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社会教育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的概念

第1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本人有幸工作生活在这样的大时代当中,根据学院就近就地贴切性、实效性、饱和性的基本原则,于2014年下半年,由所在系办外派到我院校企合作单位同程旅游即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期间,了解了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现场体验和学习到了企业的运作,并对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本院学生进行了观察、了解、疏导和管理、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概括。

一、企业介绍

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工业园区的同程旅游,全称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唯一拥有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近十年的创业历程,通过在旅游在线市场上的成功运作,同程网己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己成功步入中国在线旅游的前列。

业务涵盖广泛,包括酒店、机票、景点门票、自助旅游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化、旅游软件开发、旅游目的地资讯及攻略等多方面、并先后获得了苏州创投集团和腾讯集团等几家大集体的入股投资,于2012年9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从而开启了企业的新篇章。同程旅游可以说是苏州的骄傲。

二、实践目的

同程旅游为我院校企合作单位,是进行双师素质培养、教师工作站的极佳地点。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倡和坚持教育的主体化和个性化发展。教师在社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重点表现教师的个性化倡导,使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真正地参与到企业活动和社会实习当中去。

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而提高自我的专业建设水平,并能够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努力成为全面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也是加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提高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

教师在实践期间必须与实践单位的相关职工一同工作、共同学习,服从实践单位的管理和考核,在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等工作环节当中,增强自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目的。

三、实践过程

同程旅游在苏州工业园区共有两处办公地点:本部设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崇文路创意产业园5栋,分部设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若水路1号,分部名称同程学院、因我系学生集中于分部进行顶岗实习,所以本人的大部分社会实践于分部完成。

内容1.指导本系学生顶岗实习、随时了解顶岗实习学生的现状、工作进展和精神面貌。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缓解和引导学生们的工作压力和懒散状态,鼓励其积极工作,认真向上。内容2.了解和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在进入每个新部门时,首先由培训人员对本人进行理论指导和讲解,再进行现场学习和观察、内容3.了解和发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培训收获

(一)熟悉了企业发展历程,了解了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2014年对于同程旅游来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年。4月携程旅行网宣布战略投资同程旅游、本部的人事总监在为我介绍时说,此次交易是以现金方式完成的,涉及金额超过2亿美元。这也是2014年同程旅游继获得腾讯、博裕、元禾三家机构五亿元投资后,获得的新一轮融资。此次投资,携程将成为仅次于同程管理层团队的第二大股东。以往的竞争对手,成为了战略伙伴,这正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有趣之处。引入携程后同程旅游在获得了资金和资源的同时,还拥有携程和腾讯两个产业资本的护航,这是同程未来发展和壮大的极为重要的战略转折。

(二)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是对学生素养方面的教育和提升、素养教育这里主要指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的精神、乐于助人、参与公益、包容精神、关注社会、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知恩图报、健康卫生、人文美学等。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素养提升,在工作过程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和帮助的。这种对素养提升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和扩展开来、学生们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在人文美学上稍显欠缺。

其次,从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上来说,基本工作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以商务口语、商务英语、文秘专业为例,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服务他人、积极学习,是较为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应在教育教学中突出教导。另外在专业核心知识的满足度上来说,营销与沟通、外国语、教育与培训、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文秘,是需要继续加强和开发拓展的重要核心知识。

最后在求职服务方面,面试技巧的辅导还是较为重要的、学校应提高覆盖面较广的求职服务的有效性,同时扩大有效性较高的求职覆盖比例,如大学组织的招聘会面试技巧辅导的专项课堂等。

(三)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

第2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融合

一、社会教育概念的界定

自从二十世纪初出现“社会教育”一词后,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作用也越突明显。但是,何为“社会教育”,不同学者考虑的角度不同,对社会教育进行的界定也不同,我国学者大多数对社会教育的概念进行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从广义上,社会教育是“以社会生活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1]“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在狭义上,人们对社会教育主体的界定是“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2]或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本文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在家庭和高校以外的一切社会场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旨在促进人身心发展、技能提高、观念进步等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密不可分。在本文中所论述的两者融合关系主要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通过对两者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的对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教育方式脱离社会生活。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论说教,内容上脱离社会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困惑和迷茫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与社会环境多变有一定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往往的处理方法是靠“大道理”去说服,而说教的内容比较空洞,触及到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少,这对解决学生的道德冷漠、思想迷茫等问题效果不明显。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单向灌输,方式上不符合现实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性开放、思维敏捷、勇于探索的群体,易于受到外来信息的影响。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处于一种“关门式教育”。即把思想政治教育控制、封闭在课堂内,形成一种封闭的教育模式,脱离现实情况,其结果导致了大学生失去学习和实践思想道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力

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里,大学生素质的塑造既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在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学校与社会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常会产生意见相左。学校认为学校的育人环境会被社会的大环境给影响了,要培养品格高尚的人,先要净化社会的大环境。而社会认为学校没有履行好育人的职责,才导致了社会风气的不好。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运用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整合校内及社会力量的教育资源,利用社会力量所创造的资源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劣势,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但就现阶段来看,由于高校缺乏与校外的合作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往往忽视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当面对社会冲击时存在着反应滞后的现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力度不足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比较保守,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主要是采取讲授的方式,以大班进行授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与学生不仅缺乏互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走入了“满堂灌”的误区,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严重的抑制。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意识不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责任,对于了解社会、走入社会没有热情,更谈不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到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实践教育经费少。实践教育的组织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活动还要利用暑期进行,如“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每年用来实践教育的经费预算并不多,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少,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活动由于受到经费不足所限,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几个典型的活动上,最后导致只有小部分学生接受指导,而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教育只能听之任之,这导致“大众化的实践教育”变成了“精英化的实践教育”,教育对象也被局限在了部分学生骨干上。第二,管理制度不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牵涉到多个部门,很多高校至今没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全导致一些列问题产生屡见不鲜,例如没有制度保障,老师怕承担责任风险,不肯担任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的绩效评定制度,指导老师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因此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第三,横向联动不足。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局限于校内,未能很好与校外力量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率不高,资源和经验的整合效果不佳,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做出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局限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

根据教育发展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种基本形态中,教育的最初形态是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所产生的,语言、文字的出现以及国家的产生是其后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教育也应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之一。从两者的概念上看,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其他任何场所里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成员间有意识、有组织和有目的影响人的品德、思想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组内或体制内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实也已经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而这种社会教育活动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基本形态,或者只是单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承担的更多是社会思想教育的责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目标一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规范并培养其健全人格,在完成技能教育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社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从人的发展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有着一致性,他们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格。就社会发展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以塑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利用各类教育活动来完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目标。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与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哪一方的发展,都会促进另一方的发展,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三)社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指的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更为社会化的改变和创新,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导、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更佳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模式,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效果。[3]通过社会化的改造和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溶入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利于提高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格局,增加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领域的思想教育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加实际和现实的活动效果,这是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转变重知识、轻素质的观念,要彻底摒弃教育功利化的观念。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应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唯一原则和目的,明确高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专业教育这一事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应树立开放的教育观,积极利用高校的社会服务,来参与社会事务。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来服务于教育事业,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强调:“教育应该能够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因素综合起来,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不能忘却体力,在升华情感的同时,也要符合伦理,这样才能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中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高校除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渠道外,还应该拓展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基层、农村进行社会服务,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情,了解国家建设发展的现状,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引导学生实践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还有就是利用学校当地的社会资源建立基地,比如学校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等。此外,高校还应该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先进人物精神的伟大力量,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资源是指可资学校教育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和”[4]学校办学不可能远离社会,学校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能孤立进行,其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和开发高校以外具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等,诸如社会式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公园、文化广场、阅报栏和广告栏等。此外,媒体资源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媒体资源主要指各类电视台、报纸刊物、广播、网络等一些媒体。当今社会媒体之多,影响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现象。但是,媒体资源五花八门,其中包含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时,要学会辨别、选取,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但体现在要素结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还体现在结构运行过程的完整有效性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发挥,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一个教育的合力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全新的视角,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又能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8).

[2]付喜凤.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3]刘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4]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J].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4).

第3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日本的社会教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年)。当时的“石门心学”和“报德教”的结社活动实际上就是社会教育[1]。但作为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社会教育,则产生于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根据二战前后日本社会教育性质的不同,把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划分为二战前的奠基阶段和二战后的重振阶段。 

(一)奠基阶段:二战前的日本社会教育研究(1868年—1945年) 

在1937年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即1868年到1936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活动不断活跃,处于研究的形成、发展阶段,为二战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社会教育著作成果的出现。据表1,二战前社会教育著作数366部,占总著作数的15.94%;论文较少,且多以著作形式出现。日本最早的两部社会教育著作——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1892年)和佐藤善治郎的《最近社会教育法》(1899年)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其中,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是日本教育史上第1本有关社会教育的单行本[2]。此外,还有相原熊太郎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12年)、丸山良二的《日本社会教育的研究》(1921年)、乘杉嘉寿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23年)、川本宇之介的《社会教育的体系及设施经营》(1931年)、春山作树的《社会教育学概论》(1932年)、吉田熊次的《社会教育》(1934年)、小尾范治的《社会教育概论》(1936年)等。社会教育方面的论文有:下村寿一的《关于教化总动员》(1929年)和西谷谦堂的《裴斯泰洛奇的社会哲学思想和社会教育思想》(1930年)等。 

(2)社会教育杂志的发行。二战前发行的社会教育杂志约46种,占总杂志数的42.2﹪(如表1所示)。而且,二战前日本的社会教育杂志主要由各都道府县市教育机构、各类大学、各种团体等发行。如明六社机关杂志《明六杂志》(1874年)、东京修身学社机关刊物《修身学社丛话》(1876年)、日本国教大道社创办《日本国教大道丛志》(1888年)、政教社发行机关杂志《日本及日本人》(1888年)、神道学会发行《随在天神》(1890年)、躬行会创刊《躬行丛志》(1902年)、中央报德会发行《斯民》(1908年)、社会教育研究会发行《社会与教化》(1921年)等。足见,二战前社会教育杂志丰富,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研究的突出方面。 

资料来源: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检索·申请系统(NDL-OPAC)及国土信息学研究所NII的信息检索系统CiNii,以“社会教育”为主题词,分别对日本社会教育著作和论文进行了统计。 

(3)社会教育相关法规的颁布。1899年,日本颁布了最初的社会教育法,即《图书馆令》,这是日本首次以独立法令形式确立社会教育设施[3]。1911年,文部省设立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颁布《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官制,开展有关社会教育的调查,这标志着日本社会教育行政的真正开始。1921年,文部省把通俗教育改为社会教育,新设第4科,成为独立的科,这是社会教育在制度上的一大进步。1924年,文部省正式把以往掌管通俗教育的第4科改称为社会教育科,负责图书馆与博物馆、青少年团体与妇女会、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众娱乐的改善、通俗图书的认定及其他有关社会教育的事务[4]。 

(4)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多样。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者不仅对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主题、对象、方法、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实业补习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壮丁教育、青少年团体、青年训练所等社会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樱井吉松的《公民教育论》(1893年)、上村安太郎等的《实业补习教育论》(1894年)、宝文馆编的《入营准备自学书:壮丁教育》(1907年)、文部省普通学务局编的《少年团体的概况》(1922年)、鹿儿岛登左的《新公民教育的研究》(1923年)、杉村勇次郎的《青年训练所教练指导要领》(1931年)等。 

(5)社会教育专职人员的设置。这一时期,日本政府设置专门负责社会教育事务的专职人员,为社会教育及其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1920年,文部省特设社会教育专职官,并要求各地方官厅的学务科内专设负责社会教育的主任官,称为社会教育主事。1921年,各府县为响应文部省通牒,纷纷设置社会教育主事。 

第4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利用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的系统,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步步攀升,而这些阶段性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教育来承担。当某一阶段毕业或进入下一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某一时期学习的结束。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以阶段性为特征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必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相应地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同时,这段时间的教育也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如果人们只接受这一段教育,就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竞争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不变革和创新的教育要求。因此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有利于实施教育创新的新制度终身教育便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的教育制度超越了原来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的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制度。

各种知识的普及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推行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从时、空两个方面对教育的扩充和延伸。而一般教育,教材总是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如何满足不同教育受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需要教学双方的参与。博物馆作为全民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博物馆教育比起普通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灵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在学校里简单的复制。以实物为基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正是建立在运用陈列、展览或实物、模型、标本、图片、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点已经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的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来到博物馆参观或活动,这种由年龄、经历、知识背景各异的个体所组成的人群,通过参观或其它活动中的相互讨论、联合动手制作或实验,充分完成协作、会话等学习环节,教和学的位置不断反复地互换。其次,在博物馆里,所有的主题和实物允许人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取舍地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在博物馆建筑里用脚去浏览。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再次,一般的参观访问者虽然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他们可以反复再来,多次重复地进行学习;人们在博物馆也无需担心考试不及格,不像学校学习那样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现形式,是公众自我完善的组成部分。各类博物馆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进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深刻理解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定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教育学主客体观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

运用教育主客体观,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什么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进而正确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在哲学和其他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一般观点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属于认识论领域,即主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人。而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的含义,必然限定在认识论领域,即指有社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时的主体是一个实体、一个载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这种实体有其基本的特性即能动作用,这里主要是用来突出与其对象客体的主从关系。客体是什么呢?它是指被主体对象化了的人或物,因此,客观世界(包括人)成了主体认识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主体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主客体关系就是在动态过程(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结束,主客体关系也就随之结束。

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实际上指的是教师和学生,而关于他们的主客体观又有以下几种说法:(1)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论;(2)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论;(3)师生双主体论。

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人员与博物馆受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他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均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至于他们谁是教育的主体,大家看法不一。在人们通常习惯的观念中,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观点,明确地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受众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就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而博物馆教育人员则以自身的活动来引发受众身心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就成为了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这种观点有其缺点,受众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意识减弱,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机器。实际上教育是相互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博物馆教育人员,况且没有受众的主动探求、吸收,教育过程的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严厉批评以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的现象。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将重心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可借鉴杜威的观点,使博物馆教育人员从一个向导和指挥者变为一个观察者与帮手,但博物馆教育人员有不能完全抵消自己的主体性,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要认识到受众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容器。如果把博物馆受众当做客体来认识,就永远不可能把受众当做主体来形成。要把受众当做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如果不把受众放在主体地位,就不能激起受众主动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受众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人员自身的主体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再次,还要注重情感投入,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要热爱教育工作,使受众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同时控制好教育节奏,用心去教。赫托修斯曾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效应。所以,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只有用之以情,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受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受众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受众的主体性品质,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观众就是受众,是主体,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但是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又不能完全丧失主体地位,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采取相应的讲解方式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借鉴教育学的教育学策略完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

什么是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呢?教学研究领域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很多,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2)为完成特定目标所涉及的指示性教学技术;(3)策略一词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持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这一概念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策略给博物馆社会教育以启发,博物馆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指的就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和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其实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共性,因此,教学策略应用到博物馆社会教育中非常合适。况且,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具有直觉创造,灵活实施的特征。教学策略应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从教学策略的类型来看待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教学策略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笔者更偏向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M.D.Merrill)的以中心分类因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一)内容型策略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强调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上面,教育活动的整体内容规划和设计要依托博物馆馆的基本陈列或原创性展览,深度挖掘馆内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隐藏在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找到知识点与趣味点,根据不同年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策划同一主题下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形式和角度的面向不同观众的活动。将一件或一个类型或一个系列的藏品做深、做透,将展览的主题思想或者某个章节或者某个展厅做精,做强,做大,而非浅尝辄止,才能策划出最独具眼光、最有效果的教育活动。

(二)形式型策略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如集体教学、个别学习、小班教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展厅讲解、讲座、沙龙、夏(冬)令营、展览专题活动、节日民俗活动等等。而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也走出了博物馆大门,走入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创新宣传推广形式,以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兴宣传载体,双管齐下,开辟更广阔的宣传空间;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的宣传手段,通过电视、平面媒体等传统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博物馆文化。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积极开拓宣传新模式。

(三)方法型策略

如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模式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其中、教学方法无疑是最基本和最为关键的。如笔者所在广东省博物馆所组织的东张西望海帆留踪系列教育活动中,组织者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这其中就包含了小小外销商、重返十三行立体真人Show、我是陶瓷修复师、海底探密以及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五个紧密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将本馆的外销历史生动、有趣而又深入地展现了出来。

第5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日本教育体系;教育问题;教育评价

一、日本教育的现状

日语的“教育”一词从江户时代(1603-1867年)开始使用,之前多使用“教化”一词。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热爱学习受到推崇和重视,维持社会秩序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701年日本颁布的“大宝律令”,可以说是日本最早的教育制度。其后,多数教育机构都是为贵族和武士服务,进入江户时代,出现了一般民众学习的“寺子屋”。到了明治时期(1868-1912年)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战后,日本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其后,经历了“应试教育”、“宽松教育”,发展到了“综合教育”和“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日本的学校,绝大多数是每年的4月1日开学,每年的3月31日毕业。二战后,日本采取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的教育制度。

1.1 日本学校教育体系。

现代日本的教育政策,是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实施了致力于扩大终身教育和高度专业教育,制定教育改革特区,设立专业职业研究生院,提升高等教育的研究水平,扩大接收海外留学生等政策。

日本的中央教育行政内阁进行指导,具体由文部科学省承担,地方行政长官可以批准高等教育以下的私立学校的开设,具体实施的行政机构是教育委员会。教育行政机构主要是制定实施教育政策的基准,设立、维持、管理教育设施,以及起到教育、学术、文化活动等作用的教育环境的完善。法律规定的教育机构除不可缺少的学校外,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专业性、技术性内容的研究设施、教职员工的研修、保健、福利设施。

1.2 日本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多指在社会上进行的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学业上来说,学校、家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有时也包含综合性教育的概念。

在日本,社会教育的设施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学馆、科学馆、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以及公民馆、档案馆等。此外,私塾、补习学校、体育组织、电影院、单位的讲座、市民讲座等也是广义的社会教育场所。

日本的社会教育法规定,各都道府县及其下的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必须配置1名指导社会教育的专干和1名专干助手。政府鼓励民间各类组织从事社会教育事业。目前主要的组织有妇女会、关心下一代会、儿童会、女童会、青年会、老年俱乐部等。社会教育法还规定,所有公立学校在不影响正常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必须努力提供学校设施用于社会教育的相关活动。

在欧洲,社会教育的概念扩展到了学校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与日本相比更注重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完善。

1.3 日本的终身教育。

与社会教育的广义的概念相比,“终身教育”多指狭义的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在法律上和学问性质上又具有学校教育的概念。近年,日本官方有将“社会教育”改为“终身学习”的倾向。这是因为与“终身学习”相关的志愿者活动、文化教室、大学公开讲座、大学网络教育(电视教育)等等的词语正在广泛使用。

终身学习指人在一生中持续进行的学习活动。人的学习不应仅限于学校教育,在社会、职场,以及家庭主妇,甚至退居二线的人们,都应提高自己的阅历、并作为兴趣爱好和生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学习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近年,大学增加了招收社会人士的名额,许多工作后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目前一些大学为了适应社会人士的特点,开设了集中授课和夜间研究生培养方案。也有很多大学也对非在校学生开放了公开讲座。

1.4 日本的宽松教育。

“宽松教育”就是废除填鸭式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教育方针,以重视经验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创建宽松学习环境的教育方式。

宽松教育在1980年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开始实施,1992年实施的“新学业能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宽松教育” 的内涵。

1996年7月日本第15次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报告公布。该报告以发生的校内暴力事件、欺辱事件等青少年的社会问题为背景,指出了少儿生活现状、没有宽松环境、伦理道德问题、缺乏自立、存在健康和体力问题,同时也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就是拥有融入世界、加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很高。该报告认为,今后的教育应将适应社会的变化要求作为基本方向,其结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生存能力”。

该报告后,有学者批判,推行“宽松教育”会导致过分重视生存能力,将使学生学业能力下降。

二、日本教育中的问题

2.1 教育目的的问题。

日本教育的目的长期以来重视为社会服务,轻视个人更好生存的教育理念。例如:二战后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推进日本社会的民主化进程;高度经济发展时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与振兴;目前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爱国心等。这些目的扼杀了个人追求更好生存的美好愿望,更不利于个性化培养和自立、创新思维的培养。

2.2 教育内容的问题。

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主要包括:语文、算数(数学)、生活、社会(公民、地理、历史)、理化、外语、体育(保健)、技术(家庭)、图画(音乐、艺术)、信息等。这些课程内容被一些学者批判为过分注重知识,是填鸭式教育。呼吁应尽快加强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还存在历史教科书问题、爱国心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问题,以及在日本禁忌的性教育问题。

2.3 教育方法的问题。

日本的学校教育在二战后引入了充满实践主义色彩的“完成课题”学习法,被许多学者认为影响了学生学业能力。随后转向了系统学习的填鸭式教育。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校内发生多起少男少女的校内暴力事件,随后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了管理式教育;七十年代后期考试竞争白热化,在学者的呼吁下,学习内容逐渐削减,八十年代实施了宽松教育;近年,宽松教育引起的学业能力退步问题再次引起社会重视,呼吁修改宽松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

日本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幼儿时期培养其自由奔放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强化纪律教育。这与欧美的教育方式正相反。同时,日本的教育整齐划一,把个体的孩子、学生看作整体对待,虽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但是,削弱了孩子、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环境。

2.4 学校教育的问题。

近年,教师职业道德下降、家长不负责任的问题时有出现。加之,少子化的发展和国家教育经费预算的减少,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大学和短期大学出现了停课或无法维持运营的现象。因此,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开始大量招收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者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

在青少年中,欺辱同学、逃学、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讨厌教师、青少年犯罪等在新闻报道中时有出现。青少年的安全和青少年的犯罪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此外,青年不就业、啃老的增加也说明了教育政策的失败,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寻找提高学业水平和提高学习愿望的途径和方法。有学者认为,这些问题表面是教育问题,其本质是社会问题。

2.5 社会教育的问题。

如何在校外推进终身学习、社会教育等的课堂?特别是如何辅助退休老年人的学习,也是日本的教育的课题之一。另外,家庭和社区在教育和品行方面曾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作用日益减弱也是问题之一。

日本大学的终身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社会人士进入学校再学习的人群中,女性人数较多,男士还存在一些偏见,所以人数较少。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灌输教育的问题,学生自主设置课程还无法实现。距离“自我设计”“自主学习”这样应有的教育理念的差距还很大。

三、中日教育的思考

3.1 日本教育的社会评价。

在日本,赞成现有教育体制的人群中,有批判填鸭式教育的教师和家长,也有经济界、学者、律师等,他们成立了“21世纪的日本构想恳谈会”,于2000年1月提出了最终报告,建议在教育中引入市场原理,将义务教育内容压缩至五分之三。

对现有宽松教育体制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学习能力下降的问题上。其次也有人认为,给学生传授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好这样的思想,将会对这一代人的人格产生多重影响。

对于“综合性学习”,社会的普遍认识是,宽松教育的成败在于“综合性学习时间”中教师和少儿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能力和意识高就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但是,“综合性学习时间”中的学习能力和意识的高低、好坏标准却没有,这也是问题之一。

实际上,有的学校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有的学校没有得力措施。特别对于基础学习能力较弱的低年级来说,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就会减少。

随着宽松教育的实施,补习学校的对应性“应试补习”产业进一步发展。补习学校大力宣传“宽松教育”的危机意识,煽动家长的不安情绪,劝导学生参加补习班。各种宣传、广告活动铺天盖地。广告中甚至出现了“您的孩子将来很危险”、“全世界的孩子都在学习”等等。

3.2 中国教育的社会评价。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全部三项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平均成绩为556分,名列第一。

此次PISA测评结果也显示出了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一面。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学校通常会让学生每天学习很长时间,并且周末也会让学生学习,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体育、音乐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都要少,课业负担偏重。

且让我们来看看另外几项测试的数据。一项是最近公布的国民体质报告: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还有一项调查显示:中日美三国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由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是否束缚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捆绑了孩子们的心灵和身体。

从PISA测试结果来看,日本学生也取得了前十名的优异成绩。但是,《朝日新闻》2010年12月8日社论却反思,我们的孩子是否具备了在21世纪生存的能力?

对于此次上海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花海燕(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指出,这是中国拔尖教育的结果。并呼吁,中国教育应该更多地将教育资源用于普通学生,用于爬不上去的学生。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尖子,更需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相对美国学生而言,中国学生和一些亚洲学生在社会技能方面往往较差,比如独立性、自主性,社会自尊,自信等等。研究表明,这些技能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再次,有一些研究显示,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往往显示更多的心理问题或者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消极的自我观念。显然,中国学校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日本文部科学省主页mext.go.jp/

第6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会议主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教授作了题为“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状研究”的学术报告。刘晶波教授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深入剖析了现今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今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偏重一次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得教学舍本逐末;聚焦社会文化而虚化了其他;弱化了环境等潜在课程的教育意义;教师对幼儿的社会需要理解不够,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此外,刘晶波教授还对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提交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地区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类别、研究方法、论文逻辑结构、论文主题等维度,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副教授对教育部最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四个方面对《指南》中与社会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指南》社会领域部分制定的背景、目标与内容、特点及其与《纲要》的关系等作了深入分析。张明红副教授指出,《纲要》与《指南》方向一致,《指南》是贯彻《纲要》的抓手。两者虽然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对象,但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她强调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是导向,而不是简单的量化指标,《指南》实质上提炼了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经验。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更注重环境创设,为儿童提供交往和实践的机会,关注和尊重儿童的个性,通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性的活动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教师和家长则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为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冯晓霞教授从对社会性、社会化等关键概念的分析入手,阐释了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她指出,《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的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冯晓霞教授认为,《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原则能够反映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即体验性学习、强化与自我强化、环境熏陶与同化、观察学习与替代性强化等。她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提出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即注重社会学习的融合性与渗透性,通过环境影响和感染幼儿,强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等。

二、分会场论文交流

在论文交流环节,本次研讨会共设三个分会场。来自上海、北京、江苏、甘肃、福建、山西、山东、浙江等地的12位幼教工作者分别就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交流。

第一分会场由福建师范大学林菁教授主持,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混龄教育、亲子活动、礼仪教育和社会教育活动实践等。在交流过程中,代表们就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社会性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的共识是社会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开展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不足,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最终提高农村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效。

第二分会场由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教授主持。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个案研究、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集团管理模式下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开展以及对幼儿社会的解读等。侯莉敏教授认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应当遵循卢梭提出的“由里向外”的原则。

第三分会场由山东女子学院朱海琳教授主持。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园合作、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建构、同伴交往和体验式学习等。与会代表不仅交流了各自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解,并且与朱海琳教授一起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朱海琳教授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需要专家引领,也需要教师的反思和互助;日常生活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以有效提升社会教育的效果;社会教育还应注重整合,即多领域有效融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现场活动观摩

会议期间,来自南京、厦门、武夷山的5位幼儿园教师为代表们现场呈现了5个不同主题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请你来喝茶”引导幼儿领略了博大精深的武夷山茶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礼仪教育。“独一无二的我”关注的是幼儿的自我意识教育。“大家一起玩”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引导混龄幼儿互动,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节水小卫士”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问题,旨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卖玩具”让幼儿初步理解了市场规则,同时帮助幼儿学习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精彩的教学活动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

在闭幕式上,专家们还为本次研讨会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也因为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的困难,我国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本次研讨会展示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鲜活的实践经验,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积极支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应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幼教工作者要加强互动交流,整合研究力量,以切实促进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推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健康发展。

Exploring Proper Preschool Social Domain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Harmonious Development:A Summary of the 4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 Domain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第7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三大教育系统 协同教育 网络平台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教育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言传身教般的家庭教育、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一种由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组成的新型教育系统逐渐成型——协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使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同,从而形成合力,已经被纳入了致力于协同教育的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其中,网络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最为普遍的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网络功能性不全、协同要素缺失(社会教育系统被忽略)、平台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困扰着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导致已有的平台效果并不能达到所希望的水平。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纷纷投入到新型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中。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相关调研,首先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相关成员中进行走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引入网站搭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为搭建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作铺垫,为“基于网络平台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教育研究”这一课题作前期的准备,从而运用协同教育的理念促进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全面成长。

1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理论基础及需求概述

1.1理论基础

1996年,刘纯娇在《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协同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协同教育是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但是她只探索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系统两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的关系。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教育系统是由家庭教育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和社会教育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教师不能独自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个性、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技能和养成一定的态度需要社会公民和家长这些成年人提供帮助(Dodd & Konzal,2002,p27)。

南国农教授在《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文中指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在这篇论文中,南教授特别指出,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尤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三位一体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他的介绍,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搭建先进的平台”。在黄立新的《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一文中,他也指出:协同教育平台是关系着协同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认为,协同教育平台的工程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协同教育网站,这和本文所研究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正相契合。

1.2需求概述

在网络与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相比于传统的家校协同方式(如短信、家长会、家访等),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时代明显的优势。如图1所示,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某一个学生与其家长相互交流讨论而避开了原来群发短信时的不便性,并且社会教育也可以通过平台在教育系统中发挥作用(如:专门开辟的社会教育专栏,提供相关社会教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为协同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交流形式,让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联系变得紧密而有序、有效。由此可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研究是时势所趋。

近年来,有关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发展迅速,网站平台多达几百个,如:“阳光通协同教育平台”、协同教育门户网等,有一些一线教师利用非专业的平台:如QQ群,博客空间等。它们为当今的协同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根据问卷、访谈调查反馈的信息与数据,现今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现状为:

(1)家庭、学校常规联系基本满足。家长可以借助协同教育门户网等了解孩子的学习课程进度等。

(2)与社会教育系统的协同缺失。在笔者所调查的平台中基本不涉及社会教育系统,协同教育的“三位一体”教育系统不能完全实现。

(3)平台稳定性低、特色功能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某些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存在访问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其协同功能仅限在资料交流、信息交流等,特色性不强。

2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用户分析

调查与分析平台用户,了解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可能的服务对象和需求,规划与设计符合目标用户群的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功能和服务,吸引他们对网站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成功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

2.1 中小学生是平台服务的中心

在三方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是围绕中小学生进行的。我们在规划平台之初,就应该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作为平台各项功能建立的出发点,如学生年级的分类、学生学习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成长相关点等,这些都是平台中各栏目所建立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学校教师是平台服务的主导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往往比其它两方面高出一筹,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是主导用户,平台中的功能与栏目应该和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相适应,如应满足教师上传教育资料、回答教育问题、与家长相互沟通等需求。

2.3 家庭家长是平台服务的重心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智慧启迪、人格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三大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基地就是家庭,通过平台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与学校、社会联系、合作,从而形成协同教育。

2.4 社会教育是平台服务的延展

社会教育通过环境熏陶、社会活动和大众媒体宣传对学生施加影响,同时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机会。通过实行教育改革,开展社会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协同学强调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同步、协调、互补,协同一致有序;否则,产生无序。中小学生作为中心,以平台为技术基础,将家长、教师和社会其他成员沟通联系,使之汇集力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形成合力,达到有序状态,更达到1+1+1>3的教育效果。

3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1总体目标

3.1.1界面美观,操作简单

由于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用户多为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普通成员,美观大方的界面就是平台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色。在现有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如阳光通协同教育网,就以其良好的界面设计吸引了较多的访问者。对于常常和中小学生打交道的用户来说,平台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能够体现出学生风貌的图像与色彩,如鲜明欢快的色调、可爱大方的图片和文字效果等。此外,简单的操作界面也十分需要,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除去工作,他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完成交流与提高,那么平台的功效就更容易实现了。

3.1.2三大教育系统功能齐全

在以往的平台中常常忽略了社会教育系统的作用,在本文的中小学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各功能模块的选择既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必须加上社会教育系统。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中,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也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承认。大众传媒、社区文化、博物馆、少年宫等社会组织对教育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3.1.3三大教育系统联系紧密

有些平台,虽然把各个系统的功能需求都放入了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之中,但是模块自成一体,在无形中将它们割裂了开来。本文所描述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中为避免这一缺点,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论坛、博客、微博等,将三大教育系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达到形成合力。

3.1.4特色突出、分级管理

在实现了三大教育系统合力的同时,更不应该丢失每个教育系统各自的特色,如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示范性,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专业性,社会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等。这些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中都应有所体现。

此外,为了实现稳定的网络平台,可以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赋予系统管理员、教师、家长、访客等不同身份不同权限,达到分级管理,简明数据库的目的。

3.2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本文中笔者借用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即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先提取出了总体的几个模块:家庭教育模块、学校教育模块、社会教育模块和交互模块。如图2平台功能模块概况。其中,模块的划分只是方便对平台进行分级管理,使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在实际的网页界面上,不同的栏目可以根据界面设计的不同要求作出排版。

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笔者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层次方框图,通过不断的对模块进行细化,达到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功能齐全、分级管理、结构合理的总体目标。

3.2.1家庭教育模块

笔者将此模块分为:家长个人空间、学生家庭表现、家庭教育知识、家长留言评论四个版块。

如图3家庭教育模块所示,在进入这些版块之前,家长首先应注册登录,以家长的身份进入后,就可以访问这四个版块下的各个栏目。家长在个人空间中添加个人信息、撰写教育日志,在学生家庭表现中记录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体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在家庭教育知识中学习各阶段的教育知识,同时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体现示范性。

3.2.2学校教育模块

如图4学校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分为:教师个人空间、学生在校表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师留言评论四个版块。教师首先注册登录,可以添加个人信息、记录工作日志,展示学生在校情况,包括思想、学习等,还可以将其用图片、视频、学生作品等展示出来。为体现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在教育教学资源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各个阶段的教育知识,为访客提供专业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3.2.3社会教育模块

如图5社会教育模块所示,此模块与前两个版块类似,但为了体现社会教育系统的丰富多样性,版块改成了最新教育动态,包含教育新闻、协同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活动通知(如:大众传媒、社区、少年宫等的教育活动安排)。

而在教育知识一栏中,分为小学、中学教育和家长、教师培训,既提供社会教育资源,也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

3.2.4交互模块

如图6交互模块所示,这一模块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其他三大模块的联系和沟通。无论什么类型的访客,登陆后,可以在教育知识问答版块中提问不同阶段的问题,可以涉及学习、生活、教育教学,甚至是休闲方面。而且本平台交互的另一特色就是集成了各协同教育交流平台,包括论坛讨论、博客讨论、微博交流,或是其它交流平台,它们都可以以本平台作为跳板进入个人所喜爱的讨论专区,运用便捷的讨论方式,交流教育经验,传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4总结与反思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连接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架构一个良好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对中小学协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鲁丽岚.协同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2]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第12卷第5期),2006,10:9-10.

[3]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总第188期),2008,12:23.

[4] 彭轩雁. 基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分析[J].文史博览(理论),2008,8:62.

第8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1.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2.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3.重视教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5.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

第9篇:社会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 困境 策略

道德教育在每个人全面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韩愈在唐·韩愈《师说》中写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让道德教育回归生命教育的本源。

1 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因素分析

1.1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的功利性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而优则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学校教育等同于应试教学,学生的成长等同于分数的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日趋疲软;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与家长的冲突主要是分数的高低。由于学生面临升学竞争的压力,学生不重视考试,就进不了好学校;教师不重视考试,就完不成教育任务;学校不重视考试, 就会降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学生、老师、学校的价值评价标准倾向于如何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学校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校和教师以"教学--考试--升学率"为教学模式;学生以 "读书--考试--升学"为学习方法。"考分定成败"强调了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人的道德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不利于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基于这样的功利性的教育模式,道德教育被长期漠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1.2基于传统道德教育的认识,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主体的缺失

道德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的应试教育的方法, 把已有的规范教条式地传授给受教育者, 很难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获得道德知识的同时,他们难以有体验, 更何谈情感的激发与强化, 从而被动的接受,造成知行分离, 道德教育效率低下。众所周知,外化的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成行为。道德教育也是一样,道德认识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判断和吸收才能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从而形成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完成真正的道德教育。主体体验和感知是产生情感的中介。失去了体验和感知这个中间环节, 道德需要就难以转化成道德情感, 因而也就难以有道德行为的践履。所以, 学生主体性是引发道德行为的内因和原动力。而作为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道德行为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什么是体验? 胡塞尔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概念时提到了体验。他认为每个人心中的纯粹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都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既不能简单地接受外物的印象, 也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而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内在的世界", 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 [2]道德问题需要受教育者在教育和生活中感受、体悟, 仅仅通过说教式、灌输式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只能让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1.3教育的不协调性

狭义的教育仅仅指的是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往往被人忽视。即使是在一个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互相孤立,不能得到协调。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模式,必须把家庭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围,统筹协调。人的品格形成有三个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是;3岁左右是人性格初步形成的时候所以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0---6岁是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关键时期:11---12岁左右,是人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人的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三个阶段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那他将来会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品质健全的人。[3]在0~6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孱弱,家庭素质教育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家庭素质教育的成与败,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前程和未来,还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弱与存亡。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为国家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家庭是永远的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留给孩子最重要的遗产,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师, 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是家庭和学校的扩大,社会道德风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孩子道德水平的高低。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学校注重用"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来进行引导, 往往推荐的道德是好的、理想的, 把真实的世界替换成一个概念里的世界, 从而建立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 推崇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格,最终难免造成道德教育上的病态。因此,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

1.4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完全借鉴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多以知识记忆、知识考查为主要途径。道德知识的记忆完全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完全被忽视。这是科学主义的膨胀在道德教育中的表现,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对人的德性培养的无力是有目共睹的。道德教育和和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因此两种评价机制也有所区别。考试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教育教学效果必须经过考试来检验。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意志力和行为。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仅仅针对知识的考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