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基本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综合实践课程领域建设的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教学的必修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没有具体的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只是对综合实践课程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进行规划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课程领域规划
根据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依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课程”被确定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四大课程领域”之一。结合当地社区资源与社会实际,以及本校基础与特色,在《纲要》原则规定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地、因时、因校的调整与扩展,开发与创新,拟将综合实践课程具体划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能,传统与信息等四门特色课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特色课程之一,成为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并非狭义的某一门学科,更多的是强调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和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作用,要体现它的综合性教育因素。
为此,本校以数学学科作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科目,以数学教研组为开发团队实施开发研究,并申报立项有何祥齐老师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的建设形成探究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涵
1.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大范畴,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首要而基本的属性。
当前,在我国基础性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将“研究性学习”上升为专设的国家课程,而是散见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因而在实际学校课程管理中仍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有形无实的境地。无疑,这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要务之一。
2.“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是综合实践领域课程的基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根本保障。研究性学习全面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所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都必须始终贯穿这一学习方式。
其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所以,其他领域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脱离不了其他领域课程而独立存在。
四、“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实践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建构成一门真正的课程,而不再是随意被搁置的,甚至被认为是影响升学率的形式化教学。以数学教学为目标科目,结合课题研究,得出以下实践结论。
1.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是既有交集又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并非包含关系。首先,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数学教学,获取数学知识。
其次,对于数学知识学习仅仅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所需要涉及的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涵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诸多方面,并不以某一特定的知识为课程内容。
2.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由学校统一规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让各学科研究性学习形成“综合实践领域课程”这一整体。本校在每学期开始由各学科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学校教研室,由教研室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统一安排时间、课时、教师、教学场所等,形成学校统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表,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一门能够独立实施的课程。
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必须严格实施程序,凸显课程特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必须按照以下三个程序进行:第一,准备阶段。选题、分组、进行小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即撰写开题报告。第二,执行阶段。通过资料收集、访谈、实验、观测等获取研究资料。
第三,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凸显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课程的特色。
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与创造;强化对“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成果,关注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仍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境地,要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强化素质教育,能为学生个性发展保驾护航的课程,还需从更多方面努力,更需要一线教师全力践行。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4-02
1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网络环境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当前网络环境教育中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现实问题的精神。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枯燥,传统教学方法缺少互动和学生参与,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明显。本课题的目的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构建,为《数据结构》学生个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接下来,该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2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反映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如下所述:
2.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对于网络环境的应用,从而支持学生个体的“学”,与此同时,保证学生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并且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个体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来灵活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
2.2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对其加以科学有效的指导。
2.3重视协作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协作性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个体在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考虑他人的观点,积极与他人进行协作,锻炼每一个学生个体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协作的学习精神。
2.4 重视评价的过程性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其评价必须融入到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之中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评价系统,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加以全程跟踪指导。
3 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构成
除了课题、学生个体、研究合作小组等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外,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的构成成分还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工具软件和网络环境平台。
4 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间关系
第一,网络环境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这些教学资源涵盖了相关的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等,它们为课题的确定提供了来源,而且,它们也和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的学习存在着非常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第二,在网络环境下的工具软件主要涵盖了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等,它们能够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支撑着课题的确立。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都能够借助于这些工具来实现对于信息资源的查询、共享、加工和传输等等。
第三,网络环境平台主要涵盖了教学支撑平台、协作教学平台等等,它们能够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阵地,借助于网络环境平台,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都能够参与平等的讨论、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课题的开展。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整体。
5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
1)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一个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该流程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流程主要涵盖了以下的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合作小组的确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研究课题。
2)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是课题研究的实质性进展流程,主要涵盖了下面的三个环节:资源搜索、网络环境交流与结论。
3)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每个流程都离不开及时而有效的评价,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必须体现出评价的多元化,主要涵盖了学生自评、小组协作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文对于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网络环境平台结合《数据结构》课程,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为在高校计算机学科中顺利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侯小静,石念峰. 数据结构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性学习的真谛。
一、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从教师的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并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满足对知识的渴望。以往的学习,教师偏重于对教材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成一个吸收知识的容器,师生间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这大大地束缚了学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打破了这种束缚,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2.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研究型学习方式是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如通过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体现出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为主体,发展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假设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转变成为学生研究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每一位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教师们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并从学生的问题中提高自己。教师会在这场大变革面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1.方法指导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为解决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指导,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就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如物理实验的改进研究就比较适合选用实验法,而研究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的防治的问题就应选用调查法。另外,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很多形式展开,如方法讲座、参观学习、个别化指导、提供文字资料和网站等等。
2.检查和督促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动力
研究性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自主研究的开始阶段,往往热情很高,十分主动。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研究进度比较缓慢的时候,他们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停止,凭想象弄一个结果敷衍了事。这样,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督促检查。
(1)随时深入各小组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且能参与到各小组的研究中,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开发有益的校内外资源,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2)结合进展情况组织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会,让各小组在交流会上充分展示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按一定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板报、出墙报、编刊物等方式。教师作出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引入适度的组间竞争,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热情。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交流,各小组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启发,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和思路。
(3)进行组间互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检查学生为学生间的相互督促检查,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并且在检查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启发。
三、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1.为“探究”而探究
不少搞研究性学习的学校,往往把实施研究性学习等同于做课题或写论文。因而热衷于研究性学习的“作秀”,开设“示范课”,举行结题报告或展示学生论文集,存在着“浮肿”现象。毫无疑问,科学探究在课堂上能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物理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更是这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如果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是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如何,以及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每节课都上成探究课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那样只会把科学研究简单化、庸俗化,违背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选为教育改革的灵魂,数学学科的改革更是教育改革大潮的潮头。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拓展。”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己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清楚表明,现在和未来的数学学习必须实现《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己经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式的新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
纵观《课标》的《总体目标》,学好《新教材》必须改变教学和学习方法。而唯一的好的学习方法,无疑是“研究性学习”方法。下面就此谈点笔者浅见。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或项目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获得的各科体验和经验为基本内容,以由教师为指导,学生按小组或个人形式采用探讨、议论、反复发现、总结,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为基本学习(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最主要特征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与开放性,以达到最广泛地开创并发展学生的各科能力。
二、我们为什么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1.“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达到的目标
就目前看“研究性学习”已呈现出许多明显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
(1)培养学生的“自立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课标》前言)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开放式,以学生“自主”为原则,由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学习,而不是以老师“自主”的教学过程。(这是区别于旧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不再“听命于”老师,老师则只作帮助、组织、指点,参与其“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看出了什么新问题,作出及时补充和调整。
(2)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课标》前言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另一个特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须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选择、研究切合实际问题,去分析和探讨,以求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实践”。“研究”是现实的研究,是问题的研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和培养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
(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
在《课标》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研究对象的发现者、选择者和确定者。要求对问题自主地、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地去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为得到研究结果,去实验,查阅资料,去请教他人……这一切也都包涵着“研究”过程。所以学生在完成“研究性学习”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新课改”的主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课标》《前言》中说到:“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发展。因此数学要求人们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数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造精神,唤醒学生天赋的创造潜意识,养成时时、处处留意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好学习惯。同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达到了“创新”要求,还培养了“创新”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创新思想,坚强不屈意志,不折不挠精神;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一旦养成,学生终生受益。
(5)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如今许多学生“智商特高”而“德商不敢恭维”;“科技发达”,“人文素质欠缺”。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养成对科学负责,对人类负责,树立起“献身科学,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时展需要
“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但还得从下面几点再说明。实施“研究性学习”意义最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点,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当今社会已步入经济社会、信息时代。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己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在“后工业社会”里教育(包括数学教育)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是“高效学习”: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的扩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第二,为达到“高效学习”,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应该提倡“研究性学习”,而在教学中创设科学研究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和创造力。“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恩格斯语),它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性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点是“研究性学习”目标能力使学习者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产生;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第三点,《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课标》不仅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知识技能目标,也有“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这种原则和目标就为达到一个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目前研究性学习为何仍然受到冷落
前面笔者己较“全面”地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和“伟大意义”,按理说“研究性学习”应该“兴旺发达”地在教学中全面开展。但事实远非如此,目前,就在我们地方和我们的学校,也只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行的是应试教育”,“提倡研究性学习,实施仍是灌输教育”。笔者以为其原因有:
1.高、中考指挥棒压力下,严峻就业面临是导致“研究性学习”难以实施的首要原因,“高分名校高就业高收入”,这在目前全围范围内是“生存方程”,而如何在考场上能获得高分?唯有高压灌输。的确,对于学生家长、学校,高中考显而易见是“高利害评价”,是关系到“生存”的考试。“研究性学习”对人的素质提高是有效,但是需要一较长期积累才能显露出来。除了极少数学生能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获得保送重点大学或高中考加分外,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存在科学探究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会有提高,但都不能得到“立竿见影”效果。虽然近年来高、中考试题有所改变,出现“研究性学习”试题,但却因种种原因也不能有“立竿见影”效果。
2.师资水平制约了“研究性学习”开展。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具有跨几门学科、综合能力非常强的“多才多艺”“多功能型”教师,但在以往传统教育中培养出的绝大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研究经验,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不力,点拨不到位。
3.资源不足也是因素之一。基本资源与设施的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的资源与设施不只是导致“研究性学习”开展难的又一个原因。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信息难收集,需要的一些设施没有。
4.最关键的还是领导、主管部门和教师、家长们的观念的转变,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招生、招生的试题和用人制度等方面作出改变,方能使“研究性学习”开展起来。当然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啦!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途径
在前面也“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的原因,这就为我们今后实施“研究性学习”多少找到了一点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解决途径当然很多,但许多方法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能力所不能及的(如教科书的编纂,高、中考命题,用人制度改革)。我们这些凡人小辈只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者要认真解决好“培养学生能力”与“适应‘国考’考得高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教师要认识到:“其实能力高的学生定能考到高分”这个道理,“只有理解了,才会应用;理解加消化了,才会发展性的应用”这个事实。这就决定了教师课怎么上,知识怎样去传授:是“讲当然”,还是“讲所以然”?重“风暴头脑”,还是“重灌输头脑”?那些高中考状元,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是靠死记硬背知识考上的。
2.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知识更新,不断“兼学别类”。做到“有容乃大”,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新教材》包涵文理,容纳人文。这非单一、专门知识拥有者所能驾驭之,所能教之。更何况《新教材》日渐走近高科技,谁不发奋学习,谁就失去“教书”资格。
3.坚持“负重前行,小步渐进”,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实施“素质教育”一样,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全国都在讲“素质教育”,全国都在做“应试教育”。有什么办法呢,在中国许多事就是这样。就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而言,只能首先自己相信“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才能在教学中一点点、一堂堂课实实在在地做下去。这样“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研究性学习概念与发展历史
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或者像科学家为进行某一项科学发明或发现而去作试验尝试,以争取创造发明或发现获得成功的心态,进行学习探究的教学结构形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有两种类型:“问题解决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任务驱动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尝试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当前高校的研究性学习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标志是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重振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报告中提出的“基于研究的学习”。从中世纪欧洲产生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大学的研究性学习按时展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以前的萌芽期)。此阶段开始以讲会式(中国古代书院)和辩论(中世纪大学)为主。古代讨论式教学经长期发展,18世纪中期欧洲大学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与研究方法――研讨小组(Seminar),向学生传授一些被认为有用的不成体系的实务知识;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与培养少量人才。
第二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晚期的初步形成期)。1810年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成为近代大学的标志,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措施,主张对研讨小组(Seminar)进行改造并发展成为种基本的制度形式:教学――科研研讨班,从此,大学生研究性教学得以正式产生。同时,研讨小组(Seminar)被介绍到美国,成为美国大学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40年代的第一次转向期)。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实验研究逐渐在大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研究生培养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它与本科教育有了明确的区分,而且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研究性学习出现了第一次转向,研讨小组(Seminar)、问题学习是本阶段主要的研究性学习形式。
第四阶段(20世纪40-90年代末的第二次转向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发明与成果利用的周期明显缩短,科学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研究开始远离教学,历史上大学研究性学习出现第二次转向,研讨小组(Seminar)、项目学习、发现学习等成为本阶段主要的研究性学习形式;继续存在的“小科学”研究中出现了课外实践研究这种新的研究途径。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现在的第三次转向期)。在知识经济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向高校提出把本科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世界各国都纷纷做了回应,美国提出重振本科教学,“基于研究的学习”;德国则在本科教育中普遍要求学生进行研究式的学习;日本提出“综合学习”等;我国也先后三次(1999、2005、2007年)以颁布文件的方式强调高校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从此,“研究性学习”成为全体大学生从事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有效学习方式,这是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第三次转向,研讨小组(Seminar)、基于研究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综合学习等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
实验教学是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7年开始,国内各高校相继启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型、创新性实验项目,调动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倡导以启发探索和创新性实验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是我国高校推进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所需采取的重要措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既增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又将教学与实验相辅相成,实现了研究与创新的齐头并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并不能一味的通过开设新的实验项目来达到目的,而应将科研引入实验,因为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理念,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两类:“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而提出来的,通常是指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明确给出定义,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收集整理归纳信息,展示研究成果。这一活动过程强调实用性,着重解决问题;强调过程性,而不一味看重结果。“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Project-based Learning或Project Learning,一般译作项目学习、专题导向学习、项目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我国习惯称为“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比较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法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于1995年在初二年级开始实验,最初称为“多样化途径”。现在,“研究性学习”在法国已经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预备班统一开设,形成了相互衔接的课程系列,并且它已经成为90年代以来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美国对类似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探索,其中劳伦期中学从1985年开始,一直开设“自主研究”的课程;1985年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被美国舆论界称为最雄心勃勃的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计划,1995年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纲领性文献,标准中突出科学探究,强调学生要通过探究独立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该“计划”和“标准”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的痕迹比较明显。亚洲国家受儒家教育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中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予以特别重视。新加坡、日本等国家都先后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板块。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0年9月颁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中,将“专题研习”列为课程改革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在中国大陆,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实践探索较早、积累经验比较丰富的是上海市。在全国提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1999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研究性课程研讨会”,强调研究性学习不仅应作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而且应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研究性学习为必修课。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并于同年秋季在黑龙江、辽宁、山东等七个省的高中一年级进行试点,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所有的高中都执行这一新的课程计划。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中明确,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研究性学习列为其中的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必须结合实际
从学习目的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培养“理性的人”“民主社会的公民”“智力的卓越性”;而今天所倡导“研究性学习”则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个体健全发展是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习内容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大都局限于某一方面;而今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从学习理念看,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者大多数认为存在一个普遍的、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而今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人们当今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基础教育21世纪颁布实施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不管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都结合了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蕴含着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高等教育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性学习应该而且可以成为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总模式。
笔者认为,从研究性学习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看,研究性学习相对来说是“舶来品”,我国学校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还必须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背景,结合中国学校教育的整体结构和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思考。首先,应将“研究性学习”上升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规划和实施。从深层次上解决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思维定势,做好课堂内、校内、课堂外、校外学习的整体设计。其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师的素质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师作为组织者,在多边互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错误倾向,我们必须摆脱“唯科学主义”的狭隘视阈,还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初衷,实现课程的应有价值。最后,构建研究性学习体系。实际上,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国外教育中从中学到大学、研究生阶段都非常推崇,由此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和学生都是研究者,我们要从小学到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从制度和机制上逐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相互衔接,不出现断层。当然,我国学校教育构建研究性学习体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严启英.高校研究性学习的“新”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文可义.“研究性学习”的形成和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4]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实践 协作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分为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有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研究性学习共性的认识可归纳为:一是研究性学习前提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二是研究性学习应采取的方法都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三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自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J.J. Rousseau)、裴斯泰洛齐(J. Pestalozzi)、福禄倍尔(F. Froebel)等人。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直接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J. Dewey)、克伯屈(W. Kilpatrick)等进步主义者,以及康茨(G. Counts)、拉格(H. Rugg)等改造主义者。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并且受实验科学的影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美欧诸国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布鲁纳(J. Bruner)、施瓦布(J. Schwab)、费尼克斯(P. Phenix)等人,他们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主要是适应“冷战”时期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目的是培养“智力的卓越性”,造就智力超群的社会“精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确认这种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综合学习时间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即将推行的新课程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中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高度民主自主的一种独立学习的行为,在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切不可用科学教学的方式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2.学校要努力解开应试教育的束缚,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主创造。
3.学校要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五、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效率,注重提高问题的探究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自实践来获取知识,旨在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
要想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一种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联系与区别。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结伴而行。之所以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存在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门学科课程存在内在联系:研究性学习不仅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而且运用于各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两者交互作用、相辅相成。
在实践中,处理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增强;第二,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及其实践,日益暴露了其不适应性和局限性,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无疑应该是21世纪学校教育中占主导方式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进丁.自主研究,自主创造.上海市向明中学自创性研究课教研室.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展开要学会因校制宜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研究专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数学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校园等设施设备和场地。也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部门的数学人才和数学电子信息资源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需求越迫切。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者是学校和教师,除了学校以外,数学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数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视学校学习为起点,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数学教师要进行如下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以问题和问题解决为中心,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研究性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要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数学研究性学习应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数学教师观念转变是前提,同时要求数学教师也要进行角色的转换。首先,数学教师应是学习者。因为“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数学教师要摸清学生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特点,以学习者的身份去体验数学研究,以学习者的立场参与其中,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
其次,数学教师应充当指导者.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密不可分的,而问题的解决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为此,数学教师在选题阶段,要针对学生学习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条件、特点,开发设计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另外,还可提出建议,让学生讨论,形成具体计划,还可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诱导学生寻找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施阶段,教师要进行分工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
再有,数学教师应充当评价者。这里的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多注重过程,注意激励与导向的结合。注意多元化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方面已达到的程度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行为、情感、态度的生成和变化。
三、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及其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只针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结果都必须独一无二.。强调这样的定位,有助于预防数学研究性学习变为新的数学学科竞赛。
由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而教师则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从初步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来看,凡是认真参加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影响数学学科内容的学习。访谈结果显示,因为开展数学研究课题的需要,学生“用然后知不足”,常常自觉的加深或拓宽了与课题相关的数学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加深了对数学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数学研究性学习和现有数学学科教学之间,不是一个反对一个,一个否定一个,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应着眼于使学生认识数学文化的魅力,将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
毫无疑问,数学作为一种科学,描述了一种最高的文化成就。美国数学家怀尔德1981年从数学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数学――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哲学观,这是很长时期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成熟的数学哲学观。数学作为一种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某些普通特征外,还有其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独有特征。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方式:数学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将自然与社会连接起来,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数学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充满着理性精神。学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文化,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要发挥这种魅力对同学们的吸引。如果数学研究性学习能为人们认识数学文化、推动数学文化的发展做一些贡献,那么在未来培养出大批积极主动和有能力的年轻的数学文化传播者,也是指日可待的。
要:博客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已经不断地被应用到教学中,而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也已成为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构建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对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博客的定义和功能入手,对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进行研究,设计了研究性学习平台结构与功能模块,并就平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博客;研究性学习;学习平台;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62-03
博客作为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博客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本文根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建构基于博客系统的高校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一、博客的主要功能
博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和管理功能。个人可以通过博客展示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图片链接或添加到自己的博客上,构建个性化的个人博客。
(2)交流互动功能。博客平台通过留言、博客评论等方式实现交流和互动,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资讯的交流和应用更加开放、自由。
(3)学习、自我提升的功能。博客平台通过博文的点击率等数据,推荐精彩博文、草根博主,使好的文章和信息让更多的人获得,并从中获取适合自己的信息。
(4)博客圈。博客平台可以通过组合技术,将博客内容相关的博客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虚拟的组群。
(5)博客的TrackBack功能。TrackBack是一种网络日志应用工具,它可以让网络日志作者知道有哪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撰写了与之有关的短文。 这样, 博客中的各种评论和留言在互联网上相互连接而组成一张大网,并通过TrackBack实现真正的信息的无限连通。
二、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是利用博客系统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新型的、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结合博客系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包括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总结反思四个阶段。学生和教师在各个阶段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还扮演着信息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探究者、协作者等多个角色,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三、基于博客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结构设计与功能模块分析
1.平台结构设计
基于博客的应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结构设计包括:用户浏览界面、功能模块界面、数据服务界面。
(1)用户浏览界面
这个界面是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浏览器界面,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数据、文字等,并显示从 Web 服务器返回的信息。
(2)功能模块界面
这个界面是研究性学习博客平台设计的关键层,它接收来自浏览器的信息,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并把查询结果返回给浏览器。基于博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多数应用功能在该界面完成。该界面划分为七个功能模块:学生信息模块、情境体验模块、课题研究模块、学习资源模块、学习管理模块、学习评价模块、交流互动模块。
(3)数据服务模块
数据服务模块用来储存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确认信息,存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资料等数据。数据服务模块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和更新的。
2.平台功能模块设计(见图2)
(1)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特性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年级等情况。个人特性信息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性格、做事风格、合作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网络环境下还包括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个人特性信息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2)情境体验模块
情境体验模块利用博客平台的共享资源,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研究性学习中,丰富的知识和体验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及时咨询,链接名家博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辅以讨论专区,进行交流研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激活知识储备。
(3)课题研究模块
课题研究模块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模块。研究性学习开展流程如图3所示。模块主要有课题选择、课题小组组建、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实施、课题成果展示等环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除了有开题评价和结题评价外,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评价尤为重要,这个阶段更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精神。
(4)学习资源模块
学习资源模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提供科普网、网络图书馆、研究性学习的网站、论坛等,使学生能够获取多方资源、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动态;二是提供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博客链接,使学生能实时、直接地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并获取相关资源;三是提供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链接,使学生在博客内部就能够方便地进入搜索引擎界面,为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获取和收集提供便利;四是学生上传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的资源、感受或心得,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可以通过提供学生的博客链接,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学习管理模块
学习管理模块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过程等进行监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组员和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状况,也为研究性学习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对学生的管理主要通过学生访问的次数、学生之间的有效交互次数、学生博客中体现的研究性学习的进度等方面的信息为依据。
(6)学习评价模块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评价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包括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针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基于各类评价表,对博客中研究性学习的信息资源的运用,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状态,团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提交的各类课题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和评价。
(7)交流模块
基于博客的交流模块分为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交流模块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博客交流模块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社会热点问题与同学、老师、其他社会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和困惑时,通过交流模块可以获得及时的指导和解答。
四、平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平台为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自主性、实践性、灵活性。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下,教与学的观念、方式将进一步发生变革,使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在更为广阔、丰富的领域内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建立时间较短,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于博客获取的学习资源过于庞杂
博客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获取有益资料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庞杂的信息量,有时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当学习者面对庞杂的信息束手无策、没有收获时,基于博客获取学习资源的兴趣就可能逐渐降低,甚至可能转而去浏览其它引起其注意力的内容(如发微博、聊天、玩游戏等)。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仅有部分学生能够适应依赖博客的模式,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不少学习者产生了学习焦虑的状况,一方面对基于博客的模式很感兴趣,但同时又找不到头绪,无法顺利开展学习,很多同学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当第一次学习任务完成并取得反馈后,才能逐渐适应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出现这种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熟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在线资源,并列出信息资源清单,供学生选择,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近研究主题。
2.同质分组导致的层际差异
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是实现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由不同层次成员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或水平相接近的同质学习小组。从合作学习的理论看,异质学习小组为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小组各成员根据不同的特长、背景,取长补短,学习效果更好。而同质组的学习小组往往容易盲目自信,或者过度自卑。然而,在研究性学习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同质学习小组,扩大层级差异。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充分发挥异质组的合作,避免层级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成果评价。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人数较多,因而在具体操作时,往往把小组互评环节放权给各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因此,小组长的个人素养和责任心将直接关系到对每位学生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评价客观公正的主要方式。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应当组织和帮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学习者、参与者。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丧失,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控能力、研究和探索的能力、人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基于博客系统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是推进研究性学习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是深化和推进高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2]张肇丰.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意义[J].教育研究,2004(2):48-51.
[3]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姓名:汪绍平
邮编:710043
电话:029-92621341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活动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以此为中心自主活动的学习形态。因而,自主选题就成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初始环节。本文着重对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作一简略阐述。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学生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主体的虚无性。这样,势必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者说他们需要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研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进行主体性教育,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初阶段,即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许多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但是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
另外,语文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这里就存在一个学习梯度的问题,而同时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从半独立研究过渡到独立研究,从对简单的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的过程,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落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换言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究其实质,乃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探究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文本、作家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者以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研究问题,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地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的固有顽疾,即单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枯燥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注意语文的学科特点。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和问题。”(张肇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5期)“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理、化、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 野的开拓、语言文字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2001年7-8期,第31页。)这些提法固然很好,但我们不能脱离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谈语文研究性学习。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时说:“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吕淑湘:《吕淑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3页。)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说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况且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其他学科内容,自然社会内容都往语文课里塞,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宽泛化,从而淹没了语文学科的本真面目。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本着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依据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对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精挑细选,在此前提下适当注意题目的延伸性。
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不能忽视教材的研究价值。
题目的选择,是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学生能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探究,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虽然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往往由于研究者(学生)甚至是指导者(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所选定的内容的研究往往浮于浅表化,不能深入探究。而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具备了继续研讨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而且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中也往往得心应手,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七、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当切合实际。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所能提供的条件与可能,比如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和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的资源等等。各地区、各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因而,指导学生选择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的现实等情况,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课题,从而实际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校内、校际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