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
历史知识具有广博性特征,历史教材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那么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呢?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录象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软件胜过千言万语。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如讲《》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揭示了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媒体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场景,陶冶学生情操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讲《的烽烟》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转变师生观,拓展知识空间
网络进入课堂,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
如在学习乡土史“河北历史文化”一课中,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媒体教学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学生的地位由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为我们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创造了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为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提高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使用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使用多媒体应该注意。
1.实用为主,避免华而不实
2.注意知识或信息容量
3.注重实效,不追求“时髦”
4.避免多而不精,要有典型性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优化历史教学过程。使师生双边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练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它会越来越发挥和体现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协同性,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越来越精彩。
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手段的重要补充,不能也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辅助作用,教师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系统优美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提炼史识,适时巧妙的启发诱导可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该巧妙结合,有机统一,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梅.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德育教学 具体运用
德育教育是学校学生的必须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唯一途径。对德育教学的工作进行完善和更新,把新的多媒体技术运到其中,进而对素质教育实行全面的推广。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教学的辅助工具,这也是新时期中,教学行业和工作者要研究的新领域,其在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优势是不可小觑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其主要是能够改变传统的简单教学方式,丰富所学的知识量。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能够进行及时的更新,紧跟新的思想内容,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相互结合能够扩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的教学更加全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其变得丰富生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片和声音等载体结合起来,生动多面的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让学生对知识更加直接的进行感受,以此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进行锻炼。
二、多媒体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备课时使用网络资源
德育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资源,使用文字和图片,还有相关的视频等作出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备课方式极大便利了教师的工作,教师需要什么相关的资料时,可以随即在网上进行搜索和查阅,选择正面的、准确的相关资料进行备课。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对知识面进行扩宽。比如在对“反和封建迷信”这一知识点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从相关的网站上找一些实际的案例以及图片,把具有代表性的“”的一些实例和相关的视频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填充。学生在看到实际的案例和视频的时候,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的危害,进而对其他的一些封建活动进行抵制和远离,以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就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对学生讲授人与动物的正确相处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动物的怜惜和同情,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濒临绝种的动物,把其数量和图片放到其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其中主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使用多媒体创新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具备着直接形象的特点,能够扩宽教学的空间,带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网上的相关资源都具备着共享性和实时性等特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比如在讲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可以直接登录相关的网站,把相关的条例直接点开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感悟其中的法律法规和知识点。
在运用多媒体技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点,以此达到学习协作目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在每个学习点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德育教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建设出有利教学的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交流再向教师提出相关的疑问。教师在收到疑问的时候可以马上对学生进行释疑,确保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对教学的方式也进行创新。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还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自己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查阅,了解一些相关的案例,学生在查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吸收,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增加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就需要德育教师及时正确的教导学生,要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正确判断能力,对信息的立场要进具体的分析。分辨是非对错,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多运用网上的一些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认知。查阅更多的信息传播载体,比如歌曲或者一些诗歌等,学生在阅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内容时,就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其在学生内心的印象。同时,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也要注意其准确性,确保不会对学生产生相关的误导。甚至可以找相关的电影来给学生树立标榜性的人物,让学生都学习其中主角的正确行为。
多媒体技术在德育的教学中有着其独具的优势,其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的观念和方式进行更新,完善教学的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趣而丰富的知识平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教学中,德育教师要熟练的掌握这个信息平台,那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建设具备新时代特色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此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庆四.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 (15):13-14.
【关键词】几何 小学生 多媒体
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1.直观性的优势
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几何初步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从新概念的建立到新知识的巩固,均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如在教学三角形意义时,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三角形物体后,计算机将红领巾、三角板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其外框,教师指着这些外框让学生数一数这些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围成,这样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随后计算机屏幕上三条 边依然闪动并发出声音,对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这一意义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对新概念建立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而达不到的作用。
2.趣味性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东西动起来。如在三角形意义这一概念建立时,在屏幕上出现三条线段,然后通过画面移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再如,在建立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时,屏幕中的三角形一个顶点及它的对边闪过后,由这个顶点慢慢下来一条垂线,垂足落在它的对边上,并且随着打出“高”、“底”的字。这样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移动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意义和高的意义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形象性优势
在教学时有些概念的建立只靠教师语言传递,学生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如三角形的特性是“不变形,稳定性",当问及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时,学生一下就能说出电线杆、凳子及自行车等,但是,当具体问及这些物体的哪个部位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时,学生则露出无奈的神情。可见,三角形稳定性特性在学生头脑中仍然是非常抽象的。现在计算机只要在其有关部位闪示几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4.深刻性优势
三角形的作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通过课件设计,让计算机演示在锐角三角形内作高,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高及直角所对斜边的高,演示作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其中两条在外)。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作高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了每一种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而且加深了对高的概念的深刻理解。
5.艺术性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
二、及时有效的把握应用时机
1.辅助于建立清晰表象
表象是思维想象的依据,能否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作图的方法,常规教学中,教师常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由于受到教师的手、粉笔或视角的不同而形成视觉阻碍。笔者在制作课件时,将这部分内容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模拟作图过程或其它知识点的讲授,既不受视觉阻碍,又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埋下伏笔。
2.辅助于渗透数学思想及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在教学中要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及其方法”,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有一些公式的推导往往涉及到一些中学才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只可让学生意会,不可言传,这在常规教学中往往是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化难为易。课件《圆的周长》中,周长公式C=2∏r的推导涉及到不完全归纳法,笔者在课件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直径分别为8cm、12cm、14cm的圆,然后令其依次在一线段上滚动,在滚动直径的1倍、2倍、3倍距离时依次出现记号,滚完后显示其滚过路程的距离。演示完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圆滚过的路程既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学生有这三个圆环滚动的动画作为依据,很容易归纳出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
3.辅助于概念阐明
在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高、棱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易混淆圆的周长及面积的概念,弄不清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高与底的对应关系等,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件《圆的面积》的复习模块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周长与面积的概念,笔者设计了两幅动画,第一幅是一只小猫绕圆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是将圆的平面部分从上到下涂上黄颜色。配合师生的问答,学生很快理清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4.辅助于知识向技能转化
关键词:多媒体与网络 3T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0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强调:新的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且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能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并融入了交际教学法的长处。此外,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使用英语的良好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1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3T是Task-based,Text-reconstruction和Teamwork的简称(劳诚烈,1998),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是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语篇重建活动和分组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Vgotsky,1978)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还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材知识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而非教师传授的内容。人本主义理论(邵瑞珍,1998)提倡在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挖掘学习者的内在潜能,重视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并看重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
2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多媒体网络模式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把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及服务器上作为补充资料的精读课教学与教师点拨、指导、检查和学生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它吸收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精华,采用教师精讲与学生多练的双主体模式,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但学生课后往往缺乏自主性,为了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我们制定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教师定期检查布置的任务,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后,独立地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和协作化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2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3T教学模式的引入
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Task-based)是指在教学中,处理或理解语言后所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刘润清,1993)。在气氛宽松的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互助合作来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中开展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学生执行任务之前及完成任务之后必须有一些关于重点内容的讲解及重点结构的归纳总结。
语篇重建活动(Text-reconstruction)是指让学习者以课文语篇为基础,使用课文中列出的重点单词,词组,语言结构等语言材料,重新组织课文内容的语言学习活动。在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针对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语篇重建活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复述课文是最基本的语篇重建活动,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多种语篇重建活动的使用可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并能有效的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语篇重建活动可通过分组学习活动来进行。
分组学习活动(Teamwork)是指两个或更多学生一起参与一项学习活动;在分组学习活动中,组员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个指定的学习任务;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话的机会(Brown,1994)。分组学习是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语言习得、内化的支持环境。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分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使学生克服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分组学习活动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使用目的语。
2.3 教学设计
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第一册第四课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为例,说明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以应用。
①围绕课文主题,笔者设计了二项小组讨论形式的预热活动:A. What is your dream?B.In your opinion,what is American dream?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②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浏览学习多媒体课件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及服务器上作为补充的资料。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课文,然后二人或多人讨论并回答课文内容问题。教师巡回参加各组讨论并给予针对性指导。④教师提问、总结,并进行针对性讲解。⑤教师点拨并讲解课文中难点、重点,必要时进行操练;同时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难点、重点。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书面及口头形式复述课文内容,务必使用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及重点结构。⑦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长复述课文内容,然后教师进行抽查。⑧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并讲解课文练习中的难点及重点结构。
3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的实验及讨论
我们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分级教学,据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一级班、二级班、和三级班,按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三个层次中不同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与自学能力,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及服务器上作为补充的材料,使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3T教学模式的训练,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对2010级数学与统计学院英语11班(实验班)和12班(对照班)两个学期的期末成绩进行了比较。第一学期英语11班(实验班)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2分,而12班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0分;第二学期英语11班(实验班)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5分,而12班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1.5分。另外,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习效果反馈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式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学生要学的科目多,专业课负担太重,考试多,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强,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对自主学习不习惯;我校的分级教学没有真正作到把尖子生挑出来,让他们吃饱,把差生挑出来进行针对性地补习,结果基础很差的学生几乎没有提高;分级教学沉重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分级教学沉重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我校的分级教学只是简单地以高考成绩4分之差把学生划分为一级班(130分以下)、二级班(134-130分)、三级班(134分以上),一级班学生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他们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英语学习情绪低落,不少人发展为自暴自弃。
4 结语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满堂看”的弊端。更重要的是该模式有效弥补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面授过程中融入了听说和讨论相结合的环节;有效改变了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所表现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策略欠佳、主动思考缺位、一心二用等现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授课模式中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学生的语言输入得到了补充。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Pedagog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2]Vgotsky,L.S.Mind in Society [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劳诚烈.3T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34-36.
[4]刘润清.《朗曼语言学词典》[Z].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多媒体 机械制造工艺教学 运用
一、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技术学科,它具有工艺理论多、实践性强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以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原来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变得形象、具体,把零件的工艺设计、产品加工流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应用时所具有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学具有相当的直观性,能将机械制造的整个工艺过程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可以说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视觉的限制,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多角度地观察对象,而且非人为的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械制造工艺的掌握。
其次,能够将机械制造工艺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而且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运用具有动态性,能更形象的反映机械制造工艺相关概念以及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再次,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更具有师生互动,学生与课堂内容的交互性,也就是说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进来,更为主动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且也通过多媒体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还有就是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具有可重复性,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某些难点或重点,可以一而再的进行重复,而且还具有针对性,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让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最后,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插入很多的实例、数据、图片等,可以说是信息量很大,让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的相关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而且同时还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就可以使计算机像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三、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应用时就注意的几个问题
之前我们了解了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应用时所具有的几个优势,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应用时就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因此应注意与新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尤其是对机械制造工艺这门学识而言。因此就应当在做课堂设计的时候注意到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的一些特性,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背景资料或实例,通过从实际复杂的问题中进行探索出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真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其次,是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的备课当中,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的备课当中应用多媒体程序设计出学习中应有的反思过程、表述过程。然而,当今的大部分多媒体教学程序,在设计时都忽略了了这一点。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习的反思;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的反思。这样就会渐渐调整其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将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基础打扎实。
2.在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中应当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对于多媒体软件的要求不同,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的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调用其他高级资源,如Windows系统资源,进行更高效的编,当然这对于我们教师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
3.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中应当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原则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针对性原则。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这一课程,多媒体程序设计者不应当忽略――分层教学。也就是在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这一门功课面前,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得出来是使用不同的教法。虽然目前有这种教学思想的软件还很少,但作为行内人士更有责任向此共同努力。
其次,是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的关系原则。多媒体教学可以原有的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教学基础上增加一特殊教学的工具的同时要教学备课的设计中把握好度,不能本末倒置,正确处理多媒体与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教学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用以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
四、结论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的教师更应当多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并将它应用到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实践解析与探讨的课程之中去,随时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多媒体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课程实践解析与探讨中的运用更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丁卫泽.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J\].交通高教研究,2000,(2).
\[2\]朱明,成长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00,(6).
\[3\]王俊荣.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J\].天中学刊,2004,(5).
关键词:多媒体;技校英语教学;积极性;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于一体,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以及提高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多媒体的运用,完美地将这五个活动结合在一起。利用声音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利用视频和图片、文字,锻炼学生对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在技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技校学生普遍具有理论基础不扎实这一共性,多数对传统的理论化教学颇为反感甚至抵触;但对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又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导入新课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五彩斑斓的画面,呈现真实的场景,吸引学生的眼球,“眼到”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记忆更持久深刻。
在学生练习这一阶段,多媒体的优势也显而易见。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布置练习任务,清晰明了,也便于学生复习回顾。
案例:教材Unit 7中谈论如何保护环境。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教师可通过播放Michael Jackson的一首The earth,通过非常直观的声音和画面把学生带到遥远的非洲,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态破坏之后人与动物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将原本枯燥的描述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技校学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不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很长,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怎样高效地利用课堂,让理论课的教学不再如此沉闷是困扰技校老师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不妨尝试利用多媒体,围绕课堂教学,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主动开口练习。
案例:公共英语Unit11 Health,讨论如何用英文看病的日常用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利用人体模拟图,标注出身体的各个部位,教会学生准确理解每个部位的英文表达。然后,教师应该离开电脑,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相关英文单词的掌握程度。这一环节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参与程度。
3.利用多媒体,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规避这一风险。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出发,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和相对应的英文表达。英语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图示的作用,而多媒体设备能帮助学习者将头脑里的信息与课文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建立起新的图示。
案例:在讲授英美文化知识,谈论西方圣诞节的风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的传统节日作对比。比较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节日的来历、节日的风俗、庆祝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和说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已经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做中学,学中做”这一教学宗旨的典范。
参考文献: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从小学生的特性来看,只要出现好玩有趣的事物,小学生的积极性便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接下来,小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小学教师应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在识字教学中,基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好玩的小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看图识字”的游戏。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搜索文字图案,这些文字被制作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但文字的基本形态依然清晰可见。其次,教师调出这些图案资源,学生看图识字,答对奖励一个积分,答错减掉一个积分,积分最多的学生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并颁发荣誉证书。学生通过看图识字,既收获了愉快的心情,也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象形字教学
一般来说,象形字的记忆难度较形声字小,但部分生僻汉字除外。所谓象形字,其实就是人们根据日常生产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演化而来,最初笔画繁琐,趋向于图案。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图案不断被简化,便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但我们仍然能从其中捕捉到一些信息。引入多媒体技术后,教师便能快速高效地调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再现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爱上汉字,爱上汉字的奇妙和美丽。例如学习汉字“山”时,学生可以调出山的画面,然后从山的画面中提炼出“山”字的雏形,让学生感受到象形汉字的魅力。
2.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是汉字的另一组成部分,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识字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所谓形声字,实质是一个或几个表意的形旁以及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的。纵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形声字的数量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每个汉字的笔画较为繁琐,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降低了形声字学习的难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学习汉字“钱、材、消、融”,这些字是左形右声,另外还有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这些汉字进行快速地归纳,最大限度地调出所有相关汉字,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在电脑输入法不断成熟的今天,人们的书写习惯从传统的纸和笔变成了电脑和键盘,长此以往,人们已经越来越写不出优美的汉字,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不利的。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还要落实到汉字书写教学中来。在传统识字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先对照给出的汉字进行抄写,一遍又一遍地周而复始。接下来,教师将要求小学生对刚才抄写的汉字进行默写。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单调的、枯燥的。引入多媒体技术后,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每个汉字进行结构的拆解、重组,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汉字的构造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习成果
小学生的识字学习需要进行定期的复习巩固,强化既有的学习成果,并为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学习成果,将增强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破除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营造活泼向上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所教知识进行高效回顾;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出先前的学习资源,并组织网上测验。
例如在学习汉字“幸”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幸”字的笔画构成、读音,以及与之有关的词组、造句。教学结束后,部分学生对这个汉字仍然没有记住。此时,教师可轻松调出课堂教学时多媒体自动记录的教学档案,让学生自主观看、强化记忆。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又学习到了“辛”字,感觉容易与“幸”字混淆。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调出多媒体中的教学记录,将这些相近汉字进行专门教学,并且引入了其他相近汉字,和学生一起探讨相近汉字的区分规律。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教育理念;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7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对我国西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历史学科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过程
(1)运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时,教师除了创设情景、编写富有启发性且寄托深情的导语之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提供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利用直观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于课本内容,迅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将避免以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然后逐层讲解,平铺直叙的老套路,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思维变得敏捷。也可以创设活泼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点与难点。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又将图形由静变动,大小变换,通过演示实物情景,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文字信息,还能获得清晰明快的视觉场景感受。视听同步,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更加集中。特别是教学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如教学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教学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评价时,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简洁,变抽象为形象,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学生阅历比较浅,阅读量少,教师抽象地讲述,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就很一般。所以,要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室里无法看到的客观事物正确呈现在学生眼前,把学生引向古今中外,引向宏观和微观。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使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得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道德建设。历史学科是与道德教育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探索古今中外人类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及情感、态度等丰富内涵,也可以探索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人文精神。所以,把历史学科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会起到重大作用。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和录像,学习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等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无私奉献的事迹。引导学生以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为平台,相互交流情感、意识、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感受历史学科对做人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教育平台,可以从多个角度呈现有关信息,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尽可能地使素质教育的内涵最大化,为社会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它毕竟是辅助教学工具,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不是任何一节课都是适合使用多媒体的。就一章来说,也不是每一节都适用。不要把从导入到新授、从历史背景到讲解再到练习,统统都搬到屏幕上。如果这样的话,便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多媒体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难以包罗万象,但一定得具备科学性、实用性,不能喧宾夺主,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必须注意:不要让它牵着鼻子走,以图红火凑热闹的形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赶时髦、应付检查的形式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忘掉教与学的本质。必须始终注重教与学的过程,突出每个人的个性化、特色化教学风格,因此,切不可滥用多媒体。此外,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具更为优越,但是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比如历史学科中的识记部分,再如历史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与对话,同样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仍然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
三、结束语
在我国西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在一些学校,可供学生查阅的图书资料很少,大都局限在教科书的层面,学生对多媒体接触相对比较晚,对多媒体教学有一种新奇感。特别是复习课或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容量大、形象生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当然,教师不能忽视多媒体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不停地用,否则就会感觉如同放电影一样,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下,在农村学校推广多媒体教学具有紧迫性。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使教育更加均衡发展,促进所有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当前新形势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并且由此来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进一步为体育教学服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学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17-01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学阶段进入了第二个轮回,体育学科也在这场“及时雨”中接受着滋润。体育课也摒弃了单一的身体练习,而更加注重“健康第一”,包括身体以及身心两方面的。 同时在新形势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体育教学增光添彩。我对此的尝试与实践具体步骤如下: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由兴趣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所触发的,当然这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对某些运动产生兴趣呢?我们知道,单纯的说教肯定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学生本就喜欢的方式,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激发学生去探索与创造,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能与我们的教学产生很多合力。
比如,在我刚接手初一年级体育教学时,通过给学生观看一些关于体育类的动画片,由此来激发对体育的直观认识,于是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了体育课。
另外在广播操的新授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将动作一一分解,然后结合教师的讲解,再一起亲身体验,肯定比以前在操场上单纯的教师讲解与演示要好的多。而且通过多媒体,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而不是在室外理论讲解时,学生很容易开小差。在基本掌握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到室外练习。这样通过多次练习,学生的广播操学习肯定要比以前省力很多。而且学生也会对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更感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一般的概念,体育课大多都是在室外上的,所以有人会认为体育课在室内上会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在碰到一些重要的,但又比较难学的动作时,与其在场上靠教师单纯讲解,还不如利用一些时间通过多媒体将动作放映,教师就着放映的动作来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会简单很多。比如在教学水平一 “轻物掷远”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放映所拍摄的教师演示动作,将标准的投掷动作分解为蹬地、转体、挥臂的动作教学。利用电脑以慢镜头的画面演示“轻物掷远”的全过程,再用静的画面,演示分解的动作,在连贯的“动”中,以较慢的速度,把持球、蹬地、转体、挥臂动作慢放。于是在这样的直观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一定会理解的更加彻底。之后,师生再一起到室外,就能练习的更加顺畅、更加理想。
当然其他一些有难度教学的动作,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教学。如遇雨天,则可以更好的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来为体育课服务。
另外比如篮球、足球比赛规则,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与演示文稿等将规则一一放映,这样比单纯的讲解肯定方便多了,而且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3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育德为先”。同样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应该通过适当的时机对学习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在体育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渗透德育教学,则是非常好的方式。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德育,使德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加深入人心。比如一次雨天,我给学生观看了一场中国女排的比赛。那球场上女排姑娘互相配合,团结友爱,以及那坚韧的品质深深感动了学生。最后中国女排终于赢得了比赛,孩子们欢呼雀跃,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也冉冉升起之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那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爱啊。
除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通过此进行其他的德育渗透。比如将学校运动会的一些接力项目、球类项目拍摄下来,然后再在之后的体育课上放映给学生看,教师也可以同时对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个人英雄主义的纠正。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创设展示平台
操场,是我们学生体育课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由此我想到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网络操场,那也是学生的另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博客,是近年出现一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平台。教师博客的流行,说明博客的确是一种相互学习的模式。
我们教师还可以将平时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抓拍一些精彩的照片,同时将照片上传到网络操场上。被拍摄到的学生,肯定会非常开心。于是就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平时对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学习的榜样,他们也会在每天的运动中尽可能的做的最好,希望能被老师所拍摄到。当然这里就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因为正在上课的老师肯定不方便自己拍摄,那就需要其他一些空课老师的相互帮助了。当然还可以将一些有意义的学校体育活动拍摄成录象,以此存档。可以用来给学生观看,温习并再次提高,也可以在家长会时播放,让孩子在家长面前也多了一个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