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系学生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物简介
蒙曼,女,1975年生。博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妇女史。
其著作有:《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专著)、《蒙曼说唐:武则天》、《蒙曼说唐:乱世红颜》:主要论文有:《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延客与惑君》等:所授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历史文选、隋唐五代史(研究生课)、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宫廷政治史。
从电视中了解的蒙曼老师颇具当代年轻学人的风采与个性。她衣着朴素,严谨平实,语言幽默风趣、犀利鲜活,表情肃穆的历史钩沉在她谈笑风生的讲解中总能变得平易近人、活泼有趣。从成名作《蒙曼说唐:武则天》到今天的《蒙曼说唐:长恨歌》,她始终把起伏跌宕的故事性叙事与扎实的历史知识以及个人独到见解有机融合,让读史平添了许多轻松和乐趣。
而走下讲坛的蒙老师却是一个简和的人,健谈、爽朗、率真。既是智慧的哲人,又似亲切的邻家姐妹,善解人意,给人一种娇小却又乐观的女性美,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丝毫没有在电视上显露的精明干练。
我有幸结识蒙曼老师,是缘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友――刻孟哲。有一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身体感到特别疲倦。孟哲把蒙曼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的《长恨歌》和《武则天》的CD给了我。于是,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便听一段蒙老师讲历史。这样,我的状态慢慢地恢复了,写稿也顺利了。蒙老师的CD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重新焕发活力。职业的原因,让我对这个有着满族血统的年轻学者充满了好奇,便请求孟哲安排我采访蒙曼老师。我想,她一定能给我们的读者带来更多的生活启迪。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007年11月19日,《百家讲坛》推出了“开坛”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32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开讲《武则天系列》。
蒙老师在上《百家讲坛》之前,很少看电视,只看过孟宪实的两期节目,更没上过电视,但她不紧张,因为不是第一次讲课。下面还是坐了一群人,只不过听众换了,他们年龄层不同,又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只是讲得更简易明白一点。她相信浅出和深入并不矛盾,自己给大学生上课就那么讲。在电视上讲《武则天系列》的开头,跟在学校讲的基本就没有区别。
讲坛上,蒙曼的讲解逻辑清楚,语言现代,个性化的手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她讲解武则天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忘掉了她的年纪,因为她的专业学识与个性都慢慢融入到了武则天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人们在她的讲解中看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蒙老师从小就对武则天这个传奇人物很感兴趣,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看到了传奇女皇武则天身上的郁勃之气。1996年蒙曼被保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攻隋唐史方向。多年的专业积累,又让蒙曼进一步看到了武则天的划时代的价值。
蒙曼从武则天入宫开始,讲述一个女人如何能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突破传统和世俗的底线,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蒙曼说:“我欣赏武则天,是因为她确实伟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愿意为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经历和感情。”她认为,武则天的成功当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当这个女人在面对所有成就和问题时,用自身的努力和坚韧来坚持,是典型的女性奋斗的形象。
简单快乐真性情
蒙老师就是武则天式的奋斗型女性。但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对事物淡定。她作为一个历史学的教授,对人性的认识和了解,让她知性优雅,气场十足,浑身洋溢爱的力量。
蒙老师特别敬仰南丁・格尔、居里夫人、特里莎修女,认为她们的精神在指引人类的道路。她虽然是学历史的,在《百家讲坛》上也讲政治人物,然而,她说:“政治人物对我确实有非常大的影响,但从文化的演进、人类思想演进来讲,不见得政治人物起的作用最大。在中国我最欣赏的人是《烈女传》的作者班昭。班昭认为评价妇女最好的标准,第一应该是道德:第二是言论,是让言词得体而不是言词锋利:第三是容貌,不是花容月貌,而是修饰自己的容颜,很整洁:第四是女工,不是要绣出多美的图案,而是要勤劳。这是普通女性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很纯良的美德。她给中国妇女提出这样四项德行,在今天也是对的。现在的劳动妇女,包括我自己,都在很努力的生活,自立自强,养活自己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其实我们做的事情超越了古代。因为社会给我们的容纳度更大,给我们的发展空间更大。”
修心怡性心态好
蒙老师是一个十分真诚的人,她说自己不刻意养生,但注重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闲暇时候她会煲汤喝,去旅行,每晚睡够9小时。
她强调养生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好,有一颗淡定的心。“我和学生们说,当年我考大学,其实没填历史系的志愿,是调配的。现在想想很庆幸,我真的非常喜欢现在的状态。记得扬州的个园,有一个右瓶左镜的摆设,我印象特别深。瓶镜――平静,多好的寓意,我现在就是这样子。”
她坚持每晚看新闻联播,笑言不是为了关心国家大事,而是觉得很安定,像回到小时候的氛围。她对父母长辈很孝顺,因为这是遵从内心的意愿,这样做觉得很快乐。她喜欢照顾流浪猫,但对于路边乞讨的人,她不会发“善心”,因为有太多的骗局,“既然知道了,就不要去助纣,这应该也是‘善’的表现吧。”
对于健康的看法,正如她的《蒙曼说唐:乱世红颜》一书中所说:大唐盛世之盛,最盛的地方是它的气度,它可以容纳世界,也可以影响世界:唐明皇的胸怀,他可以容忍、欣赏乃至利用一切人的优秀素质:杨贵妃最美的地方是她的单纯,这种雍容的气度、开阔的胸襟和对于理想的纯美追求,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们想梦回大唐,其实想追求的就是这种健康的、自然的、活泼的身体和精神境界。
因人施教好教师
蒙老师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她很执著。她说:“教书育人,当我的学生都逐渐成熟,走出校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觉得我是最快乐的。”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情况
下,历史系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可能不会从事相关的专业,所以蒙老师对学生都有要求,虽然标准不一,因人施教,但最起码,他们的作业都要求格式正确、逻辑严密、文通字顺……她说,这样学生有了写作的基础,将来想做什么工作都比较容易。
蒙老师当学生时知道了被学业压力折磨的滋味,当老师后,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她不喜欢“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当学生的肯定都有求知欲,与其让他痛苦,还不如让他高兴地去学习知识。
读书乃心灵之公器
读书是蒙老师最爱,读书让蒙老师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她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塞上,两种美,我更倾向于后者。我去过呼伦贝尔,那就是一种壮阔的美。”
经常有80后的朋友问她如何读书。她有两个看法:第一,开卷有益。坚信人类精神与文明的最伟大的成果现在80%以上仍然在纸文本之中:第二,一定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她经常跟学生说:“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长处,千万不要着急去弥补你们的短处。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辈子也弥补不完。假如现在让我去学举重,我相信我练到老,练到死,我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举重运动员,那嘛一定非要去举重呢?读书也是一样的,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就会得到最大的收获。
“这个社会的希望一定是寄托在80后和90后身上的,因为我们都不具备他们那样开放的心态和那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的图书《蒙曼说唐:长恨歌》的编辑侯海英女士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如果中国出大师的话,一定是出在80后教育出来的子女身上,因为80后可以用先进的理念去教育他们的孩子。我比她稍微乐观一点,我觉得在80后和90后当中就能涌现出比我们了不起很多的人物。”
把握机遇才能成功
爽朗的蒙老师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在我面前打开另一个世界。我想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去做她的学生……
说到机会,蒙老师把自己对人生机会的选择比喻成买衣服,她说自己一般只会到不用砍价的商场去买,因为这样不用因为买的比别人贵而后悔,而买了之后更不会再去货比三家,永远相信自己现在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而决定招生是文科还是理科属性的是专业(二级学科)。按照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把专业分为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各个学科下面又分为70多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和200多个专业(二级学科)。一眼看去,仅仅从字面上看,至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8个学科门类能招收文史类考生,看似比例不低。但在实际招生录取中,这8各学科门类的专业大都同样也能招收理科类考生。而且由于上述8个学科门类下属的专业种类很少,而理、工、农、医等学科下面的专业种类非常多,并且据统计有近75%的专业绝对不能招收文史类考生,比如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这就使得理科类专业的招生数量总是远大于文史类专业。
另一方面教育部每年仅对各高校完成招生总计划有要求,对于文理类比例则完全由高校自己确定。各校自行确定文理招生比例时,特别是确定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的文理招生比例时,文科计划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小。
文科计划偏少,而文科生数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减少,其直接结果就是文科考生录取大学理想难。对绝大多数文史类考生来说要进入相同层次的文科类学校的机会,远远小于同样程度的理工类考生,文史类招生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
院校进阶:成绩排名有高低,“门当户对”选大学
一般来说,文科生选报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类专业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类大学无论在文化氛围,还是在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都更适合文科生。但是无论在哪个省区,对文科生来说报考综合类大学难度都很大,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等,没有足够的分数都是不敢报的。
还有一类大学,虽然算不上综合类大学,但是其偏文的专业特色独树一帜,也不失为不错的选择。如政法类大学(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财经类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语言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这些大学的文科氛围还都是不错的。
但是,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多是高考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不是很差的文科生,按这类学生的成绩,他们是上不了名牌大学的,但是进一般大学又不甘心。例如在北京地区每年高招志愿填报时,文科考生就会发现,成绩排名一旦上不了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财、外经贸、北外等文科考生的最佳选择,就觉得失去了选择目标。如果坚持选择偏文科类大学,就只能从市属大学中选择了。其实有许多以理工科见长的名校这些年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为了提高大学层次,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已经开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相继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等。北京理工大学也设置了管理与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这些大学的相关专业招收文科类考生或者文理兼收。而且,这些大学对这些文科类学院实行政策特别优惠的发展策略,专业发展势头迅速。由于这些大学理工科方面知名度的影响,每年都有一批文史类考生选择这类高校。
对于高考成绩排名相对偏低的考生,一般可以选择本省市所属的综合类或者偏文科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相对来说文科招生计划比较多,能满足大多数文科生的求学愿望。
专业进阶:文史类专业VS文理兼收类专鸡
如果对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进行细分,还可分为文史类专业和文理兼收类专业。虽说总体来说,招收文科考生的专业都对考生的语文、政治、史地等专业基础要求较高,但是其中的文史类专业(共9小类,哲学类、法学类、理论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类)应当是属于文科中的“文科”,或者叫做“纯文科”。对于偏重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的考生来说,比较适合选择这些“纯文科”专业。如果能在综合类大学学习这些专业,对文科生来说应当是非常好的选择。
“纯文科”就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较好的文笔。但“纯文科”专业就业面比较窄。专职从事上述专业理论研究的岗位毕竟有限,而从前可以容纳较多毕业生就业的教师岗位目前除了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外,也是人满为患。迫使大量的“纯文科”毕业生加入考公务员的大军,或者为了寻求暂时的出路先考研再说。
由于“纯文科”类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近年来高校的一些文理兼收专业也受到文科生的青睐。文理兼收专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候文科和理科的比例是已经确定了的,文科生要关注其中文科招生的数量。
文理兼收类大致分10个小类:
1.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等。
2.经济学类:包括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4.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
5.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6.新闻传播类: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
7.中医学类:包括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科学等。
8.药学: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
9.艺术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播音主持与艺术、摄影、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
10.体育类:包括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与保安、运动训练等。
在上述文理兼收的10小类专业中,前6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可以找到。分数排名高的考生可以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的文理兼收专业。
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英语专业,但不同学校的英语专业对考生成绩的要求差别很大。喜欢英语的高分考生可以考虑北外、上外等名牌语言类学校,或者名牌综合大学的英语专业。而一般考生则可以选择理工科大学或者省市所属地方大学的英语专业。小语种这些年也有些热门,但是考生要冷静。前些年由于部分小语种专业人才奇缺,造成供不应求的暂时假象。这几年招生增加,预计会显现饱和趋势,一些普通院校小语种毕业生未来就业也会越来越困难。
其中的经济学类专业是连续多年的热门专业,分数相对较高;另外有些经济类专业对数学有一定的要求,文科生需要注意。
管理科学和工程类专业是上述所有专业中最偏理科的专业,数学等科目好的文科生选择这些专业有一定优势。
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几乎遍及所有高校,可以算是“普及”最快的一类专业。这是在前
些年全社会“管理热”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这个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十分踊跃,但是公务员岗位毕竟有限,竞争十分激烈,使得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向企事业文员岗位去做努力。还有许多考生是怀揣“企业家”梦想走入这类专业的,但是到毕业才明白,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的磨炼,只懂得一些管理理论知识距离成为企业家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而且即便是工作几年之后,在同一企业同时参加工作的人员中,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与理工科毕业生相比,在竞争管理岗位上未必占优势。选择管理类专业的考生要慎重。
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当算是文科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年媒体出版业和广告业的发展非常快,媒体和广告互相促进,再加上互联网等各种新型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提供了无限市场和商机。但是,开设这类专业的学校大都是起点较高的综合性大学或者专业的传媒大学,对分数要求较高。另外考生还要避免一个误区:新闻传媒类专业并不是“记者专业”,能当记者毕竟是少数。
中医和药学专业在文科招生与这两类专业受到中国的传统中医药的深远影响有关。研究中医药就要读古人原文,就要研究历史。因此需要具备文史功底的。据了解,许多选择中医药学校和专业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受到家庭中有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影响。另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目前学习中医药的,也都要学习西医药,因此这类专业可能需要涉及到化学和生物学知识。
最后的两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应当是与其他文史类专业有很大区别的两个类别。这两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在艺术或者体育方面必须通过一定水平的测试。报考这两类专业的考生要关注当地高招办这方面发出的专门通知以及所报学校的特殊要求。
披沙沥金:解开同形异质专业的“遗传密”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中意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都有,怎样鉴别?特别是学校的层次也十分接近,怎样选择?在这里笔者推荐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进行判断。
以前面提到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性新兴专业。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比如说有全国旅游界比较有名、综合实力较强的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还有一些本来就具备某种专项特色的,如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历史渊源必然带有学校专业特色的烙印。
[关键词]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01-05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经济时展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跨学科具有综合创造性、互补性和群发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概念阐述
(一)跨学科课程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教学就是根据课程计划,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各项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1]而跨学科课程就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础,主要包括不同学科基础必修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跨学科相关选修课。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虽然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结合现有观点和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具体来讲,创新能力就是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在创业和科学之路上不断前进;创业能力就是要掌握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而实践能力就是要具备较强的处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好高骛远,踏实肯干。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不能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这也是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2]
二、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
跨学科创新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这恰好能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当前许多高校依然延续传统的学科建制,强调单个学科的“深”,却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广”。学生随着对单一学科的深入学习,会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从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来审视、解决问题。若是外在因素稳定不变,这种单一学科视角有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可一旦外在因素多变,那么这种单一学科视角必然会成为难以逾越的思维障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外在因素始终处于变化中,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问题。而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广博的学科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这无疑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所需的认知方式,因此其构建有其内在必然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要求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学习方式有个性要求。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启蒙式生产模式,一种是现代的开放性生产模式。前者是在固定情境中设置完成的,强调的是学科内部研究和个体创造,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后者则是在开放性情境中创造完成的,强调面向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叠加,创新要求在常规中寻求突破,拓展发展空间和思路;创业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和创新要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创业的现实要求。[3]所以,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能够给予创新创业教育以启发,符合其对综合知识和个性学习的需求。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学方式有个性要求。可以说,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是教育范式最为重要的突破。“以学生为本”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要在充分掌握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尽管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普及,但在具体落实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专业学习中,许多教师都没有完成理念的转变,依然扮演着课堂绝对主导者的角色。而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展,决定了某一专业教师无法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就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将关注点由以往的课堂讲授转向学生实际需求。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需要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而跨学科课程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
创业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其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支撑,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就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跨学科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是一种“体现批判性思维和认知论整合的认知过程”。[4]在此过程中,跨学科课程教学强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属于典型的合作型学习。所以说,跨学科创新课程能够有效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要求,符合其对于主体合作能力的价值诉求和内涵特征。
三、 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困境
(一)“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
传统大学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核心的,其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的独立式编排构建,具有明显的“学科本位”色彩。传统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理性的人”,强调教育成果的“智力卓越性”,这就造成了高校课程内容设计的狭隘化。笔者通过对国外高校的调研发现,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高校通常会树立明确的标准:“注重遵循科学发展的整体观及其内在的关联性,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以综合的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使不同的学科教育从内容上而非形式上、从实质上而非表面上形成有机的融合。”[5]反观国内高校,“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理念,过于强调知识的学科归属,追求课程的整体性、持续性和科学性,却忽视了科学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及学习主体的全面性,存在各学科知识封闭的问题,成为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的一大障碍。
(二)“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
传统高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倒金字塔式逻辑组织,即“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结构形式,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强调的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纵向衔接,却完全忽视了多学科知识的横向交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体系都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而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看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虽然这种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概括性,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经典,但这种“学科逻辑”的课程组织,却忽视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选择。尽管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综合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试图将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如将植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动物学这些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整合为生物学,却因知识碎片化、跨学科教学能力弱、课程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步履维艰。[6]
(三)“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高校课程设置虽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强调的是专门化教育,但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弹性,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相比于国外高校,我国高校不管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还是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强调的是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刚性,却忽视了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和柔性。虽然这一问题有所解决和完善,但跨学科课程,尤其是创新创业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尚不突出,这种设置层面的缺陷也成了一大现实困境。
四、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由上文可知,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以往的专门化教育转向综合性教育;在对学生展开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展开通识教育;在实现“专”与“通”平衡的同时,增强课程知识的柔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并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
2016年3月,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话题,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她透露,关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休学创业问题,教育部今年将正式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可以说,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代语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此背景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开放型”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向,一方面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学结构的优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放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课程体系。要制订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显著的,能够充分彰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实际采取区别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高校要面向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在校生活,掌握创业知识和技巧,为其今后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并做好对大学生的跟踪引导;对于大二学生,高校要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在选修课中增设创业相关课程;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加大案例教学分析比重,加强MOOC平台建设,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技能,包括公司成立、体制架构、市场分析、项目选择、风险评估、成本管理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创业风险率。
同时,高校创新创业视角下跨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要适应现实发展需求,加强各相关专业的关联性,全方位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元素,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跨学科思维创造能力。除了要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外,还要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侧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跨学科思维的深入融合,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与突破。另外,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灵活采取企业调研、创业设计大赛、创业知识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以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教学结构,高校还应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健全的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学分体制和考核机制。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改革本科生招生机制,实施大类招生,调整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报告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年度报告、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范畴体系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要积极开设跨学科综合类课程,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多元化、开放化、菜单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由传统专业单一型向跨学科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7]
(二)构建“学科群”课程体系
所谓的“学科群”,就是由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以一定形式结合而成的学科群体。通常来讲,学科群是学科知识相关、内部逻辑关系强的跨学科组合体,具有明显的“核心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的递进式结构。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综合化、交融化时代语境下,满足创新创业现实要求、适应知识创新多学科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
高校要想构建完善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科群的属性,构成该组合体的各个学科之间,不仅具备相同的理论基础,而且彰显着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逻辑性。例如,高校所开设的“城市规划”课程,以建筑学为主干学科,涵盖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相关学科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学科群”课程体系,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互补共享所构成。需要指出的是,“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跨学科知识整体性出发,协调好各学科的系统关系,充分发挥核心学科课程的带头作用,实现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8]
具体来讲,“学科群”课程设计的原则,通常是学科上游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和应用研究课程,学科下游则要设置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应用技术课程。可以说,这些“学科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强调科学的理实结合、文理渗透,而且还要注重艺术与工科之间的巧妙结合,这是“学科群”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探索“艺管结合”、“艺工结合”、“艺商结合”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的可能性。在专业主干课程之外,结合相关产业多领域交叉发展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市场、经管、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强化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如此一来,不仅切合了主干专业的学科特点,而且发挥了交叉专业的学科优势,完善了大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的认知体系。同时,高校还应允许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修满某一专业的学分后,积极攻读第二专业,并完善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转化与认定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管理服务,为实现“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除了加强学科群之间的跨界整合外,高校还要注重学科群与产业界的跨界整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增强跨学科课程的实用性,采取校内协同、校企联盟、校地合作、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等形式,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人才”、“卓越管理人才”等,实现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与应用研究课程的高度结合,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
(三)构建“通识型”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门教育而言的,其宗旨是培养学生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素养和态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性,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心,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以罗纳德・巴尼特的观点来讲,通识教育直接针对课程,其关注点集中于创建跨学科课程。但如何实现“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有学者认为,“通识型”课程体系主要由五大类课程构成,包括人文类、社会类、艺术类、自然类和科学类。
在美国,“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在许多高校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其中以哈佛大学最具代表性。整体来讲,哈佛“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要实现四大目标,即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养成学生良好的批评建设思维。哈佛大学“通识型”课程建设之所以成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体系,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一直强调课程建设的学科共生性,坚持将课程体系设计搭建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这是国内高校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就现状来讲,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内部构成、学分比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但整体而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全校通选课”模式,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尝试过这种通识教育;另一种是“复旦学院”模式,这是一种以核心课程为支撑,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助的“通识型”课程体系。“住宿书院制”最早源于英国,就是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型学习社区,社区内的学生能够打破专业界限,通过师生讨论、名人讲座、院长茶叙等活动开展跨学科学习。目前,国外知名高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实施了该制度,而国内的上海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正在积极尝试中。但相较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通识型”课程建设还存在着重视度不够、整体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彰显出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因此,高校在“通识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多元性、综合性、广博性建设,促成能使学生平衡发展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在通过社会、科技、生物等学科的通融学习,有效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批判思维、科学精神,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独立的“三观”,实现知情意完美结合,为全面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在创新创业跨学科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将通识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在育人理念上,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勇于和乐于创新,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就业理念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担当,要学会通过从事创新性事业来树立人生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最后,在课堂教学环节,要灵活采取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提高知识传达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精神。
具体来讲,高校可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七大模块,包括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世界历史、科技发展、生态环境、艺术审美和社会研究,打破以往根据专业大科目分类的模式。在通识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要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跨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具体来讲,就是丰富七大模块的课程单元,并为每个课程单元设置专门的教学团队,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协同开展单元课程设计,共同开发教学读本。例如,文化传承模块下的“子学”课程,不再像以往那样,由不同院系独立展开课程设计与教学,而是在“子学”这一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政治系、历史系等不同院系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充分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等展开研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以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拼盘化”问题,增强跨学科“通识型”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9]
(四)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
“实践性”课程体系,是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最具价值的环节,强调“教与学”、“理与实”、“教与研”的一体化,以知识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是最能彰显创新创业跨学科精神的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要借助竞赛展开实践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业潜能,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开设创业实务课程,提高跨学科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开设创业实务课程,如西南财经大学所开设的招商银行最新实务、国信证券最新资本市场与证券业务等数十门课程,都是以创业案例为媒介,进行经典创业模式、创业方法和创业理念的教学。[10]同时,高校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题讲座、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或邀请成功就业和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拓展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的良好平台,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具体实施层面,高校要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建构体系、协同创新,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抓学生实体创业资助、扶持与孵化,全面推进实践育人结硕果。高校要积极发展建设大学生科技园,设置公共服务区,创新创业培训区,产、学、研实践、实训区,推动省级科研机构入园,并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体项目提供智力和决策支持。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立足实践育人,形成部门联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青春创业榜样评选、“创新青春,创业筑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
另外,高校应由学校团委牵头,组织多部门参与开办大学生创业沙龙、“科学论坛”“博士论坛”等品牌的创新创业类教育报告平台;组织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到企业挂职、见习等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等特色的科技创新品牌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提升技能。各院系重点开展高等数学建模大赛、高等数学竞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市场营销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装置大赛等活动,以专业技能大赛推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实践型”课程体系。
(五)构建“服务型”保障体系
在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校必须注重“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以确保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方面,就高校而言,“服务型”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主要包括:完善跨学科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如制定创新创业学分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平台,加大创新创业精神的宣传;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包括弹性学制制定、跨学科成果转化、班级创新创业导师配备等。
另一方面,就政府而言,要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探索。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的根本是要推动创业,而创业的落脚是促进创新,因此,只强调创新而忽略创业,或只强调创业而不讲创新,高校跨学科课程改革将失去其应有价值。只有创新与创业平衡发展、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创新创业跨学科教育的“闭环”,进而实现高校、社会和政府的“三赢”。
第一,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积极制订促进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资金奖励、金融扶持、企业扶持、跨学科科研团队扶持、平台建设、协创中心搭建等方面进行详细界定和阐释。此外,要积极出台促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对税收奖励、创业补贴、租房补贴、贷款贴息等进行具体明示。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还要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工作领导小组,以把握正确方向、统筹部门资源、强化推进力量、提高政府执行力。
第二,经费资助。地方政府要加大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具体来讲,地方政府应为那些创新项目优势显著、创业发展成效明显的大学生提供一定限额的资金扶持。如,成都市政府打造了“8号平台”,坚持每月8号举办资金项目对接活动,为有创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从中获益,累计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融资。
第三,公共技术服务。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成效展示平台,以及跨学科科研成果和资源共享平台,以此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跨学科原创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计划,不断健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训练体系,加强项目过程指导与管理,进而形成开放性、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机制。
第四,见习平台服务。政府要及时引入市场机制,支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与地方共建孵化园、中试基地、互联网+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跨学科实践平台。积极打造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开展项目介绍、创业沙龙、信息咨询等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见习平台服务。
第五,提供创新创业园区。地方政府要在硬件设施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园区。例如,地方政府可按照创业优势显著、配套功能完善的原则,以每个大学生创业园最低5000平方米的标准,为他们提供一年以上的免租办公场所,并提供10万~2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以及税收、社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本,提高创新创业跨学科成果的实际转化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要求、方式要求和内容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必然性与必要性。但面对“学科本位”的理念束缚、“学科逻辑”的组织桎梏和“柔性欠缺”的课程设置三大困境,高校在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寻求“专”与“通”、“刚”与“柔”之间的平衡点,明确“开放型”构建方向,重点构建“学科群”、“通识型”、“实践性”课程体系,并积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型”保障体系,逐步落实到创新创业这一关键点上,在进一步完善高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6.
[2] 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6-151.
[3] 周慧颖,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56-59.
[4] 凯瑞・A霍利,郭强,译.理解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挑战与机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60.
[5] 谭华,孙丽珍.高校医工(理)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7):51-53.
[6] 李飞标,徐志玲.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7] 陈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面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5-07-18.
[8] 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秦忠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