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因此,笔者分析苍南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森林防火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整体水平,对苍南县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状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与福建省福鼎市毗邻,是浙江省的南大门,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是个地少人多的沿海林区县。苍南县领导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基础建设,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把做好森林防火作为保护苍南县灭荒成果、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物质财富、保护社会平安的重要工作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从组织、资金、设施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93年至今,年平均发生森林火警、火灾9.7次,受害森林面积14.33hm2,火灾受害率0.03%。全县有山林的39个乡镇和单位有29个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占总数的74%。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了“灭荒”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苍南县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以下方面。
1.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苍南县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将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定为森林防火期,同时规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前后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在森林防火期间,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民信箱平台进行森林防火信息宣传,以广播、电影、电视、宣传车、标语、禁火令案件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野外违章用火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克服其麻痹侥幸心理,提倡按规定安全用火。通过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1.2各级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
苍南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以林业局为主单独设立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并核定编制,专门负责全县森林防火日常工作,还建立县森林消防大队,下设县直属森林消防中队和7个片区(灵溪片区、金乡片区、桥墩片区、矾山片区、赤溪片区、马站片区、望里片区)森林消防中队,确保每支森林消防中队20人以上的规模。全县39个山区、半山区乡镇和林场、水果场、茶场也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所,配备1~2名专职干部,确定1位领导任指挥。全县353个重点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3抓好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建设,明确管护责任
苍南县充分利用原有专职、兼职护林员队伍,目前全县配有护林员293人,其中专职护林员116人,兼职护林员177人,该队伍分布于全县各个林区山头地段巡山护林。通过与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制合同书,明确管护责任、范围和奖罚措施,使护林员成为瞭望观察火情、野外火源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山林案件的骨干力量。此外,苍南县先后建立21支以青年民兵、共青团员、党员、干部、农民为主体的义务扑灭队伍,每年进入防火期前,对扑火队进行为期7d的森林扑火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1.4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
苍南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专项基金,用于购置预防与扑救火灾的工具、补贴误工、培训人员等,防火工作资金到位,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90多万元,建造瞭望台站9个,配备了无线电中继台、基地台和对讲机,使森林防火通讯网络逐步形成,购置了风力灭火机等扑火工具。全县每年开辟防火隔离带逾130km,2010年春季,在大渔、藻溪、县林场营造了防火林带逾6.67hm2。防火基础设施的加强,有效地提高了防火、扑火能力。
2存在的问题
2.1森林内可燃物增加
苍南县森林类型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植物生长旺盛。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部分阔叶林及白芒、里白等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多年积累的可燃物十分丰富。特别是农村燃料结构调整后,石油天燃气的使用日益普及,人为对森林植被获取逐渐减少,森林可燃物大幅增加,如林下植被、枯枝落叶等。有些地方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2.2野外火源难以管理
由于山区群众生产性用火习惯,如烧荒、烧田埂草、烧灰积肥等,导致农事用火屡禁不止。加上清明节采用明火上坟这一独特的民俗,对于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现象尚无及时有效措施进行布防。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山村的康庄公路逐渐增多,林区机动车携带的火源、行人乱丢烟头等众多野外火源使森林防火工作十分艰巨,人为火源防不胜防。
2.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
苍南县针叶林面积所占比重过大,针叶林占79%,而阔叶林及其他林种占21%。林种比较单一,尤其是成片的马尾松纯林,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则极难扑救。森林自身的抗火、阻火能力弱,给森林火灾扑救带来更大压力。
3预防对策
3.1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因此,从营林措施入手,在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地段建设好生物防火带,营造林以阔叶林及抗火力强的树种为主,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和防控能力,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3.2健全森林防火预测和值班制度
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管理水平[2],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严格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对野外用火起到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作用;县政府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职责[3];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3推行森林火灾保险,减轻林农风险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给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林农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森林火灾保险对于森林火灾能起到有效的防御和分担风险的作用[4],发生意外,则由保险机构负责理赔。能够及时地对火灾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减少林农损失。
4参考文献
[1] 张声平,钟亮,何业明,等.遂川县森林火灾发生分析及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9(6):35-37.
[2] 郑书辉,李建成.苍南县森林消防队伍的管理及整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10,112.
【关键词】森林防火;现状;对策
1.现状
目前,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大体如下:
1.1人民群众防火意识差
很多群众,尤其是农村村民,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完全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对林火更是不加以重视!他们误认为火烧过的土地往往会更肥沃,因而常常擅自用火,一旦火势无法掌控,就会蔓延成火灾,而靠近农田的森林也不能幸免于难。
1.2火源复杂,难以统一管理
引发森林火灾的火源种类很多,除了自然火源之外,人为火源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清明时节、人们上山祭祖往往要烧香点烛、放鞭炮,这些星星之火,一个不小心,便可形成燎原之势。到了秋收之后,烧荒、烧田埂、烧灰积肥更是在农田间随处可见。路人一个半熄半灭的烟头、小孩随手丢弃的烟花灰烬,这些零星火源,让森林火灾防不胜防。
1.3防火设备陈旧匮乏、防火资金投入少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投入防火工作的经费较少,所使用的防火设备也多为超过使用期限的器材。大量防火设备只做摆设,不具有实际功能,这使得森林防火的物资储备严重不足,火灾扑救工作难以开展。
1.4预防为辅、补救为主
多年来,我国一直把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减少火灾的受害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森林防火组织只有在火灾发生之后才会发挥作用。这样一来,防火的工作就变得十分被动。
1.5救火工作困难
目前,我国选拔消防队员人才十分严格。消防队员必须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并经过多次实战演习,才能真正进入岗位。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就能应对工作上的所有问题。由于缺少科学的指挥和实战的经验,他们在面临变化无常的火灾现场时,常常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这使得救火工作难以快速开展。
2.对策
针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人民群众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森林火灾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控制。在宣传手段上,可以通过以小带大、由表及里的形式广泛宣传。例如,在学校组织关于森林防火为题材的作文大赛,在村民会议上进行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在路上张贴关于森林防火的标语等等。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型演习活动,让人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火灾的危害,从而从心理上认同森林防火,使防火工作得到全民支持、全民参与。
2.2加强火源管理
由于火源的种类繁杂,森林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提高。因此、加强火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火源,是指人为火源。首先,为了规范农事用火,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指导农民有计划的用火,并组织一定的力量维持用火现场,避免发生扩大性的火灾。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增加土地肥力。例如,铲地边能达到跟烧地边一样的效果。堆肥也可以代替烧灰积肥。这些也许农民并不清楚,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对此进行宣传指导的工作。其次,野外用火审批制度要严格执行。尤其是火灾易发的天气,一定要严格审核一切生产用火。努力做到审核通过才能烧,防火到位才能烧,具有足够的扑火力量才能烧。并且,在烧火结束后一定要检查现场,防止火没有完全熄灭!还有,可以通过说服教育,劝说人民群众使用文明的方式祭念先祖,减少野外用火。同时,加强对小孩子的管理,尽力杜绝一切可以杜绝的火源。最后,对于恶意纵火的行为,一旦发现,必须要严密审查,并严格按照野外用火管理制度,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教育及处罚,决不姑息。
2.3加大经费投入
森林火灾并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防火也不是一部分人的责任。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需要集社会之力量!而森林防火的各项工作,更是不得不依靠经费的支持。因此,我们可以集社会多方力量进行筹资,解决防火经费的困难,促进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与完善。这样、方能在技术上保证森林防火的水平。
2.4主动防火
防火更胜救火。任何对森林火灾的弥补工作都不及杜绝火灾更有力!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工作重点从救火转移到防火上,做到以防为主,以救为辅,防火与救火相结合。
2.5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扑救队伍
当森林火灾发生时,火场就如同战场!控制火势就如同控制敌人,而变幻莫测的火势犹如诡计多端的对手。因此,在森林火灾发生时,我们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扑救队伍!他们临危不惧,迅速果断地做出决策。他们从容应战,井然有序地开展扑救工作。我们要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就必须要加强对各级扑火指挥员的业务培训,使每一个扑火指挥员都具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和谋划远筹能力,既能作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部署,还能依据不同的天时、地利、环境条件和火情特征,制定灵活机动的扑火战术,确保人身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并强化消防队员的实战训练,提高队伍的扑火技能和作战能力,使每一个队员都能在扑救过程中救助别人的同时保护自己。
2.6完善防火阻隔体系
实践表明、防火阻隔体系是应对森林火灾十分有效的方法,非常值得在全国推广。因此,全国各地可以加强防火阻隔的管理,根据各地实际,建立一个完善的防火阻隔体系。例如,在林区内有计划地修筑道路,使道路形成阻隔带。或利用天然沟壑和河流开设防火阻隔带。同时,也可以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生物防火林带可以种植一些经济林,这样既能起到阻隔森林火势蔓延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各林区建立一个天然的、工程的和生物相结合的防火阻隔系统。并定期检查防火阻隔。例如,定期清理防火林带地表可燃物。通过完善防火阻隔系统,阻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3.结语
总之,只有人人防火,人人爱林,森林防火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加强防范意识,提高扑救能力,预防和补救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森林防火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黑龙江省 森林防火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95-01
1.前言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两季干燥、大风天数多,是森林火灾多发地区。据统计,近50年年均发生森林火灾300起左右。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火工作关系到森林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林区社会稳定。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现状入手,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现状
2.1 思想认识不深入
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估计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森林防火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措施落实不够坚决。防火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存有侥幸心理,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2 隐患排查不彻底
野外火源管控存有死角,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近年来我省发生的森林火灾,大部分是人为引起的,这足以说明问题。从历次检查情况看,在林内及林区边缘随意用火现象普遍存在,迟迟得不到有效根治。特别是冬至、清明节期间,林内墓地仍存有大量上坟烧纸现象,春耕备播时在林缘随意烧地边堰,没有采取过硬的监管措施。有的地方火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治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护林员不能尽职尽责,空岗离岗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发现、堵塞野外火源漏洞。
2.3 宣传设施不完善
宣传活动开展得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林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还有待提高,防火责任书只签到村,没有逐户签订。宣传设施建设方面,没有严格按照《黑龙江省森林防火体系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在防火重点驻地设立固定宣传标牌。
2.4 资金投入不充足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过多依赖国家、省、市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含量低。森林防火观察了望、预警监测、防火隔离、物资储备等方面明显不足。
2.5 专业队伍不健全
多数乡镇和风景旅游区没有按要求组建专职防火队伍。发生火情时,到处凑人,有的队伍调动不力,不能快速拉动,有的指挥不畅,队伍的建设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3.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特点
3.1 春秋两季森林火灾多
森林火灾高发期春季主要集中在4月末5月初,秋季主要集中在9月末10月初。近年又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即夏季雷击火发生率很高。2000年夏季,北部林区因雷击共发生8起重大、4起特大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45天,过火面积达3.3万多公顷。大兴安岭林区2002年夏季连续发生了69起雷击火、2010年6月末呼中林业局3天内连续发生了26起雷击火。
3.2 北部大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多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多数发生在北部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及其结合部黑河地区。
3.3 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多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绝大部分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近十年火因统计表明,人为火源占火灾总数的70%左右,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占21%左右。人为火源中,烧荒烧秸稞占8%、野外吸烟占18%、上坟烧纸占1%、烧隔离带占3%、不明火因占36%。
3.4 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快
北部林区为天然次生林区,森林分布特征是有林地与草塘沟交错分布,林分质量不高,林内卫生状况差,站杆、倒木、枝桠遍布林间,草塘沟内的蒿草繁茂。因此,林内林外聚集着载量很大的可燃物,易燃性强,燃烧过程中火强度极高,容易形成火爆、飞火和树冠火,而且风向多变、火行为十分复杂,危险性大,围控、扑救和清理火场都十分困难。北部林区的道路网密度较低,林区道路路况很差,交通条件严重制约着兵力快速调动,扑火队伍很难做到及时到位扑救,火场容易蔓延形成较大森林火灾。
4.黑龙江省森林防火的对策
4.1 强化火场督查工作
针对扑火过程中出现的出工不出力、推诿扯皮、灭火效率低等弊端,省森防指要求各地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火场督查组,在扑火一线全程监督扑火情况。目前,全省组建的各级火场督查组已经达到154个,落实督查组成员1312人,并对火场督查组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火场督查组的人员组成素质高、能力强,各级防火办人员比例达到30%,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公安机关的人员比例达到70%,体现了火场督查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扑火实践中作用明显,效果良好。
4.2 建立扑火奖励机制
树立“打小火立大功”的理念,“有火必报、报扑同行”,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卫星监测热点反馈火情的被动局面,增强了扑救主动性。制定《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扑火工作奖励处罚办法》,对年度内连续三次以上成功打小火的县级单位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防火措施不落实、火灾频发、问题严重的县级单位实行挂牌管理制度,在全省通报批评;对发生森林火灾单位的相关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4.3 落实扑火应急预案
全省各级森林防火部门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处置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且各地每年都结合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责权明晰的扑火程序。扑火前线指挥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通讯人员和通讯工具,特别是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如:手机、高音喇叭、话筒、望远镜、照相机等。扑火前线指挥所要配备专用车、安排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供应及伤残人员的救护车辆。扑火前线指挥所要有专人负责扑火机具的补充、供应和维修,保障扑火前线生活物资的及时供应。
4.4 综合运用扑火手段
在扑火手段方面,我省除了使用二号工具和风力灭火机等传统灭火手段外,也积极探索以水灭火和机械化灭火等科学灭火措施。如:航空吊桶灭火和洒剂灭火,森林消防水车和履带式消防水车灭火,接力水泵、背负式水枪、风水灭火机灭火,人工降雨灭火等。省财政投入5300多万元,购置2台意大利阻隔带开带机、4辆俄罗斯蟒式全地形森林消防车、16辆多功能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在北部重点林区组建起4支机械化森林消防大队。努力实现由直接扑火向间接灭火转变、由靠人力扑救向实施机械灭火转变、由传统灭火向科学灭火转变的“三个转变”。
4.5 构建扑火指挥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辅助决策的扑火指挥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配备了全省电子地形图和卫星影象图,可实现地图查阅、火场定位、火情标绘及森林防火数据查询、电子沙盘等辅助决策动能,为扑火调度指挥和决策分析提供了电子化手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始终把火灾案件查处工作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减少人为纵火案件,有效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变观念;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 abstract 】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is on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a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of the basic measures. Green town after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o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 in order to fire prevention publicity for important measures, improve the entire town of fi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realize the control by the masses.
【 keywords 】 changing ideas; Propaganda education; Improve fire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 S7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森林和森林资源的功用及意义
森林作为地球土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蓄水保土、防风固沙、减少灾害、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养育生物、保留物种、提供林产品,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保护森林,减少森林火灾,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2、森林火灾的特点和对人类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指由自然或人为理由引起的失去人为制约并对森林造成破坏作用的森林燃烧现象。它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之一,具有季节性、突发性、难以预料和发现晚、但可以顶防等特点。森林火灾一旦发生,能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休息。我国早在20世纪印年代就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说明我国对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视。
3、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会泽县雨禄乡位于会泽县城东南70公里,全乡为山地地貌,辖区面积241.66平方公里。雨禄乡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东与大井镇和宣威市接攘,南邻鲁纳乡和待补镇,西与新街乡相连,北与者海镇毗邻。镇内最高海拔3021米,最低海拔1598米。全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凉,属滇东北亚热半干燥地区,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升,平均降雨150天。全镇有林地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40.5%。辖13个村委会,181个村民小组,254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403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7人,农业人口39174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和彝族,乡内农民的生活不足主要依靠种植业,农地多开垦于林缘或林中,农业生产中烧杂草桔杆、烧地埂、烧灰积肥等陋习难以转变,容易跑火形成森林火灾,是本地区最大的火灾隐患。
4、森林防火措施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是我国防火的一贯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与省、州、县森林防火工作同步,在雨禄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定岗、定人、定责,组建乡森林防火指挥所;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带班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义务扑救队,定期进行各项防火技能和常识培训;明确后勤保障措施,保障通信畅通、车辆及时到位,以及其他各项的协调配合;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和与村民签订防火责任书;进行防火宣传教育,严格制约火源。从制度上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但仅有严密的制度,却无法从根本上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更无法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支持。对防火,靠你靠我和大家,人人有责;灭火,打早打小,事事无患,无法落到实处。
5、传统的防火意识及现实状况
由于环境、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理由,重取轻予观念的存在,人们对森林防火,保护存活环境的意识淡薄,对存活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普遍存在的观点:森林防火是林业部门的职能工作,与己无关。“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虽有完善的防火措施,但森林防火工作仍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实现群防群治的日的。同时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通信的滞后,全镇在历年虽没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但防火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针对此情况,在各项措施并重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镇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作为重点,变被动为主动,群防群治,实现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为子孙后代幸福的目的。
6、宣传教育采取的应对措施
“以人为本,依法治火”的理念和原则,始终贯穿于我国的《森林防火条例》,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是我国森林防火发展史仁的里程碑。雨禄乡在针对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害性高、处置困难等特点,以森林火灾重防源,严格制约火源是关键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以下宣传教育措施。
6.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结合省、市、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采取严格防火措施的同时,狠抓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当地实际出发,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防火宣传月,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社会性、必要性、长期性以及预防和扑救林火的基本常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各项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以实现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6.2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坚持把抓好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仅仅围绕强素质,提能力,减灾害这一主题,突出防火政策法规,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应急避险知识,先进典型等。对居住在林区的村民、放牧人员、林区从事经营活动人员及长期出人林区的人员,必须宣传到位。对林区中小学校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对特殊人群,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强怜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困,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而。
6.3 森林防火与林业持续发展相结合
森林防火,保护森林和森林资源,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把森林防火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高度,有利于带动全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使森林防火山由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后盾,林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国家、集体、个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存活空间。
6.4加强联防、积极宣传
针对与外乡(镇)、县接界的林区,坚持“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的同时,必须广泛.深人地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提高片区内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把制约火源,搞好护林防火及禁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把森林火灾降低到最低水平,为开创林业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会泽县林业局编.会泽林业志.1997.1.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扑救;宣传;问责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林企森林防火的实际现状
森林防火是当前林区和林企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森林防火目标,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地方政府、林业行业、林业企业为核心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体系,希望通过法制化的力量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责任上的层层落实,环节上的环环相扣,细节上的重点突出,在形成预防森林防火机制的同时,形成对森林火灾的治理体系。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特别是“拉动内需”、“经济刺激”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森林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大量的游客在森林防火高发期进入到林区,由于游客在防火意识和安全行为上存在不足,这成为森林防火一个重大的隐患。在很多林区的交界处由于行政管理、资金落实等方面原因会出现森林防火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没有广泛宣传的环境下,林企职工和群众森林防火防患意识不强烈,很容易由小范围森林火灾而转化为跨区域、大范围森林火灾,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给各地林区带来的发展上的负面影响。
2森林防火实际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扑救森林火灾方面存在的问题
扑救森林火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扑救队伍的建设落后,一方面,很多林企没有规范的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出现森林防火人员数量和素质上不能够适应林区实际的问题,这会导致森林火灾发生后难于实现对火灾的及时控制,不能够有效展开施救,进而产生森林火灾的讯息蔓延,导致森林火灾损失严重。另一方面,森林防火队伍人员的能力不足,很多森林防火人员是从其他岗位上转岗而来,一般不具有专业森林防火的素质与能力,对待发生的森林火灾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甚至错误频出,不但不能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反而会使自己处于火灾风险的威胁之下。此外,林企森林防火设备存在数量上和技术上的不足,既不能满足森林防火的实际需求,也不能与森林防火的国际水平所接轨,很多森林防火设备还停留在铲、锹、锯,老三样的水平上,这样的森林防火队伍难于实现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也不能适应森林防火发展和林企进步的实际需要。
2.2预防森林火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林区的中心部位或林区之间的结合部位,这些区域具有预防和管理上的问题,如果这些区域出现森林火灾则很容易因扑灭不及时而出现森林火灾的扩大趋势,进而影响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林区在林业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实现考虑到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导致林区内公路网络和防火网络密度过低,既不利于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调查,也不利于森林防火的实施,同时也会增加对森林火灾扑救的难度。此外,当前林区森林资源以纯林、人工林为主,混交林和原生林面积过小,这会造成森林资源存在防火效果的问题,不利于对森林火灾的控制。最后,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大,所需资金和人力正在增加,很多林企为了控制成本降低了森林防火人员的人数,这会提高剩余森林防火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会降低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效果。
3新时期加强森林防火的应对措施
3.1加强林区火源管理
要将火源管理集中在林业工程施工前的焚烧过程控制,要做到在三级风以上的天候中不焚烧,在没有通知临近林区和单位的情况下不焚烧,没有上级森林防火部门和消防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不焚烧,没有森林防火设计和规划不焚烧。同时要控制进入林区游客的行为,加大对游客宣传和教育力度,制止游客林区内火灾风险的行为。
3.2加强森林火灾扑救
在森林火灾扑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确保人民群众、森林资源安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森林火灾扑救,避免出现人身生命的伤害,尽最大可能保护好森林资源。
3.3建立森林防火的问责制度
在落实森林防火责任的同时,推行问责制度,做到对森林火灾事故的倒追,确定森林防火的责任人,坚持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原则,坚持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原则,坚持不吸取教训不放过原则,对工作不到位发生火灾的地区领导,追究相应的责任。若查明纵火嫌疑犯,从重处罚。发生火灾后当地领导和政府必须深刻反省,若有政府人员渎职行为,应该从严从重处理。
3.4加强对林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宣传工作
林企应该加大《森林防火条例》宣传力度,将我国对于森林防火的法律条例在中小学课堂上加以强调,森林防火知识从娃娃抓起。在社区、乡镇等组织森林防火方面的科教普及活动,通过组织文艺汇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对成年的人民群众及当地儿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在城市和交通便利地区充分利用了广播、标语、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规、制度和安全扑救知识等。在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组织宣传车走村进山,尤其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目前,电视机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及,所以,可以从家家户户都能接触到的电视媒体入手,通过如实报道我国森林火灾的情况,让群众意识到森林火灾若不预防就在离我们生活很近的地方,只有建立长期防范的意识,才能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才能够制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玉利,冯贵和,吴冰.浅议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实施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6)
[2]黄小银,徐爱俊,张晨辉.森林防火监测型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方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04)
[3]董红卫,徐向东.有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及应对措施[J].现代园艺.2012(06)
关键词 森林火灾;多发原因;对策;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 S76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25-02
森林火灾是危害性很大的自然危害,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周期性,它的发生发展与森林植被资源、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森林防火既是林业建设事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近几年,随着封山育林、绿化造林步伐的加快,林下植被生长茂密、底被物连年积累,林内可燃物大幅度增多。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和森林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山区劳动力构成状况发生的新变化,进入林区的人员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防火形势越来越严峻,森林防火任务越多越繁重。永嘉县森林火灾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形势非常严峻。为此,结合永嘉县实际,分析其原因,提出防止对策。
1 永嘉县森林火灾多发原因
1.1 可燃物增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能源从植被物燃料改为燃气能源,从而对山林植被物索取明显减少;改革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移,对山林植被物索取的压力减少,使林下植被物积累增多,为森林火灾提供常年的丰富可燃物。
1.2 植被物的种类和性质为森林火灾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永嘉县森林植被资源特点,森林林分大部分为马尾松中幼林,自身青燃能力强。随着封山育林的深入,次生演替植被逐渐增加,尤其是芒箕之类正值生长适应期,底下干燥层连年积累增多,又是青燃能力很强的植被;加之,农村主要劳动力人口大量外移,使山地、旱地、抛荒山边田生长了大量的茅草等杂草,入冬后,这些杂草即是大量的可燃物,为火灾引向森林提供导火线。
1.3 干燥、高温的气候因子为森林火灾火上加油
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尤其是2003年、2004年上半年连续干旱,为森林火灾全年发生、多发、重发提供了气候条件。
1.4 人为活动
一是生产性火源。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短缺的劳动力为森林火灾带来了大量的火源。永嘉县农民农事生产一直有烧田坎草的习惯,为森林火灾带来了大量火源。二是非生产性火源。基地开发、迷信活动和旅游等均为森林火灾带来火源。烧香拜佛、上坟烧纸钱等,均增加了森林火灾火源,尤其清明节前后森林防火压力很重。三是人为故意的火源。
1.5 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林业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经济中直接从林业经济中得到的收入份额越来越低,在森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未被充分认识的情况下,群众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淡薄,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防火扑火意识相对落后,存在着“山上树木不值钱,烧掉一点无所谓”的思想。
2 防止火灾的对策
针对永嘉县森林火灾多发势态和形成森林火灾的综合因子,从森林火灾三要素考虑,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高防火效能
加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特别是在楠溪江流域及风景区内火灾多发地点以及瓯北、上塘等火灾多发区域,更要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隔断易燃林分,减轻森林火灾危害,提高防火效能。
2.2 改进营林式,营造阔叶混交林,提供森林自身防火能力
建设好这项工程是森林防火工作中一项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并具有长期的综合效益。它一方面可以提高防御效能,阻隔火灾蔓延,减少燃烧面积;另一方面具有多元效益,可提高山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增加森林的植被资源。
2.3 加强火源有序管理,疏堵结合消除火灾隐患
森林火灾除少数是雷击等自然火源引起外,绝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从近几年的火灾成因分析,人为野外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占90%以上,其中生产性野外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占60%以上。因此,加强野外火源的有序管理,是森林防火管理的重点所在。在防火期到来之前,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野外生产用火。
2.4 加强长效工作机制、应急机制和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提高扑救控制能力
一是要加强应急体制建设,特别是乡镇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一定要认真加以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从值班人员接警―指挥长发令组织扑救―队伍集合进场―火灾扑灭―撤离,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细化规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保证整个扑救工作有序进行。二是要加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乡镇的队伍建设。当地乡镇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离火场近,熟悉地形,是实现打早、打小,控制火情的最好力量。其次要加强县级扑救队伍建设,几年来永嘉县先后建立了7支森林火灾扑救队伍,他们在永嘉县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区域分布不平衡,某些区域的森林火灾县级扑救队伍的调动控制还存在一定困难。
2.5 加快火灾案件的查处,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火。严肃查处森林火灾案件肇事者,对于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法制意识,促进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加大查处力度,严惩火灾肇事者。
2.6 增加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投入的环节多,投资大,应增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确保森林防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参考文献
[1] 翁明和.桐梓县森林火灾的特点和防火工作对策[J].森林防火,2009(1):15-18.
[2] 周千淞,陈宝玲,凌加安.雅长林区森林防火形势分析与对策[J].森林防火,2009(1):19-21.
[3] 岳金柱,冯仲科,姜伟,等.大兴安岭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影响因素与补救对策研究[J].森林防火,2007(4):23-25.
[4] 郑怀兵,张南群,方彦,等.云南省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J].森林防火,2007(4):19-22.
[5] 吴日恒.万载县林火案件发生的特点及对策[J].森林防火,2008(2):18-19.
[6] 李东斌.砍都河森林火灾特点及补救对策[J].森林防火,2008(4):22-23.
我县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火警几十起,损失森林面积100公顷左右,烧毁林木1000余立方米,幼树近万株。使全县林农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桃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从全县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看,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从森林火灾引起直接原因看,具有人为性。全县所发生的森林火灾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当用火行为造成的;
二是从森林火灾发生时期看,具有季节性。全县森林火灾发生主要集中在“春节”、“清明”两节上,我县在“春节”、“清明”两节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50%以上;
三是从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气候看,具有干旱多发性。在森林防火期内,天干少雨天气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期,一般在连续干旱20天以上,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四是从森林火灾发生的地域看,具有集中性。全县森林火灾是南路少,北路多;西路少,中路多;林区少,丘陵多。特别是桃源的三大重镇(漳江镇、漆河镇、陬市镇)森林火灾发生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损失也最大。
根据我县当前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四个“力度”:
一、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制定好本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划、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职责、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灾的扑救,等等。县、乡(镇)两级政府要象重视防洪抢险一样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森林防火工作,要象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样追究森林火灾的行政长官的责任。要建立全县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制,在全县各级政府中真正形成一种不抓森林防火工作不行,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更不行的共识。要使我们的政府官员感到森林火灾不只烧掉了老百姓的林子,也会烧掉政府官员的“帽子”的紧迫感。
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宣传力度
我县近几年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造成的,加强对群众的森林防火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广大人民群众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主体。一是在宣传力度上,要舍得花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在宣传群体上,既要注重抓好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更要重视抓好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三是在宣传形式上,既要有静态的固定宣传形式(如固定型、永久型的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又要有动态的宣传形式(如森林防火录相片、电视宣传片、森林防火宣传车等等);四是在宣传内容上,既要有政策、法规内容以及失火案例教育,也要有森林防火的业务、科技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既懂得森林防火的政策、法规,又明白森林防火的各项要求,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又具备正确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
三、加强森林防火机构建设力度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工作复杂,建立强有力的森林防火机构是极其必要的。从现状看,虽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办公机构,但是,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火机构还相当薄弱。尤其是村、组二级根本没有森林防火机构,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乡、村、组三级又是森林防火工作最基层、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机构。必须要切实加强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组织机构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完善协调的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立好森林防火的工作基础。
(1)乡(镇)要建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并要有一支100至200人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每年要进行1—2次集中培训和演练,以备应急扑救之用。
(2)村要建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要有一支50人左右的森林防火兼职队伍。
(3)组要配备1—2名森林防火联络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有备而战,才能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防火林带;防火阻隔;生物防火;云南晋宁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13-03
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障碍物及不易着火的生物阻隔林火的蔓延[1]。森林防火阻隔系统是由自然阻隔带(分布在林区内的宽度在10 m以上的河流、沟壑、岩石地带、沙丘、水湿地等自然障碍物)、工程阻隔带(林区防火道路、防火带等)和生物阻隔带(林内林带、林缘、村屯、山脚田边林带等)紧密衔接而形成的预防林火蔓延,控制大面积林火发生的行之有效的阻隔网络[2]。预防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高质量的生态效益。因此,及时分析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对缓解当前森林防火面临的严峻形势、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危害和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和林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文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通过在林区修建道路(包括公路、铁路和林区非等级公路等)、营造防火林带、开设防火线和生土带,用以阻隔林火的蔓延。而我国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提出了物候点烧技术,编制了东北、内蒙古林区计划火烧用火规程,该技术在东北、内蒙林区得到应用;利用机耕生土带、化学法开设防火线、生物措施建立防火阻隔带、火烧防火线等技术日趋完善。同时,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已发挥了良好的防火效益,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防火机理的研究要由定性到定量,要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防火林带状况,向多树种、复层结构发展,同时提倡多元化造林和林业多种经营[3]。但由于我国经济并不发达,森林防火科技水平相比北美、北欧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使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仍然相当严重。综上,加强以防火林带网络和体系建设为主的生物防火建设,提高对初发火的阻隔能力,已成为现代林火阻隔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4]。
1 晋宁县防火阻隔带系统建设现状
1.1 森林资源现状
晋宁县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滇池西南岸。其主要森林类型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栎类、桤木、桉树及其他软阔类。根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行业标准(LY/T 1063-2008),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其中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栎类、桉树及其他软阔类均属易燃类和可燃类森林,占到乔木林面积的90%左右,其中大面积为连片的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林分,高度易燃。因此,晋宁县的森林燃烧性较高。结合考虑晋宁县林分燃烧性、连片性、密集程度等因素,总结出以下林区为晋宁县的重点防治林区:晋城镇东北部,盘龙山一带,由于盘龙寺依山而建,是游览胜地,香火极旺,加之山上松林茂密,易发生火灾;麻大山国营林场,是晋宁县最大的林场,且地处4个乡镇的交界处;位于双河乡南部,核桃园山谷,山高箐深,谷中遍布野生核桃树,并有500年的核桃树王,天然林分中各类草木丛生,可燃物堆积较多,应重点保护;位于夕阳乡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连片云南松、华山松林,且水系、道路等阻隔线分布较少,应重点建设;宝峰镇和二街乡交界处的林区,大面积连片,周围多是农地,人为火灾隐患较大。
1.2 森林防火阻隔带现状
至2006年底,全县林火阻隔系统总长1 244.00 km。其中自然障碍阻隔线(包括河流、沟壑)807.00 km,工程阻隔线(包括防火隔离带、生土带、道路工程)397.00 km、生物阻隔线(即生物防火林带)40.00 km。综合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目前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 林区路网密度低,道路路况差。晋宁县现有林区道路357.00 km,林区路网密度2.84 m/hm2,虽然高于全国林区平均路网密度(1.5 m/hm2)[5],但还远远低于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作为Ⅰ级火险区,为了发挥森林防火的作用,道路网密度至少应达到4~8 m/hm2,因此晋宁县林区路网密度较低,仍然有待提高。此外林区现有道路路况比较差,道路等级低,道路破损严重,集材废弃路和断头路大量增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扑火人员和物资难以快速到达火场,严重制约了林火扑救的快速机动能力。
1.2.2 生物阻隔带建设缓慢,网络密度过低。晋宁县生物阻隔带建设缓慢。生物隔离带(林内生物防火林带)只占隔离带总量的9.15%,而工程阻隔带(防火带、道路工程)占隔离带总量的90.85%,加之南方林区应以生物阻隔带建设为主的情况来看,晋宁县现有林火阻隔带发展极不平衡,生物阻隔带建设缓慢滞后。同时,全县生物阻隔带长度40.00 km,密度为0.32 m/hm2。作为Ⅰ级火险区,这样的密度还低于全国林区生物阻隔带平均密度(4.9 m/hm2)[6],密度过低,起不到实质的阻火、隔火、断火、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山脚、田边、村屯多数尚未开设防火林带,不能与原有的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形成网络。生物阻隔带建设与目前森林火灾隐患增多、森林火灾频发的形势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森林防火的要求。
1.2.3 阻隔带分布不均,没有形成有效阻火网络。晋宁县林火阻隔带分布不均。主要道路、河流等自然阻隔带基本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尤其是西南部地区分布较少,如夕阳乡北部、二街乡西南部、六街乡西部、二街乡和宝峰镇相接地带、晋城镇东北部苏家大山片区的林区,阻隔带分布较其他林区少,密度低,还存在大面积的密集林区,并且这些林区种植以云南松、华山松等燃烧性高的乔木为主,因此西部林区的防火道路和防火林带建设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阻隔网络,达不到有效的阻火、防火作用。
1.2.4 防火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从晋宁县的整体森林资源现状来看,具有抗火性的树种主要为木荷和旱冬瓜,并且这些树种所占面积很少,无论作为防火林带,还是自然林分用来改造成防火林分,这样的防火树种都是较单一的,林分结构也是较为简单的,抗灾和防护效果较差。
2 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带建设规划
建设总体设想:通过建设林区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以解决目前晋宁县林火阻隔网络存在的分布不均、林区密度过低等问题,建立一个新型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具有现代水平的森林防火“闭合圈”网络,实现林区防火带与防火通道网络化、结构合理化、管理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目标。达到提高晋宁县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为进一步发展森林防火工作打下较好物质基础的目的。
2.1 林区道路建设
2.1.1 建设规格。根据晋宁县的实际情况,将林区道路建设标准分为3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林区道路:路基宽度3.0 m,路面宽度2.5 m,砂石路面,附属设施包括小桥、涵洞、排水沟、挡土墙、错车道、回车道等。通行农用运输车以上的运输车辆。主要连接林区与各乡镇、村落和公路,依各林区的山脉走势,沿主山脊或山谷铺设。二级林区道路:路基宽度2.5 m,路面宽度2.0 m,砂石路面或无路面,附属设施包括涵洞、排水沟、挡土墙、错车道、回车道等。通行手推车和小型农用机械。主要由一级道路分支,向两侧发散铺设,二级道路网尽量覆盖整片林区。三级林区道路:路面宽度1.5 m,主要为人行作业步道。与二级道路相通,主要沿等高线铺设,深入林内,提高林区内部的可达性。
2.2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2.2.3 防火树种的选择。防火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常绿、生长快、栽培容易、生态适应性强、树冠浓密连续、凋落物易于分解、枝下高低、抗火性强(根深、皮厚、含水率高)、耐火性强(萌芽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9]。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乡土树种应该成为晋宁县防火树种选择的主要对象,因为它们具有最好的当地适应性。同时防火树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防火功能及造林效果,同时还要兼顾经济和实用价值[10]。山脊及林内防火林带,尽量选择常绿阔叶树种,林内防火林带也可选择一些经济林果树辅之;在林地边缘、山脚路旁、山沟边或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带,也可选用果树。由于晋宁县最低海拔为1 346 m,最高海拔为2 648 m,一般在1 900~2 200 m,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在各类防火树种中,适合晋宁县生长的防火树种:乔木类有西南木荷、旱冬瓜、野八角、女贞;灌木类:油茶、杨梅(亚乔木);草本类白三叶。
2.2.4 防火林带的结构与配置。由于晋宁县发生的火灾很多是地表火,地表火可通过乔木林下层植被蔓延,最后发展成树冠火,乔木防火林带可以阻止树冠火,灌木和草本植物防火带仅能阻止地表火的蔓延,而复层和多层结构的防火林带具有乔木和灌木防火林带的双重特点,可以同时阻止地表火和树冠火的蔓延,因此主林带以多层结构设置为宜;其次晋宁县存在大面积的连片云南松、华山松林,这些针叶林容易发生地表火和树冠火并进,因此深入林区内部的副林带以复层结构设置为宜;但考虑到晋宁县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多层结构林带投入较大,而且副林带如均设置为复层结构更会加大经济压力,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综合考虑,晋宁县防火林带的结构与配置设定如下:一级防火林带,均采取多层结构,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或乔灌草构成复层林冠,选用西南木荷+杨梅+油茶+白三叶、野八角+杨梅+油茶+白三叶、野八角+油茶+白三叶或西南木荷+油茶+白三叶。林带宽30 m,三角形配置,乔木间行距为2.0 m,中间加种灌木,灌木与乔木行距为1.0 m,株距均为2.0 m,地面种植地被植物白三叶。二级防火林带,在云南松、华山松等针叶林区采取复层结构,乔灌混交种植。选用西南木荷+油茶、西南木荷+杨梅或野八角+油茶。林带宽16 m,三角形配置,乔木间行距为2.0 m,中间加种灌木,灌木与乔木行距为1.0 m,株距均为2.0 m。选用西南木荷+女贞+油茶、野八角+旱冬瓜+油茶或西南木荷+旱冬瓜+杨梅。林带宽20 m,三角形配置,乔木间行距为2.0 m,中间加种灌木,灌木与乔木行距为1.0 m,株距均为2.0 m。其他林区采取单层结构,以乔木为主的林内防火林带,选用西南木荷或野八角。林带宽20 m,三角形配置,株行距为2.0 m×2.0 m。
3 参考文献
[1] 徐高福.林火阻隔网络设置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9(4):49-50.
[2] 张国红.我国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现状与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8(4):15-18.
[3] 肖刚.国内外森林防火技术现状及趋势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5.
[4] 邹金荣,邹卫华.浅析森林防火与防火林带建设[J].森林防火,2008(11):43.
[5] 陈君帜.对我国森林重点火险区建设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4):26-29.
[6] 万泽辉,张光星,吴道圣.南方林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2007(5):18-19,53.
[7] 曹志国.生物防火阻隔带营建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2(2):48.
[8] 陈德斌.曲靖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研究与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7(4):23-26.
【关键词】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社会稳步发展的今天,保障森林安全,才是首要任务。在森林中防灾防火这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研究,在保护森林防灾防火这个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
二、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存在的两方面因素
1、自然条件的因素
(1)山区地形错宗复杂。森林火灾的发生是很难有预见性。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资源面积分布广,尤其是在立地情况下,山蜂叠峦,沟壑纵深,地形起伏变化,一旦发生森林火情,极不容易及时发现。
(2)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山区道路行走艰难给扑救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覆盖山区的通讯设备设施不健全;专业扑火人员少,扑火工具落后;森林中附作物太多,存在严重森林火灾隐患。
(3)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上升,高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导致森林火灾多发。在一般情况下,连续干旱的时间愈长,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
2、人为的因素
(1)森林防火意识淡薄。有些地方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了火灾隐患。
(2)火源管理难度较大。在山区村庄大部分靠近林区,尤其柴草乱堆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甚至个别人有计划、有预谋的报复性纵火行为引发森林火灾,也有一些放牧者、开矿者、特殊群体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等,给火源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有待提高。从护林人员来看,地域广人员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程度高,防火资金短缺,工资报酬较低,导致个别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意识淡化。
三、主要应用技术
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引入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业务工作中,推进了森林防火业务的信息化进程。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顺应了目前国际上森林防火信息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系统提供的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为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3S技术
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随着3S新技术在森林防火上的应用,林火技术和林火信息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1)森林火灾每年会造成大量森林、人员、财产、珍稀物种的损失,准确地确定林火发生的方向、地点、蔓延速度、强度及过火面积,对于制定有效的扑救策略,努力力争使火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森林资源分布、森林防火工作的时空特征, GIS技术成为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基础,利用GIS的空间管理分析功能,监测和预测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辅助防火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进行决策。
(2)森林火灾多发生于偏僻山区,人迹罕至,交通不便, GPS为准确确定火场位置,监测其动态变化,引导扑火队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在对2002年“7・28”林火进行管理时,利用系统设计的GPS数据接口,接收前方应用GPS传来的火场(火点)等数据,为林火扑救指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管理了覆盖全国的LANDSAT TM数据。TM影像数据反映植被信息,与森林分布信息相结合,成为林火监测判断热点的重要依据。较高分辨率的过火地区影像,对于灾后的损失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02年“7・28”林火灾后,采用MODIS影像进行火场面积的粗略计算,采用我国的资源卫星影像或陆地资源卫星影像(TM)进行损失的准确计算。
2、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阶段,国家林业局已经建立起计算机局域网络,将多个分布在不同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结合在一起,实现计算机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依托上述局域网络,采用C/S结构,运行主要的系统功能。信息模块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在广域网(WAN)上林火信息。
3、数据库新技术
数据库是计算机中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一门技术。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呈现出以下特征:
(1)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库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2)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3)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如数据仓库、工程数据库、科学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地理数据库等。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各类基础地理信息、遥感信息、林火专题信息。利用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实现对数据库的授权共享访问。
4、空间数据库技术
空间数据库系统是描述、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它是随着GIS的开发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新技术。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库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系统,它与应用紧密结合,作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的形式出现。森林防火业务中用到的数据较多地表现为具有时空特征的空间数据。系统应用空间数据库管理1∶400万、1∶100万、1∶25万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1∶25万DEM栅格数据、TM数据,同时管理其它林火专题数据,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共享访问。
5、WebGIS技术
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展和完善GIS的一项新技术。WebGIS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的方法,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间数据,以供用户浏览、查询、分析应用; We-bGIS已经成为当前GIS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森林防火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采用WebGIS技术,设计了系统功能,在Internet上与林火有关的基础地理信息、带有空间特征的林火专题信息。系统提供动态查询、显示地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功能,同时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操纵功能。
6、COM开发技术
COM (Component Object Model),即组件对象模型,是关于开发可重用软件组件和组件之间相互通信的一组标准的描述。COM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也不是函数模块,它实质上是一个连接软件组件或模块间的协议。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应用开发采用COM技术,利用GIS的二次开发功能完成C/S结构下的系统开发。这项技术的采用,将极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四、目前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火点定位
目前的防火信息系统中,火点主要是靠卫星图像和 GPS 来进行定位,但是由于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的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程度非常低,单纯的火点定位无法快速获知火点的植被情况。而且,即使采用遥感图像来进行火点定位,昂贵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也是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在经济上无法承受,同时火灾的发生又是随机的,据专家分析,如果利用遥感卫星来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就需要卫星能提供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不间断的提供影像,而且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这是目前在民用方面所无法达到的。同时,遥感图像定位火点在大范围的火灾监测中应用比较多,但在南方林区的小火灾中,受到卫星分辨率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还难以真正实施。即使是GPS接收机,也不是每个林业局都能够配备的。而且在小范围火灾发生时,也很少拿GPS去现场进行定位。因此,目前,现有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中火点定位的方式难以适应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的需要。
2、防火资源的优化
防火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物防火林带,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林区道路、了望塔、防火人员、设备等,目前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从火灾发生后的指挥方面,在灾前的预防方面相对较少。这有一些客观原因,如火险的预报方面由于指标体系现在还不够完善,难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报。但是,如果对防火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如合理配置了望塔和人员、设备等,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另外一方面可以及时组织人员、设备等进行扑救,为火灾扑救节约时间。目前在防火资源的优化方面,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生物防火带的研究,在非生物资源的优化方面,研究和应用的都比较少。
3、灾后评估
作为一个完整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必然要涉及到灾后损失的评估,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有2个方面,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要想成功估算出这两个损失,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林木蓄积量的计算。一般情况下,蓄积量计算都是以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准,而二类调查一般都是5年才进行一次,为非实时数据。因此,森林火灾的灾后评估必须得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行较为精确的评估。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林木生长模拟模型的精确程度。
五、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1、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很强的重要性,首先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实现自然资源与产业相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可以针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加强森林资源的防火工作,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资源的统一协调发展,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此外,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能有效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争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建设生态为重点,将社会支持和共同参与作为发展的前提,在这种经济效益和生态发展兼容的情况下,森林防火工作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总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敢于面对挑战,在工作中认真职守,寻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应对措施。
2、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且我国也坚定不移的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比较大,要实现对森林的全面防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防范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没有重视宣传工作,对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督力度也不够。造成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森林防火单位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监督和考核要求不够高,导致工作人员松懈和怠慢。其次,森林防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防火基础设备的质量和先进程度都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领导的不重视,进而在采购森林设备时,不够重视质量的选择,而是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一些比较落后防火设备。由此可见,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作人员必须要针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得我国森林自然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防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这方面而言,关于森林防灾和防火的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防火和防灾的系统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相信技术人员在这个系统上的努力会为森林安全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的经济稳定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佳 新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的分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
[2]赵剑雄 乡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科学之友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