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第1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今年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屯串户,召开群众会,与村“两委”班子、自然屯小组长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立冲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立冲村位于鱼峰区里雍镇西北部,距城区18公里,距镇政府17公里,是全镇第一大村。全村共有立冲、河表、宜步、苦练、大塘口、豆山岭、大宅、水山、上大塘、土地山10个自然屯,1576户,6068人,其中涉及贫困户有23户,贫困人口66人。设有党总支一个,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2人。全村有耕地面积7056亩,其中水田2607亩,旱地4449亩。全村主要以水稻、甘蔗、玉米、烟叶、叶蔬类以及桉树、黄皮果、沃柑种植和养鸡、猪为主要经济收入。现有沃柑种植基地300亩。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屯、生产路面硬化、安装路灯、安装自来水、电网线路改造、宜居环境保洁、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民民风纯朴,满意度高。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偏低,受教育的程度不均。在我们走访的23户贫困户中,6户有文盲人员,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因残致贫原因占主导。23户贫困户中有12户致贫原因是因残,超过半数以上。

     (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内没有一条健身路径,村图书室的书籍陈旧,新技术、新媒体信息传播受到一定影响。

   村“两”委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工作扎实,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引进项目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产业,因地制宜,脱贫攻坚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建议

通过对立冲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征求后盾单位意见,对立冲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促进农村卫生革命,改善宜居环境。

2、新建照明路灯一批。

3、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生活垃圾每天清运,通村屯硬化路每天打扫。

(二)建设配套设施

1、维护好村级活动中心,增加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健身路径一条,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2、适时开展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3、完善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五美家庭”“最美立冲人”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升立冲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队员的自身素质

第2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才振兴;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当前“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一直处于关键地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质量、数量提出更高准则,切实培养造就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职业教育需要承担起来的时代重任。

一、临颍县的人才管理模式

(一)人才输出模式。人才输出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会由价格低的地区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临颍县农业生产及产业配套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地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为主,种植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食品加工业培育了具备行业经验技术的人力资源。随着季节、地域、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变化,工人的收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随之会产生对外输出流动。与城市相比,临颍县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有待完善。获得高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师资教育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关一二线城市调查发现投身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1/3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远远低于制造业;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则占2/3,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临颍县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大多数年轻劳动力也更依赖于从事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复杂程度加大,所以大量富余年轻劳动力主要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实现对外输出。人才输出模式下,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最大优点是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可以快速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人力资源输出直接提高当地农民增收,人力资源输出可以学到发达地区的管理和技能,为本地人才振兴奠定基础。但是,乡村青年、中年、精良人才接连外流,导致人才供不应求,是对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容易造成农村空心化,许多人才输出之后并不考虑回到输出地返乡致富,因此吸引人才回流是关键举措。(二)人才引进模式。人才引进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生产资料、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样能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指出,应大力引进青年才俊,高效用才,拓宽乡村人才渠道,应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创业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在动力。临颍县通过“村村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内的建设汇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村官相比具备更高的知识理论,改变了村内原有的老一套管理制度,同时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与朝气,也会更好地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临颍县的大学生干部中,专业领域并不相同,通过人才引进模式为本县提供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无形中汇聚了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振兴。人才引进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较强,可以针对本地区发展需要,引进对口急缺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三)人才培养模式。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中的社会伦理。农村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导致村庄会逐步形成空心化,也使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输出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歧视,增加农村人才的自我认同。临颍县目前开展就地培养、转化,培养模式的方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地远程职业教育逐渐普及,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懂规划、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职业技术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人才需全方面培养、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差异化政策手段,是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

二、临颍县人才振兴存在的短板

(一)产业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人们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遵循金字塔的顺序递次推进,才会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临颍县人力资源迁移遵循经济第一的原则,农民只情愿到有益于他们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中去,当地由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休闲产业集聚区,吸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大多数村庄集落耕作分布不均、分散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与消费活动过于分散,第三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并不能向基层充分延长,致使服务业的部门很难在农村形成初步规模效益。当地农民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依赖邻里和亲缘为枢纽的社区传统关系,自我生产、相互消费等各种服务,思想保守,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大减少了由转变产业结构和人口密集所带来的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所以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呈现上升趋势。乡村产业的经营者大多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技术以及市场理念,不利用产业扩大规模,长久下来则会一直呈现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引进后也无法在乡村扎根。(二)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质量人才匮乏。人才结构理论是人才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及占比,可分为人才群体结构和人才个体结构,它包括了人才的总体规模,人才整体中要素的数目、设置,以及各要素在人才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临颍县某村为例,在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上还存在着规模小以及年龄、性别、学历、从业等要素构成不合理的问题,在个体人才结构方面存在着知识受限、能力不强和参差不齐的问题。全村行政村总面积3,212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59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308人。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导致实用人才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近老化,实用人才队伍年龄呈橄榄球状,即老人和年轻人少,中年居多。村内大专以上约有120人,中专(高中)约有577人,初中及以下的约有886人。这种学历偏低的结构,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人才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从而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及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提升。临颍县对涉农人才的培训较为欠缺,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农业功能的拓展,涉农人才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者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当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开发体系,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或是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的乡贤的开发利用不够,难以激发这些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大多数政策措施还是针对于管,而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措施不完善,固定行政化传统思维用于管理科研人才往往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认为,个人所创造的成就不仅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环境的作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倘若一个人处于不良的人际环境之中,其聪明才智很难得到施展,从而会影响绩效的产生,环境的影响也会致使人才流动。临颍县乡村人才发展环境较为有限,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以及手段,会出现职位混乱、职责不明确、界定不清晰的状态。激励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依托,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人员就会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形成自觉行动的工作态度,引进的大学生也无法将年轻人的活力展现出来,长久下去,体制的环境并不能激发其创新动力。虽然目前国家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审、激励等方面有所倾斜,但是对于农业高技能人才、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仍较为欠缺。

三、临颍县人才振兴实施对策

(一)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才政策。产业吸引不足,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保障基础的生活设施,应注重提升公共基础服务与环境设施,加强本县舒适性建设。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无疑表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当地的产业要在区域内促进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兼顾,聘请专业团队把脉乡村产业发展,选择适合本县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尤其针对本县辣椒种植、调味品产业的乡村产业优势,深化本土特色产业品牌,使人才的技术与知识有展现的舞台,能够充分发挥其才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建设要动态持续地加强,提高农村环境吸引力,要从医疗、教育、住房等生活必需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方面出发,要让人才“引得来”“使上劲”“留得住”,要满足人才的此类需求,把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培育,产业培育离不开返乡创业,改善单一的针对人才引进对象的现金、落户等优惠条件,增加对用人单位或企业的补助与支持。对作为市场及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将政策落实到位,增加宣传的同时助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二)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多元化发展。人才总量不大、供应不足、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是临颍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因此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察,要使临颍县发展为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大、结构优、竞争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乡村人才的聚集,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乡村有浓厚的感情,稳定性强,又是扎根基层的“种养殖能手”“土专家”。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营造农村农民的学习氛围,多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座谈会,邀请技术人员下乡开展蔬菜、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二是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当地干部领导都应该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地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对农村典型人才的宣传报道、鼓励和褒奖,形成全社会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识和氛围。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一人带多人、一家带多家、以点带面,使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使他们起到“种子”的作用,在实践中再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实用人才。四是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任职力度,将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派驻农村,深化指导强度,积极鼓励、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设各类科技示范区,打造样板。(三)强化人才发展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人才发展上升空间小,人才发展环境成效不足,要进一步建立起培养、引入、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整套系统。政府应加大倾斜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系列扶持政策,让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应给予免费的技能培训,为其开辟农业专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农村发展,使专业人员受到社会尊重,对引才、留才和人才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创新创业的返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的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融资渠道、融资服务,实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返乡创业补贴等措施。在遴选各类型的专家时,向在乡村基层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并取得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倾斜,以提升当地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对服务基层一线、真抓实干的人才给予奖补。每年评定出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连续3年可给予相应补贴,以此来调动其他人才的竞争积极性。需强化组织引领,充分施展好农村党员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示范带头和战斗堡垒效用,把靠得住、有本事、有动员能力、善做群众工作的卓越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中,形成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更有利于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综上,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同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升华,并对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必须把人才振兴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并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宜,陈洁.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有效供给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宏观经济管理,2021(08).

[2].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21(09).

[3]曹锐.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

[4]王文寅,张靖琳.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9.37(04).

[5]朱启臻.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0(10).

[6]冯丹丹.优化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

[7]马少华.乡村人才振兴的短板及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8).

第3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最早亦称农业旅游(agritourism) ,在习惯将旅游称为“观光”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乡村旅游又被称为“农业观光旅游”,在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被定义为: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旅游项目的统称。上述定义从乡村旅游发展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乡村旅游发源于农业旅游的事实,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该定义已经不适应现代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内容,笔者认为,即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特有的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前去旅游的一种具有生态性质的旅游形式。

一、遵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遵义市位于贵州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全市土地面积30780km2。全市喀斯特地貌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漏斗落水洞、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在遵义赤水市境内以侏罗、白垩纪出露地层中,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著称于世。 赤水的丹霞地貌,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倾倒。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全市有仡佬、苗、土家、布依、彝、侗、回等36个少数民族。据遵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有少数民族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2.2%。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3、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遵义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遵义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遵义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目前,遵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有三种:

1、环城休闲度假山庄,这种模式以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最为典型,即以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吸引物,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环城休闲农家乐村寨,这种模式以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最为典型,主要的经营特色是休闲度假,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于遵义市两城区。全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的民居全部为黔北民居风格,村寨内民居风格统一。

3、外向型度假避暑村寨,这种模式以桐梓县最为典型,桐梓县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桐梓县以其良好的气候和区位优势,在每年夏季吸引力大量的重庆游客来此避暑。

二、遵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

目前遵义乡村旅游开发仍呈现出一种自发状态,普遍存在着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零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除董公寺镇、新蒲镇、桐梓县等个别村镇已初具规模外,其余多呈“小打小闹”的零星状态。

(二)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性

遵义的乡村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而上,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春大赏花、秋大采果”和“品尝农家饭”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乡村旅游商品粗制滥造,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

(三)乡村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差

乡村卫生设施缺乏,特别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差;卫生观念落后,如部分地区存在“人畜同饮”、“人畜共居一楼为畜圈、一楼居幻”等,使游客望而却步。此外乡村的通达性较差,乡村生态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急待建设。

(四)宣传力度小,缺乏整体策划,尚未形成品牌

由于遵义目前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农户或村镇自发进行,缺乏整体策划,难以在主流媒体或重要窗口进行捆绑宣传;加上缺乏对乡村旅游具体项目的具体策划,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外界对遵义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知之甚少。

(五)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匮乏、现有人员素质较低

乡村旅游从业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高级别的人才,需要懂旅游、懂管理的双重人才。当前开发乡村旅游的人才奇缺,加上资金的短缺和部分政府主管人员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人员主要是政府官员和村干部,且分工不到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户,真正懂得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极其缺乏。

三、遵义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优化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的产业政策,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

三次产业的恰当的发展比例,将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建议做法如下:

1、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区第一产业要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化之路,并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围绕旅游业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农民由传统的计划农业向旅游农业发展。

2、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乡村旅游区第二产业要发挥聚集效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城郊的工业园区,以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依托,构建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其中可以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即食品饮料工业、保健医药工业、旅游购物品加工工业。

(二)实施政府主导的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立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及权力边界,达到社会各部分各负其责,共同承担乡村旅游区社会发展的任务至关重要。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给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对旅游开发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营造旅游环境,有意识的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

积极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农村地区应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合法权益和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乡村旅游,逐步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点,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区软硬件环境

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善,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教育、民生设施的提高等都决定着乡村旅游区开发的程度和发展前景。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从这种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增强。因此,乡村旅游区要在已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快公路、通讯、能源、水利建设的速度,尽快改善乡村旅游区生存条件和投资环境,为其经济的全面振兴奠定基础。在加快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提高其软件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积极培养旅游人才。目前,旅游企业发展的较好的地区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具体的做法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通过与高校合作,以定向招生的方式培养发展旅游业急需的各种人才。目前,乡村旅游区旅游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文凭层次较低,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对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基础研究尤为不利。

(五)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乡村旅游进发展

制约农村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兴办任何事业都要解决资金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实力还不很雄厚,不可能对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多大的投入。如何筹集资金办旅游是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个难题。借用一些贫困地区办旅游的做法,是:不等、不靠、主动“找米下锅”,广聚社会闲散资金为我所用,坚持景区开发筹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车家骧,苏维词,刘瑞.贵州山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j].乡村旅游,2007,(11):39-40.

[2](英)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程尽能等译.旅游学通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第4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大圩镇

本文通过对大圩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析,旨在探讨出明确的、可行性强的、适合大圩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大圩镇乡村旅游业朝着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企业化经营及发展策略,有助于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得出真正适合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丰富有关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使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进而促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实验区改革获得成功。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对大圩镇乡村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收集到了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丰富数据,并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 开发条件等有了深刻了解。

(一)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圩镇乡村旅游业是在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每年前往大圩镇旅游人数约有200万人,而这200万人中每人在大圩镇旅游消费约为80元,如此,大圩镇全年旅游收入约为16000万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9%。由此可看出,乡村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大圩镇的支柱产业。大圩镇政府近年来不断招商引资,在古镇保护开发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分别招标1000万元和210万元,改善了景点质量和基础设施状况。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有:大圩古镇景观、大圩古东瀑布景区、毛洲岛生态园、大圩草莓农庄、大圩瑞金鸵鸟生态园、大圩提子生态园、天目湖景区、桂林东部凤凰城等等。

(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优势

在深入了解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总结出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1.经验优势

由于大圩地处旅游产业发达的桂林市近郊,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大圩镇内即有大量曾经在桂林市工作的熟练旅游从业者,这些从业者拥有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大量经验。另外,大圩镇从2000年即已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经营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经营理念和独特的运营经验。

巧借旅游"黄金道"-漓江,巧做假日经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不断用漓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做起了文章。他们以漓江为由,借游览漓江为名来招揽游客,这使许多游客都参与到"游漓江,摘草莓"、"畅游毛洲岛"等活动行列中来,增加了大圩镇旅游景点的经营效益。此外,大圩镇有些乡村旅游景点还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机会,向高校的师生们进行宣传、优惠等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游客的青睐和好评。

巧打季节牌、巧托桂林名城。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在不同季节对景点的服务实行不同价格优惠,以此吸引新老顾客光顾。比如,在草莓新上市时,农民们抓住消费者追求新鲜、新奇的消费心理,对草莓实行价高价格,而在草莓接近尾期的时候,对草莓实行较低价格,对多次购买的顾客实行7-8折的优惠。同时,借桂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宣传,把大圩草莓宣传为"桂林土特产",营造"来桂林旅游,摘草莓、吃草莓是必须的!"效应,直接把大圩镇特色农产品与桂林挂钩,从而增加前往大圩旅游的游客量。

2.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圩镇有其独特资源优势。首先,大圩镇是历史文化古镇,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大圩古镇上的万寿桥、寺庙、古村落景观等都极具人文观赏价值。其次,大圩镇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大圩镇境内山林密集,奇峰异石耸立,桂林漓江流经此地,河水清澈见底,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受人为破坏和工业污染少,适宜居住和旅游。大圩古东瀑布景观就是大圩镇独特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第三,大圩镇农业资源较为集中,乡村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大圩镇境内农业资源分布比较合理,比如在大圩镇生产街和毛洲岛农民主要种植草莓,秦岸、大埠等村委主要以种植提子和葡萄,这样既形成产业特色,又方便游客旅游观光。第四,大圩镇交通较方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圩镇距离桂林市区约有19公里,路程较短,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自驾车游旅游消费方式,且近年来,大圩政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修了大圩镇境内的乡镇公路,规范了乡村旅游业经营环境。

(三)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正确加以认识、分析:

1.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

虽然大圩镇是文化古镇,历史悠久,但是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却是新兴事物,自从200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晚,大圩镇乡村旅游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数量较之其他乡镇较少。其次,大圩镇早年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平衡,政府和经营者们旅游业投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造成旅游业收入占全镇生产总值较小。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大圩镇自然地理因素是造成其乡村旅游业分散的主要原因。大圩镇现有乡村旅游景点都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状况而建立的,自然资源的分散程度影响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的集中程度。数量少、规模小且分散的问题将会制约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妨碍对其整体优化管理,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应。

2.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乡村旅游目的地应向游客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沿线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观光、娱乐等各种设施和服务,而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通往大圩古东瀑布、金瑞鸵鸟生态园的道路较狭窄弯曲,交通不便利;草莓农庄和金瑞鸵鸟生态园的停车位、客房数量较少,供游客观光、娱乐的休闲项目较缺乏等等。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大圩镇旅游景点的分散使其形成不了规模经济,为单个景点修建成本过大;第二,大圩镇政府财力有限,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第三,景点经营者们的"搭便车"现象严重,导致单个经营者对基础设施投资动力不足。

3.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大圩镇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对景点促销资金不足,力度不够,宣传的总体形象不明确,各种宣传口号未能突出激发旅游者来大圩镇旅游的理念和着力点,也未能塑造一个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如大圩草莓农庄、金瑞鸵鸟生态园)大都是在公路旁设置广告牌,写明景点名字和地点,这种宣传方式虽然简单,成本较低,但这样的宣传方式不易引起广大游客注意,达不到宣传效果,不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景点形象和知名度。如果把乡村旅游服务看作一件产品,那它就必须做好宣传促销工作,不做宣传或者宣传不到位,不抓市场,那么盘活乡村旅游业就会是一句空话。

4.大圩镇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

目前,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职工大都为当地附近农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旅游从业培训,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需要在餐饮、观光、娱乐、住宿、卫生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这些优质服务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熟练雇员才能完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培养员工科学合理的服务理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圩镇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和人员培养,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一)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古镇,振兴古镇旅游业。

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停车场等进行修改建设。招商引资,合理兴建酒店旅馆等供游客旅游住宿的地方。大圩镇政府与当地乡村旅游景点经营者们应开展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结合镇情和进入桂林城市体系的要求,大圩镇把城镇功能定位为旅游商贸型城镇,确定将其建设成为桂林市东郊"卫星城"和"后花园"的发展目标。镇党委邀请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机构的专家对古镇古街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借鉴云南丽江、湖南凤凰等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资,进行合理开发,促使古镇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古镇保护和经营效益的"双赢"。

(二)加大大圩镇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提升大圩知名度。

大圩镇应组织全镇景点景区负责人到桂林芦笛岩、阳朔漓江等旅游区学习考察,提高打造旅游品牌的能力;邀请桂林市有关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到该镇旅游景点进行考察,征求旅游线路合理布局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划新建成的袁家漓水人家壮寨风情游景区、古镇风貌艺术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正在建设的集娱乐、休闲、购物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东金山游乐园等项目,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同时,倾力包装的国家4A级古东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毛洲岛、古镇古街、雄村古圩、秦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草莓岛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景点景区品位和知名度明显提升,独具魅力的"桂林-大圩-漓江-阳朔- 桂林"大旅游环线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整体功能大幅度提升。

(三)打造精品农家乐,开发旅游新景点。

大圩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农家乐,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十二五"期间,大圩镇进一步整合新农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三条旅游带,构筑大圩旅游业发展新优势。用最短的时间打造"古东瀑布- 天目湖- 秦岸提子基地- 漓水人家- 大圩草莓基地"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带,成为桂林东线旅游核心区;依托千年历史文化古镇,把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圩古镇- 毛洲岛- 鲤鱼岛-磨盘山"新型旅游带。充分利用流经李家、朱家、廖家的"牛河"和流经熊村、上桥、高桥的"马河",精心打造李家、朱家、熊村、上桥、高桥徒步漂流、自行车观光等休闲旅游带,并着力打造熊村、上桥、高桥一带油菜花摄影基地。

桂林市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性很强,正确认识本地区乡村旅游业及根据当地特色提出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关键问题。良好发展模式的探索及实施,对大圩镇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圩镇境内乡村旅游资源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地引领大圩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杨正泰,张帆.《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福庆.《中国生态旅游投资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第5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传统村落;更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村落数量多、分布广。这些传统村落不受现代规划条件的限制,它们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近年随着国家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更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筑领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传统村落的更新问题是世界各国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众多国家中,德国关于村落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比较具有代表性。在德国,村落的更新过程是一个连续、系统的过程,每一步都从村落自身特点出发,它需要村民、政府和建筑师共同配合完成。建筑师在更新过程中主要任务是与村民和政府配合,完成更新规划工作。除德国外,日本村落的更新,也有自己的特点。日本村落的更新很少会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大多只是针对个别村落、独立住户进行的小规模改建、修缮,并尽可能保留着历史、文化的印记。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建筑领域提及到村落更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但其只是作为传统民居研究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并没有明确提出村落更新这一概念。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置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新高度,针对村落更新建设出现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领域和视角都有了明显拓展。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包括:

(一)基于人居环境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近年,在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出现了一系列探讨不同人居环境中,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以人居环境理论为基础,提出解决特定地域特征下,所出现人居环境问题的办法。

周庆华教授的《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以陕北河谷地区的聚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了三个层面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适宜模式。李志刚教授的《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以生态环境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为双重导向,展开研究。翟辉教授的《香格里拉乌托邦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研究》,以“香格里拉地区”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建设“香格里拉的人居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设想。

(二)基于地域文化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同济大学常青教授的《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以上海市郊区的历史文化古镇为研究对象,认为城乡结合部的聚落文化等地域特征正在消失,并对怎样保护和再生这样的传统聚落,提出了相应的再生模式。沈一凡的《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以传统村落交通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改造,来达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同时又保护地域特征的目的。陆琦的《传统民居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从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设想》,通过对村落内建筑的研究,使传统村落达到适应现代生活,同时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许业和的《传统社区的更新——浙江南阁传统宗族村落研究》以南方比较典型的传统宗族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域文化的梳理,提出若干改造模式。

(三)基于资源、产业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岳邦瑞教授的《绿洲建筑论——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以绿洲聚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适建筑”理论。雷振东教授的《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以关中地区聚落为研究对象,明晰其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方向、对策和途径,并实践性地探讨了灵泉村传统聚落有机更新的适宜性模式。

三、结语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得知,国外关于村落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出发点主要从村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来考虑村落的发展问题。

国内建筑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很丰富,研究涉及地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研究思路逐步拓宽,深刻且学术观点新颖。

然而,由于最早对村落更新问题的研究是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一部分出现的,专项研究较晚,因此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1.以往研究针对的地区多集中在南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传统集镇和乡村,涉及到我国普遍存在且农村问题突出的内蒙古地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研究很少从需求关系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村落的更新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路.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规划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11):16~21.

[2] 周静敏,惠丝思,薛思雯,丁凡,刘璟.文化风景的活力蔓延——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振兴潮流[J].建筑学报,2011(4):46~51.

[3] 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1.

[4] 李志刚.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6.

[5] 翟辉.香格里拉乌托邦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9.

[6] 常青.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02.

[7] 沈一凡,柳晓杰,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C].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07.

[8] 许业和.传统社区的更新——浙江南阁传统宗族村落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5,02.

[9] 陆琦.传统民居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从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设想[C].华南地区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文集.2008.

第6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黎族 民间音乐 传承 保护 对策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世居海南。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因素的介入,海南黎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亦日趋现代化,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在现代化过程中日渐失去原有功能。功能丧失导致黎族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式微,民间自发传承与原生态传承的断裂,官方主导下社会传承的乏力。①不论是在黎族乡村还是政府主导下的保护与传承,黎族民间音乐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断层,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面临失传险境。针对黎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这一现状,学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②笔者认为,已有对策尚有继续探讨的空间和深入研究的必要,以更有效地传承与保护黎族民间音乐。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提出新的对策。

一、注重发挥民间歌(乐)手的作用,实现更广泛地传承

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既有传承作用,又有导向作用。他们享受政府的补贴,有传承的义务,也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能够激发出黎族人对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自信与自觉。目前黎族音乐国家级传承人主要有黎族民歌传承人王大和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黄照安,以及省级长调和短调传承人黄明光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与海南130万黎族居民蕴藏的浩如烟海的民间音乐形成巨大反差,传承的广度远远不够。

在继续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一般歌(乐)手的传承作用。尤其要打好海南“三月三”节日这张牌。通过“三月三”节日活动,让黎族民间歌舞表演人才脱颖而出。政府各级可以按照乡镇级、市县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选拔出民间音乐表演人才,在相对应的“三月三”活动中给黎族人提供表现的舞台,为黎族音乐在民间传承提供动力,以此激励黎族居民主动传承、乐于传承黎族音乐文化。遗憾的是琼南部分市县政府组织的“三月三”等活动忽略了黎族民间歌(乐)手的参与,以创作的并非精品的表演替代民间歌舞,个别市县甚至将“三月三”晚会承包给专业演艺团体,导致晚会中出现了与黎族主题毫无关系的相声表演。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会伤害黎族人民的感情,十分不利于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原生态的黎族民间歌舞表演,更要重点扶持、精心呵护。在三亚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晚会中,笔者观察到,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不是专业团体和几所大学带来的创作歌舞,而是家渔民手拿各种劳动工具的还原生活情境的民歌演唱,可见原生态的音乐文化还是颇受观众喜爱。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县县委、县政府致力于保护、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文化,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同时,大力培养、引进民族文化传承人,继黎族歌后王大之后,出现陈有华、王高志、蒋文采、马金花等一批优秀的黎族民歌传承人。③因此,重新审视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注重发挥民间普通音乐表演人才的作用,是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

二、鼓励创作、表演具有黎族民族风格的歌舞活动

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改编、表演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传承。国内很多少数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创作、表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许多作品成为流行全国的精品,如蒙古族风格的《吉祥三宝》和“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大量代表作品、藏族风格的《走进》《青藏高原》等不胜枚举。四川电视台曾出重金,悬赏10万元征集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当地对民族音乐创作的重视可见一斑。以上这些地区将地方少数民族音乐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作为旅游商品推出,为旅游产业造势,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市场。当年一首《乌苏里船歌》让鲜为人知的赫哲族名扬天下,“刘三姐歌谣”已经成为广西旅游的看点。反观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改编、创作,仅仅有局限在岛内的创作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我们是五指山人》《美不过黎家三月三》《捡螺歌》和歌舞音诗《达达瑟》《黎山魂》以及人偶剧《鹿回头》等作品。已有作品数量有限且精品不多。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奖励力度,面向全国征集具有海南民族风格的歌舞精品,振兴海南民族音乐的创作。

在省内各种比赛中,鼓励表演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节目,尤其是具有黎族风格的歌舞。在设立比赛规则时,提前制定表演海南地方风格的歌舞予以加分的原则,亦可单独设立地方特色节目奖项。笔者观看过琼南部分县市工会、教育等系统多场次的文艺比赛,有些歌舞节目黎族特色鲜明,却未受到丝毫照顾,可见海南各级政府等相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缺乏弘扬本土民族文化的意识,这种做法不利于本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三、引导媒体等部门多播放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弘扬以黎族为代表的海南民间音乐文化

引导媒体如电视台、电台、网络以及窗口单位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宾馆、饭店、商场等在公共场所多播放一些包括黎族音乐的海南民间音乐。目前,海南各级政府对这一问题未引起重视,媒体和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窗口单位并未注意到这一问题,他们所使用的背景音乐是与大陆其他地方基本相同的流行音乐,这就等于放弃了对包括游客和海南本地居民在内的对于海南地方音乐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大好时机。如政府出面,引导媒体及窗口单位多播放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使游客及海南本地人在候机、等车、购物、住宿、餐饮等公共场所消费时,欣赏到优秀的海南黎族的民族民间音乐,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公共场合大肆弘扬黎族民间音乐的做法,可激发黎族人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有利于促进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自我保护与传承。“当传统音乐的保存只成为一批遗老遗少的呼救声时,它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当它转化为社会性自觉行为,它才能发挥更大效用。”④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黎族民间音乐回归传统民俗,进而实现旅游开发

国家虽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但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重视程度都还远远不够。同时,黎族民间音乐尚未能像黎锦那样实现产业性保护开发,也就得不到经济上的资助。因此,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措施,由琼南各市县及乡镇具体实施,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黎族民间回归传统民俗活动。如可以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乡村开展示范点,对于按照传统优良习俗举行婚丧嫁娶礼仪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补贴,政府派出文化、宣传等部门的人员不定期地亲自到场慰问或祝贺,形成回归传统民俗光荣,唱奏黎族民间音乐自豪的局面,以此推动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改变黎族民间音乐式微的现状。同时,待黎族民间音乐及传统民俗活动全面铺开之后,及时挂牌“黎族民俗文化示范乡镇(村)”。琼中县已经先行一步,“三年以来,琼中县着力加强山区村落原生态艺术方面的保护,目前已打造出20个村庄黎族文化综合示范村,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舞蹈、民歌、歌舞混唱等节目,通过艺术形式让民族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 ⑤目前海南省已经通过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增加传承村数量。

在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类传承村以及“示范乡镇”挂牌之后,及时跟进民俗音乐文化乡村游,实现黎族民间音乐的产业开发。借鉴傣族民俗旅游模式,推出“吃一餐黎家饭,学一首黎家歌,做一天黎家人”活动,在黎族村寨顺势推出包括“农家乐”在内的“黎族风情”旅游区。一般说来,民间音乐丰富的地区往往又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形成‘以乐养乐’的机制与良好循环,增加少数民族音乐的‘造血功能’。” ⑥笔者以为,这一举措既可以有效解决黎族民间音乐传承断裂的难题,实现黎族音乐的“以乐养乐”的机制,又能带动海南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这一做法与2013年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完全吻合。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设备,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到黎族村落采集海南黎族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本体,连同音乐背后的文化整体录入,建立黎族音乐文化数字资源库,实现数字化传承也是可行方式之一。

结语

民间音乐传承式微的现状重在社会的客观因素方面,但作为主观方面“人”的因素更需关注。就黎族群体内部而言,因在传承中承担的功能不同,人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组。一是作为一般的音乐传承群体,增强他们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二是解决传承危机在人的精神方面的本质要求。如何实现黎族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问题非常复杂,其有效途径尚需进一步摸索;对于特殊的个体传承者,作为国家指定的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和黎族生活社区的民间歌手,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宣传作用,这是解决传承危机最基本的着手点,方式的灵活多样和实施的坚持不懈,政府与民间协调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传承效果的最终实现。而对于已经失去生存土壤的民间音乐,应以数据库的形式采集,实现标本式的保存。同时,鼓励创作、表演,在公共场合播放、在中小学教唱黎族民间音乐;在黎族乡间恢复传统音乐民俗,就地实施旅游产业开发,以音乐及其背后的民俗促进传承,推动村民致富。

总之,改变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日渐式微的现状,实现其有效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下大力气引导、社会各界配合、黎族居民自觉才能共同完成。

注释:

①刘厚宇.黎族民间音乐传承的现状考察与研究[J].新东方,2012(01).

②罗晓海.黎族音乐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3(10).

③⑤南海网.琼中表彰一批黎族苗族民歌黎锦苗绣等文化传承人.http://.

④蓝雪霏.论传统音乐的社会化保存[J].人民音乐,2005(11):40.

第7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一)基本情况

灌云县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南翼,东临黄海,西接沭阳、东海两县,南与灌南、响水一衣带水;背靠连云港市区,因南有大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灌云县1912年建县,行政区划面积1840平方公里,辖8个镇、12个乡,3个省属农盐场、6个县属农林场圃,共有3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

2006年以来,灌云县委、县政府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扎实开展“人人走出门、家家忙调整、户户上项目”活动,一大批农村优势项目在灌云大地上生根开花。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以河床整治为抓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大大改善了乡容村貌,大力发展绿化造林,建成一批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绿化造林面积、植树总量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国家和省、市绿化造林工作先进县。

(二)资源情况调查

灌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是该县的传统产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

1 滩涂、湿地。灌云东临黄海,有近海滩涂45万亩,发展紫菜、对虾养殖以及盐业生产加工。燕尾临港产业区正在兴建3000亩湿地公园。五图河农场至灌西盐场,有近5万亩的沿海湿地,长年栖息着各种鸟类、兽类生存繁衍。圩丰沿海滩涂、水面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被誉为的“苏北沙家浜”,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新沂河穿县境而过,全长70多公里,面积35万亩的沂河床,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牧场,沂河大堤两侧的绿荫、水面、草场,时常呈现出“风吹草低现牛羊”、“鱼游虾跳”的生动画面。

2 果园、林地。灌云县有县属农林场圃6个,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板浦果园背靠山后河,船上赏桃花有世外桃源的感觉;白蚬果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这里产无公害水果砀山梨和蜜枣远近闻名,已初步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果、冬垂钓的格局。南岗、东王集等乡镇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栽培。已形成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陡沟、农苴等乡镇成片经济林都在8000亩以上。

3 设施栽培。大力发展农业设施栽培,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2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50万亩,培育了陡沟万亩芦蒿、杨集沂北万亩苔蒜、伊芦万亩浅水藕、侍庄千亩辣椒、小伊千亩食用菌等五大高效农业规模基地,全县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已达19个,新组建芦蒿生产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个。

4 新农村建设。伊山镇王圩新村位于县城西郊,结合旧城改造、居民安置和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新村大道环绕,绿竹葱郁、乔木林茏,成为乡村新近兴起的一道亮丽风景。新村大道两旁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民营创业园、商贸中心点缀期间,成为城里人、乡下人驻足的乐土。像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新区还有仲集、板浦等等。

5 原始农牧业文化遗址。在灌云县伊山镇任庄村,挖掘发现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期石棺墓遗址,这是我国最早的石棺墓,早于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年。由于它处在南北文化交汇处,因而既有黄河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点,又具有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自身文化因素,是一个受南北文化影响且相互渗透的文化遗存,属青莲岗文化类型,是中国同期文化遗存中具有完整葬法的原始氏族墓群,1996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本体保护的基础上,现正在规划建设古人类文化公园,再现原始农牧业文化雏形。

6 濒水风景区――潮河湾,位于沂北乡潮河村与后山村之间,距沿海高速灌云东出口处仅2公里,204国道横穿而过,是淮北平原上最大的一条人海河道,水面占地面积1200亩,南至新沂河北堤,北与五图河相接,为自然河流,呈“S”状。据考证,属海潮百年冲刷而成。潮河湾自然风光秀美,优美传说很多,观鸟、戏水、尝鲜、吸氧、拾趣已成为这里的旅游品牌。目前正举全县之力,打造生态休闲景区,服务设施配套。

(三)市场情况调查

乡村旅游虽然发展的起步较晚,但发展步伐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既迎合农民求富心理,也适应游客消费需求。灌云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市场角度分析,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 全省、全市大旅游发展,辐射或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已势不可挡。连云港市年旅游接待人次已突破1000万人次,按5%测算,每年就可有50万人次到灌云旅游观光,这将是灌云县旅游业发展最为宝贵的消费群体。

2 全县旅游产业布局,给乡村旅游带来商机与活力。经过几年打造,灌云目前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一个,旅游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服务机构发展迅速、项目合理,旅游区划定位科学、功能配套。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以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县为目标,着重做好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和文化四篇文章,为此,乡村旅游必占一席之地。

3 传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乡村旅游必然成为都市游客的新宠。旅游业发展要想“青春常在”,必然要对老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或产品升级。连云港市一直主打山海风光游,已远远不能满足一些成熟旅游者的需求,就连当地的市民也在寻求新的旅游目的地。本地传统旅游产品的季节性很强,带来明显的旅游淡旺季,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必能改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功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4 乡村旅游发展是旅游大众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驾游、休闲度假游呈大幅上升趋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下放知青怀着对农村的一片真情,渴望追根。约亲朋好友,看故地变化的心情日益迫切;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城市一族,对农村陌生的向往,渴望溯源,离开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步入充满生机的乡村,能得到异样的感受;随着城市老年化的加快,银发一簇、空巢一簇将成为休闲养性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一簇的工作节奏加快,释放工作压力的要求日益迫切,……

二、灌云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乡村旅游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工作实践中,灌云县发展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瓶颈”,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灌云乡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优势还不明显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且属粗放型发展,缺乏“知名产品”、“拳头产品”,产品链之间的连接还不够紧密。在旅游淡季甚至有可能出现断链现象。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缺乏

在乡村各种业态发展中,能够按照旅游产业标准化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对旅游产业的倍增效益、乘数效益认识还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一线,从事乡村经济发展的人当中,懂旅游的人几乎为零。在全县旅游钛业人员队伍中,专业层次较低、专业结构单一,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深、不透,指导力不强。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灌云大旅游发展起步较迟,对乡村旅游的带动力比较弱。连云港市的旅行社总量近百家,瞄准乡村游的寥寥无几。灌云全县旅行社仅2家,全部是国内社,而且都以组团为主,地接则是业务的“软肋”。

(四)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措施还不够完善

对摆在全县重点扶持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上,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尤其明显,但对一般的乡村旅游项目,乡镇政府或主导力不强,或政策性措施不到位,发展还不快。全县目前还没有形成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包括服务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 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发展乡村旅游,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讲,也无现成的章法可供遵循。只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立足实际,大胆尝试,才有可能实现发展的目标。农民从一产拓展到三产,由生产者的角色向经营者转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灌输;乡村干部从领导到服务、从因循守旧到超凡脱俗需要全新理念的点化;旅游部门干部从机关到基层、从城里到乡村,工作思路需要调整,工作作风需要转变,这都需要学习和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制定人才兴旅战略,分层次培训乡村旅游发展人才,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的政策性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力量,开创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2 实施政策扶持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及振兴苏北的各种优惠政策。最近,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唯有做好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才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国家和地方在农村发展三产,如能出台一些政策性规费减免、人才流动倾斜等相关政策,也必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地方政府在研究目标管理政策上,能把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摆到议事日程,出台一些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也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风向标。

3 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建设、规范管理。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立足农村实际,以不破坏农村自然环境为前提,不能避土求洋,还要与农村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4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关键,也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条成功经验。灌云县潮河湾景区等经验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政府牵头,把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凝聚起来,最终形成政府主导、村组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5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集群是繁荣产业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能够产生一定的“集群效益”。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导型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具有集群优势和特性,抓住重点、突出龙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也将成为灌云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1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的蓝图和方向。乡村旅游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人本、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服从服务于综合性规划、县乡(镇)大规划,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乡镇域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要充分体现民声民意、乡土本色。

项目是发展的根本,是产品的灵魂,是否具有亮点、卖点,关键看项目的策划、创意和包装。项目是建设的载体,按不同的手法、风格打造包装的乡村旅游项目,体现本地、本村和本户特色,是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力所在。要注重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塑造出与本地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相协调,与群众要求相一致,与旅游品牌、产品质量相匹配的乡村旅游精品。

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乡村旅游发展要从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向现代科学管理跨越。要及时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创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要立足规划和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乡村旅游各种行为。

第8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关键词]绿色崛起;绿色经济;新型城镇化;绿色金融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42-07

[作者简介]戴星照(1963―),男,江西安福人,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管理研究;周杨明(1977―),男,江西莲花人,理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江西南昌 330022)黄宝荣(1977―),男,江西九江人,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政策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研究;(北京 100190)严玉平(1971―),男,江西新余人,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生态环境调控、生态政策研究。(江西南昌 330046)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绿色崛起战略研究”(20133ACA10012)、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江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11BDH80021)、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生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21BBA10041)和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地关系演变及机理研究”(PK2013007)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a framework for green development is built up and four paths to green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The four paths include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 carrying out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ing beautiful rural area and developing green finance. To facilitate the framework implementation,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 green economy; new urbanization; green finance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结合江西发展的具体实际,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方针,把“绿色崛起”确定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质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而“绿色崛起”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崛起,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科学发展模式。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绿色崛起战略视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方式。因此,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对江西绿色崛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推动江西绿色崛起的前进步伐,有必要厘清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优势,分析面临着的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提出江西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江西绿色崛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从“山江湖工程”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再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江西绿色崛起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近30年来,围绕“绿色、振兴、崛起”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全省上下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与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③但是,要想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江西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1985年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在中部一直处于落后水平,GDP总量一直徘徊于倒数第一、第二名。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经济总量小和人均GDP低。2012年,江西省GDP达到12948.5亿元,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山西省。

江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江西目前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江西人均GDP要在2020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几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需保持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以上。如何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粗放式发展导致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

近年来,随着重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江西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2000-2011年,江西省能源消费总量由2505.0万吨标准煤增加到6928.2万吨标准煤,总用水量由217.64亿立方米增加到262.86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由42083万吨增加到71196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由2220亿立方米增加到16102亿立方米。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持续增加,从1999年的495.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986.44平方公里。2000-2011年,建筑企业水泥消耗量由373.13万吨增加到3685.63万吨,钢材消耗量由62.02万吨增加到961.72万吨,木材消耗量由65.71万立方米增加到634.17万立方米。④未来一段时间,江西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阶段,城市化水平也将持续提高,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力度跟不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将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能源告急,势必动摇江西绿色崛起的根基。

(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制度、技术、人才等多重制约

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江西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较大。这些产业具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特点,并且增长速度较快,积累了大量的落后产能,加重了江西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生产工艺是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面临着制度、技术和人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支撑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江西自主创新能力还严重不足。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江西专利申请受理量合计12455项,专利授权量合计797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仅893项,在全国居于中下水平。①2012年,江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国排名第25位。自主创新面临着创新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方面的制约。尽管江西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都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有效支撑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

2012年江西人口城镇化率为47.51%,相对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依然较低。大量人口集中在农村,严重制约江西经济顺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上逐渐拉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1,2009年扩大到2.8:1,2012年缩小为2.4:1。加快城市化,将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就业不足、增收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是确保江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江西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城镇化面临着众多的资源环境制约,如水资源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粮食供应安全、环境压力加大等。

(六)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随着江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经济规模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不断加大。总体而言,目前鄱阳湖及其流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②: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江河湖泊污染加重,鄱阳湖及五河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还在减少,生态功能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排放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排位靠后,与先进省市差距较大。

二、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与路径设计

(一)战略框架

基于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借鉴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江西绿色崛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江西应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以绿色经济为主线,绿色创新为动力,深化对外合作,着力打造以“山江湖工程”为骨干的生态安全体系,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产业为支撑的绿色经济体系,以绿色低碳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绿色城乡体系,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社会安全体系,以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培育为导向的绿色制度体系,力争把江西建成为全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绿色经济强省,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以及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范。

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设计需要从目标层、路径层和策略层加以考虑。目标层是绿色崛起路径的选择依据。在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基础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选择绿色崛起战略的实现路径,并针对具体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推进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如图1所示。

同时,在促进江西绿色崛起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以下三大战略转变:一是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从资源依赖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和创新推动型转变,从单纯依赖开发自然资源向节约资源、开发替代资源和优化资源组合转变,特别是注重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在污染控制模式上,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转变,把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整合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各项活动中,贯穿于各项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法律、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三是在管理模式上,从部门分割的封闭管理转向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管理,塑造良性的治理结构;在具体管理上,要从偏重生产管理转向生产与消费管理并重,加强消费领域的需求管理和政策制定。

(二)路径设计

江西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结江西省情、发展目标和面临的问题,把握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尽可能低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绿色化”。按照资源环境基础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综合考虑江西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江西实现绿色崛起有如下可选路径: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把握绿色发展重点,以绿色经济为突破口,以尽可能低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在绿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构建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建设新型城镇。以新型城镇建设为突破口,转变粗放的、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方式,破除城市病,创新城市发展道路,逐步推进与绿色经济转型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包含绿色大都市、绿色城市和绿色小城镇在内的绿色城镇体系,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与平台,为城镇居民提供宜居的现代城镇空间。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从战略层面统筹江西城乡发展,审视江西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乡村绿色崛起为突破口,将以“输血”为主的农村建设方式转变为“输血”与“造血”协同并进的秀美乡村建设方式,培养和稳定乡村建设的主力军队伍,引导乡村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乡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助力江西城市发展与经济崛起。

四是发展绿色金融。以创新金融制度为突破口,把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到金融活动中,制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大绿色公共投资,通过金融措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助力绿色发展,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目标。

以上路径反映了江西绿色崛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些路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在实践中应该力求兼容并包,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共同开拓江西绿色崛起的新境界。

三、促进江西绿色崛起的对策建议

江西绿色崛起的关键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创新城镇发展方式,建设绿色城镇体系;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一)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1.以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调整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其次调整各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在第一产业中,要大幅提高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比例,增加对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做好绿色营销,打造和巩固江西农产品绿色、有机、生态的“金字招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附加值。在第二产业中,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再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等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工业品牌。在第三产业中,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2.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绿化”传统产业对于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确保江西资源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江西经济各部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建议把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钢铁、有色、水泥、稀土、化工、电力、矿产资源开采九大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制定促进这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方案,包括编制分行业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专项规划,制定促进行业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行业绿色转型投资,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进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绿色示范建设等,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使其成为引领江西绿色崛起的中坚力量。

3.以绿色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江西资源环境绩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除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所包含的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绿色食品几个产业外,还应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林下经济、城市矿山、绿色生态旅游等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绿色新兴行业尽管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有限,但是从长期来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有望成为江西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

(二)建设新型城镇:创新城镇发展方式,推进新型绿色城镇化

1.制定绿色城镇化总体规划,以绿色城镇建设引导产业发展与绿色转型

江西城镇化应转变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旧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镇聚集效益为依据,充分利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创新城镇发展方式,综合考虑人口流动、产业选择、科技进步、外向型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需要,制定江西绿色城镇化总体战略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以城镇发展来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2.推动城镇发展向内涵式转变,强调城镇发展的集约和高效

江西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外延式的,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土地铺张浪费、城市功能不全等“城市病”日益严重。江西城镇化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以“低碳、绿色、宜居”为目标,以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突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城市内部管理和城市间分工合作,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建设“低碳、绿色、宜居”的江西城镇体系。

3.以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为十字形骨架,建设赣北昌九城市群、赣东北生态城市群、赣西低碳城市带、赣南苏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群

建议重点以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为十字形骨架,具体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为特色,打造赣北昌九城市群,建立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发展城市群;以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为目标,打造以景德镇、上饶和鹰潭为核心的赣东北生态城市群;以传统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为依托,将萍乡、宜春、新余等传统工业城市打造成赣西低碳城市群;以红色文化旅游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矿业为依托,建设以赣州、瑞金为核心的赣南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群。

4.加强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形成协调的绿色低碳城镇化格局

建议参照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发改委在全国所推动的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在江西每个县主推一到两个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建设。创建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小城镇,形成城乡和谐相融的绿色低碳城镇化格局。在低碳规划、生态增绿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镇村建设统筹、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一揽子建设项目,并重点实施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公共建筑节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商贸流通五类重点建设项目。

(三)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引导乡村发展绿色经济

乡村经济发展应从决策源头调控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打造生态名牌商标,造就优势品牌,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农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绿色产业结构;二是农业发展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加快乡村特色绿色品牌发展,重视农村合作社建设。

2.增加务农收入,为乡村建设储备人才

伴随乡村人口数量的下降,农村人才流失日趋严重。调查表明,2011年江西农村实用人才35.3万人,仅占全省农村人口总数的1.1%。农村实用人才的缺乏,特别是年青实用人才的不足,加速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使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乡村缺少活力,环境改善难以顾及。当前,秀美乡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是依托绿色经济发展的契机,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和品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增加务农收入和乡村创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江西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仍然能够吸引一批优秀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

3.加强乡村住宅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建设现代化村庄群落

江西乡村住宅建房缺乏规划、布局散乱、侵占大量的优质耕地、缺乏必要的给排水以及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缺乏特色、千村一面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秀美乡村的建设,并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乡村住宅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根据乡村自然状况,优化村庄布局,划定集中建设区,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以及宜居性和特色,限制对耕地的侵占,禁止对重要水源地的破坏,加强村庄绿化,加强对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设绿色、低碳、秀美、宜居、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村庄群落。

(四)发展绿色经融: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引导经济绿色增长

1.制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加快对江西省财税政策“绿色化”改革,发挥税收在推动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逐步开展环境税和碳税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税制改革的“绿色化”进程。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入,在信贷审核和决策过程中,要将节能、环保等因素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绿色环保行业。建立和完善绿色采购制度,通过政府或企业的绿色采购清单,引导和培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于资源输出地的生态补偿,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第9篇: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 黔东南自治州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之我见 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节庆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超前谋划 狠抓落实 黔东南自治州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 黔东南自治州香禾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让民族文化进校园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及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普九”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发展育新人 谈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 振兴民族文化与“京剧进校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 迪庆藏族自治州玛咖种植现状调查研究 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法研究 做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植民族精神于学生心中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房屋建筑为例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人类学考查 贵州黎平县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黔东南自治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现状调查研究 黔东南自治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现状调查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项目基金】本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地理研究专项资金资助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为视角,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现状调查研究,通过对认识和态度、开展内容和形式、教材、师资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关键词】民族文化校园传承保护黔东南州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濒临消失或失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有效地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2002年8月,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民委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民族民间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既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又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对黔东南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黔东南州民族教育的发展,对其他地区民族教育也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定贵州省黔东南州作为研究区域,民族文化进校园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了州内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典型代表的八个县市为调查点,这八个县市分别是凯里市,以苗族文化为代表的台江县、雷山县、丹寨县、黄平县,以侗族文化为代表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这八个县市的民宗局和教育局为必定调查部门,学校则由于数量过多,选取了近30所学校的相关领导或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其中16所学校的300名教师和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16所学校按类别可划分为:小学4所,初中5所,高中3所,职校4所;按所在地区级别划分为:县城8所,乡镇8所[]。调查内容包括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形式、做法、具体过程、成效、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大量民族文化类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田野调查法:深入到黔东南州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局、民研所调查了解具体实施情况。

3.访谈法:与学校校长、老师、学生进行交流,全方位了解实施状况。

4.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教师问卷发出300份,收回263份,回收率达87.7%,其中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为82.3%;学生问卷发出800份,回收796份,回收率达99.5%,有效问卷792份,有效率为99%。这16所学校里面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所涉及,调查更加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三、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现状

(一)态度和认识表1

教师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赞同度从表1可以看出,非常赞同与较赞同的占了82.2%,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赞同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这对活动的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表2

学生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态度 从表2可以看出84.2%的学生对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持支持的态度,这与访谈调查的结果一致。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活动的顺利开始和教学效果。

(二)开展内容表3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黔东南州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主要体现在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民族体育等方面。民族音乐主要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黔东南原生态歌曲为主;民族舞蹈主要把反排木鼓舞、芦笙舞、锦鸡舞、板凳舞等引入课堂;民族工艺主要以民间工艺美术、绘画、刺绣、蜡染为主;民族体育主要以摔跤、抢花炮、高脚竞速、押枷、独竹漂、射驽为主。

(三)开展形式

黔东南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开展的形式主要有:

1、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平常的音体美课程当中,州教育局明确要求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课时要占到音乐学科内容的20%,将民族体育纳入到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则以民族工艺为主。

2、课余时间开设民族文化兴趣小组和组建学校文艺队,教师会进行统一的指导。

3、各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到两节民族文化地方课程,介绍当地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历史等。

4、学校或各级部门组织一些活动或比赛进行民族文化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展演。

5、针对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利用母语(少数民族语言)对汉字注音释意。

6、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班或艺术班,招收的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凯里学院从2007年开始办五年制少数民族民间传承艺术班,招收本州初中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

(四)教材情况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使用的教材有5种,省编教材、州编教材、县编教材、校编教材及教师自编教材。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中发现,黔东南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有材的学校还是占少数。问卷调查的247名教师中,关于本校是否发放有民族文化教材,其中50.2%的教师选择没有,仅有27.5%的教师选择有发放材。大多数学校还是主要依靠教师自己去找相关内容来上课,用教案来教学,而且在那些有教材的学校中也只是部分学生有教材,这与各县和学校的经费有密切联系。问卷调查的792名学生中,有80%的学生选择希望学校给他们发放统一的民族文化教材或读本,但由于受经费的制约,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困难重重。

(五)师资情况

关于师资情况,笔者将从师资来源、培训情况、教学任务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师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本校爱好民族文化,并有相应专长的教师专职或兼职负责这项工作,其中以兼职的居多;二是聘请歌师、乐师等民间艺人到校任教。三是聘请民族、文化、旅游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中小学讲学授课,以弥补学校教师不足。通过调查总体来看,各学校上课主要还是靠爱好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老师来兼任,可以说师资还存在缺口,师资队伍不健全。

培训情况方面,各级相关部门虽然都有开展过师资培训,但培训次数少、人数少、时间短,大部分教师都是靠自学和请教他人来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专业性有待提高。

教学任务方面,很多教师都是兼职负责民族文化进校园,他们本身还要负责其他课程的教学或学校其他工作,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无法有更多精力来负责民族文化工作。

四、黔东南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基础不足

黔东南州各县市由于经费困难,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资金聘请民间艺人到校教学;教师工资低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师资队伍不健全;缺乏乐器、教材、服装等基本教学资源;学校活动开展次数少、水平低、规模小,很多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民族民间文化。由此可见,物质基础不足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受到限制,开办难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