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

第1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农村财务管理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探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稳定农村社会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财务管理 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都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创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探索村级财务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其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就以所在的栾川县为例,探讨一下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2009年4月,栾川县政府根据关于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关精神,出台了《栾川县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试行)办法》,各乡镇成立了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服务机构(简称“三资办”)。目前,全县15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实行乡镇财政所“三资”管理业务,其余8个乡镇单独设立“三资办”,对村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乡镇政府对村组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二是通过对村组进行清产核资,使农村资产、资源家底更加明晰;三是借助财政信息平台、乡镇“三资办”入网,增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在线监管力度;四是建立完善了村组资金资产管理制度,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

二、村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村组干部和财会人员财务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作为村级财务直接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在参与村里重大财务管理过程中更多地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同时,不管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还是村文书、会计出纳,对区分经济领域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存在模糊认识。主观上认为临时借款、挪用集体资金只要及时归还、不让集体受到损失,就不算违法犯罪。

2、乡镇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在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作为接受委托方的乡镇政府,从法律关系上讲,对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晰。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不够,过问不多。作为村级财务服务主体的乡镇“三资”办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基本上全是从本乡镇政府临时抽调1-2名工作人员,且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财务知识和管理经验。

3、县级政府牵头单位缺位,审计监督手段缺失

2009年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前,县级政府监管牵头单位系农业局,村级财务审计监督职责由农业局所属的农业经济管理站承担。农经站的审计监督对及时发现和纠正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预防农村职务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县农业局作为牵头单位和负有农村财务审计职能的地位逐渐弱化,改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由于受职能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对农村财务有更多、更直接的业务管理,逐步形成了县级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牵头部门。

4、“三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漏洞较大

从制度上看,无论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还是乡镇 “三资”服务机构各项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都相对健全,缺乏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管理机制。

三、加强村级资金管理的建议

1、加强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要做到依法治村,首先要加强对乡镇“三资办”从业人员和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要开展财经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加强日常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为群众谋利益。要贯彻、实施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财务公开,注重发挥村“监委会”作用,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乡镇政府要真正负起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在强化“三资”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乡镇“三资办”队伍建设,尽快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从乡镇领导、“三资办”工作人员到村组干部,人人依法办事的“规则意识”, 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公款私存”“体外循环”等违规行为。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惩戒力度

根据法律授权情况,明确农村财务实施审计的责任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进行定期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问题,责令及时纠正;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营造浓厚的“不敢为”的社会氛围。

4、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采取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

总之,农村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干群关系,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党的农村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广大基层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在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上不断地提高自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只有在心里时时处处装着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参考文献:

第2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睢宁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睢宁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群众的实现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乡镇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干部的认识有限,在文化工作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二)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但由于经费不足,文化设施不健全,文体活动开展较少,参与人员较少、活动档次较低。例如,农家书屋由于经费和人员的不足,书屋管理使,出现图书归档混乱、丢失等问题。(三)文化工作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各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普遍较少,除城关镇之外的其他15个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只有1人,既是站长又是工作人员,部分乡镇还兼任其他职务或有其他工作安排,文化工作专业人才匮乏,制约文体活动开展。(四)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对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各文艺团体实力较弱,没有形成独特的文化活动品牌,活动缺乏连贯性,活动规模较小,在群众中没有形成较大反响,未能充分发挥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我县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层文化建设牵涉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有着多层次的复杂原因:(一)思想认识没有到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在乡镇普遍存在。有些干部认为文化建设是一项抽象的工作,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容易出成果、出典型,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二)缺乏创新意识。不少基层干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在新形势下,把握新机遇,创造新业绩,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的优势等方面尚未取得成功的经验。(三)经费严重不足。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但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增长仍然不相适应。加之县乡基层财力有限,文化活动开展、文艺团体的扶持等所需的经费难以保证。(四)人员使用存在问题。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等原因,乡镇人员数量减少,各岗位上的人员调换频率较快。文化事业在乡镇工作中的弱势地位,使得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减少,很多文化站长没有经过上级部门的任命而是临时代做,甚至没有正式编制。

第3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1.做法与成效

(1)分类帮扶,因病因残重点抓一是落实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干部、村干部、广大党员等结对帮扶作用,以“四因”“四缺”找准贫困根源,重点以“因病因残”进行重点救助帮扶,做到分类指导、分户决策、帮扶到户、责任到人。二是实施各类救助。如医疗、企业帮扶,规范医疗救助对象和范围,重点加大对五保三无、低保对象、重度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帮扶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12家福利企业资质管理机制,安置残疾职工488人,保障残疾职工各项待遇,实现残疾职工年人均工资23908元。开展教育关爱工程,深化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学生等群众的关心照顾,坚决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3年以来,对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金额301.98万元,减免课本作业本费金额达747.22万元。三是深化民政兜底。适当扩大低保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救助兜底作用。全区共有低保对象2521户3866人,其中农村2340户3583人,共计发放低保补助金1645.8万元。重度残疾人525人,补助金额达428.5万元。(2)措施精准,低收农户全面抓一是区分对象科学扶。对全区低收入农户进行分类,除有劳动能力,且明显不符合低保的以外,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转变其观念,切实解决“等要靠”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就业创业,依靠自身努力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二是尊重意愿按需扶。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劳动技能或者缺乏创业资金的农民,采取思想上扶志、技能上扶高、资金上扶持等针对性措施,以增强其“造血”功能。区内涉及农业方面,其中股份合作农场60家,带动低收入农户500户;家庭农场146家,带动低收入农户220户;农业龙头企业35家,带动低收入农户1650户;农民合作社120家,带动低收入农户550户;种养殖基地8个,带动45户。另外,路桥有规模上企业397家,来料加工点71个,各类中小企业、市场有10000多家,通过各类基地、场所等平台实现低收入农户增收。三是抓产业帮扶。坚持特色产业发展,并号召企业家、农村专业大户、各类合作社结对低收入农户,以强扶弱,带领他们增收致富。(3)示范引领,村居建设深入抓一是开展扶贫示范村创建。以“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文化村建设、农村生态公园、农家乐特色村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推动相对薄弱村建设。按照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工作规划三落实主动开展示范村建设,配备优秀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到示范村工作,为示范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打造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培育一批特色村、专业村,使这些村都有明显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以点带面,树立示范效应。二是结对村居发展。深化“强基惠民村村帮”活动,全区共选派79名区派农村工作指导员、10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反哺美丽乡村”和14名到村任第一书记等人员深入村居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帮扶措施和资金,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领导搞好村居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4)专项补助,资源整合精准抓一是坚持公开透明。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补助,采取“村级申报、乡镇预审、部门审核、对外公示、资金拨付”的管理程序。严格制度管理、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到位。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补助: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可支配常规性稳定收入在5万元以下,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下的村(居)补足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可支配常规性稳定收入在10万元以下、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上的村(居)补足10万元。三是突出整合发展。加强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的整合力度,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实施阳光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镇村结对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大局观不强,对低收入农户认识有偏差,帮扶力度不够精准到位。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不了解,对精准扶贫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造成有些农户对入户调查工作不支持,严重影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2)沟通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一是部门之间仍存在自成一套系统,信息共享渠道不够畅通、项目分散缺乏整合、统筹协调能力弱等现象。此外,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不够完善。二是扶贫机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乡镇未配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具体工作人员都存在混岗现象。(3)扶贫重点尚需更清晰精准扶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帮扶过程中部分镇(街道)未根据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帮扶措施,扶贫到重点人群不够到位,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现象。另外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政策倾斜力度不够,部门之间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相关配套政策。

3.主要对策

第4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县,在“三春”生产即将开始之际,召开这次农牧系统工作总结表彰会,系统总结表彰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年工作,我看很及时,也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宣传动员的鼓劲会。会议开始,*局长和*书记分别从业务工作和党务工作两方面,总结和安排部署了20*年工作及20*年工作,既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也为今年的全年工作提出了发展思路、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我认为非常好,也很准确、到位、具体,符合全委扩大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全县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及工作重点。农技、畜牧、种子退牧还草办四个单位的发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为做好2*年工作开了好头。会上又对一年来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畜牧站等五个单位、*等10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对受到表彰奖励的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也对你们多年来付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在会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发扬好的做法,积极进取,努力拚搏,做出新贡献,取得新成绩。也希望其他的同志向先进学习,不气不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刚才,农牧局和农技中心、畜牧站、种子站几个单位签订了今年的目标管理工作责任书,从形象进度、时限要求、责任人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划分了责任,希望大家下去之后,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对照责任书,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尤其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棉花、草畜、特色三大产业基地逐步壮大,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断加强,动物疫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农资市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及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整个农村发展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这是四大班子领导、各农村乡镇,特别是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不是发展快了,而是发展慢了。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做好2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提几点希望:

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都目标和县委1号文件精神,认真谋划,统筹协调,全力以赴开展农牧业管理与服务工作

作为一个农业县,农牧系统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承担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年农业农村工作中,要取得新成效,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点产业发展。棉花产业要把重点放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上,切实提升我县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畜牧产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生产方式的转变上,认真组织实施好“1881”设施养殖、温精改良点建设和优质种羊的调引,切实提升肉羊品质,缩短周转周期,让农民真正从畜牧产业上得到实惠;农业产业化发展把重点放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关键环节的建设上,在全县、乡镇、村组有重点地指导、组织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运作规范的专业协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倾斜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各类农业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等重大项目,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项目监督等工作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依法行政。农牧局、种子站、畜牧站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开展执法工作。要认真落实好退牧还草饲料粮的兑现、农具补助等给类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动物疫情检查检疫等工作,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四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用人制度,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环境,促使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二、高度重视,靠实责任,切实抓好“三春”生产工作,为今年的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农牧局及农技、畜牧、种子等部门要把服务春耕生产放到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全县农业生产的指导。具体表现为“三抓”、“四加强”。

“三抓”:即抓早、抓紧、抓实。抓早就是早动手、早安排、早部署,及早制定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抓紧,就是环环相扣,一着不落,紧抓不放;抓实,就是改进工作方法,靠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促进工作落实到位。

“四加强”:即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加强农用物资市场的供应与监管,加强春季动物疫情防治,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就是技术人员要沉到基层,从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现场指导农户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生产、就业的技能与水平;加强物资市场供应与监管,就是按需求合理组织调运储备,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充足。同时,积极开展打假扶优护农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农民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加强春季动物疫情防治,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治工作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把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口蹄疫等疫情防治工作作为我县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的协调指导,并督促乡镇从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全员参与、人人防治的局面,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和“五个不漏”,确保疫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1号文件精神,突出抓好瓜州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各乡镇综合配套示范点的建设,着力培育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模式,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园区、高新产业园区,以及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基地。

三、改进方法,转变作风,切实增强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到位。

一是加强班子抓落实。落实工作的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党员县进行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一支团结拚搏、勇于开拓、作风扎实、开明敬业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

二是健全机制抓落实。在继续健全完善过去好的做法的同时,要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推陈出新,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任务落实到计时、课题研究、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制度,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进一步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克服畏难情绪,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力量到位,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5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Abstract: The rural economy has been the focus of concern for farmers, rural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social st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modern rural economy management. Problems found should be resolved. Therefore, problems found at rural economy management are waiting for solving.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t moern rural economy and the core content of moern rural economy managementwas discussed.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出现问题;核心内容

Key words: village economy; management; problems; core content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32-01

1农村经济管理的定义

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自觉、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其根本依据就是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其基本前提是确定生产发展目标;其管理过程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所以,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就是在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并采取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控的过程。

2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不适应尽管我国政府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农村地区生产落后,国家要保证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运行管理仍然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色彩,尤其是部门分工精细、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部门分割,彼此交流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

2.2 农业政策不配套农村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滞后,因此,我国农村政策停留于补贴范围,而当前国际化竞争中,粮食生产应当实现从规模到效益上的质的飞跃,而这方面我们缺乏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建设,缺乏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的优势;

2.3 流通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存在着市场机制设施方面比较薄弱,农产品价格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尚未形成等问题。

2.4 缺乏市场竞争的主体由于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中一些仅有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发展程度低,不具备经济综合实力,与当前全球跨国公司和大的农贸企业相比,显然不具有市场竞争的地位,还不是真正的农业市场竞争主体。

2.5 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吸引力不强,使得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文化程度低,接受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很难适应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

2.6 集体在经营和开发中的运用土地、山林、池塘自家庭承包实行后基本上由家庭和个人承包,国家对农民不再征收农村税费。而作为集体能够使用的集中发包、出租的资产大多数是荒滩和湖面。

2.7 村级在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很多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承包租赁费减少,导致村集体资产不明流失;而尽管一些村严格执行了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但是在财务管理上未能对外开放;部分村干部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造成民主理财意识薄弱,难以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政策。

3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经管理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化解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把农经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

3.2 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经队伍的稳定。特别是乡镇农经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确保每个乡镇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将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农经工作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及工作指导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强化农经工作手段。

3.3 加强培训,提高农经人员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对象、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大力加强农经干部的培训,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工作队伍。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围绕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各地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依据当地的分工,履行好自己的农经执法职责。二是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和办案制度。根据农经工作中涉及的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经常性的观察联系点,及时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5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的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全市要进一步抓好示范,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杏.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广西农村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2010(5).

第6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概况及特点

2014年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0.52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0亿元,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20.19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25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7.95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1.12亿元,增长4.9%;服务业产值1.01亿元,增长4.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637元,同比增长11.9%。

今年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增加;畜牧业生猪、家禽生产保持稳中有增;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势头良好;粮食产量略有下降。

二、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形势分析

(一)粮油生产概况

2014年,全区粮食播栽面积4.67万亩,同比增加1.5%;粮食总产量20.56万吨,同比下降0.9%。主要原因是:大春生产稻谷、玉米、高粱扬花期雨水过多,影响了产量。如稻谷今年平均单产为633公斤/亩,同比每亩减少12公斤,下降1.9%。所以今年稻谷产量为13.66万吨,同比下降1.8%。

油菜籽种植面积3.12万亩,产量3849吨,同比基本持平。

(二)蔬菜生产概况

蔬菜播种面积15.20万亩,同比增加2820亩,增长1.89%。产量达到37.99万吨,同比增加1.85万吨,增长5.11%。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力量。着力提升设施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共计面积3万亩;积极培育良繁基地,目前在全区建设有升降温设施的集约化育苗中心5个,面积达到2万平米,优质种苗辐射面积较大;加快“三新”技术应用,引进示范推广蔬菜等新品种,推广蔬菜高效立体栽培,探索“粱+菜+油”等新模式14项。

二是,积极创新产销新型对接模式。以农民专合社为载体,积极探索和推进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不断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直供直销、农店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都有效保障了菜篮子供应,减少了中间环节流通,降低了销售成本。

(三)畜牧业生产概况

区2014年出栏生猪41万余头,同比基本持平;出栏牛840头,同比增长16.5%;出栏羊3.3万只,同比增长4.28%;出栏家禽270.5万只,同比增长3.09%;出栏肉兔23.66万只,同比下降4.4%;禽蛋产量1882吨,同比增长3.01%。

1、生猪生产情况:加大项目引导,加大对老旧猪场的新、改、扩建,加大猪场优质种猪的引进,提高了猪场的生产规模及养殖生产效率。2013年到2014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约340万元,完成新建扩建猪场41个,新改扩建标准化猪舍面积1.52万平米,新增生猪产能3万头;投入财政补助资金41万元,引进优质种猪698头,可年增优质仔猪约1.5万头;投入344万元改扩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建设圈舍面积3900平方米,示范并带动一大批生猪养殖场的发展。

生猪价格回升温和对市场行情好转的预期,养殖户养殖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及出栏量均快速增加。

2、家禽生产情况:与生猪市场行情不同,近年来家禽市场行情较为平稳,林下鸡等优势特色家禽养殖价格优势明显,从事家禽规模化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及规模不断提升。

林下散养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根据近年来价格监测统计,散养土鸡价格从2010年到2014年9月,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价格从最初33.71元/公斤一路上升到2014年42.40元/公斤,目前已形成了从育雏到市场一整套产业链。从2013到2014年,主要发展有以下养殖乳化基地:魏坝养殖专业合作社魏坝林场土鸡养殖基地,基地年出栏优质林下散养鸡约5万只,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可年出栏林下鸡10万只以上;通滩镇团结林场林下鸡养殖基地年可出栏优质商品鸡约3万只;泰安阳院子林场林下鸡养殖基地可年出栏林下鸡2万只以上;分水、弥陀、江北、华阳等地配套建成了一批家禽乳化和专业育雏场(厂),市场行情看好。

农户散养家禽的积极性提高。我区家户普遍有散养家禽的习惯,多利用房前屋后竹林、荒山、坡养殖鸡鸭,现在禽苗有专业场进行乳化、脱温和前期免疫,养殖成活率及管理劳动强度大量下降,加上市场价格上升,养殖数量和质量上也不断提升。

三、国家强农惠农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体公益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每亩补贴14.75元。

2、贯彻落实情况:

林业和财政等部门明确责任,做好联动,共同推进。根据省、市核定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和资金下达计划,由区农林局提供公益林生态补偿面积给区财政局,区财政局直接将生态补偿资金划拨到各镇、街(景区)财政所,各镇、街(景区)农林站提供兑付花名册给财政所,财政所将补偿资金划到信用社,信用社凭花名册发放到农户(或集体帐户),均通过“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额兑付给农户。

公示公开,公正透明。在兑付前,各镇、街(景区)对领取生态补偿资金的名单、补助标准、补助面积、补助金额以及管护完成情况在项目村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资金封密,拒绝现金。补偿资金实行封密封运行,均通过“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额兑付给农户(或集体帐户),拒绝现金支付。

3、存在问题:上级下达的公益林面积与我区天保二期工程上报的面积不一致,个别镇、街有不按时、随意变动林权权利人姓名和面积来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的情况,林农的森林管护意识差,生态效益补偿涉及的林农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较低。

(二)粮种补贴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与方式:玉米、小麦、青稞、油菜每亩补贴10元,水稻每亩补贴15元。资金实行直接补贴方式,即根据2014年实际核实的种植面积和补贴标准将资金直接发放到种植农户或其他种植者。

2、贯彻落实情况:

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际种植面积的终审确认。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所在行政区域种植面积核实工作。具体以村为基本单位开展实际种植面积的登记、汇总、审核、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农业部门提供的经过终审确认的实际种植面积,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提供的补贴清册,原则上通过“一卡(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种植户和其他种植者。在个别不具备“一卡(折)通”发放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但必须规范发放的程序和办法。

3、存在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征用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等原因,造成了上级拨付资金的面积大于核实的面积,由此产生了剩余资金;由于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当年不能到位,导致上访事件发生;由于种粮大户补贴作物种类太少,导致我区种粮大户数量少;按现行政策,种粮大户补贴仅限于水稻、玉米和小麦,而我区高粱作物未纳入补贴范围,制约了我区种粮大户的发展;个别乡镇的个别村未进行公示;个别乡镇资料建档不完善;个别乡镇个别年份存在发放现金;个别乡镇良种补贴款发放不及时。

4、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补贴标准:每台农业机械(其中国30%,市补10%1,区级财政补贴10%,农户自筹50%)的标准执行。

(2)贯彻落实情况:

与区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区2014年购机补贴实施方案》,并与各镇街(景区)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责任,积极加强与区财政的衔接工作,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协调经销商,确保补贴政策实惠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手中。

(3)存在问题: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大、中型及大功率机具在我区的推广很艰难,导致整个项目实施进展缓慢。从农机化发展的历史及地域等因素来看,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相对较低,还处于农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售后服务来看,部分经销商售后服务跟不上,机具维修及零配件供应不能及时到位,用户反响较强烈;镇街(景区)购机补贴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对操作系统不熟悉,操作设备陈旧。

四、2014年农民增收完成情况,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增收情况

2014年,区农村住户调查共9个点,90户,根据结果显示,全年我区农民现金收入11637元,同比增长11.9%,呈现出较快速增长态势。

1、工资性收入增势迅猛,成为全区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229元,同比增加1038元,增长20.0%,占农民纯收入的53.53%。其主要原因: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我区轻工业园区、酒业园区、机械工业园区引进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8000多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等因素,使用工量大幅增长;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2、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有效来源。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4738元,同比增加144元,增长3.2%,占农民纯收入的40.71%。增长原因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助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的自然灾害较少,特色产业发展如蔬菜、规模养殖、特色水果等农产品得到大力发展,加之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促进了第一产业收入的稳步发展。

3、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有效来源。随着各项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及助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农村转移性收入增长迅速。2014年,我区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元,增长11.2%,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

1、收入渠道狭窄,依赖性强

我区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两大块,两项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过大,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比重尤高;家庭经营中又以一产业为主,对劳务、农牧业产业依赖性过大。

2、家庭经营比重失调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一产业现金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过大,没有二产业收入,三产业收入基数小。二产业发展不够,三产业比重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本地就业,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创收能力差

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接受新技术、新品种,只能以传统方式种养,不能靠科学致富,所以种养殖业效益低;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素质较低,多从事体能型工作,技术含量低,收益不高,且就业竞争力差,容易失业。

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及农村经济面临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

(一)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耕地大量减少,农业人口以及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在家务农的农民均为老年人,土地上所产生的效益差;二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这种情况已成为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区的农村经济要保持稳定发展,应在提高土地效益和发展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二)土地流转中的存在问题

1、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引导,部分业主有怕的思想。很多业主搞开发要求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签订协议,认为这样更可靠,办事情更方便。

2、流转合同主体错位。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主体是承包农户,少数乡政府、村组织由于推进规模经营心切,越俎代庖,以村组名义与外来业主直接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法律手续不完备,容易产生纠纷。

3、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缺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为土地转让、互换提供了方便,但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区至今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动服务中心,缺乏一个由上到下网络状的中介服务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

4、管理力量不足。目前农经管理体制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形势的需要。

第7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我是派驻洄水镇联沟村的驻村第一书记xx,如何做好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我的工作职责和近4年的驻村工作经验,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工作经验。

一、摸清实情,坦诚交流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

对于农村工作经验,在这点上,自己说实话有一个硬伤,因为自己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任何经验。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说实话,当时自己很是摸索的不少时间,还是当时自己的一个领导指点了我,说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少说,向身边的村干部学习,向身边的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通过与村干部交流谈心,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迅速了解了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走访村民家庭,了解了农户基本情况,很快熟悉了村情,摸清了现状,了解了需要。淳朴的村民觉得我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我,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说,我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真心投入,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敢于直面群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努力为任职村的发展找突破口。

三、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是当好第一书记的途径

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接触面宽。要开展工作,单靠我自己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的支持,将村上的老党员、村组干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交往中注重把位置摆正,把关系处好;工作中注重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又注重把握方式方法,不过多参与村里具体事务,多提出和理化的建议,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驻村扶贫工作是琐碎的,也是忙碌的。既有基层党建和村级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村务公开、创先争优、党员发展等内容,又有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致富项目、新民风建设等内容,既有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健身、道路配套设施等内容,又有农村稳定和文明和谐方面的编制村规民约、开展法制教育、环境卫生整治、评选新民风先进个人等内容。自己只有按照工作目标,列出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四、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第一书记”要赢得群众,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鱼水之情”,也才不枉驻村初衷。“第一书记”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活动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矛盾疏导和化解工作,努力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

五、少说多做,理清思路是当好第一书记的根基

我所在的联沟村,现在是紫阳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山大人稀,贫困面积大,到现在全村8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有4个村民小组至今没有通路。联沟村村在2015年至2016年属于洄水镇的后进村,村级班子存在“懒、散、软”的问题,全村产业发展滞后,矛盾纠纷多。可以说,刚到村上困难重重,一个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加一个“懒、散、软”的村班子,再加一个没有特色产业的村,三个相加基本等于零。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可以学,班子存在问题可以改,没有产业可以发展。从2015年开始,联沟村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近3年,我们村紧紧围绕洄水镇党委、政府制定的“百亩流水鱼塘、千亩特色冬桃、万亩富硒茶叶”的农业发展思路。兴茶叶、种魔芋、搞养蜂、栽冬桃,截止到现在已经有冬桃、魔芋两个县级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申报第三个县级产业园区。特别是在2017年,村上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福禧果业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规模种植、统一管理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计划三年内在联沟村发展冬桃2000亩,年产值达到1300万元。目前园区已种植冬桃1000亩,2019年计划再发展1000亩,并将建成800平方米气调库,600平方米生产厂房,1200平方米民俗旅游度假山庄。通过企业带动,着力打造陕西冬桃第一村。同时,配套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蜂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通过土地流转、劳动用工、资金入股分红、种植冬桃、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具体做法是:一是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农户年收益在10万元;二是公司与我村50户贫困户签订固定务工协议,年用工量5000千人次以上,年支付工资在7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三是通过资金入股分红,我村10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收益500元左右。四是企业组织发动村民种植冬桃1000亩,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由企业垫付树苗、肥料等资金,并负责技术培训和统一销售,到冬桃丰产时,村民每亩可收益2万元以上。

第8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2011年12月27―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务院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应该看到,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这是近十几年来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不能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由此可见,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如下:

“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表示,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要长期坚持把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十分慎重,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

“无论农民进城与否均应保障其土地财产权”。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做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

“不能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降低成本”。指出,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明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

“在农村做事情须坚守政策法律底线”。表示,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不仅要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也要充分考虑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要求。要更加重视维护农民在土地、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更加重视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在农村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守政策和法律底线。

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引发专家媒体热议。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理高调提出“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这一论点引发社会广泛共鸣,专家媒体纷纷发表各自观点表示高度赞同与支持。

中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他印象里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不能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多年来依靠“土地红利”,通过廉价占用土地来降低城市和工业扩张成本,带来很大的弊端。

中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可以增加土地使用成本,减少盲目修大马路、大广场而浪费土地的现象,一些效率低的企业也会被淘汰,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很有意义。

有人担心,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有可能会促使农民“马上卖地、卖光土地”。朱启臻认为,“农民是土地的保护神”,提高补偿价格后农民会更加珍惜土地,征地买地者的积极性也会下降,从而使耕地得到更好的保护。

朱启臻认为,土地增值是全社会发展的结果,一部分应该归公,包括补偿给土地没有增值的贫困地区;另一部分用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保障问题,重要的是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能够通过劳动致富。

土资源部一位官员此前表示,在工业化城镇化、耕地保护和农民权益保护三者的平衡中,下一阶段要更加注重保护农民权益。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合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保证他们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使被征地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

中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孔祥智称。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于农民增收的问题十分重视。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靠土地产出,二是靠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毕竟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孔祥智表示,虽然目前中的《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权,但是土地产权还是集体所有,农民也没有产权证。要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第一步工作就是要确权。

孔祥智还表示,目前家已经做了很多准备,2011年12月29日农业部召开会议,专门研讨了这一问题,并且将在2012年年陆续推进这项工作。确权以后,农民的土地将不容别人侵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此前的乱征地乱侵权行为。此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农民因出让土地损失很大,确权后有望在补偿上有大的提高。

土地问题专家,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认为,当下中的土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础产权制度的设置还不牢固。也就是总理提到的,农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权利的界定还不明确,权利保障不充分。这种状况加上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容易导致公权力侵犯私权,行政权侵犯产权。

第二,农民集体所有权和有土地所有权不平等。农村集体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只有“征为有”一个途径。目前,城市化的进程,就是农民土地有化的进程。这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丧失发展权。

第三,没有形成如何分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级差收益的规则。城市化必然带来土地级差收益的大幅上涨,但是,这个上涨是如何产生的?缺乏理论支撑;如何分这个蛋糕,缺乏政策支撑。结果是,政府通过征地、卖地以及开发商通过卖房拿走大部分土地级差收益,农民被排斥在外。城乡结合部农民利用自己的宅基地和剩余集体土地搞一点“种房”出租,但也带来城市化两张皮,城市化成本大大抬升。

解决以上问题,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加强土地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快土地及相关资源的确权、登记、颁证。目前,有些地方做得不错。中央也下很大决心做这件事。现在关键是落实。只有把篱笆扎实了,农民有了捍卫自己权利的武器,才能防范各种公权力的侵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权利才有基础性保障。

第二,必须根本改革征地制度。改变目前征地拆迁中将农民排斥在外的做法,让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允许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享有与有建设用地同等的可出租、可出让、可交易的权利,同时对城市规划圈外的农民集体土地,允许在符合用途管制的原则下,不通过征收进入建设用地市场。

第三,改革土地出让收入分配制度。一是不断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被征地农民补偿和长远生活水平有保障的

资金比例。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民生和农村的支出比例。首先,要建立对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大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出让收入中的分享份额。切实落实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未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地方,应按照务院要求尽快建立这项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保障范围;已建立这项制度的地方,应继续完善保障机制,合理确定保障水平。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计人土地出让成本。其次,在土地出让成本支出方面,合理确定土地出让成本性支出项目。明确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比例,增加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村和农民的比例。应改变将土地出让收益按比例不断切割和延展的办法,制定统筹使用土地出让收入的政策,在制度上确保土地收益用于农村建设支出、农民社保资金、保障房资金、水利建设支出和教育资金的比例。

《新京报》认为。由于我目前建设用地的供应模式存在问题,使得土地一级市场被垄断,且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差,征地没有增加农民土地的利益甚至相反,因而急需改革。

改革建设用地的供应模式,需要打破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供应模式,允许土地的所有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向建设用地的需求者直接供应。改变建设用地的供应模式的好处在于:减少了交易成本,即减少了政府征收环节,从而节约基于征收而产生的行政成本;同时,这种建设用地的供应模式也有利于集约用地。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随着单位用地成本的提高,土地使用者的用地冲动就会受到遏制。

现实中,已有少数这样的试点,如一些地方利用集体土地建公租房,这直接让农民享受了土地增值收益。有关方面要继续考虑的问题是,在打破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后,也应着手建立集体土地出让制度,让市场交易在规范、透明的制度下进行。

《广州日报》认为,农民要脱贫,应该先摆脱权利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诚哉斯言!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比如多年来存在的城乡剪刀差,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因而无法更好地脱贫。脱贫之后,还要致富。要致富,就应该尊重农民,保障农民权益。温总理的论断颇有针对性,农民的土地被征收了,结果却只给予农民极少的补偿,这就严重伤害了农民利益,拖住了农民致富的脚步。此外,农民不仅需要合理的卖地收益,还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健全的公共服务。不能说买了地就把农民赶走,或者把农民赶上楼就算完事,农民没有土地可依靠,住进楼房有什么用?

正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可偏废,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是农民尽快致富的重要抓手。如果农民权利得到捍卫,有工作可做,有起码的收入可拿,有充分的社保,像市民一样享受健全的公共服务,他们不仅能够脱贫致富,还能活得有尊严。

《南方都市报》认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确权使土地依附于农民,而不是农民依附于土地,将增加农民稳定感,于农民、社会都是福音。但是,不因此,围绕土地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与此相伴生的,还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一块土地不能解决农民所有的问题,给农民带来最终稳定感的,还是家公共服务体系。

一旦土地确权,似乎纠缠于土地上的权利问题――土地属谁立马解决了,确实如此,但同时,因土地权利所引发的人的问题应该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人有生老病死,有旦夕祸福,以前在统一的权力归属下,尽管各种服务因资源缺乏而不尽到位,但不显出个体差异,经过大家的努力,总能渡过难关。当土地确权到个人,意味着更深层次的个体自治。个体不能自治,又缺乏公共服务体系时,农民仅有的土地必然成为交易的对象。弱势者难免成为市场化的宰割对象。如此演化下去,农村将成为一种什么景象,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无论是公共服务体系缺乏,还是土地确权可能带来的新问题,都昭示农民一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当城市化以飞快的速度侵蚀农村土地时,土地确权迫在眉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样要摆上日程。

《法制日报》认为,我实行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边际效用已经越来越小,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城乡人口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家必须尽快修改法律,实现我土地的一元化管理。尽快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专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调查局,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权属登记。凡是属于农村居民,都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如果农民不愿意在土地上耕作,那么,可以将土地转包或者信托给他人经营,农民可以从经营所得中获取收益;如果农民自愿在土地上耕作,那么,政府应当无偿地将土地交给农民承包,并且在家现有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之上,适当地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的粮食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第9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发展的主旋律,围绕县下达给我们的责任目标和重点工程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出重点,实干干实,经过努力,实现了预期目标,整体工作进展良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嵩发()号、号文件下达给我局项责任目标。

其中硬性经济指标项。到年底,全部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新发展中药材基地.万亩,占全年任务万

亩的。

(二)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按方案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已经完成;高质量建设农村沼气,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座,占任务的.。

(三)多种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同期元增收元,增长.。超额完成增长的目标任务。

(四)落实了农业税降点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了农民负担管理的制度措施,对农民负担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专项治理,保证了农民负担不反弹。

(五)全年清收原农村合作基金会各类借款万元。利用清收的借款,兑付万元,维持了农村大局稳定。

(六)申报并批准国家投资项目个,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占全年任务的。

(七)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政治理论学习及老干部工作制度,完成了县下达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老干部工作任务。

(八)明确了领导责任制,层层下达了目标责任书,完成县下达的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目标任务。完成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治理工作年度任务.

(九)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共计.万元,基本完成县下达的社会保险年度任务。

二、重点工程及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中药材基地建设

按照“嵩南药用经济林,嵩北草本中药材”的布局,全县新发展中药材基地面积.万亩,占预定任务的。;加上原有的基础面积,全县中药材规模面积累计达到.万亩,分布在个中药材基地。其中,相对集中面积在亩以上的示范点处亩,亩以上示范区个、亩。其中,连片面积在亩以上的桔梗示范基地处,亩以上的二花基地处,亩以上柴胡基地块,亩以上黄姜基地处,亩黄芩、板兰根基地处。其中,柴胡有亩申报了国家原产地保护,有亩正在实施GAP标准化种植项目。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县。全县建成个中药材市场,交易量多吨,药材销售收入万元。

(二)旱地农业示范基地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国家投资万元的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上年底项目资金到县,今年按照方案要求付诸实施。目前,水窖建设、良种基地等主要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中央投资万元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通过跨年度实施,今年月份完成全部建设内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今年申报的新一轮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最近被国家农业部批准。我县的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市、县确定的农村工作重点,我们按照农业部“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标准,从建好示范村入手,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沼气池建设目标任务。今年全县沼气建设累计投资余万元,在个行政村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座,其中座已经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全县农村沼气已覆盖个乡镇、个村,用户已达到个,且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市沼气工作会议专门组织到我县参观,打造了全市农村工作亮点。

(三)减轻农民负担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和专项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全县农户、亩计税面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万元,直补标准是.元/亩。二是按照税改时我县常年亩产量公斤,计税价格.元/公斤,税率由%下调至至%,降低个百分点,应征农业税额.万元,较年,减少.万元,降低了.%。降点直补后,年全县人均负担农业税.元,较上年减少.,亩均农业税.元,比上年减少。三是落实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度。规范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申报审批程序。全年审批的筹资个村,筹资金额.万元,主要用于村级道路修建等公益事业。全县发放到群众手中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万份,提高了农民负担的透明度。今年接待农民负担方面的群众*、来访咨询起,人。其中立案起,上级批转案件起,进行了认真查处,涉案人员受到党纪处理人,刑事处理人。由于对*案件进行了妥善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基本杜绝了因农民负担引发的超级*,稳定了农村社会。四是对农民负担资金专项审计及专项治理。组织对全县各乡镇年的农业税附加、对村补贴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共审计资金总额万元。查出违纪资金.万元,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县农业、监察、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有关涉农收费、价格方面进行了专项检查治理,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减轻农民负担万元,其中治理农村中小学收费减负万元,治理农村报刊摊派减负.万元,治理农村建房乱收费减负.万元。同时全县积极开展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共审查个集体单位的财务账目,审计资金总额万元,查出违纪金额近万元,违纪人员人,均作了相应处理,为集体挽回损失万元。

(四)粮食生产继上年全县粮食总产、单产刷新历史纪录(总产吨,单产公斤)之后,今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季万亩小麦,总产吨,平均单产公斤。虽比去年(小麦总产.万公斤)有所减产(.),但仍比近五年平均产量增产.,不失为丰收年景。由于落实 了种粮补贴政策,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秋粮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秋粮总产量吨,比上年(总产吨)增收吨,平均单产.公斤,比上年亩增收.公斤。

(五)农业结构调整及特色产业除了中药材以外,本年度农业结构调整及特色种植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烟叶生产,全县优质烟面积稳定在万亩。二是食用菌生产,以嵩南木植街乡、白河两乡为重点,袋料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万袋。其中木植街完成万袋,白河乡已完成万袋。形成以食用菌公司为龙头,以袋料食用菌种植专业村为基地的产业化格局。三是花椒、辣椒、外繁等特色产业。九店乡在退耕还林区发展优质花椒亩,与原有花椒基地连成片,形成万亩花川基地乡。车村镇无公害夏包菜面积达到亩。饭坡乡辣椒种植面积达到亩。纸房乡、德亭乡、何村乡发展外繁蔬菜、花卉制种等高效农业亩。闫庄乡新发展旱地大葱亩。

(六)农村劳动力培训为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做大劳务输出产业,今年上级投入我县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局积极协调有关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农民工人。其中引导性培训人,职业技能培训人。列为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的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全年组织劳务输出人。其中国外劳务输出人。初步建立了“四线四基地”(海外、沿海、内陆、沿边)的劳务输出格局。

(七)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续工作一年内,全县共清收原农村合作基金会各类借款万元。其中股金抵顶万元,现金万元。利用收回的借款向储户兑付万元。

(八)农业信息及技术服务工作一年来,以县农业信

息网为依托,以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为手段,发展了个乡镇信息站,个企业信息站,个村级信息点,注册了多名农业信息员。多种形式累计各类信息多条。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农民利用信息技术调整种植结构,企业通过网上销售产品,农民和企业进行网上交易额达万元。全年共举办中药材、种子生产、农民经纪人、户用沼气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共培训余人次。局系统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万户,承包面积达万亩,增加社会效益万元。

(九)其他工作家属楼院的卫生基础设施有了改善,组织开展了农村改厕、灭鼠工作,按要求完成了创建卫生县城、旅游促销、等相关工作任务。保证了全系统其他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