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楼宇经济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楼宇经济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楼宇经济概念

第1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智能;管理系统;集成;网络数据库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工业控制技术等概念的不断出现和深化而出现的新的概念。随着新兴房地产事业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伴随着居民对于智能建筑的新的需求。这种智能建筑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对于智能楼宇的相关设备进行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综合,以智能邮电建筑系统来实现对于整个建筑的管理和控制的。

一、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使用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浪潮,作为城市网络信息管理的新的概念,智能楼宇或者智能建筑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针对这个概念,根据美国的智能建筑学会的观点认为:智能楼宇是指经营、装备、服务和建筑这四种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优化以及综合使用而达到的一种最优的效果,继而为民众带来一种高功能、高舒适以及高效率的现代建筑。

对于建筑物来说,一旦投入运营,就必须考虑到以后的管理和经营问题。建筑物本身以及其组成部分都是有自身的寿命的,所以及时的做好建筑物以及附属部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保证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关乎到普通民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目前,实现系统的集成管理是管理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要求。这不仅出现在工业控制、设备工程、管理领域以及先进制造各个方面。因为智能楼宇的开发和利用会紧密的影响到各行业的技术人员、企业家,同时也会提高出售房产的成交率。其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效益是十分吸引和有意义的。

建筑业作为中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的行业,而且目前国内房价一直走高的趋势,进一步的开发先进智能的楼宇建筑,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综合管理建筑物。使得智能楼宇的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二、智能建筑相关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化的不断的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行业,而国民经济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建筑物,因而运用先进的管理互联网控制技术来控制我们的建筑物的相关管理,也是更加科学和有必要的。全球化的深入也不断深入,对于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智能建筑,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大大提高了智能建筑的信息化管理。

这座最早的智能大厦总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0万多平方米,有38层之高。针对内部的客户都不需要自带相关的办公设备,便可以方便的得到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语言通讯、科学计算、市场行情以及情报资料等一些所需要的检索信息。同时大厦内部的防火、防盗、供水、供电以及空调等公用的设备都实现了由电脑操作控制,使得整个大厦内部的管理更加的便捷、科学。这对这种先进的智能管理建筑的技术也纷纷的被世界上其他的发达的和发展中的国家所引进并开始投入使用。美国在90年代又开始研发实施其信息高速公路的研发。据相关的统计显示美国目前改建以及兴建的办公楼大概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是智能楼宇建筑。

所谓的4C技术主要是指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图形显示技术,他们同时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特点和标志。我们通过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将4C技术综合运用到智能楼宇建筑中,从而实现建筑物内部的综合智能化管理,主要包括智能化的商业中心、智能化管理的厂房以及智能化管理的办公室等。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亚洲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不断的提高。同时建筑业也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兴起并且占据着交易市场的重要的份额。继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建筑也是发展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韩国、日本、中国的港台地区以及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都成为了世界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动力。

三、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实现

作为建筑物一旦投入使用就必然会面临着使用寿命和保养问题。为了保证智能设备中的管理设施的高校运行和使用,提高其使用的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于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必然也要用到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智能建筑的三大系统主要是指通讯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大系统,以这三项智能化的系统为基础,通过结合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相关的技术继而可以实现对于整个楼宇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

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的系统集成,主要是包括网络集成、设备集成以及应用集成三个方面。同时随着智能化楼宇的发展和深化,继而也促进了信息集成化的进程和使用范围。而智能化楼宇的四大系统主要是指应用软件系统、多媒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弱电系统四个主要部分。

四、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市场也不断走向世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来进行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市场化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不断呈现走高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出现,同样居民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加。对于智能化建筑同样也是世界市场化推动,进而也同样带动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的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南京的金鹰国际商城、上海的金贸大厦等等,最初的雏形则是在北京。据相关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大概2300多座智能化建筑。而目前国内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也不断由智能大厦转向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比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音乐厅、博物馆以及会展中心等。

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因而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还存在还多的问题和不足。建筑物内部的智能化管理相对的落后。主要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计方、家住房以及物业方三个方面的管理的脱节,作为同样是一座建筑物的三个主要施工管理方面,必须应该做到相关的数据以及管理上相互的沟通以及合作,才能保证整个楼宇的信息化管理方便的运行。再者是一些物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上的漏洞。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运行系统的培训,导致了智能设备的管理浪费,同时对于建筑物使用者也存在很多的使用隐患。再者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单纯的认为只要是智能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就能够保证智能化管理的正常进行。并没有意识到物业管理环境的条件良好才是真正保障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总结:

针对智能化楼宇的系统集成管理,我国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因而还存在还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必然要求相关的建筑行业专业人士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改进我们目前智能建筑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不足。加强建筑行业中相关部门之间的连心和合作,真正的实现智能管理的一体化进程。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智能化。只有这样才真正的能够方便民众的使用,真正的实现智能化建筑应该有的便民条件。

参考文献:

[1] 徐利梅,童明俶.现场总线及其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7)

[2] 孙君曼,张梅峰,扈刚.LON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的远程监控系统[J].自动化仪表,2007(12)

第2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楼宇智能系统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53-01

由于物联网能够采集楼宇中所有物体的各种信息,然后将物与物或者物与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因此在楼宇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和楼宇智能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的途径。

1 物联网和楼宇智能系统概述

1.1 物联网

物联网,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它包括两方面意思:首先,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一种扩展。其二,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是任意的两个物体,通过物联网可以使任意两个或者多个物体间实现信息的互通与交流。因此,物联网的概念是: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感设备,将互联网与任意的物体进行连接,以实现物体间信息和通信的交换。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与物体的连接,方便人们识别、管理和控制。

1.2 楼宇智能系统

楼宇智能系统即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与建筑的设计进行有效的综合,让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使人们对楼宇的监控和管理更加方便。楼宇智能系统由楼宇、办公、通信这三个方面的自动化系统组成。这三个自动化系统各自又包含许许多多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组成楼宇智能系统的三个自动化系统中,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它不但集中监视楼宇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还要对这些系统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楼宇自动化系统功能十分复杂,规模十分庞大,因此子系统也相对较多,各个子系统的分工也各不相同。但是目前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连接技术和通信技术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设计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差。虽然目前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现场总线技术等,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很难为用户提供一个运行良好的控制平台,无法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的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由很多子系统组成,比如消防子系统、安防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连接,然后接入到对应楼层的交换机中。各个楼层的网络交换机系统通过楼宇物联网光纤干线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到物业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中,通过数据库的整理,最终在监控显示屏中显示出来。另外,相关部门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因特网对楼宇中所有的监控信息进行远程控制和查看。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的实现

3.1 智能消防

消防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安装在楼宇中的火灾检测仪器检测到的信息,判断楼宇中是否发生火灾,如果楼宇中发生火灾,消防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出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消防部门在对楼宇进行灭火时,可以查看计算机中楼宇的三维模型,准确判断发生火灾的位置,集中力量对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灭火。通过观察三维模型中楼宇的疏散通道,有利于消防部门制定合理的营救和疏散方案,防止火势的蔓延导致更大的伤亡。

3.2 自动抄表

由于物联网将楼宇中所有居民的电表、煤气表、水表都接入到互联网中,因此各个公司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轻易获取用户消费的相关数据,而不需要采用传统的方法,派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查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3.3 节能管理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建筑耗能成为了我国全部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35%左右,而建筑耗能主要是楼宇中的各种空调和照明设备的消耗。在楼宇中的不同位置安装一些阅读器和传感器,进而可以精确地获知楼宇中人员的数量和位置的分布情况。另外,在楼宇中不同位置,安装一些温度检测设备,可以及时显示楼宇中不同位置的温度的分布情况。依据这些安装的阅读器和温度检测设备反馈的数据,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关闭一些照明设备,调整空调的温度和风速,以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

3.4 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

在目前现代化的楼宇中有许多相当昂贵的设备,如中央空调、电梯等,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必须由专门的人员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而现在很多的物业公司往往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和人力。而将这些设备接入到物联网之后,可以将维护这些设备的任务外包给其他更加专业的电梯和中央空调维护公司等专业维护队伍,那些专业的维护公司通过查看物联网中检测到的信息,可以准确地制定出设备维护和故障修理的计划。这样即减轻了物业公司的压力,又保证了设施设备的使用的完好性。

4 结语

虽然目前物联网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仍然处在摸索的阶段,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楼宇智能系统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是未来楼宇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将使得楼宇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将会被更多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沈苏彬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11.

[2]张少军等.智能楼宇系统集成中的控制网络分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7(2):59~61.

[3]王蒙田.智能楼宇的网络化远程监控系统分析[J].建筑科学,2009(25):49.

第3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系统设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42

1 智能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住宅和居住功能,人们对新时代的建筑功能有了更多的需求。智能楼宇是随着智能技术在楼宇建设中的应用而提出的一种概念,电气控制系统是智能楼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方便、舒适以及安全。当前,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基本上包含下列四方面内容。

1.1 电力负荷分级

所谓电力负荷就是指电网中电气设备消耗的功率。在建筑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对电力负荷进行分级的根据依据就是建筑的使用类别以及电负荷的性质。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能够自主采集电力总负荷情况,并通过对整个建筑物的用电效率进行分析,自行投入补偿电容数量,减少无功功率,同时也对整个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1.2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是依据建筑物中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量总负荷来确定的。现在,建筑电气供配电中的电源通常有220V、380V电源。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对整个建筑物的各个回路通断情况进行采集与监测和预警。

1.3 供配电设备

供配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重要基础,只有电力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才能够确保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正产运行。在实际使用中,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要能够实时监测各个回路电流情况,预判设备及应对措施,及时报警减少设备的过载情况发生。

1.4 接线方式

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一些接线方式主要有放射式、环式、树干式以及其他方式组成的混合式。在设计中,可以在主干线接入处放置温湿度探头,从而实现实时监测接线处的接触电阻温度变化及设备整体湿度变化,起到及时预警作用。

2 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土地资源人均面积不断下降,智能楼宇的出现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提高了土地综合使用率。智能楼宇是现代城市化的必然趋势,现已普遍应用到了城市建设中。但智能楼宇与普通多层建筑施工和设计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智能楼宇现代化、智能化程度要远远高于多层建筑,因此施工难度和复杂度也比较大。智能楼宇中电气控制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离开电能不仅电梯无法使用,甚至连供水都无法实现,做好智能楼宇电气工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保障供配电稳定性、可靠性非常重要。若电气控制系统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智能楼宇功能的发挥,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智能楼宇电气工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必须要全面考虑,结合智能楼宇特点进行设计。第一,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应做好防雷设计,智能楼宇由于整体结构较高,易遭到雷电的袭击,如电气设备遭受雷击,将出现停电、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烧毁等F象,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正常供配电,还会影响居民生活,所以在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必须要考虑防雷问题。除防雷问题外,还要对能耗问题进行考虑,做好电气节能设计,要根据电力传输及用电规律,对电气布局和电气网络进行必要的优化,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二,还要合理确定电力负荷,保障负荷计算有效性和准确性,设备配型选择时应根据用电负荷计算结果和预算来确定。智能楼宇中一级负荷的供电通常情况下应配备两个独立电源和一个备用发电机,以保障供电稳定性,如两个独立电源发生故障,则使用备用发电机。高压电气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设计,低压电气控制系统中必须采用自动空气开关。为了保障电梯稳定性和安全性,电梯应用专用线,通过不同变压器引出线路,从而减小设备故障对电梯的影响。第三,尽可能避免环境中电磁对信息采集造成的干扰。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可能会对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信息采集造成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在设计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时要重视排除电磁干扰。

3 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楼宇电气工程电气控制系统,只有经过科学设计,才能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稳定性、环保性、节能性要求。电气工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应做好强弱电转换的处理,合理对暖通空调结构进行优化。此外,照明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问题。照明是智能楼宇电气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智能楼宇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设计时应合理利用自然光,最大程度上减小人造照明使用,通过添加智能控制系统,以降低能耗。电气线路设计中要科学计算线路负载和总长度,尽量减少线路电阻,从而保障供配质量,变压器容量选择要结合负荷率大小和规律,禁止使用油浸式变压器,要采用干式变压器和环氧树脂浇筑式变压器。另一方面,在PVC 管安装中不论墙板内,还是楼板内安装,都要采用暗敷设方法。为了防止电网停电,发动机无法启动,应设UPS 电源作为机房照明。变压器安装前应严格检查性能,检验合格方可安装,若不合格必须及时处理,停止安装,避免带来安全隐患。插接式母线必须保障干燥,避免受潮。管路埋设要避免水、混凝土的进入,一旦进入很有可能造成无法穿线,影响正常作业。智能楼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必须科学设计,合理选择施工方案,根据智能楼宇特点采用有限措施,才能保障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能楼宇的设计也在推陈出新的原则上越来越人性化,在满足舒适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整个项目的投资要求。另外,智能楼宇建设也是响应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号召,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赵炳森.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知识.

第4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放眼望去,北京东二环聚集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神化等大型能源央企总部和产业金融部门。

“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它们是目前新能源经济重要的投资主体,也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央企优势资源的发挥,对引入新能源投融资主体,打造中关村雍和园低碳示范园,实现绿色金融的聚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城区区长杨艺文在2009年中关村论坛表示。

利用总部企业聚集、低碳能源央企及投资机构汇聚、产业金融发展迅猛等优势,东城区将打造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低碳经济总部基地。2009年年底东城区政府在“区能源和低碳产业研讨会”也表达了同样的结论。

据悉,东城“绿色行动计划”2010年将完成编订,东城区将推出“区域碳排放标准”,建设“低碳城区”。地处东城的雍和园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

东城区两会期间,杨艺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低碳城区”概念,东城将推行企业绿色准入标准,以建筑节能为先导,探索合作能源管理等模式,利用跨国合作模式实施低碳示范区项目。

区情决定 布局低碳经济

东城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区内没有工业、农业。区情特点决定了不能发展相关的制造业,这就决定了雍和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优势,但适合聚集支持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构和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第三产业已占到经济总量的94.7%,位居全市第一。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其四大主导产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尤其迅速。

杨艺文说,雍和园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呈聚集态势。以国华投资等为代表的100家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已汇聚东城,产业聚集态势初显。

东城区有170多栋商业楼宇。主要污染排放源就是区内越来越密集的办公写字楼宇。东城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未来东城区将要打造成低碳城区,首先要对楼宇碳排放进行监管,未来将对区内所有写字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一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碳排放较高的楼宇可向低排放企业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一方面鼓励写字楼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同时也将是北京首个碳交易试点城区,对废气资源进行再利用。

杨艺文说,目前我们也正在进行一些市场调查,包括最近我们去了发改委推荐的节能环保服务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如西门子、法国电力、Intel,来研究寻找实施区域的节能减排的合作伙伴。

搭建平台 聚集低碳产业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我们还尝试要通过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方式,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节能环保企业和楼宇业主共同投资、共同负责、共同受益的楼宇节能减排的运行和激励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雍和园低碳经济示范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杨艺文强调:一是,要发挥央企的资源优势,聚集低碳相关的产业。能源央企总部是东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依托,我们将抓住这个能源央企大规模投资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来引导新能源投资基金的建立、新能源企业总部的引进,来深入了解能源央企对节能减排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采取积极的措施,搭建平台,吸引围绕着央企能源总部的新能源投资和节能环保的发展,来形成相关的低碳产业的聚集。

二是,搭建绿色市场平台,促进要素资源交易。目前我们考虑要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来逐步建设专业的交易平台,这里边主要是要聚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市场交易、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市场要素的聚集,为我们低碳经济相关的产品、产权和技术项目的交易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积极引入各类人才及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智力资源保障。在整个研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人才是我们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因此当前我们要重点的帮助企业引入低碳城区建设领域的高端科技人才,别是从事碳金融交易的核心人才,从事碳中介的高端市场人才,以及从事碳排放评估和认证的高端人才。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东城区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过程当中,重点研究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作为一个总体的目标,研究作这个区域历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出台一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进一步来明确整个区域低碳发展战略。同时要引进高水平的发展机构,推进雍和园的建设,包括监测的标准、分布组织实施。

雍和园将建“碳金融”基地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在创造节能减排环境、建设能源和低碳产业金融功能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除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态,产业金融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挖掘这些产业资源优势,对于扩大新能源投资力量,提高产业融资功能,建立新能源聚集地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东城区已将东二环金融区定位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产业基地,除了启动区内楼宇碳交易外,东城区将抓住能源央企大举进入低碳产业的有利时机,在东二环沿线形成高端新能源、节能减排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建设低碳城区营造产业环境,在东城聚集碳金融产业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雍和园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

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驻区金融机构379家,1997年到2008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八倍,2008年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4%。同比增长30.6%,已经成为东城区第一大产业。

“东城的金融业发展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地位,就是错位发展。西城是总部金融聚集地,海淀是科技金融、朝阳是外资金融。东城区第一是产业金融比较聚集,所以我们要着重发展产业金融,把央企的金融板块聚集到这个地方。”

目前,央企的新能源投资、碳交易的机构都在逐步地往区域聚集,区里面有超过100家节能环保和碳交易方面的企业,为未来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会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区。

能源央企恰恰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投资人和交易者。雍和园也在传统金融和产业金融的基础上向着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服务业的绿色金融。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以及东二环作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的优势地位,在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园中来加速绿色金融中心的建设,杨艺文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措施:

第5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et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etal,1995)[12]。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16]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0

第6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高层建筑静态变形监测方法的突飞猛进,监测布局持续拓宽,检测自动化体系、数据剖析与资料剖析体系、安全预警与剖析评定体系亦在持续地健全。项目设计运用全新的可信度规划原理与方略以来,变形检测变成供应设计根据、深化设计与可信度评定不可或缺的方法,变成项目规划与施工质量管控的关键手段。因为项目本身的特点与繁杂性,在普遍情况下,直截了当地运用变形监测初始数据对高层建筑安全平稳状况做好评定与回馈是极难的。所以,为了达成高层楼房安全运作的规划目标,普遍地,要求整合详细的项目与变形监测各个时间的不同特性与需要分别挑选不同的方案,仔细完成好监测数据与素材的整体剖析工作,对高层楼宇的安全平稳状况做出评定、预测与预警,而且对完善建筑项目规划、作业方式与运作管理供应科学的根据。

2 静态变形监测方略规划

2.1 监测精度的最后决定

高层楼宇静态变形量可以真切地反馈高层楼宇、建筑物还有其基础的现实变形状况抑或是变形趋向,而且用这个当作确定监测方略与检测结果质量的基础要求。因为监测精度直接制约到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并且亦受到监测方式与机器设施等的制约,所以,确定科学的监测精度是静态变形监测方略规划的关键内容。世界各国对变形检测的精度严格控制依旧存有各式观点,然而能够肯定的是,变形监测的精度决定于监测的目标。

对于各种高层楼宇,它的变形监测的精度需要差异很大,相同的高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在各个时间对变形监测精度的需要亦有所不同。变形监测运用哪个层级,关键依照下面的方案来决定。

①以高层楼宇各个时段平均变形量为根据;②用一些不变的值作为根据;③用高层楼宇最少的变形量作为根据;④以预测变形量抑或是变形速率作为根据;⑤用地基许可变形值作为根据。

在现实的检测里,经常依据高层建筑的地基许可变形值来推断,高层楼宇的地基许可变形值一般是从规划单位设定的抑或是由有关的建筑模式规定的。地基许可变动值包含下降值、下降差、倾斜与部分倾斜四大类。

下降值,基层某点下降大小,普遍指基层中心下降量;下降差,基层上随意两点下降量的差,普遍指相离两点独立基础的下降量相差值;倾斜,基层倾斜趋向两边的下降差和它的距离的比例;部分倾斜,砌体承载架构顺着纵向六至八米里,基层两点的下降差和其距离的比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的要求,一般的高层楼宇建筑基础许可变形数据,能够解得对应的许可变形值,依据许可的变形值来确定变形监测精度。所以可进一步决定应用的观测方式、机器设施等,亦给监测网络型的规划与深化技术供应借鉴。

2.2 变形监测点位的布局

变形监测点包含基本点与观测点,基本点分成稳固基本点与作业基本点,其在监测里面各自价值不一样。基本点的布局关键考量稳固性,不被打扰,而且需思量监测技能,普遍地埋藏在变形波及范畴之外抑或是基岩上,基本点填埋太远,那么测量作业不便利;监测误差太多;填埋太近,亦会不平稳。因而,普遍地在基本点与观测点之间添加作业基点。并且需在基本点四周设计维护点,当基本点受到损坏时可使用维护点来修复,平常则能够使用检测基本点。由基本点与作业基点组成变形检测网络,不但保障了基础的稳固性,而且便利了测量作业。

基本点的布局关键思量作业的需要,而观测点的布局则要求和其余的科目相整合。总体来讲,观测点的方位必定布局在可以反馈高层楼宇变形特性与变形显著的部分。现实表明,观测点普遍布局在下面的方位上:①基层种类、深埋、负载有显而易见的不一样的地方;②下降缝、缩展缝、新老楼宇联接所在地的两边;③高层楼宇角点、中间处,并且每段不小于三处观测点;④椭圆形、多边形高层楼宇纵横边线对角处;⑤工厂厂房单独立柱根基处。

2.3 变形监测周期的决定

高层楼宇变形是慢慢渐变的,是关于时间的数学关系式,并且变形速率不平均,而且变形监测次数是有限的,所以,科学的挑选持续观测的时间,准确剖析变形结果是保证高层楼宇本身安全的关键要素。变形监测由高层楼宇作业开始,到暂停运用完结,横亘完整的进程,相邻2次变形监测的时长间隔则是一个监测周期。决定变形监测周期的基础准则是:依据高层楼宇的特点、变形速度、监测精度需要与项目地质环境与作业进程等要素整体考虑。

水平移动的变形监测周期,对于不好的地基地域的变形监测,也能够和沉降变形监测调整考虑来决定;对于受基本作业影响的有关变形监测量,需要依照作业进度的要求来决定,可每日抑或是间隔数日变形监测一回,直到作业进程完结。

3 静态变形观测最常使用的方略

变形监测目标是即时地认清高层楼宇的变形状况,保障高层楼宇的安全应用,对于静态变形观测来讲,变形观测的重要内容包含:下降监测、倾斜监测、水平移动监测与缝隙监测。变形观测的方式包含一般的地面监测方案、近处摄影监测与特殊情形下采用某些特定的监测方案。

下降监测一般使用水平监测的方案,亦能够应用水体精力水平监测的方式。普遍地高层楼宇的下降监测,通常用精密水平仪,依照我国二层级水平技能要求实施监测,把监测点布局为闭合环抑或是合乎水平路线关联到水平基本点。应用水平监测做好变形观测,必定要实现稳定的监测时间、稳定的监测路线、固定的监测职员、固定的监测机器。因为场地环境有限,变形监测时较难达到前后端距离对等,在每回监测前,必定要对机器做好检查纠正,尤其是对机器I角偏差与调焦偏差做好检查工作。

倾斜监测方式很多,对于基坑观测,一般应用钻孔监测机器对支护桩做好倾斜监测。对于高层楼宇上面的倾斜监测,以往的监测方略包含经纬仪投点法、全程仪坐标监测法等等,在现实的项目中一般应用回归平面方案。回归平面方案经过监测高层楼宇上每个点观测点的下降量,综合观测点的平面坐标,应用最小二乘法能够解得一个高层楼宇下降量的回归平面。

水平移动监测依据高层楼宇种类各异应用各种方法,线条型建筑一般应用基准线法、拓展线法、差距丈量法;弯曲型建筑应用测角前面交合、精密引线法;高层楼宇顶端较之于底下的偏移、垂直中点有否铅直可用测角前面交合法、经纬仪投点法等。

第7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电气化技术创新新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在各个领域电气自动化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让更多的设备机械得到改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让整个行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作效率更高,让整个行业都得到巨大进步。整个领域的进步促进经济的繁荣,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对电气自动化应用好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行业进行分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1.1电气自动化在水厂方面的应用

在水厂方面:第一,自动化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第二,对水厂的监管和控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让监督和控制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及时。第三,水厂的管理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第四,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使企业效率更高,提高综合效益。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保证了水厂在各方面的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提高了水厂的工作效率,让水厂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

1.2电气自动化在港口方面的应用

对外开放也带动了港口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港口更快发展,港口方面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港口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用自动定位,动调度管理系统,无线数据通讯等,让水路工作能够高效运行,这样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些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发展也是很快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功能在电气方面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监视功能的发展,信号警示功能更加发达,与主信号之间联系更加方便,网络通讯更加发达,火电厂通信通道也更加迅速,便于火电厂更快的发展,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管理也更加系统。发电机运行状态监视功能,自动化系统网络的通信也更加快捷,更加发达。

1.4电气自动化在电力 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新技术的创新,电力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应用让电力发展方面更加发达。第一,新电力电子开关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时代。MOS控制晶闸管将驱动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流检测甚至温度自动控制等作用都集成到一起,统一成一个整体,这样电气自动化系统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第二,变换器的组成部分电子器件的更新促使变换器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更加方便与快捷。电气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交流调速控制日渐成熟拥有新颖的控制思想,简单的控制结构,控制手段更加直接,响应迅速,且无超调,信号处理物理概念明确。这方面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些让电气自动化应用更全面发展速度更快。

1.5电气自动化在电楼宇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楼宇控制方面,电气自动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整个楼宇控制系统更加现代化,安全化,科技化,智能化。在楼宇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系统:

1.TN-S系统。

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进线采用该系统。这种系统让楼宇系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楼宇中因为单相用电设备多,新的方式可以有随机电流。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可以确保安全,防止雷电,还可以防止静电。

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这种系统的优势是保证楼宇系统电力系统工作更加安全,高效。让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更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

在楼宇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对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对居住人员来说,居住更安全,更放心,更稳定。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同样需要创新,新的技术能促进各个行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技术工艺,管理结构得到更新的发展。从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制度,管理技术也更加先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应用让各个行业都到达新的境界新的领域。

2.1综合自动化系统

为了满足更多行业很多部门之间通讯更加方便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自动化系统。这样可以让控制和监测集为一体,提高了高压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水平。综合自动化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便于检测各种状态信号、故障信号。

2.2现场总线技术的改变

新的改变是现场总线控制和现场总线型传感器,是数字通信开放程度的测试网,符合国际上发展的热地与趋势。对现场的监督和控制更加严密,更加及时,不论在什么行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得到及时处理。而且这种方式可以根据操作中央的设置,设置了非常多的操作站,这样可以完成其所控制范围内每个流程的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

2.3DCS系统控制

这种系统控制是一种新算法,它的特点是,对于普通算法和特殊算法都能够计算。它包括由分散的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等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到生产监控级计算机。因为操作可以进行备份,及时文件丢失也可以及时找回,补充漏洞,挽救危机。这种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厂,电厂等行业。

经济的发展要求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同时技术的创新又进一步促进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过程。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创新让整个行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相信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玉敏等.工业以太网的最新发展.自动化系统工程,2006(2):2.

第8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1.1电气自动化在水厂方面的应用

在水厂方面:第一,自动化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第二,对水厂的监管和控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让监督和控制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及时。第三,水厂的管理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第四,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使企业效率更高,提高综合效益。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保证了水厂在各方面的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提高了水厂的工作效率,让水厂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

1.2电气自动化在港口方面的应用

对外开放也带动了港口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港口更快发展,港口方面应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港口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用自动定位,动调度管理系统,无线数据通讯等,让水路工作能够高效运行,这样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些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火电厂方面的应用发展也是很快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功能在电气方面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监视功能的发展,信号警示功能更加发达,与主信号之间联系更加方便,网络通讯更加发达,火电厂通信通道也更加迅速,便于火电厂更快的发展,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管理也更加系统。发电机运行状态监视功能,自动化系统网络的通信也更加快捷,更加发达。

1.4电气自动化在电力 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新技术的创新,电力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应用让电力发展方面更加发达。第一,新电力电子开关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时代。MOS控制晶闸管将驱动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流检测甚至温度自动控制等作用都集成到一起,统一成一个整体,这样电气自动化系统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第二,变换器的组成部分电子器件的更新促使变换器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更加方便与快捷。电气自动化对电力系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交流调速控制日渐成熟拥有新颖的控制思想,简单的控制结构,控制手段更加直接,响应迅速,且无超调,信号处理物理概念明确。这方面的新发展让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些让电气自动化应用更全面发展速度更快。

1.5电气自动化在电楼宇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楼宇控制方面,电气自动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让整个楼宇控制系统更加现代化,安全化,科技化,智能化。在楼宇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系统:

5.1 TN-S系统。

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进线采用该系统。这种系统让楼宇系统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楼宇中因为单相用电设备多,新的方式可以有随机电流。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可以确保安全,防止雷电,还可以防止静电。

5.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这种系统的优势是保证楼宇系统电力系统工作更加安全,高效。让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更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

在楼宇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对工作人员来说工作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对居住人员来说,居住更安全,更放心,更稳定。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同样需要创新,新的技术能促进各个行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技术工艺,管理结构得到更新的发展。从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制度,管理技术也更加先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应用让各个行业都到达新的境界新的领域。

2.1综合自动化系统

为了满足更多行业很多部门之间通讯更加方便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自动化系统。这样可以让控制和监测集为一体,提高了高压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水平。综合自动化系统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便于检测各种状态信号、故障信号。

2.2现场总线技术的改变

新的改变是现场总线控制和现场总线型传感器,是数字通信开放程度的测试网,符合国际上发展的热地与趋势。对现场的监督和控制更加严密,更加及时,不论在什么行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得到及时处理。而且这种方式可以根据操作中央的设置,设置了非常多的操作站,这样可以完成其所控制范围内每个流程的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

2.3DCS系统控制

这种系统控制是一种新算法,它的特点是,对于普通算法和特殊算法都能够计算。它包括由分散的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等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到生产监控级计算机。因为操作可以进行备份,及时文件丢失也可以及时找回,补充漏洞,挽救危机。这种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厂,电厂等行业。

第9篇:楼宇经济概念范文

住得舒适是每个人的梦想。城市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重,让大城市身心疲惫的人有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让城市的天空更蓝,也是减少现代文明的大工业化对人们的负面冲击。

节省能源,低碳住宅在建造时一次性投入肯定要比目前非低碳住宅的投资量要大,但这是百年大计,在今后用户使用的时候,就大大节省开支了。从长远利益出发,有利于我们改变过度依赖石油等能源的弊端。随着原油价格的飙升,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生产和生活成本都在上升,生态住宅应尽量利用自然能耗来节省能源。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低碳房和生态住宅将是今后房地产的方向,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也是推向市场的卖点。没有达到这类标准,今后所开发的住宅产品和商业楼宇将很难受市场欢迎。

生态住宅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将建筑与自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生态住宅有几个特征:在材料选择方面,要做到无毒、无害、无污染: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尽量按照地块的自然条件来打造产品,特别是别墅类产品。

节省能源,能够循环利用:绿化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和谐就是美:随着现代生活的提高,高科技要与小区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无论是生态住宅还是低碳经济,都是一种节省的理念,以最小的成本达到舒适而又不至于破坏自然的目的。

总之,健康、舒心、便利与美观是低碳住宅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