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的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对于有效教学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历史告诉我们,有效教学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纵观国内外,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有效教学是讲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
具体来讲,教学效果指的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即课堂教学的结果使学生获得进步和长远发展。就语文学科来讲,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用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来衡量的,而是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获得提升,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教学效益指课堂教学活动的收益,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有效教学不仅注重教学效果的有无,教学效率的高低,更注重的是教学效益的好坏。简言之,效率高,效果好,效益佳就是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有效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与长远发展。
(三)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散发教学魅力的教学
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不是依靠课堂教师“掌权”,单纯传授知识,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加班加点等途径和策略来实现,而是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有魅力的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从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
(四)有效教学是追求教学生态民主和谐的教学
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的学者将有效教学界定为三方面,其中,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教学条件,追求教学生态的民主和谐,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学生只有在安全、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下,才能发挥其创造性。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的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充满了专制和严肃,导致了无效的教学。
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有效教学理念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主要集中在改变对知识、学习和学生的看法。首先,知识是个人建构的,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非通过“填鸭式”教授知识。其次,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而非教师传输知识理念,学生通过“聆听、练习、记忆”等任意组织,因而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最后,学生是独立的有差异的人,因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来进行教学,反对“一刀切”的做法。
(二)明晰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目标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此同时,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要做出确切规定。其次,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机意识、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重视有效教学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有效教学是充分信任学生的,相信学生能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探索世界,并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知识。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利用课堂时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体验,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杜威所期望的“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过程,成为真正的相互参与过程。”
(四)和谐有效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生态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安全、自由、开放对有效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高效率的教学,被尊称为“特级教师”“优秀语文教师”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贯彻教学民主,给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信息化传统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教育界学者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从未中断。多年来我国教育行业课堂教学模式从未改变,我们把它叫做传统教学模式;近几年新起的短时间视频教学模式,我们把它叫做微课堂教学模式;还有一种人们未曾熟知的教学模式,我们叫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苛,那么用于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也需随之改变。因此,有必要对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探索出一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传统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人们对不同类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称谓”,下面对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界定,并分析各自特征。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1972年,美国乔以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定义教学模式为“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师和其它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范永波(2001)认为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指出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有很多探讨,也提出了很多教学模式,但综合看,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对课堂组织、管理、控制的主导地位。笔者通过大量收集、阅读文献资料发现,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举不胜举,但尚未有学者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做明确、完整的界定。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直以来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该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参与课堂,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传统课堂教学发展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有其必然原因,首先,几千年教学传统的延续使教师和学生潜意识无条件传承和认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该教学规模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规模;第三,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和人格的培养。
二是固有的不合理性。首先,不利于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班级授课,一般50人左右为一个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然而这部分学生的潜力、个性、才能未必相同,这不利于单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不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机会少,易产生听觉疲劳,课堂效果差。第三,受时间、空间、规模的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由教师向学生授课,还受到教学环境和规模的限制,学生离开了这样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就无法接受同样的课程学习机会。
(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微课”的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国,应该说是个“舶来品”。我国首创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教育局胡铁生,他于2011年指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机会结合体。”之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也对“微课”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胡铁生也不断修改自己对“微课”的定义,另外我国学者对“微课”概念的研究仍在持续。虽然对“微课”的定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调整,但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定义中核心的几个关键词,即视频呈现、简短完整、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学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微课”是按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简短的教学视频呈现,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完整设计与制作,能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一种生长型网络教学资源。
微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突破时空限制。“微课”以简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就具有可转移的特性,学习者可以接受到转移来的微视频展开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是网络共享性。“微课”呈现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大众,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的形式学习微课程。
三是教学主题明确性。一个“微课”讲授一个知识点,教师的教学主题、学习目标和对象清晰明确,重难点突出。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或“翻转课堂”,最早应用于美国。2011年加拿大《环球时报》将“翻转课堂”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至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西方教学。同年该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并迅速在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国内外学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研究颇丰,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即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师下发的课程知识点视频并完成任务单,课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相互咨询交流问题,形成课堂知识点内化,课后学生可以再通过课程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因材施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范围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视频和任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主学习的进度,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
二是教学相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她)们不再单纯的需要备好课、做好教案等,还需要将需要传达的知识点录制成高质量的“微视频”,并设计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选择学习。
三是角色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着和促进者,学生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两者角色的转变更好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化时代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科学技术的限制,融合达到的教学环境,只能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听课的形式完成教学,这种模式持续了很久,人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已不再适应现代学生、学校、社会、国家等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工具诱发学生排斥传统课堂
现阶段,手机、MP3、MP4、平板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充斥着教学课堂,传统的教学课堂很难吸引住思维活跃的学生,他们易于沉溺于手机游戏等“魔咒”,说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信息化时代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技术信息化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有效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了关于知识点的图片、声音等新原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视觉、听觉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易疲劳、教学手段单一等缺陷,是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
(四)网络平台为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的广泛运用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就教师方面而言,网络上无数教学名师的视频课程,无数教育机构的优秀课程,使教师们压力山大,一怕自己课堂不能吸引学生,二怕自己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学生。就学生方面而言,面对互联网上众多的课程好似琳琅满目的商品,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三、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缺点比较
通过以上对传统、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和特征的分析,综合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传统课堂较微课堂和翻转课堂有其固有的不可替代性,微课堂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内容通过短视频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翻转课堂则将课外、课中进行了翻转,并将教师学生角色进行了翻转。具体比较见表1-1.四、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学术界众多学者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黄晓龙、张世禄(2008)传统课堂需引进网络教学,实现网络教学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最终形成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陈兵(2006)、曹群英、江华珍(2009)提出网络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林莹莹(2014)提出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陈会源(2015)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出该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形成,学者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越来越现代化,结合大量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下,融合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复合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保留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情感交流等优势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概念
要清楚语文教学目标的概念,那么我们就要知道,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根据今年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成预期成果,是进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归宿。既然知道了教学目标,那么界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概念也就不难了。在界定语文教学目标概念时,还要清楚,首先,教学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也不等于每节课的课堂目标的相加的总和,要知道,这里,总的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功能是要大于每节课课堂教学目标功能相加之和的。第三,还有区分出体系的和非体系的教学目标,要清楚的知道,语文课不等于其他门课程,不是由若干单元教学目标相加得出课堂教学目标,再由课堂教学目标加在一起得出总体的教学目标,它是网络性的,经由积累积淀形成的。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性质
目前,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性质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属于认知性的还是属于体验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分清语文教学目标是预设性的还是生成性的。但是不管持哪种观点,教学目标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的逻辑没有不同。当然,他们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只从课堂角度出发,并没有涉及宏观层面的展开。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探讨有效教学目标的性质,应该从六个维度来全面的解读:认知性的还是体验性的,预设性的还是生成性的,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是具体的还是模糊的。也就是说,这六个维度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对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出发,对语文教学目标性质的一个比较充分的说明,也就是要把语文教学框架从同一个级别的平摊分割模式转换为两个级别的层叠蕴涵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活动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来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1]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2] 。
活动可以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把原来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娱乐,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学好英语。
一、重要概念界定
活动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3]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根据此概念我么可以说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4]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是以满足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发展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开发身心潜能、提供内化过程、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多种技能、发展学生特长、唤起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和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
二、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缺乏目的
在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推动下,学校教师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开始按照要求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开始逐渐放弃先前的呆板和机械性的教授,更多的运用活动的设计来完成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转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但多数都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合适的活动。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空有活动的外壳而没有活动的实质。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活动缺乏真实性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设计的活动往往只是根据某些教学理论或活动模式设计,而没有考虑到活动的真实性和生活性,没有考虑到该活动是否能给学生们创设学习英语的真实情境,是否联系了生活实际,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活动缺乏创新
教师往往只是按照现有的固定的活动设计模式来设计课堂活动,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该活动的适用性。活动形式呆板、单一,不能时时、及时创新。从而导致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因为没有人愿意一直重复做过多次的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不高,不能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完成不了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建议
1.形成以语言交流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品,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从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知道,活动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应该在教师设计的各类活动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在活动中使得自己的英语综合语言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
2.1明确活动的目的
活动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的方式是我们所倡导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为了让英语课堂的形式看起来丰富多彩、活泼热闹而活动。
2.2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实际设计有效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除了是有目的的,还必须是有根据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活动,哪些教学内容应该以哪类活动来进行教学,这些都是英语教师课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3.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把控好课堂
3.1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活动氛围
语言氛围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英语作为外语,对小学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要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语言氛围的创设是前提。
3、2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为老师的命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展现。活动教学中要求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活动的设计目的除了是为了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
3、3要进行交流互动
运用活动教学法的英语课堂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不再是课堂的主旋律,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生生以活动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活动后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在活动教学中,除了在课前和活动教学过程中把好关以外,课后的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这里主要涉及到课后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以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发现问题时不能逃避,而应及时解决,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反馈,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提示学生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小学英语教学大纲[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 历史教学神入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后期英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中,“神入”被引入到历史教育领域。之后,“神入”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逐渐引起了学者和历史教师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神入”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较系统的理论阐释,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关于“神入“的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
一、国外关于“神入”的研究
英国关于“神入”的研究,侧重于对儿童历史思维的概念研究。英国历史教育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一项重要的研究――“7至14岁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简称CHATA),在研究中狄更逊(A.K.Dickinson)依据“神入”历史的步骤和联结资料的解释,设计出几种测试儿童“神入”历史的认知概念,并以儿童的答案来区分其认知水平。
美国方面对于“神入”历史的研究,不论是国家课程标准还是个别学者的论著,都着重于教学实务方面。在1994年公布的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神入”是“历史的理解”、“历史的分析与解释”的一项要素。
“神入”历史被视为理性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一种引导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自从被列为历史的基本学习能力并广为宣传后,在英国历史教育界,围绕“神入”这个概念的争议始终不断。
二、中国大陆关于“神入”的研究
国内对“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学者涉及这一问题。
于西友等编著的《历史学科教育学》和白月桥的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都涉及“神入”,但这两部著作只是对“神入”的概念作了初步的界定,并没有对“神入”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陈新民在编译的《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你能神入张伯伦的内心世界吗?》一文中,介绍了历史神入的概念、特征,以及在一节历史课中运用神入的教学范例。
王德民在《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一文中,就课堂教学层面上对神入的教学形态、教学特征及其教学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赵士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神入”艺术杂谈》一文中,论述了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特征,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意义,历史“神入”教学的一般形式与例述。文章还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实例,阐释了作者对“神入”教学艺术的感受。
从上面的简要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学者和教师对“神入”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理论探讨也不够深入,但比较注重其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三、中国台湾地区关于“神入”的研究
对Empathy一词,台湾地区的历史教学者也多译为“神入”。“神入”被视为理解历史的重要一步。台湾历史教学界对“神入”的研究,较大陆地区略晚,但有些探讨比较深入。
吴翎君的《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的第五章《理性理解历史的教学示例(一):“神入”历史》专门探讨了神入历史的问题。该章所论神入历史的教学,从三方面示例。
黄苓在《谈历史教学中的“神入(empathy)”概念》一文中认为,神入是一种对人事理解与谅解的能力,奠基于对史料做深度解读与判断的能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神入的定义、争议及其在台湾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思考与empathy相关的历史教学概念;第三部分提出对这一主题的展望。文中将历史教育上关于empathy的争论归结到四个方面。作者还针对20世纪“实证主义”、“相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历史哲学家对历史本质的批判进行了说明、澄清。
综合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历史教育界关于“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欧美学者对于“神入”并未达成完全的共识,还存在许多争议。我国对于“神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少,缺乏较系统的理论阐释。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开始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时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神入”,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神入”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所涉及的层面却很广,不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翎君.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3]陈新民.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J].历史教学,2001,(6):49-52.
[4]王德民.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6,(8):60-6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29-01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界定
要界定有效课堂提问的涵义,首先要界定课堂提问和有效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提供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学生做些什么、如何做的暗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效”一词在教学中主要包含三点:第一,从学生角度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发展。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二,从教师角度看,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的教育价值。第三,从教学本身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课堂提问,提问的主动者是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提问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提问效果的有效程度在于师生,课前预设和课后反思都会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在教学中生成适切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和对话,达到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目的,并能对提问进行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它包括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课堂提问的有效反思三个过程嘲有效课堂提问不仅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对课堂提问走向有效和高效的价值追求。有效提问使教学成为双边的全方位交流过程,体现师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有效课堂提问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则在于促进学生的富有主体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立足学生和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沃斯认为,“有效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积极的实践者,课程计划有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满足学生需要的反思者,致力于学生社会发展和学术成长。”所以,教师要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师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内容上应包括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科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结构上应体现综合性、独特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 要拥有这样一个专业知识体系,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普通教师在提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所以普通教师不仅要加大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学科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同样,教师的提问设计要着眼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整体。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是因为优秀教师的提问是从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清况出发,对课堂提问进行了精心设计与预设。
2、把握提问时机,表达清晰,避免“为问而问”的无效提问。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握好时机在关键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不少。有学者从课堂教学程序的角度把语文课堂的提问时机分为七个方面,“学生自读前的提问,学生自读后的提问,学生思维停滞时提问,学生没有疑问处提问,学生私下议论时提问,课堂气氛陷入沉闷时提时机提问,结课时的提问。”实际上,优秀语文教师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程序针对性强的向学生提问,而普通语文教师则很难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向学生提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诸多“为问而问”的情况。比如,简单的让学生进行“是非选择”提问,重复低效的让学生对文章知识点进行“填空式”的提问:又或者教师会给出学生正确回答后再对学生提问。所以,普通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和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不能随心所欲的向学生发问。
除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教师对问题的语言表达效果也对提问的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提问用语应有明确的指向性以便学生迅速理解和把握问题。所以,在提问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简洁、清晰和明确,针对不同类型选取相应的语词,避免语速的过快过慢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灵活进行调节,做到标准规范,没有歧义。
3、尊重差异,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
一是提问的态度要和蔼可亲,提问时态度要有亲和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人文关怀。如果教师在提问时面无表情,语言平淡,就会造成学生反应的不积极,情绪的低迷,反之,教师如果面带微笑的看着学生。并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将问题的重点显现出来,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思考。
提问要有民主作风。教师要让学生有插话和提问以及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当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教师的语言要缓和亲切,并要巧妙的给予提示,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思考环境。
【关键词】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课程,不少院校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列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之一,这说明有关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对性别文化内涵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文学专题课,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教学重点是女性文学思潮的研究和作家、作品的分析鉴赏。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始终和社会生活实践保持同步,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活动都属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范围,也就是说对这门课程的考察和研究没有明确的下限界定,也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造成了它的不确定性,如对当代女性文学这个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阐释;在性别视角下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社会历史、心理学、文化、审美等多个角度的阐释;以及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矛盾性的揭示等,使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教学中,一方面为讲授者提供了多样阐释的空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讲解容易产生歧义和混乱。课程的特点决定这门课程在教学中不宜采用“讲―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而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既能避免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自说自话、纠缠不清,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解读文本,使这门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这就使得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变得重要,那么如何对问题进行设计呢?我想应把握以下原则:
1 教学问题的设计有利于澄清思路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很深,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的理解和阐释上存在差异,容易造成误读和误解,于是辨析成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思考方法。而辨析的关键是发现理论或创作实践中存在的偏谬和不足,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问题的设计要暗示出理论或现象存在的悖谬,让学生在迷雾中找见方向,拨云见月,理清思路,正确认识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身体写作”概念在中国被误读的现象,首先要对概念出现的中西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身体写作”最早是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一文中提出的,西苏说:“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来写作,她们必须创造无法攻破的语言,这语言将摧毁隔阂、等级、花言巧语和清规戒律。” ①西苏认为在男性中心文化的社会中,所有的语言都是男权文化的产物,女性要想用语言来颠覆男性中心文化,就必须“用自己的肉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②可见这是女性反抗男性中心文化,谋求自身解放的一种策略。译介到中国来之后,却成了某些女性作家描写和放纵身体欲望的的代名词,通过对自身隐私故事的渲染来满足男性的窥视欲,博得眼球效应,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显然和当下中国本土盛行的商业文化语境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让学生洞悉中国语境下的“身体写作”已经消解了它固有的反抗性,变得媚俗,就需要明白这个概念在那在译介和使用时在那些方面已经被误置。课堂讲授时要
提示学生进行对比思考,这有助于发现偏谬。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层进式的,引导学生进行聚
焦思考:你认为“身体写作”概念的应用在中西方有不同吗?不同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这些不同提示出中西方“身体写作”概念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你认为在当下中国“身体写作”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起了反抗和解构男性中心文化的责任?“身体写作”变成隐私故事是女性的解放,还是更深的依附?通过渐进式的提问,让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发现偏谬,廓清思路,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对于内容丰富、表述复杂、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读的概念和理论,层进式提问有助于化繁为简,澄清思路,把握关键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 教学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开放性学术心态的建立
学习一门课程学生最常见的学习心态是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正确解读作家作品,熟悉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而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课程的特点决定这是一门探索性较强的课程,许多理论还有待成熟,许多问题尚在争论,自身发展也在不断遭遇困境,这就使在面对许多文学概念、文学现象、文学事实时,不能轻易下结论作判断,重点在于启发和活跃思维,促进相关方面的思考,建立开放的学习心态。课堂讨论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课程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讨论中,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发散式的、启发式的,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例如什么是“女性文学”,这是一个学界经常提及而且广为人知的一个概念,但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一直以来却颇具争议颇多歧义,课堂教学中又是一个无法避绕的概念,那么如何不过多纠缠于哪一种说法更恰切,同时又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最本质的规定性,就需要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对这个概念的内涵的丰富性进行揭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接受一种可行性较高的阐释。问题的设计是发散式的但要有指示性,否则因为学生思维的过度发散,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讨论。可以这样提问:如何理解“性别”这一概念的?你认为决定作品风格的是创作主体还是对象主体?什么是主体性?你认为男女平等是价值判断还是真理判断?等等,通过讨论式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个概念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理解和定位的侧重点的不同,概念的内涵在发现、在更新,合理性和悖论有时是并存的,最后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归纳却应该把握女性文学概念的基本点,那就是性别视角,创作和言说主体是女性。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解决了教学难点。
3 教学问题设计要链接起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6-02
鉴于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本质状态,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本原状态下的自主学习可以在没有任何外在影响的条件下展开。即,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其自身的经历为出发点,以其无意识的学习行为为初始特征,无需老师、教材或课堂教学环境的刻意引导。然而,这样本原状态下的自主学习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低效性。在学生的学习中。它只能是一种低级状态,并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应有的价值。而基于创新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外在的教学来影响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生水平和质量提高。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将自主学习界定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根本所在。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评价、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概念中,凸显了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系统功能和操作策略。如果我们从基于创新教育的活动建构教学的视角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全面分析,那么就可以看到,所谓以自主学习为重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多种理解。
一、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首选要解决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品质的学习。有专家认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由此而言,自主学习可以看做学生学习的一种本质状态,而且是一种实现有效的学习的重要方式。据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无疑把握住了学生学习的真谛,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知识的主体建构。从实践层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生是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所以,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各个学科教学的需要的。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必须依托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观照
在以学生自主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过程。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确定,直到学习过程的组织、反思、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因素来展开的。这一概念维系着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失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观照,只有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自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自于其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发展,只有当学习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之后,他们才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趋向,这意识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遵从的理论基点。
三、将自主学习纳入教学模式的范畴,体现的是对教师作用的更高要求
在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得到了更具有理性的提升。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但学习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的这种参与是一种高要求的作用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是教师应当要其实给予的,是在教师理解之中的。譬如,自主学习需要充裕的时间,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无限度延长,因此,如果帮助学生科学地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把握准学生自主的境界,就是教师应予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学案的制定、学生的内容安排、目标导向等,也应在教师的关注视域之中。而这也是这一模式概念所包括的教学功能的内涵。
四、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搭建起了学生活动与知识建构之间的桥梁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学生的每个环节,对教学过程具有全程性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生命正是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来实现自我价值生成和建构。应当说,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活动建构教学论的一个具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操作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都应当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种本质存在状态。
五、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在开放中走向融合
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并不是等范围的两个概念。自主学习基于课堂,但又超越课堂而存在。这一理解,将真正拓展自主学习的外延,并且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益得到真实的延伸。换言之,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都是开放的系统,它们重合的同时又有各自的延伸性空间和实施领域,从而使该类型的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焕发出开放和创新的光彩。
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旨在唤起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的同时,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依托这一形成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终生教育和学生化社会思潮的产生,使人们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个人在某个阶段的事情,而应当是在整个社会、整个人生历程中都要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则在培养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无疑均有重要的有事。
总之,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状态,也是一种本质状态。创新教育视野下的教学坚持“活动建构”为主要方式,将学生主体置于活动与建构的实施焦点上。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就是一种以彰显人的内在动力为基点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教学模式论》 高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3]《探究教学论》 靳玉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中学生一般是十几岁的年纪,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这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能力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中学生大多充满了幻想,喜欢标新立异,其思维极富创造性,若是能够正确地加以引导,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有着很大的益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由儿童去认识自己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能够激起儿童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辩论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充分暴露认识矛盾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明辨是非。这样学生在认真倾听、捕捉信息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恰当适时地展开辩论,不断提高,强化认识,从而达到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1.营造平等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在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技巧,更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会思考、敢思考,勤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师生关系,营建一种与学生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发生在一个充满自由、民主的空间。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同化学生的思想,聆听权威的声音,而是鼓励多元、发散,聆听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从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2.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最后落实到具体的事物或事例。这一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教师应当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或过去的知识出发,最后得出抽象的概念或结论。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经历抽象思维的过程。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找到尚未理解的概念;然后,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查阅相关的材料,去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或知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在培养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将事物分类来鉴别事物特征。例如在讲解抽象概念时,教师可列举与该概念相关的事例,让学生识别其特征,然后再列举不相关事例,让学生给出不属于该概念的理由和解释。学生通过感官和分类来鉴别事物的同时,他们的智力能力也在增长。总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经由鉴别事物特征来推理事物的分类,也可以归纳出哪些特征有助于他们去辨析事物。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必须首先使学生学会语文教学的一些相关概念。例如说明事物必须要有相关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事物语言的准确、简练等。这些基本概念的掌握无疑会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说明文进而学会写说明文,从而完善他日后面对同样文体的思维和判断。而从连贯性和一致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自己思维的责任。
3.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传统的语文授课方式大多数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绝对的权威。教学中所要界定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设定的,学生只能就这些问题来解决,没有对界定问题的选择权。殊不知我们已经认识到具有创造性的个人常常是因为提出问题,而不是因为解决问题而闻名于世。因此,要适应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在教学中刻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这一手段。首先,提问有助于营造充满神秘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始讲解一门新的课程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该学科目前所不能解决但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会因为变得好奇而有动力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了挑战并且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当然,在这中间,教师也应当提示学生有些问题可能永远都是无法解决的。其次,提问内容中立而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这种类型的问题因为不会向某一特定方向引导学生,从而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除此之外,开放性问题,即不提供学生确切答案或问题本身就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对某一问题作深层的探讨。在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的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问的目的不在于答案正确与否,真正的意义是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
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