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程与小学教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86-03“迷思概念”来自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理论取向,是指某一特定科学概念组织中,对某事物或某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所公认的想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某些科学知识存在理解偏差或混淆,极容易形成迷思概念。笔者对小学《科学》(3~6年级)教学中产生的迷思概念进行了诊测,从而分析小学迷思概念的成因和转变策略。
一、 小学《科学》(3~6年级)中迷思概念的诊测
诊测包括问卷和访谈。诊测问卷由选择题和填空题组成,包含教科版3~6年级《科学》教材(教学)中34个易出现“迷思”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日常科学概念,并选取了135名小学6年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所选取的诊测概念如下表1:
选取这些知识点的主要依据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教材及教师用书、期末测试题中易错的知识点及科学教师的建议。问卷测试后统计了被试各自的选择题、填空题、总分的得分及得分率。选择题平均得分率为47.7%,填空题为30.0%,问卷题目平均得分率 40.7%。可见总体上来看小学生对《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针对问卷测试结果中典型的的迷思概念,笔者随机抽取若干被试作了访谈。通过问卷诊测和访谈总结了小学科学中迷思概念的特点和成因,并对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
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可概括为三点:学生前认知的影响;日常生活经验和各类大众媒体的影响;科学教材和教师教学的影响。
1.学生前认知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正式学习某些概念前, 儿童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个人的“前概念”。前概念有时能帮助他们理解新概念,而有时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妨碍新概念的建立。前认知中相关知识的缺失也能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本研究的问卷关于光的传播路径的题,有 86.7%的被试认为光在水中是沿曲线传播的。访谈中笔者发现他们受到生活中“折射现象”的干扰,但他们前认知中没有“折射”这一概念,由于前认知的局限导致了迷思概念。
2.日常生活经验和大众媒体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已经从大量的生活见闻和自然现象中获得了不少科学的知识,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事物和新概念的理解。问卷中有个题目:“胖子和瘦子拔河不相上下,哪个说法正确?”这个题目仅有50.4%的学生认为胖子瘦子力气一样大。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部分被试都认为胖子用力大,因为生活中一般胖子力气都比较大。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直觉经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影响。大众传媒也是误导小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一个“罪魁”。我们生活在媒体时代,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成为迷思概念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例如,在一些环保宣传类节目中都能看到,每当讲到“白色污染”时就会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垃圾,这样很可能让小学生把“白色污染”的概念误解为所有白色的垃圾。可见,大众媒体传播过程中画面呈现形式、陈述方式的不恰当会导致小学生迷思概念的形成。
3.《科学》教材和教师教学的影响。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教科书的知识呈现形式也是学生迷思概念的成因之一。科学教科书总体上来说是适应学生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可能在某些章节上会出现学习困难。若科学教师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前认知为起点调整知识呈现顺序并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可能会导致迷思概念产生。教材编写也是影响学生的科学概念形成的因素,如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的呈现顺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现有认知,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也可能导致学生概念理解不深刻从而产生迷思概念。
三、促进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理念。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理解“科学探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自由创设的、有结构的、能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我国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加拿大科学教师写的教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学生要学习的科学概念;学生要发展的探究能力;学生要获得的应用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所有的探究活动都应指向核心概念,以学生现有概念为起点设计探究方案,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并观察、收集资料、得出结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
2.POE策略。所谓POE是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预测-观察-解释)的简称,该策略通过诊断学生的迷思概念来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概念。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让学生对实验或事件中可能发生的现象、结果做出预测。第二,让学生观察实验或事件,记录下结果。第三,让学生对自己预测和观察到的不一致(冲突)做出解释,并力求调和冲突。POE策略可广泛运用于科学概念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科学概念,有效预防迷思概念的生成。
3.基于学生前概念的NN三步教学模式。纳斯伯姆和挪威克提出:让学生尝试解释某事件,引起概念冲突发现矛盾事件,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调整认知,建立科学概念。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NN三步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也可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步,揭示并重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暴露前概念。第二步,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人们原有认知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学习者需对新信息与原有认知做出调整才能解决冲突。引发认知冲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直接呈现错误概念,二是通过小组讨论时个体的不同观点来引发。第三步“鼓励评价”。鼓励评价是指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新的观念进行阐述和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交流。
4.概念图法。概念图是由美国诺瓦克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代表的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建立实质性的关系。概念图中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能引导学生将新学习的概念和原有的概念进行沟通,它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概念本身。例如下面是关于宇宙空间与动植物关系的概念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知道: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影响动植物的生活,白天能够看到太阳,白天里由于太阳影子的变化移动形成“太阳钟”等。这个图清晰展现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总之,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教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科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优化使用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的同化与顺应,实现学生迷思概念的预防和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建新.新课程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J].教师论坛,2006,(6).
[2]任英杰.Internet环境下改善迷思概念的策略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7,(4).
[3]陈化来.科学课堂教学中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2010,(9).
[4]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
[5]刘占兰.加拿大小学科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6]任英杰.促进小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POE策略及案例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2).
[7]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进展研究[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教学方法
现今实行的英语新课程教育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改革教育方式,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压力,所以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下,采用多种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力求尽快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
一、迎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处于小学三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认识、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还未成熟,性格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不可避免会阻碍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设计有趣、好玩的学习环节,运用孩子的眼光对教材进行衡量,努力将教材内容变换得易于孩子接受,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尽可能要接近学生的心灵,有效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在讲apple和banana等水果名词时,就可以展示具体的实物辅助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
于课堂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益无害,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都大有裨益。比如,在讲授Unit 11“A boy and a girl”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将学生的思想引入课堂,让男孩、女孩分别扮演角色,将所学内容生动展现在学生眼中。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多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的做法对英语学习氛围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也有一定影响。
三、巧妙利用教材内容展现异国风情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单凭虚幻的想象对学习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采集大量的异国图片、音乐以及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Unit 2“Yes or no”这一课,教师可以巧妙地将“Yes or no”的英文回答嵌入文化辩论赛中,通过本国文化图片与异国文化图片的对比,让学生运用“Yes or no”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达到巧妙利用教材内容展现异国风情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保持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大要求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保持,所以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督导者角色,以引导者、朋友的角色接近学生,力求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教学打好感情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运用表演教学、直观演示、音乐教学、差异教学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服务于学生,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如今广为实行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现今的英语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此浪潮的推动下教育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一败涂地。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谨慎学习新课改的精神与要求标准,为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上即为作者个人关于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方略的部分观点,均是结合笔者个人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所得,在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2007年秋季开学后,我校的教学改革正式展开.下面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材变了,课堂变了,如果教育理念不改变,任何教育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我校专门进行了一次“确立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小组合作导学稿的教学模式”的培训.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恰恰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必将长期维持在原有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他的工作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就越大.我被这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开始用心的、深入的广泛关注那些课程改革较为成功的学校的做法,积极学来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领会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理念,改变了自身的许多教学行为,尽力让新课程理念深入课堂,落脚在课堂.与此同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活起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没有丰厚的学识底蕴,就不会有超前的理念,思想就会僵化,就不会感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会安于现状.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努力跟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
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引发课堂的深刻变革,那么它都只能是处在学校的空洞的说教上;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我所参观过的改革较为成功的洋思中学的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已全然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的局面,那里的课堂已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成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也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成了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更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如今我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如下变化: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新课标的这种思想和理念,我尝试着、努力着,结合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使之得以落实.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全班同学剪下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生们稍做思考,开始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先折成正方形,然后剪出边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2:先定好两条边长,再利用长方形的一个直角,剪下直角三角形
......
师:在众多的方法中,请同学们思考哪一种最简便?
生:讨论了一会,公认生2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生2的方法剪下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剪下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比较.
师:如果把直角换成锐角或钝角,角的两边仍然对应相等,我们剪下的三角形还能完全重合吗?
生:能
这时很自然引入新课“边角边”判定方法,然后再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进行验证,学生们在这种浓浓的兴趣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类似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努力给学生营造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氛围,真正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在课堂.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在讲授《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时,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以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铁皮做盒底,可以正好配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学生们通过分析很快找出两个相等关系:
做盒身的铁皮数+做盒底的铁皮数=190
盒身数×2=盒底数
于是很自然的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x+y=190
8x×2=22y
很快解出
x=110
y=80
答:用110张铁皮做盒身,用80张铁皮做盒底.
在学生们正得意的时候,我不失时机的把题目变换成:
(2) 现有20张小铁皮,如果1张小铁皮能做2个盒身或者做3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能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最多能做几个盒子?这时需要用几张铁皮做盒身,几张铁皮做盒底?
这时学生们有了上一题的经验,迅速模仿上题:
解: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根据题意得
x+y=20
2×2x=3y
解得:
x=8(4/7)
y=11(3/7)
解出结果后发现x,y不是整数!于是个个面面相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解错,也有同学开始大喊,老师这题不对,x,y应该是整数才符合题意!我笑而不答,要求他们再好好思考一下,并且可以在组内进行讨论.于是每小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空前活跃.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同学们进行讲解:
生甲:因为x,y应该取整数,所以可先用8张铁皮做盒身,11张铁皮做盒底, 于是可做 8×2=16个盒身,11×3=33个盒底
还剩4/7张做盒身,3/7张做盒底,又因为4/7>1/2,3/7>1/3
所以剩下的纸可再做一个盒身,一个盒底,一共17个盒身,34个盒底,因此最后可做17个盒子
生乙:由 x+y=20
2×2x=3y
解得
x=60/7
y=80/7
每张铁皮可做2个盒身
×2≈17,即最多做17个盒身,而17×2=34,需要34个盒底
每张铁皮可做3个盒底
用纸做17个盒身,33个盒底后余纸:20-17÷2-33÷3=0.5>1/3
还可做1个盒底,此时盒身17个,盒底 33+1=34正好配套!
......
同学们讲出了很多种不同解法,同时对每一解法都不自觉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得我对学生们的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到由衷的赞叹!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再让他们通过小组间合作、讨论,释放出各自最大的潜能,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驾驭教材,培养学生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有20年的教学,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设计教育要有一个时代意识,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挑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前喻文化”,即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时代;二是“共喻文化”,晚辈和长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三是“后喻文化”,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1]“信息时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概念。[2]维基百科对信息时代的解释为“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学习渠道更为多样,获取信息更加便利,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与学的需求和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习工具及环境发生了变化,授课对象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上“共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情境更为突显,因此教学观念与方法也需要相应的做出革新。
一、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普及以来,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被列为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低年级基础技能课。为之后的设计专业课程做技术铺垫。通过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对教师学生访谈得知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
在信息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课堂作为主要知识和信息来源,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内容较为偏重软件技能的传授。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课外学习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课堂教学的技能知识部分的价值。因此为了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和低价值重复性教学劳动,课堂教学的侧重要有所转变。
2.如何应对知识碎片化
苏加特分析,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对于学生是必须的: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判断。现今的信息化技术条件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成倍扩展,面对大量的公开课与视频教程,以及种种其他课外学习资源,学生们需要加强判断力和自身知识系统建构及管理能力。
3.如何应对知识更新
就视觉传达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课内容来讲,核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是持续更新的,甚至要面对更多新开发的软件产品,课堂教学内容如何不滞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高校里还普遍存在课业负担重;知识的有效性和关联性弱;知识的转化率低等一系列的普遍问题。在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定位就是解决学生的软件技能问题,为之后的标示设计、插画设计、界面设计等创意性较强的专业课做准备。课程功能比较单一,虽然课程会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但学生依然会感到枯燥,很多专业教师也不愿意上这类课。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数字化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可以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选择更加丰富。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技能是必须的。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如果只解决技能的问题,尤其在信息时代,其课堂的价值其实很低。所以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能够传授有效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性思维。在知识层面,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避免重复性劳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期望达到3个效果: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原创意识,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建构与管理自身的知识系统,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3、在课题实施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应用的水平,并能持续更新技能。要达到以上3个学习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改革提出了以下3个基本思路:
1.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融入创意项目实践过程中
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个创意的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和有效学习动力之一。将创意创作课题导入,贯穿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技能和创意的割裂,更能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由此看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主要形式可以转型为项目组织结合技术指导、信息整合与问题讨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网络和书籍等课外学习资源可以作为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补充。
2.组织、引导与管理,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定位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兼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与管理的职能。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从网络获取知识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且对软件学习领悟的更快。在这样的前提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课堂教学可以导入相应难度的项目课题,教师是课题的组织者,策划与设计整个课程的课题及实施路径。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前提下,推荐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设置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维护课堂秩序,调动学习气氛。依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条件,自学可以设置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环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的形式不再是一言堂,而是能够平等地讨论,一起面对难点、重点和知识更新的问题,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避免单一视野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体课堂的时间可以更多地放在互动和探讨问题上,让学生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知识内化。
3.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
改革的教学理念要落实,需要因课制宜。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本身的定位及目标,分阶段地落实与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科发展的趋势需要本课程突破单一技能学习的局限性,古话讲“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知识更新和信息整理的能力,课程的作用力将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教师对于软件的具体的功能讲解及演示案例实际操作是必要的。在课程改革后续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其学习自主性,推进其学习的探究性及合作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在课题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和管理等工作上。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三、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1.创作课题的设计及课外学习资源的分享
以本年度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 Shop课为例,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艺术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作为创作的任务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分享了课题相关的设计网站、教程网站和图书作为课下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扩展知识。艺术创作课题的设定融入了人文思考,既有主题性又有扩展性,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创作,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将思想、美学、创意与技术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技术在图像文化上的介入。我们训练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通过技术在美学和创意上的实现及思想的表达。创作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1.1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表达的主张和风格,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超现实主义视觉艺术和寓言在创作主张上有着共通性,即通过表象的提炼与重构来追求和传达内在的真实。本课题有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可以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寓言可以联系当代的社会现象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进行联想和想象,可以有新解。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学生创作的原创性。
1.2抽象的文字语言或概念转换为具象视觉语言是贯穿设计师整个设计生涯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因此课题的设定不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创意能力及表达能力层面的训练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1.3 Photoshop是一个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软件,学生对应本课题的创作,能够充分挖掘这个软件的功能,在提升应用技能的基础上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2.设置课堂的规则及学习路径,营造学习情境
围绕艺术课题,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的课堂活动主要分为几个环节:
2.1课题相关作品案例分析
由教师带头示范超现实主义风格视觉作品案例的分析,后续每次课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进行收集案例的分享,要求内容不能重复。这就需要学生课下做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工作,每个人的信息来源不同,观看的角度和观点不同,这个环节的设置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每个人视野的局限性。
2.2软件的功能讲解及实例训练
这个环节在初学设计软件阶段是避不开的,教师引导性地讲解软件的主要功能,并鼓励学生结合课下学习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和补充,并在课堂上分享,课堂的实例训练让学生通过临摹学习技术和艺术结合的技巧,以备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发挥。
2.3重点难点总结及答疑
每一次课的结尾,教师都会以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针对个别同学的提问进行答疑。
课堂围绕课题及技术、美学和创意的关系进行学习和各项能力训练,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课堂营造了一个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互动分享的学习情境,在技能掌握和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作品汇报及相互点评
从第二次课开始,我们每次课都要用Photoshop针对课题创作一幅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及点评,充分调动课上的交流互动气氛。在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将让同学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就自己的创作和学习所得进行一次综合的汇报,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结构整体梳理一遍。课件包含以下内容:(1)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及作品的创意、制作过程;(2)关于创意、美学、科技三者关系的认识;(3)自己在这门课里所学到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最终的汇报是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很多人尽其所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不同的思路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整理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比如学生觉得课程导入课题的方式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创作,但是感觉课程的节奏稍快,课时量有点少。摄影课如果能够排到这门课的前面,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创作素材的原创性。这些问题为我们课程改革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让我们意识到课时的设置与各门课程的排序可以更加优化,以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可能转换为包含软件技能学习环节的专业设计课。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氛围 小学音乐课堂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41-01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中,效率高且教学优质的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任务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课题,新课标的实行和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小学音乐课堂的变革。音乐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组成内容。因此,教师在音乐课程的价值以及作用上需要加强认识和了解,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实施课堂模式改革,提高对于高效课堂的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能够在更为愉悦和和谐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并使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得以落实,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文就高效课堂的课堂氛围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以下探讨。
1 高效课堂的概念
所谓高效课堂,全称为高效型课堂,主要是指教学效率较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较为显著的教学课堂。其主要是在常规课堂的基础上,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同时,实现高水平教学效率和显著教学效果的课堂。高效课堂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中,也是众多院校的教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具有较高的教学影响力。
高效课堂的原则是在最短时间、最少精力和物力支出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点。
1.1 效率最大化
效率主要表现在指定教学时间内,学生的收获程度。主要体现在课程课堂的容量以及课内外学生学习压力等。高效课堂的营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和教师的教学有效率,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1.2 效益最优化
效益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度。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习能力程度、思维能力培养、品质素养以及学习习惯等。高效课堂的营造,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掌握程度、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等综合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 小学音乐课堂气氛现状
在目前,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融入了小学课程体系中,本身作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但在目前一些小学音乐教师的自身观念依旧没有适时更新,对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导致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局限在了教材的教学上,致使音乐课堂的氛围过于单调。相对于小学课程的中的三大主要学科而言,音乐课程本身的地位没能得到更多教师和院校的重视,这也导致在课程的学时安排较少,一些农村学校在音乐课的学时安排甚至一年都上不了几节,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缺乏了解和认识,自身对于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课堂上得不到激发,一些本身尚有兴趣的学生也由于课时较短和教师的课程意识不高,导致兴趣和热情渐渐消退,体现不出热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一些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意识的不高,在教学计划上缺乏创造性,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对一些多媒体技术以及音乐器材的使用缺乏重视力度,音乐器材的学习和使用本身是音乐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一些教师却停留在唱唱歌的教学观念上,缺乏音乐器材的课堂也体现不出生动有趣的氛围。音乐课堂本身还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比如开展音乐歌唱大赛、合唱大赛等进行评比,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音乐课堂氛围的营造,然而目前一些农村学校本身经济水平和师资水平较低,对于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音乐课堂氛围无法成功营造。
3 营造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实现高效课堂
所谓动静相宜,就是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指静动相结合的一种意境。物质存在于世上,动静则表示了个体的两种存在方式,单单只有一种状态的话,个体的生存也将受到影响。古人常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盛则衰”,由此可见,在一个情景中,单纯只有静没有动,那么整个环境氛围也将会变得单调乏味,没有生机;而如果只有动没有静,那么整个环境也会带给人们一种烦躁骚动的感觉。因此,将动与静相结合,才能使环境氛围更为和谐。在一堂音乐课程中,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显著的作用。动静相宜的音乐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一些教师本身过于关注课程的动态,导致了学生热情过于高涨,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歌曲的内容和含义,合唱比赛的参赛学生也寥寥无几,学生甚至在参赛歌曲的演唱中出现了演唱不完整和不准确的后果。这是过于侧重“动”而忽略“静”导致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动静的相融。在一首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事先收集相关的材料,例如音乐器材的引入,从而丰富课程的教学效果,将静态的知识活跃起来。另外,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因此,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将歌曲进行演绎,并让学生进行聆听和思考,从而实现动中思静的效果。另外,学生也可以在聆听的过程中,将想法通过脑海进行描绘,从而实现静中思动的效果。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能够在满足课堂互动的基础上,实现素养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4 今后音乐课的建议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换,校方也需要加大对音乐教学环境的建设,增设更多的教学器材,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开展相关的歌唱比赛,贯彻动静相宜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中陶冶情操,实现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完善和构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峰.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趣味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23.
一、关于课程资源的含义
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加深一定的了解,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对课程资源产生新的认识。
在学术界的多位资深学者的探讨下,课程资源的概念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如课程资源的出处,课程资源被用来做什么,又以什么样的结构存在,还包括了对学生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众多的观点中,其中“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教学设计安排过程中产生作用帮助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被大部分人所认同。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对达到教育目的有积极影响的,既可以对教学产生帮助,又可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利用原则
1.丰富多彩性。小学课程的资源从分类上来看,就有很多种,从校内到校外的多个方面。而正因为资源的多样性,才给了老师们更好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的一个宽广的平台。
2.潜在的价值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中,每一份资源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但各类资源也不是都可以被编排进教学,现实教育真正能够采用的,才可以被当作课程资源。这也是前文所说的课程资源所拥有的潜在价值力。
3.生活区域性。当代小学生的课程编排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达到科学规律性。这也是当今社会的正常发展趋势。所以,不同的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及社会现状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课程资源本身的区域差异性。
4.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遵守科学客观规律。不论什么学科的课程资源,从出处源头上来看,都不允许有知识上或思想意识上的不正确性,要符合科学逻辑;从获得方式及方法上来看,也要科学严谨地通过各层梳理选拔验证及规划。
5.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有目标目的性。面对不同的教育目标,要开发与利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不同的资源对应不同的课程目标,产生差异性的用处和效用。也就是需要认真仔细地探究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证目标的明确性。
6.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与实际相适应。课程资源的选取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思考分析,按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性,在遵循实际生活现状、教师能力现状的情况下,体现学校的特点,表现教师的魅力,发挥自身条件优势。
三、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具体方法
1.聘请各地的有关课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在学校本身的资源基础上,这样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一方面专业的教师有他们独立的知识及思想理论,另一方面他们的到来相当于新鲜血液的注入,也可以带动原有教师队伍的成长与进步.从而为将来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提供长久推动力。
2.增加资金投入比例,优化办学条件。一切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都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资金的投入会从根本上对教育过程中仪器、图书、设备、实验等产生影响。完整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但需要人力,同样也不能少了物力财力等物质基础的支撑。
3.取得家长及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信任与支持。家长作为学生背后的真正承担者,他们对学校课程的编排满意与否对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获得他们的信任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也完全可以参与到对教学课程资源实施开发的过程里来,他们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支持及动力。
4.构建可推动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对课程改革的时代性推动。新鲜多元的学校文化的发展也可以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元文化要在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对地域文化差异的尊重的情况下,勇于创新、支持民主。
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过去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实用性较低;学校及老师的固化思想导致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缺乏正确认识,理解不够,重视性较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度不明确,使教育系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不到保障等。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从问题本身的各自角度深入去解决。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克服学科综合性方面的困难;对已开发资源重新筛选并分析,提高利用率;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意识;建立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机制。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以及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与科学,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推行德育教育的成果,体现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全面实践德育教学政策,小学美术教育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融合与不断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激情,逐渐提升德育水平。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学校、教师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深切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综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德育水平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德育教学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与融合,
但就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多种问题,极大限制了国家素质教育与推广德育教育的发展与进程。
首先,对美术课程渗透的重要意义缺乏必要的关注与重视。关注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学校教育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多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科目的发展,相对忽视美术课程的改革与进步,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机械讲授教学内容,将灵活、丰富的美术教学课堂变成应试教育的“复制品”,限制了学生道德水平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其次,学校教育忽视专业美术教师队伍构建。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设置相对简单,技巧性、概念化的东西少,因此,学校为节省开支,减少教育投入或是省略专业美术教师的招聘工作,
而是由其他学科(非专业)教师承担美术教学工作。专业化程度低,教师创新意识差,根本没有能力与精力去具体分析小学美术课程的实际情况,
也无法根据美术学科特点设计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式与策略。
最后,小学美术教学偏重理论教学。
只将学生的“画作”优劣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割裂了德育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阻碍了小学美术教学素质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天才”“美术神童”,而是以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为载体,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与挖掘美的眼睛,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感受世界的美好,
明辨是非,传承文明,以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的每一天,努力培养爱国爱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当今阶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
小学美术课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实现美术课程的价值,就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为更好实践德育教学目标,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内在修养。
1.丰富教学内容,在美术鉴赏课中渗透德育教学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的“前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多样美术作品的感染下发挥想象的翅膀,构建自身独有的内心世界,感悟世界的丰富多彩。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资源,比如雕刻、泥塑面塑、版画、脸谱等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象征着中国千年文明的演变与发展,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美术鉴赏课,将这些丰富的美术资源带入课堂教学,以“中国古代文明鉴赏”为主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历史文明,精神文化,发掘创作素材,搜集创作灵感,并通过自己的画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无限崇拜,对传承中国精粹艺术形式的坚定决心,实现在整个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高尚积极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2.注重启发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小学美术教学应把握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在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启发教学,关注教学活动进展,并选择合理的时机融入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生态保护”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PPT展示与照片欣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诸如公园里随地可见的生活垃圾,大象被猎杀的瞬间,大面积只看到树根的森林,深受旱灾危害的干裂的田地等让学生深切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大象可不可怜啊?”“我们在公园里该不该扔垃圾?”“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启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并在教师合理科学的引导下,树立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实现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学目标。
3.创新评价机制,在美术作品评比中渗透德育教育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必须科学设计考核方式,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以导向,以增强学生德育建设为重点不断推及小学美术评价制度改革,让美术评价成为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机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主题画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协作,让学生集合小组的力量分配任务,协调意见,搜集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服从意识,奉献意识与协作意识。在最终的作品评比中,教师可以将小组互评作为最终分数的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公平、理性的眼光与态度去分析竞争者的作品,以此方式促进学生严谨、谦虚、公正的人格品质的养成。
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因为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接触社会很少,很容易被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带坏,而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很差,需要进行品德教育以改良思想道德意识和观念。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观念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在小学课程设置中要实现德育教学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美术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灵活,教学压力小,教学方式多样等原因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与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学的意识,提高开展德育教育的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德育水平,推进小学美术课程素质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最近几年,专家、学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加强课程管理的重要性,对课程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过去对课程管理研究的基础薄弱,当前,中小学课程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本文试分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加强课程管理的建议。
一、中小学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化
我国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中,课程管理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中小学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课程就行了。这使得中小学在课程管理中长期处于“外化”“边缘化”的位置,缺少话语权。久而久之,导致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课程管理能力不足,甚至产生一种“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心态,课程管理意识淡薄,表现为:
(1)对课程管理的研究不够
就教育领域来看,我国课程论研究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人们对课程管理的研究更少,把教育管理作为课程管理的上位概念,或者把课程管理当作学校管理的一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再专门讨论课程管理的问题。事实上正如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一样,对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研究不能代替对课程管理的研究。
(2)对课程管理的“软件”研究不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课程看作一系列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课程管理对这些要素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但课程管理不是把各要素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组合”。我国课程论研究者对此研究不够。
(3)课程管理视野狭窄
本次课程改革力度大,没有先例可循,在改革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大都与管理有关。但是由于学校管理意识薄弱, 课程管理视野狭窄,遇到问题不是从管理方面找出路,而是从行政角度找对策。
2.管理手段行政化
行政方法是课程管理的方法之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特点。采取行政方法管理力度大、推进快,课程管理可以采取某些行政手段,使执行者有章可循。但是行政管理方法容易导致不顾实际情况,强制人们“齐步走”,加之管理权过度集中,会使课程管理失去活力。而课程系统具有复杂性,课程运行中会出现出乎预料的情况,行政方法是不可能对出乎预料的情况事先给出应对策略的。再者,行政方法也可能为社会舆论左右,受“长官意志”的影响,不容易保持稳定和连续。
3.管理情境静态化
课程管理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情境的多变性的特点。而不少在学校课程实施中既不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又不考虑具体课程实施的条件,使管理情境静态化。在课程管理中,一些学校希望设想出统一的计划、标准和规范,或者一劳永逸地实施方案,这是不符合课程情境的多变性特点的。所以不能把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当作教条,而应看作是服务于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南。
二、加强学校课程管理的建议
课程管理水平高低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关系
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关系,论者有两种观点:二元对立观和整合论观。用二元对立观做指导的课程管理,不能解决课程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校本课程的实施、综合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求助于涵盖性强的课程管理。因此,要把课程管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来认识。
2.课程管理“去行政化”
课程管理去行政化,就是要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学校课程管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由科学理论指导的专业问题,必须反对将课程实施程序化的倾向。真正的课程管理是一种专业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剥夺了校长、教师课程管理的权力,造成校长和教师课程智能的短缺。
3.由平面式管理走向立体式管理
“平面式课程管理”是从某门学科的角度出发,静态的、直线式的审视问题。而新课程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综合体,因此,应以全新的课程管理观观照学科的发展,即采用“立体式课程管理”,将影响课程管理的关键因素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有效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当下小学美术教育及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小学教育艺术教学经历了学科相对均匀,不存在歧视;学科严重分异;分异回归基本三个过程,期间有发展,也有问题。一是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设施方面不做更新,仍旧延续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将美术课束缚在教室,将教材作为美术课的法宝,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忽视了美术教学资源的广阔程度。二是教学目标的唯一性,限制了教学成果。三是教学模式的传统落后,让小学美术教育缺乏个性。四是教学条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教育管理意识落后,美术课往往处于边缘化,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搞美术学科的教研探索和课堂扩展活动;在信息时代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度缺乏,停留在粉笔、颜料和纸张教学中。
2.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加速
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但很长时间都处于理论和教研阶段,真正课程建设的实施并不多,近5年来,这些现象有所改观,2011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颁布,《标准》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其有普遍的适应性。
二、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意义
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是和其他中小学课程改革同步的,但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意义:素质教育的推出,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转折,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也有曲折,其中,当人们开始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时,素质教育的春天就快到来了。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它给了广大美术教育者一个新的思路引导和操作平台,很多美术教师早就意识到小学美术课存在的问题,也有改变教学模式的想法,但缺乏系统化的课程标准和针对性的教材,同时没有更多的教学支持,包括活动方案、课程设置、硬件设施等。二是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心境和课堂形式来对待美术课。美术课本来是能让孩子提高情趣,怡心养性,弘扬童趣的一门学科,而且,新的课程建设让美术课回归了本性。三是小学美术课与现代信息技术和潮流接轨。比如,动漫是孩子很喜欢的,但传统教材里很少有,新课程涉及了很多这方面内容,并且在教学实施方面给予支持,如,网络教学、软件开发教学以及个性化创作等,这让美术的兴趣度和超前性大大提升。
三、小学美术课程建设的方向
1.给美术课一个全新的平台
这个平台是多方面的,一是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新教材,全新的思维理念等软实力。二是指支持这些的硬件设施。比如,专业化的美术教室、活动室、教研室、适合网络教学的美术多媒体教室等,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加用于手工、美工的创作室。在师资配备方面,要严格把关,专业化上岗,将教师的美术素养提高一大截,给予学生更科学和更专业化的教育。
2.将交流和活动作为课程新看点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之间的沟通和感染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象征。所以,美术的感染力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3.尝试更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方式非常重要,也受到教师、家长的重视。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受到挑战,应试教育让美术的评价方式也受到影响,简单而机械,即便是小学美术也逃脱不了临摹等基础美术环节。而新的课程中的美术教育,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四、小学美术课堂新模式的探索
1.将美术课提高到情感和文化的格调中来
美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小学美术课堂是美术思维的启蒙阶段,一定要给孩子这样的思想概念,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体验一种文化,形成一种情感,体现美术的人文价值。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已经快速进入教学领域,现代的美术课堂在课堂模式创新中一定要找到现代的身影,其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多媒体的使用在美术教学中越来越普遍。另外,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形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教育目标,通过共同探索美术欣赏内容,网络教学技巧,交流学习成果,达到合作学习的训练目的。
3.让乡土美术资源焕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