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

第1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关键词]讲解员;素质;科技馆

引言

科技馆主要通过向观众们展示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展览内容,从而将展品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技术应用以及其他一些知识传递给公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激发公众对科学实践的探索能力。而讲解员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依靠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展品的相关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公众,使公众们了解到展品背后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如何发挥讲解作用,促进科技馆的展教工作,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讲解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是要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观众去科技馆了解展品,除了简单的阅读关于展品的文字说明之外,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讲解员的口头介绍与观众的实际操作,这样才能够使观众了解到展品的全部内涵,进而达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从这一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出,讲解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胜利这份工作。讲解员的语言越是流畅、准确与优美,就越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所以,讲解员在平常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吐字、音准、情感投入等方面入手,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的抓住。二是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科技馆的讲解工作绝对不是简单的对展品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说,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工作,所以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讲解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知道,科技馆展品相关知识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如果讲解员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那么就无法理解这些知识,更没有办法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公众。如果我们将科技馆比喻成一所学校课堂的话,那么展出活动实际上是生动的、开放式的大讲堂,而讲解员就相当于课堂上的老师。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既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又要有专业精神,这样的讲解才能打动人心,才更有权威性。比如某科技馆展出了“不平静的地球”的展品,许多观众在刚开始观赏“2004年2-3月,地球臭氧层的变化”的多媒体时,虽然画面十分吸引人,但对内容并不是非常了解,通过讲解员的操作与讲解,观众马上就知道了一旦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讲解员不但要掌握展品的操作,还需要了解地球运动与臭氧层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实现科技展品与科技馆的价值。

二、提高讲解能力的建议

1.善于观察与启发

讲解工作绝对不是简单的“你听我讲”,它需要讲解员去观察观众心理,揣摩观众心理,去发现观众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用观众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而讲解方式可以分为互动型、参与型以及动手型等等,讲解员要根据观众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这些讲解方式。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观众的表现,比如有些观众会在某件展品面前显得不知所措,或者十分好奇,却又无从了解。如果讲解员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必须要及时给予观众帮助,但同时要注意合理的运用语言表达技巧,要顾及到观众的自尊心,绝对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满或者鄙夷的神色,相反,要给予观众一种安全感与保护感。除此之外,还要区别对待不同年龄与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比如面对一些小朋友们时,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面对一些中老年人,语言则要饱含深情、赋予哲理。

2.重在讲解

多数科技馆由于人员配备不充足,许多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负责保护展品安全的工作。与讲解相比,保护展品安全更加费心,于是有很多讲解员几乎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维护展品上,指导观众操作用力要小、不能这样操作等等。当然,讲解员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这既保证了展品的安全,也使观众免于伤害。尤其是一些学生观众,他们活泼好动,同时对于一些不问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去询问讲解员,往往采取暴力操作的方式,来“研究”展品,这对于展品的破坏性是巨大的。此时,就需要讲解员要重视讲解过程,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这样才能够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在观众自由参观展品时,讲解员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某位观众对于展品机械性的重复同一个动作,或者在某一展品面前驻足不前,面露疑惑时,讲解者此时必须要主动上前,加以询问,展开聊天式的叙述,来帮助观众答疑解惑。

3.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前文笔者已经提到了,讲解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是要求广大讲解员去用心钻研某项科学技术,去深层次挖掘某个展品背后所包含的科学原理,一方面讲解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另一方面讲解员不是科学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这方面,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讲解员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做的,就是将展品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能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加深观众对这些科学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其实普通观众对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关注程度并不大,他们往往更关心这些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与应用。因此,讲解员在对展品进行讲解时,最好选择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当然这也需要讲解员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与总结,这样才能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4.提供个性化服务

社会公众既是科技馆的服务对象,也是科技馆的“衣食父母”。每一位观众都拥有着独特的背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单位,拥有着不同的信仰,甚至来自于不同的国家。那么一成不变的服务模式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么不同背景的观众的。所以,讲解员在服务的过程中,要选择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观众,从而使广大参观者能够实现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观赏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科技馆想要实现全面发展,要想办得有声有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喜欢,绝对不能单纯的依靠科技含量较高的展品,而是要从服务入手,为观众们提供更加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这样才能够赢得观众,赢得市场。比如针对一些老年、幼儿以及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科技馆内增添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帮助这些人欣赏到科技馆的展品。甚至可以聘请一些精通手语的讲解员,为聋哑观众进行讲解,让这些残疾人也能够科学技术的魅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成为了连接科技与大众的重要纽带。随着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现代科技馆各种展品中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这就对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讲解员可以从善于观察与启发、重在讲解、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素质,最终为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智.浅析科技馆讲解员的讲解技巧[J].科技风.2012(13)

[2]许黎辉.新时期科技馆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1(04)

[3]周霞.关于科技馆展览讲解接待的几点想法[J].科协论坛.2010(08)

第2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应注意到物理是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喝饮料时、钢笔吸墨水时,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脚与地面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就是由一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淘米时除去米中的杂物,利用了浮力知识;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处变弯折是折射现象形成的;闪电的形成……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可使学生体验到物理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教师角度: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作用,使学生看到物理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的物理典故、趣闻琐事和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故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等等。教师从这些方面下功夫,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对物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二、提高听课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因此听课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学生应进行补缺。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可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预习后应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思维水平与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学生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要保证听课过程中全神贯注,不开小差。学生在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作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教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合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课后复习,消化。

5.学生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

1.上完课的当天,学生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地看书和笔记,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教师上课时讲的内容。例如:对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对照一下还有那些没有记清的,把它补起来。这样就能使当天上课的内容得以巩固,同时也能检查自己当天听课的效果,还可为改进听课方法和提高听课效率。

2.学生在学习一章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使其内容完善。

第3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高新技术的生产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传统艺术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改组,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电视、卫星电视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的补充,而网络文化则为人类创造了数字化生存的新方式。

在世纪之交文学艺术发生的文化“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今日的视觉图像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它已经“帝国主义式”地占领了文化的大片领地。不管是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还是热浪叠起的居室装修,不管是电视台的“欢乐总动员”,还是电影《大话西游》,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美国轰炸阿富汗,不管是城市白领们翻阅的时尚杂志,还是打工仔喜欢的卡通读物,我们都离不开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

无疑,人们今天的经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人们更加关注视觉文化。人们如今就生活在视觉文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了区分当下与过去的分水岭。因而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黑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之后,西方兴起了视觉文化这个时髦的、有争议的交叉研究领域。视觉图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美术、艺术史、社会学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视的中心,也给我们另一种艺术的欣赏和接受方式。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型,给当代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无法估量的需求。需求是终极的动力源。有需求必定有发展。

第二,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在今天,审美已不再专属于文学和艺术,审美性也不再是区别文学与非文学、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要素。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已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场馆,而是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艺术接受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了。在这些场所中,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共展并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面对这种当代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方式,我们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深入思考,转变观念,适时调整战略,抓住创新的契机。

第三,在当代世界,消费主义漫漶于全球,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人们对个体欲望的满足。消费成了一切社会归类的基础,也成了一切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类象、消费品牌、消费欲望,也消费符号。文化商品化了,文化进入了消费。这是一个由仿真与幻象架构的“超实在”的文化世界。消费模糊了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也模糊了享乐与艺术的界限。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漫漶,改变了人类数千年来对精神、艺术以及自身生存意义的固有认识和界定,也选择着、创造着、生成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在当代中国,艺术活动日益深入地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无不受制于消费社会的无形的手操控和拨弄。文化艺术生产机构与传播机构(如出版社、画廊、音乐厅、博物馆等)在种类与性质上已发生变化,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的中介机构出现;与之相应,“新媒介人”阶层(比如艺术经纪人、传媒中介入、制作人、书商、文化公司经理等)出现,这些“后知识分子”处在精英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他们对艺术家熟悉,又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用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总之,我国文化艺术场域发生了整体转型,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了。但我国当代的艺术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对这种文化的转向作出积极的有实践意义的回应。

第四,艺术中介机构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艺术消费往往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艺术,其形态是艺术交往的自然经济状态。它不需要像艺术中介机构、文化传播、经纪人等这样的中间环节,所以说过去的精英艺术是社会“贵族”阶层等很少的一部分人的消费,是象牙塔即很小的一个圈子里的东西。实际上艺术中介机构是随着工业化发展而来的,工业化的发展给艺术的消费增加了一个流通、传播的环节,而且这个环节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原来的艺术创作可能是社会上的少数人才能做的一些事情。但是,各种市场的中介环节、各种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碎了艺术精英们专有的象牙塔,把少部分人的艺术创作用现代的复制技术和市场手段传播开来,让社会能够更广泛地接受、了解它,满足大众的需要。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第五,内容产业的兴起。十几年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的出观和广泛运用,曾使世界欣喜若狂,巨量的,资金投入了网络业,全世界各行各业都争相到网络业来“烧钱”。传媒变成一个能量巨大的环节,两头小中间大,出观了空前的传媒过剩的观象。

无疑,在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经济环境中,文化发展如果不与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泡沫吹破之后,人们痛定思痛,深刻地思考:造成传媒过剩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达成之后,在传播或发送的方式解决之后,传播或发送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造成传媒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创新不足,没有足够多的原创的文化艺术节目提供给传媒。作为“上帝”的消费者们需要什么消费什么,成了发展的关键。事实证明,正是缺乏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持,知识经济才落入低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没有千百万人需要或喜爱的文化艺术的内容或节目,高新技术与新经济就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无疑,当代新一阶段的技术革命迫切地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等媒介产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从发展的环节看,内容产业成了文化经济传播交流的“基础的基础”。

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内容产业与创意产业,就成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第4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趣味性;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89-01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强、牵扯范围广的特点,它既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物理规律来源于自然现象,依赖物理原则解决日常琐事(如处理家电小故障);又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科技进步离不开丰富的物理知识,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为更多物理法则的发现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这样不但可以完善知识系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科技型人才,促进国家的平衡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教师讲课模式化,学生学习被动化,整个物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初中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奠基阶段,但是不少学生认为物理学难度大,物理原理晦涩难懂,因而畏惧它、排斥它,对自己学好物理不抱希望,有的甚至直接放弃。还没有学习、了解一门学科,就已经在心理上不自信,又何谈征服它?这不仅影响了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与可行性,而且不牢靠的基础也不利于高中甚至是大学里的更高层次的进修。

物理并没有学生想象中的艰难,它和从小接触的数学、语文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找到这个规律,发现学习的窍门,完全可以轻易玩转物理。初中生作为心性还不够稳定的孩子,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抓住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好感及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物理教学也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魅力

教师是学生接触物理最重要的桥梁,在物理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根据场合的变化使用最适宜的语言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机器人的语言是没有声调起伏的,很难引起人的共鸣,而人类可以将情感倾注到语言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是其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树立可亲的长者形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随之而来的课堂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加深形象记忆,改变对物理的旧印象,产生兴趣,获得深入学习的动力。

其次,变革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传统的物理教学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做海量的试题,丝毫没有趣味性可言,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仅仅是疲劳的重复。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学方式以趣味性,最简单的途经就是增加物理实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有力手段。实验相对于纯理论的知识点而言,其趣味性与创新性更能获得学生的好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如讲解摩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时可以引进实验,仅仅需要一把塑料直尺和一些小纸屑,就可以把抽象的物理

现象直观地还原到学生的眼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学到了物理知识,一举两得。

二、引用现代教学设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大了便利。其中,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视频播放器)以及自制教学课件都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必备之良品。这里以课件为例,简单说明。课件具有直观性、简易性、清晰性、条理性、动态性、高效性等优点,与教师的板书相配合,使学生

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获得最明了的知识要点以及知识点的延伸,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借助多媒体教师还可以极大地扩展教学方式,例如播放专家的讲课视频,让学生可以领略大家的风采和独到的物理观点以及

不同的切入点,教会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物理,收获属于自己的物理见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在课堂展示的物理实验以及大自然中奇妙的物理现象。多媒体可以通过多彩的画面和感染力的声音,扩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需多久,学生就可以发自内心地爱上物理(最起码不会再排斥)。

三、引进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

第5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关键词】数学应用价值;概念背景;数学建模;数学生活化;学习潜能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88-01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价值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印证,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却存在着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等重视不够,以致学生感到数学概念抽象、定理枯燥,学习缺乏动力,为此,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优化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能够生活化,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尤显重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强调概念的形成背景,重视介绍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如函数的学习,学生总感觉抽象难于掌握,其实它有着丰富的生活实际背景:出租车的计价、包裹的计费等都是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简谐振动就是三角函数的应用;抛体运动就是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等,通过实例可以更深刻的来理解概念的重要性,而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也可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适时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注重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过程,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这对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如讲解基本不等式时,如直接介绍并简单证明,会显得勉强、生硬,可设计:如何用一个不等臂天平称得物体的重量?如将物体放两边各称得一次,那么物体的重量是否是两次的平均值?让学生讨论、探究、各抒己见,教师恰当引导,适时展开建模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

第6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关键词:多维化角度;平面设计;视觉表现;元素;空间

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是融入了新的元素的的艺术创造,所为平面设计就是指把文字元素、图形元素等与自身的想象相结合,是在人体大脑中的再创造的形式,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面设计中的元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却又是经过艺术加工而不同于现实生活。所为多维化角度中“维”即指纬度思维的意思,平面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平面上的艺术创作,它所设计的维度是一维二维,而多维化角度要求的则是将客观物质和人类活动以及所创造的文明全面融入到平面设计中。

一、“多维化”的平面设计

1、几何的多维化

在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几何多维化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设计的效果不仅是指平面设计效果,几何多维化的设计师通过打破空间的限制,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二维的不同图形元素相结合,真闲的效果是用二维营造三维视错觉的平面设计,他能展示出更多的形态言语。平面设计的工作会将文字信息等元素有效的整合。[1]而多维化的视觉边线元素会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表现平面设计中的元素,不是个体,而是富有象征意义的的整体有机融合。几何的多维化是打破了传统的设计,它将平面的图形设计成立体的效果,具有这种特质的才可被称之为几何的多维化,这种方式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形态,突破设计的障碍,提高了平面设计的水平,可以构建多个方向的视觉效果和多层次视觉语言。

2、表现方式的多维化

平面设计中的手段的表现方法也具有多维化,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的空间,把现代科技中的多媒体等元素融合处理,从静态转换为动态的视觉效果。现代社会对动态视觉效果的审美需求要远远超过静态视觉效果。在信息与科技的技术方面,有添加了多维化元素进行的平面设计。目前来说,科技与材料的结合,使得平面设计效果变得更加立体,这也是平面设计这种静止的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3、信息传递的多维化

时刻把握好消费者的心态,从视觉效果中发现消费者的心理,与消费者的互动可以主动获取信息。平面设计的效果质量在于美术设计语言与观者视觉感官的舒适度和契合度有多高。平面设计把生活中的实物虚拟化,但其美感又不输于甚至高于现实生活,这也是艺术不变得创作本质。这种视觉冲击是传统向现代科技的平面设计的转型。平面设计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将符号列入情景之中,采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所变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更能体现受众的心理信息,把受众与作品连接,使得受众能参与到视觉中,具有心理主动性。

二、实现多维化的平面设计

实现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息的传递,把消费者的需求做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动向,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获取信息和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实现多维化的平面设计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要加入互动的元素,这种元素可以提升艺术创作的整体视觉效果。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只是简单地把图像或者文字进行编排,而多维化的平面设计注重的是整体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多维化的平面设计中会对元素和表现形式要求严格,这样促使整体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动态印象,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艺术作品蕴含的意义,更能引起社会的反响。[2]传统的平面设计是利用二维的表现形式,受众会将视觉效果与现实中的实物做对比,其效果肯定不佳,而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把虚拟化的东西刻画与实物相差无几的视觉冲击会使受众印象深刻。投影在平面设计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添加投影的元素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感官要求,营造三维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广告效益。

三、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发展方向

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全球化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我们看到来源于世界各国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作品融入了多维化的元素。社会在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购买需求。所以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发展势不可挡,是无法拒绝的潮流。现如今多维化的平面设计已经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平面设计的突破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形成一种新型的文艺创作,给人带来的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也加快,传统的平面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型的多维化角度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中,打破了传统的平面设计基本理念,不再是以二维的设计思想,也不是简单的文字图像的拼接。采用多维化角度的平面设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比如多维化的画面,动态效果等等,这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能体验视觉的美感。平面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模式,融入新的元素更容易让大众接受,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现在视觉信息不断地发展,受众的审美标准也在提高,但平面设计的本质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在大的环境的冲击下平面设计也是在不段的突破和创新,我们在平面设计中的科技只是加以利用而不是直接生成的,所以平面设计的创新还是要靠设计师的灵感和生活中不断创新的元素。

作者:牟云环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

所谓“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具体是指课堂之外开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应服务课堂,配合课堂,其活动计划在本学期教学计划确定后,根据教学进度、内容要求,按照每章节内容计划,围绕课堂内容适当地组织进行。例如在刚开始学习电学时,我们安排了“导线的检测与焊接”;学习直流电中,安排了“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的内部结构”;在第四章电磁感应的学习中安排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结构观察”等。总之,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深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实验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箱等仪器,对它们的不同量程的原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但对其内部结构却没有机会观察,觉得神秘。我们安排这方面的活动后,学生看到并懂得了课堂讲过的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和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对电阻的连接和量程的关系有了直观的理解。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导线检测与焊接”“观察照相机光路并学会拍摄技术”等。在“检测、焊接导线”这一项目中,使学生首先学会了使用多用表检查导线中通断情况,然后又使他们掌握了导线焊接插片技术,刚开始,学生甚至拿不稳电烙铁,通过反复练习后,焊点焊得既光滑漂亮,又结实。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

如何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到生活实际中去?我们开展了“家电线路结构观察与简单维修”“照明线路观察及常见故障排除”等活动。我们对每一问题进行质疑、启发,使学生们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对人类有所作为。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一些常见问题的应变能力,并为后续的电工、电子等课程也奠定了基础。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和现代化设备,我们安排了参观卫星测控中心,参观科技成果展览,举行科技讲座,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讲述国家建设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等,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懂科学会技术的人才,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

阅读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也是丰富学生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知识性阅读或探究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就是教师直接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一些有关的物理知识。比如教师让学生了解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就可以直接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从短文中找出答案,并进行整理归纳。探究性阅读是指教师不直接给出阅读的短文,而是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独立或小组合作,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阅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原理。比如教师给出“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管为什么要涂成黑色”的问题,学生就要寻找与之有关的光学热学知识去解释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同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五、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上的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的走访、调查。污染(废物品、废水、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环保措施方面,如校内噪声的来源、污水的处理;水、电两种能源的利用、浪费及节能方面的知识,如设计家庭节水实验方案等。这种调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总结出这些现象和写出调查报告即可。

第8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关键词:生活 融入 数学 素材 方法 应用 创造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让生活融入教学素材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并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一)让新知导入贴近生活

数学素材选取必须以学习目标为先导,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使选取的教学素材较好地体现教学任务。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命题等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并且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一课时,笔者安排以下例子:今要焊接一个屋架,现已把所需钢材准备就绪,且已知AB=AC,你认为应该首先焊接ABCD四个点中的哪个点,才能使工作效率最高?并说明你的理念根据(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四根竹棒或硬纸条,尝试操作)。有了这样贴近生活的初始化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有了鲜明的目的性,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并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为自己取得的成果――“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推论”而感到骄傲。

(二)让范例、练习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往往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丰富的生活素材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陌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加入与生活实践,在课堂内外增加一些有生活、生产背景的应用问题,并通过实际应用范例逐步使学生领悟到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做数学、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要善于提炼习题引导学生思考,且所提出的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贴近生活实际的考题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要多编制贴近生活实际的例题与练习,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二、让生活融入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使学生通过生活事例学习数学,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许多数学问题都与日常生活、生产、社会、自然有密切的联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题目看不懂,不理解题意。为什么呢?因为不熟悉问题的实际背景,不知道有关术语的含义,因此也就无法理解题目中语句所包含的意思,不能把握题目中所提供的全部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经常接触社会实践,熟悉现实生活和生产,要多看报纸杂志、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各方面的信息,使自己不仅有扎实的书本知识,而且有丰富、广泛的实践知识,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才能充分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二)操作实验

从教学手段看,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屋架、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搜集资料

现代社会中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材料,如果采撷得当,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激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教学“统计”的有关知识时,教师课前可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格,收集本班所有同学家里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并根据收集数据,估计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个月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1年呢?若全部铺开,大约多大面积?既让学生学到了课本内容,又使学生认识到乱扔塑料袋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三、让生活融入数学应用

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果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应用,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会解考试题,还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工作、生产中的问题。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边?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 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又体会到环保节能的重要。

四、让生活激发创造欲望

第9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范文

一、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

每个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学习知识的使者,他将在教师的观察中,学生的一切动机尽收教师眼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在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贪玩,上课玩这玩那,无所听之。有的学生爱说,但回答问题像醉梦初醒、胡言乱语、答非所问。有的甚至哑口无言。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愿望变成学习的主动行为,我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情感交流、增强兴趣、激发动机

用情去感化学生,平常多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与教师的友好、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并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听你的课。

2.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使学生厌烦,不给予学生自献其能的余地,造成我说之,你听之,课堂看似纪律良好。殊不知,他们以沉默无语来跟你对抗。遇到这种情况,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常规出新奇,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活跃了课堂,达到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体现。在我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环境,从学生的认识面和心理发展特点,采用图像、动画、景象、声音,直观地进行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的思维,达到知识传播到位的目的。

三、激趣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学生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而忽视了游戏活动,然而游戏活动是学生兴趣激发的最好教师,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小学生。

课堂教学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上好一堂课、充分科学利用一节课,这是每位教师都重视并值得认真思考的。游戏式教学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自己看得神圣了。那些条条框框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捆绑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教学则恰恰相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沉浸其中,从游戏中探索新发现、求得新知。学生在玩中求乐,乐中求知,达到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学习兴趣的引领

如何使学生有趣地学习,是新时期教师所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站在改革的前沿,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角色。怎样去上好一节课,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体现课堂具有的趣味性、生活性、主体性、情感性,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则是一个值得思索、探究的新问题。因此,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形式,都应掺和带有趣味性的知识。激发、培养、引领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趣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如谜语教字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巧设练习,趣味顿开

练习是巩固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必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分类设定练习,如一题多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在练习游戏中巩固提高。

3.与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