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

第1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当代内涵;教学创新

一、在我国,工艺美术从其专业内涵上讲,完全可以概括成一个大的专业门类,从其承载的实际内容上看,定位为一个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的贴切,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知识涵盖面和专业属性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它强调材料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现造型特点的同时还要有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独特的艺术趣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地域特色、时代演进和技术更新,散落于民间的各项传统技艺不断的发展传承着,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工艺流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已经流传久远的各项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开始褪去往日的光彩,有些手工技艺甚至开始逐步走向衰亡。在当下文化状态里,传统文化遗产被“快餐文化、实用主义”包围其中,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演进与通用,逐渐替代和弱化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工艺美术领域面临着传统工艺的断代、失传的严峻现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本着挽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宗旨,整合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内涵,于2013年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旨在通过高校教育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处于濒危境况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一方面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达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属性,为了避免空洞的、陈旧的、缺乏指向性的教学计划,高校在开设工艺美术专业时,专业对位性的思考和课程设置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变成了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兴衰的重中之重。

三、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美术专业的内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创新更加势在必行。

1首先,国内多数新近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中,其开设的课程与工艺美术专业应具备的内涵与定位相去甚远,亦或可说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具有承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要求的条件积累,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条件,完成教学,则需对现行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与实践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首先应该依据原有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的调研、开发利用民间、地域的资源特点,深化有价值的工艺品种类资源及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工艺材料资源等,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完成真正意义的工艺美术教学。

2其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调整,需要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原材料特点等,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历史积累,改革内容的制定要与学校现有资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和现有资源。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明确对位性的分类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在夯实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能力架构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具体应该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模块、材料技法模块和创意制作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开展思路,模块内的课程设置紧贴对应能力培养要求。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工艺美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材料技法、创意制作环节提供了根基;材料技法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材料应用能力和形式表现的有机结合,强调“因材施艺”的教学宗旨。

3再次,有了较为完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的推进方式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位性的分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民间的工艺美术专家和学者进入课堂,为专业学生进行直观的、对位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感受,带来“原滋原味”的地道专业印象;与此同时,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可以利用的地域资源条件里,积极拓展专业外延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到第一线去实践和感受专业的内涵,在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切身感受,学生们将获得第一手的认知经验,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选与集中、引进与外放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制定的整体思路和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第2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当前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关键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应用与创造并行,智商、情商并重,培养专业基础好、设计实践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师资,二需设施,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所以,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多方面展开。首先,明确师资队伍的需求。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院校很少设置项目实践类的课程,教师也较少从事此类的设计活动。一些真正的工艺美术高手在民间,他们熟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但却因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未能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匮乏。此外,一些工艺美术院校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队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校企合作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校外的企业资源(工艺美术大师)引进校内,补充了校内师资在实训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校内教师的成长,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外界的资源保障。其次,共享设施平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是分不开的,设计活动本应是贴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服务形式,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其实践教学,使其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活动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设计及其制作需要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工艺、师资、资源等,这些不是一个学校的实验室所能解决的。校企合作的优势便在于可以在互惠的基础上,将校外企业的设施变成校内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早一步进入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此外,校内师生的资源可帮助校外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再次,创新理念教学的要求。每一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有所侧重,因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理当是有所区分的。目前,我国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于纯艺术范围的研究,而较少延伸至工艺制作、商品市场等范畴,这不仅局限了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艺美术的发展既需要培养人才的审美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在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创新。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我们要加强学生就业生存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落后和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实际应用脱节。[2]因而,院校要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合乎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工艺美术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应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工艺美术的培养教育中,也应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工艺美术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

(一)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稳固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导,因而,建设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组织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学院教师的组织结构应调整为:1.学科带头人牵头,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课程体系;2.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并支持与鼓励其参与国内外学术调研与交流;3.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此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建设。此外,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院校还应注重“双师”制度模式的建立,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1.邀请一些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来校演说,借此弥补学生在工艺美术实践运用设计方面的不足;2.对外聘请知名设计师来校兼职讲课,可将一些市场营销背景等信息引进工艺美术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的工艺及其制作技能,借此掌握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向;3.在搭建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校内自身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不应放松,专业实践的教师还应以提高自身实训能力,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致力校企合作的搭建,丰富实践教学的范围

由于学院很难建立起独立、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行业信息及发展的了解,加强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市场及工艺美术相关的工艺技术的掌握。采取校企合作的互利模式,是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与途径。而要保证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就必须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企业为学校提高实训基地,为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设施基础,有利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师生的资源是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帮助其增加市场盈利。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是以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平台,亦可以是院校的优势学科或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合作。可以采用“1+1+1+1”的模式(1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带动1门学科课程,培养1个学生队伍,完成1个项目成果),建立起与企业一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工艺美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在保证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对学生加强技能实践、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抓住几门实用性专业课进行强化训练,使课程安排既有联系性又有针对性,从而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度对专业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依照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及认知规律,把课程划分为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三部分,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首尾相连、完善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的课程设置上,采用“2+1”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他们从观念上完成从艺术到设计的转变;而大三的学生已经划分专业方向,主要安排学习专业课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设计的理念和技能,为大四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的课程安排上,以理论结合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以分析品牌成功案例为主,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演说为辅,为学生将设计与营销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在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应用上,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模式,同时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的形式,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项目策划管理能力,让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及理论基本功,又具备了实际动手能力。[4]2.创新应用型人才课堂的教学模式工艺美术的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不再仅局限于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为学生与知识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自主建立审美、形成思想的关键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已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照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可采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移动应用平台等。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求知,在教学上要发扬学生自我的艺术思想。教师对学生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复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气氛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可采用诸如小组教学、案例展示、实训培养、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5]而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发展亦需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所以,在建设和发展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下,院校应依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逐步形成适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把组建师资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的课程、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5(1)

[2]周峰,刘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J].研究论丛,2010(2).

[3]刘永福.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人才的现状与培养[J].艺术与设计,2010(2).

[4]李茂丹.试论河南地方本科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第3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进程,在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

尽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绩斐然,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却不容乐观。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的现状

1.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招生、就业难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大幅度提升,二产专业如机械加工、焊接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都是在原有地方技校转型成为现有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用工企业多,需求量大,在大型企业工作稳定,工资水平与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但作为近年来刚刚起步的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来讲,招生面临种种压力。因为就业是面向广告公司及装饰公司,企业用工人员较少,并且人员流动过快,并且学生基础较差毕业后不能马上为企业创造价值。长期以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不稳定,工资低、甚至改行。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就业压力大,招生难。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升学无望或学习成绩较差,这就造成进入职校的生源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中等职业工艺美术教育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县镇及部分家庭贫困的城里学生,这构成了现有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并且缺少美术欣赏素养。

3.中职美术专业课程设置陈旧,硬件实施落后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落后,硬件设备上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体制呆板,不能与市场市场同步,不适宜现阶段及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这就造成了现有中职美术专业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改革与创新

1.改变观念才能加快中等职业美术专业的改革

要加快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改革,首要问题是改变观念,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要。

改变观念,不仅仅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工作,想要彻底改变工艺美术专业现状,需要校领导及教育系统领导了解市场,了解专业设置这样才能真正的能在观念上发生改变,从而思考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关系,墨守成规,是不能让中等职业美术专业在新的市场体制下生存。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抛弃不适宜当今社会及市场要求的教学内容,解放思想,让学生及教师能在有效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经验,体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创新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

⑴强化基础知识训练,鼓励教师、学生创新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育有很多学生是在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条件下应试考入中职学校的,若不能打好这些没有专业知识学生的基本功,无疑会影响正常教学,也会阻碍学生未来的创意与设计能力。

学校应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发挥教师与学生潜能,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让创新、创意不再停留于思想意识之中,学校应加大投入相关硬件设施,给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相关书籍、材料等,让创新思维和实践教学能共同成长,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⑵提高文化修养,注重学科交融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学生在本专业内打好基础,还要让他们了解更多与艺术相关的学科。如书法、绘画、文学、雕塑、音乐、舞蹈、电影等。

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倡阅读,让学生多了解课程以外的艺术形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这样学生会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得到灵感,学生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他们的作品充满生命的阳光。

三、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当市场逐步细化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是机遇还有挑战,我们要把握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要充分的研究市场,了解市场,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强调教育教学中的专业性、系统性、学科性,而是要在多元化的市场中找到适合学生就业的方向、目标。逐步走出理论教学为主的旧思路,把企业引入校园,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工艺美术专业的优势。

1.适应市场竞争,学以致用

这应当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育的首要原则,对课程结构安排应该直接有效。社会对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出版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我们要为市场培养人才,即时调整课程设置,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快学生成才的速度,以适应市场需求。

2.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差异很多,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让他们尽快走出学习的怪圈,增强自信,不再恐惧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用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理论,指导自身在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学校要把教室模拟成未来企业的办公环境,把学生领进工地现场,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习惯。

3.以“精”“简”为教学原则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大多文化成绩不太好,没有学习兴趣,对系统的理论理论学习难以静下心来。因此,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精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基本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设计的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凡是非重点的课程,都应弱化,采用减法处理。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去推动,在推动的过程中,学校要推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更要考虑到时展的需要,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市场性。要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有艺术素养,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这样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第4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43-01

在20 世纪,重商实用主义逻辑下的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社会性需求的互动关系更加密切。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在英国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由莫里斯推进的新手工艺运动,把浪漫主义对美的神圣性、传奇化的推崇,转化成对于手工行会的认同。确保了艺术活动和社会需求相互作用,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手工行会关系得到肯定。以建筑艺术为领军,所有艺术门类随时准备合作,创造出和谐的完美。这是社会需求与艺术工作的和谐结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生产被理解,而不是特立独行的天才艺术的灵光一现。

工艺美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工艺美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缺失日益凸现出我国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软肋。中国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整合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资源,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实用人才

工艺美术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特点,决定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产业、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全面提升我国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是与社会接轨,与社会接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合作,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实实践教学实力,加快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实用人才

二、整合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西方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多方面能力。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创建并实施具有前瞻性、渗透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工艺美术与经济联系紧密。工艺美术领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知识更新速度却是缓慢,一些过去被奉为真理的理论和观点不断被颠覆,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而在这些新知识的接收、消化和传递上,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略显迟钝。教学内容只是针对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直接导致毕业学生知识老化。

三、整合教师队伍,状大师资力量,大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全职教师只占编制数的三分之一;社会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师,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客座教师,聘请学术专家和其他院校的客座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积极性的调动。现在相当部分正在从事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全职教师原来都是学纯艺术的。他们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对于工艺美术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掌握不足。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工艺美术市场的实战经验外,绝大部分教师在工艺美术商业运作的实践上显得有些苍白的。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理念中来,则是对工艺美术作品视觉美感的偏执和离开市场、离开受众的张扬创意。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艺术要素的唯美表现及技巧,对于工艺美术理论、消费调查、受众心理、工艺美术效果反馈等重要内容却通通舍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对综合型工艺美术人才的高需求。结合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养。其次,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加入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事业。一方面能够加强目前师资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工艺美术职业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第三,聘请成功企业家、学术专家和兄弟院校教师担任客座教师,传递工艺美术行业的新动态、新讯息、新理念和新观点,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深学生对工艺美术的理解。

四、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着力打造实用性人才

教学方法多元化,在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需要每一位教师进行积极探讨和研究。建议采用课堂设计、大型模拟作业、工艺美术设计比赛、解剖经典工艺美术设计个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如以工艺美术项目为中心,学生自组团队,模拟工艺美术企业从竞标到生产的各个流程。教师把握好大的方向和步骤,给予不同团队一些建议。这种模拟现实的互动教学,学生会更加投入,互相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并且了解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第5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或者认为就应该让那些文化成绩差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我们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我们作为一线的专业教师应该从培养目标及学生生源实际情况入手,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从中受益,而并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

二、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现状工艺美术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如果课堂教学还是采取“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既对理论知识不理解,又对实习、实验不感兴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长期被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很自然地养成了依赖顺从的思维,基本上丧失了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比如:在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工艺技术制作步骤,常常只是给学生看些图片,不做具体的操作讲授,不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不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生往往只是表面上理解,而对整个工艺的流程,关键技能点的掌握心中模糊不清。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

三、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专业教师教学思维。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方法都是跟大学老师传授的方法基本相同,没有具体考虑到所面对的学生水平的差别,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教学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一支队伍必须有一个好的“车头”。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有适应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新模式。

(二)改造旧模式,建立新模式,采用教学新模式。很多就读职业学校美术类的学生都没有美术基础和爱好,所以作为美术类的专业教师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不要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想象力、反思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学,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发表自已观点的舞台,通过岗位模拟、项目目标实现,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所谓“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 以下是本人用“项目”教学方式来完成“室内设计”课程的实践尝试:

1、给学生提供原建筑平面图(学生自己去丈量),并按班级人数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给各组学生制定设计项目书并附带设计条件,以便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2、各组成员根据原始建筑平面图,结合教师提供的设计项目书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从分析原有土建图存在的优缺点入手,找到设计突破口,在解决现存矛盾的同时,使该矛盾转化为一个设计亮点,起到一举多得的设计效果,并指出原建筑平面图不尽如人意的几个方面,通过学生各组讨论、互动、交流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原建筑平面图不足的地方:(1)客厅没有直接采光,阳光主要通过各房间的门进入走廊,然后进入客厅;(2)走廊过宽,不实用;(3)三个居室平面不理想,个别平面使用不方便;(4)卫生间穿套布置,浪费面积;(5)餐厅没有固定位置,学生分组项目分配表;

3.根据项目的布置完成情况各组学生定时汇总设计方案和材料调研情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讲解,并做好成绩分段考核记录,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指导和深度和侧重点也要有所区别,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潜力发挥,让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去,学生通过各组成员讨论、互动、交流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技法,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并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完成这个设计项目。

4、将设计、调查的结果编制成一套较完整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合作企业与业主进行交流并确定实施。

5、“项目”教学模式既可以是情景的模拟,更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与实际案例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争取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该项目的施工阶段安排学生适时跟踪整个工程,在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对施工的工艺、材料的选择、行业规范的要求、施工的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变更等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寻找解决方案。

6、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学习体会,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行成绩考核,进一步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环节。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例教学活动,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实践能力,加强了职业思想的教育,熟悉了用人岗位的环境,培养了独立、合作、创新、吃苦耐劳的思想素质,努力做到了“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实践技能、满足岗位需求的关键所在,“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是我们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2]孙德明.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大观,2003年5期.

第6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35-02

民间工艺美术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华夏文化闪光的瑰宝。然而,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当今,小农经济基础的解体,市场经济的无情冲击,必然影响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相关的民俗文化嬗变,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变异的必然性和消失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一些关心和热爱民间工艺美术的有识之士,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组建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这个由专家、学者和民间艺术家组成的学术组织,成立以来就积极从事民间工艺美术领域的艺术活动,致力于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为繁荣中华民族的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会慨况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8届年会于2013年10月9日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 “回顾与展望,传承与发展”,顾名思义,是对该组织乃至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倡议,在学术交流中,代表们畅所欲言,充满热情,各抒己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刻地感受到,本届年会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成果实属不易。这是一个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国家二级学会,缺乏经费,条件简陋,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在你这样的环境下,却将这样一个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学术盛会坚持办了下来,这一办就是28年。这当然与各级政府的支持,院校专家的指导,以及各地民间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但不容忽略的是,扎根于民间的工艺美术是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之一,群众基础广泛,因而才会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

二、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在会议过程中,各位负有高度危机感与使命感的代表,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聆听了他们的发言之后,总结出以下要点。

第一,民间工艺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丹纳曾说,“艺术与环境从始至终相互契合。环境会接受同它一致的艺术品种,而阻止和淘汰同他不一致的艺术品种。”①由此观点看来,民间工艺美术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最终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但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他们的疑惑和担忧。首先,民间工艺美术在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之后,还能保持性质不变吗?例如,蜡染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但近些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采用了现代的染织技术,解决了水洗掉色等问题,但这还能称其是传统蜡染工艺吗?一项民间工艺美术如果在材料、理念、技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如此与现代艺术还有何异?

其次,不少民间工艺美术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需遵循 “本真性”②的保护原则,即保持工艺的原汁原味,那么,改革与创新是否会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本真性”原则?

对此,一些学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传承”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料库、保护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人,或通过民俗博物馆,将传统的民间工艺原汁原味地保存、记录和传承下去,这方面可以由政府作为主导。“至于开发、创新则完全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进行”,③即民间工艺美术的商业开发,这方面由环境和市场主导。

但此理论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特别是对于原本就走市场路线的民间工艺类型,艺人既是技艺的传承者,同时又是商业的开发者,如果强行一分为二,必然导致其中一个“平台”受到影响。如何处理好两个“平台”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如何处理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这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此问题的探讨,必然还将继续深入下去。

第二、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工业化生产的严重冲击,导致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难留,一些民间工艺门类濒临失传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青年人观念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只有高等院校开设的美术、设计类专业才是社会的主流,有较高的认可度,也便于就业,而民间工艺则是乡村艺人从事的工作,虽然生动有趣、富有乡土气息,但相比学院艺术,它是显得粗糙和低级,因此他们不会选择此行业。此外,一些类别的民间工艺复杂,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这也是造成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在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些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然而,现有的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以文化宣传为主,缺少实践,尤其如缂丝、玉雕等工艺类别实践教学,由于学习时间长,教学难度大,不易展开。而一些以工艺技能培养为目的的学校,多为高职高专,层次较低,师资设备条件有限,培养对象也存在着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这制约了以后的发展。一部分学生选择此专业是觉得新奇,只为了取得学位证书,毕业后也不会从事该行业,所以在此条件下培养出的工艺美术人才,还不符合传承的要求。

第三、政策支持乏力的问题。

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离不开政府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从2006年开始,国家确定并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民间工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但还有一些保护政策,却没有落实到位。政策性乏力,是行业内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这是事实。目前我们还缺乏完整的保护、扶持和促进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政策体系,对于规范市场,对于体制改革,对于价值保证,对于收藏和保护制度等等,缺乏许多有力的限制、调节、引导、激励的制度和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损伤着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势头和力量,客观上形成了发展乏力的后果。例如,某地政府在规划中声称,为了保护和弘扬民间工艺美术,决定在某处建设大型工艺品产销中心。但事实上,项目完成后,因租金上涨等管理问题,导致游客稀少,经营惨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些地区,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过于功利,对能“赚钱”、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进行投资,却轻视了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功能这一重要因素。

三、结语

历史的进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今,我们生活在科技化、信息化的高度文明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审美观念都有着巨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只能顺应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的变异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必然趋势,我们大不可“杞人忧天”地哀叹它的今不如昔,这并不表明民间美术就会被现代艺术所取代,相反,我们要把传统民间美术放到现代社会的环境中,让它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把传统民间美术工艺品的内容、题材、样式随着创造者的观念变化和民俗的更新而发生改变,使之既保留原始的特征又富有时代的气息。

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这里需要呼吁的是,只有坚持和实施正确的方法,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项宏大工程。

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从国家的层面来看需要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条例,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缜密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稳步推进这项宏大工程。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例如聘请具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民间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式,例如开展普查,收集整理民间工艺资料,建立完整的民间工艺资料数据库;继续做好民间工艺的评估鉴定工作,加强对于杰出民间工艺大师技艺的系统研究;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民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由于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保护者,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广大青少年加强传统民间文化的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此外还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保护和弘扬民间工艺成功的政策、措施和经验,为我国民间工艺的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和具体建议。

近些年,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界的老前辈一个接着一个的走了,走了的这些前辈们,它们曾是民间工艺美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也有技艺精湛的工艺大师,看着它们远去的背影,我们深感遗憾,然而,真正关心和热爱民间美术的有识之士不会忘记使命,我们会沿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卯足精神,继续启程,相信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使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能够有效传承和弘扬,并在新时代闪现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丹纳,彭笑远.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第15页.

第7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在这一背景下,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迫在眉睫。“学案导学法”在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他们现状的导学案,所以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编制一套适合的导学案,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案导学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优势

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学案导学法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教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W案导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和点拨启迪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把课前做好的学案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学案上设置的问题,逐个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

(二)学案导学强调相互协作,有助于学生的交流探讨

在进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案导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学习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学案引导和学习小组结合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要具备协作意识,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教师在课前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可以把启发学生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和自我反思。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探究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时,设计的学案应该体现出本课时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一些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课后的巩固学习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后巩固练习,学生只有不断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加以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但因为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定出不同难易程度的课后习题,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加强中职学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一些教师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而部分数学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以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积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还要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以便在整体上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数学教学学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在实际的设计教学学案的过程中,还需要以知识点为基础,从易到难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保证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结束语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教学内容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此重视起来。一方面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总结出适合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进行引导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参考文献】

[1]林羽.工艺美术专业课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86-87

第8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1.没有合理的定位

在民间工艺美术进校园热潮的推动下,各个中职学校都展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等因素,没有对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定位等进行充分的研究,更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及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去实施传承。在传承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传承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因而也就不能有计划地实施传承,达不到有效传承发扬民间工艺美术和为相关企业输送人才的最终目标。

2.缺乏资源整合

课程体系不完善据了解,许多中职学校传承民间工艺美术项目的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或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极不完善,或者只是开发了极个别项目的校本课程,而且质量不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全面性。

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要在中职学校进行有效传承,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然而,受到民间艺人逐渐消失、师资紧缺等现实的制约,师资不能得到及时培训,导致师资队伍薄弱。没有好的师资,自然也就无法使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有效的传承。

4.课堂模式陈旧

传承方式单一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各学校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要传承方式,形式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这与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承效果不高。

二、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传承的建议

1.明确课堂教学定位

有目标有计划地传承课堂教学是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阵地。为了有效开展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就要做到明确传承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传承教学指明方向;明确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制定传承目标和传承计划,并能以此为核心,逐步展开传承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学生学习提供指路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明确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做到根据社会需求和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寻找合适的课程目标定位、强调教学的重点,合理搭配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向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前进。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习得知识能力和技能以及社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传承效率。

2.整合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温岭的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基本都零散地分布在民间各个角落,没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整合。而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的传承必须要依托一定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开展,所以教师要积极搜集资料,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全面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丰富多元,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用于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本校的特点灵活运用,对其进行筛选、编写。筛选课程资源要遵循适应传承目标定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适合本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实际的原则,通过删减或添加,合理编排。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3.“请进来走出去”

增强师资力量为了改变师资薄弱的现象,“请进来,走出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通过引进、外聘、培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一支有内涵、有干劲、有钻研精神的民间工艺美术教师团队。“请进来”,是指通过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来,对教师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培训和现场指导。“走出去”,是指根据民间工艺美术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开拓校外学习的途径,努力探索各种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教师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民间工艺美术的理论水平和工艺制作技能。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去寻找隐藏在身边的老艺人,如笔者学校的蓝印花布项目,就是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各地的专家、艺人和企业,而后拜师学艺,为蓝印花布的师资培养拓宽了道路。

4.丰富传承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基于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要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下足工夫,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既可以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规律,又避免了学生知识面局限的现象,帮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和技能操作的能力,以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教学做合一,理实结合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因为地方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培养的是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同时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知识的建构。而且,传承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不仅要采用一贯运用的‘教学做’合一的培养模式,更要想方设法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中来。

(2)巧用师徒制,传统现代相融合

在古代,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一般采取师徒制形式,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师徒制运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到企业聘请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成立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或技师工作室,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校陈根土帽饰工作室就在草编工艺传承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3)追踪寻源,将课堂搬到教室以外

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民俗节日庆典、博物馆、展览,以拓宽学生视野。也可以不定期带领学生到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发源地去参观考察,追踪寻源,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感受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熏陶,欣赏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激发创造灵感。

(4)举办民俗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第9篇: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向范文

materials. This event was organized by Academy of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undertaken byShanghai Art & Design Academy.

2015年12月12日,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汇校区,来自中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捷克、以色列、伊朗、德国、意大利、孟加拉国等12个国家的109位青年艺术家汇聚一堂,共襄盛典。题为“燃――首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此开幕。本次展览共有陶瓷、金工、玻璃、漆艺、纤维等材质作品共计109件(套)工艺美术品参展,其中国内68件(套),国外41件(套)。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

人类文明以篝火煮食为起点,绵延至今。薪火文化源远流长,伴随时展,薪火技艺不断进步,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们深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扎根民族技艺是艺术学科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由此,以薪火文化为沟通载体,尝试策划了此次国际青年艺术交流展。

《礼记・月令》曰:“大者可析谓之薪”。薪,本意为薪柴。薪尽火传,柴虽燃尽,火种仍能留传。可引申为思想体系、学术精神或技艺薪火相传。“薪”与“新”同音,倡导青年学者新风貌。与火相关的工艺美术门类有陶瓷、金工、玻璃、漆艺、纤维等。透过器物可见技艺,传承传统技艺,弘扬传统审美,尊重各国艺术的多样性,是本展览的关注点。国际青年艺术展旨在培养传承薪技艺的年轻力量,弘扬民族技艺。展现当代青年风貌,尊重各国多元文化。本届展览以新时代的青年手工艺实践者为主体(原则40岁以下),力求体现国际青年学者的学术风貌,推动现代薪火文化的发展。

“燃”,本意为“引火点燃”之意,用此意为开端。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现状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对于艺术、对于美的追求也就越来越强烈。随着时展,我国工艺美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以往的传统设计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美术精神享受,工艺美术的改革在当前是必要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民俗性和实用性的优点,从内涵和形式上需要不断进步和创新,从而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情趣。

二,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

传统工艺美术要想在世界艺术范畴中得到一定的认可,不断提升设计技术并对技术进行研发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需要新的设计模式和新的构思方法。从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部分必须打破传统的形式,不应只是看重产品的功能和效用,更多地注重设计理念,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的时代元素。当前的设计,必须在审美情趣、文化涵养、道德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创新性,才能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

三,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构思的创新

在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中,设计构思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是设计开始的环节,良好的美术工艺作品,需要创新思维作为创作指导,将审美理念融入到工艺美术设计当中去,才能保证作品的价值性。通过采用创新的思维对素材进行收集,然后加工、处理,称为对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构思模式,其表现是结合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式,从价值观、审美、科学科技等方面体现出创新性。当代的工艺美术艺术家,将社会生活的热门事物,纳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实效性、时代特征和时尚元素。这种探索,为工艺设计理念提供更多的创新性内容。

四,工艺美术人才的代际传承

对于此次活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如此评价:“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暨研讨会,是一批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和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中,探讨薪火传承如何与时展相适应的命题,即薪火技艺在当下的发展如何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需求。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面对现实,探索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方法等若干问题,并以学术探讨为根本基点,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站在国际的视野角度,寻找工艺美术的发展出路,发起‘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此次活动,青年艺术家们不仅为自己拓宽了艺术道路,为整个工艺美术的行业发展注入活力,更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活动也积极践行了‘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国家发展战略。这次展览,在修缮一新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汇校区举行,而这个校区的前身,正是创建于1864年的土山湾孤儿院区城,这里是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历史和现实,传承与创新,通过此次展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五,上海工艺美院近年来在工艺美术之现代传承创新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