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
实验室是士官学员校内的实践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是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发展。
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士官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实验室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础搞不好,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士官人才;其次,它是士官院校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正常运行的保障,实验室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教学环节,是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士官学员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场所,对士官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三,它承担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工作,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一所士官院校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这所士官院校对人才培养及教育的认识水平是休戚相关的。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验室的装备与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体现士官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 现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士官院校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在实际运作中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与要求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严重制约着实验室的投资效益与士官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1 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
加强实验室建设,必须首先搞好体制建设,要在体制建设上下功夫。目前士官院校实验室一般是按专业教研室或按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是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就设置一个实验室,出现了在各系(部、大队、训练团)内同时设置同样类别的实验室的现象,使有限的资金投入造成重复性浪费,降低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一些常用设备仪器在相近的各实验室重复购置,造成实验经费紧缺,造成各实验室只能配备最基本的设备,不能提高实验装备的水平。同时仪器的分散使用和管理也不利于相近专业综合性实验的安排,无法更好地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没有发挥其在教学与科研环节中的应有重要作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相对浪费。
2.2 实验室设备资金投入不足,实验技术条件落后
从多数实验室建设水平来看,由于士官院校多数实验室都以自建为主,建设的资金来源以院校每年的教学经费为主体,科研经费为补充。由于士官院校经费的紧缺,导致在经费预算上对实验室的关注程度不高,经费投入力度不大,从而导致实验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相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陈旧落后的仪器设备已不能适应士官院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很多实验室面临着仪器设备被淘汰的局面。
2.3 实验队伍不规范,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士官院校的实验教学中,一般由教研室任课教员组织实验课,实验室教学和管理人员不稳定,实验室人员实验技能不过硬,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少。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能力、结构,将成为制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之一。
3 对改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新军革对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要求,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士官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使此项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促进士官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
3.1 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实验室效能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士官院校应积极探索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改校、系、室三级管理体制为校、系两级管理体制。要按相邻或相近学科的特点合并和改造现有系、教研室的实验室,建立士官院校、系实验中心,使一些基础实验室或专业基础实验室成为全校学员公用的实验室。如专业相近的实验室成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整合,避免仪器设备的闲置,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增强了教学实验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士官院校既可以集中财力、物力,按士官院校发展的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重点投资,改善实验设备条件,又可以改进各个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和服务,使实验室全面对学员和教员开放,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实验中心的成立对实验室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要配备业务能力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到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士官院校更要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要求各实验中心制定一系列严格且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财产物品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实验中心基本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制度》等,用以规范实验室工作并认真贯彻实施,使制度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实验室管理井井有条。
3.2 加大对实验室设备资金投入,改善实验技术条件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环境的需要,在实验室体制改革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改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也就是除用少部分资金维持基本的设备维修费,集中大量资金对高级精密仪器进行专项投资,切实改善实验技术条件。与此同时,士官院校应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仪器设备的更新与使用纳入士官院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对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在设备的购买上,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购置制度。要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购置和监督机制,严格实施实验设备购买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在节约士官院校经费的同时确保所购仪器设备的质量。士官院校应组织专家对贵重和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把关,写出专家审核意见。在专项投资中,建立从专家论证到最后的使用情况验收的程序化工作制度。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实验室应注意开源节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以保障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3.3 建立一支具备技术精良,良好科学管理素质的技术与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士官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和实验室使用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基本操作培训,使他们成为基本知识比较牢靠、知识面宽,专业配套,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的稳定的实验人员队伍。同时对实验室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好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查、考核及职称聘任工作。按照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量来确定实验人员的编制,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和改进士官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把实验室进一步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才能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为士官院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良的环境和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崔鹏,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6卷第9期246-247.
[2]兰继红 吴晓晨 虞春生,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第23卷第7期96-97.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实验室是科学检验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单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科学的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体质,提高实验质量,是实验管理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实验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实验工作能否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管好、用好实验室的资料和器材,正确的管理是实验室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更是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中心,是试验员发展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管理实验室能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单位的管理能力的高低,组织能力是否过硬,更是反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观的整体表现。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我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体会。
1.科学管理,注重落实
有一套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提高实验水平和工作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训练一支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发掘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许多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一是专业划分实验室,独立管理,独立开展工作,每个实验室的设备非常齐全,直接影响了使用率不高,仪器设备过度分散,试验和研究经费投入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一种统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整合各个实验室财力、物力,加大投资回报率,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用。
1.1 优化整合多方资源。整合一些功能类似的实验室,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落实实验研究工作和科学研究,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开发,落实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模式,破除陈旧的观念,交流工作经验,发挥现有设备潜力用途,促进实验水平的提高。
1.2 注重管理,提高管理。实验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规范实验员职责明确,研究制定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规则、仪器损坏赔偿等制度、危险品管理、安全防护等制度,贯彻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则应挂在醒目的位置,其他分别挂于实验员办公室和准备室。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实验室的装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管、使用的管理,对实验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确保实验工作的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管理的方法也要随之不同,但是管理的措施却是相同的。
1.2.1 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际中的大部分仪器,尤其是专用仪器,使用的次数是有限的,主要是存放在保管室内。所以要要求实验员按照物资管理原则,做好建帐、摆放、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2.2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仪器不管是存放或使用中,要重视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其他事故的发生: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烧伤、失窃等。实验员要有高度警惕,确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2.3 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实验室要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结果详细的记录,完善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实验室向正规化管理创造条件。实验室管理档案:仪器设备进帐、技术资料和说明书、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
2.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规则和依据,是实验工作进行的重要保证。要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全面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此来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比、考核的依据。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第一是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以及使用者,也为实验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有利于监督实验人员管理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正常使用,确保实验工作正常开展。
3.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实验工作的开展和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能否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的基础、注重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详细做好使用记录,严格要求使用者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提高仪器使用性能。
4.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4.1 实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验仪器维护与保养,实验场所管理以及操作指导等工作。所以必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地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验前期,一定要理解实验内容以及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把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充分了解,并记录在册;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准备好后,做好预实验。注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4.2 以高水平人员带低新人。以“高、中、初”三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构架,充分发挥高级实验员在实验和科研中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特长,采用重点帮扶,个别指导的方式带动实验技能比较低的实验员,加强对日常工作的初级以及中级实验员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圆满完成科研工作。
4.3 重点培训。新购置或者比较精密、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或者新实验技术,必须有针对性的配备专职人员,重点培训实验员和维护人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5.转变观念,重视队伍建设
必须把实验室的实验工作落实到基层,作为提高实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实验工作是提高试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管理者应如何应用、发挥它本身特有的作用,真正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相互结合,找准“建设”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应转变观念,狠抓实验室队伍建设。总之,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好实验管
理体制,能够为实验体系和实验研究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大胆的创新,探索科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孔祥民,郑超美.变分散为集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0,(3):68-71.
[2] .建设学科实验大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24-125.
[3] 邱泽明.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05.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 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及办学质量。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实验室建设的成效,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成了亟须研究的课题。
1 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建设过程包括申报立项、需求分析、制作方案、项目论证及项目实施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无法引起一些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导致目前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1 申报立项迟缓,建设时间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专业的增加及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实验教学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验教学需求也进一步扩大,高校实验室建设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及新的挑战。由于实验室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多、项目采购需要进行公开招标等原因,需要充足的时间保证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工作者不了解情况,不提前准备,往往在即将进行开展教学的前一两个月才提出需求或申报立项,导致项目建设时间不足,建设资金无法落实和保障,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的正常立项和实施。
1.2 缺乏长远考虑,学科整合力度不够。目前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室建设只考虑目前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没有从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进行长远考虑,缺乏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支撑。此外,部分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根据一个课程的教学需求而提出建设一个实验室,缺乏学科间的整合,缺乏与其它专业共建共用的意识,对建成后的实验室使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导致资源浪费。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类设备的使用期限为5年,5年后面临淘汰和更新,因此,应加强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性能和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1.3 实验室功能不明确,项目方案不详尽。有些新增专业的实验室在提出需求并进行立项时,甚至在项目实施时,由于不了解目前专业今后发展方向及专业技术发展水平,对实验室的功能不太明确,导致项目方案不详尽,缺乏可操作性,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实验室项目设备进行采购前,必须对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包括项目的需求分析,实验室所应承担的功能,这些功能必须通过项目的技术方案来体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实验室的功能构建。此外,项目技术方案是否详尽影响到论证工作的成效,只有项目技术方案在较为完善详尽的情况下,才能组织开展论证工作,而且对今后是否能招标采购到优质的设备产品也有直接的影响。
1.4 建设过程缺乏专业指导,专业教师与建设人员缺乏互动。实验室建设项目方案在招标后,由中标商负责实施,由于前期申报立项及方案制作中专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进入招标实施后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导致中标商的工程技术人员仅仅按照项目方案的描述施工,缺乏与专业教师的互动,得不到专业教师的专业支持和指导,建设成果与当初设想偏离。
2 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的措施
实验室建设要倡导学科或专业理念,要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从申报立项到项目完成是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要实施严格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保证项目能顺利开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际和经验,对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正常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本人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提前规划,按时立项。高校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应根据教学计划及学科建设规划,定期做好实验室建设的五年规划,按照规划提前做好下一年的建设计划或建设任务。如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在“十五期间”的最后一年制定“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每年的建设任务依据五年规划而开展,第二年的建设项目在当年下半年要按时提出申报立项。一般来说,实验室建设项目是由教学部门根据教学计划提出立项,在学校现有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职能部门经论证同意后立项建设,但项目立项必须在当年的下半年按时提出,以便于列入第二年的年度预算,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2.2 以学科为导向,建设综合型实验室。实验室建设要以学科为导向,加强各学科及专业之间的实验室整合和共享,尽量建设综合型的实验室,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节省教学成本。考虑到高校多校区的实际情况,对采取“2+2”办学模式的高校,应提倡以学科为导向,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低年级学生所在校区建设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在高年级学生所在校区建设综合型实验室,强调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此外,综合型实验室为各学科及专业提供共享使用平台,能促进学科之间的渗透,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发展。
2.3 充分调研,项目方案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必须充分开展调研工作,对目前学科专业及专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有所了解,吸取兄弟院校在该类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明确实验室的功能,制定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详尽的实验室建设项目方案,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及今后实验室的运作奠定基础。
2.4 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让专业教师积极检查和指导工程技术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对工程技术人员灌输专业教学的知识和特点,使工程技术人员能领悟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建成符合当初设想的高标准实验室。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应指定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方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协商和沟通,并为工程施工提供专业理念或专业知识的支持。
2.5 排除障碍,按项目工作进度实施。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的工作进度表,以利于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由于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公司备货、货物停产、货物变更和场地条件限制等,所以要提前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介入,排除障碍,保证项目能按既定进度顺利开展。此外,做好项目日志,有效记录项目实施过程的细节,形成项目日志,与有关技术文档或资料等一起作为项目档案。
3 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保障
在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保证实验室项目能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的同时,还要确保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必须满足教学或科研的需求,必须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实验室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首先,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是根据需求进行立项,立项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重复建设;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互动与沟通,保证项目能按建设设想及建设意愿施工,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如教学单位及管理单位指派专业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和指导;再次,成立项目工作组,采用“项目负责人制”,项目工作组成员由不同职能科室的人员组成,由项目负责人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跟踪和衔接,保证项目实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后,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要制定相应的实验室申报、立项和实施等制度,通过严格的程序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更加科学和有效。
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上面所提到的是指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即各种实验及实践环节相关设备和场地环境等的建设。笔者认为,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制定长远的建设规划,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地实施,充分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及建成后的绩效评价等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保证实验室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唐立国,唐良宝.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探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8.
[2]杨其华,孙坚,陈凯和.实验室建设项目全程化管理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
[3]刘丹平,王萍.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与后评估的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4.
[4]薛克昌.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4.
[5]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
关键词: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管理
一、引言
加强对学校的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着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实际的建设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对实际的问题解决就显得比较重要。
二、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一)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有着其重要性,这是对实际实验教学要求的满足。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多功能仿真实验教学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上加强,就能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及时的了解操作流程,掌握实践的技术,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1]。通过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比较有利,对整体的教学质量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是对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在一些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对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就能将教学的资源整合以及共享,对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如此,也能通过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方面,就要充分的强化,按照要求进行实施。
(二)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对多种信息技术整合力度没有加强。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是分阶段以及分层次实施的,在不同的阶段在仿真技术的要求上也有着不同[2]。在当前的仿真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在要求上有着提高,在具体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就没有加强,这就影响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对教学的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没有加强,在和传统的实验室结合方面没有重视。还有就是在对仿真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服务层面没有完善化,在各个环节的配合方面没有加强。这就必然会影响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三、多功能仿真实验室建设管理方法实施
加强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要和实际相结合,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能和传统实验室相结合,对实验教学的资源整合要充分重视,使之能够相互的补充。能让学生对实验的实体操作过程直观性的看到,促进学生对试验的技巧熟练掌握。在软件共享虚拟资源以及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要进行有机结合,将仿真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有效提高[3]。在对仿真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对虚拟现实以及人工场景技术的引进方面加强,对软件的开发应用要加强。
加强多功能仿真实验的管理水平提高。这就要从管理的制度方面完善制定,管理体制是组织系统内容管理权限的划分的重要机制,也是对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是对仿真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就要能遵循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步骤的实施,将客观的条件能有效把握。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近期管理目标以及中期管理目标和远期的管理目标,将管理的体系能完善化呈现。
注重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项目管理。在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强实验项目管理以及实验指导,在设计布局方面能科学性以及灵活性的呈现,提高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制度的保障下,将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环境进行优化,以及在操作的流程上能规范化呈现[4]。在对项目组织以及设计方面和实际的教材内容相结合,保障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对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就要在优良的网络条件搭建方面充分重视。在网络条件的完善保障下,就能对教学资源的共享目标得以实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对软件硬件就能和网络进行连接,这样就能方便数据信息的收集。在校园网络的环境方面要注重无线的全覆盖以及有线的全覆盖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方便的获得资源,在教学的资源利用效率上就能有效提高。通过在这一层面的要求得以满足,就能有助于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加强研究,就能从理论层面为实际的建设管理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从理论上提供支持。在面对教学改革的环境下,就要能重视从多方面进行加强考虑分析,保障多功能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婧,罗通,罗华锋,邹太和.新建本科院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O及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6).
[2]狄海廷,李耀翔,辛颖.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
民办高校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验教学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民办高校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
对于成立时间不长但又快速发展的民办高校来说,实验室在资源投入,管理体制,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管理还不太完善,又没有现成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将不断进行探索,以期建立符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方法[2]。
一、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投入严重不足
对民办高校来说,办学成本是其重要的问题,公立高校在资金问题上可以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而民办高校在这一方面只能靠自己,所以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很多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侧重于文科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这些专业办学成本低,而理化类专业实验支出很大,耗材与设备价格昂贵,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的日趋紧张,此类专业的招生日益被重视,加剧了实验室资源的需求,以致于实验室建设滞后严重;还有些民办高校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就行,没必要过分强调实验室的建设,影响了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导致相当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用房、配套设施等相对落后。
2、实验室管理相对落后
很多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缺乏整体系统的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建立健全仪器使用制度,借入借出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拆卸审批制度和罚款制度势在必行。实行科学管理,建立了落实到个人的保管制度,尤其是精密仪器,这些是实验室的宝贵财富,价格高,容易损害,维修费用也高,对教学、科研工作十分重要,需要有专人维护才能保障其正常使用,对于这类仪器应该指定专人维护保管。
3、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急需加强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灵活,很多专业开设的课程是最新的,实验人员应不断培训,才能跟上教学要求,但是有很多民办学校把实验人员当作教辅而不予重视,给予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也造成了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不足;另外,实验室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工作量偏杂偏大,常出现四五个实验室只设置一名实验室管理员的情况,那么,在大的工作量面前,难免会影响工作的质量。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改革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人员的重视和培养力度。保障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稳定和发展。
二、对民办高校理化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的实验室,许多凸显学校办学优势的特色专业更要求对实验室配置的提升,以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必须加大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另外加大投入也是满足新教学要求的需要,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2、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和制度建设
实验室队伍的建设要从学历、人数量、学科分布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整合,做到科学配置。我校通过细化各项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仪器报修制度,损坏赔偿制度,明确实验室人员的分工与职责,采用灵活的机制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到实验队伍中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实验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实验室工作队伍。
另外,稳定也是实验室队伍,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通过给予相应的地位和待遇,定期进行岗位业务培训,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满足教学需要。
3、加强对实验室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
实验室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严格根据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理论教学的需要,制定投资计划。根据各阶段的特点需要,添置相应的设备仪器,民办高校资金并不充裕,把实验室资金集中投放在重点学科,以点带面,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规划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投入的资金,有的专业实验室一学期只开一门课,而且只是仅有的几个学时,长时间将实验室闲置,造成了实验室无人打理,实验室设备极易损坏。因此,民办高校在这一方面要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加强实验仪器物品的统筹管理,大力推行实验室档案建设[3]。我校实验中心每学期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根据一学期实验项目,填写“实验项目开课通知单”,实验教师根据通知单申报耗材计划,并呈送实验与设备管理处集中呈报校领导审批后,再按招投标程序购买。学生实验以前,实验技术人员要准备好实验仪器设备及消耗品,实验技术人员认真做好实验情况记录,通过对实验室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实验资源。
总之,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要加强实验室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建设,也要努力培养具有高水平并且结构合理的实验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实验教学保驾护航,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适应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名扬,王麒麟.实验室系统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3):120-121.
[2]陈大鹏.建立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J].实验室科学与探索.2001(3).
[3] 苏燕云 浅谈民办高校实验室档案建设的改革与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
作者简介:
徐凌志,男,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药理学。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室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含量的实验室,其中一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实验室教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还是占多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只能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往往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或专业开放,而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对实验室管得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仅仅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来兼顾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第四,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维护率低下,实验物品保管不到位的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也是实验室管理办法落后的后果之一。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未能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也未能进行数字化备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转贴于
第一,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应到做到: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性,为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
第二,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学历要求;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人才结构,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提高高学历人才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评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无疑为复杂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数据交换频繁,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e significance from the point of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Th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for applied talents. The measures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for applied talents are studied. Lastly the conclusion is given.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have a good reference.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应用型人才;措施
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applied talent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199-02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高等教培育人才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使其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性、紧迫性[1]。建设应用型大学,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校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关键[2]。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场所[3]。相关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的共享实验室建设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对这一类型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4]。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结合实验中心的建设实践,改革思路和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的原则,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更好的管理模式,发挥实验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5]。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实验室建设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建设内容。
1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现今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以下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1 实训室功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型操作和练习,现有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在此方面都缺乏应有的资源,加之部分高校验室建设面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规划性做的不是特别到位,很容易造成实验室建设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这其中原因在于一般是缺乏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前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导致在一些高校各实验室几乎都是分批次建设的,在分批次建设的时候实验室都是只考虑当时需求,而没有面向实践型操作和练习的方向进行建设。
1.2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利用率不平衡,个别实验室利用率很低。在一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利用方面,存在部分实验室利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其中主要是由于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学科结构、教学用途、功能设计的定位不清造成,造成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和实验室已有资源的不匹配。
1.3 部分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实验设备老化,一些实验室特别是电脑和服务器严重老化,部分设备上课过程中甚至出现多次开机重启、死机卡机、显示屏不亮等现象,造成了学生的实验数据丢失,影响了教学中的使用。一些教学软件与硬件没有同步升级。由于教学软件的升级对硬件要求的提高,硬件却没有及时更新。同时一些院校也由于缺乏足够资金,无法对软件进行同步升级,使得原有低版本的软件存在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4 实行实验室开放尚存在困难,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开放要求有专职人员在白天和晚十点前进行值守,而且在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思路下,开放实验室需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开放实验指导,因此在操作上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开放仅限于对外交流工作,仅限于校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参观,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开放制度和措施。
2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措施
2.1 转变常规实验教学的思想观念
要办好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最基本的保障,是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要转变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指导观念,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投入,才能持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2.2 建立科学规范的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管理体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一般建设和管理需要企业的参与,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管理制度,用规章和制度约束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资源的调配工作。可以通过深化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将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管理、运维等一系列活动纳入有效的监管范围,建立校企互相良性合作的模式。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各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能与职责要清晰规划,形成机制合理、管理科学的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实验教学与科研的运作模式。同时争取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争取建立党政企联合领导负责监督、决策的实验室指导机构。
2.3 面向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建设要求做好实验室软硬件升级改造、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资金方面加大对符合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实验室软件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不断的更新老旧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以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针对实验室利用率低的现状,必须进一步通过增加校企联合实验课程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时必须通过增加校企联合培养的公选课程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让全校各专业学生能够选学相关基础和创业创新课程,或者可以与其他企业、院校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和教师队伍之间的协调力度,不断提升实验室利用效率。
2.4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岗位在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将教师选派到企业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开展校企联合的实验教学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水平,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争取每年选派若干名教师人员到校外参加培养课程的学习,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实验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增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形成实验和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制。在进修培训等方面增加对实验和实践教学教学人员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能力。
2.5 加强校企合作型实验和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深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型实验和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在建设的基础上,校企共同设计实验和实践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断鼓励企业员工和教师协同编写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要求的实验和实践教材,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争取积极鼓励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申报各级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项目。改进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开发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学实验软件和实践教学课件。
2.6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和学科结构,客观分析合作的优势和不足,确定那些相关企业所不具备的那些实验条件,进行优势互补,持续不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必要时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共同出资合作建设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利益共享的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利益共享的双丰收。
3 结论
综上,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方面高校目前存在诸多不足,以上从这些不足入手,分析给出了一些比较关键建设和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使得将充分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开展相关实验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形成体系化的面向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局面,相关建设和管理措施对于高校的相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鲍爱莲,刘万辉,王振廷,毛新宇.实验室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51.
[2]魏小锐,李阳苹,赵维纾陈杨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231-234.
[3]凌涛.基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型实验室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11):196-197.
要使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充分发挥出最大的办学效益,一方面要解决因投入不足造成的仪器设备短缺、落后、老化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着力解决因体制、机制、管理等问题造成的实验室内仪器设备闲置、浪费、利用率低下、效益不高这对矛盾。可考虑以下几个思路,进行有效的实验室成本管理。
1.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统一规划。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实验室建设时,经费是切块下达,高校实验室基本上是采购清单的简单组合,很难避免仪器设备的分散和重复购置,结果是“化整为零”,效益难以显示出来。学校应当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本着校内配套、设置科学、资源共享、提高水平的原则制订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合并、调整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室,统一调整,减少数量,将分散设置、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重组。将该建设的实验室集中资金进行建设,非规划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予拨款建设。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卡住实验室重复建设问题。
2.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打破小而全、分散设置、封闭管理、条块分割的格局,打破部门所有的旧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运行机制,建立起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用、人财物统管共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主要负责实验室建设规划、设置论证、仪器设备购置及实验室建设经费的分配等宏观管理工作。基础性、综合性实验室和院(系)内跨专业使用的实验室,由院(系)管理。院(系)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分配学校下达给本院(系)的实验经费指标,调配物资余缺,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的推荐考核、奖惩等工作。专业性特别强的实验室,在院(系)管理前提下,可由专业研究所(室)具体管理。通过实施校、院(系)两级管理,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管共用,资源共享,并且可以扩大院(系)办学自,使管理重心下移,以调动院(系)管理的积极性。
3.规范经费投入,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实验室建设立项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应和学校各院(系)、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申请和核定经费数额时既要根据实验任务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校财力的现实,做到综合平衡,兼顾一般,确保重点。各院(系)在确定立项内容时,优先考虑院(系)建设重点和投资效益,将收益大、见效快且有长远影响的项目作为本单位项目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应当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各院(系)应明确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专门负责组织项目建设。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进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首先,要规范经费的管理和项目申报程序。先由各院(系)提出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申报意见,学校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各院(系)呈报的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通过的项目报主管校长审查批准。学校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确定年度经费投入总额,学校按批准的项目经费指标划拨到项目所属院(系)后,由项目负责人安排项目建设计划与进度。使用实验室建设经费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必须符合项目建设内容的要求及有关财务规定。
其次,要加强建设项目的中期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校主管实验室的部门要不定期检查项目建设的执行情况及项目建设的进度。
最后,学校进行投资效益验收与评估,评估的结果纳入学校的奖惩措施之中。项目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写出书面工作报告,报告项目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例如,实验项目的改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实验教学改革的成绩等。凡效益不明显或无效益的项目,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4.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面向更多学生开放使用,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实验室,在完成本校教学研究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对其他院校及社会上的科研院、所开放。通过开放实验室,一方面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和科研人员之间技术协作和沟通,对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实验室占有学校大量的固定资产,鼓励实验人员利用实验室资源,实行对外收费服务,可以使这些资产运转起来,产生效益,减轻学校负担,同时也可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合作共建实验室。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也是优化高校实验室成本管理,提高实验室经济效益的一个好思路。
高校实验室的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按照科学的思路,才能管好用好这项资产,才能发挥好高校实验室应有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近几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处于供需两旺的情况,一方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物流行业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建设城市物流区的热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受到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物流高档人才缺失,市场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我们高等院校培养有较好理论知识的物流人才,还必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这给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建好一流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虽然也可以把学生放在社会中去加以锻炼,但这种实践方式存在成本高、管理难、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也可以部分通过做物流实验来完成。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高校实际来看,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都是给予了高度重视,无论是资金还是在人力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投入,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具体来说,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以下重要意义:
1、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是进行物流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现在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都很迅速,纯粹的理论教学不容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物流新技术和新装备。例如,我们在讲授《物流学》时,学生对托盘、叉车等物流设备缺乏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践现场去参观考察,费时费力。于是,我们将学生安排到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学生除了可以看到实物模型,也可以进行实地操作,掌握这些物流装备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加强物流技术的讲解。现代物流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我们也曾经尝试到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实践讲解,从效果上来看不是特别好,主要原因就是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培养学生的物流技术不是很重视,许多企业本身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导致学生难以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教学,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的物流技术,这种教学具有针对性,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师生之间也容易沟通和交流,效果明显。
3、建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现在一些地方物流企业愿意与地方高校共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他们希望高校的实验室能够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单独建实验室成本又很高,这样,校企共建实验室不仅能够部分解决目前高校物流实验室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做好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宗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管理规范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也可以解决实验室资源紧缺的问题。在长江大学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验设备管理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除了这些制度,指导教师要和实验员共同商定具体实验内容,在每一次实验前,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和难点。我们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我们制定了将近10个管理制度文件,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正是有了这些文件和制度,保证了实验室能够满足我们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效果一直处于较好的水平。
2、加强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实验室工作的主体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经过一项调查发现,高校中现有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低、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现象。高校要加强重视实验室建设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稳定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队伍。高校应该根据本专业建设的需要及学科发展交叉的要求,制定一套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让实验室技术人员有更多进行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
3、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投入。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所需要的资金更多,在硬件设备购买方面,要注意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并做好已购实验仪器的管理利用。在软件上,一定要在购买时,注意软件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注意软件的能否有效升级,确保软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