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概念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历史学习中,涉及许多历史概念,许多学生不太注意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对概念模糊却企图学好历史,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整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学习历史,离不开基本的历史概念,只有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才能掌握历史知识。有些概念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去理解才能掌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这类概念进行层层细分,化繁为简、化粗为细,便于学生把握。我认为细分概念就是将某一复杂概念作为一个总概念,在其内涵中划分出相应的子概念,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在子概念下划分出下一级子概念,以达到完整地认识概念的目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许多复杂概念比较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其复杂的内涵,如经济、政治、生产力、生产关系、科技等,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从细处着手,由分到总来把握概念。我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复杂历史概念进行分解,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分解历史概念的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做法。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我首先从总体上将中国古代历史分解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技、军事、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历史类别,并将它们作为一个个总概念,使学生明确,我国古代历史具体包含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学习历史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其次,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历史现象进一步划分,使学生明确经济、政治等历史现象还包含哪些内容,即经济、政治等总概念还可以分为哪些子概念。如经济现象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统治者发展经济的措施、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各朝代经济发展的程度、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经济的自然环境等子概念。政治现象包括政权的变迁和建设、政体的建立和变化、政治制度建设、政局的变化、阶级及其关系等子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经济、政治等历史现象时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为了更加具体,在学习中我们还需再进一步对概念进行细分,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即将子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如分解经济现象中的经济部门,可以将中国古代的经济部门分解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大部门;将生产力的发展分解为劳动者的因素、生产工具的因素、劳动对象的因素等;生产关系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等。
如果到这一步学生还是不能较好的把握总概念,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对子概念进行细分,如中国古代农业可分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农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品种、布局、水利、施肥、产量、质量、户数、赋税、农产品商品化等。古代手工业可分为:冶铸、陶瓷、纺织、制盐、漆器、造纸、建筑、印刷等。古代商业可分为:商人、货币、商品、交通、市场、城市、中心、边贸、外贸等。这样,概念的内容就相当具体了,学生在认识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等历史现象时,就可从具体的细处入手,很容易掌握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时,我指导学生首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解读,再去发掘生产力下面的因素,学生就理解到铁器是属于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要素,生产工具的革新能表明经济的发展。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而土地是生产资料,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在生产工具革新、劳动者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的情况下逐步确立的,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学会细分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厘清教材结构。如利用概念分解建立关于“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的知识结构。示例如下: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 农业
1、 土地资源的开发:江南、岭南
2、 农作物耕种面积的扩大:南方水稻
3、 新式农具的使用:江东的曲辕犁
4、 大量水利设施的兴修
5、 布局:北粟南稻
二、 手工业
1、 丝织业:有的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2、 瓷器:“南青北白”、唐三彩
3、 造船:“海上霸王”、推进器的战舰
三、 商业
1、 交通:运河、长江,丝绸之路
2、 货币:开元通宝
3、 市场:市、管理官员、邸店、柜坊、夜市出现、草市
4、 商人:大中小商人、胡商、外商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61-01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新课标教材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广泛普及开来。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以科学、客观、中立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基础概念需要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记忆,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它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帮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和清晰的记忆概念、理解概念、比较概念以及应用概念,从而通过概念看出历史现象的特征,探究出历史事件的本质。下面就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思考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应用概念教学手段。
一、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需要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综合掌握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概念的应用,从而培养出全面性的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汲取历史事件带来的智慧,达到提升自己内涵、开阔自身视野以及丰富内心情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历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试能力有如下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高中历史实行概念教学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概念传授,让学生以规范的、可理解的框架入手,来达到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概念教学方式的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发表自身的言论和看法,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来把握住时代变迁的节奏,学习其中的奥妙与大智慧[1]。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教学,形成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积淀,通过对抽象的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和探讨,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使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及基本原则
1、高中历史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概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原则提示,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论述,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概念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在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的进程下,让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要义准确把握,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接着,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对既定的历史概念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出以及探讨,以学生对当前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结合学生对疑点、难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式的探讨和方法选择[2]。
2、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总共有五点:渐进性原则,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概念理解的复杂程度为基础;选择性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设定,制定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挥对历史概念的看法和思考;系统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每节历史课、每个学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中历史概念进行规划和设置,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目的性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历史概念,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
三、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首先,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概念进行梳理,处理好每个阶段历史概念的衔接,总结各阶段历史概念的特征本质。实行概念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把握,为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并在当前阶段的学习之后,为学生指出该历史概念的前后背景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其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认识规律为前提,处理好概念教学浅入深出的节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历史概念掌握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以认识规律为基础,制定符合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概念定位,从而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3]。最后,遵循历史概念的客观性,处理好每个概念之间的环节联系。在概念的引入和分析中,要帮助学生从表面入手,建立起直观性更强、理解性更深的教学方式,引用具体实例来降低历史概念的抽象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概念的客观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单纯教学,更是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中,发现和探索人类进步的精神以及时展的先进意义。而在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概念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来说有着很好的点拨和开发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客观科学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概念式的启迪,基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对教学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达到学生能够从概念入手,更加准确和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总的来说,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其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综合形成,概念教学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多元智力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 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06:33-35.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 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 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 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 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 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 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 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 、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三、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 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 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四、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 ,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 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 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 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 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 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论文摘要:概念图是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的意义联系的图表。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历史沿革及其实践模式,能清晰地展示探究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概念图(concept map)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Joseph D.Novak教授提出的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的意义联系的图表,它是以视觉再现认知结构、外化概念和命题的一种方法,又称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概念地图(concept maps)或概念网(concept webbing)。[1]研究表明,这种视觉图表容易被学习者快速识别并迅速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系统的整体理解力。[2]本世纪初,概念图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尝试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如学科教与学、评估工具、远程教学系统及网络课程的开发、计算机人工智能、企业管理等等。
事实说明,概念图具有信息量大、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可读性强、易于理解,延展性强、填补修复容易等特点。[3]近年来,挖掘并利用概念图的功能的研究已成为概念图研究的热点。本文拟用概念图解读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界定
目前,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界定纷繁多样,角度不同、情境不同,解读也不同。虽然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均包涵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即“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4]我们从“学”的方面、“教”的方面和“科学研究”方面三个视角进一步细化,探析其内涵,见图1。
二、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沿革
探究式教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鉴于此,我们以时间为脉络,追溯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渊源,比较不同时期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如图2。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它是基于教学的可操作性而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程序,它最显著特征是构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5]目前,常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自探共究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共同研究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从情景、协作、会话中,让学生建构知识;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知识问题化和问题解决知识化的思想,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以问题体现教学的精髓。
实施模式:见图3
2.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吸纳“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双主模式主要包括:5E循环教学模式和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1)5E循环教学模式。
奥德瑞、乔潘等人的5E循环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学课程发展研究计划》──70年代早期从幼儿园到6年级的科学计划,也是最原始的探究课程计划模式。[6]它包括五个阶段:吸引阶段(engagement)、探索阶段(exploration)、解释阶段(explanation)、融合阶段(elaboration)、评价阶段(evaluation)。5E循环教学就是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完成探究课题。该模式从学生“做”科学,对学习的渴望,寻找机会协作并实现合作;通过做科学,修正自己的想法、承担危险以及展现正确的怀疑、批判等意愿方面体现了科学探究对学生的要求。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传授核心知识,学生主动应用知识、理论。
实施模式:见图4
(2)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是理查德·萨其曼(Richard Suchman)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之后,结合教学法因素概括而成。它训练学生组织资料,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以及建立和验证理论,是一种由事实到理论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再现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6]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这样的程序。具体实施如图5。
四、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将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师生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我们开展“抽水马桶节水研究”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如今进入楼房居住的人愈来愈多,家家都用抽水马桶,大量的自来水被用作冲洗马桶而流失掉了,怎样用适当的水完成冲洗工作,既对家庭经济实惠,又为国家节省更多资源呢?
探究问题:冲水马桶节水问题
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和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探究内容、探究步骤、时间进程、人员分工等等,并把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及方案用宏观概念图全部拟订出来,形成完备的研究方案,以方便操作。
组织研究活动:按图7进行分工实施。
修正和完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五、结语
概念图是用简单的图示来表征知识的有效工具,是知识的高度浓缩。用它来解读探究式教学,可以使我们轻松地理解其内涵、历史发展及实践模式。将概念图引入到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可以使研究者思路明确,轻松地把握探究过程,清晰地展示探究成果,最终达到提升研究者探究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Joseph.D.Novak & D.B.Gowin(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 and Cambridge ,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Klein, S. P., Kuh, G. D., Chun, M., Hamilton, L., & Shavelson, R. (2005). An approach to measuring cognitive outcomes acros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46,(3):251~276.
[3] Yin, Y., Vanides, J., Ruiz-Primo, M. A., Ayala, C. C., & Shavelson, R. J. (2005).Comparison of Two Concept-Mapping Techniques: Implications for Scoring, Interpretation and U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2):166~184.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
[5]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80.
一、巧设实验,引发冲突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具有对物理事实的认识,即前概念,前概念往往是不正确的,而且也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如何让前概念成为物理概念的生长点呢?关键是剖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前概念的不合理性。
为了让学生主动进行比较、建构,直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设计一个好的实验是基础。通过实践,本人认为以下三种类型的实验最有效:
1. 直觉――实验型
高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凭直觉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推理判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先作出判断,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当实验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时,直觉的判断与实验事实之间的强烈对比,必然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
2. 已知――实验型
随着学生的学习,知识的丰富,认识水平的提高,要求掌握的物理概念的抽象性、精确性也在不断提高。当面对新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于用已知的旧概念进行分析。为了完善学生原有的概念结构,设计实验时必须设法突出与原来知识的不同之处,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发认知冲突。
3. 实验――实验型
这是前后两个现象互相矛盾的一组实验。教师首先做一个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可以分析的实验,第二个实验与第一个实验类似,但实验现象与第一个实验截然不同。利用这样一组矛盾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来的思维平衡态,激起学生反思自己的概念结构,引发认知冲突。
二、搭建平台,主动探究
我校生源基本是初中里的中等生,进入高中后,他们往往自信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过程中参与的欲望不强。但是,事实证明,只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变灌输为探究,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1. 创设问题,营造探究
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如观察、实验等,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力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营造探究氛围。
2. 针对问题,自主探究
原先备课时,总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怎样讲得明白、讲得清楚放在首位。但是,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就必须把学生探索、思考等活动放在首位。在备探究式的课时要思考:哪些是老师不讲不行的内容?如,促进学生新旧知识连接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或进一步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内容、学生苦思而未解的疑问等等;可以由学生尝试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
3. 交流合作,评价结果
物理课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合作完成。由于探究的结果是大家的,每个同学都会在尽量做好自己的任务的同时关心其他同事的任务。
在评价结果时,学生不仅要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由于大家是平等的关系,都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思维碰撞,发现物理概念的本质。
三、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定义就算理解物理概念了,因此,在建立概念后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概念,让学生在运用概念中发现对概念理解的偏差。
因此,为了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得到加深、巩固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置问题:
1. 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问
概念的内涵既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质”,又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量”。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一属性的一类现象或事物。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问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2. 根据概念的特征设问
物理概念因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可以根据不同物理概念的不同特点设置问题。
对于相似概念也可以从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出发,进行比较。
3. 在开放的情景中设问
在开放的情景中设问,就是在一个物理情景中,没有明确指出用什么物理概念进行分析,或没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正确选择和分析。例如:某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一个小圆孔,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孔的大小未限定,随着孔的尺寸变小分别会出现:圆形光斑;光源的倒像;衍射条纹。通过分析学生对“光线”“光的衍射”等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全面,更能抓住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提供成功体验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效率提高问题,是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较为关心的问题,许多教师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究和尝试。我认为,当前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最为关键之处就在于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作为组织教学工作的主导,改进教学方式手段,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改变“小学科”观念,确保历史课程标准严格执行
在许多学校,历史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条件经常受到限制,比如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一到期中或是期末复习时期,历史教学时间通常会被语数外学科所占用。比如,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向深层次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都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悖,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树立起科学的历史教学观,保障历史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首先,教师要从制度上保障历史教学不受影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安排,不得随意删减教学课时,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在事后也要补充相应的教学课时,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其次,教师要精心组织历史教学活动,从教学设计、过程组织及活动开展等方面,都要加强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改变“满堂灌”观念,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式研究,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灌输,教学方式陈旧,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性目标,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授人以渔”,对学生开展启发引导,不再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其通过自身努力来主动获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同时也发展了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内容时,我不再进行单向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设计了一组思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其背后的实质是什么?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局势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及交战双方是什么?双方的地理位置、及战争计划是什么?欧洲战场有哪三条战线?叙述其主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促使一战结束的原因、主要事件、标志格式什么?一战的性质和影响如何?”通过这样一组前后联系、逐层深入的探究题,我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自己在小组之间巡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改变“死教材”观念,注重完善补充现有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就教材讲教材”,书本中说什么自己就教什么,陷入教条主义框框。教材因为受到编辑篇幅的影响,难以充分展示更多的历史教学信息,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则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制约。历史教师应当具有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对教材进行进一步完善,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我在历史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首先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据教材内容补充生动形象的教学信息,将枯燥的文字、数字通过形象的影音展示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如教学“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内容时,我选取了大型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专题片中的精彩片段,从衣食住行等学生非常熟悉的方面开展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发展的伟大成就,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感知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如教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了解。学生通过事先准备,为教学活动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城乡低保制度、重大困难救助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增强了教学氛围活跃程度。
四、改变“应试性”观念,强化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部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学活动的应试性,一味地注重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对于历史教学所承担的思想教育重任兼顾不足,弱化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效,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加以改进。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如教学“一国两制”及祖国统一等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能够保障祖国顺利收回港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明白,日益强大的国力才是保障领土和完整的最得力依靠,正是因为中国国力强大了,国防强大了,才能够顺利收回港澳,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进一步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职责,激励学生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深化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读后感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联系实际;运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那么,物理概念教学中怎样做好“联系实际,运用概念”呢?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出的实际问题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遵循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当学生刚接受了某个物理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片面的,如果这时马上向学生提出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会被复杂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把所学的概念与实际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既不能运用概念认识实际问题的本质,又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就会使概念教学陷入混乱的状态,因此概念教学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物理概念教学。
二、在运用概念中,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对一些类似的有关概念要进行同中求异,异中见同,反复深化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要求学生必须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就要对两个概念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就可以使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概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理解概念的过程。严格来说,学生弄懂了某个物理概念不应该是由教师教懂的,而应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想懂的,思考促进了概念掌握,而联系实际用概念又将发展思维能力。实际问题丰富多彩,各种物理概念交错其中,要弄清现象起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就要进行深刻的思考。
怎样才能在运用概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悟”出道理,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学生留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
关键词:转变教学观念;物理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45-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看出新课改对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迫切要求,传统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模式不再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呢?结合物理教学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变单一化为综合化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而在当今素质教育普及的时代,“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到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猛烈发展,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因而,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把信息变为知识,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触类旁通。从而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3、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规定“上课答问、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时课堂就像一个“大茶馆”,学生学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者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二、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优化课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从课型建设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常见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型
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2、目标型
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物理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3、交互型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强调师生合作,教学合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三、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评价是教改的杠杆。随着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势必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功能,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新的评价体制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会学”,突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向性
要通过这种评价,使教师明白:“教学生学”是维持性的教学,只是一味地面向过去,而“教学生会学”则是创造性的教学,他面向未来,旨在引导学生迎接未来的知识挑战。
2、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权重性
要通过这种评价,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物理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在教学方式的评价中设立教学方式有创新或勇于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等条目,并加大这方面的正向权重。反之,对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师,则趋向于负向权重,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从“笼统”、“模糊”到“量化”、“标准化”,突出教学活动评价的规范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在课堂教育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主要目的,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地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现、探索以及创造的学习空间,并且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优良学生,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问题,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是在针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实践中教师要承担起 “传授者” “参与者”“促进者”“学习伙伴”等多种角色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教师的教育、教学应该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有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必须正视学生及其发展,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创造性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根本要求
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到了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急剧增加,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贮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将更有意义,我们的教学仅仅靠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它强调教师如何教,不管学生怎样学,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是“培养能复制某些知识材料,具有从事某些规定的智力活动的技能,并且能复制教师思想的学生,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学习”。这种主要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不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要求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看做“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因此,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师行为必须转变
1.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要针对学习者的自动自发而进行。建构主义认为:“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化为己有的知识。那些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对他来说是没有用的。”在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认为重要的,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其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就会抢座位听课;而他们认为不重要的,没有兴趣的学科就上课打瞌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究性,才能进行有效教学。
2.教学中要多创设问题情境,多提供学生可以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动机,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及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空间和资源。
3.教师要多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真实或类似的环境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