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第1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是《指南》让我们要重新审视、修正自身的教育观、儿童观和评价观。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指南》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背景下的又一具有指导性的法规文件,它既继承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又突出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注重幼儿教育的内涵发展。这一教育价值观可以从《指南》的“说明”中“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表述中得以体现。

其次,值得引起深入思考的是《指南》倡导的教育观念并非《规程》和《纲要》的简单重复,而是引导包括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儿童观和质量观,具体通过帮助家长在内的教育人员了解3-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从另一个层面获得家长作为另一教育主体更大限度地支持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树立积极、正向的幼教价值观,从而建立多元的科学评价观,克服因家长的不合理期望而偏离教育规律的现象。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一次更新,更是一次洗礼。

二是《指南》的颁布及时遏制了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蔓延。幼儿教育的质量既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更影响着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它承载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当前忽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价值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功利价值观的驱使下,幼儿园也难免受其影响。各种兴趣班、提前适应班等早期定向培养严重扰乱了幼儿园正常的保教秩序,也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指南》的研制出台指明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及时为幼儿园正本清源,为科学实施保教、严格杜绝“小学化”现象、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竞争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法律支撑,从全民的认识层面为有效遏制学前教育功利化倾向提供了保障。

三是《指南》延展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家长人力资源并为其提升科学育儿水平提供了有效策略。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要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事关幼儿园、家庭乃至社会的有效配合。从《指南》的内容看,分别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从结构和目标上看,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从教育实施对象上看,家长作为参与者而非配合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延展和扩大了家长作为教育的人力资源。更是通过让家长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为他们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不仅要大力推进、积极发展,还要办出质量和成效,也就是不仅让儿童“有园上”,更要“上好园”。

目前,我市的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正步入制度落实及内涵发展阶段,为此,时不我待,我们必须要像抓学前教育硬件建设一样,以《指南》为行动纲领,抓好幼儿园内涵建设,给儿童提供真正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1 开展全员培训,保障《指南》的精髓由理念逐步转变为有效的教育行为。

从现在起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把《指南》作为幼儿园教职工、学前教育教研人员和管理干部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市“十百千”工程,依托人事、培训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幼教干部、教研人员、骨干教师的培训人手,建立分层分级网格式培训体系,以点带面,逐级落实,实现全员参与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将《指南》培训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园长、教师、保育员各类论坛研讨等,以进一步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指南》的精神实质,切实将《指南》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理念到行为的转变。

第2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14-04

【作者简介】昌利娜(1987-),女,山东青岛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4-5生。

一、提出背景

(一)我国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以下称《规划纲要》)颁布,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标志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审视《规划纲要》可以发现,公平与质量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不但要提高各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还要紧抓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落实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多样化人才观以及系统培养观等人才培养理念。在外部保障措施中,国家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予以极大重视,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80%、70%的战略目标。

(二)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增强

1.在国家政策上,继《规划纲要》的颁布,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又称“国十条”)也相继出台,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见下表)。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建生产建设兵团纷纷出台了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在经费上,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进程,“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其中“2010年发改委率先安排资金5亿元,在10个省启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规划建设幼儿园416所。2011年,试点资金增加至15亿元,试点范围扩大到中西部25个省,规划建设幼儿园891所。在试点资金安排上,重点向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三)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缺少统一管理标准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共计114.4万人,比上年新增15.8万人,增幅达16%,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中增长最快的一支。同时,据教育部有关司局初步测算,按照国务院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我国三年内还将新增幼儿教师39.9万人。”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学前教育质量,影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及国民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管理,制定颁布实施统一的专业标准势在必行,可以为幼儿教师的培养、选拔、管理提供依据。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涵透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称《专业标准》)共包括三部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在“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下,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分别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做了详细阐述。对《专业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儿童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幼儿为本

在《专业标准》的第一部分即提出其基本理念之一为: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笔。

所谓“儿童观”即对儿童的观点和看法,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指出:

“儿童观是指教师关于儿童的基本看法,包括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心理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一般性认识及由此形成的对儿童的特定期望等”。该标准凸显了幼儿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幼儿为本”的儿童观,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理念上,应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幼儿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特殊性,对其进行适宜的教育。

第二,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要关爱、尊重、信任幼儿,不可歧视幼儿,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摒弃“小大人观”等其他不重视或不能正确认识儿童的观点。

第三,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幼儿教师应掌握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及规律,了解幼儿个体的一般特点及差异性,为幼儿创造条件,鼓励其主动、积极地学习,对幼儿施以适当的教育。

(二)教师观:体现人本主义教师观

所谓教师观,即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权利的认识。传统教师观习惯将教师比作蜡烛、园丁,虽然蕴含教师默默付出的伟大,但是也将教师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代言人、传递者。人本主义流派对传统的教师观提出挑战,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认为教师应与儿童平等,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挥儿童的独立性。以罗杰斯为代表,在其“学习者中心理论”基础上,提出“教师即促进者”的观点:认为教师在儿童学习过程的地位应该是一个“侍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创造一种适宜学习的氛围,主张教师同学生之间建立具备“真实”“理解”“接受”三种品质的师生关系,作为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促进儿童的学习。

教师的教师观直接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评价模式以及师生的交往模式,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及依据,《专业标准》借鉴人本主义教师观的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明确要求,表现为:第一,强调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包括硬件环境如玩教具、游戏场所,同时还包括软环境如良好的师幼关系、伙伴关系及班级氛围的营造;第二,主张以游戏活动为主,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以供幼儿主动学习;第三,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要求幼儿教师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用适当的语言与其交流,同时带着爱心、耐心在尊重、信任幼儿的前提下与幼儿交往。

第3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养成教育 求知需要

上世o80年代,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理解[1][2]。米勒提出的三维模型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测试公民科学素养的通用标准。此后,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提倡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课程改革[1]。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亦指出: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3]。

如今,有关科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依然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技能和科学价值观培养。唐荣德认为,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4]。本研究拟从心理学视角基于求知需要探索科学素养的养成性训练。

一、科学素养的养成性

虽然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但是都不能无视米勒提出的三个基本维度。对应心理学“知情意”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科学素养三个维度可以简称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积极科学价值观。积极的科学价值观,即在形成探究性思维习惯的基础上,积极评价科学的本质,积极评价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放的理性精神,若没有感性经验的积淀,理性体系无以为根。

就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说,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性思维到抽象性思维过渡的时期,直观的经验获取方式相对于成人来说更为重要。小学儿童的科学知识主要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著名的“做中学”理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重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该理论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本研究认为,小学儿童的科学素养具有鲜明的养成性,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探究的习惯、理性的精神、动态的科学发展观,将科学精神融入个人生活方式之中。

二、求知需要是科学素养的内在动力

当今世界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从个体角度来说,个体科学素养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其求知需要。求知需要指发展和保持对世界有一个丰富和准确理解的意愿[5],即“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每个人都拥有天生的好奇心,渴望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幼儿期儿童不断向大人请教“为什么”,这是他们求知需要的展现,也是成年人培养其科学素养的契机。

大哲学家叔本华在他著名的《论教育》中曾解释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一种是自然的教育方法,让儿童自己观察具体的事物,经历具体的事情,自己抽象出一般的概念;另一种是人为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听别人讲,学习已经被总结好了的一般概念。人为的教育方法往往扭曲儿童学习动力,他们会以为那些眼下用不着的知识是为了取悦成年人而学的。在人的幼年时期,自身经验匮乏的情况下,若灌输各种观念,并令儿童强记,将早早地将儿童的思维与观念固化,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危险的。而自然的教育方法突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儿童在天赋的求知需要的支配下,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的世界,养成探究性思维的习惯,可以更好地体验科学的乐趣与魅力。

科学本身是动态发展的,科学课本上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是科学家不懈探索的成果。如果以应试教育方式进行科学教育,那必然令学生固着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约束他们的求知需要,甚至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

小学儿童正处于求知需要旺盛的时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在蓄养其科学素养的内在动力。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求知需要让他们勇于探索未知,在探究道路上的每一次失败都减少了下一次试误的成本,每一次成功都照亮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三、基于求知需要进行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点燃儿童求知热情。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6],人的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basic needs),此类需要是因匮乏而产生的,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基本需要属于低层次需要,按层次逐级递升。较低级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较高一级的需要便成为主导需要。该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会暂停其动力作用。另一类是成长需要(growth needs),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此类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受一般生存欲望的支配,而是由实现自我潜能的动力驱策。这类需要不会由于暂时的满足而停止作用,相反会由于满足而产生更强烈的动力。马斯洛的认知需要实质上就是求知需要,在需要层次上属于高层次需要,是一种积极生长的力量。

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儿童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其中有的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为什么不想学呢?很有可能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基本的满足,甚至受到挫折,令儿童无心向学。在这种情况下,不顾儿童的主导需要,只一味命令他们“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听讲”,甚至“批评指责”,显然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

如果说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主要是父母的责任,那么中间层次的爱与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的调适,则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介入。学校教育虽然是分科教育,但实际上是全人教育,每一位老师都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比如,小明与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即爱与归属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求知需要难以凸显。老师在了解缘由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小明一家人接受家庭心理辅导,继而恢复小明求知热情,激发其对认识科学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创设开放自由的探究情境,放飞儿童求知的翅膀。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价值观的培养[1]。如前所述,儿童科学素养的养成得益于其亲自科学探究的过程。世界各国都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要以科学探究为途径。我国《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H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能力等。问题是探究的开端,问题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动力[1]。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为教师演示情境和学生发现情境两大类。目前,科学课程采用较多的是教师演示情境。

教师课堂演示情境由教师精心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愿意主动跟随老师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科学探究课环节较多,而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局限性比较大[7][8]。科学探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演示情境,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热闹归热闹,却失去一些主动探究的乐趣。

学生发现情境,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取材,自主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规范设计研究过程,探索问题的解决。对此,有些学校开展了科技实践活动甚至校本课程[9],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有的学校或社区毗邻铁路,火车经过的时候会造成噪声污染,学生可以就此展开“火车噪声污染调查”,通过调查、实验等方法,了解噪声的危害,减少噪声的方法与途径,并进一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面对诸多真实的挑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开放自由的环境需要学校、家长和社区多方合作共同经营。老师、家长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指导者和支持者出现,学生可以放心地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不必担心,无需忧虑,身心没有束缚,才能尽情放飞求知的翅膀。

(三)采用过程性的科学素养评价方案,公正检验儿童求知的成果。

美国于1967年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10],从此,公民科学素养的测评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在此背景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测量,更是成为学生评价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测评围绕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情境三方面进行[11]。我国教育部自2005年起连续对我国8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业水平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研究,考察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以及科学探究能力[10]。

由于目前科学教育依然偏重于知识教育,因此对学生科研素养的评价偏重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12]。至于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价值观,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法。然而对于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测量,自我报告法具有明显的社会赞许性。从教育管理角度来说,不应该是教什么就考什么,而是反过来,我们希望学生掌握什么,就考察什么,从而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学什么和怎么学。

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胡方(2014)就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提出了五点建议:把“发展”定为核心理念;创新评价内容;加强背景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稳定评价试题[12]。

本研究认为,基于求知需要的科学素养,除了已有的针对结果的评价方法之外,还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即在学生探究性活动过程中考察其科学素养。实施过程性评价,需要从教师素质着手,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管理水平,保护学生的求知需要不受伤害,从学习过程角度审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如果一个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案,能够协调其他人的力量,即便他的科学知识测评水平不高,也不能否认他的求知欲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光艳.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对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有效性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Miller J.D.Scientific literacy: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Daedalus,1983(2):29-48.

[3]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唐荣德.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6(7):32-34.

[5]M Kramer-R,E Newton.Pommerenke P L. The psychology of being “right”:the problem of accuracy in social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J].1989,106(2):395-409.

[6][美]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任伟.以科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考试周刊,2016(15):172.

[8]翁青芬.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落叶堆肥》的教学反思[J].长三角・教育,2012(8):25-26.

[9]蒲朝林.浅谈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3):96.

[10]杜秀芳,刘丹丹,陈英敏.多元视角下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内涵解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8):49-52.

第4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内涵

 

职业技能,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1]。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潜能、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根据特殊教育的目标,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应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从事特殊儿童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基于上述认识,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内涵是指为了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和能力,需要掌握的具体职业技能有: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进行特殊教育教学、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

 

(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要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为了顺应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趋势,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应重点培养面向特殊教育实践需求,拥有现代特殊教育理念,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除了应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还应精通某一特殊专业方向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技能,如手语与盲文沟通、言语与说话训练、辅具的使用与维护、行为改变技术等。

 

(二)诊断、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技能

 

诊断、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疑似特殊儿童进行各种必要的检查和测验并作出结论的过程,采用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对儿童偏离常态的方面、性质、程度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判定,诊断和评估的结果将应用于后续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过程。对特殊教育教师来讲,为特殊儿童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是诊断和评估结果应用最重要的方面。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诊断和评估的途径和方法,如观察、访谈、行为评定、测量工具的使用等,学习如何利用已获得的有关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儿童的特殊教育目标,制定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三)选择、编制教材的技能

 

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较大,一般来讲,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固定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以及每个学生的评估结果、身心特点,围绕特殊儿童的生活经验、实际生活环境和需要自行选择和设计教材。教材的选择和编制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技能,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教材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达成,也关系到后续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和编制要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与特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使特殊教育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组织、实施教育训练的技能

 

熟练地组织与实施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由于障碍类别和程度、发展过程以及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相对滞后于普通儿童,类化能力较差,其教育训练需要反复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练就扎实的教育训练技能,运用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根据特殊儿童内在的能力设计教育训练计划,以保证他们得到最适当的发展。

 

三、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

 

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根本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应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四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是指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包括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各科教学法、盲文、手语、行为改变技术、康复等[3],包含了特殊教育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职业技能;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开设的课程,如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脑瘫儿童的教育康复、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等课程[4];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是对所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演练,包括实习、实训、见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四个专业课程模块均指向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不仅强调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要注重特殊教育理论素养的养成,而且强调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教育行动的能力。

 

(二)职业技能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要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不仅要求相应学科的教师调整和增加与特殊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法,教师设置特殊教育热点问题,调动学生参加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二是参与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未来教师岗位的角色行为,也能检验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三是读书法,教师提供特教方面的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献导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四是参观法,让学生深入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等教育一线,通过义工服务方式直接接触特殊儿童,增加认识特殊儿童的体验;五是案例教学法,选取来自特殊教育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六是实习法,让学生通过3~6个月的长时间实习,参与对特殊儿童进行的直接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与实践基地合作

 

特殊教育专业与校外实践基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殊教育学校和组织机构的教育实际情境、教学资源等均可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并方便学生进行志工服务,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积累特殊儿童具体的行为表现,能够丰富感性经验,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摩,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从中可以汲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5]。深入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康复训练机构进行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6]。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第5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文章从特殊教育及律动教学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律动教师的职业素质现状,从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自身发展并重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律动教师职业素质及内涵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特殊教育;律动教育;教师职业素养

在新时代下,尤其是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律动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升律动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内涵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律动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帮助特殊儿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一、特殊教育及律动教学的概念

特殊教育是指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设备等多方面做出针对特殊儿童的修改、设计与编排,以适应特殊儿童的学习习惯、目的与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取技能,完善人格,最终适应社会,成长为有用之才。特殊教育在我国起步时间较短,在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不多。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建设,对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将有更多的儿童从中获益。律动教学是指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特殊儿童开展律动教学活动,以矫正或补偿特殊儿童的身体或心理的缺陷,促进特殊儿童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实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律动教学的主要教学活动有舞蹈、基本体操、音乐和游戏等,能够让特殊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体验情感,培养素质。教师作为律动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引导者,其职业素质决定了律动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律动教师是特殊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及内涵

1.渊博的知识。作为一名律动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律动教师应保持时刻学习的态度,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有威望,得到学生的认可。特殊儿童不同于普通儿童,大多数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需要律动教师在教授知识、传授技能时有更多的激励、鼓舞。这就对律动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律动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发展具体和抽象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的动作示范。作为一名律动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能力对律动教学非常重要。正确的动作示范将教师的知识、技能与身体相融合,直观地展现教师的职业技能,是衡量律动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动作示范能够提高律动教学效果,律动教师以正确的动作示范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特殊儿童的律动教师。特殊儿童在身体或心理上有一些缺陷,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等方面比正常儿童慢,这就更加需要律动教师以耐心、热心、积极的心态教育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律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耐心的态度教育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当学生犯错时,以鼓励取代批评,以包容的心态进行日常教学活动。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够在一个包容、积极、乐观、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对他们的未来大有益处。

4.科学的教学管理能力。科学的教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律动教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教学组织能力,有效掌控课堂,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科学的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让律动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尤其是面对特殊儿童,他们的接受能力差,学习效率低,更考验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当学生认真学习时,教师应当及时表扬,对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进度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找出原因并帮助其改正。

三、特殊教育律动教师职业素质现状

1.职业感不够强烈。职业感是教师最根本的素质,是指教师对事业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在热爱教育事业的同时,更应有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职业感能够让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也更容易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特殊儿童的缺陷和障碍使其更加需要教师的关爱和教育,成功的教育能够帮助特殊儿童正视自己的缺陷或障碍,更好地适应自身与社会,教师也能够发现职业的意义与价值。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感,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目前,特殊教育律动教师的职业感并不十分强烈,大部分教师只是将其视为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工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生存需要,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工作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认为假期长、压力小,或者没有更好的选择,迫不得已才选择这份工作。由此可知,律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缺少职业理想,职业感不强烈。

2.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特殊教育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还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目前,大多数特殊教育律动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较高,能够掌握相关教学技能,完成日常教学活动,但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理念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方面,尤其是科研能力较差。一部分特殊教师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入职后的专业知识培训较少,在教学工作中更是追求教学工作的熟练化,加之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阅读相关书籍。此外,有关特殊教育的课题研究成果比较少,科研层次低,律动教师参与科研的主要动力是评职称,绝大多数不会主动参与科研工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

3.教学能力仍需提高。特殊教育律动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在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体系后,能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良好的律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控制课堂,有计划地完成教学目标。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特殊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课堂设计,同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号召力和感染力。目前,特殊教师律动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很高,律动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相对较强,但因材施教的能力则稍显不足。这主要与特殊儿童的个人差异较大有关,律动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根据每一个特殊儿童制定出不同的课程设计。

4.心理素质有待提升。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律动教学能力。例如,沟通感悟能力,通过多种手段与特殊儿童进行沟通;交际能力,争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合作精神,与家长、同事和学校领导之间进行合作;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律动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特殊儿童的素质状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律动教师的总体心理素质较强,但是面对特殊儿童,需要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

四、特殊教育律动教师职业素养及内涵建设的途径

1.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律动教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律动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内涵建设。教师职业素养建设需要经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使教师在上岗之前掌握相应的教育知识与理念,入职之后通过在职教育转变角色,增强职业感,强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构建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有利于提高律动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2.运用专业语言艺术及手势语。律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会涉及学生的形体和动作训练,教师应运用专业语言艺术及手势语,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手势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表现力,专业的语言艺术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表达意思、传递感情。在律动教学的动作教学中,主要涉及动作的构成、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实施方法和手段,律动教师需要实现口语、手势语和肢体语言的相互配合,准确表达意思,生动形象地展示动作。专业的语言艺术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并切实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是指导律动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则,律动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运用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特殊儿童的知识传授者、技能培养者、道德培育者和良师益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4.校本培训与自我发展并重。特殊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校内外的各种优势资源,结合教学实际,促进律动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内涵建设。同时,律动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发展,以积极的态度提升自我素质,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律动教师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在职研修、与他人沟通合作、教学反思等途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特殊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碍,他们理应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关注。律动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职业素质和内涵建设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的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和内涵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彭琳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婷婷.浅谈聋生律动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2).

[2]陈璐.现行律动素质教育教学随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8).

[3]付文香.提高特教教师素质的实践和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0(4).

[4]王辉,熊琪,李晓庆.国内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2(6).

[5]王淑荣,邢同渊.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

[6]李晓娟,王辉.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与特征[J].现代特殊教育,2014(5).

第6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为了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不断提升3-6岁儿童的教养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文件精神,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引领我园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有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我园教育质量。

二、实施意义

《指南》明确提出了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教育建议,是新时期指导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和儿童发展观、全面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全面实施《指南》,对于加强科学保教,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方式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培训计划。

四、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3年8月)集中学习阶段

组织教师集中培训,使全体幼儿教师全面学习《指南》的基本理念、内容框架等,接受系统培训。

第二阶段:(2013年9月)个人自学阶段

教师自己抽时间认真研读《指南》,仔细学习具体内容并作笔记,深刻领会《指南》的精神和内涵。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4月)实践阶段

教师在系统学习《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目标与任务,完善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调研、优质课、公开课等,进一步加强对《指南》的推广,利用园本教研开展学习《指南》、运用《指南》的活动;将《指南》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第四阶段:(2014年5月-6月)经验交流阶段

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各领域教学优质活动评比等方式,选取典型,宣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成果,取得工作实效。

五、坚持原则

1.坚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坚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原则。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坚持遵循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原则。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坚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原则。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六、工作措施

1.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做好制度保障。

制定落实《指南》的实施方案、园本培训计划,成立领导小组,确立园长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及时总结经验,确保《指南》的全面贯彻落实。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指南》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开展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的培训,学习宣传《指南》精神,引领幼儿家长、教师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和儿童发展观,确实提高3-6岁儿童的受教育水平。

3.加大培训与指导力度,务求工作见实效。

认真组织好我园园本培训,全面落实省、市、县统一部署的培训工作目标,保证培训质量。加强监管,对教师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定期检查,并将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体系,引导幼儿教师撰写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为主题的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开发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提高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使《指南》精神得到全面落实。

第7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于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界有许多探讨,不过很少有论文从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的视角论述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其实,在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中,无论是劳动教育的意义,还是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目的,抑或是劳动教育的路径,都充满了丰富的精神意蕴,赋予了劳动教育以精神内涵。其意图是培养儿童“脑、心、手”的基本力量,给予儿童以智慧、力量、信仰和爱,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促进儿童人性的发展。本文就此作些学理上的探讨。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脑、心、手”基本力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脑、心、手”是裴斯泰洛齐用来表达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三种基本能力或才能。所谓“脑”是指儿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对事物的思考和作出理性判断的功能,关涉儿童的思考、语言、想象、感受和记忆。所谓“心”是指儿童道德情感和良知活动,既包括儿童的自由、信仰、感激和爱的情感,也包括领悟美和善、追慕道德标准。“手”是指从事实际活动和职业劳动的能力。裴斯泰洛齐“心目中的手是指人的实际行为,想到的是手的熟练和体力的结合,加上健全的理智和愿望与富有成效的行动的结合”[1]146。“脑、心、手”构成了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著名的“三元论”,这三个力量的统一标识着儿童的和谐发展。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或者孤立地发展任何一种才能,都有可能损害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和毁坏儿童天性的平衡。各种力量的发展仅仅依靠儿童的理智或道德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手”的作用,只有让儿童自己动手才能实现能力的发挥。“因为技能外部的体力基础的自然进程,同技能内部的智力基础的自然进程是完全吻合的。因而,体力与心灵的培养要和智力的培养达到和谐一致,爱和信任的顺乎自然的教育手段以及思维能力的教育手段同技能顺乎自然的教育手段统一起来。这样我们的各种力量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生动地证明我们本性的统一,由这种统一产生一种凝聚力。”[2]353因此,合乎自然的教育必然要求儿童“脑、心、手”并用,唯有如此,才能“教孩子们纯洁地感受,正确地思想,全面掌握知识,并在生活中养成持久不变的习惯。只有生活的力量,才能每时每刻激活和攫住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全部力量”[2]301。

(二)劳动教育是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劳动教育是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劳动教育。就德育而言,德行的培养是以儿童的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者必须探索出有助于这种行为培养的初步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出发点,促进德行的培养,使人类履行人生义务和责任所需要的那些能力与身体活动的灵活性都得到发展。智力教育的基础也是劳动。因为勤奋地劳动可以确保和加强儿童各种力量的平衡,而这种力量的平衡又是一切正确的判断和纯洁的思想产生的土壤。在劳动中,儿童的严肃工作能使儿童的精神高度集中,不断地思考问题,获得真理。裴斯泰洛齐“把体力上紧张的手工劳动看成是智力教育和培养接受真理的最重要的基础。”[2]326儿童的体力发展更是离不开劳动。因为“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思考能力才得到培养;只有通过自己想象,想象力才会增强。这同样适合于手艺,只有手派上用处,才会变得灵巧;只有使劲,身体才会强健。”[1]102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观点,劳动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劳动,使劳动与教育结合、体力与脑力结合,从而达成培养和舒展每个儿童内在的人性,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促M儿童“脑、心、手”和谐发展的活动。其核心意蕴在于:(1)劳动与教育结合。劳动不是纯粹的体力活动,而是富有教育意义的,能使儿童通过劳动一方面获取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发展聪明才智,唤醒儿童内在的尊严感,使他们的“脑、心、手”三种力量和谐发展。对此,裴斯泰洛齐作了生动的诠释:“我必须为那些被我带到家里来的孩子们寻找工作和进行工作教育,不仅如此,我还想到在他们的工作中通过他们的工作,要温暖他们的心灵并发挥他们的才智。……我还关心他们的心灵,心灵是其身心崇高中心,凝聚着才智和艺术的所有品质中最纯洁和最高贵的部分。”[2]160(2)劳动教育渗透“爱”。如前所述,“心”包括儿童的信仰和爱等情感。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和教学的本质是行动和生活本身,而不是语言。只有当教育和教学通过实际行动和实际生活彰显“爱”时,这种教育和教学才是理想的和最佳的教学。对此,他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对主人公格吕勒菲和葛笃德的教育行为作了诠释:他们“竭尽全力唤起孩子们对于日常的家庭生活产生纯洁的感情,但他们并不仅仅采用空洞的话语和说教,而是一方面使孩子们习惯于永不间断的劳作,一方面不断启发他们产生一种兴奋的、自由的、开朗的和充满爱的思想。这一切还要与攫住他们心灵的、在他们心里唤起高尚和纯洁的感觉及可以生动地保留下去的事件联系起来。”[2]324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

1.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和力量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各种力量的支撑,他指出:“人通过他生活环境中偶然的机会受到培养,人通过技艺和意志的培养受到教育。”[2]208基于这种人的成长与各种力量的关联的认识,他认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他们处于何种社会地位,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基本能力和力量(即脑、心、手),而非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发展人的内在力量,不得不利用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教育办法,从而使其得到人的品德、家庭幸福、工作能力,直到能实现社会上的需要。因此,领导和锻炼,使人都有各人的工作能力,把每个人塑成适用的模型,使人人长于劳作,并能胜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乐,生活才有保障。”[3]

2.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培养儿童的人性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因为“人必须在思想和行由戏从信仰和爱的状态中发展和培养自己,他要通过教育真正纯化自己和充实自己。脑、心和手的力量也是按照这一神圣的规律发展的。从这一规律中产生出人性,即产生出真正的充实生活。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教育艺术,必须服从这一神圣的规律,当脑和手服从于深化的心灵力量时,人才能得到暂时的和永久的幸福。”[2]329因此,无论是心灵教育、精神教育,还是体力教育,其目的在于服务于儿童人性的培养。“这三种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通过信仰、爱、真理、正义、劳动和手艺的协调,满足人的要求并使人纯化。换句话说,协调三种基本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人性。”[2]328总之,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人性,促进儿童高级的精神天性的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劳动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提出的著名命题,它不仅适合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而且也适合于劳动教育。他力图使劳动教育心理学化。也就是说,要按照儿童的本性和发展规律实施劳动教育,他所理解的本性指的就是儿童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首先,应了解儿童的天性,这是劳动教育成功的前提。他说:“孩子具有人的自然天性的一切资质,只是还没有得到发展而已,如同未绽开的蓓蕾,蓓蕾一旦绽开,所有的花瓣都会舒展开来,人的教育亦如此。对人的天资必须仔细观察,只有调动这些天资才能确保成功。”[2]232其次,劳动教育要符合心理学的规律。他认为,心地高尚又受过教育的人如果能以知和行的能力作基础,就能掌握所有的能力。不过,人类所必需的智慧、知识和能力都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育和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其方法“适合于人类本性又符合心理学规律。与之相同,要想培养人类的技能,我们也要有一个牢固的教育机制,这个机制要遵循教学艺术的普遍规律。我们可以依据这些规律,设计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使儿童逐渐得到教育。经训练之后,这些儿童必然在每一方面都会获得日益成熟的技能。”[4]139再次,劳动教育要素化。这是劳动教育心理化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劳动教育要从人类最简单的体力活动开始。“这些简单的体力活动包括打击与搬运、刺戳与投掷、拖拉与旋转、绕圈与摆动等。上述活动可能存在区别,运动形式或合或分、运动幅度或大或小,但却包含一切日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也包括各种职业中复杂活动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要根据心理学规律安排儿童在早期接受这些训练,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都是如此。我们也要注意,这些基本的四肢训练必须与基本的感觉训练相一致,与思维训练相协调,也要与数字训练和形状教学保持同步。”[4]139

(二)劳动教育生活化

“劳动教育生活化”是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的重要原则,意在劳动中通过生活教育去激发儿童的信仰和爱。他认为,在生活中教育人是一个真理。这种教育是通过行动而不是说教实现的。为此,他在劳动中给儿童机会、激励、示范和鼓励,使儿童在实际的爱的行动中受到爱的教育。他运用生动的教育方式把许多人遭受困难、痛苦和贫困的事实介绍给儿童,引导儿童过真正的爱的生活。《林哈德与葛笃德》中的葛笃德尽管贫穷,拥有的东西不多,但由于她拥有爱和力量,她对儿童的教育便是具有意义的,也是崇高的。“她说的每句话,不仅仅作为一句话在起作用,而且是来自于她的生活,同孩子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所以是作为萌芽留在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她的教育艺术就是她的生活,他们的艺术教育完全产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她的每句话都充满力量。孩子们理解他们的母亲指出的一切,非常自然,好像早已印在心上似的。她并不是通过教育给孩子们灌输什么,而是发展他们早已具有的能力。”[2]304-305她力图使劳动教育生活化,因为她深深地意识到教育教学的基础不是教学法,也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本身。因此,她教育孩童是通过对日常生活范围内的知识的传授开始,知识的获取是在生活教育中实现的。“她和孩子说话,并不是为了达到教孩子说话和传授某种知识这个唯一的目的,而是采用语言手段使实际生活(生活每天带给他们各种看法和经验)变得生动活泼。”[2]303裴斯泰洛齐还强调起居室的劳动和生活教育作用,认为它是人民文化的基础,真正满足儿童本性的需求。儿童的脑、心、手之所以能感性的结合,并能服务于生活,是起居室劳动和生活教育的结果。如果教育者要杜绝贫穷的根源,帮助劳苦大众在道德、精神和体力方面获取自制力,就必须对他们的起居室施加影响。

(三)劳动教育与“爱的教育”结合

劳动教育与“爱的教育”结合是裴斯泰洛齐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它的意义在于:首先,爱是儿童本性统一的核心,是认识、能力和行为集中的神圣中心。它能使儿童的智慧和行动的力量达到高度融合和统一,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对儿童而言,“心灵的力量,即信仰和爱,如同支持树木生长的根,它有从土壤里吸取营养供给各基本部分的力量。”[2]206其次,爱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因为,无论是父母照料儿童的每个行动,还是儿童在家务劳动中的顺从,都是由信仰和爱发展而来。正因为如此,格吕勒菲和葛笃德“从早忙到晚,就是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和爱。在每一时刻,在每一种场合,他们爱孩子,关怀他们,帮助他们。他们深信,只有对要干的事敢于负责的人,而且充满爱的人,关怀他人的人,随时准备为需要他的人服务的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2]324-325再次,爱是劳动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裴斯泰洛齐看来,爱不仅是劳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原则。他指出:“一个人通过由他和他的爱所唤起的内心和外部活动,不遗余力地追求他所爱的目标,于是就养成了与其活动相协调的智慧活动,爱帮助我们将智力和良心付诸我们的一切行动,于是就得到我们的见识和仁爱认为值得我们努力追求的那些东西。”[2]303

劳动教育与“爱的教育”结合的途径是:(1)实施爱的教育。母亲必须给儿童以鼓励和爱,“因为从来只能是爱唤醒爱,而且也只能从信任赢得信任,母亲自己心灵上的回响必须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共鸣。只要爱和信任一旦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母亲的第一义务就是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的爱以鼓励,使之不断增强和高尚。”[2]253(2)建立实验学校,使爱和其他力量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点,裴斯泰洛齐建议,“应该深入研究人的本性如何按照自己的法则发展各种力量,本性如何按照更高的法则把各种个别的力量同各种力量的整体配合起来。因此,要建立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向孩子们单纯地和全面地教授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手段。每个受过这种教育的孩子也能在兄弟姐妹中间发挥这些得到发表的力量和训练过的能力。父母们也不仅能够成功地促进教育孩子的内在本质,即发挥心灵的力量、信仰和爱,而且也能够成功地在起居室内练习外部的技能。”[2]219-220(3)让起居室成为爱的教育的场所。“在起居室这块圣地,人的各种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仿佛自然地建立起平衡,并保持平衡。因此,如果教育应该真正帮助人民,要使外在的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同人性内在的、永恒的和神圣的本质相适应的话,教育艺术就必须对家庭生活的纯洁性施加影响。”[2]218在受到内在本质(力量、信仰和爱)的影响下,儿童会在劳动中强壮、兴奋、增加活力和受益,这是充满信仰和“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运用的必然结果。用裴斯泰洛齐自己的话说就是:“经验每天使我深信,倘若人们以一种纯洁的毫不利己的爱心同穷人交往,为了教育他们,即使是微弱的努力也会结出果实,如果缺少爱的话,则关于国民教育、人民的福利和关心穷人最耀眼的设施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经验一再向我证实,爱心即使很少,也是强而有力的;毫无怜爱之心,即使是强者的力量也会分崩离析。”[2]161

(四)劳动教育直观化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直观教学不仅适合于智慧教育,也适合于劳动教育。因为在劳动教育中,儿童会经常与实物打交道。因此,父母和教师都应把生活中的直观对象诱人地、生动地呈现在儿童的感官跟前,给予儿童有益的影响。“培养直观能力的基本手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以激发培养直观能力的欲望,通过保留和激发对直观事物获得的印象,以教育孩子。”[2]361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象出现,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成为影响儿童智慧、人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劳动教育直观化的具体路径是:首先,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儿童的兴趣。这是直观教学的首要原则。教师应坚持用物件而不是用词语教学,要经常让儿童观察实物,并在此基础上说出该事物的名称,这会使儿童牢记事物的感性印象和名称,引发儿童对实物的持久的兴趣。其次,通过直观教学,养成儿童思考的习惯。在劳动教育中,一方面要使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即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并在思考后才说话的习惯。再次,实施问题教学。教师不要对实物详尽介绍,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而应该向儿童提出相关事物的问题,让儿童自己寻求答案和纠正错误。这样可以唤起儿童的注意力。不过,所提问题应尽可能简短、清楚、易懂,这有利于儿童观察事物和回忆事物,知晓实物的性质。

综上所述,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是系统而深刻的,蕴含丰富的精神意蕴,对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富有启示价值。

参考文献:

[1]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与当代教育[M].顾正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二卷[M].尹德新,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第8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三个阶段,即入学机会均等阶段、受教育过程均等阶段和受教育结果均等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与措施以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世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现实的实现水平也会不一样。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育公平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探讨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给每个人所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都该是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涵义,因此,其内涵一直颇具争议。

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起点,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的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第二,平等也可以是指在中介性的阶段,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即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的人种、民族和社会出生的人。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目标,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

美国的科尔曼提出了代表现代观念的教育机会均等的等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业成就产生的效应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同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

罗尔斯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社会的公正,不仅是对于一般或聪明的儿童来说的,而且也应该是对于不聪明的儿童来说的。教育机会均等也要使这些不聪明的儿童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使他们同聪明的儿童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儿童之间的差别。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逐渐取得了共识,基本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分为三个阶段:

(1)起点上的平等

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设立法律保障儿童的平等入学权,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规定了这种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就能真正享有,不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种族歧视、性别差异等原因,适龄儿童并不是都能入学,有的地方儿童辍学率还很高。如果儿童从起点上便开始受到极不相同的对待,连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平等。可见,起点上的平等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它表现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等方面,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它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交通工具,又包括学校内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馆以及课程设置的软件设施等条件的完全一致。主观因素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

(3)教育结果中的平等

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

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为倾斜,实际上侵犯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不同学生发言机会的不公,对学生的关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受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喜欢与有权、有势、有钱家庭的子女交往,对一些家庭则不交往。这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影响其健全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很难想象,一个受过十几年不公平教育的孩子,当他踏上社会之后怎么去公平地对待社会。(三)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终都将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方面。教育结果不公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这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来自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比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高得多。

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一)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

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计划,在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益的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时代性,并且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二)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具体做法有: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来鼓励教师流动,争取优质师资共享等。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体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个体潜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开放的、动态的评估,以取代目前单一的考试测试模式。最后,建构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能在以后生活中得到补偿。同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参考文献

[1]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

[2]力.教育机会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5)

[3]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理论研究,1999(5)

[4]许凤琴.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0(1)

[5]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第9篇: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分析探讨

         一、幼小衔接导向及其对于学前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学前教育是向小学阶段学习过渡的一个前置阶段,它通过一系列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手段和方法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启蒙和启发,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儿童进行集体生活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要参考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进行相关教育环节、教育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设计。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它着眼于儿童后继小学阶段的学习和要求,提前在幼儿阶段学前教育中给予适当涉及并对儿童的心理和智慧进行塑造和启迪。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导向对于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的贡献率为37.5%,大大超过了其他方面的影响程度,同时该调查报告也显示,儿童后继小学阶段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的要素与其学前阶段的幼小衔接导向的培养效果呈现出0.45的相关系数和强度,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导向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目前学前教育在幼小衔接导向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逐渐推进和深入以及在学前教育中每年平均5%的递增投入幅度,目前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表现在幼小衔接导向上体现为儿童进入小学阶段的适应指标和学习生活等基本素质指标2009年较1998年相比平均每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对于小学阶段教育的贡献率同期也实现了每年5.7个百分点的增加。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在幼小衔接导向上学前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教育中的班级课堂时间设置与小学教育阶段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难以适应常规班级时间的设置,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厌学的情形。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实践证明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其次,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常规要求与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特点及常规要求出现严重的不匹配,造成了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一年级教育的困难境地。比如字体书写上,在幼儿园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再次,幼儿教育中的对于儿童的自理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状况不满足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日常生活能力的要求和基本目标。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

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最后,幼儿教育中儿童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造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效率和质量的下降,从而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信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阅读能力可以使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会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三、基于幼小衔接学前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幼儿衔接导向的学前教育及其基本内涵作用和意义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学前教育中基于幼小衔接导向中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幼小教育的知识和理论,同时借鉴国外幼小教育先进国家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第一,幼儿教育中课堂班级时间设置要与小学阶段的课堂班级标准相近或一致,以此培养学生的课堂班级时间观念和思维。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是多静少动,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第二,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规律和常规要求,在幼儿教育中进行前置,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的质量要求和培养规格以相对较宽的要求进行提前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幼儿教育中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第三,在学前教育中加强和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常识的教育,采用多种方式以适合儿童心智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第四,有目的有规划有计划地在学前教育中提高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辅之以拼音教学对学生的认字、写字及读字能力进行培养。坚持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后继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它是为儿童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准备阶段,对于儿童心理和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幼小衔接的导向分析了目前学前教育在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和配套问题上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从学前教育课堂时间参照小学阶段进行设置、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向小学看齐、教会儿童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以及培养其进行阅读思考的能力,目前这几个方面是学前教育中基于幼小衔接导向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导向问题的顺利解决和改观。 

参考文献

【1】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