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册《认钟表》的教学初始,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邀请了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它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一猜,好朋友是谁?借助多媒体展示生动形象的小象猜谜画面,学生一看到喜爱的小动物就来劲,猜谜当然也猜得比较积极了。在引出钟之后,教师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在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中,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又使学生非常感性的对钟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产生了对钟表进一步了解的强烈的愿望,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像这样的借助多媒体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材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紧凑,过渡自然,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课堂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一般情况下,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教学,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媒体的形、声、色、光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媒体看到自己从没看过的天文现象,产生了许多联想 。于是对知识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辅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老师出示有规律的画面课件,形象的一行一行的摆,这样就可以直观的活生生的摆在学生面前从突破了重难点。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轻松解决了很难说明的易错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
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实现了创造的可能。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 “立体式”渗透。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的做到这一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目前社会的发展,因电脑之强大还有其功能之多样性,令其进入了几乎是人类从事的每个角落,于教育领域中也崭露头角,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转变。所以课堂教学中引进了多媒体科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时代前进的需要。其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保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篇文章探究了如何在数学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以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思维之发展;运用;需要
多媒体因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特色,故其可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并将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最终,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乃至教育体制的极大革新被引发了。所以在课堂中合理采用多媒体科技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苦学”被变为“乐学”,乏味的问题被变成趣味形的,抽象的问题被变为具象的,复杂的问题被变为简单的,静止的问题被变为动态的,使理性的传授跟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创设一种生动活泼、主动取得知识的环境,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选择、竞争、合作的学习环境。
1教学中应运多媒体技术之注意事项
1.1多媒体技术信息超大,易阻碍学生思维。运用多媒体科技,节约了老师的板书跟作图时间,保证了教学效率,而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简单,将跟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进课件,而授课时间受到约束,有时只得加快传递速度,而一定的时间是学生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必须的,速度快会致学生丢失信息,对记忆、思考、提高知识水平没有益处,连传统的满堂灌教学都不如,这显然违背了今日的教学改革精神。1.2多媒体技术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弱化学生思维。教学为一种艺术,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为艺术中之艺术[3]。教师教学的过程为动态过程,务必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氛围积极调整进度、教学方式,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就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科技,而有些课件过于注重形式,甚至于喧宾夺主,致学生之注意力被分散,教学的主题被偏离,学生思维被阻碍,教学效果不佳。1.3多媒体技术思维异步,教与学互动受阻。目前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该交予学生。但由于一些因素,很多老师于使用课件实施课堂教学时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受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为当学生于课堂上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或方式跟老师事先设计的方案不同时,迫于课堂时间受限,师生互动无法充分进行,仅能简单应对而回到课件中,因而导致师生思维不同步,互动受限,学生的自主性被限制。1.4多媒体技术板书不足,教学效果欠佳。系统的板书为学生于老师的讲解指导下实施知识加工,形成新知识的外部支撑点,为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途径,为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的步骤。而现实之情形常常如此,老师仅为点击鼠标,适度解说,黑板空无一字或仅写课题,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其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较少。该教学方式不仅于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好,而且于教师主导作用之发挥不好,教学效果不太好。1.5明确教师与多媒体之主客体关系。最后,教师乃辛勤的园丁,乃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而多媒体技术为一种先进之教学辅助手段[4]。教师是教学老师在采运用多媒体技术时,主客体的联系要处理好:不要机械僵化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过度凭借多媒体科技,而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的作用被忽略了。教学活动的灵魂为老师,如果老师就为多媒体技术放映者,缺乏活力的观众就是学生。所以整体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相辅相成的,老师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多媒体科技仅为老师在于教学活动中的辅助途径,仅仅只是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通道。
2多媒体技术于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这样一节数学公开课,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科技,有如此一组画面———孙大圣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来了,道:“师父跟沙僧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吃西瓜的三分之一,我吃西瓜的六分之一”。八戒听了一瞪眼,生气地说道:“好个猴哥,明知我肚大能吃,而给我最少,你却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哈哈笑道:“好你个呆子!……”,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问:“悟空为何称八戒呆子?你能帮助八戒做大小比较吗?”……。该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基础。再如一位老师于讲授《碱金属———钠》之时,以课件虚拟演示了Na跟H2O反应的试验,变微观为宏观,突出了Na原子失去电子,变为Na+离子,置换出H+离子,放出H2的经过,再结合真实的演示试验,学生对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领悟加深了。在教师引导下,依现象学生很容易总结Na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效果较理想。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于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科技的良好效果。具体如下:2.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亦能在其中激发,致孩子们1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致教材跟媒体相得益彰;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跟思维很有有益。科学研究证明:人们的认知、学习时,经视觉获得的知识占79%,听觉占13%,嗅觉占3.5%;味觉占2%[1]。这就说明,可视化的知识信息呈现在传播文化、接受知识中意义深远,很值得推广。传统教育的“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视觉被忽略。而多媒体科技不存在这些缺点,其集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于一体,如此就极大地触动了学生各个类感观,促进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主动性,故促进优质教学成果的取得。2.2多媒体科技的优势为信息量大且速度快,大量信息可助老师传递,多种形式的训练能提供。多媒体科技辅助教学能同时对文字、图像、声音、图形、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功能实施捕获、存储、编辑、播放,并能同时对它们实施综合治理。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一先进教学方法,学科的多样性、综合性、独特性等特征就解决了,经各种有效形式课件制作进行将结合训练,能令课堂教学收到较高的效果。2.3课堂教学的容量于多媒体科技的使用中变大了。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亦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改良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2]。并经多媒体教案的不断补充优化,可和老师跟老师、老师跟学生之间快速传输交流,积极反馈教学效果,教案、教学方法被切实有效地调整,推动最优教学成果的获取。多媒体科技辅助教学的强悍优势正影响着课堂教学,推动信息技术跟课程的整合,优化现代教学模式,而运用不当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总的来说,老师于发挥多媒体科技辅助教学积极效果之同时,要除去其危害。所以老师应于传统教学跟现代教学的理论层面、教学层面上适当地的调整,致多媒体科技愈好的发挥功用。多媒体科技走进课堂为信息技术跟课程整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现代教学思想的具体应用,其价值即作为教学方法而运用,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通道而运用。老师一直为教学的主导,对于课件的应用要适时适度,不可过于凭借。
参考文献
[1]赵子江.多媒体教学问题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2(6):19-20.
[2]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0.
[3]吕剑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2013(10):5-6.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汽车维修专业
一、多媒体教学在实现汽修专业课改目标过程中的意义
在缺乏多媒体和实习设备、检测仪器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顶多加上一张挂图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对照教材、挂图凭想象去理解汽车知识原理,抽象的诊断维修教学过程只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难以理解,只会体现汽修专业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难以对号。而且传统的汽修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不但给中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本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生动和吸引的说教课堂,同样也会导致教师难教,甚至教师产生怕教、厌教的情绪,完成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任务便无从谈起。
现代汽车维修涉及面广,越来越体现出本专业的学科跨度大、与通讯和电子技术结合日趋紧密的特征。最近有专家提出的“原理修车”新概念,这个新概念使得实用性的理论更显在汽修中的重要性。我们绝不能认为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对理论原理的暗弱和忽视,我们不能认为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要求我们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相对以往被大量压缩的课程和有限的课时中对理论原理部分内容进行高效的解说,才能有效地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基础。而运用各式各类的多媒体课件、软件进行灵活多样的直观教学,在发达国家的机械、汽修类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得非常成功、非常广泛,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汽车修理行业是很重视操作经验的,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检测设备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设备有限,根据本修专业课程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力贯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学生观看汽车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通过各种多媒体感性、形象地展现具体知识,加以教师语言的形象解说,引导学生对各零件、部件及工作原理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汽车理论及原理,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轻学习过程中理解抽象理论的困难,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各大部分的结构、相互关系,发展本专业学生认识能力。只有认识到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实用的知识原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才能在随后的实践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解决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缺陷,就要将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把理论教学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领会、验证理论知识。前不久,南京某校成功地示范了“多媒体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开课。该公开课上采用“多媒体理实一体化”的新颖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三者相互融合与补充,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上一位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内容,让学生熟悉配气机构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拆装的步骤;接着由另一位老师对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实际拆装的示范讲解。两位老师默契的配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了实物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难想象缺少多媒体手段的条件下,欲实现上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获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将是不可能的。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直观演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包括利用现代制作的各类多媒体课件、影视资料。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是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或者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如采用汽车电控发动机教学软件,能采用二维与三维结合的方式生动、详尽地展示电控发动机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动态工作过程和原理,学生们看的尽心,听得尽情,兴趣盎然。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视频展示现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拍摄的生产一线的老师傅的操作,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或反思、巩固学过的技能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方法。这也是汽修专业课教学中比较典型的方法。当然,根据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必要时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有目的的、计划明确的参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维修工作氛围,回校后做好参观总结,并以视频重点回顾操作过程,附以解说突出技术要点,加深体验和印象。
关键词:视频教学;勘察技术;视频采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54-02
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作为重点学科,在培养工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同等专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教育主管部门评价高。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多种学科综合应用的技术学科,主导课程《岩土钻掘工程学》为国家精品课程,《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为湖北省精品课程,毕业生主要从事岩心钻探、石油钻井和基础工程等实际工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现场情景教学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注重教学与市场的接轨,这对缩短学生走入社会的“磨合期”,“零距离”培养钻探人才,尽快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意识非常重要。因此,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意义重大。
一、视频教学现状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现场教学的重要性是传统意义的多媒体课件无法表达出来的。由于专业特殊性和学生教学经费的局限性,结合现场实践开展教学存在极大的困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视频情景教学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活化文本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视频的课堂展示,能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理解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要点,能直观展现工程现场,复现钻井过程,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益,同时,也有利于高效率补充学校现场教学中的经费不足。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主要载体,硬件如果融合了文本、静态图片、动画和影视音频资料等素材因子,工科专业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就会有质的改变。相比较而言,“文字课程资料的传递”[2]已经不适应形势;动画虽然生动但一般也是“虚拟”给学生一种陌生不真实的感觉,而视频教学能传递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达的声音、情景信息,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没有表演、做作的成分。视频展示将逐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3]。随着数码摄影设备的普及和视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视频情景教学的魅力日益凸显和绽放。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各高校相继开展电化教学工作,因它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与感染力,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4]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专门的电化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随着计算机和视频数码设备的大量普及,教学视频的应用条件业已成熟,各高校多媒体教室相当普遍,因此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迄今为止,专业教学录像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影视资料,陈旧老化、零乱,原有的视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向学生传达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要点的要求,并且由于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教学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一些问题,也无法满足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如20世纪80年代初,各石油院校联合摄制了系列教学片石油工程共8集,在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年代久远的声像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要求[5]。加上老式录像带严重老化,转制成VCD后分辨率低,画面模糊,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形成影像教学资料,实现教学共享。一方面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生产现场教学成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编撰遴选,有的放矢形成的影像资料更加系统和具有针对性,能实现生产情景再现,让学生近似零距离感觉施工现场,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既能为本科、研究生教学服务,为职业培训提供素材,又能节省学校现场教学成本。因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能有效体现。
二、专业视频教学资源的采录方法探讨
教学视频的制作传统上是各大相关院校组成联合体,“集体讨论,团队制作,共同应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专门经费来源,由专人负责,成果共享。客观地讲,目前该模式协调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为视频资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高效高质量建立和制作视频资源值得探讨。根据目前专业教学现状和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各专业老师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视频采录提供信息或条件,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因势利导鼓励采录工作。视频的采录需要根据工程现场所具有的条件进行遴选片段,需要专业教学老师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带有目的和针对性地采录资料,然后形成与教学内容互为补充的知识节点,最后通过汇总讨论,汇集不同典型视频进行剧本编录,配字配音,形成体系。如果“各自为战”,可用的教学资源则会相对匮乏,根本无法形成体系满足教学的需求。获取视频资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网上引擎[1]:可以收集到与专业相关的少量视频,而且网上视频一般以商业为目的,分辨率较低,零乱不全,不适合高质量的教学共享;(2)商业市场宣传影像:专业性和指向性不适合教学;(3)现场采集:由于钻探技术涵盖很宽,先进技术、新技术很难有机会再集中展现,采用编制通用教材的模式,组建课程教学片编制组进行专门采录的费用太高。因此最适宜的方式是利用一些典型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就地取材,形成视频资料。典型的工程项目,多种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将在现场得到集成应用,而以此背景为蓝本的影像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再结合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求对影像资料进行精选、编辑、升华和专业制作,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编辑加工,形成集知识性、传播性、时效性和艺术观赏性于一体,兼顾深度和广度的视频教学影像,为教学服务。如对于岩心钻探而言,内容应该包括:工程钻井现场;钻井设备;钻井液循环和固相控制系统;钻柱,钻具,钻头;钻进参数监测与控制;防斜与纠斜;钻井工艺流程;新技术,新方法专题等内容的采集与编辑。具体步骤建议如下:
1.依托典型项目的实施,现场采集收录生产过程视频,特别是行业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的应用过程。
2.结合专业教学,提炼知识点,对脚本进行编写。脚本的制作非常关键,编写时应注重表述形式和影像资料的交互性,实现教学共享。
3.精选现场生产场面和新技术应用镜头,实现生产场面情景再现,力求把行业最新技术现状生动表达出来。
勘察专业实践性强,现场影像视频教学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生产现场教学成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编撰遴选,有的放矢形成的影像视频更加系统和具有针对性,能实现生产情景再现,让学生近似零距离感觉施工现场,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教师应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研究方案,组织力量,提供条件,制作高水平的影像资料,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德才.论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料作用的发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
[2]卓越集团.教学视频的必要性及标准的探讨[DB/OL].技术在线.
[3]肖静.教学“宠儿”──视频展示台[J].时代教育,2008,(2).
[4]陈宗让,李骥平,李晓铭.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9,(7).
[5]张晓西,张惠.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教学中声像教学的重要性与制作策略[J].中国地质教育,2010,(增刊).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39-01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1.1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一些抽象的物理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应,而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教学方法能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通过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动态变化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信息而形成鲜明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如电源电动势、曲线运动的轨迹、原子核的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等。一些实验教材对实验的原理等都有较详细的介绍,但面较窄、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在预习时难以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将实验原理,仪器使用等都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出来,大大增强了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通过模拟实验后使学生学得更扎实、透彻。
1.2有利于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嘴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倘若在物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在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前可在机上作仿真实验,对实验过程、步骤、规程都预演一遍,这样不仅缩短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质量而且能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1教学演示。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保持率。然而有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设备进行演示。如罗兰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布朗运动、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不但可明显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而且可做到声、文、图并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克服了实物演示现象不明显,实验失败,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演示准备间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把肉眼无法捕捉的瞬态变化缓慢地呈现在显示屏上,也可以将变化极慢的现象缩短在瞬间,使所需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如在讲授横波的特点时,我们总是用水平悬挂的橡皮绳中振动的传播为例,而橡皮绳的演示又特别不容易成功,其原因与波的传播速度有关,可以把橡皮绳的横波近似地看成是张紧的弦中振动传播的模式,其波速 演示时希望波速不要太大,则选择线密度 大一些的橡皮绳进行实验,但 一加大,橡皮绳在自身所受重力的作用下拉得更紧。即T也增大,而波速却降低不了,波速一大,学生还来不及观察,波已反射回来,演示效果差,而且细橡皮绳振动时,坐在后排的同学看不清现象,坐在旁边的同学看到的现象又有偏差。而我们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模拟演示,可以把横波的传播现象缓慢地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利用背景和颜色处理技术,把质点振动和波的传播形象地加以区别,在演示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演讲词说明振幅与波长的概念、横波的特点、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或偶数倍质点振动时的相位关系等。这样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2模拟过程。物理教学中不可避免要解答一些综合题,如电磁场应用综合题,由于这些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点多,难点高,特别是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要求强等特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分析过程混乱,概念不清,进而很难完成解答。而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方法,把难以想象的空间问题,进行动画呈现,把复杂的过程形象地描述出来,加深学生的感观认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注重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是是否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前提和关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选择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课堂上无法用实验演示或虽可演示但无法揭示其本质规律的物理过程,抽象难懂的思维过程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便于观察的目的。同时,还必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凡是能实际操作而且实验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或教师用语言能讲清楚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多媒体教学,如天体的运动规律(日食、月食)、 地震波传播、波的叠加等过程,扩散和布朗运动、原子的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直观展示,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难以想象和接受,但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起到减时增效,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病理课;中职院校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它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的改变和转归。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病理课授课方式为病理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兴趣很高,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大约为5.64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约4.2亿,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占到一半,高等学校学生几乎人人都会上网。其中90.5%的大学生获得信息都来源于互联网。为此,本文就新媒体技术与病理课程教学的结合进行了探索。
一、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课程的教学对象和课程设计
1.教学对象
本次选择的教学对象为普专护理8、9、10、11班的学生。其中8、9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班级,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采用新媒体技术;10、11班的学生作为试点班级,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采用病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
2.课程设计
设计探索性实验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到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撰写论文。不仅保证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上课之前老师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向学生提供授课讲义,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发放相关的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由拓展知识点,只要学生需要的知识,在课堂上可以很便捷地利用网络找到相关资源,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最后是课后提升阶段,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课外练习题,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并利用微信公众号从各高校的精品资源课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二、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课程的教学结果
1.学生总结
授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认为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有的病变特点特别抽象,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在网上查到很多病理图片、视频等资源,这样使相关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新媒体技术能引导学生将病理学理论与临床疾病对应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教学成绩
本学期病理课程结束后,授课老师对病理课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进行分析。从试卷成绩来看,实验班级的平均分为66.85分,对照班级的平均分为65.06分,经t检验两组平均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
表1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病理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比较组别n成绩P对照组12165.06 实验组12166.85P
三、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课程的教学讨论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改变教学方法,随时控制教学进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课教学的探索,我们有如下发现: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课程教学的有利方面:在授课前根据教师发放的资料,学生能够找出问题,并通过新媒体技术找到相关资源解决问题。从学生总结及成绩分析结果显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内容检索工具,以方便W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选择学习材料。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导航,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利用QQ群、微信群等交流方式,W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相关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使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教学 多元文化 兴趣 欣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改革的力度,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个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知识获得越来越便利,学生也越来越依赖这种快捷的沟通形式。作为一名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努力学习、掌握网络知识,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知识的多面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供多方面的音乐素材,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媒体创造音乐情景
现在音乐教学越来越注重情景的营造,而多媒体教学正是营造音乐情景的最好教学工具。音乐需要学生用心聆听、体会,进而转化为一种情感的流露。学生在体会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理解音乐的表现力,能够想象出音乐所描绘出的那种场景。在音乐教学初期,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所描绘出的场景用多媒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多媒体描绘的场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音乐,进而提高学生体会音乐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唱脸谱》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提前收集好的各种形式的脸谱打到屏幕上,先让学生对这些京剧素材有一些了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唱脸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浮现出刚才那些画面。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和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文化教育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有的音乐会涉及到许多学生日常接触不到的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普及。音乐具有其多元性,它表现的不仅是一种情感,其背后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背景。比如,中国各式各样的民歌,不同民族的歌曲具有不用的民族风格,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果学生对民族文化一知半解,那么就无法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更无法体会到音乐所描画的场景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的同时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去接受。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音乐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就要使我们的课堂集趣味性、多样性、自由性为一体,而多媒体教学正具有这些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整体把握课程,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和现代化服务。这样的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人才必然是具有未来意识的人才,人的发展也不再是自我封闭和自我独立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是音乐教师必备的素质。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融声、光、电于一体,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文化素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虽然多媒体的运用有诸多好处,但在利用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不分情况、不分时机地滥用多媒体。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媒体,实现优势互补,以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小琴,《浅析音乐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黄映玲,《依托多媒体构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0年Z1期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水平 课件质量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07-02
现今社会正处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这就向承担知识传递任务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信息技术进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与使用,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培养复合型、通识型人才的需要。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件质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图表、彩色文字、动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加强记忆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即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练的层次、练的力度。还可以当堂得到反馈信息。由此看来,多媒体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让自己的课件达到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程度,就要支认真学习相关软件技术,收集更多的信息与资料,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课件不断完善,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二、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1.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虚拟现实,此技术可以模拟建立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使学习者似乎身临其境,目前我校的旅游专业正在创建虚拟景点现实讲解的实训室。
2.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电子图书阅览室,它可以使学生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地获取知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各类教学信息,如图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用于教学展示、宣传展示等,对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利用国际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的课程传递和教学,实现远距离教学探究。
5.网上学校,是指将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搬上网络,在网上学校,学习者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入学报名和注册、学习、考试、获得学分等。
6.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是指基于网络来进行群体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效益,而且,也有助于对学习者合作精神的培养。去年我国进行的“国培计划”的远程教育就属于此类形式。
三、信息技术进校园带来的挑战性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能力培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没有心思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培训教师在思想上的认识,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整合学科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真正的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因有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有限,下载的课件、教案等没有经过细心的修改和合理运用,有些教师在运用课件上课时,没把握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内容多时为了赶时间像放电影一样划过,内容少时上到最后还剩下时间不知道干什么,出现课堂冷场,上课时没能真正体现课件的优越性。
资源共享里的课件、资料可以参考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修改课件适当运用课件,在这过程中也不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给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有压力就有进步,使教师快速适应新型教学模式,融入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语言教学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为教师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能将儿童的学习和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多媒体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了幼儿的情感共鸣。
例如,大班故事《神奇的云朵》,可爱的小狮子在梦中长出了一对翅膀来到蓝蓝的天空中,明亮的色彩一下子吸引了幼儿。随着故事的讲述,多媒体展示云朵不断变换着形态……幼儿产生好奇和疑问,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云朵为什么可以变成各种东西呢?都变成了哪些东西?”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到活动中,争先恐后地编着故事。直至整个活动之后,幼儿都兴致未尽。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二、多媒体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幼儿受身心发展的限制,有许多难以理解的词,很难在表达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通过多媒体操作帮助,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象,图像直观,化难为易,让幼儿亲临其境,顺利地理解了词义。多媒体技术给予了幼儿良好的图像感受,促进了其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三只小猪》的故事中,幼儿对“猛扑”“急忙”“夸奖”这几个词难以理解。(1)我利用慢放的功能播放大灰狼朝着小猪猛扑的画面,并引导幼儿分组模仿大灰狼猛扑的动作以及小猪害怕叫救命的话语,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猛扑”这一词。(2)反复播放猪弟弟对猪哥哥喊道“猪哥哥,快到我的石头房子里来”,猪哥哥急忙向房子里跑去的画面。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了疑点,悟出了“急忙”这一词的实质。(3)教师将猪妈妈夸奖猪弟弟的画面设置成定格状态,让幼儿能更仔细地观察到小猪们的不同表情,猪弟弟受表扬的画面,这样幼儿便顺利地理解了“夸奖”的含义。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种技巧,顺利地帮幼儿理解了词义。
三、多媒体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教学除了在视觉上的优势外,它还将听觉艺术融入语言活动中来,营造出一种声、情、意交融的语言氛围。既能完整欣赏文学作品内容,又能让幼儿在视觉与听觉的交替作用下,与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例如,童话故事《小兔请客》,小兔生日,请公鸡、小狗、小猫到家里做客,唯独没请小狐狸。多媒体中把小动物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出朋友们要去做客的喜悦心情和小狐狸狡猾、气急败坏的样子。幼儿随着多媒体又喜又气,接下来的表演活动,他们模仿小动物说话,语调、语气随着感情不断变化,表演现场热闹,气氛欢快。
四、多媒体教学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动态的画面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多媒体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抽象的书面语言变为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意境优美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制作了一个声像结合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安静的池塘里、幽幽的小树林、孤单的小蝌蚪,幼儿仿佛来到了森林里。此时,加上教师开放式的提问,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鸟找妈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在语言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义,还能扩展幼儿的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