活动。叶村叠罗汉由原来单一的对该村解元寺惠安法师及众僧亡灵之纪念,后与本村元宵灯会“戏五禽”合为一体,由此便形成了叶村特有的民俗活动,村民们都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祭奠亡灵,驱去不洁,佑人保丰。

2.1.3叠罗汉晚上的叠罗汉分成上、下两段。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先是“演罗汉”,由12个罗汉分组出场亮相,表演几套拳脚功夫。接下来“出菩萨”,道教护法王灵官、佛教护法韦陀出场,圆场扫台后,惠安法师、观音偕2童子上场。观音登殿后,18罗汉相继出场,拜过观音后分列打坐。接着上场的是一老罗汉与二小罗汉,拜过菩萨与十八罗汉后,开始拭面、扫堂、鸣钟、击鼓、诵经。末了,老罗汉用禅杖打桑葚给小罗汉吃,此谓“演老罗汉”。下段为罗汉上场,堆叠各种人体造型。动作由易到难依次进行,由八名罗汉表演的“童子拜观音”比较简单,4名小罗汉在四名大罗汉肩上打坐,绕场一周,朝“观音老母”拜三拜就结束了。接下来的“金鸡飞”,也只是四个小罗汉改坐为站,摆出金鸡展翅欲飞的造型。而“挑担卖柴”则加大了难度。一罗汉将一横卧罗汉扛于肩头,似肩扛扁担,而这条扁担的两端又悬挂了两个小罗汉,似扁担头上一捆柴,挑担者旋转飞舞不停,既惊险又别致,看者不禁会发出阵阵惊叹声。此外仙人桥、水帘洞、普陀崖、莲花座、蜡烛台、1~6柱牌坊等程式套路,层次递进,动静结合,一波一浪,逐步推向。而以磅礴的气势震撼观众的是“竖牌坊”:从四个罗汉的“一柱牌坊”到十九个罗汉的“六柱牌坊”,变化之快,构筑之巧,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壮观的是六柱牌坊,共叠有19人,人叠人,人拉人,纵横组合,叠成六层造型,每叠好一层均在舞台上转一圈,立在顶峰的罗汉,由稚童扮演,合掌祝福大家吉祥如意,全村人寿年丰。表演结束,已是东方吐白,场面迭起,惊险热闹。正月十六日,白天继续游村,晚上继续叠罗汉,其中一部分是正月十五未叠完的程式套路。叠罗汉结束,观众散去,罗汉们在锣鼓、爆竹声中参拜罗汉老郎牌位,谓之“收台”。收台毕,众罗汉送老郎牌位至解元寺,叠罗汉活动告一段落。

2.2叶村叠罗汉的文化意义叶村叠罗汉的“叠”,不仅仅是站肩、骑脖等简单的往上叠垒,还有伏、仰、卧、拉、撑、支等组合造型姿势,显得变化多端而妙趣横生。有些套路,惊险得让人咋舌,有些套路精巧得让人称奇。各种叠,都凸显粗犷、阳刚之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魅力。表演的60多种不同造型,寓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造型大都与徽州民间建筑、生活等有关,反映了古徽州人民的创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如古徽州古塔、牌坊众多,叠罗汉里就有“一至六柱牌坊”、“宝塔连”等套路;农民常年离不开扁担,就有“挑担卖柴”;“童子拜观音”、“金鸡飞”则寓意着叶村人民尊敬老人及对子孙后代寄予殷切期望的良好民风;“树荷花”、“蜡烛台”、“秤砣”等都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蕴涵着乡村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期盼的价值取向;而“水帘洞”、“龙驹马”“石猴出山”、“刘海戏金蟾”等则与神话有关。精彩的表演为广大村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享受。

叶村叠罗汉之所以选择“牌坊”题材,与歙县自古多牌坊有关。据了解,歙县至今还有各种牌坊一百余座,其中“许国牌坊(八角牌坊)”和“棠樾牌坊群”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文物的牌坊是巍峨的,而这种靠人与人,用力与力“叠”起来的“人肉牌坊”则是奇险的,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融合。用青石筑砌的许国牌坊,以凝固的形式表明歙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而用肉体竖成的牌坊――叠罗汉,则以流动的方式叙述着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

长期以来,叶村叠罗汉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载体,为彰显古徽州的民俗文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古徽州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以民间杂技独特的方式,匡扶正义,驱邪纳福,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多次参加省、市、民间艺术调演献演,在发挥其蕴藏的艺术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传播徽州民俗文化,让省内外及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 叶村叠罗汉的项目特征

3.1古朴粗犷的原生态特征叶村叠罗汉的所有演员都是本村村民。叶村以洪姓人口最多,叠罗汉由洪族创立、传流,按照族规最早的时候只有洪姓才能参加,随着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演员扩展到洪姓以外的村民,为全村所共有,但外村人是不能参加的,化妆和乐队也是由本村老艺人和村民担任。在问卷调查中,70%以上的罗汉都认为在叶村以外选拔培养小罗汉是不可以接受的。大年初六开始,演员就在村里的大祠堂――叙伦堂排练(该祠已被列入“百村千幢古民居”修复工程,因年久失修,目前正在抢救性修复中,现排练地点在另一祠堂――敬本堂中进行),演出地点在村中心的古戏台。参加表演的村民并没有经过特殊的体育训练,他们表演的一招一式都散发着质朴、醇厚的原生态气息。罗汉们在寒风凛冽的元宵夜赤膊表演,尽管条件简陋、艰苦,但为了保存叠罗汉的原始风貌,体现叶村叠罗汉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排练和表演一直传承,充分表现出古朴粗犷的原生态特征。

3.2历史传承性特征叶村叠罗汉经过500多年的流传,历代传承人在继承和挖掘前人套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了这一民俗体育项目的内涵,从最开始的单纯驱邪纳福保平安的,发展到今天不仅是祈福的美好愿望,而更多的是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并集民间艺术、民俗体育于一身,成为宣传、推介古徽州民俗文化,扩大国内外影响的手段,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在中受到冲击,但叶村的村民始终没有让这一绝技失传,并越来越重视小罗汉的培养,使之具有较稳定的传承性。

3.3地域性特征歙县位于安徽南部,地处皖浙赣交界处,北倚黄山,南临千岛湖,秦时置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徽州府所在地,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文化史上久负盛名的微州文化发祥地。三阳乡位于歙县东北部,地处皖浙交界之天目山脉,徽杭高速公路和徽杭公路横贯该乡中部。叶村距乡政府3公里,左倚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右临昌源河,四周群山高耸,峰峦叠翠,林木葱郁。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有清代状元、外交家洪钧,有哲学家洪谦,还有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的扮演者洪雪飞。近年来歙县叶村叠罗汉艺术团在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与县文化局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春节期间在周边乡镇巡回演出。正是这样一块充满文化气息的热土,才使得叠罗汉这一绝技得以世代相传,具有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3.4民间自发性特征500多年来,叠罗汉已经成为叶村人民必不可少的元宵节庆体育民俗活动,世代传承下来,整个活动的组织安排都是由村罗汉组组织,“罗汉头”主持,经费也全部由村民和本村在外经商者自愿捐助筹集,村里的

青壮年都认为被选为罗汉是一种荣耀,深感荣幸,无论多忙都立即放下手头事务,在外打工者也欣然回乡参加活动。正月十五那天,全村人的所有日程都围绕着叠罗汉系列活动,处处都体现出这一民俗活动的民间自发性特征。

3.5节日依附性特征叶村叠罗汉从它起源之时便是与徽州乡村正月十五元宵节联系在一起的,它依附于节日而存在,又因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化集体意识、增添节日气氛、祈福来年平安吉祥而得以保留和传承下来,是叶村人过元宵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它又成为很多重大节日的表演节目,给更多的人带去偷税和快乐,烘托节日气氛,表现出很强的节日依附性特征。

3.6集体协作性特征叶村叠罗汉的整个活动过程需动用全村的社会力量才能顺利进行,叠罗汉的所有程式套路,不论动作难易,均需若干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造型之间衔接巧妙,变化迅速,人拉人,人叠人,达到造型均衡稳定、动静结合的效果,所有人员必须携手并肩,齐心合力,环环相扣,才能将力量与和谐之美融为一体。即使是不参加表演的村民,也在观看中自觉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罗汉们的精彩表演而欢呼、加油,舞台上下呼应,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气氛。集体的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4 叶村叠罗汉的文化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叶村叠罗汉的成分逐渐淡化,如今开展这项民俗活动主要是愉悦身心、沟通感情、健体强身,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烘托喜庆气氛。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4.1健身美体价值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几乎所有人都体会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现代“文明病”不再是城里人的特权,在农村也滋生蔓延,农村人的健康日益受到威胁。靠人与人、用力与力进行堆叠是叶村叠罗汉的主要表现方式。如“六柱牌坊”的下架中柱肩上就架人梯般地站了4个人,由中柱手挽手拉着的左右四柱的肩上也依次站着3个人和2个人,没有力扛千斤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在尖顶的小罗汉一般只有10岁左右,没有一定的胆魄和协调、灵敏的素质及平衡能力也是不行的。而“仙人过桥”由7个罗汉立做桥墩,6个罗汉仰架于桥墩上,1个罗汉从桥上走过,踏过软绵的胸脯,须提气、平衡,架桥者须运气于胸,被踏者屏息才行。叠罗汉活动从正月十五日上午开始,要经过游灯等一系列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参加者要有很好的体力、耐力才能坚持下来。演出时罗汉们均赤膊上场,必须保持良好的体型,才能充分展示男性健壮的肌肉线条和阳刚之美。有过多次表演经历的罗汉告诉我们:“虽然我的年龄在不断增长,由于参加叠罗汉活动,经过训练和表演,我的力气、灵活性和精力还不减当年,而且因为要光膀子表演,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形体”。表演者集力量、平衡、灵敏、协调、柔韧、耐力于一体,经过训练和多次的表演,能使参加者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身材体型得到改善。

4.2健心娱乐价值叠罗汉不仅能提高表演者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娱乐身心。在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来参加叠罗汉表演时,他们说:“参加罗汉表演,是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和大家亲密接触,一起交流,感觉非常开心,还能在表演活动中被观众、村民欣赏和认同,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叠罗汉表演虽然不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罗汉的身份,我们不论在家里还是在村里都很受尊重,年轻的单身罗汉也很受姑娘们的青睐”。村中的青壮年既为被选为罗汉而感到荣耀和自豪,又能充分享受排练过程中每个造型成功的快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和谐的情感体验,在表演时尽情展现自己高超的技巧和健美的形体,渲染节日气氛,满足为乡村人民祈盼幸福平安、来年五谷丰登的心理成就感,这些都是在日常的劳作中无法体会到的。而观众们时而为造型的奇、险而屏息,时而为表演的精彩而欢呼,整个表演过程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罗汉们的家属更是为自己亲人的精彩表演而感到欢娱和自豪。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都从中得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4.3艺术审美价值叠罗汉活动从表演者的脸谱、服装、表演的造型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艺术观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罗汉的脸谱化妆,按“下架”“二架”、“三架”、“尖顶”四个类型开脸,“下架”以红、白、黑三色绘大块脸,着红色裤,系黄色腰带,“二架”仍为红、自、黑三色,但图形稍为花哨,着黄色裤,系红色腰带,“三架”加蓝、绿两色,绘五色“碎脸”,“尖顶”绘金脸,又称“金顶”,着绿色裤,系红色腰带。这些色彩的运用协调大气,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喜庆、富贵的色彩表达方式,又蕴涵了劳动人民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表演中的各种造型,采用伏、仰、卧、拉、撑、支等组合姿势,人叠人,人拉人,纵横组合,动作惊险别致,造型变化多端,男子汉肌体中洋溢着力的美,无声的动作和造型流动着魅力的韵律,凸显出粗犷、阳刚之美,表演风格既紧张惊险又不失诙谐幽默,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力,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价值。

4.4旅游开发价值叶村叠罗汉流传至今,不仅是叶村人民每年元宵节的主要民俗活动,而且近年来已经走出大山,成为黄山市旅游文化活动的保留节目,并经多种媒体宣传和报道,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瑰宝。黄山市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歙县是黄山市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它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优势,游客将了解风俗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既能饱览旖旎风光,又能享受民俗文化大餐,得到身心全面愉悦。近年来,叶村罗汉组在将叠罗汉民俗活动与特色旅游相结合上,做了大量的宣传与推介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除了参加省内一些旅游文化活动,在旅游节、经贸会上进行表演外,还先后多次接受邀请,赴上海、杭州、澳门等地进行展演。充分挖掘叶村叠罗汉的旅游开发价值,对发展地方经济,传播徽州民俗文化,让省内外及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灿烂的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5教化功能叶村叠罗汉的发展与传承主要依靠村民自发的行为,在初始时期,村民参加活动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以望得到神灵的护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他们的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进人21世纪以来,叶村叠罗汉的成分已逐渐淡化,如今它已成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表演中的每一个造型都要求大家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充分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合作中相互理解,彼此帮助,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加了乡村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集体意识,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人际交往日益淡漠的今天,更有其独特的意义。同时由于活动的开展,将村里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青壮年组织起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抵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现任罗汉头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住房中‘小别墅’式的独门独院比例增大,村民间的交往减少,相互间缺乏交流。叠罗汉活动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为了造型的成功,大家必须互相鼓励,团结协作,日常生活里产生的一些小矛盾,在此时也化为乌有,还增加了感情”,“由于要参加叠罗汉活动,春节期间村里几乎没有赌博现象,酗酒的情况也很少,村民之间非常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如是说。因此叠罗汉能够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灌输和谐理念,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第7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关键词:农业民俗;民俗旅游;开发

AStudyon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FolkCustomTourisminChina

Abstract: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iscreamoflaborers’wisdom,whichwascreatedaccompanyingChina''''sancientagriculturallife,andthetouristdevelopmenton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isbecomingahotspotrecentyears.Thisarticleanalyzesthequestionintheagriculturefolkcustomcapitaltravelingdevelopmentanddiscussesthementalityofagriculturalfolkcustomtravelingdevelopment,throughunifiesthepresentsituationofourcountry''''sagriculturefolkcustomtravelingdevelopment.Theaimofthisarticleistoenable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topasso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tocarryforward.Besides,morepersonsareexpectedtofamiliarizethemselveswith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realizingthattheagriculturalfolkcustomwillbeadevelopingspotwhichcouldpromotethedevelopmentoftouristindustry,aswellas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

Keywords:AgriculturalFolkCustom;Tour;Development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民俗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我们必须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探讨出开发思路,将其合理开发利用,使其能够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让农业民俗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

一、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农业民俗的概念

农业民俗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特点,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它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农业娱乐风俗。[1]70-79

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这部分习俗主要以农谚的形式存活在当今生活中,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靠天吃饭的人们重视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许多谚语里还能窥见旧时这一习俗的概况;具体农谚。

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人们还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与超自然力相关,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除了努力耕作之外,更注重观察他们一向中的超自然神灵。

农业禁忌、祭祀习俗。这一方面是农业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例如在有些地区,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风除灾,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等等。

祭田神、先农和灶神的习俗。

农业生产过程习俗。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如古时候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讥刺那些不尊重农业生产规律的人。

农业娱乐风习,这一习俗是来源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

(二)农业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农业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民俗事象和农业民俗活动为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农业民俗旅游的特质是:第一,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农业民俗。第二,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农业民俗产品。第三,农业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农业民俗开发而成。第四,农业民俗旅游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更应该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第五,农业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

(三)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

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满足海外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各地首先开发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农业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的华西村开展的江南水乡特色农业民俗旅游;兴建了富有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和中国民俗文化村;兴建体现当地民俗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如山西省的丁村民俗博物馆;开展丰富的农业民俗文化活动,如田间祭祀活动等。但这时候的民俗旅游开发大都还处于自发状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缺乏对该旅游项目的探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掘民俗特色,推出民俗项目,大做民俗文章。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了“95民俗风情游”,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推出,正式打出了民俗旅游的旗号。[2]

据一项对美、日、法、德、英5国游客访华的动机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占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由此可见,农业民俗旅游市场潜力较大。目前,我国农业民俗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3]

一是“就地取材、直接开发”型。通常这种开发类型选择在农业历史民俗遗存丰富、地方特色明显的地区。同时还有必要的外在开发条件:接近旅游客源市场,在一地的民俗系统中,生活、生产、文化、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民俗不可能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直接开发时选择最有地方代表性的农业民俗,以之串联其他相关的民俗。如徽州的建筑是一个生活民俗的要素,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它现在依然具有居住功能,所以当地在开发它时就将当地的历史传说以及各种农业民俗附带着开发出来,有机地融入徽州建筑旅游的介绍或讲解中,从而使得这项旅游产品蕴涵的文化更加厚实。

二是“异地再现、综合开发”型。民俗的地域性并不是对民俗资源异地开发的绝对限制。一地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将其它地区的民俗资源移到本地。旅游者求新探异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外在行为的一个潜在基础。这种潜在的心理需求变为旅游的实际需求是有条件的。第一,旅游者没有时间和经济能力到民俗的原产地直接欣赏和体验地道的民俗;第二,被“搬家”的旅游必须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第一个条件使得被搬家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移人地的游客市场;第二个条件保证了被搬家的民俗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以吸引达到规模效益的游客数量。在旅游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将各地的典型的民俗资源集中到一起综合开发的形式是比较成功的方式。

二、农业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地农业民俗旅游开始兴起,农业民俗旅游成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源季节性分配不均

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农业旅游存在着随季节忙闲不均的现象,忙时人山人海,闲时无人问津,淡旺季反差明显。在旺季,游客太过集中,给旅游地带来设施容量、环境容量上的压力;在淡季,游客稀少,又造成了大量资源和设施的闲置、浪费,使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例如,多数观光果园在夏秋季挂果期间,游人过度集中,管理又跟不上,造成乱采乱丢现象严重,对环境压力较大,而在冬季则门庭冷落,效益低下。[4]

(二)生态环境遭破坏

由于缺少政府和行业的监督及引导,出现了群无序竞争和盲目开发的倾向,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民俗旅游生存遭遇极大的破坏,重经济性,轻民俗性和文化性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大多数旅游农业景点由于先前只考虑到农业生产上的要求,对其旅游功能认识不足,布局不太合理,高科技、高品质的农产品并不多,开发和销售也大多没有形成体系,回头客少。一些景点“城市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个别景点在旅游高峰期因游客过多,经营户到城里买菜,扭曲了农业民俗旅游的本质。

(三)设施不配套,服务不到位

开发一般在农业民俗文化相对丰富,交通也比较便利的原生自然式的村落进行,投资很少,必须设施不配套,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交通和相关旅行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不达标,既不方便游客,又使相关的娱乐、餐饮、购物等营业收人降低,使农业旅游的品位下降,相关产品的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经营难度加大,收人水平低。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由于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文化水平及素质较低,远远落后于农业民俗发展的需要.[5]

(四)产品开发缺乏个性

大多数旅游农业景点过分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冷清无人,形成了强烈的淡旺季差别,不利于提高农民参与发展旅游农业的积极性。有的旅游(区)点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技术、市场研发不够。分散的农业旅游区尚未进行有机整合,各自为政,开发的旅游农业产品相似程度较大。[6]

目前,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内涵肤浅,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多以钓鱼、吃饭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并没有把丰富多彩的农业民俗文化通过正确生动、灵活的方式传递给游客。

(五)产品品牌观念淡薄

民俗旅游资源的品牌观念淡薄一方面反映在农村生活和生产用品艺术品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民俗节庆活动上,民俗旅游商品的营销渠道也是极不规范,鱼目混杂,影响了本土民俗产品的光彩。

许多旅游区由于市场意识不强,没有对旅游项目加以精心包装和促销,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限。如由于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城市居民对乡村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展较为薄弱。以南京为例,南京市苗木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但城市园林绿化需求量中只有20%来自郊县,有相当一部分的苗木未进入南京市场。目前南京市不乏有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农业旅游景(点)区,但总体来看,缺少类似“上海孙桥”、“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那样的品牌,对周边城市居民吸引力不大。2003年南京市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中,来自上海、苏锡常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只占接待游客量中的10%。

三、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路

农业民俗开发已是大势所趋,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出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路,对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并使其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行科学规划

农业民俗旅游规划要遵循科学性、区域优势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性原则办理。根据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时节,开展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或增加农业经营项目以保证淡季不淡。设计多样的农业民俗旅游形式,综合开发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以及农业娱乐风习。

(二)创造和谐生态环境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旅游资源,农业民俗既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注意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是可行的旅游目标、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商业收入,二者得兼而并不互相排斥。

[7]67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两者才可得兼。

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实现农业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8]不仅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的旅游过程中防止资源破坏和防治环境污染,更要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转变思想观念,切忌急功近利,严禁对农业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和盲目跟风开发,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培育同时进行、统筹兼顾,做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

农业民俗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主要是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吸引市民。让市民在旅游中体验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交织的生态环境的静心健体效能,感受纯朴的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知识性、趣味性。是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娱乐性、消遣性农事活动,为旅游提品和服务。因此,农业旅游可能改变原有的生产程序,改变原来的生产结构,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使农业生产活动不会因旅游受影响。

创造农业民俗旅游和谐生态环境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田垄、农舍、篱笆、葡萄架,窗含新绿,户对荷塘等,努力增大“大自然”在游客心中的份额,多在“绿色户外”上做文章,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真正成为游客“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

2.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乡村旅馆待客之道要体现淳朴亲情,尽量弱化商业气息,收费可按档次不同明码标价,或写在芭蕉扇上,或印于方巾上,或标明在土布餐巾上。乡村旅馆可吸取现代旅馆的管理方式及内部设施,但外形宜竹篱茅舍,要有庭园文化,要有田畦园圃,尽量使居所被绿色环抱,“苔藓侵阶绿,草色入帘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使旅游者充分体现融入自然之乐。

3.基础设施自然化乡村饭店的菜谱应有别于都市餐饮文化,以绿色天然为主。院里瓜果桌上菜,现采现烹,绿色环保,口味纯正。“夜雨剪春韭”,客人也可亲为。生活垃圾、污水、猪舍牛棚等有碍观瞻的辅助设施要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为了不失农耕场景整体美,乡村停车场要对车位进行隐性处理:可设计成“麦秸垛”,使停车场呈现“麦场文化”;可设计成拱顶绿坡;也可隐蔽于瓜棚藤架之下。

(三)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工作人员素质

在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资金自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但目前对农业民俗的投入仍然很少,因此,应积极加大对农业民俗的宣传力度,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民俗和旅游业的联系,携手开发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民俗决不是搞个温室、棚架或是简单建造围墙挂个牌子就可以发展,一定要注意旅游大环境的营造,给游客提供洁净的住宿条件、卫生的饮食场所、优美的环境等,才能留住游客,创造良好口碑,提高游客的重游率,甚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重视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旅游环境人才培养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旅游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促进资源、产品与市场的结合,提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积极调动农业旅游区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旅游农业建设的主体,同时他们的衣食住行、精神风貌、文化习俗、生产方式又是农业旅游开发的客体。[10]充分依靠农民,是为农业旅游营造一个整洁卫生、安全有序的外部环境和淳朴热情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措施。

(四)增强产品项目特色化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就是要再现古朴原始的生活面貌,充分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突出“民俗”,突出“农”。农业民俗旅游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特色:(1)“土”:即充分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如采茶、制茶的整个过程)、传统的农业设备与设施(如石磨、水车、牛车)、传统的农业手工艺制作(如编制、印染、陶瓷、剪纸)和民俗风情(如对山歌、坐花轿)等,来展示观光农业的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好奇、怀旧心理;(2)“新”、“优”、“奇”、“高科技”:即通过展示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优良品种、奇花异草,珍稀动物和高科技农业技术手段等,来满足游客开阔眼界、学习参观之需求;(3)“自然”:即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小气候,让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满足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理;(4)知识性:即融入更多的农业知识和农村文化,让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得到农业启蒙教育和现代农业知识普及;(5)参与性与趣味性:即设计一定的播种、采摘、捕捞等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斗羊、斗鸡、比赛、跳舞、表演等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体验和乐趣。[11]

农业民俗产品尤要注重参与性,让游客亲身体验。美国卡耐基美隆大学含兹公共政策管理学院的教授RichardFlorida在其《创意新贵》一书中提出,创意与体验的关系极为密切。他认为:“当经济对创意的需求增加时,创意式或体验式的生活形态就是对这种困境的直接回应。”[12]42体验的前提是参与,如果没有参与,仅仅是走马观花似的旁观,而不亲自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中思索与体会,仍得不到真正的体验。而且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愈容易成功、越令人难忘。因此,旅游服务供给者应该设计和提供尽可能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活动与项目;另一方面,要提倡深度的体验旅游,旅游者既要身游又要心游,游前要了解旅游地的历史与环境,游中要善于交流,游后要“反刍”和“复习”,要动腿走、动嘴问、动脑想、动手记,把观察上升为心得,从经历中提炼体验,不断提高旅游素质。

(五)加强产品品牌观念

注重品牌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实现产品成功开发与销售的重要内容。农业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应立足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城市和开放性市场,强化区位特色,选择推广主题,建立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农业精品,极力塑造农业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个性,建立品牌标志和口号。让游客体验民俗并不是将民间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展现并让游客去体验,而是要注重体验式民俗旅游产品设计的民俗文化品味、民俗生活品味,体现现代旅游者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13]

品牌的树立,可以通过主题化的农业民俗项目实现。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体验主题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体验主题化是指旅游业为消费者制作的“体验物”或“体验”系列以一条明确的主线串起来,并与旅游业的品牌定位融为一体,以带给消费者整体感和统一性,产生感应与联想效应。[14]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旅游产业体现体验经济的第一步,主题是营造环境、营造气氛、聚焦顾客注意力,使顾客在某一方面得到强烈印象、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主题的确定应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避免与周边邻近地区同类旅游目的地的雷同。[15]

结语

农业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合理的开发利用,挽救即将消失的农业民俗是非常必要的。本课题浅析了农业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开发的思路,愿能抛砖引玉,使农业民俗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声怡,许慧宏,吴力琼.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问题研究[J].古今农业,2006(1).

[3]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2).

[4]曹艳英,魏建国,魏兴华.烟台市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民俗旅游业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

[5]是丽娜,陶卓民,毛金正.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特点及开发[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

[6]曾华,徐琪.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5).

[7]William•F•Theobald.GlobalTourism[M].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8.

[8]王振金.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旅游经济发展的灵魂[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5).

[9]朱孔山.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10]史嵘.论江苏观光农业开发[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11).

[11]鲁怀坤.论观光农业及其发展[J].学习论坛,2002(7).

[12]Florida•R.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M].NewYork:BasicBooks,2002.

[13]易正兰.民俗旅游产品体验式开发初探[J].新疆财经,2005(1).

第8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意义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现状

农民自办文化属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当前__区的农村文化活动基本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援助和扶持下开展的,有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氛围。各乡镇文化站充分利用有限的设施,积极开展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不定期对农民群众开放,适时举行读书、象棋比赛等活动,另有一部分文艺爱好者也常在文化活动室互相交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相对较好的乡镇有曲濑乡等。曲濑乡共有12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有一支舞龙队和一支民间乐队。已有图书阅览室的村1个,文化休闲广场2个,娱乐休闲场所1个,筹建中的篮球场4个。长塘镇有龙灯队20人,狮灯队6人,唢呐队8人。还有禾埠乡、兴桥乡的民间舞龙队活跃在本乡各村,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大部分乡镇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未开展起来,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审美观亟待提高。部分村委会的农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活动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仅有场所,没有书籍和娱乐器材,有些村委会甚至农民活动场所都没有,使得有些农民活动难以开展。这与各乡镇文化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是“空壳”,有些乡镇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设施等,有些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务正业”,被分配做其他部门的事情。从调研中了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还是非常渴望的,随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目前文化活动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还不够。一些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

2、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场所阵地。__区大部分村缺乏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部分行政村办公地点小,要挤出一部分专门搞文化场所,实属不易。演艺队平时训练主要在简易的晒谷场上,雨雪天则挤在队员的客厅中,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同时,在文化设施上,设备陈旧,同时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存在设备散失或损坏的情况。20__年上级部门在我区设立农家书屋共有21个点,将对缓解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起到一定的作用。

3、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主要靠村级经济挤点投入和农民自筹,可谓杯水车薪,仅够维持开展简单的文化活动所需,无法满足扩大规模和更新内容的资金需求。如:西村村委会一农民自办演艺队,表演用的“狮”“龙”“蚌”等道具损坏多年,因村级经济薄弱,无法修复器材,导致几十号人的演艺队在家“休业”。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所以,农民普遍反映:“文化我们很需要,就是没有钱去享受,希望政府在文化服务时,尽量使农民少花钱,最好是不花钱。”

4、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农民剧团缺少新鲜血液,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不高。

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出发,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开展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第9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

(一)、用款用途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乡村旅游拓展计划

2.建设单位:遂宁市船山区桃森种植专业合作社

3.注册资金:100万元

4.项目负责人:XXXX

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

(二)、项目总投资

300万元。近期1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公司筹资1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项目合作100万元。

(四)、建设期限

三至五年

二、实施情况说明

(一)、实施愿景

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白果湾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通过白果湾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弘扬和保护白果湾村民俗文化

白果湾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展示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旅游业,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

四、项目实施板块

(一)分期实施项目

近  期:果园采摘、生态休闲

中远期:以乡村风情为特色、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综合旅游地

(二)打造品牌

乡间小路、世外桃源

五、项目规划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白果湾村旅游总体布局采取“一区一湾” 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一)、“一区”:即白果湾村乡村旅游休闲中心。

规划形象为“古树老屋、野营圣地”

功能定位:以山村民俗、三农体验、服务接待的综合服务旅游区。

又可分为以古树、部队元素为主题的部队+乡村风貌旅游区、以野营、采摘为主题的休闲娱乐旅游区、垂钓为主题的水景观光休闲旅游区,以及提供农家餐饮、民宿为主的服务区。

(二)、“一湾”即白果湾旅游区。

六、投资预算

(一)近期项目实施预算

白果湾村近期旅游开发建设用款计划,见1-1:

表1-1:近期旅游项目用款计划(单位:万元)

项目类别

旅游项目

总投资

近期投资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产品开发

村庄门户标志景观

5

4

小桥(石板桥)

5

5

垂钓乐园

5

4

木屋服务点

6

6

木栈道

6

6

石屋服务点

6

6

新品果园

20

18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接待中心宾馆

7

6

白果湾村农家旅舍

10

8

停车场

4

3

旅游道路交通建设

15

8

导游标识系统

1.5

1

鱼塘

15

8

其他

8

4

旅游促销

旅游广告宣传

4

2

旅游活动、宣传措施

2

1

其他

10

6

旅游人才资源

开发

人才培养、交流等

5

4

总计

100

以上近期投资总额中需要加上不可预见的投入,按项目投入的10%计算,另需要10万元。近期总投资为100万元,作为概算,我们做取整处理,近期总投入约为100万元。

八、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营业利润:近中远期期末年利润为20、35、60万元。估计5年左右可以基本收回投资。

(二)生态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保护水源,净化溪谷,打造洁净水源地。

3、保护古树名木。

(三)社会效益

1、扩大就业面。约计到2020年可安置160人直接参与旅游,到2024年可安置约350人,到2030年,安置约750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扶贫。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保护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对延续传统历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九、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