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知识需求;企业知识管理;知识匹配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59-02
1 企业知识需求与知识需求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环境下,知识资本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企业的价值主要来自知识,知识的作用已远远超过机器、资源、厂房等实物的作用[1],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市场和更多的财富,因此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有效管理知识资本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不是有形的物品,但它是形成企业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的主要源泉。企业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经济学上的商品有所相同与不同,知识如一般的商品,其市场价格也是时间的递减函数,但它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而传统商品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知识的使用者越多,越能体现出其价值。企业知识管理势在必行,现代企业,如果不进行知识管理,将无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知识需求管理是知识管理活动之源头[2]。知识需求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目前企业对知识需求的管理多半处于自发状态或者轻度自觉状态。很少企业在进行某项事务之前会正式地、完全地评估知识需求,也很少有组织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合理性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2]。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其存在与发展所必须的完备知识,才能有效地分析企业知识现状与知识缺口,明确企业内部优势与外部条件,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基于知识需求的企业知识管理,为企业更好地配置知识资本这一无形资本,充分利用企业的无形资本,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知识冗余与浪费。在进行知识管理时,一般要引进相应的知识管理系统,一旦知识需求分析出错,等到系统实施时,再修改,将使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非常高。因此知识需求分析势在必行,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2 基于知识需求的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
基于知识需求的企业知识管理,把需求分析纳入知识管理流程,作为一个主要的步骤,并贯穿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始终。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知识缺口,考虑知识供需匹配[3],将供需双方的满意度纳入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其流程如图1所示。
2.1 企业知识需求现状分析 不同的企业拥有的知识以及需求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在这个变化的世界,知识出现的速度远远大于企业员工吸收的速度。作为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一个企业如果不知道自己企业有什么知识,也不明白自己企业需要什么知识,势必导致知识的浪费,在竞争中也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首先要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分析企业当前的核心业务以及即将拓展的项目或业务,从而预测企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知识;其次将企业的知识汇总分类,分出企业内部知识需求与企业外部知识需求。内部知识需求指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如扩张、发展、优化、结构变革等过程中产生的知识需求以及企业在运营中出现问题时产生的知识需求。企业外部的知识需求也可分为两方面[4]。一方面是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某些机会时产生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需要应对外部环境中出现的某些威胁时产生的知识需求。最后,依据不同的业务及项目,分析和预测出企业知识需求。企业的知识现状及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还必须注意及时更新。
2.2 企业知识缺口分析及对策 企业自身有的知识与企业需求的知识并不总是吻合,因此知识供给与需求之间总是存在差异,即知识缺口[5]。针对不同的知识缺口,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弥补措施,以达到知识供给与知识需求的匹配。知识供需匹配良好,可以减少企业关键流程的时间和成本,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柔性和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2.3 选择知识管理工具 新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工具越来越丰富。企业在选择知识管理工具时,要依据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核心的知识流程、知识管理战略及企业知识需求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管理系统。并选择信誉良好的咨询公司或知识管理系统。
2.4 实施知识管理 不同的应用模式有特定的需求,能解决特定问题,所以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前,首先要思考应用模式,然后再思考功能上的解决方案,并配套以管理机制、知识梳理方法等。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实施一般有五个步骤:认知,规划,试点,推广与支持,制度化。通过员工培训、咨询,试点管理系统,逐步实施企业的知识管理。
2.5 知识管理绩效评价 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学习经验,并为后续行动做出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管理这项工程做得更好。
3 案例分析
需求管理在软件研发部门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完整的需求分析可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深圳某软件公司是2007年开始运营,是一家跨国公司,早在2008年成立了知识管理部门,有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进行知识的获取、编码、存贮、分享、转移等。但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知识需求分析,导致知识收集过多过杂,员工要搜索需要的信息时,要么花费太多时间,要么找到一些不需要的知识。这样信息不能充分共享,造成了很多知识的重复投资开发与知识传播的失败,甚至很多隐性知识流失。公司没有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员工为了工作安全感、升迁,不愿意分享知识,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创新。知识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010年企业实施基于知识需求的知识管理后,注重知识需求分析,并及时更新,改进知识管理系统,努力营造出共享知识的文化。然后针对知识缺口,寻找弥补措施。基于员工和软件项目的需求的系统,员工能够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项目管理人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员及知识,以配合项目快速完成。改进后的知识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基于知识需求的知识管理考虑公司及员工当前和未来可能的知识需求,采用供需匹配的决策方法,提高了知识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满意度。将知识需求分析正式纳入系统后,之前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表1所示。提升了知识管理的应用价值,员工及软件项目管理人从中感受到了知识共享的喜悦,为知识管理的全面推广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员工的积极性及管理层的满意度、公司的业绩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4 结语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需求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案,该方案包括五个步骤:企业知识需求分析、知识缺口分析,选择知识管理工具,实施知识管理,评价知识管理绩效。采用供需匹配的决策方法进行知识需求分析时考虑知识供需双方的满意度,为企业更好地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实例证明需求分析应贯穿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始终,良好的知识需求分析可降低企业知识共享的成本,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2]袁静,郑春东.组织知识需求的诱发与知识需求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3(10)98-101.
[3]贾璐,樊治平,沈凯,徐宝福.知识服务中的供需双边匹配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97-301.
关键词: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41-02
交通需求管理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提出,并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一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供给满足需求以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理念制约了交通需求管理研究的深入与拓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道路建设无法彻底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城市有限的空间、土地、能源等资源根本无法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等客观结论得到广泛认同后,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满通系统特性,引导交通消费需求的交通需求管理才成为主导研究方向。
一、交通需求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机理
1.基本概念。从广义而言,交通需求管理是指通过交通政策与对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选择行为的变更,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量,促进交通量时空均衡分布,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建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从狭义而言,交通需求管理是指为削减高峰期间低载客率的小汽车交通量或促使其出行的时空均衡化而采取的综合通政策与对策。
2.基本机理。满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平衡一般应考虑增加交通供给与管理交通需求两个方面,但在传统意义上,交通问题是根据供给来评价的,即单方面地提高交通供给能力以调节供需平衡;而交通需求管理方法则是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使交通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从而保证系统有效运行,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需求管理基本目标和基本理论
1.基本目标。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交通需求的具体引导、调节与管理,减少交通出行总量,使出行结构更加优化,时空分布更加均衡,降低交通负荷,缓解交通拥挤,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达到平衡。
2.基本理论。(1)外部性理论。经济学中外部性的概念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行为主体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不相一致的情形。在交通系统中,当某个被作用者(接收者)的效用函数包含某个变量,而该变量的值依赖于另一个作用者(供给者)的行为,后者(供给者)在其决策过程(即施加作用)中没有考虑其行为所施加的、实际存在的、对前者(接收者)变量的影响,则此时存在外部效应。负外部性(外部费用或外部成本)是指没有计算到运输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上的、施加于社会和环境的那部分费用。纯粹的私人产品和纯粹的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存在拥挤问题,但由于行为主体可以把私人成本转嫁给其他社会成本,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对其规制,其负外部性的行为将会无限扩大。因此,交通供需矛盾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外部影响,即外部性未能反映在用户的出行选择上,模糊的产权制度使城市道路由准公共产品转变为纯公共产品,其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价格和供求关系,这种低价、免费的作用使人们产生资源丰富的错觉,从而鼓励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分使用,所以,拥挤总是意味着有限的消费容量和无限的消费规模之间的冲突。(2)弹性分析理论。弹性分析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其基本内容是先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比较它们的相对变化量,即求得弹性值,以度量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映程度,然后依据弹性值探讨各种经济变量变化的规律性,并利用它对经济理论进行量化研究,以促进经济理论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基本原理探讨与实际应用分析的结合,以求得经济决策的准确性、完善性。
弹性分析的另一作用是为进行数量分析提供量的界限,从而有利于人们找到现象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数量界限。在实践中,最常用的需求弹性有缺乏弹性、富有弹性和单位弹性三种状态。
需求弹性小于1或等于1或大于1,意味着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或大于票价或服务水平变化的百分比,这些情形分别称为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和富有弹性。
交通需求弹性是定量分析特征变量变化对交通需求量影响大小的一种分析,弹性分析将经济原理的分析、经济决策的作出和经济决策的制定及其效应的预测融为一体。因此,弹性分析方法在交通政策制定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交通需求管理基本原则
交通需求管理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原则、 时空资源均衡利用原则、因地制宜、综合协调发展原则、社会与公众可接受原则等。
1.公平原则。交通是为了满足全体市民的出行需要,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通过制定策略,使得交通的消费更准确地体现所享用的交通服务;增加交通出行选择,为有更高效率的出行方式提供出行优先权,提高总体的基本出行能力,以促进横向公平性。降低低收入者的出行费用,或为其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交通出行方式;为交通不便者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或降低其不得不负担的交通费用;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小汽车出行实际成本与实际支付成本的偏差等,以促进社会公平性。
2.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交通需求管理不能以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为代价,也不能以恶化环境生活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短期交通的改善。要促进和完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反馈作用,使城市布局合理化,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控制城市交通需求的不合理增长;要有效地发展公共交通,并使个体交通尽可能转移到来,同时,引导其他交通方式合理发展,构成城市最佳交通模式;要合理调节和控制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城市道路上机动车总量,处理有限道路空间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克服滥用有限道路空间现象,实现道路交通设施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从而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交通需求管理实施层次与策略
1.实施层次。交通需求管理的实施层次划分为:(1)城市性质、规模、结构与功能定位层次(第一层次)。(2)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第二层次)。(3)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层次(第三层次)。(4)交通管理与监控层次(第四层次)。
2.实施策略。(1)第一和第二层次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建立与交通、能源、环境等专项规划相结合的城市规划体系。从交通方面讲,主要是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设施规划相互协调。2)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要在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方面作出贡献。3)综合、系统的规划各地块、区域的居住就业等用地类型,减少跨区的长距离通勤出行,避免严重的潮汐现象。4)在开发建设新区的过程中,完善服务、交通等配套设施,吸引人们前往定居和工作,从而减轻中心区人口就业密集的压力。5)对交通敏感地区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类型和用地的强度,防止该地区交通继续恶化。(2)第三和第四层次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结构优化策略。控制或削减时空资源消耗大、公害严重或运输效率较低的交通方式,使交通方式结构趋于合理。2)空间均衡策略。尽量减少因交通流过分集中而造成的某个结点或路段的交通拥堵,发挥网络的整体效能。3)时间均衡策略。在时间分布上对交通流量进行削峰填谷使之尽量均匀到达是其重要手段。4)经济与管理策略。在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或经济激励措施以改变出行者的方式选择行为,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交通出行数量及出行实现的模式。
五、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途径与基本措施
1.政策途径。根据国内外经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减少出行需求。(2)为出行者提供一个或多个可选的高效低耗的交通方式或服务。(3)通过鼓励(限制)来减少出行,或促使出行向非高峰及非拥挤区域的转移。(4)通过非交通手段来完成出行目的。
2.基本措施。从交通出行的几个阶段来看,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包括:(1)在出行产生阶段,采取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电信替代出行、行政手段减少出行、限制小汽车拥有及使用等措施以尽量减少弹性出行的产生。(2)在出行分布阶段,采取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混合用地、拥挤地点停车收费或出行限制等措施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目的点向非拥挤的目的点转移。(3)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采取通过鼓励(限制)措施来促使利用公交、班车、合乘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限制小汽车拥有及使用等将出行方式由小汽车方式向集约化方式转移。(4)交通分配阶段采取错时上下班、信息或诱导、道路拥挤收费、部分路段禁行等措施在空间路线选择上,将出行由交通拥挤路线向非拥挤路线转移;在时间段的选择上,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时间段向非拥挤的时间段转移。
六、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评价
由于需求管理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政府强制性,加之一些需求管理策略会对部分人的利益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除传统的交通改善效果评价以外,对需求管理策略还有必要进行公平性评价及公众可接受等评价,以利于政策的实施。另外,任何一项政策还应考虑用户及社会的经济成本,因此,交通需求政策的经济成本尤其是广义成本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
七、结语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根本理念在于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等有限资源,因此利用交通需求管理理论从供需两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建立一种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防止交通拥挤,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梅振宇,王炜,陈峻,葛宏伟.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TDM)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4).
[2]刘义全,汪娟.基于TDM的城市交通拥挤经济分析及对策[J].交通经济与科技,2007,(6).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籍教师;激励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参与高校的外语教学工作,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复杂化。高校外事工作者如何深入的学习研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充分的调动外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聘用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按照斯蒂芬・罗宾斯的定义,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为条件。当一个人被激励时,他会努力工作。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假设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管理者需要激励某个人时必须知道他现在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然后尽力去满足他那些最迫切的需要。
二、高校现有外籍教师激励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对江西省7所高校的23位外籍教师进行了调查。案例对象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从调查结果分析,选择来中国任教的外籍教师年龄跨度大,从20出头的未婚人士,到50-60岁在本国已退休的人士;种族跨度大: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还有混血儿;差异大:有的信奉基督教,有的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国籍不同、学历各异、专业、经验各异、年龄、家庭背景千差万别、种族和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融会了各国文化的外籍教师队伍,每个人的需求差异性都很大,如果不重视外籍教师需求上的这些差异性,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会出现管理上的不理解、不和谐的现象,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笔者通过面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江西高校外籍教师的激励管理现状。目前部分高校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外籍教师的工作热情,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比如年终评优、续聘加薪等。但是,这些激励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系统、灵活的模式和程序。同时,这些粗浅的激励政策是在没有调查清楚外籍教师的真正需求的情况下制定的。因此,收效甚微或根本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外籍教师现有激励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心理需求分析,激励缺乏差异性。当前一些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忽略对外籍教师个体的分析。管理者简单的将激励政策“一刀切”,认为外籍教师想要得到的是相同的东西,忽略了外籍教师的国别、年龄、心理过程、个人价值观、个性心理倾向、等差异,尚未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江西高校外籍教师现有激励体系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激励体系与外籍教师的需求特点及需求共性和个性之间出现了不匹配。
三、将激励措施与外籍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1.注重生理及安全的需求
虽然说外籍教师来华执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但每位外籍教师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他们都关注自己的劳动回报。正像其他中国籍教师的心态一样,认为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可以部分的以他的工作回报来衡量。无论何人何时何地,物质激励都是最基本的激励因素。
薪酬作为物质性激励体系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理应受到学校的的重视,通过薪酬可以体现学校对外籍教师工作的认可。高校外籍教师的学历通常较高,应根据其学历、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情况为他们设计合理的薪酬,以激励外籍更加积极的参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当然,薪酬不应只机械的规定课时费标准,还应考虑外教参与其他教学建设的科研工作量。笔者认为薪酬体系可以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校龄薪资+辅助薪资+福利的方式构成。
外籍教师安全性的需求,主要是可以考虑为外籍教师配备安全有保障的校内公寓,减少外籍在往返学校交通上可能遇到的麻烦和意外伤害;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外籍教师可能因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和不同而与社会人士产生矛盾和摩擦。高校亦可考虑为每位来我省工作的外国专家购买包含重大疾病保障、住院保障、意外伤害保障、住院津贴、门急诊保障、交通意外保障等险种,从而解决外籍教师对自身安全方面的顾虑。
2.归属和爱等社会交往的需求
外籍教师作为特定的群体,有着强烈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他们更需要情感上的满足。我省地处内陆,资金比较缺乏,不可能在物质上给外籍教师最大的满足,应尽可能想办法更多地满足外籍教师精神上的需要。我们说,良好的情感沟通会让外教感觉到聘请单位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因而会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情感入手,通过对外籍教师的信任、尊重与关怀,以调动和激发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情感激励的有效方式就是创造友好氛围,加强管理者与外籍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协调,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工作热情。外籍教师远离亲友,只身来到中国任教,常常感觉心里孤单、寂寞,希望获得友谊、爱情和归属。总之,不要把外籍教师当外人,要让他们像一家人一样与我们中国的师生和谐相处,这样更能利于他们“以校为家”,让他们自豪的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一份子,自觉自愿的为学校的进一步建设添砖加瓦。
3.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外籍教师作为典型的“智力”型员工,受到个性、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均有着强烈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学生和同事的认可、工作的成就感、责任感、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对于外籍教师,我们外事管理者不要忽视表扬的激励作用。当外籍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付出艰辛劳动和无私奉献的时候,外事管理者应该给予肯定和奖励。西方人从小接受的就是赏识教育,在他们的生活中,赞美和表扬无处不在,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历来能够坦然接受赞美和表扬,如果来到中国工作之后,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表扬,那势必会大大的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外籍教师激励是一个操作性强而又难度较大的课题,目前深入研究的人并不多。外籍教师激励不仅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受学校小环境的影响。由于时间、资料和作者本身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做得还不够深入,有些地方如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摘 要]鉴于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物业管理的规模扩大,对物业管理人才在质和量的需求上提升,本课题组通过对湖北武汉的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结合市场调查资料,对经过31年发展的物业管理在人才需求结构、技能及素质要求上的特点进行剖析,界定了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物业管理 人才培养 市场需求
近几年, 我国房地产业得益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综合开发、土地的有偿使用和住宅的商品化的推动,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物业管理行业的飞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已注册的物业服务公司超过了20000家,员工已过400万;同时,物业总量的30%已实行物业管理,发达城市超过了60%,深圳等部分城市已超过93%。因此,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物业管理在房地产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构成
依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公布的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表明, 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构成存在着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奇缺、部分管理人员与所任职务不匹配、职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跟不上行业发展节拍等方面。这些制约该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表1 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原职位构成情况
为了推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洞察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明确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掌控人才需求行情,我们课题组于2012年3月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
课题组主要采取的调研方式有:网络调查、书面问卷、电话咨询和政府部门数据等。主要调查了武汉市的以下单位:武汉舜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亿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万科武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水蓝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和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物业管理公司。调研涉及到了四类物业管理企业,包括居住型、商业型、行政型与工业型。同时也分析了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就业行情,简析了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
二、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的专业调研结果
(1)物业管理人才在需求结构上存在着供需失衡的矛盾
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数据后得知由于近几年写字楼和居民小区的增多、旧住宅小区和公房也实行物业管理后导致高级物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市场供需比为100:69。从武汉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该上半年需要高端物业管理职位数接近2500个,应聘者仅有1724人,其中客户部经理、工程管理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具有服务意识、环境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2)市场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物业管理人员在能力、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如下:
1.遵守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好;
2.掌握现代化物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够驾驭一定的管理工作;
3.扎实的物业管理实操技能,譬如公共秩序、园林绿化、水暖施工、通气通电、鉴定完损等级、房层的维修、养护、等;
4.拥有经营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5.洞悉国际国内物业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物业管理发展方向;
6.需要具备工程设备设施管理知识,了解机电设备系统,懂高端物业管理中的智能化操作,明白建筑设备与电器设备方面的知识等;
(3)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还是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施工单位、房地产公司等,主要涉及到小区、饭店、公寓及写字楼物业经营管理部门,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物业公司客户部经理助理、维修及保养的工程管理人员、房屋管理与维修专员、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估价师、公共设施或供暖制冷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员等。毕业生几乎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4)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培训状况
课题组通过市场调查问卷,也发现2012年武汉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只有21.5%接受过大学教育,6.3%接受过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如下表
三、结合调研结果剖析当前物业管理人才市场需求
(1)物业管理队伍素质普遍偏低、高端人才奇缺,制约物业管理行业发展
物业管理企业存在人才奇缺的普遍现象,突出表现为:一是传统型房产管理人才多于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二是能胜任单一普通岗位工作的人才多于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复合型人才;三是初级管理人才相对多于高级管理人才。
物业管理在我国虽经过31年的发展,但入行的物业人员绝大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的,大致来之与以下三个渠道,一个是由原房管所职工直接转化而来的且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 第二个是学公共管理, 饭店管理且有一定的能力人员, 但不熟悉物业管理的具体操作方面;第三个是能胜任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学物业管理出身的中专生,缺乏管理的战略思维, 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驾驭战略管理的能力。
(2)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层次偏低
当前全国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主要集中于大专层次,开设本科的比较少,开设物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高校没有,有这个研究方向,但是没有这个专业。进而导致高端的物业管理人才难以培养出来,而且高校物业管理教师的师资也达不到教授物业管理的专业标准。现代化的物业管理的发展,大专层次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3)产品定位与市场脱节
当前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为“为物业管理行业培养高层次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其培养模式主要有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深圳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上海模式和复合型的物业管理人才的背景模式三大培养模式。
深圳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与业主的公关技巧,其培养的人才擅于交流沟通,能以高质量的服务取胜,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但是对物业管理技术类工作掌控不了,遇到一些实际的技术难题解决不了,难胜任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上海模式的培养目标是熟知现代物业设备与设施运行及维护技术的管理人才,学生虽说能驾驭一些技术性问题,但是缺乏管理理念和经营决策意识,难担任总体性管理岗位。
北京模式吸取了前两者的长处,继而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也能掌控物业管理的各类基本实务性问题,但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设计安排课程难以达到对二者的兼顾, 容易出现顾此失彼,有失偏颇。
上述三种模式解决为物业管理行业培养高层次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人才定位与物业现实需要之间不对接,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产品定位不符合市场需求。
四、市场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定位是物业企业项目管理处一级的基层管理人才
从课题组调研的物业企业及其他的组织机构设置分析得出大多公司都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公司下设项目管理处,主要的岗位设置为公司各部门及管理处管理者、各类管理人员、工程维修人员等。这类管理模式使得物业企业大致需要这两类人才:一是基层管理者和其他管理人员,他们大约占企业员工总数的25%-30%;二是技术类人才即工程维修人员、保洁人员和保安人员等,他们大致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35%。有的公司也选择把保洁绿化、治安消防业务外包出去。这些人才所占比重比较大,他们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业行业发展的好坏。
课题组认为现在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样他们可以双证(毕业证、岗位技能证书)提高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让毕业学生具备扎实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符合物业项目管理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培养物业企业项目管理处一级的基层管理人才可以使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由模糊到清晰、由笼统到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变得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 物业管理是一个朝阳、新兴、发展上升空间大行业, 人才对这个新行业来说, 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课题组的调研,我们提出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市场定位:符合物业项目管理处一级的基层管理岗位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物业管理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玉林.基于企业参与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2]雷华.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和价值创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09(27)年梅
[3]郑良雨.物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及培养措施[J].现代物业,2008(8)州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中只有
【关键词】教学 监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0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符合持续安全理念与项目管理要求的教师教学全程监控措施研究。
一、调研情况
作为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在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特别是1999年本科扩招以来,教育资源跟不上生源增长速度,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各大学为了排名和升格表现出浮躁的状况。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质量工程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内各地方高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如某省高校,每年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学生网上评教排名在后5%的教师将退出教师岗位。另外,为保证教师按时上课(特别是教授、副教授科研活动较多,经常出差),多数高校规定了任课教师每学期调课次数不能多于2次或3次,有的学校甚至不准教师调课。
国外高校大都采用模块式教学,在每一模块教学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如教材、图书馆、课堂资料、教学质量,包括讲授课和讨论课、网上BBS板块、测试形式、学习者个人的收获、学习者个人的职业发展、学习者个人的贡献。此外,还会召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外审制度,即独立于某学院以外的专家定期对学院进行审查,并对学生进行访谈,最后做出独立的评价。这种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越过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做出较公正、客观的结论,因此被国外高等教育部门广泛采用,并以此作为国外高校排名的依据。
二、存在的情况
我校在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网上评教、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事故一票否决、督导组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等,学院也一直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在教学管理中认真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①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大都是从外部监控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是针对各级监控反馈信息的落实和整改还没有及时做到位,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帮扶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教师对其教学质量的不重视,甚至不关心。②目前对教师教学过程与课程质量,课程组与课程质量的监督、分析还欠缺。③没有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工作档案,不利于跟踪教师的教学质量变化过程。④对教师的工作需求和工作适应度也没有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有效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从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安排教师工作的。⑤对教师教学质量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建立更好的关联,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⑥由于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容易完成,一方面研究生课程系数高,另一方面,指导研究生也计算学时,且多数情况下,高级职称教师年终都会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而中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主要从事本科生教学任务,其要完成工作量,需要承担多门本科生课程,感到压力大,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工作情绪。⑦教学评价没有量化与职称评定和评优挂钩。⑧课程群建设难以落实。⑨教师个人档案的建立,含学生反馈意见的整改跟踪,及教师需求分析不完备。⑩分配很少向本科教学倾斜。
三、对策研究
1.树立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理念,创新研究式管理。
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按照“重在平时,加强监管,关口前移”的持续安全理念,综合教师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办法、多维度考核方法、奖惩措施及教学质量与教师个人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及质量标准问题研究,从帮助教师个人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出发,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捆绑起来,形成一体,规范教学管理,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2.完善量化的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质量奖惩措施
(1)教师的各项评优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满足学校评优条件的基础上,对候选人采取综合打分、择优推荐的办法,即科研和教学业绩硬材料由院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打分(权重50%),全院教师民主投票(权重30%)和学生网上评教(权重20%)综合产生。
(2)为了促进课程建设,评优时若候选人为课程组长,将其个人网上评教成绩60%和课程组内教师网上评教平均成绩的40%求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学生评教成绩。
(3)教师职称晋升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教师申请职称晋升时,若其连续三年的网上评教平均成绩排在全院任课教师的后10%,则取消当年的职称晋升资格。
(4)学校的分配应向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对从事本科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倾斜,有一定的比例系数(1.1)。
3.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报告与分析制度
(1)每学期初向全院教师做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分别从不同教学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不同角度(单门课程、课群、教师个人、课程组全体、职称、专业)、不同方面(用人单位、学校、学院和学生的各种教学反馈)全面收集、统计、分析和总结全部教师的教学情况,课群及课程建设情况,查摆问题,研讨、分析原因并给出具体改进措施。
(2)学期内配合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按月以留言或当面交流等不同方式向教师通报其教学状况,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健全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体系
(1)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常年全程记录并跟踪教学质量的变化,如每学期任课情况、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学生网上评价、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有效监督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此档案和教师培养档案一起构成了教师个人档案。
(2)对于多年从不同调查对象(学生、督导组等)反馈的共性问题,要求老师必需提出改进措施,不能把缺点当个性。
关键词:钢铁流通 跨区域协同 需求管理模式
“十二五”期间,钢铁流通企业面临外部环境、自身发展阶段和条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钢铁行业特征,大型钢铁企业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由钢铁制造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型,全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机制是未来发展的出路和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之下,各钢铁流通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在面临服务周期长,需求复杂的集团客户时,制定完善客户管理、服务预案、客户投诉相关制度,开展跨区域需求管理模式及相关流程、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实践活动具有开创性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钢铁流通领域需求管理现状
2010年以来,国内汽车、家电等行业企业集团化、生产基地多元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用户的集中采购需求对钢铁流通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原有的区域协同、就近服务模式显然与用户集中采购、面对一个服务窗口的需求有所违背,在此背景下钢铁流通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更好满足用户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经营越来越频繁,集团内部及关联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集团客户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原有的区域一体化管理已经满足不了跨区域需求的不断涌现。这种不匹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铁流通企业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增值服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与钢材流通领域相关的企业超过20万家,行业前5名企业的经营总量仅占全国钢材流通消费总量的4%,产业集中度很低。同时,我国钢铁流通企业业务模式大部分为简单的商品贸易,随行就市,盈利模式主要依赖钢铁价格波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满足需求服务意识较弱,在产业价值链中缺乏有效、稳定的增值服务能力。
2.钢铁流通企业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制度尚未明确。随着汽车、家电等钢铁流通领域的传统客户集团化不断发展,跨区域新建生产基地,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明晰,原有的针对客户网络布点相对较少,用户结构及需求较为单一的区域划分、就近服务模式以及后来针对用户网络布点快速增长,用户需求多样化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模式与当下集团客户集中采购、面对一个服务窗口的需求有所违背。在集团客户跨区域需求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钢铁流通的服务能力有所滞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集团客户在集中采购时希望面临一个服务窗口,而钢铁流通企业在设定好窗口单位作为面对客户的统一服务单位上还存在认识不一致的现象;其次,集团客户一般在全国各地有多个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而钢铁流通企业在跨区域服务中,在产能的协同、授信额度的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而目前钢铁流通企业面对在多地建厂的跨区域客户需求还未能明确窗口单位及协同单位的职责,需求管理制度也没有明确建立。
3.钢铁流通企业跨区域协同业务亟待形成与标准化。现阶段钢铁流通企业内部各部门采用的是自主协同模式,信息共享、传递方式不一、各自责任不够明确,还有待摸索形成较统一完善的标准提升信息共享及协同效率;在投资规划、加工报价、授信管理、产能协同、委外加工、质量技术、绩效评价等专业业务环节的管理上缺乏全公司范围内统一的业务标准。例如,在加工报价中,有的客户集中采购,有的客户分散采购,钢铁流通企业的各区域公司、加工中心在面对同一个客户的不同子公司报价时的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又如在授信管理中授信额度控制在单体公司,未实现区域授信管理或总部统一客户授信管理,存在单体公司授信额度不足或跨区域客户总体超信用额度等问题。
为了适应越来越严酷的国内外竞争,我国钢铁流通行业必须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型,针对集团客户构建跨区域协同的需求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的需求管理,以强化流通综合能力,为集团客户提供成本低、效率高、技术含量高的优质服务。
二、跨区域协同架构下的钢铁流通需求管理模式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模式简介。钢铁流通企业面临有跨区域需求的客户一般为集团化大客户,其制造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面对钢铁流通公司内多个贸易公司和钢材服务中心。跨区域协同的钢铁需求管理模式,基本的组织设计思路是要建立起由窗口单位、加工主体和协同单位组成,对客户负责的跨区域客户服务协同团队,建立规范、高效的跨区域业务管理体系,为集团客户提供快速、便捷、高质量的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实现公司资源配置最优、管理及服务效率最高,满足用户集团化、制造基地多元化等发展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集团客户订单流失的风险。核心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业务包括客户需求、投资规划、加工报价、授信管理、生产保障、委外加工、质量技术、绩效评价等重要方面。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由于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界和产业界对钢铁需求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一直十分活跃。
早期学者的共同认知是,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能够减少物流成本和加工成本,适应了钢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增加客户价值,优化钢铁产业链和钢材供应链,因此近年来加工配送中心一度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而在欧美等钢铁大国,钢材流通已经由传统贸易为主的模式转向以供应链管理、客户需求管理、物流、加工增值等服务为业务重点的模式,普遍实现了经营的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而仅靠“加工配送中心”一种经营模式是无法实现这一转型目标的。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及产业界几个较大的龙头企业通过钢铁流通供应链资源整合在规模化综合化的经营上进行了探究及实践,提出了“区域一体化”的钢铁流通供应链管理模式。但随着2010年后汽车及家电等钢铁需求方行业集团化经营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跨区域建设生产基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原有的“加工配送中心”以及“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集团客户集中采购、面对一个服务窗口的需求,钢铁流通企业开始研究如何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更好满足用户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工作还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
在管理模式的信息支撑方面,虽然不少软件商推出了面向钢铁行业的ERP、SCM解决方案,但主要面向钢铁企业内部以及它与直接上下游单位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并不具备对流通中各加工、仓储、运输企业实现跨区域协同管理并满足集团客户需求的功能。国内一些钢铁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流通业务需要,针对销售管理和物流管理实施了协同商务系统,但主要面向钢铁生产企业自身的“产销一体化”。由于其流通业务模式仍以贸易型为主,业务内容单一,其协同商务软件缺乏满足集团客户跨区域协同需求的能力。
3.实施跨区域协同所面临的挑战。要实现“跨区域协同”的需求管理模式,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钢铁流通企业急需完整有效的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机制。“跨区域协同”运作模式下,区域内以及跨区域的供应商、销售商、加工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集团客户之间存在大量的跨区域协同需求,急需有效的整体协同机制。
(2)钢铁流通企业的信息系统数量庞大、结构各异,在集团客户的跨区域需求管理上缺乏全面统一的信息系统支持。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是建立在各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对IT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需求跨区域后,地理分散、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不通畅等原因导致协同管理的成本高效率低。
三、跨区域协同架构下钢铁流通需求管理模式的实现手段
1.跨区域协同的钢铁需求管理机制设置。跨区域协同的钢铁需求管理模式需要实施原则、组织机构设置、业务流程优化等管理机制作为实现的手段。
(1)实施原则。钢铁流通企业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做掌握客户需求领先者为战略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量,创新营销模式,通过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对客户需求精准掌握,快速反应。
(2)组织机构设置。企业总部负责跨区域客户需求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业务涵盖战略规划、企业文化、投资、项目建设、加工生产、财务法律事务等等,总部各职能部门作为负责解决本部门的客户需求并协调其他部门解决传递客户需求。在各区域公司或加工中心中选择设置窗口单位面对客户,梳理营销服务业务,负责整体业务的策划运作,并组织设定跨区域协同服务团队进行加工仓储流通等服务。其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3)关键业务流程优化。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关键业务流程涵盖了包括客户需求、投资规划、加工报价、授信管理、生产保障、委外加工、质量技术、绩效评价等重要方面。设计科学有效的关键业务流程有助于缩短业务循环时间,减少滞留,为跨区域协同模式下的需求管理提供环节保障。跨区域需求管理将在不影响原有就近服务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了现有企业升级服务的能力,示意图如图2所示。
2.跨区域协同架构下的钢铁流通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支持跨区域协同运作模式,需要在跨区域客户需求管理流程和制度梳理的基础上,搭建跨区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服务集团客户和内部协同的管理需要,一体化整合各子公司跨区域需求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先进的、功能完备的应用系统替代落后的系统和手工方式,实现集成、高效、统一的跨区域需求管理平台。跨区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包含集团客户跨区域需求识别、集团客户跨区域需求传递、集团客户跨区域需求评估、集团客户跨区域需求分析四个功能模块,将客户需求有效管理起来,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服务价值,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四 、结束语
在钢铁流通领域实施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是国内钢铁流通领域的一项理论及实践创新。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将打破原有区域独立为政的格局,实现协同规划布局、统一组织销售、加工、仓储、物流等专业化分工协作,各钢铁流通企业间通过高效的业务协同机制联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跨区域协同需求管理的实施,在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大利润的同时,也将极大提高钢铁流通企业向客户提供综台增值服务的能力。同时,跨区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实现协同需求管理提供了有力而高效的信息化支撑。该模式的实施将带动整个国内钢铁流通领域的管理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和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峻峻, 吴海宁. 需求链管理理论的内涵与展望[J]. 管理现代化, 2011 (5): 30-32.
[2]李杰. 中国钢铁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11.
[3]吴刚, 陈兰芳. 需求链管理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6): 171-176.
[4]吴晓东. 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营销业务链管理研究[J]. 中国钢铁业, 2011 (11): 18-22.
关键词 行业需求 改革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Courses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Competition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Industry Demand
LIU Hongjian
(Dalian Art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much of Chinese hotel management graduates can not quickly adapt to the operational needs of the hotel, can not do the job requirement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detachment. Through the course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race reform integrated training model, and for the future needs of the students qualified for jobs working smoothly employment, advanced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students have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dustry demand; reform mode; talent training mode
1 传统教学方式的体现及弊端
餐饮管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专业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各高校都在探索中前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能力本位论”,即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从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几乎无一例外地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以此构建职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其体现是教师仍在讲台上一言堂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师主体,学生被动听课,单向教学为主体,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方法死板、教条。这种传统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对行业岗位素质的了解,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教学方法、手段陈旧。以往采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餐饮管理知识,很难实现与企业的对接。
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动因。
2 新观念指导下餐饮管理课程的改革模式
餐饮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与技能课,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餐饮管理业务运作知识和管理原理,使学生具备高星级酒店基本管理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基于以上,在教学模式上必须从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现代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使学生熟悉饭店主要业务部门即餐饮部的运营管理及服务规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参加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饭店管理人才,适应当今酒店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做、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模块化选取为教学内容,将态度、知识、技能和习惯四要素有机整合,培养学生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2.1 具体改革目标
根据新体制培养目标和旅游酒店行业实际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架构我们的改革目标,主要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职业岗位技能提升。让学生掌握餐饮服务各部门运作的相关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酒店相关岗位的工作和管理能力。(2)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在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和竞争意识,结合旅游企业的现实情况开展工作,提高酒店的绩效并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学生的岗位技能、业务组织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调管理的能力将有提升。
2.2 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解决以往的“知识与能力脱节”、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培养的学生能力欠缺” 、“旅游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陈旧教育模式。
同时在改革中注意解决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仅仅是签订“实习生”订单或者“毕业生”订单,而应该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一整套培养方案。是以实践课程为核心,以企业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企业参与课程教学,学生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交叉循环的“教、学、做、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3 实施方案
依据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我们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从岗位能力提升与课程定位的结合,来进行餐饮管理的课程重新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1)和企业共同制定本门课的教学计划。企业专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企业一线人员共同参与讨论研究,将酒店的实践环节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制定课程教学大纲。(2)工学交替。主要有基于工作过程的服务规范演练、服务和管理案例讨论、管理方案设计、到酒店参观和现场操作等,把理论学习联系酒店实践和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探究;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例如:最近,我院与相关酒店达成了合作关系,合作可以分为“长、短”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酒店实践。这为餐饮管理这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3)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在“教、学、做、赛”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在知识点和能力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按照酒店餐饮部的工作体系,形成岗位基础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和岗位职业发展三个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按照各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从知识的传授到技能的训练,再到思维理念的培养,紧贴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种专业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3 新的改革模式所取得的成效
3.1 在教学方面的成果
进一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3.2 在社会影响方面的成果
稳固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面向行业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做、赛”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框架下,课堂即是酒店,学生既是在校大学生,也是酒店员工,学校培养模式完全适应了企业需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综合能力逐步得以提升;“教、学、做、赛”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实现100%就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以便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魏晓明.浅议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2] 唯高.餐饮市场消费心理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3.
[3] 李桂玲.《餐饮管理》课程优化设计措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
——以笔者所在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蓝本
孙艳楠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30000
众所周知,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要求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年工作的重点。在此之后的若干年,几乎每一年的大学生就业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不绝于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类院校由于其办学特殊性,就业问题也得到了极大关注。部分学界人士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类高职院校依托于良好的办学环境、丰富的外方资源,在培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就业应好于普通同类院校。但是据笔者这些年的观察及中外合作类院校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来看, 此观点过于盲目乐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但没有好于普通同类院校,更有略低趋势,追其原因与此类院校的办学定位脱离市场需求实际有不可推卸之原因。因此, 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更应着重解决毕业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双重矛盾,加强就业预警机制的建设,已然成为研究此类院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笔者借助所在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蓝本,分析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市场需求和高校办学定位相结合的就业预警机制。
1 导致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纵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依然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等因素都造成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本区域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首先要考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培养人才应着力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陷入“功利”圈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招生,盲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造成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无谓浪费。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等偏文科的专业比例过高,造成同类型高校专业设置中同化现象严重,偏离了高职院校最初的办学定位。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首先,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方资源,以外方提供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缺乏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不分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其次,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依然沿袭传统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教育资源的缺乏,又使同类院校独立建立实训基地能力有限,致使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外向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3 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未能做到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要求,依然以方式方法落后且单一的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难以真正衡量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容易产生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低的现象。同时采用单一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只拘泥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4 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能够借助外方资源,但是很难吸收国外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兼职教师比例过大,对兼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和监管, 脱离所在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讨论,导致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无法深入理解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相关联的内涵,无法将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一并灌输到课堂实际;部分同类院校人浮于事,不能尊重中外合作办学特色、鼓励卓越,多年工作只局限于校内,缺乏企业兼职经历,还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本应多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出国交流机会也非常有限,致使部分教师缺乏活力和创造性,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之适应本地市场的能力有限,也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2 建立市场需求与高校办学定位有机结合的就业市场预警机制
2.1 加强对区域市场调研,明确地区发展优势产业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坚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院推荐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的就业工作机制, 在办学初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设立办学目标、专业类别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合作,了解同类型院校的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以外方资源为支撑,取其精华,通过对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调整,确保制定的办学目标不脱离市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2 以目标市场用工需求为起点,搞好办学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在外方提供的专业设置基础上,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和科学预测,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以目标市场的用工要求为起点,做好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高校还要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已有毕业生就业状况、自身擅长领域及学科发展目标最终确定其办学定位。以定位创品牌、树优势,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2.3 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预警系统
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必须依据自身办学特点,建立高效、灵敏的就业信息动态预警系统,以准确、及时的获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并整合获得资源,在调研就业信息、校内外招聘会和就业信息汇总等基础上,及时建立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保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充分了解就业供求趋势、就业区域分布,科学有效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将获得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才供给信息。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人才评价之根本,通过“就业——专业——招生” 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相挂钩,通过对专业发展规划、招生计划以及人才评价等工作的评估,对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除此之外,所有任课教师要参与到动态预警系统的建设中来,不拘泥于教学,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调研,了解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培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最终建立具备市场发展眼光的完备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云桌面技术;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01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以及计算机公共课程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为了满足学生计算机能力提升的要求,高校需要不断建立并完善计算机实验室,通过理论讲解与学生上机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桌面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传统计算机实验室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而使高校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顺利进行。
1 云技术与云桌面技术
1.1 云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云技术也称为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以网络为载体,将传统计算机实体逐渐组合成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借助各种现代商业发展的模式,该技术能够移植到手机、掌上脑等移动终端上。云技术的中心思想是构建“云”处理与计算能力,减少用户终端信息处理负担,满足用户信息处理的相关需求。
云技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当前计算机软硬件不断更新,用户个人计算机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联网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其发展更为迅速。通过应用云桌面技术,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访问云平台,使人们能够共享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资源,满足日常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1.2 云桌面技术
云桌面技术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虚拟化技术,通过互联网使服务集群得到有效部署,通过网络虚拟技术,使各种应用集中在云平台中,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用户计算机与云平台系统的连接,实现计算机应用的革命性创新。
2 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当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更加关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在计算机部署上,采取的是传统的软、硬件配给方法,即每台计算机硬件设备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已经很难满足时展的需求,并且在实验室的运行及管理上,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必然会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以及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开设不利。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实验室的分布不集中
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中,实验室往往是分开进行设计的,在教室中,往往是由一台教师机控制子机,这使实验室整体上呈现出分散不均的现象,这样做必然会使计算机实验室在系统更新以及软、硬设备维护方面的工作量加大,在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升级与换代时,往往需要管理人员逐个教室进行更新安装,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工作效率往往也不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升级以及更换。此外,传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往往建有独立的局域网,实验室管理人员在进行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上,需要根据各个实验室计算机的性能进行单独操作,在遇到各种计算机操作类考试时,就需要管理人员加班加点进行操作系统的更新,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操作失误以及其他问题。
2.2 计算机软、硬件建设成本高昂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建设资金大多用于购买大量的主机,这些主机的费用数较贵,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往往要容纳几十甚至上百台的计算机,因此整体的建设成本较高。同时,多台计算机同时使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这使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较高。此外,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硬件通常在使用5年后就会被淘汰,需要对计算机进行升级,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升级换代的费用,使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整体上呈现出生命周期短、运行及维护费用高等问题。
2.3 资源共享与利用率低
传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采取局域网连接的方式,因此各个计算机实验室的信息共享度较低。此外,受各个实验室PC机性能不同以及安装软件不同的影响,实验室往往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向教师与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不能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远程实验操作,导致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2.4 公用安全隐患
传统计算机实验室中,学生往往会自己携带U盘,通过U盘将PC机中的资源拷贝出来,然而由于外界硬盘的病毒感染能力较强,在学生使用U盘的过程中,往往会使PC机感染上病毒,导致计算机联网中断,甚至无法开机,进一步增加了计算机的安全维护费用。
3 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的优势和应用
3.1 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的优势
3.1.1 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与同等规模的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的初期成本大致相同。然而,传统计算机实验室在后续的使用与维护上,需要不断进行软、硬件的升级与更新,且升级成本较高,而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在后续运行过程中,往往只需追加服务器、存储等资源便能提升云桌面的整体性能,因此,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成本地、生命周期比传统计算机实验室要长。
3.1.2 统一管理,维护难度降低
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的运行通过网络与中心机房相连,运行访问同一虚拟桌面,因而在运行上能够实现统一的部署以及统一的管理,满足了不同校区以及不同实验室集中管理的需求。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浏览器登录到相应的云桌面系统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云桌面上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操作即可。计算机实验室作为一个远程访问云桌面的系统,操作的各种数据并没有存储于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而是都集中在云计算平台中,这样为各种计算机上机考试的安排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师无需在各个实验室奔波,只需在办公室登录云桌面终端进行要切换的设计与资源配给,通过在云桌面中形成考试相关模板,并将其上传到云平台中,各个实验室只需通过网络下载考试模板,这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速度和质量。
3.1.3 工程程度更高,资源开放
云桌面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创设多台工作场景,为相关专业考试及课程学习提供特殊的云桌面应用。同时满足教师自身对计算机能力提升的需求。在计算机专业及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上,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内容相差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云桌面技术,应用相应的工作场景,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且工作场景的多样化还丰富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满足了教师提供多种计算机考试的需求,且通过网络的传输,还可以为校外实习学生提供考试机会。
3.1.4 提供个性化的实验h境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与学生均有个性化的需求,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属于自己的云桌面,教师与学生只需通过网络就能登录云桌面。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科根据自己的科研、学习能力培养等需求,在云桌面中配置相应的实验环境,师生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相应的科研以及实验。并且云桌面技术还满足了教师在家办公的需求,教师远程办公只需通过权限登录自己的云桌面,就可以事先准备好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资料,并将编写好的课件上传并存储在云平台中,在课程讲解中,登录自己的云桌面,就可以使用自己事先编写的教学课件进行计算机教学。
3.2 云桌面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3.2.1 构建终端地址池,实现实验室统一管理
高校计算机终端的数量较多,并且计算机实验室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为了便于实验室的统一管理,可以将各个终端网卡的MAC地址全部集中收集并集存放到统一的管理终端中,以便对终端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以噢易云桌面为例,该系统被当前各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系统通过收集终端网卡的MAC地址,实现了计算机实验室的统一管理。
3.2.2 构建系统软件云,提高计算机实验室机房的响应能力
软件是计算机的重要支撑,计算机实验室作为云端操作系统,为了给学生及教师提供安全稳定的操作环境,应构建完善的系统软件云,通过强大的软件云管理,使传统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水平得到提升。
计算机系统及软件服务云包含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依据数据存储等功能,系统通过软件环境上传至各个实验室终端的服务器,并将这些信息以镜像的方式存储于服务器中,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添加或者删减镜像,从而为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相关考试提供相应的需求。
3.2.3 建设硬盘模板库,提高机房管理水平
硬盘模板库能够实现集中化管理功能,在服务器中,通过创建虚拟磁盘作为终端硬盘模板,能够使服务器可以远程对模板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维护。且借助模板的策略化管理手段,还能满足管理者与使用者对此磁盘资源的使用需求,通过隐藏策略、系统还原保护等,保证终端的安全性。
3.2.4 构建云部署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
给予云桌面技术构建云部署服务平台,可以根据终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并可以将交付的信息存储到计算机本地磁盘中,此外,还可以采取完全部署的方式,通过系统后台将数据交付到本地计算机中,杜绝应用网络故障造成的终端使用障碍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部署效率,还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提升了机房管理以及维护的灵活性,真正实现了计算机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
4 结 语
云桌面技术是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相比传统计算机应用模式,在运行与管理上将更加灵活、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水平,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应利用好云桌面技术,并进行相应的运行管理,以期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提供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谢瑞杰.云计算在高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