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

第1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就是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实验室档案管理包括仪器账册、药品账册、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自制教具登记、实验登记表、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

二、仪器、药品摆放科学规范化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实验仪器按照仪器的用途分类,如:声、光、电、磁、力、药品、玻璃器皿等,给每个陈列橱贴上标签,编号管理。然后建造账册,如“仪器陈列册”、“仪器总帐册”,在每个陈列橱上都贴上具体的卡片目录,做到帐物相符,使每位科学老师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对于上课需要的仪器随要随取,非常方便。用完以后,物归原处。注意根据仪器的不同结构、性能、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震、防变质、防锈、防蛀、防腐、防磁、防碰等工作(如将仪器放入玻璃橱就起到防尘的作用;放下小磁针可避免因摇动、震动而磨损磁针支架针尖导致磁针旋转失灵,影响磁针指向不准确;可在动物标本旁放置樟脑丸,以防动物标本皮毛脱落)。仪器室管理人员要掌握各类药品的性质、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性质、特性分类隔离存放和保管。

三、加强安全卫生管理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场所,搞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安全卫生工作制度是实验室正常开展实验教学的保障条件。要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实验员在实验后和下班前应搞好仪器设备和场地环境的整理,做好水、电、化学药品及门窗的检查,防止发生事故。根据实际情况,实验员负责日常卫生工作,经常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文明整洁,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布局合理。并发动部分班级的同学,定期到实验室打扫卫生,达到室内、外窗明几净,凳子摆放整齐,桌面、地面和设备无积灰与蛛网等污物。

四、开足实验课

根据本学期实验要求,科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把各年段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统计好,张贴上墙。科学教师根据要求定期在实验室上课,并填写好相应的教师记录和学生实验记录,确保实验开出率100%。

五、提高实验教师素质

第2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5S管理;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中基础化学试验室包括四个部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实验室。近些年来,高校重视化学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项目申请和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疏漏之处,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频频出现安全事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教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缺失。

一、“5S管理”的内涵

5S管理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新型企业管理概念,一共包括五个模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整理是指合理放置工具、腾出空间、防止并减少工具误用,营造一个便捷清爽的工作氛围;整顿是对必要物品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次排列整齐,每件物品需要标识正确的物品名称,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清扫是培养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定期轮流清扫工作场地,确保室内无杂物灰尘,为工作人员带来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心情,清扫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隐患;清洁是对清扫工作的深入细化,保持场地的干净整洁,通过定期的检查和共同监督,实现清洁工作的制度化和管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素养是对前面四个概念的总结,促使员工将原有的工作要求转变成自身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全公司的工作综合制度规范化。

二、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实验室内构造特殊。水电是实验室的必备设施,此外还有气体、昂贵复杂的试验仪器、大量多样的化学药品等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棘手的问题。二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类试剂具有不同类别的化学性质,其中许多试剂具有爆炸性、腐蚀性、剧毒性,试验中的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三是实验室中物理因素错综复杂。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机器众多,特别是个别精密贵重仪器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一定隐患,机械设备的压力问题、工作场地的水源问题、电源问题以及辐射问题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2.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存在较多的闲置、过期、废弃药品。这些药品不仅占用空间,造成空间上的拥挤,还会为药品查询带来不便。二是实验室不重视对化学仪器的维护。基础化学大多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学生对机器的维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导致课上实验操作不规范、课后仪器清理不及时、室内打扫不重视。三是基础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仅限于文字,师生对文字规章的理解各有不同,不利于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5S管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5S管理法在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通过五大模块进行:一是整理部分。对校内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库存进行全面的盘点,记录药品清单,将化学试剂按照化学性质进行细致分类,及时统一处理过期报废的药品,每项工作设置固定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减少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二是整顿部分。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标注,包括各类化学药品、废液处理桶、实验室内专用打扫工具、试验烘烤箱等。此外,实验室出口墙壁处应该张贴一张醒目的物品位置图,帮助实验人员及时查找所需物品。实验桌面上的小件仪器、器皿等也要进行文字标注,并用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固定。三是清扫问题。负责清扫工作的学生需要根据室内的物品位置图进行规范打扫,重点清扫称量台、实验台及水槽等容易忽视的死角,实验室内的各项打扫任务都应设置在检查表中,并形成一种卫生硬性标准。四是清洁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室的整理工作,将桌面化学仪器放置到最初位置,整理试验药品,统一回收废液,按照卫生清洁标准逐一进行,清洁结束后检查表格中签字后再有序离开。五是素养问题。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精神文明建设亟须深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的习惯,学会做事情有始有终并学会遵守规律。对待恶意破坏实验室规章的违纪行为进行惩罚,实现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步进行,不断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第3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一、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固定资产。近年来全国有近600所联合升本的高校,合并前各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合并后却没有对合并前各院校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及时融合整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似规章制度不少,但却没有可供执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设备账目的混乱,出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统一,不完善。

2. 实验仪器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及利用率低下

合并后的实验室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设备购置缺少论证。我国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有一半以上闲置在实验室中,尤其是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到10%。究其缘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期的整体规划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3. 设备重复购置普遍

合并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新专业的开设,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都对仪器设备在品种上和数量上提出更多的要求。一些系部由于求新求全、相互攀比等心理以及部门保护主义思想,往往提出超出实际需要的设备添置要求。职能部门把关不严,计划制定不周全,这就使得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

4. 实验设备的老化

实验设备老化是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实验设备在向着微型化智能化发展,从而使得很多高校实验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加之实验设备淘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设备不能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形成积压。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实验室的评估,增加固定资产,还让这些实验设备滥竽充数,这就更加剧了实验设备的普遍老化。

当然,除以上一些问题外,还有例如实验室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实验设备采购的质量没有保障和试验设备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二、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改进措施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仪器设备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高校中心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仪器设备的价值。

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

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及时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失以及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情况等。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3. 更新管理手段,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处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同时还可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会因信息的及时获取与交流而得以大大提高。

第4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 档案建设 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实验室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场所,一般实验室内存有较多的档案资料,其反映了实验室以往研究的情况,是教师、学生、研究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与学习时保存下来的经验总结。因此,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相互作用

实验工作档案指的是在进行实验室内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所形成的资料文件,其中包括图表文件、影像资料等。[1]为了便于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查询,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必要,以便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一)实验室档案与实验室教学的关系

以前的实验教学工作过于随意,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实验室的资料存档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档案能够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督促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室档案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实验队伍关系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对提升实验室队伍的素质十分重要。通过档案建设,能够使人员在工作中、业务水平以及科研中提供有效的依据,让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三)实验室档案与发展规划建设的关系

实验室档案还有助于推动实验室规划发展,根据档案内容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规划发展建设目标,为学校基础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三、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有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培训就进行实验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在工作中不能科学规范地收集与整理档案,影响档案管理的效果。

(二)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实验室的档案管理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对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三)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

当前有的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还采用传统的手段,主要以手动的方式展开档案管理工作。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对于电子文件的资料逐渐增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资金投入不够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的高校或者单位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不够,其中包括备份管理文件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等。大力投入建设资金,能够保证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履行工作职责

首先,要增强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另外,还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明确实验室档案工作任务十分重要。学校要加强档案建设,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并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推动实验室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信息设备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电子文件、多媒体技术等。因此,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十分必要。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以往的纸质文件转为电子文件,增强信息采集、传输等功能,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工作的必要环境与设施

在实验经费中应划拨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档案建设,完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比如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等,为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五)开发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提高实验室档案的技术效用与管理效率,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实施各类资料的数字化管理。[3]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便于档案的储存、管理与查询,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

(六)落实多级管理体制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开展多级管理,首先要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将实验室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分布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的方式,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工作职责。[4]然而,当前实验室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等。因此,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感;根据实验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实验室档案工作的环境与设施;开发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多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单位为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瞿翠玲,堵锡华,岳玮.高校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4(20):175+177.

[2] 郭梦鸥,黄金莲,马细珍.试论高校实验室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突破口[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07):83-84.

第5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硬件软件的建设,硬件即教室的建设、实验家具的配置、实验仪器药品的配置;软件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组成、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一、硬件建设

1.实验室建设

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因其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与常规教室的建设有着较大的区别,就化学实验室来说,根据学科实验需求及《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1)化学实验室应该包括:学生实验室(有独立的科技活动室)、实验准备室、仪器室、试剂库、危险品库及实验教师办公室等专用房间。(2)化学实验室的面积较常规教室要大,因为学生实验操作需要一定的空间。还要留有安全通道,可以依据学生数量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3)化学实验室实验台需要安装上下水、交直流电以及桌面排风等相关设施,还需要配备洗眼器、急救箱、灭火器、灭火毯等安保急救措施。(4)实验室内的电路控制应将照明电与实验用电分开设置,同时学生实验台面用电及桌面排风系统用电应配备独立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学生用电安全。

2.实验室家具

化学实验室家具包括仪器柜、药品柜、密闭操作台、学生实验台等。药品柜应连接排风系统,密闭操作台应联水联电配备光源,学生实验台应配备水池、桌面排风、交直流电插座等设施。

3.实验仪器

实验室的仪器种类很多,是根据学科实验要求及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配置的。单就我校而言,各类仪器药品设备等种类近800种,不同种类的仪器药品需根据其不同特性进行保管和使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众多教师对实验方式的不断改进,常规的教学仪器也在发生着一些改变。更多学校将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引进实验室,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阔了学生眼界,也为进行实验拓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

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应选用适当的仪器,而不应追求高、精、尖。如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大型仪器,虽然在新课标教材中涉及相关知识,但也没有必要在中学配备。这些仪器不但价格不菲,最重要的是利用率低,而且仪器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维护费用比机器本身还高。如果确有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需要用到,可以联系相关的研究单位,去那里进行测试。如果盲目地的引进大型仪器,或在实验中选用不恰当的高端仪器,则不仅仅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更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就如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要坚持‘够用、好用、实用’的原则”,这是对实验室建设方向的最合理的诠释。

硬件的建设为学科实验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能够让实验室充分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安全正常高效地运作依靠的则是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实验教师。

二、软件建设之完善并认真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各种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我校在国家教委有关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及管理特性,制定了以下及制度和规范:《学生实验室规则》《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理化生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度》《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库房管理规定》《化学试剂库管理规定》《危险品管理有关规定》(含剧毒物品存储摆放要求,剧毒物品出入库制度,剧毒物品储存库房管理制度,剧毒物品库房安全检查制度)《理、化、生实验教学要求》《关于开放理化生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安全保卫措施》《理化生实验教学要求》等十几项管理条例,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进行操作,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软件建设之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

为了配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北京市教委根据《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育部教基二[2009]11号》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意见》,两份文件均提到了要建设一支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都过硬、熟悉教学、善于管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并对实验教师提出了相应的专业要求。

现在的化学实验教师多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比较过硬,但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实验技术专业毕业生较少,因而这类情况极少;二是来自化学教师的转行或兼职,转行而来的化学实验教师有的是因为年龄大,有的是一线化学教师中的富余人员,还有的是因为不能胜任化学教学的岗位要求而被分流到实验室中来的,兼职实验教师也由于精力分散,工作起来不十分投入,更何况不是每位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师的工作都能胜任的,这部分实验教师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师中占绝大多数;三是从学校行管和后勤人员中分流而来的非专业技术人员。因而,从总体上来看,化学实验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从工作常态上看,实验教师缺少经常性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在评职、聘任、特岗补贴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政策倾斜,导致了实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专业技能提升慢。

实验教师的重要性在于,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师的工作岗位是直接面对一线教学的工作,是一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工作出现失误,会严重影响学科的教学质量,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造成学校的经济损失。

化学实验教师的职业危险性在于化学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存在化学品的挥发问题,不但气味难闻,若大量聚集,不但会严重影响师生健康,还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工作时需要打开通风设施,而这又陷入噪音的困扰。

实验室的工作直接面对授课教师和相关年级的学生,对于各类实验的准备,不仅包括对实验仪器、药品的准备,还要做到安全防范,消除安全隐患,随时做好应急准备,解决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意外伤害;实验教师还要对本实验室固定资产账目、日常仪器药品消耗和添置等做好统计和管理等工作。

实验教师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每天做着在外人看来仅仅是配配溶液、摆摆实验、刷刷仪器之类的很“简单”的工作,实质上这只是实验室工作的冰山一角。虽然工作不太起眼,但需要较强的责任心。实验教师不是单纯的实验室管理员,更不是卫生清洁工,而是一个工作十分繁杂,集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研究等多重任务于一体的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验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心!

以上只是描述了实验教师的工作常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验教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提升自己,跟上教学改革的脚步。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让笔者体会到,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化学实验教师作为实验室管理者,首先要具有原则性。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难度较其他实验室要大一些,所以实验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敦促学科教师教育学生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

(2)做好实验仪器、药品的保存与养护。实验教师应该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特性、使用方法和养护方法,对不同的仪器设备药品进行科学的使用、有效的养护、妥善的保管,而且要特别注意对精密仪器的使用和养护以及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学科教学的实验准备。准备教学实验是实验教师最重要的常规任务,每一个实验教师可能会承担多个年级或多个教学层次的实验准备工作。作为实验教师,必须熟悉所有年级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和调整。为了高效有序地完成工作,应该学会统筹安排,合理地安排工作重点,协调好各个年级或层次之间的实验安排。

(4)实验室档案、账目的建立与保管。实验室资料包括日常实验申请(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研究性学习实验、奥赛实验训练等)、科技档案(各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仪器药品的资产账目使用情况消耗统计。

实验申请的归类存档可以帮助我们统计各年级实验教学的完成情况;科技档案的建立与保管,可以指导我们对教学仪器特别是新型仪器的使用;实验室账目包括固定资产账、玻璃仪器(含低值易耗)账、化学试剂账,还有日常仪器药品采购清单,做好账目清晰,可以让我们了解实验仪器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数量,合理申请和使用实验经费。

2.做好教学实验的研究

作为教师中的一个序列、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类,理所当然地应具备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能力,同时实验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应该是一流的。相对一线教师而言,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的时间比较多,应该多做一些实验改进和实验研究的工作,并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开设相应的拓展实验课,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奥赛实验技能训练。

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工作日记,及时记录实验准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针对操作烦琐、现

象不明显、安全性差、污染严重的实验课题,进行适当的改进,或化繁为简,或绿色环保。

3.做好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对化学产生兴趣。如果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就选用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则会让他们对化学产生距离感,如果是选用一些他们熟悉的仪器和材料,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因此在自己开设的拓展实验选修课上,笔者所选择的实验课题是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筛选、设计的。在编写实验讲义之前,笔者都会对相关实验从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药品的浓度等方面进行验证后,才会确定讲义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常常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常常会出现一些纰漏。作为实验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仪器、合适的药品、合适的浓度,进行安全有效的研究。

4.做好竞赛实验的辅导工作

参加全国化学奥赛的学生,赛前要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培训。竞赛实验与常规实验有着很大的区别,实验知识技能要求跨度特别大,需要达到大学生的水平。因此选择合适的综合性实验其中包括合成实验(其中含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定量实验、分析实验、微量实验的操作技巧等内容),了解竞赛实验考核中的操作要点,对参赛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刻苦学习与钻研才能胜任。

5.做好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仪器不断涌现。作为实验教师,应及时了解新的教学仪器的发展动态,选择适合教学实验的仪器设备,并将其推广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之中。

四、结束语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在加大对实验室的教学仪器投资更新的同时,改善实验教师的工作条件,并为实验教师的发展提供机遇,这些都是保障学校实验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条件的重要举措。

第6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制度机制 管理方式 运维保障 管控平台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体单位,既承担实验环境、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的建设任务,又肩负运维管理技术手段创新发展的职责。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实验室管理创新发展,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质量?学院采信实验室严格执行正规化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保障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完善制度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法规制度的保障,管理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产生效益。实验室要实现正规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1.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法规制度框架下,各类实验室都应根据自身特色、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和运维管理需求,建立健全日常运维管理、教学科研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制度机制与实施细则,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1]。采信实验室建立了安全管理、操作使用、值班巡视、运维保障、信息资源维护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并随着学院教育转型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变化,及时修订现行规章制度,补充制定新的制度和实施细则。例如,当实验室被学院指定为教学参观示范点和对外交流单位后,及时制定实验室迎外交流实施细则,拟制A、B、C三种参观交流方案,明确每一种方案的交流内容、参观路线、启动设备和解说词等。在实验室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运维管理模式后,补充制定了场所使用网上申请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为了规范和肯定运维管理保障工作,提出了实验室管理保障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核算标准[2],既调动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开辟了学院实验室管理保障工作量化考核的先例。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实验室依法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1.2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提供虚拟化模拟仿真训练环境,这对实验室建设、运维管理和服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新设备不断增加,旧设备逐渐老化,维护维修任务逐年加重。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高效服务于教学科研,关键在于建立完善运维管理机制,保障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与实施[3]。在贯彻学院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思想指导下,实验室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组建多个小组承担运维管理工作,例如:成立保障小组,负责日常运维保障工作;成立维修小组,负责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指定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协调管理与保障工作。建立了实验室领导、管理负责人、工作小组三级运维管理机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作配合,更有利于完成繁重的运维管理任务,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维管理机制,让实验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既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和如何考的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实验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履职尽责。

2.创新管理方式

当前高校实验室人员少、设备种类多是常态,实验室工作人员既要具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又要具有装备管理和维修保障能力。以往的经验型、粗放型运维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运维管理保障需求,必须创新运维管理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思想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2.1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运维管理手段

运维管理技术对充分发挥实验室整体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大影响。实验室设备管理和维修保障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影响教学科研任务,又能管好用好装备、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最佳途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运维管理手段,提高运维管理保障效率,力争实现教学与管理双赢[4]。采信实验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基于网络运行的集成管控平台,将硬件设备数据、运维管理数据、信息资源数据等全部基于网络存储与管理,工作人员登录管控平台就能了解场所使用现状、审批场所使用申请、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查询设备故障排除资料、远程开启或关闭设备、实时导调设备信息和统一配置应用环境等,节省运维管理保障时间,提高实验室人员工作效率,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承担教学科研任务。

2.2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众多管理方法中,精细化管理不是最先进的,却能最大限度减少管理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解决管理体制不科学、手段不先进、维修保障不及时、决策支持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比较适合实验室场所分散、设备种类多、技术含量高、维护维修难、保障任务重和训练环境需求差异大的情况[5]。采信实验室借鉴精细化管理方法,以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为支撑,基于存储服务器的运维数据和集成管控平台提供的功能实施运维管理,从细节入手,覆盖全面,注重过程管控,及时采集存储运维管理信息,做到设施使用配置、设备维护维修、任务运维保障、环境安全监控等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准确掌握管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质量,避免设备重复采购、闲置不用、维修维护不及时、管理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实验室领导制订发展规划、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提高保障水平

3.1组织技术骨干编制管理技术手册

实验室工作既需要技术,又离不开经验。实验室管理技术手册是包含实验室建设基础设计、设备技术资料、运维管理方法、故障排除经验等内容的知识图册,为实验室日常运维管理和人员培训奠定基础。实验室组织技术骨干编写基础环境技术手册和用户使用手册,一是为实验室人员完成管理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岗位技能,二是为用户正确操作设备提供使用指导、问题咨询帮助,三是作为实验室建设资料存档、技术培训资料,以供学习查阅。一旦有新人参与实验室工作,就能根据管理技术手册了解实验室,熟悉和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使用技巧、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运维管理保障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快速开展实验室工作,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质量。

3.2依靠管控平台提高运维保障效率

实验室的集成管控平台能提供日常运维管理、设备信息流导调、环境安全监控、运维信息查询等功能,优化运维管理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维保障效率[6]。例如,在校园网设置管控平台入口,用户利用联网计算机登录平台即可注册、申请使用场所,填写申请表单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设备,值班员网上审核用户申请表单,了解用户需求,提前做好保障准备,及时反馈审核结果信息。又如设备故障管理功能记录下故障设备的维修历史数据和故障处置方法,维修人员能从管控平台调出指定设备的历史维修资料,快速找到可借鉴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缩短维修时间。在任务保障时,值班员利用触摸屏终端或者移动终端远程控制使用场所的设备开启与关闭,按用户要求设置设备参数和导调信息,操作简单方便,降低运维工作强度,提高保障效率。

4.结语

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发展,既需要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的保障,又需要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的支撑,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实验室管理方式,做到“精细管理、精确控制和精准执行”,才能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正规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有利于推动实验室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丽云,席力.创新性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04-206.

[2]王鑫.浅析如何落实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141-142.

[3]张谦舵,郭映泽,杜斌.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的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241-242.

[4]王贤川,曾敏,王学宝等.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58-160.

第7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一是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使“两基”配套实验仪器设备达到了国家中小学理科实验标准,但是平时用于购置差缺药品和教学仪器的还不够及时,使实验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是由于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把教学设备、设施、仪器锁起来当作展品和陈设,在来人参观和检查时才展示一下,或是在观摩课、公开课时勉强拿出来做个示范。

三是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员和管理员,都是由科任老师兼职,教师怕做实验,不重视实验,只是在黑板上“画”实验,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题海中“练”实验。

四是由于实验员频繁调换或是科任教师兼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验管理水平,不能将仅有的教学仪器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分配,科学利用于教学之中。教学仪器作为实验教学的工具,它的管理和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从目前和长远着想,如何提高教学仪器的管理水平,如何创造条件完善和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如何很好地管理和使用教学仪器谈如下看法:

一、明确目标责任,重视实验教学

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学校必须设有实验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强化实验教学意识。学校领导要对实验教学坚持经常抓,时时管,建立健全实验室、实验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领导经常听课,深入实验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学校每年要加大实验教学仪器的经费投入,及时解决实验教学急需用的药品、仪器和设施,注意仪器、药品的更新换代,保证实验教学按计划正常开展。动员全体教师转变观念,全力开发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加强和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

目前,实验管理人员与素质教育的推行还很不适应。有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实验员大多以科任教师兼任。仪器管理员这项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很广,除了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技术以外,更要比其他教师勤于苦干,深钻业务,吃透各种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理念,还要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方法,还必须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乐于为教学服务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为此,实验员要做到:

(一)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深钻业务,吃透教材知识,掌握实验器材的相性能和实验操作步骤。彻底消除那种“侍候人”、“低人一等”的错误思想,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确立能者为荣的思想理念,密切配合各任课教师认真进行工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听其他教师讲课,对各年级的教学进度了如指掌,各类实验项目和仪器药品的配置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时有计划地做好实验准备工作,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每一个实验。

(二)要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妥善保管,严格仪器药品管理制度,遵守实验规则。平时对仪器、药品的损耗要有明细的账目,做到损耗的仪器、药品依照学校财务支出计划及时添置购买,不能因此而耽误和影响正常教学。

(三)要经常阅读有关实验方面的书籍、杂志,总结他人经验,联系本校实际做好实验管理工作。学校应定期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主动选派实验员或者兼职实验员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经验交流会和实验培训班,学习了解具有一定管理和实验水平的优秀人员的先进经验和技能技巧。

三、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实行科学分类管理

学校应该在实验硬件配套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若有条件,应根据教学需求能按学科设立实验室,仪器室,实验准备室,处置间和各类仪器柜、橱、架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现有实验室及其设备的利用率。为此,可采用以下做法:

第一,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如申购、领用、出借、赔偿、损坏、报废仪器规章制度,腐蚀性和有毒药品过期处理办法等。管理人员要及时认真地填写发送借用通知单。若发现仪器、药品短缺要及时追回。凡因使用不当或有意损坏,故意转送他人而造成仪器损坏的,实验人员要随时查明原因,申请主管领导进行经济赔偿。

第二,节约药品,防止浪费,节约经费开支。药品尽量做到:实验需多少取多少,恰如其分,达到用量少而效果好。使用仪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剩的药品废液要及时回收再生利用,损坏的仪器要尽可能改作它用,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第三,实验室采用立体式设置:把相关的教学挂图、图表、实验流程表、标本等张贴在相应处。将典型的实验:如气体的制取,线路的链接和错误装置等用实物连接好,并贴上标签安放在室内四角供学生参考对比等。在学生专栏中张贴学生实验性论文习作,使其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实验设备的综合效益。

第四,实验室财产、仪器的管理。可把实验桌、凳进行编号,经常放置在实验桌上的常见仪器和电源、电瓶、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等也编上相应的号码,学生编组对号入座,学生损坏仪器,浪费药品时可查出。这样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实验秩序井然,仪器损坏率也会大大降低。

第8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市药品检验所达标建设活动,要以“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设区的市级药检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省设区的市级药检所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和《省设区的市级药检所达标评比标准》为依据,从该所现有人员、环境、设施和本辖区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出发,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适度超前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达标活动的开展,实现人员结构合理、质保体系完善、实验环境良好、仪器设备精良、检验水平提高的目标。

二、主要指标与实施步骤

计划通过年时间的达标创建,使市药品检验所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上一个台阶,各项指标达到省设区的市级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各项标准。

(一)人员。

全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药学和与药学相关的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从事药品检验实验室人员不少于总人数的%;行政、后勤人员不超过总人数的%。人员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二)环境。

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各类实验室和辅助用房均达到国家和省局对市级药检所的标准要求。

(三)设施。

根据不同类别实验室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完善设施,配备设备,使实验设施完备,仪器装备达到国家和省局对市级药检所仪器装备的配置标准。完善各类设施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

(四)检测能力及水平。

全年可完成?d件批次检品的检验能力。抽样全检率不低于%;本市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全检率不低于%;检验差错率不高于.%;事故率不高于.%;检品超期率不高于%。

(五)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坚持抓好内审和管理评审,使各种管理科学、规范。

(六)科研能力。

开展药品检验、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具备承担国家药品标准研究,省、市级科研计划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每年有?d项科研项目获得市级及以上级别的评审或奖励;每年在省级及以上专业刊物上不少于篇。

按照以上主要指标,采取循序渐进、分段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

对照检查阶段(年月?d月)。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设区的市级药检所达标实施意见的通知》(食药监注发[]号)中所附三个附件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照、逐条梳理、找准差距、剖析原因、制定措施,为达标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年月?d年月)。该阶段是达标工作的关键阶段。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强化人员结构调整和素质提高,力争每年新进名药学或与药学相关的本科学历专业人员,每年有?d名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提升学习,每年不少于名人员参加各种短期学习培训。二是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根据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基建总体安排,新建“市药检大楼”,按照省局关于市级药检所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力争上级支持,年上半年药检大楼建设项目能启动,年初投入使用,第四次计量认证复查在符合规范要求、实验环境优良的新建实验室中进行。三是完善实验设施,配置仪器设备,按照各类实验室的不同要求和有关规定装备设施,配置设备,力争在年月底前,实验设施完善,仪器设备达到国家和省局对市级药检所配备标准的%以上。四是不断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和约束机制,基本实现各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接受省局检验验收。

第9篇: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范文

1.1实验室资源共享率低

我国的实验室管理的模式也仍然较为传统,没有创新性。由于实验室追求自给自足的管理模式,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而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使得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不利于资源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大型仪器利用率很难达到标准利用率,甚至有少数大型仪器购置后未投入使用。

1.2实验室管理运行效率低

目前我国科研实验室设置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以医院为主体,按专业性或重点研究项目设置一或几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实验室;二是隶属于各科室,由各临床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领导直接参与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这种专科实验室按照“小而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它的主要缺点是存在实验室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人才结构失衡、实验室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为确保科研工作安全高效的开展,各类实验室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以便对实验室操作和管理人员、仪器设备、器皿耗材等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但是,由于缺乏岗位专人负责制,规章制度设定之后没有执行,形同虚设。

2对策与实践

为适应当前新型科技体制,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管理模式的调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新型实验室运行机制,应以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开放运营和信息化管理为目的。作者对新形势下的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现归纳如下:

2.1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的培养

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及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验室的运营和管理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全权负责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另设立主任助理1名,协助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建立公平竞争与科研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固定人员以学科带头人、研究助理和技术人员等为主,按实验室所设研究方向公开聘任。在年龄结构上,应着力建设由老年、中年和青年构成的合理梯队,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收入相对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应完善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结合制度,将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实际工作效能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完善仪器设备购置及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统一意志、规范行为、开展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健全各项制度,应采取“集约化管理、开放式使用”的模式,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在仪器设备购置上实行统筹管理和统一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节约投资资金。实验室应建立一套适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运行机制,实行仪器使用预约制度,使之充分有序地共享使用。建立完善的常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修制度,应明确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使用人的职责,建立专人负责制,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对其建立使用、维护档案,对于仪器损坏及时追究责任。同时,实验室应对新进实验室的操作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并邀请专业人员举办大型仪器培训讲座,有助于实验室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正规操作,减少设备的各种故障,延长有效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为了确保因错误使用导致的仪器损坏,在仪器上应贴有简便易学的仪器正常操作流程图并附有详细、醒目的操作流程说明。

2.3实施开放式运营管理,促进资源整合

设立开放课题是实验室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交叉、建设开放型研究开发基地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综合功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实施对外开放,包括院内、院外甚至省内外。应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科研视角,激发新的科研潜能。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多方协作,使课题经费的来源多元化,也有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设立“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开放课题招标指南,面向社会招标研究课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术交流,推动了技术革新。

2.4建立和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