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农/林/牧/渔;

4 餐饮业;

5 新能源;

6 贸易/进出口;

7 互联网/电子商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化验员;

2 食品研发工程师;

3 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培训生;

5 业务员;

6 品控官;

7 研发经理;

第2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②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③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④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以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⑥ 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计算机软件;

4、金融/投资/证券;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其他行业;

7、教育/培训/院校;

8、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算法工程师;

2、数据分析师;

3、数据挖掘工程师;

4、图像算法工程师;

5、高级数据分析师;

6、数据产品经理;

7、高级算法工程师;

第3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选择一所好学校不如选择一个好专业”、“专业决定就业”……对于刚刚走出考场的高考生来说,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是一件丝毫不轻松的事情。选专业难固然有专业过多、对专业情况了解不够的问题,同时考生对于自身的不确定性,也让专业选择成了高考生的又一场“战斗”。

专业太多名称太怪

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这在各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可以得到体现。但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学校的招生简章越印越厚,原因是专业不断增加。翻开近几年的招生简章,上面数量繁多的专业种类让人看得晕头转向。仅计算机专业下面就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等专业,而其中计算机应用等又可以划分成很多小类,总共可以划分出158个专业。据统计,我国现有249种专业目录,2400多个专业方向。

专业划分过多过细造成了考生对专业选择犹如“雾里看花”。同时,各高校还在不断地推出新专业,这无形中又加剧了考生选择专业的难度。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曾历时两年时间,对全国1万多名高中生进行了专业选择评估,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249个专业目录,90%的专业要么没听过,要么听过不了解具体内容。

专家指出,有的高校在设置专业方面往往片面追求招生人数,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并以原有专业为基础设置相关边缘专业。有的专业仅仅是把原来的专业改头换面而已,如原来的数学系,现在叫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有些专业改名前后的称谓,“不光是考生看不懂,就连大学老师也摸不着边际。”同时,有些大学什么专业热门就开什么专业,根本没考虑到专业的市场容量。这些都给考生和家长的选择造成了困难。

我国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过程中,遵守的还是以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培养模式,所以导致专业划分相对较细。同时社会浮躁的心态,让企业不愿意接收继续教育的接力棒,因此专业的划分不能太过于宽泛。

全家动员频繁更改

“选专业真累,比高考还累。”山东某大学大一新生小张回忆起一年前选择专业时的情形,仍然忍不住抱怨起来。“我们一家人对着招生简章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结果来。”小张表示,大部分专业都有个比较好听的名字,但是究竟这个专业学些什么,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却不得而知。某高校对1400名大一新生做过一次调查,49.3%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不了解,甚至近半数的学生进入高校立即就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后悔。

“专业太多了,也不知道哪个才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虽然学生还没进入考场,好多家长已经为选择专业的事情忙开了,老师、同事、亲戚、朋友、专家,凡是能打听到消息的一概不放过。对于重视“毕业出口”的家长来说,孩子四年后的就业是选择专业的关键。然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对专业的不了解,让家长们为孩子选专业的时候慎之又慎。就是怕选错了专业,把孩子耽误了。

全家动员为考生选专业并不一定对考生有好处,考生应当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选择专业,否则即使你进了一个相当好的专业,也不见得以后就有个好工作。同时,由于考生对种类繁多的专业不了解,往往凭着感觉去填写志愿,有的甚至仅凭名字的好坏来决定专业,同样导致了学生们一进学校就要求转专业的现象发生。

高校在对待学生入学后调换专业的态度上,也有较大变化,以前学生想换个专业,不仅需要缴上一笔费用,还受严格的名额限制。而现在,一些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意愿,对于的确不适应所选专业的学生,学校会主动帮助其进行专业调换。

承担学历教育的学校和承担职业教育的学校,专业设置的侧重点理应有所不同,但为了多招生,现在不少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趋同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就业难的风险。对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做出必要的专业识别和选择。

理性对待量体裁衣

高校应该主动加大宣传介绍专业的力度,而不是等着家长和考生来咨询。针对考生对大多数专业熟识度不高的情况,高校对于专业的介绍不应当是流于表面的,而是要让考生们知道能从这个专业学习到什么。

同时,高校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相对比较被动。更多的考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盲目跟风去选择热门专业,导致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

考生应当根据自身的个性去选择专业。在美国,人们会为90种职业中的优秀人才制作个性曲线,然后再同这些个性曲线作比对,看自己最适合哪个职业。通过个性曲线的比较,使考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对自己适合什么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

专业――就业――职业,虽然这三个环节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专业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前景。针对一些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在积极进行干预,要求学校注意培养知识面宽的学生,对相近专业的学生多开设公共课程。另外据了解,教育部门还将根据有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及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管理,一些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将被要求停止招生或限制招生规模。

一个法学知识学得好的人,未必是个好律师,专业的选择就应当遵从自身的个性优势。在没有明确自己想选什么专业以前,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专家还提醒考生,理性看待所谓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填报专业时不盲从、不追“新”、不赶“热”,多从自身的兴趣特点和知识结构来选择专业,从而减少自己面对专业时的困惑。

小链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

金融专业

近年来金融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反应平淡,与这几年金融专业过多过滥有很大关系。此外,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收缩,随着金融业务科技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需要的人员越来越少。银行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下降。与传统银行业务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投资银行是相对商业银行的)。中外金融界人士一致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也会增加,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中国香港贸发局一项研究报告认为,现在内地营业的142家外资银行,大部分将在两年内获利或达到收支平衡。报告认为,内地未来经济发展带动的资金需求,将为外资银行带来庞大的业务机会。相应地,金融专业的人才将会得到重视,其市场价值将重新体现。金融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熟悉各种金融、经济法规,熟练操作电脑和运用先进的通讯传输手段,思维敏捷,善于策划,富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财经类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其竞争力不强,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从学历层次看,除传统金融业务的一些基层单位外,专科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份额会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和MBA(工商管理硕士)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机械专业

尽管近几年机械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但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机械类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仍属“热销”人才(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人们预测,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铸造、热加工专业(现并入调整后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由于条件相对艰苦,一直是学生报考和择业的冷门。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虽然目前机械行业境况不佳,但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一旦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效益也会回升。

3G工程师

据世界资讯的相关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示。

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网络媒体人才的收入比较可观,一个在搜狐网任编辑的工作人员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同传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如是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更吃香。”

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类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在一年之后还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现在一年就能挣个7万元至10万元,估计4年之后只会多不会少,因为能源越来越紧俏。”

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

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4年以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报关员

“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对报关员的需求增加。有资料显示,报关员目前的收入在每月5000元至8000元之间,目前在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报关员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10%~20%。

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及牙医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相信4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

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包括德勤、毕博在内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统计、法律、数学等。而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再加上每年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医药行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前景,可从药科与医科分别来看。

药科类(调整后共分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普遍看好,总体上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虽然我国在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大型医疗器械的开发、制造等方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国际制药业的准入制度比较严格,受国际竞争的影响不会很大。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也会增加。

医科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而且医科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差,但是从各个医院里病人为患的情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医科专业的学生不用到人才市场上投简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出现一些民办医院,这样会使医科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还不满足病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科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社会对医学类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稍有差别。其中,临床医学类(调整后的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专业)人才依然走俏;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状况一般;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量有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从理论上讲很有前途,但从近几年的实际就业状况看,不十分看好。

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师范院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非师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愿去从教。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现在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从以前的中学移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所以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从我们现有的师资来看,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还是非常缺乏的。现在,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需要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中国的开放,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学英语的意识也在提高,学习英语的环境也在改善,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个技能,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英语人才来帮助他,这样对单纯学习英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所以,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非师范类外语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欧州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鲜)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但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如果能掌握一门大语种,则非常受欢迎。

网络专业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高度电子化,网络已经发展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邮件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美国现在最好的工作是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职业。美国高技术行业中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网络有关业务的人占三分之一。网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富翁制造厂。有资料表明,新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人才将是当今人才市场的宠儿。网络人才是指从事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具备计算机网络专门知识和技能。每一位有志于网络技术的考生应该了解大学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像专科生和职高生那样培养一种或几种技能,而是培养一种方法和思想。以前我国许多程序员编写的国产软件与国外优秀软件区别不在于功能,而在于程序的思想。这些方法和思想对你以后的职业取向和发展是终生有益的。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成为全能的多面手,但只要能够精通一个方面就可以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途。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它的母语是英语。因此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从国外获得最新的知识,则必须熟练地掌握英语,让英语成为一种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而不是仅仅是一张四级证书。

网络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包括:

①软件人才。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后几年,美国将有100多万个新职位需要软件人才。日本每年都从中国等国家招聘几万名软件工程师,有关网络技术的软件人才则更是短缺。

②游戏软件人才。在日本最热的职业是有关游戏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游戏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网络化,那些在游戏开发方面有特长,同时又有网络专业知识的人才将受到各大游戏开发公司的青睐。

第4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专业选择;兴趣;未来发展;就业率

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科技创新性人才的不断增多,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人才投放到社会,可以说在各行各业都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才,所以对于那些刚刚高中毕业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选择专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成了一件很难抉择的事情。

一、对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的认识

大家应该都知道前几年计算机类专业应该说是非常火热,那时正值PC以及网络应用得到广泛普及的黄金时期,而相关企业也处在发展的鼎盛时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显得很狂热,所以计算机类专业也被人们所热评,是人们口中的好专业,是大学新生的热门选择类型,然而最近几年似乎没那么热了。热心的朋友知道最近一段时间财经类专业变得很受欢迎,各大财经类院校的分数线都有一定的提升,还有机械类、销售类也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还有很多热门专业也会变成后来失业高职业,无论从全国总体而言,还是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而言,专业结构性失业都客观存在,有些地区的情况还较为严重。这说明没有绝对的优势专业,这和市场的定期波动有关。

当前中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专业适合度、自身的分数、家人的意见。显然,无论是自身的兴趣还是专业适合度,分数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需要值得考虑。父母和家人多少从大的方面来为自己的子女谋划以后的前途,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忽视了子女的自身条件,有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正确的选择专业不是一定要选最好的专业,在选择专业时要根据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因为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会被录取,这就涉及到专业的实现问题,学生选择专业的志愿没有得到实现的比例在总体上接近四分之一,在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接近3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这种局面也与学生选择专业是对信息的了解不足有关,但在根本上源于中国现行高等学校专业选择机制的计划性问题。它直接制约着学生选择专业的目标能否实现,而在现有的学校制度下,学生的专业很难再次改变。

但是不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不同学校类型来看,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所读专业达到满意的比例都只占一半左右,在实现了专业选择的学生中,也有45.30%的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评价达不到满意程度。这说明在真正选择专业时要全面考虑自身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好专业。

二、专业选择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还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它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较快顺利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好的使自己找到人生的定位,实现自身的价值观。

一般而言,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对其今后有个怎样的职业和获得怎样的发展前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是不同的专业对大学毕业生得到怎么样的就业机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08年省属本科院校样本的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统计分析显示工学、管理经济学、理学、文学的就业率分别为92.5%、95.2%、98.1%、92.3%。 理、工学专业以及管理经济学的就业率比较高,而文学和法学的就业率相对较低,所以说选择不同的专业就会有不一样的就业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专业一定有同样的就业机会,就同一个专业而言,就业机会也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这和每个人自身条件,知识的掌握度甚至环境因素都有关。

二是不同专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水平会有一定的影响,之所以说选择专业的重要性,这其中一点无疑是考虑到以后的收入问题,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专业一定比其他专业收入高,这其中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最终的收入水平。

三是不同专业对职业声望和发展状况中的就业类型、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和工作前景产生显著影响。

四是不同专业与大学毕业生未来的月收入水平、工作地域的舒适度、就业单位的级别高低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因此,为了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关于专业与未来发展的看法

的确,专业对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市场的变化是十分的迅速的,专业的选择是离不开市场而独立存在的,正如上文所说以前所谓的热门专业已然有所冷却,以前的一些冷门专业变得热起来,所以在考虑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正确的选择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未来。

(1)热门专业不一定有高的就业率

专业选择一定要关注社会的对口专业的工作需求率,一般而言,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而相关专业教育相对于市场而言是呈现滞后状态的。一方面,由于当前某一行业的蓬勃发展所带动的相关专业的大受追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直接导致人才的供给过多,导致就业的困难,另一方面,很多的教育不一定能与社会的需求很好的接轨,很多学生学成之后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一项调查显示, 曾经本科大学生签约率前10位的专业,集中在工学专业大类和管理学专业大类之中.这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一些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的冷专业,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据称,就业率前10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些方面将成为各位家长和同学在选择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热门专业不一定有高的就业率。

(2)选择专业要基于自己的兴趣

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多抱怨自己的专业,以至于荒废学业,自甘堕落,整天无所事事,以至于毕业后什么都不会,什么专业知识都没学到或者是学的不怎么样,由于专业与兴趣的偏离,很多学生的学习存在敷衍态度,满足于及格了事,导致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低,真正加入到找工作的择业大军中后,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无所适从。很多人尤其是将这部分责任归结到学生身上,说他们不珍惜大学时光,缺乏耐力、动力、自制力,也有人认为是专业的原因,从根本上否定了专业的有效性,价值性。当然,这些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专业有自己的感官上的认识,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自己愿意去学的专业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相反,会带来负面效果。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多是根据现行的受到广泛好评的热门专业而不顾及自己孩子的兴趣意愿取向,这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说,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条件。

(3) 决定专业就业率的因素

决定就业率高低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专业的本身性质决定,例如在就业率高的专业中大多数由于不容易掌握、学习环境很艰苦、对自己成功的信心低,这将降低了进入这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波动周期,这个直接导致热门专业的更迭也间接影响就业率,在报考时可能是冷门专业到就业时变成热门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现象.在美国、英国,选择工学专业的学生数量少于商科、法学、新闻、医学.工学专业也是就业率高的专业,商科、法学、新闻、医学就业率并不理想。这个需要我们掌握充分的行业信息和对未来市场定位有一个主观的,正确的判断。(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伯庆. 2009年大学生就业和专业结构问题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04)

[2]樊明成,陈小伟. 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09(03)

第5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20121年师范类大学录取分数高涨 师范类大学录取分数线上涨,依旧挡不住学生的热情。那么你知道各个师范类大学的排名是多少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师范类公办大学排名2021_师范类民办大学排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师范类公办大学排名名次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

1 北京师范大学 10

2 华东师范大学 23

3 华中师范大学 36

4 南京师范大学 41

5 湖南师范大学 52

6 东北师范大学 56

7 华南师范大学 60

8 陕西师范大学 62

9 福建师范大学 78

10 浙江师范大学 83

11 首都师范大学 91

12 山东师范大学 94

12 河南师范大学 94

14 江西师范大学 105

15 天津师范大学 111

16 上海师范大学 113

17 安徽师范大学 114

18 广西师范大学 117

18 西北师范大学 117

20 河北师范大学 118

21 云南师范大学 142

22 四川师范大学 152

23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3

24 杭州师范大学 158

25 江苏师范大学 160

26 贵州师范大学 162

27 曲阜师范大学 175

28 重庆师范大学 177

29 山西师范大学 181

30 内蒙古师范大学 182

31 辽宁师范大学 194

32 沈阳师范大学 212

33 海南师范大学 226

34 青海师范大学 229

35 新疆师范大学 230

36 西华师范大学 248

36 南宁师范大学 248

38 吉林师范大学 253

39 湖州师范学院 263

4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72

41 赣南师范大学 282

41 黄冈师范学院 282

43 淮北师范大学 284

44 信阳师范学院 289

45 安庆师范大学 299

45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99

47 淮阴师范学院 302

47 盐城师范学院 302

49 阜阳师范大学 303

49 长春师范大学 303

51 湖北师范大学 305

52 衡阳师范学院 309

5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309

52 长江师范学院 309

55 洛阳师范学院 321

56 安阳师范学院 332

56 太原师范学院 332

58 宁夏师范学院 339

58 南阳师范学院 339

60 贵州师范学院 343

60 合肥师范学院 343

60 闽南师范大学 343

63 天水师范学院 349

63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49

65 泉州师范学院 353

65 岭南师范学院 353

6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353

68 南京晓庄学院 362

68 曲靖师范学院 362

68 商丘师范学院 362

6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362

72 成都师范学院 371

72 淮南师范学院 371

72 绵阳师范学院 371

75 大庆师范学院 379

75 乐山师范学院 379

75 内江师范学院 379

75 遵义师范学院 379

79 上饶师范学院 391

79 郑州师范学院 391

79 周口师范学院 391

82 通化师范学院 400

82 韩山师范学院 400

82 楚雄师范学院 400

82 牡丹江师范学院 400

82 白城师范学院 400

82 渭南师范学院 400

82 忻州师范学院 400

82 伊犁师范大学 400

82 玉溪师范学院 400

9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413

91 唐山师范学院 413

91 玉林师范学院 413

94 保定学院 426

94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426

94 咸阳师范学院 426

97 廊坊师范学院 440

97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440

97 长沙师范学院 440

100 鞍山师范学院 451

100 昌吉学院 451

10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451

10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451

100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451

10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451

100 琼台师范学院 451

10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451

10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451

109 阿坝师范学院 465

109 齐鲁师范学院 465

109 南昌师范学院 465

109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465

109 宁德师范学院 465

109 石家庄学院 465

115 汉江师范学院 476

115 集宁师范学院 476

117 沧州师范学院 485

117 六盘水师范学院 485

117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485

12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490

121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495

12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495

121 豫章师范学院 495

师范类民办大学排名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14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42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48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57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60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70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77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8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94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121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22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131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132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133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师范类高职院校排名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51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0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1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80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2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95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03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05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120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4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6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7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9 通辽职业学院

132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7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8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43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54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3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0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6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9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4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3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10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11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15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16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0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2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3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6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227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8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29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33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36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38 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40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42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4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5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58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0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1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4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82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84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91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9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94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范类大学优势专业有哪些心理学专业

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越来越深受社会的重视和需要。为给在职人员提供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各大高校像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部纷纷开设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旨在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发展前景: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教育学类专业

发展前景:近年来,教育学专业的就业率在95%左右,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学校做了老师,按照职业类型分,教师可分为讲授型和非讲授型两种类型.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讲授型职业,就是通常说的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目前很多国内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都是本科或硕士学历,高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博士学历,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仍然是硕士.相对前几年而言,就业的门槛高了。教育学就业前景还不错.招老师一般都要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的,语数外需求最大,其他理化生也不错,文科的需求较少一些。艺术和体育的竞争稍微小些.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教的背景下,可以说教师的前景很不错,而且也是比较稳定的职业,并且有寒暑假.当然了,如果想靠当教师大富大贵么有点难。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发展前景: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家教业的逐渐兴起,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由于数学家教对专业知识和教学辅导艺术的要求比较高,家长不易操作或无暇顾及,于是聘请数学家教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

学前教育专业

发展前景:目前,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间徘徊,远低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_入园难铸牢“资金链”。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经费,2011年将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由此看来,学校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物理学专业

发展前景: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如具有扎实的物理理论的功底和应用方面的经验,能够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成为专家。中国每年培养本科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约12000人。和该专业存在交叉的专业包括物理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半导体和材料专业等。人才需求方面,中国对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旧是供不应求。目前,很多物理研究的课题仍旧是基础性的,往往需要大量 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难以实现产业化,这对于打算毕业后从事应用物理研究的人员来说,是应该做好思想准备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速度的增快,很多物理行业研究出的前沿技术很快便得到了应用,例如中微子通信,就是目前热门课题之一。随着现在学科交叉与学科细分现象的日益明显,知识的更新程度非常快。像应用物理这样基础性专业的人才,由于其可塑性强,基础知识扎实,反而越来越能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

教育技术学专业

发展前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需要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等多途径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教育技术学培养学生一种高效的学习技能与能力,让人们迅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快速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使教育技术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未来信息化教育,急需这样的人才。

特殊教育专业

发展前景:特殊教育招生比较“冷”,就业市场上却异常“热”,因为中国国家对残疾人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师资和工作人员极度匮乏,所以,当特殊教育生四年后毕业时,基本上都会被用人单位“哄抢一空”。如果你不想马上就业,考研深造也比其他专业容易得多。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2008年该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是100%,其中1/3人继续读研,1/3人到地方高校任教,1/3人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民政残联部门工作,而真正到地方聋哑学校就业的好像只有一人。当然,如果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还是到特殊学校(即聋哑盲儿童学校)任教。

第6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市场导向;大学生培养;就业体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也需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服务渠道,不仅要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不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把毕业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要积极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只有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大潮流,积极探索就业新渠道,率先在开设新兴专业、特色专业,才能立足市场需求、服务在校学生,拓宽就业服务渠道。

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有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这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存在若干问题,高校也应该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努力培养社会化建设新型人才,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高校目前就业现状

1.用人单位方面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不是过分关注毕业院校,就是对专业要求不符,这势必造成就业竞争加剧,同时还有可能出现能力过剩。

2. 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河南在地区 2009年至2013年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2012年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4.人才分布差异

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5.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 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以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上过时了。

6.缺乏职场应聘经验

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750万的新高,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及竞争压力,建议大家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然而,参加招聘会时,很多学生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仅专业知识上缺乏,而且应聘技能上也欠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针对市场需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毕业生的素质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2.以市场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

作为高校,应该基于市场进行广调研、宽拓展的思路,从就业前景、新兴行业状况、人才需求空缺量现状等全方面、多角度进行调查,把握市场动态,寻求潜力专业,努力提升高校的专业设置力度,在原有的专业设置基础上,突出重点、提升亮点,打造高校的专业特色,这样才能赢合市场需求、开设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使每位就读的学子都能消除选择专业方面的种种顾虑,在大学里不仅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且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提升学生就业率。

3.开设特色专业,拓宽就业渠道

“订单式”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学院直接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对口的实践基地,从而拓展了校企双方合作的空间。高校应该将此作为教学改革和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和环境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资源共同体,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直接对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让广大毕业生满意就业企业的不同需求。

对待学生,要招的进,留得住,送得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即能就业,这是高校办学教学的根本宗旨。

4.因材施教

针对职场上男女性别差异,应该入校时就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性别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便于就业时更好的择业。

5.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毕业生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第7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企业面临“用工荒”的局面,理论上两个问题不应该在同一时间节点出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面临着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结构与现实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上述现象普遍存在着。为破解以上难题,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构建合理的监测体系,为高校科学管理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衡量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也表现出当年的市场供求关系,但仅仅从数字上,涵盖面太窄。在高等教育同构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要想真正掌握就业状况,基于“就业质量”的评估就不得不被提及,它们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地域、就业满意度等诸多方面。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211 工程”和“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具有国防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就业工作模式。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尝试构建该指标体系,并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就业本质的回归分析,使其更好地反映就业质量,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数据。就业评价指标及其内涵简要介绍如下。

毕业生就业总体数据。毕业生就业数据包含毕业生生源情况,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情况。量变是引起质变的基础,因而毕业生就业总体数据是就业质量评价的基础性指标,能很直观的反映出该校某一年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力状况。

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性质、地域、创业的类型等方面来分析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问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也是近年来反映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可忽视的一条。

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主要通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以及离职率这四项指标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体现毕业生就业能力。

就业满意度评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状况之间的符合程度,即毕业生对于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满意度。

二、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结果及分析

基于以上就业状况评估指标,以南京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为例。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数据

1.生源状况

南京理工大学2014 届毕业生共有 6744 人,其中本科生 3916 人,研究生 2828 人(博士779人,硕士 2049 人)。

2.就业率指标

初次就业率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考取研究生或双学位、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等。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7月,研究生为4月。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43%。年终就业率指毕业生在年底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12月。2014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9.41%。2014届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为99.50%。

3.毕业生创业数据

2014 届毕业生中有 21.87%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类创业竞赛、实训和实践活动中,组成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的学生为2.19%。

(二)毕业生就业流向

1.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

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鼓励学生面向工业、通信业以及国防科技行业就业。如图2-3,2014 届本科毕业生的单位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占就业本科生的 32.20%、24.23%、10.05%。

如图2-4,2014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 32.91%、22.25%、21.32%、6.46%。

2.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如图 2-5,学校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总就业人数的 37.57%,到三资企业、民营及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6.39%和 17.49%;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研究生占总就业人数的33.47%,到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及教育机构的比例分别为 18.10%和 8.75%。

3.毕业生就业地域

2014届已就业本科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就业的占 60.92%(其中江苏为 44.98%),其次是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等地区。长三角地区产业实力雄厚、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是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地域。已就业毕业研究生选择在长三角就业的占 64.65%(其中江苏为55.37%),其次是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等地区。在江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在南京市就业的占 63.69%,其次比例较高的是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中,选择在南京市就业的占54.99%,其次比例较高的是苏州市、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

4.毕业生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

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的学生合计39名,其中选调21人、村官6人、三支一扶10人、西部计划2人。

5.毕业生创业状况

2014 届毕业生中,148 名学生组成或参加各类创业团队,经过学校评审先后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展创业活动。其中本科生学历占比约为 47.04%,研究生学历占比为 52.96%。学校大学生创业形式主要有技术转化创业、创意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孵化创业、个体创业、网络营销、加盟经营7 种形式,其中最多的形式为技术转化创业。

(三)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

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学校 2014 届毕业半年后月均收入为 4783 元。月收入人群分布较多的分别是3501-4500元区间段(33.91%)、4501-5500元区间段(26.6%)。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毕业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比例。学校 2014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76%。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48%),其次是“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25%)。

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反映了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期待的差距。学校 2014 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68%。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中,47%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愿景,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兴趣爱好。

离职率:从毕业时到 2014 年底,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有离职经历的百分比。离职率低,工作稳定性较强,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高,毕业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学校 2014 届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 12%。其中,96%的离职毕业生为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5%),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24%)。

(四)就业满意度评估

1.用人单位反馈信息

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明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状况,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每年都对当年的毕业生和来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开展问卷调查。2014 年,学校共发放毕业生问卷 6744 份,实际回收6122 份,其中问卷效率达95.2%;发放用人单位问卷1231份,实际回收1150份,其中问卷有效率为93.6%。对用人单位而言,学校毕业生受认可度较高的能力有:专业知识技能、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参与竞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岗位业务能力、综合知识培养、实际工作绩效、适应工作情况;对学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的能力有:挫折耐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2.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由被调查的就业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学校 2014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69%。

三、以就业反馈机制为主体的就业监测体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转为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加,所提供的工作机会和岗位不断减少,对于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同时,高校中的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轨,课程设置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加之学生对热门专业的追捧和冷门专业的避闪、择业观的偏差和就业预期的不合理,造成行业间毕业生的失衡。目前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监测体系,南京理工大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以下几点,形成了具有南理工特色的以就业反馈机制为主体的就业监测体系。

(一)成立“教育实验学院”,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

学校开辟人才特区,成立教育实验学院,进一步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在 2014 级教育实验学院学生中实施学生与导师双选制度,强化学生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进一步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向高层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生源打下坚实基础,开拓了拔尖人才培养和反馈的新模式。

(二)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工程人才培养监测模式

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研讨制定培养方案,特别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框架,共同开展课程建设,编写实践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针对工程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各个主要环节设置质量标准、考核要求以及评价方式等。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在实时反馈的基础上推动工程人才培养监测的模式。

(三)大类招生,推动通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式

为给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学校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制度,设置了材料类、机械类、兵器类、工商管理类、化工与制药类、计算机类和经济学类专业的大类招生。学生在前两年基础培养阶段,学习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强化思维方式、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不同岗位的就业竞争力。

(四)依据社会需求,优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反馈机制

第8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药学教育主要是为医药产业输送人才,因此理论上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一,医药产业的规模决定了药学教育的规模。各类药学人才是药学教育输出的产品,而医药产业就是药学教育最大的客户,决定着对于药学教育产品的需求数量[2]。根据市场供需理论,如果医药产业的需求大于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就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开设药学教育,使药学教育规模不断增加。反之,则会导致教育过度,造成药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教育成本的浪费。第二,医药产业的技术结构决定了药学教育的层次结构。医药产业各个环节、各个子产业的职能不同、任务不同、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决定了药学教育设置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专业和招生等级。新药研发环节需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药品生产环节需要工程型、技术型人才,药品销售环节需要技能型人才;各产业市场份额的不同影响高校各专业的设置,决定了不同专业人才的输送数量。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要求决定着高校学科结构的数量和质量结构,新药研发、化学药、中药以及生物药品的生产、临床药学服务等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各不相同,影响了各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模式的选择。第三,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是医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生产环节所需人才在数量上会适当减少,但水平层次要求则会越来越高;随着新药研发战略由“仿制型”逐渐向“创制型”转变,需要更多的人才从事新药创制研发工作;医药产业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丰富了药学教育的知识体系;随着人们对于合理用药意识的增强,临床药学服务的全面开展势在必行,药学服务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二、药学教育为医药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药学教育受制于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但同时药学教育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所需人力资源,这是由药学教育的教学功能实现的。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生产要素,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产业,对于人才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新药研发到工业化生产,从药品流通到患者用药,实现药品预防、诊断、治疗的作用,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药学人才。第二,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这是由药学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药学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它还通过各种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各类知识、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新药研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药学教育的发展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要提供人才支持,而且要贡献科学知识与技能。第三,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药学教育数量上的不足会导致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会导致医药产业局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人才供给失衡现象而无法有效地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是保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药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医药产业结构和药学教育关系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目前我国新药研发水平不高,使得医药产业没有能力消化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结合产业现状和教育成本,应当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第二,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医药产业市场也存在着“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两种格局,而打破这种局面,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药学教育应以实践技能教育为重点,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为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质量控制、临床药学服务等环节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第三,严格控制中药学类专业的规模。目前,中药学类专业规模均超过化学制药类专业的规模。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赶超,使得这种专业规模布局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对药学服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迫使药学教育向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侧重。

2.开设新专业。医药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向相关领域扩张,必将需要新的专业来与之相适应。药学教育可以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开设相关专业。高等药学院校可以根据产品关联、技术关联和服务关联三条思路来开设新专业。与药学专业产品关联的专业有化学、生物科学、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与药学专业技术关联的专业有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化妆品学等;与药学专业服务关联的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学、法学等。如民族药学专业可整理和研发我国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化工药学专业可将药学专业技术用于化妆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农药学专业可将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融合;信息药学专业可将信息化技术用于药学服务的发展。上述专业都是药学相关专业,可培养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3.做好药学专业认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能够相互适应。依靠药学行业协会(学会)或组成权威的中介机构,加强对药学专业认证评估力度,定期公布专业评估结果,真正实行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社会力量参与专业认证能够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执业资格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关心了解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高校的支持和配合下,建立以药学行业协会为主体的独立药学专业认证机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学认证体系的首要任务[3]。

第9篇: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我校分析化学课程主要面向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食品分析检测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非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初步具有选择分析方法以及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对于非化学专业,由于课程设置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分析化学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也就是说分析化学实验没有单独设课,而是在理论教学到一定阶段进行相关实验内容。通常理论课教师同时要身兼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师的工作难度加大,对于这种情况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验,将大量学时用于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剩余学时,学生只能完成包括基本操作在内的7-8个实验;有些教师则由于条件所限,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所讲,照方抓药来完成实验内容,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不能与岗位职业需求对接;还有些教师依然沿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面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想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课程定位、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符合高职学生岗位零对接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实验指导方案。因此,对于高职分析化学教师的能力素质要进行重新分析、重新定位。

二、高职分析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高职分析化学教师道德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操、职业信仰和职业良心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作为高职分析化学教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要从事水质检测与分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等工作,这些工作岗位与民生息息相关,要求从业者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首先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并把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等因素纳入到自身的责任范畴,并成为推动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

(二)高职分析化学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素质要求

分析化学虽然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专业基础课程必须与相关专业课程融会贯通,例如我校分析化学课程为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服务,这就要求高职分析化学教师不仅要主动更新本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把握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并对相关学科,例如水质检验技术、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有所了解。做到专业知识要过硬,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适当的广度。教师要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才能引领学生畅游知识海洋,保证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职分析化学教师实验设计及指导能力素质要求

分析化学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所决定,分析化学实验不能单独开设,对于高职分析化学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指导能力。随着行业内新成果、新技术、新设备等各方面的不断更新和改进,高职分析化学教师应该及时地拓展自身知识领域范围,并将所涉及知识和设备及时充实引进到实验教学中。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应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探究性实验,加强现代实验手段的应用,并抓好实验教材的充实与更新,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实验项目与实验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配合教师保证各个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进行水中碱度测定时,以真实水样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法导入实验任务,引导启发学生寻找碱度判据,通过分组讨论教学法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并验证其方案可行性,各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以上实验进程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验项目中,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另外,作为实验教师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包括对实验仪器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设备维护和维修;能够结合高职学生岗位要求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高职分析化学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素质要求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能否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直接决定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高职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对学生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职分析化学教师要通过深入供排水集团、环境检测等行业的相关企业、科研单位、服务行业参观考察或实践锻炼,对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向学生描述本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以环境分析处理,水质检测监测为职业导向,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促进其职业意识的形成。

三、提高高职分析化学教师能力素质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师大都是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检验检测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高职分析化学教师要想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趋势,还应注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不断完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保障分析化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高职分析化学教师在其理论素养和学历提高的同时,还应较好的把握职业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职业教育领域知识内容的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拓展相关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职业工作过程知识,重构知识体系结构,初步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零对接[2]。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提高分析化学教师职业能力素质的过程中,及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分析化学教师与行业企业检验、检测人员的交流渠道,使校企双方互动融合,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保证教师企业实践常态化。使教师首先明确社会及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岗位职业要求,及时掌握行业新知识、新技术,重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3]同时,高职分析化学教师应根据相关专业发展需求,积极参加环境、化学、食品药品等分析检验岗位资格考试,建设一支掌握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及岗位技能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良好的教学设计与教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三)建立有效制度,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是一种实践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决定着一位教师是否能从事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虽然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办学,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服务企业用人单位,但高职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建立科研课题信息库,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课题信息服务,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学校办学实力。

四、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