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科学实践观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践观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践观的含义

第1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一、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包括两层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二、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三个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无论是实践主体,时间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一种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且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的形式,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而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

三、实践的形式

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形式更加复杂。概括起来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1)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活动。(2)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等。(3)科学实践包括改造自然的实践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四、实践的作用

(1)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了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3)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的科学理论指导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科学实验中获取的应用型成果促进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

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2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正如17年前,《科学素养的基准》和《科学教育标准》的相继问世一样,先有《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 (以下简称《框架》)再出台NGSS,这是美国修订其科学教育标准的两个核心步骤。《框架》中以概念描述的方式明确规定了K―12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具体内容,而NGSS则以贯穿学科和年级的组织方式,给出更为具体和详实的内容和实践指导,两个文献相辅相成。

本文中“新观点”的更准确提法应为“转变的观点”。仔细阅读附表1,不难发现其中的一系列文件显示出美国科学教育研究的连贯与继承、变化与发展。因此在《框架》和NGSS中,都清晰地表述出当今美国在科学教育思想和方法上观点的转变,并在NGSS的附录A中总结为以下7点:

(1)K―12年级的科学教育应反映出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

(2)NGSS的内容是学生的预期表现,而非课程。

(3)NGSS中的科学概念需要从幼儿园到12年级连贯地建构。

(4)NGSS中不仅关注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也关注对内容运用的深入理解。

(5)从幼儿园到12年级,科学和工程应集成在NGSS中。

(6)NGSS为将要升人大学、就业和成为公民的学生而设计。

(7)NGSS要与通用核心内容标准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Mathematics)英语、艺术与数学)相对应。

本文将逐一对其进行分析,以窥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观点之一:K―12年级的科学教育应反映出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

正如在真实世界中人们所实践和经历的科学一样,K―12年级的科学教育应当反映出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这是NGSS中首要提及的需要转变的观点。

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体现在《框架》和NGSS中反复强调的3个维度,即科学与工程实践(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以及学科核心概念(disciplinary core ideas)。《框架》中曾指出:《框架》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实现一种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构想,即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多年的学习,积极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运用跨领域概念,以加深他们对这些领域核心概念的理解。并指出3个维度就像1根绳索中缠结在一起的3股,应将其看作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

鉴于21世纪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性,当学生面对科学知识时,需要能意识到要结合情境理解,如科学知识如何获得和运用、科学如何和一系列概念联系起来,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应包括学生将内容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实践成为学生联系科学知识和实际的桥梁,也成为建构和使用核心概念的过程。《框架》和NGSS中在设计K―12年级的学习要求时都充分考虑了科学教育中如何将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以体现科学内在关联的本质。反复强调3个维度的关联,并在内容标准中着重体现出来,这点与以往的标准相比,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取向。

观点之二:NGSS的内容是学生的预期表现,而非课程

不同于1995年美国课程标准中的表述,用预期表现(performance expectations,关于预期表现的详细内容参见本期专题文章《NGSS中的新模式――预期成果》――编者注)作为NGSS的主要内容,并以贯穿学科和年级的相关主题的组织方式呈现,这是NGSS特有的表达模式,也体现了美国科学教育观点的一种转变。

预期表现是可评估的陈述,说明了学生应知道的和能做的。在附表1中的相关文献中,最早提及预期表现的是由国家评估理事会(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Board)和美国教育部(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于2008年的《2009年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框架――“科学”》。在这篇文献中定义了4个科学实践,即识别科学原理(Identifying Science Principles)、运用科学原理(Using Science Principles)、运用科学探究(Using Scientific Inquiry)、运用技术设计(Using Technological Design)。并指出这些科学实践可以与科学内容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预期成果,而这些预期成果正式发展评测条目的基础。因为评测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理解,而非记忆,同时科学实践也不是脱离内容的技能,因此无论是对知识、还是技能的评测都需要关注学生如何使用科学知识参与和组织科学实践,即学生如何在科学实践中反映他们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NGSS不仅发展了科学实践,而且沿用了这种方式将其强调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跨领域概念和评测结合在一起,通过“预期成果”对期望学生能知道的和能做到的进行了描述,且这些描述是可观察、可评测的,以提高标准执行的可操作性,同时与国家评测的要求相一致。

观点之三:NGSS中的科学概念需要从幼儿园到12年级连贯地建构

科学教育标准关注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整个阶段的学习(详细内容参见本期专题文章《学习进程与NGSS》――编者注),这似乎是1995年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已经呈现的观念和趋势。其实,这一观点转变的核心并不在于年级跨度,而在于“科学概念”和“连贯建构”两个关键词上。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科学概念的选择是有重点、有“优先权”的,且是少数的

从《框架》到NGSS中在学科领域上都选择了物质科学(phys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地球与空间科学(earth and space sciences),以及工程、技术和科学应用(engineering,technology,and applicationsOf science)4个主要领域组织学科概念,并在其中选择少数最为核心的概念展开教学。国际科学院组织(国际科学院组织(InterAcademy Panel,IAP),成立于1993年,共有全世界106个国家的科学院参加,旨在通过各成员科学院间的合作与交流,研究一些重要的国际科技问题,并为决策者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作者注)科学教育项目组的专著《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中清晰地解释了为何要在K―12年级的科学教育中关注核心科学概念,亦或称为大概念(big ideas)。任何科学领域中都包括很多概念,教学应以哪些能帮助学生理解该领域的重要特征以及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益的概念为主,而不是对所有科学概念面面俱到。《框架》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并指出这些学科核心概念应能部分或全部满足以下条件:

・在跨越多个科学或工程学科问明显重要的概念或是单一学科中的关键性原理;

・能为理解或研究更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关键工具的概念;

・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相关的概念,或是与需要科学或技术知识解决的社会或个人关心的事件相联系的概念;

・在深度和复杂度水平逐渐增长的各个年级都必须具备可教性和可学性概念。也就是说,这个概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学习的,并且该概念具有能维持多年持续调查探索的广度。

因此,NGSS中呈现的学科核心概念在数量上少于之前的《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所包括的,以体现出“1英寸宽,1英里深”的教育思想。

2 K―12年级的连贯建构体现出对科学教育中对学习进程的关注、研究和运用 学习进程(1earning progression)是21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基于教学经验和研究而形成的对学生学习前进方向的可测试预设。这些预设说明了学生在掌握主要核心概念的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和路径。

基于此,《框架》的指导性原则之一就是“理解随着时间发展”,并指出:

要对世界的科学解释形成透彻的理解,学生需要有数年而不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时间的持续的机会学习、建构基本概念以及体会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在学习进程的思路中已经被概念化。如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掌握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那么精心设计的学习进程为达到该目标提供了一个可以采取的路线图。这样的学习进程不仅描述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是如何日趋成熟的,也描述了学生取得进步所需的教学支撑和经验。

因此,NGSS中体现出的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已不再是空洞的理念和思想,而是落实到具体学习内容、技能培养的过程和细节中。这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科学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进一步变革。

观点之四:NGSS中不仅关注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也关注对内容运用的深入理解

早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教就已发现,当学生学习深层知识(deep knowledge)并且清楚在真实世界和实际情况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时,知识会在学生头脑中保持得更持久,他们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同时,对众多领域中专家与新手比较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了解其领域的核心原则和理论结构,并且利用他们理解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相反,新手倾向于将不连贯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段视为孤立的实施,并努力寻找一种方式组织和整合它们。因此,当人们认识到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的时候,也认识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了解其运用的密切相关,无法迁移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掌握和理解的知识。

《框架》和NGSS中都以核心概念的方式给出了一整套各学科领域的概念,同时给出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在NGSS的预期成果中,则将各领域的概念、实践和跨领域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这些概念和能力需要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应能掌握和达成。因此,对于教师、课程及评测开发者而言,关注的是核心概念,关注的是与核心概念建构相关的实践和运用、理解和迁移。也就是说,核心概念的提出,能够提供一个获取新知识的组织结构,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并进行科学与工程实践有助于学生今后在高中、大学及大学以后的阶段培养学生更广泛的认知和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与工程调查研究。

观点之五:从幼儿园到12年级,科学和工程应集成在NGSS中

将技术和工程整合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思想并不是新的思想,在1989年的《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3年和2008年的《科学素养的基准》,以及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都包含有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尽管有这个多年的努力,在科学课程、评测及科学教师职前教育中,工程、技术与科学内容相比,仍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

NGSS中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是:通过在所有年级、所有领域的课堂教学中把工程设计与科学探究视为同等重要,并且在每类主题情境中,与其他学科一样给出工程和技术的核心概念两种方式将工程和技术有机地整合到科学教育体系和结构中。

《框架》中指出世界上主要的挑战需要科学与工程解决,例如清洁能源的效率,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持事物供给和水源清洁,以及解决由于全球环境变化使社会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工程和技术给学生提供了通过运用他们正在发展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深化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因此,与原有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相比,更加鲜明地强调了将功能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到科学课程中,并指出其作用应与科学同等重要。

观点之六:NGSS为将要升入大学、就业和成为公民的学生而设计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化,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毋庸置疑,科学和科学教育已成为当今所有美国人生活的中心。因为以往的世界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复杂,这种复杂性使得科学知识对于理解整个世界至关重要。当人们需要理解当前事件、选择和使用技术、或在卫生保健问题上做出非正式决策的时候,理解科学是关键所在。同时,科学也是美国持续改革、领导和创造未来工作的国家能力的中心。对于所有学生,无论他们的未来教育和职业路径是怎样的,都必须为将要升入大学、就业和成为公民而在K12年级阶段经历牢固的科学教育。换言之,科学教育的设计必须为他们的将来做好准备。

观点之七:NGSS要与英语、数学通用核心内容标准相对应

NGSS之际正是《英语和数学通用核心内容标准》(CCSS)实施之际,这给科学成为儿童综合教育(comprehensive education)的一部分成为可能,也是的NGSS在内容和要求上呈现出与CCSS相互对照的特点。这种对照不仅确保了所有内容领域学习的系统性,也使得它成为NGSS尤其与众不同之处。

NGSS的附录A中,以上述7条阐述其在科学教育观点上的变化,包括涉及科学课程本身、科学与工程技术,以及科学与数学和语言学科等方面。NGSS不仅关注核心概念,关注实践,关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更关注理解、运用、和各维度的整合。其实这些变化并非突变,在2007年的《将科学带进学校》一书问世以来,美国的科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反思过去、将科学研究带入科学教育、用实证科学研究指导教育政策和教学实施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官方网站)

[2]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 Idea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2

第3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记者:郁老师,什么是STC课程?为什么要对一个课程进行这么长时间的研究?

郁波:STC是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根据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的一套中小学科学课程,被国际科学家联盟列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探究性课程之一。我们是2001年与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开始学术交流并确定这一研究项目的。当时,正值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不久,在参与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研制,承担小学科学的编写任务之后,我们深感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识到开展科学课程基础性研究的必要。因此,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我们于2006年组织辽宁、北京、天津、湖北、重庆、广东、江苏、浙江8个省市10所小学的20个实验班开展了长达6年的STC课程实验。

记者:基础性研究正是我们国家教育领域所缺乏的。你们这项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

郁波:主要是深入了解影响当代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观念和思想、关注的重点以及解决方法,包括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在对6年实验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STC课程的十大要素,逐一分析了这些要素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意义,以及在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些要素是:建立在科学素养观基础上的课程组织结构、强调概念连贯把握和广泛理解的设计倾向、指向全面的科学实践的教学活动、为发展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系列设计、情境化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材料系统和评价系统的建立、广泛应用科学阅读和科学笔记等。

记者:在会上,你们反复提到了STC的课程目标,并把它们作为标语悬挂在会场四周,看起来确实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它对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郁波:他们的课程目标很值得研究。第一个方面是,使科学对所有学生都是适合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一表述清晰地阐明了课程设计者对科学课程的一个基本定位,即儿童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和教学的设计要基于儿童的发展,并由成人给予组织和支持。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这方面处理得还不够好。一个问题是仍然习惯从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基于儿童的认识,尊重他们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另一个问题是往往误解了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疏于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和提供必要的支持,致使儿童的科学学习常常迷失方向。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形成儿童乐于接纳的、能促进他们发展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学习过程。

在STC课程的实验中,我们还注意到上述目标表述中“适合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三个关键词不但具有各自深刻的含义,同时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挑战性”在STC课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它不仅指向事实性知识,还包括了观察、测量、处理数据、推理论证、交流应用等科学实践能力以及一系列科学的价值观、信念和标准。这常常令我们感到疑惑,担心对小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像“天气”单元,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天气做长达一个月的连续性观察,把观察结果制成柱状图,还要在单元结束时进行解释和总结。但实验下来,我们发现学生们很适应,而且有很大的兴趣。这说明课程的设计者对“挑战”、“趣味”和“适合性”做了很好的整体结合与处理。这种强调事物间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为我们至今在处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时还往往容易将它们割裂开来,而不是综合性、整体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记者:实际上还是设计时目标是否明确以及是否真的能够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统整考虑的问题。

郁波:是的。我认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发生变化。STC课程目标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助于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概念性理解。

记者:什么叫概念性理解?

郁波: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不仅要进行一系列的体验和观察活动,还要在进行观察和推理时深层次地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以及科学的基本观念。例如STC的“固体和液体”单元,要带领学生进行长达16课时的探索固体和液体属性的活动,但课程不是停留在对固体和液体的简单观察上,而是促进学生通过比较和分类,理解物质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独特的可测量的属性,可以根据物体的物理属性,描述物体和把物体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理解,科学的观察和推理与日常的观察和推理不同。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组织和描述,通过推理和论证形成解释,根据证据修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做法。显然,课程设计者认为,这些学科的核心思想和科学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以后所有的科学学习都是最基本的。让学生去经历许多孤立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并不能保证他们能理解一门学科的总体思想,而正是这些总体思想和科学观念能使他们去理解和认识更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物。STC课程对于概念性理解的追求启示我们,科学课程一定要重视学科核心思想和科学基本观念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科学课程的任务是要将学生引入科学文化。这包括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物质世界,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通过怎样的特殊方法和流程获得的,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和信任它们。

记者:核心概念是我们2011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理科课程标准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其中包含着学科的基本观念。过去我们对概念教学的重视是不够的,往往以讲解定义简单代替了,很少为概念教学设计一连串的活动。

郁波:实际上还是对概念的内在含义不了解。STC课程目标的第三个方面是帮助学生发展科学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科学论证,目前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还少有研究。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一般都终止在小组汇报和交流的阶段,缺少对证据的分析、从证据到解释的推理、不同观点间的交流和争论以及对探究全过程的公开研讨。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们常常误以为科学探究不过是观察、通过实验收集事实的活动,而不是充满了对证据和解释的评价、观点的分享和共建、不断接受挑战和质疑的理性过程。我们期望的科学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尊重事实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难以发展。这一问题的存在,源于我们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STC课程的这一目标以及建立在一系列科学论证能力发展基础上的课程结构提示我们,要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程,我们应当尽早补上科学论证这一课。

记者:我有个疑问,小学生具备发展这种能力的条件吗?

郁波:儿童的科学论证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通过科学课程有意识地发展和进行长期培养。但毫无疑问,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从STC 课程实验班孩子们的大量行为表现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STC课程目标的第四个方面是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如好奇心、尊重证据、适应性和对生物的敏感等。科学态度也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强调的。

郁波:具有启发意义的是,STC课程强调的是喜欢提出问题,喜欢在仔细听了讨论的各个方面之后才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证据,包含了思想开明,愿意思考相互矛盾的证据。适应性,指的是愿意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乐于思考和采纳别人的观点。对生物敏感指的是尊重生命,具有环境意识。这些对科学态度的深入解读生动刻画了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和丰富内涵,对我们科学课程的设计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记者: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和丰富内涵,这个问题我们过去的确很少考虑,因此老觉得科学精神很虚幻。您这样一解释,就很清晰了。

记者:从你们的研究来看,STC课程在设计上,尤其是操作层面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

郁波:从教材编制的操作层面上看,可以直接借鉴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教材的大单元设置。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在1~2个月的时间内,对一个学习主题进行持续的、深入的科学探究。这与指向知识点的、孤立的、零散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方式非常不同。这种大单元设置能够通过学科的核心思想,将相关的事实性知识组织起来,让学生在一个概念的框架内理解科学事实和技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性质的理解,在持续性的思维中发展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二,引导式探究的广泛运用。这在STC课程,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对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做了详尽的过程设计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包括如何聚焦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收集证据、如何开展观察实验、如何使用记录单、如何呈现和组织数据以及列出讨论和论证的关键问题等。这使STC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很明确,同时又能做到在不同的探究阶段和不同的年级给予学生发展自主探究能力的机会。这种方式很适合科学探究能力还不够强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三,用“学习周期”搭建教学框架。STC课程的学习周期包括集中、探索、思考和应用四个阶段,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同时又将学生需要经历的科学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一框架,能使教师和学生明了学习的目标,及时地意识到学习所进入的阶段,有利于学生概念的转变以及提高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第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STC课程的实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在科学学习中,孩子们的概念转变不是独自完成的,获得不同的想法并与之进行探讨是他们建构概念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观点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还能发展他们的表达、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记者:我们还很想知道,STC课程实验对解决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有什么意义?

郁波:我国科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些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例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都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得到解决。如果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未完成学科性质和教育实施途径的转变。2001年颁布的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使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面临着一场长期的、严峻的挑战。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郁波:其实全世界的科学教育都面临着转型和挑战。在经历了将科学视为知识和过程,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在传授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能力的培养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解释,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们在科学课堂中进行类似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界定难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和进行探索;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基于证据论证;获取、评价和交流信息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刘默耕先生就提出过“指导学生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遗憾的是,对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大自然的,我们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且由于文化的缺陷,我们大部分人对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缺乏基本的了解。

记者:我记得在2010年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只有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郁波: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同一时期,美国组织了庞大的专家队伍对什么是科学家真正所做的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真仔细地研究了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之后,把科学家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前面提到的八个方面,并且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科学学习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推动了科学教育的重大发展,开辟了科学教育的新视野。STC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透过我国科学课程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大部分与对科学的理解有关,与对科学家工作特点的认识有关。正因为如此,一些科学课上,尽管教师十分努力,学生也很认真,但仍然没有反映出科学课程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我们从STC课程的实验中,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整个课程指导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学习方法与科学家在真实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十分相似。孩子们不断地通过课程学习如何问有效的、可研究的问题,如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自然现象,如何进行预测,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积极参与有关证据、解释之间的讨论,如何进行对证据的逻辑推理,以及如何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当然,孩子毕竟不是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差别的,STC课程在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样。

第4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观

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实践是哲学看待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是哲学根本性的范畴。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不是哲学家们任意杜撰出来的,而是时展的产物,是哲学家们对时展进行分析并给予解答的最实用的方式。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着这层含义,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没有人的实践,在纯粹思想领域中从事哲学研究,这样的研究也只是空谈,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异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异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思维方式的意蕴,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因而把握实践的基本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理解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意蕴,才能掌握学习的其他理论学说的写作思路和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给了资本主义社会致命的一棒,由此,建立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5.

第5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开展途径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醉心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我国当前的物理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的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物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一门科学,应具有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

一、对物理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解读

1.物理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由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既是体现崇高的价值追求,激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同时又是关注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创新精神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平等观念教育等。

2.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描述的“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内容,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和要求。物理学的教育目标绝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满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人生观等多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同时,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又是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活动获得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健康的生活态度,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都为学生将来投身科学学习和科学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对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分析。

我国物理教育偏重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是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所决定的,而全国高考、中考物理考试模式是影响这一教学模式形成的关键。在这种考试方式的影响下,直接形成了学校向老师要升学率,老师向学生要分数的测评体系。学校不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去要求教师,教师自然也就不会在“人文精神教育”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则特别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对个性、道德、责任感等人文精神却关注甚少,缺乏人文知识的渗透与人文精神的转化。本是一门包含着生动鲜活人文知识的物理学,却变成了一个只需要背原理、记公式和解题就能应付的物理考试学,物理课堂上只有知识的灌输、应对考试的训练,甚至连不少教师自己也忘却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重任。

二、在物理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着它的实际价值;物理学还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人文价值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素质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发展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其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物理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传授科学知识与传递人类文化价值与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知识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发明创造、懂得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2.在教学内容上,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物理教学中可构建的人文精神教育目标十分丰富,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科学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意志品质教育、合作意识的培养与科学的美育教育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创新设计、物理情境的变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科学层面拓展到社会层面,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科学在人文的观照下,朝着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更应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在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刘翔雅典奥运夺冠为素材构建探究平台,通过播放刘翔参加雅典奥运会110m栏决赛录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及学习小组间参与互动交流,发表感想和评论。通过对刘翔雅典夺冠的分析评价,学生激发了为国拼搏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了探究的乐趣,提升了同学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责任和道德责任。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人文环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探究物理规律,共享合作的快乐,实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动。

其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科学态度,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同时通过补充“生活中的物理”等思考题,如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发,以及解释“海市蜃楼”现象,等等;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以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与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同时培养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的好习惯,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再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以及我国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物理学史集中反映了物理学家逐步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物理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学生能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科学创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展示我国在工农业、国防科技、医药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明其中所用的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对人生观的确立与事业的成功有着重大影响。用我国古代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用科学家爱国的动人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献身的理想都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现,都会激励学生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进。例如,居里夫人为了纪念祖国,把自己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舍弃国外优厚待遇,坚定不移地投身于祖国的怀抱。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可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升华人生的价值,端正人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是师生为达到共同教学目标的多边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深厚的感情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

(1)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价值取向,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等人文价值的教育。例如,加强对科学的价值取向的指导,强调科学是一柄双刃剑,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原子能可以用做医疗、能源,同时也可以制造核污染、核辐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水力发电能节省能源、创造财富,也会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电磁波能为人类服务,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电磁污染,等等。对于科学技术的科学价值,要从人文价值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把物理教学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使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相对接,在课堂与社会的连接氛围中吸取时代思想的光辉,与他人和睦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2)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素材,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物理教学的人文价值。例如,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物质的运动、发展、变化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如,物理实验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客观理性、严肃认真,要按科学规律办事、敢于修正错误,还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和纪律要求以及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与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等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和效率意识。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幽默风趣、富有情感的张力和穿透力的语言是其基本手段,还可以借助体态、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无声的信息,用肯定、赞许、欣赏的目光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教学互动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平等、互助的人文环境中,学生能实践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互动与和谐发展。

4.寻求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新途径,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创新人格。

第6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尽管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民众的现实需求,由此而容易引发各种医患矛盾。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推及医学教育,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1]。因此,本文以实施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和对策的调研———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试图梳理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并作出相应分析,提出有效建议。

1医学生职业素养含义

学者们对职业素养内容阐释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职业社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达到医务职业所要求的四个内容,包括珍视生命、具有责任感、正确观念;尊重患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处时表现出该有的态度和同理心;承认和正确处理医疗过失[3]。课题小组综合有关文献[4-6],认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医学生为了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关怀、团队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2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现状

为了解当前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医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同时为学校进行有关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效实证资料,课题组借助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根据上述职业素养内涵并参考有关文献,设计问卷并进行效度信度的测试之后,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开展了有关实证调研。本次调查时间是2015年4~6月,调查对象是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2013级和2012级在校医学生与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见习生。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30份,有效问卷722份,有效率90.3%。另外,对20个见习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录音并整理访谈内容。经过梳理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有关研究文献,获得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基本情况。

2.1职业素养发展自我认知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倍受重视。个体对职业素养的自我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据此,课题组分析问卷数据后得出,我院85.0%的学生认为自身对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较高;同时,89.0%的学生高度认可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团队意识;另外,89.9%的学生表示理解学院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用意,并表示相关医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均有助于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由图1数据分析可见,除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外,医学生的其余各职业素养要点自我认知程度还有待发展提升。

2.2重视对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

医学生普遍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7]。这点从本研究中也得到进一步印证。从主观上看,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85%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掌握得较好;69%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知识扎实,71%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热情高,擅长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从客观教学效果上看,我院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确实比较扎实,汕头大学医学院2001~2006级七年制医学生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考试的平均分为75~77分,成绩较优秀[8]。综上,课题组认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较好的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环境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对医生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对医学生的要求随之提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知识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生对知识与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医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医学类专业在各所大学招生专业中分数普遍较高,多为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为其在医学专业学习中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提供一定保障。此外,访谈结果显示,在教学医院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受访者表示,学院实践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且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

2.3崇尚良好的医德医风

虽然当今社会仍然存在部分职业素养较低的医生影响着整个医疗系统的信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人员的积极性。然而,医学生仍然崇尚良好的医德医风。课题组在针对我院医学生从医原因与医德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中发现(图2),不仅73%的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基于个人想法,而且92%的学生坚信未来能当好一名医生并以此为荣,更加可贵的是,95%的学生坚信医者仁心,并以此要求自己。同时,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医学生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仅7%的学生在实习及见习过程中未坚持做到尊重并关心患者。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达89%,仅1%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注意团队合作意识。从利他主义而言,问卷显示,95%的学生表示乐于帮助周围的人,然而有25%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会十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1%的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76%的学生对社会流行病敏感,有防范意识并提醒周围之人。综上可见,医学生在医德医风方面有着积极的思想,崇尚良好的医疗职业风气。

2.4尚待发展提高科学探索精神

2015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院医学生在“尊重他人”、“利他主义”这两项自我认知方面较为注重,而八年制医学生的两组数据则提示其并未很好地做到“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9]。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状况调查亦得出仅有20.0%的医生认为实习生遇到问题能及时向医生请教或查阅资料学习[10],以上都体现出目前多数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尚待发展提高。相比之下,我院在这方面的培养比较乐观。课题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3%的调查对象表示遇到学习难题时喜欢锲而不舍地探究,直至解决。此应得益于我院十多年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深入地开展PBL[11]教学等教学改革。尽管如此,调查中仍有17%的学生未做到这一点,这表明我院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3改善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状况的对策

3.1完善实践课程,强调兼顾职业素养各方面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内在动力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自我认知程度有利于医学生产生源动力并由此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而不断完善实践课程并加强兼顾职业素养各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需使学生充分理解何为职业素养。只有理解其内涵,才能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素养。二需注意强调医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各个方面同等重要。鉴于医学生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其他方面也一样重要,因此,应倡导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尽可能地展现职业素养的方方面面,强调相关内涵的重要性;同时,医学院校亦可适当增加相关必修及选修课程。如我院构建并实施的《医者之心》课程体系,有效地促进医学生重视职业素养各方面并取得全面发展[12]。三需严格把关带教老师的职业素养。学生知识和关于临床的想法多源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临床医生把人文关怀等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到带教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相比单纯的课堂传授,效果更为显著。故医学院校应当定期考核带教老师的授课水平和职业素养,保证教学质量。

3.2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团队精神

医德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的自我升华。从问卷与访谈结果可得,我院大部分学生从医决心坚定,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习及见习过程中未坚持做到尊重和关心病人。因此,课题组认为可向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学习,通过开展伦理讨论等课程以提升我院学生的医德水平[13],促进其主动思考。另外,结合我院及其他医学院校部分学生未重视团队合作的情况,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方面建议三点:一是教师应将团队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如鼓励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二是学生应以小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与考核,并规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见习、实习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是学校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团队活动,利用高校交流,技能竞赛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14]。

3.3重视科学教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7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及其基本观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是因为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以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立足于当时人类实践的现实基础,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实践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确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因素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其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其含义指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而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就说明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最基本方式,是人的生命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生产物质活动是人的多种实践活动中最为根本和基础性的实践形式,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普遍性。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实践并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无非是人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正是在人类实践的作用下,现实世界得以发展,人类自身得以完善。旧哲学由于不懂得实践的历史作用,不懂得实践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直接力量,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往往把改变世界的能力当作人意识活动的结果,对世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马克思从根本上实现了哲学领域关于实践观的变革,他的实践观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并以实践为基础,科学的解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通过实践,不断否定现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技术手段的作用下对自然界的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在人实践作用下的人化世界随之形成,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并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世界。借助实践,人类能够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世界,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使人成了受支配的对象;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科学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既肯定了人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否定了人本身,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社会的实践效果,使全球统一于技术实践之下,同时又否定了由此所产生的世界性危机。因此,人类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观,从历史的、唯物的、发展的角度去化解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他们互相交错、同时发生,无明确界限限制。从人与自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扩大造成自然系统的失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形式的多样化,逐渐的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借助于现代工具过多的干预自然、控制自然成了当代人对自然的主要关系。当人类的实践与自然力相平衡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稳定的、和谐的,一旦人类的实践能力越过了自然力的承受范围,那么自然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尽管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上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依然是被动的,当人类实践违反自然规律时,自然界就会以原有的方式纠正人类的错误,抵抗人类的力量。从人与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自身没有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造成了内部关系的失衡。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发展所面临诸多难题的解决,只有用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特别是用马克思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继而为人类矛盾的化解提供哲学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不断提高可持续生产力,继而获得化解矛盾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2007.

第8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的《易经》。关系逻辑。正式代表。科学价值

关联逻辑是《易经》的核心逻辑形式,具有动态关联的特点,基于《易经》的符号分析系统cointegration correlation已经渗透到mathematical physics、engineering technology、医学等诸多领域,it在《周易》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指导价值和科技谈话的文化价值。relational logic。formal representation。《易经》的分析框架和逻辑形式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李约瑟首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关联式的思考》,但对《关联式的思考》的具体形式和范畴特征没有深入探讨。本文对关系逻辑的具体内容、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提炼,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它有其独特的因果生成逻辑。在这个关联系统中,“概念和概念不属于或包含彼此,它们只是在一个‘模式’(pattern)中。至于事物的相互作用,它不是由于机械的作用,而是由于一种“感应”(induction)。”[1]374-375“感应”它是一种逻辑关联形式,在这里可以概括为动态关联、协整关联、相对关联和语义类比关联。

在《易经》的演绎逻辑中,动态是其核心要素。“是故太极,产生凉意。两仪生四象。四象产生八卦。”[2]595这似乎是一个基于宇宙学的连续世代逻辑,“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3]240:从太极到阴阳到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再到“钱、坤、珍、荀、坎、李、根、对”,它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体现了归纳原理的动态演绎逻辑,以这种形式表达了宇宙的变化:“是故刚柔相摩,八卦摇摆,鼓是雷霆,滋润是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夏。”[2]561而这一变化的根源源自《阴阳》。这一极其抽象的符号在《周易》中有多重含义,《周易》中的阴阳既是一个实体范畴,也是一个属性范畴。在实体范畴的意义上,阴阳是宇宙形成和万物生成的性质,,《易传》称之为阴阳之气。在属性范畴的意义上,阴阳反映在宇宙万物的属性和形态上,包括人及其活动,即宇宙万物根据阴阳属性获得自身的属性和规律。[4]

在恒卦中解释了动态和持久性之间的关系,恒卦说:“恒无责,利贞”比它的道长。天地之道是恒久不变的。“福利让你走”,最后有一个开始。太阳和月亮可以被天空照亮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四季变化。圣人可以在比他们的道更长的时间后转化为世界。看看他们的坚贞,我们可以看到天地万物的爱121-122坚持的基础在于把握和遵循规律的程度。天地的规律在于无尽的周流,它解释了世界发展的循环和规律,辩证地解释了世界运动的动力和持续性。它不仅提出了《动静》,循环之理“[3]132,还提出了《观其所恒》和《极言恒久之道》的方法论原则[3]《周易》呈现出动态的规定性探究逻辑、逐次演绎法、抽象与具体的转换模式等特点当前协整关联逻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俯仰观察》。阴阳作为《周易》的基本元素,是《俯仰观察》的产物,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过程。在《周易》的解释逻辑中,用具体的抽象分类图像的动态序列,从主观性的角度解释对象的运动,使宇宙的运动规律渗透到观察者的内在逻辑中,“在古代,世界之王包牺氏仰望天空,俯视地球上的法律。鸟类和动物的文学作品适合地球,贴近人体。因此,他开始制作八卦来传达神和神的美德以及万物的感受。”[2]607是一种从主体角度象征对象的观察方法。通过对对象的协整观察,对象的轨迹被纳入其自身的分析框架中。”远近投球,拿不同的东西,但只是为了测试阴阳新闻的两端。”246这反映了《周易》探索宇宙万物的逻辑不仅是一个客观化主体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抽象化客体的过程。强调的主体性不是主客体对立分离的主体性,而是主体性以主客体的统一和统一为特征。因此,它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绝对的主观思维,而不是相对的主观思维。”[6]易经是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直接对应,它使《《易经》能够实现协整,易经的主体性分析角度能够与宇宙学的完整性相一致,从而建立易经的主体性分析框架,《易经》的协整关联逻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关于《周易》的应用性和科学性,《周易》中有许多相关概念,如“钱”与“坤”、“不”与“太”、“理”与“坎”,相对性概念体现了辩证思维在《易经》中。一方面,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事物的两极特征。“穷则变和变则通通常都很长。”当事物发展到极限(低端)时,它们会发生变化,从而开始向上发展并繁荣,“通变是无限的,顾客是长的”[5]247。《周易》的认识论逻辑是相对的。从好的一面,我们可以预见坏的一面,从坏的一面,我们也可以预见好的一面。“最后一顿饭不忘危险,生存不忘死亡,治理不忘混乱”[2]622以相对关联的方式预测潜在危机,将事物发展的多重可能性纳入主体分析的范围。

的“泰”卦“言坤在外,钱在内”[3]47,象征着平滑的康泰,“没有”卦“盖乾在外,昆在内”,象征着阳消的闭塞和长阴。这两种卦都由钱和坤组成,而乾下坤的是泰和坤下乾。这两种卦代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两个极端。在这里,它们体现了《周易》中的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和运动性是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前提。“灵活性不仅是《周易》中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认识世界的目的。”[2]115天地的形象应该是天地,“太”卦就是天地。正是这种反射使天地交泰和天气变得灵活,而“不”卦在天空和地球上处于固定位置,导致上下交通不畅,阻碍事物发展。然而,当“不”卦关闭时,六爻总是在变化,“时间太晚了,结局很好。”[7]这种上下卦相互变化的形式被称为“上下象易”。此外,还有变化,如乾卦和坤卦中的阴阳完全相反,称为“蒂凡尼早餐”,如“屯”;《易经》中的《卦阴阳爻画》和《湖》中的占卜地点称为“倒象”。这一系列辩证分析的操作方法体现了相对的科学性《周易》的关联逻辑。这种相对论逻辑表现出一种否定的批判逻辑,“它不仅为批判思维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而且为面对真理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和相对论逻辑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屯"卦象征万物诞生,"孟"卦象征万物诞生后的无知和幼稚,"诉讼"卦象征纠纷和诉讼,"师"卦强调军队和用兵。“正如64卦是不同对象和图像的叙述、排列和组合,384中的每一卦都是不同时空条件下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反映。”[9]88-96所有这些都通过图像符号总结了事物和对象的发展在一百年的孤独中,任何使用图像符号(包括图像文字)的人的思维方式都必须是类比。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从一开始就选择类比作为他们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10]易经它以分类和意象两种方式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并规定了中国传统思维的逻辑惯性。”“变化的意象”,"圣人立象尽力而为","取象类比"和"观物取象"是贯穿"周易"的精神,既有归纳的方法,也有寻求整体"象"的方法。[11] 这种“意象”为表达理想化类比的联想方式,提供了理想化类比的方法论:墨家的“类类予”和朱熹的“以类而推”逻辑方法。《周易》中的“意象”本身就是一种感性表征,其意义是隐喻性的,它不是纯粹的客观意象或现象。“空间理解力与人类的视觉判断有关。它是抽象和图像的高度结合。与人类视觉有关的空间理解能力是人类的创造一种独特的力量形式。[12]理解和扩展这一空间的能力使《以类而推》成为可能,使“类”成为可能“一个类别,将更广泛的分析具体材料纳入分析框架,并有效总结分析对象的发展特征。意向类比的关联逻辑使人类主体实践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庞大式、有序的分析网络,并保证其主动性和灵活性。

。基于《周易》的符号分析系统已经渗透到天文学、历法、数学、工程、医学等诸多领域。这种以符号为一般抽象表示的联想逻辑,绝不是原始的思维方式。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周易》的符号系统远离逻辑的混乱。在《易经》的相关性中,所有事物都以“间不容发”的形式出现。同时,它也不同于西方追求“立法者”的一般观点。《易经》的关联逻辑是以《天地法则》中自由意志的形式实现和谐1)383

的《易经》是观天的产物,《丰卦》是专门研究天文学的占卜:“太阳将照耀,月亮将蚀蚀,天地将空虚,时代的新闻”我们在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始于《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良义和四象》,四象生八卦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冥王星,随后在法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刘子华用八卦研究了太阳系的恒星,并在1939年发表了他的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一颗新行星的预测》,预测木王星是第十颗行星13]300“中国的古代历法还包括更丰富的天文学内容,例如日食和月食的计算以及五星的运行。这些天象的计算不仅重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也是因为它们是检验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易经》是中国科学史上动态关联的一个重要体现,天文学和计时历法。易卦作为一种历法表示体系,已经使用了1000多年。易经中的时间观不同于现代西方学术界的主流时间观。”《仿佛》的时间远非抽象的,而是闭联的具体集合。它具有这样的性质和基本条件,即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以非因果和平等的对应方式同时表达,正如我们在同一时间发生的相同思想、符号或心理状态中所发现的那样。”[15]例如,中国古代记录月份的主流方式是将12月与12小时相匹配,这被称为“蒂芙尼早餐”,它以4小时的变化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有效地将时间与物体的发展联系起来《周易》的巨大灵活性与阴阳学说和易简的美德是一样的,与天人合一。"[3]230这些都反映了动力学、协整和相对论的相关逻辑。

willhelm Leibniz《易经》的数学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明确表示,他在数学领域的发明深受《易经》中《八卦阴阳论》的启发埃德·波尔称,他的《并协原理》的创作得益于周易太极阴阳学说的启发,并将太极图作为其家族的象征16]中国古典数学的特点是“经商,类万物”“17]138中国古代数学4的发展逻辑与《周易》中“连接诸神之德,类万物之情”的主题非常一致。在这种语义类比和关联逻辑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是在“算数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祥与数字的关系是数字比较的基础。易传的极端数量决定了世界的形象“和‘极端数字知道什么叫做占领’(周易系辞(I)最初是占卜,但数学家可以从数字和形状(图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数字比较的推理方法)。[17]62《周易》意象数论是一个包含着丰富数学规律的符号系统,用来表达事物自身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象数论思想被许多彝族学者吸收、研究并不断发展。彝族学者将数学作为分析易乐的手段阿宁和易图试图用形象数字思想分析易学属于组合数学,“最值得注意的是从九宫开始的河洛理数研究的结果。在研究纵横图时,扬雄(公元前58-18年)在太玄中的符号系统的三元数表的意义《周易》中的“非符”、“夏变”和“复杂性”理论是符号分类的原则,以及各种“卦变”“是符号生成的原理,数学等理论的数学意义越来越明显。”[17]59中国一些古典数学家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可以追溯到河洛书籍。

遵循了“依经为图”的思想并在《勾股圆方图注》中发展了数学图解法,《制器尚象》一书中的“勾股圆方图”、“日高图”和“七衡图”对后来的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对刘徽的注释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徽(225-295)刘徽还参考周易的“物类形象,如果不是圆的话,那么是方的”思想,在数学研究中对“形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之后,他提出了“析理、解体两用”、“李光地”的数学方法论方案(1642-1718)用山谷解了河洛图,焦循(1763-1820)用代数比例解了二项式定理的彝族。易学对数字的形而上学讨论导致古代对数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学和数学。“[17]59

大学在周易的64个三角形常常被用来解释大壮卦的建筑。《上古穴居》荒芜,后来的圣人改变宫殿和上栋下宇等待风雨。他们身上覆盖着大壮。中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都体现了周易地区的理念。《周易》的协整关联逻辑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提供了思想支撑,《俯仰观察》的观物方式和《天尊地卑》的主次关系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中国古代建筑的美感也来自于此:“六爻之动,道也三层”[2]565,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深层特征的来源。“形成六爻的风格依次象征着土地、人和天,而五根柱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形成了“九五”塑像。”[13]307《易经》的和谐思想也反映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适宜性上,刚柔分,移动和明亮,闪电和篇章。柔得中和上行“[2]199.建筑倡导中和、世忠、得中和尚中。

的《易经》规定了道、形式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形而上学是道,形而上学是谓之器”[2]“从工程技术创造过程、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的角度来看,‘工具’不是一种自然存在,但人类工程技术创造活动的产物。”[17]428和“道”是这一技术生产范畴的抽象集合,从“道”到“工具”它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则,也肯定了中国古代工程的“由道”和“有道微笑”的特点,这是中国古代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18]易经列举了古人发明的各种器物(如网罟、汽车、船只等),据说这些发明是通过思考占卜符号获得的,从占卜的例子证明了发明的必要性“概念的宝库”1)439

《周易》的整体思想对传统中医有很大影响。周易地区与传统医学关系密切。古代医生认为,“我不懂《周易》,但光谈《太医》是不够的周易地区的阴阳思想、气论思想、安全思想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发展极为重要。这些想法在中医书上随处可见。许多医学书籍的书名都直接加上易学的名字,如清朝茅松龄的《易范医疏》、李雨村的《医易引端》等[1]13]315“易经也是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有质量。六爻是混合的,只有时间和事物。”634-635这直接影响到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后期步骤和过程。在六爻系统和周易五行系统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五脏、六经循环系统和内脏影像系统。在此基础上,夏洛克·张介宾(1563-1640)开发了瓜氏系统作为类比疾病演变的参考模型,即《以卦象测病情》17]61

的《六爻之动》变化提倡俯仰观察。中医也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四经对应四季,十二经对应十二月,十二月对应十二脉,阴阳调和,这种天人对应的思想反映了协整与相对的关联逻辑,在中医学中渗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不仅与体表器官相连,而且与四季、五脏密切相关“五脏参天地,联阴阳,连四季,化五段”,指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注重四季、地理、土壤、昼夜对疾病的影响,并注重病变的制约和制约关系。这与西医的“头疼医头、脚痛和脚部治疗”完全不同。[13]317《周易》中的八卦对应人体部位钱是第一,坤是腹部,震是脚,迅是股票,坎是耳朵,离是眼睛,根是手,交换是嘴“[2]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包含在阴阳的分析框架中。中医的分析公式与《周易》中的分析公式相同,《周易》的分析方法非常相似,表现出一种协整和相关性的关联逻辑。

《周易》的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协整关联、相关性关联和语义类比关联渗透到天文学与历法、数学、工程、医学等诸多领域。《易经》的关联分析框架为科学探究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动力学、协整、辩证法和因果关系等多个维度。这种分析模式是中国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在经验与先验的统一中,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包含了中国文化智慧的特点,同时也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当前的科学实践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英语]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主要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杨天才、张善文译。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9.

[3][宋]朱熹。周易本义[M]。廖名春,点学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

,[4],王雅。“生生”、“感通”、“偕行”——易传的天人共存哲学[J]。周易研究,2010(3):29-34.

[5][Wei]王弼。周易注校释[M]。楼宇烈,校对和翻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6]蒙培元。略论《周易》的思维方式[J]。周易研究,1992(2):33-36.

[7]赵晔,作者吴越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

[8]苏慧丽,于伟。消极性——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前提[J]教育杂志,2019,15(4):26-34。

[9]孙希国。易经的认识论研究[J]。周易研究,1994(2):88-96.

[10]周山。《周易》与中国的类比逻辑[J]。哲学史,中国,1994(6):37-41.

[11]杨振宁。《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J]。《自然杂志》,2005年(1):1-3。

[12]于伟,张敬威。非逻辑思维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8,39(10):40-48.

[13]王玉德。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14]。由《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组》编辑。中国天文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71.

[15][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251.

[16]赵伶俐。《周易》:人类科学思维与审美思维方式的经典诠释[J]。心理科学,1999(3):237-240.

[17]汝信,李惠国,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8]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31-433。

1爱因斯坦在《思考和经验之间的联系》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1952年5月7日,索洛文的信地区的《超逻辑》和《超级逻辑》的概念指出了思维和感官之间的联系,以及直觉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爱因斯坦看来,超逻辑和直觉等元素的含义是相似的。

2(1)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写道:“从八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遗迹。绘画分为两部分,像男性的根,像女性的阴。因此,它显示了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概念。古代的数字观念,以三为最,三为最神秘。一幅来自一阴一阳的图片被复杂地重叠成三幅,从中可以看出八种不同的形式。“

第9篇:科学实践观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小实验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忽视了实验的作用,即使是进行实验教学,也只是侧重于应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近带学生到湖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彤,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阵微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湖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湖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且直观的学生现场小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如“光的传播”如果教学中只告诉学生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学生只是这种接受式获取这一方面信息,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理解只是字面上的含义,遇到一些变化实际问题则不可应用解决,如教师利用激光器射入收集烟雾的矿泉水瓶子中学生则明显可以看到光直线传派传播,从而使学生明白汽车的灯光为什么是笔直射出,而让激光射入水中(水中放些粉笔灰尘)则可让学生看到光在水中直线传播,射入玻璃中同样可以看到直线传播。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生动例子,既提高了兴趣,又领悟了光的传播特点。教师的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如果离开实验,离开生活,那么学生总会有“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深刻体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慢慢产生厌学怕学情绪。而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一些随手可做的小实验来进行教学。如“纸锅烧水”使学生体会到魔术般的神奇;又如用一片树叶和几个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的瓶子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到惊诧;再如用橡皮筋和小木片制成一只在水面上能够航行的小木船,学生看后都很兴奋,而让学生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学生们更是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物理知识的海洋,使他们觉得学习物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所以在课后,学生兴致勃勃进行了许多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流体与流速”一节教学中,教师设计小实验,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立漏斗下,让同学们试试,球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向漏斗吹气球会不会掉下来,学生的最后成功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球不停向上旋转说明球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要大,上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面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学生在这中有趣体验中,兴趣盎然。而后在硬币跳高比赛,机翼的升力小实验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生体验“学中乐,乐中学”又如:在音色的教学中,让学生听一听录音机播放的二胡,笛子,口哨的音乐后与同学们玩“猜一猜”游戏,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发声的是谁,几位同学过后,便有一位同学调皮说着方言,另一为同学则怪腔怪凋学着女生说话,他们的表演引来同学的阵阵笑声,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在富有情感的氛围中,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理解了物理概念。

三、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是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能力。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构造和设计来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办法;观察手电筒来了解电路的构成;观察拦河大坝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观察各种剪刀、独轮车、水龙头和门把手等了解杠杆原理及其应用;观察三线插头与两线插头了解各自的优缺点;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和直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来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观察家庭电路和组成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观察灯丝粗细来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和额定功率的大小。通过观察性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了物理与生活的很好结合。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小实验,学生都要经过查资料、画图纸、找材料、动手制作和反复试验等过程。就拿自制电动机来说,有的同学经过几十次的调试,才看到自制的电动机转了起来,虽然吃了不少苦,但还是很开心。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经历基本的科学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最终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