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种医学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对信息资源的定义是“来源于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或信息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信息资源的支持工具”。德国信息管理专家斯特洛特曼(KA Stroetmann)认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以上是广义的信息资源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本研究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其狭义定义。
军事医学诞生于军事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发展不断提出的医学保障新问题和卫勤新需求而进步。国外虽然没有专门的军事医学学科,但从军事医学实践来看,外军的军事医学不是简单的实施救治,而是更广泛意义的公共卫生体系。
外军军事医学的主要活动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行的生理和心理评估和测试,筛选适合在部队服役的军队成员;
②在驻军、单位医务室、前置和后置部署的军队医院单位、维和使命或灾难应急响应的行动区域提供医疗服务;
③开展预防医学,包括军事人员的疫苗接种、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生活区域卫生、运动和身体训练的医疗监管、健康教育;
④研究适用于军队动物的兽药,保障军队动物享有动物保护和福利;
⑤研究军用药品、血清和疫苗等医疗材料和药剂,进行药品、血清,疫苗和手术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供应;
⑥进行军队医疗系统的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的管理;
⑦在研究中心、研究所、医院进行科学和医学研究。
2001年,第15届军事医学大会提出“军事医学是针对军事单位医学问题需求的知识体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的“军事医学”条目将军事医学定义为“研究军事活动中军队成员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促进的理论、技术和组织的特种医学,为卫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保护、恢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指的是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在研究军事医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经过选取、加工、组织、序化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资源,是卫勤保障所需的研究素材和信息来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军事医学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种类包括图书(如《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生物防恐的生物剂检测》、《军事医学系统论》、《军事医学史》)、期刊(如Military Medicine)、报纸(如The Voice of Federal Medicine )、科技报告(如美国四大报告、英国航空委员会ARC报告、英国原子能局UKAEA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报告、德国航空研究所DVR报告、日本的原子能研究所报告、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报告等、会议文献(如世界军事医学大会的会议文献)、标准专利、学位论文等,还包含军事医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军事医学专题数据库、军事医学机构的动态信息(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项目进展、出版目录等)、站点资源(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相关公司的网站信息)等。
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
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对无序状态的媒介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等,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优化指的是根据特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选主题、学科等,整合信息资源,根据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结果,剔除部分资源,增加所需的新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剔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优化馆藏资源。
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和剔除在信息资源优化中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源的采选可根据读者需求、学科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需求,调整资源采选范围,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资源建设;突破传统资源类型的限制,拓展资源收藏的种类,增加数据型工具资源(基础词库、规范文档、机构词典)、事实型数据资源(科研项目库、查新项目库、专利分析库)、关联型标注资源(元数据仓储、引文数据库)、软件型工具资源(TDA、生物计算工具)的收藏。
信息资源的组织可对纸本资源进行序化和布局调整;整合电子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揭示度,实现跨库检索,提供知识关联度强、界面友好的学科服务平台;进行范围更广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使现有保障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的评价包括对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开发组织的评价,信息资源保障评价指的是对读者需求满足率、学科覆盖率、核心书刊的拥有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的是对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获取评价指的是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向读者提供虚拟馆藏服务能力的评价;信息开发组织评价指的是对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资源开发和组织能力的评价。
信息资源的剔除指的是根据信息资源评价结果,剔除内容成就过时、利用率低、与学科建设发展不符或重复的馆藏。
根据信息资源优化的定义,结合军事医学的学科特色,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和采集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根据信息资源对满足军事医学现实、潜在及未来信息需求的评价,剔除老化资源及非密切相关资源,增加需求度强的新资源,通过资源采选、组织、评价、剔旧对军事医学馆藏不断进行的优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提出建立在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上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军事医学资源质量,发挥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源采选、资源评价、资源剔除。
二、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优化策略”,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03-25 ),筛选其中与资源优化策略研究密切相关的23篇文献。通过分析可知,国内“信息优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采选(如基于OPAC书目系统、网络数据库资源、OA资源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采购体制的优化策略、资源组织(如建立功能完备的资源检索平台、统一的数据库导航系统,加强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建设,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或资源长期保存提出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评价(如基于数据库利用情况、引文分析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h-index指数法分析相应图书学科类别分布与价值利用程度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重点专业馆藏资源保障和利用等指标提出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中文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馆藏优化研究,研究热点是网络资源、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的长期保存或开放获取等,属于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建设范畴,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建设策略”以扩展检索范围,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19篇文献(检索日期 2014-03-25 ),筛选其中与信息资源优化密切相关的250篇文献。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进行关键词同被引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3)。
图3 CNKI数据库“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3可以看出,国内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及馆际合作等,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化(包括重点学科的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网络化知识化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资源数字化、复合图书馆建设、开放存取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
在SSCI中,没有检索到信息资源优化的相关文献,因此选择主题检索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学科选择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共检得25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O5-20 )。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对关键词同被引进行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4)。
图4 SSCI数据库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4可以看出,国外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内容涉及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整合、信息论坛、机构知识库、本地化资源、学术交流等建设策略,研究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全文数据库、纸本期刊等资源建设策略,数字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信息服务、用户研究等优化策略。此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等也是国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
三、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
分析国内外信息资源优化及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热点,结合相关文献调研,对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分为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1 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
读者需要理论。读者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普尔(WF Poole)于19世纪提出,后来受到美国图书馆学者克特(CA Cutter)等众多学者的推崇。读者需要理论强调,馆藏建设不能只关注资源本身的价值,要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年龄、学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馆藏优化,并从合理性、需求时限、需求性质等方面对读者需求进行了划分。
社会调查选择理论。社会调查选择理论认为,资源选择应根据社会环境调查、读者需求调查结果来确定。社会环境调查包括图书馆所辖区域的人口密度、读者分布、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调查包含读者类型、数量、阅读兴趣、阅读内容等。
读者使用概率理论。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hiyali RamamritaRanganathan)在1966年的《图书馆书刊选择》提出读者使用概率理论,指出采购图书应考虑读者使用的概率,选择符合读者需要、使用概率高的图书。
2 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
图书价值理论及选择理论。图书价值理论由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提出,麦维尔·杜威(Melvil Dewey)提出的选书“三最”原则是该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图书价值理论认为,图书价值分为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应重视图书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莱布尼兹认为应及时地、连续地、均衡地选择有学术价值的新出书刊;麦维尔·杜威选书的“三最”原则指的是“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克鲁普斯卡娅、海伦汉内斯也都认为,馆藏要以最少的经济损耗提供最大的知识量。图书选择理论在19世纪由斯达索夫提出,指的是藏书补充需要经过严格选择,并突出系统化和特色化。20世纪鲁巴金提出了完整的“选书理论”及选书原则(系统性、完整性和完善性)。推瑞(C Francis K W Drury )、布斯威克(Arthur Elmore Bostwick)都认为,图书选择应同时注重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性。麦考文(Lionel Roy Mccolvin )基于图书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提出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成为现代选择图书的重要理论之一。
馆藏分级理论。馆藏分级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指的是图书馆根据任务、读者需求等设计馆藏建设的结构体系,对资源涉及的学科、资源类型等进行分级。美国托马斯·布雷(Thomas Bray)将馆藏分为最低级、基本级、教学级、研究级、综合级5个级别;《藏书发展方针规范指南》将馆藏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5个等级。吴慰慈和刘兹恒也提出了五级结构的馆藏书结构表。
零增长理论。零增长理论也称为稳定状态理论,首次出现在1975年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指的是当馆藏达到最佳规模或成熟状态后,在不断补充新资源的同时,应适时剔除相应数量的利用率较低的馆藏,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
文献协调理论。文献采访协调理论在1899年由美国欧内斯特.理查森(E CRichardson)提出,1942年朱丽安·鲍依德(Julian P Boyd)提出,图书馆界应分工合作,积极收集各国具有价值的资源,编制国家联合目录以便于馆际互借。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许多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采访及全国性合作采访计划(theNational Program for Acquisitions and Cataloging)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
书目控制论及文献控制论。书目控制论由图书馆学家谢拉(CJ H Shera)和伊根(M E Egan)于1949年提出[79],指的是通过书目系统控制文献流分布状态,以促进书目数据互换和文献资源共享。1980年威利契(Hans H Wellisch)提出书目控制的基本模型(威利契模型)}80},后来又出现了国家书目控制(NBC)、世界书目控制(UBC)、世界出版物利用(UAP)等宏观书目控制思想。文献控制论指的是文献控制系统根据内外部的信息变化进行自行结构的调节,改变文献流的分布状态,1982年,朱迪思·科林斯(Judith Collins)和鲁斯·芬纳(Ruth Finer)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文献控制论。
3 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帕累托法则。1897年,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指出20%的人掌握着整个社会80%的财富,提出了帕累托法则。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将帕雷托法则推广到图书馆藏书利用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20%的馆藏可以满足80%的读者需求。根据二八定律,图书馆藏书布局采用了三线典藏制。
布拉福德定律。布拉福德定律是核心期刊选择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可分为该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 n: n2的关系,核心区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1969年高夫曼、莫利斯证实期刊流通量的分布也近似服从布拉德福定律,1971年加菲尔德证明了被引文献在期刊分布完全服从布拉德福定律,从引文角度提出了核心期刊的定义。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老化理论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随着时间逐渐失去自身蕴含的价值,文献老化率可通过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进行量化。半衰期由美国文献学家J .D.贝尔纳在1958年提出,是指某学科领域尚在利用全部文献中的一半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普赖斯指数由普赖斯于1971年提出,指的是某领域发表不超过5年的文献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指数越大,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可将文献分成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进行馆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剔除老旧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学校的科技工作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学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才能不断提速,为创新型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才能不断取得进展,建设中国一流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抢抓历史机遇,服务“五点一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精神,适应环黄渤海区域经济腾飞的迫切需要,2006年春天,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五点线”开放开发战略。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就是要转过身来面向大海,调整全省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临海产业,构筑新型沿海产业体系。要着力推动沈西工业走廊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做出辽宁应有的贡献。这是在以独到的视角、科学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构筑加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形成沿海与腹地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开放与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把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和学者就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渔港、第一座现代化油港和现代化军港。当以“面向大海”为特点的“五点一线”发展战略提出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连理工大学应该也能够在服务“五点一线”建设中大有可为。我们既看到了机遇。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现在,从校领导到教师员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顶天”和“立地”辩证统一起来,把履行国家使命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完美结合起来,在服务“五点一线”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践中,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做出更大的贡献。
适应形势需要,调整学科布局
为了配合辽宁“五点线”发展战略的实施,学校、院系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时,都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加大了对有关服务“五点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科研项目、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服务“五点一线”战略的需要。
进入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先后成立,同时新增交通工程等本科专业,这是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发展新型学科,整合既有学科,实施学科交叉的谋划之举,其发展愿景必将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更多而广泛的人才支持。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其中,大规模培养在国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高级经理人才,是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现代化的关键。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自2006年1月揭牌成立以来,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承担干部培训任务,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办学优势,至今已举办六期专题研讨班,培训了350多位重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近50位辽宁省属企业班子成员。中央企业负责人来辽宁学习研讨和参观,加深了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切身感受,增强了央企在“五点一线”的投资信心。就在今年首期研讨班开班期间,大连理工大学与9家央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央管理的在辽宁的重点骨干企业。现已与华锦化工集团启动年产1000吨尿酶抑制剂NB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等产业化合作项目。
2007年3月,大连市和大连理工大学携手英特尔公司,共同签署创建半导体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英特尔公司三方共建的半导体技术学院应运而生。随后,学校还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这对于提升辽宁省微电子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7月5日,学校又与大连德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建立大连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技术合作意向书。现在,大连理工大学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的连锁效应已显端倪,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国内高校中,集成电路产业设备最先进、研发实力雄厚的人才培训基地的地位。
学校还将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出台和实施一系列新的调整措施,为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落实“五点一线”战略服务。
汇集多方优势。创新合作模式
搭建一批合作平台,研制推广一批自主创新型科学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高新技术,尽快促成一批技术在企业实现引进消化、集成再创新与技术扩散,一直是学校服务企业,振兴地方经济追求的目标。事实证明,这些举措与服务“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目标相当吻合,并逐步走向成熟。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在辽宁省、大连市经委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和成员企业携手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合作“零距离”。两个合作委员会成立后。根据企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以化工、船舶、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等为重点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超前储备技术,实现成果的集成配套转化,跟踪国内外相关技术动态发展趋势,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目前已有省内57家大型企业加入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和企业已完成540个技术合作项目,解决技术难题520多个。委员会成立至今,每年校领导都要率领相关教师到重点企业走访,仅2006年初,几位校领导就分别率领10个院系主管科研的院长和有关专家,先后对辽宁省鞍山市、辽阳市、本溪市、朝阳市、阜新市、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本钢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等6市、1院、13家大中型企业走访。并与鞍山市、本溪市、朝阳市、阜新市、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分别签署了为期5年的校市、校企全面合作协议。还分别与本钢起重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4项科研合作协议。上述市政府及企业领导也多次到学校回访,通过高层互访,增进了沟通,不断把产学研合作引向深入。
近年来,两个校企合作委员会还有计划地组织在读硕士、博士利用寒暑假到成员单位实习、访问,派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实验员赴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工程实践期间承接科研课题。
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建立,将单一的技术和项目合作。点对点的校企合作和短期阶段性合作,变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群体性长期合作。真正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开辟企业“研究特区”
2006年3月8日,学校根据东北,尤其是辽宁的产业结构特点,成立了“辽油一大工”研究院;结合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求,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实验室等13个大连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纳米材料科学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内研究开发机构;2006年5月10日,启动了“沈鼓一大工”研究院。
这两个合作研究院完全采用新的运行理念、新的管理机制、新的科研流程,成为企业在大连理工大学建立的“研究特区”。目前,“沈鼓一大工研究院”已启动大型高速压缩机转子试验系统及所固耦合振动等14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冀春俊博士为百万吨,年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解决了大抽压器的技术难题,一年就可以节约成本120万元。“辽油-大工研究院”也已启动修造船基地设计施工技术等4个项目,研发经费达2000多万元,4个工程总投资额度1.5亿元,目前研究院已完成了5万吨成品油船的主体设计,并通过国内19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审定。这是国际上按照“安全、环保、经济”的理念,实施“结构共同规范”后,国内第一个通过主体设计的船舶。
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校园,建立“研究特区”,大工与企业都要进行人、财、物的投入。学校派出人员专职负责企业研发,享受本校教工同等待遇,研发成果归属企业;在管理机制上采用彻底的企业化研发模式,企业当家作主,有独立的运营、预算管理体系;在科研流程上,企业投入科研经费(沈鼓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辽油不低于3000万),决定研发方向,研发技术直接产业化,缩短科研成果产业化流程。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沈鼓一大工研究院”、“辽油一大工研究院”已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建设了600余平方米、1 1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聘任了首批大工教授、海内外相关专家,分别选派了研发人员30多人进驻研究院,购置了一流的办公与实验仪器设备,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学校在企业群设立创新“引擎”
为推动大连市光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光电产业企业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了大连光电子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心以研制出国内顶尖的光电子产品、占领国际光电子技术的制高点为目标,同时承担为大连市光电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的重任。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已投入2000万元购置了研发设备、大连市政府提供了相关配套支持经费,研发工作已全面展开。
学校教师深入高新技术园区面对企业需求搞研发。在高新技术的氛围中,一方面使科研人员了解产业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又弥补了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成为了一个“创新源”,提高了技术转移的成效。例如作为这一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受益者,大连世纪长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克服了自身研发力量不足的局限,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其生产的“世纪长城”牌大屏幕显示屏已在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主会场等重大场合亮相。
加快技术转移,促进成果转化
建设科技园区,打造成果转化的“创新源”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一流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科技企业重要的孵化基地。大连理工大学一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根据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依托大连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综合优势,本着“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按照“校府共建”、“一园多校”的模式共同发起和建设的大学科技园,是高新园区的“园中园”,2004年3月已经科技部和教育部验收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国内企业总数已达96家,各类研发机构79家,中介服务机构20家,在孵的科技项目167项。吸引社会各类资金3 47亿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环保节能、海洋水产产业、石油化工、先进制造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企业群。
2007年8月8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最具规模和技术实力的大连理工科技城。大连理工科技城规划设于旅顺科技创新园西北侧,占地面积42公顷,总建筑面积56 69万平方米。科技城将建设三个功能区,主要涵盖信息技术产业园、智能材料与控制园、绿色生态示范园、机电一体化装备园等8个园区。
依靠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
依靠学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不断推进成果转化,形成特色产业,同时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相互促进、互动多赢的局面是学校近年来科技产业的主要工作。
为推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06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成立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与政府研究机构和其他高校的学术研究机构密切合作,研究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所需的相关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承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论证、设计等任务;组织、策划举办国际航运中心学术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来大连讲学,为加快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港航立市”发展战略献计献策。
2007年,学校又与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半导体发光照明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专门围绕半导体照明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大连奥拓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专门从事汽车车身装配系统、传输系统、生产工具开发的大连汽车车身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与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创思福调速中心有限公司。
大力推进学校技术转移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要实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就要着力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层次和水平,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职能是整合学校、国内外科研成果,搭建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实现技术集成与推广,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撑。为了更好地实现与企业、市场的对接,学校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并由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和公司负责学校科技成果评估、许可和转让。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利用该项目重点建设了几何量分析测量
中心,几何量分析测量中心是面向装备制造业企业开放的从事几何量测量技术研究与测试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开放式测试平台,平台突出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特种加工研究和人才培养,为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提供先进加工技术方面的原创性成果、技术支持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技术转移中心近期又重点孵化与转移了“吸附精馏法回收二氧化碳技术及装置”、“废旧塑料回收制造工程塑料技术”、“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等节能、环保、降耗项目,其中“吸附精馏法回收二氧化碳技术及装置”先后在海城镁砂公司、锦州六陆公司、辽河油田石化公司等企业得到应用,在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废旧塑料回收制造工程塑料技术”将使用过的聚酯(PET)塑料工业废料、食品包装容器、废饮料瓶等加工处理后生成PET颗粒,实现PET挤出机在增粘技术上的突破,该技术为解决数量巨大的废旧瓶的处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技术设备已在2家企业开车成功。
又相继成立大连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大连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大连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大连光电研发技术中心和大连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以研制国内顶尖的光电子产品、占领国际光电子技术的制高点为目标,同时承担为大连市光电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的重任;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是面向中小企业开放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教育资源的窗口,为中小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学校有27个实验室通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服务中心服务企业620余家,完成服务项目830余项。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不断扩大开放,努力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先后与日本、芬兰、俄罗斯、韩国和德国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具有开放性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国际与国内先进科技成果的双向流动,高层次地发掘国际技术资源,推进“产学研”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实现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并通过产学研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如与日本岩手大学联合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办公室、与芬兰国立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等。
针对下一步的技术转移工作,大连理工大学提出新三区联动的构想,即校区、研究开发区、产业园区的融合与联动发展。校区指大学,主要为园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手段。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园区指高新园区,是创新、创业及就业的场所,具有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条件,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能提供较佳的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研究开发区指大学和高校园区之间的研发群,通过研究开发区来实现大学和产业园区实现技术转移的联动。
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大连理工大学已具有了很好的办学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始终担负在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努力建设中国一流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链接:“五点一线”大有可为
“五点一线”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提出的一项开放开发战略。“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区;“一线”是指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连接“五点”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以“五点一线”为支撑,“西拥渤海、东挽黄海”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刚一起步,就已日渐成为外商外资竞相涌入、内商内资纷至沓来的开放热土。
如今,在每一具体的“点”和“线”上,都有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活跃的身影。
――土木水利学院港口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参与辽宁省“五点一线”以及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创性地从港口物流角度主持完成了《大连港“一岛三湾”核心港区规划》、《长兴岛造船工业园区的工程方案设计》、《长兴岛海岸演变分析》、《长兴岛海冰调查》、《大连船舶重工长兴岛基地选择方案》等13项港口规划项目和专题研究,首度完成《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战略研究》,创新资源整合模式,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得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三等奖;率先提出并负责完成编制大连航运价格指数,负责完成了《大连航运交易市场的功能提升研究与对策》;全面完成了《营口沿海产业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