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希腊古罗马的富丽堂皇早已随风流逝,但它们充满思辨的哲学、严谨清晰的法制,仍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根基。秦砖汉瓦的金碧辉煌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云,但百家争鸣的智慧之花、汉赋唐诗的遗风余韵,至今还散发着千古的幽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今日世界,当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举足轻重,更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该向世人展现怎样的国民形象、道德修养,奉献怎样的艺术成果、精神财富?又该以怎样的智慧去寻求公正合理、协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只有传播才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
有活力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它既体现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勇于和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又体现为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理解和宽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键词: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生;根基
明代先哲王守仁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学校要重视德育就必须为学生“培根”“养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国学教育逐步升温,成为重中之重,而小学语文教育被推到了最前沿。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要为学生“培根”“养心”,就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文化根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审美能力,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此阶段学生非常单纯,虽不是一张白纸,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初步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涵养心性,显著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了解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后,会自然而然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认同自己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人身份,通过自觉追求和不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中国文化根基的人。
如何做好奠定文化根基的教育呢?下面就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营造国学教育氛围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语文教育是广泛的,小学语文教育要在生活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计和布置中国文化,发挥育人环境这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有助于强化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奠定学生文化根基。例如,在教室内外包括楼道设计布置国学手抄报、文化名人名言展板、古代经典励志故事板报、节日手抄报、中国味的剪纸图画展板等,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沾染“中国味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二、开辟课堂教育阵地
课堂教学是奠定学生文化根基的主阵地,但依靠现成的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看,语文教育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培植。小学语文课上指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化经典片段,让学生能初步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在低年级,可以从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作品入手,高年级从诵读《诗经》、唐诗、宋词、名片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逐步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和内在的精神动力,初步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性格。通过语言的成长追求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
三、开设国学校本课程
在创造了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上,我校组织语文教师陆续编写了《传统文化教育》《国学通俗读本》《古诗词赏析》等校本教材作为小学语文课的辅助教学资源。通过开设国学课,组织国学讲座、经典诵读、读书节活动等,把学生带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让他们领略文化瑰宝之美,通过点点滴滴地传播教育,让国学逐步渗入学生心灵。
语文课讲究的是“听说读写”,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去“写”。“写”是要讲究书法的。书法,与语文课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的表征之一。书法集科学、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社会等于一体。开设书法课练习书法,使学生在诸多文化素养上有整体性的提升,在墨香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加强国学素养教育
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学习阶段目标中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小学语文课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国学素养教育。例如,在具体教学中,本人创设了《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的新课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案例设计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探索研究的兴趣。通过对以前学习内容的回顾,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方向;同时学生在交流平台上相互交流自己对文言文的认识。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习、诵读、讲解、交流、辩论等方式加深对文言文的了解。第三步,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教师指导,在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对比中了解到文言文的特点,学习并尝试进行文言文创作,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浓厚的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综合性学习课不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不同于普通课程的设计,它可以移植其他学科的内容或形式进行跨领域的结合,它可以不拘泥于课本的体例进行重新组合与创新,它可以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全新的课堂效果。
通过这类课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等自主发展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的人文底蕴、道德情操、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自主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们语文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之计深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文化创新不足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是精神层面上功利主义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足。目前,这种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表现在一些科研^员为晋升职称而科研,学生以就业、考试过关为导向学习。大学教师缺乏在科学研究上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充分形成。
第二是制度层面上官本位和行政权力色彩过浓,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落差大。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应加快进度,许多大学还是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在教学方面,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专业结构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手段落后;在科研方面,教学与科研相分离,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还很难开展。大学里实行的是按行政级别区分的科层管理方式,制约了办学的效率和活力,严重地压抑了学术的发展。
第三是物质层面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办学上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高,重学校升格扩大、轻办学特色创造,盲目盖千楼一面的大建筑,忽视了“大师”的培养、遴选和发挥作用。
在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中国大学被赋予重要历史使命。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大学的文化创新其实就是大学的理念、制度和教育过程等不断改进和创造出具有先进性特征的价值趋向、行为准则、科学知识、文化氛围等的过程。
大学理念的坚守与创新。多元的社会需求和多元的大学价值观.促使大学办学理念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大学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大学自治和大学自由是其“特征不变量”,缺乏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根基,现代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就犹如丢失了灵魂。如果说学术自由是指向大学组织内部的活动原则的话,那么大学自治则是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重要准则。保证了大学自治,才可能为大学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保证了学术自由,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自治。只有实现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大学才有了创造的制度空间。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的内涵,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极其创造形成过程。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整合资源的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既具有高级中等教育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目标上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既要服务于学生,以满足个体生存、发展、就业的需要,又要服务于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文化是指中职学校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师生为了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中职师生共同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极其创造形成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灵魂,它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师生、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创造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及学习氛围,培育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高成就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作为产业之一的教育也越来越融入其中,教育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校也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学校所独有的、支撑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蕴涵于学校组织内质中的,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使学校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
三、学校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基
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学校发展规划的能
力、提高学校质量的能力、实施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学校品牌策划与提升的能力、学校对家庭、社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校长的领导能力。
其中以学校生产力为基础,学校文化力为核心,学校经营力为重点的“三力”,构成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是推动学校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学校经营则是竞争的具体手段和途径。 文化力和经营力的最佳整合所产生的教育品牌,便成为竞争取胜的物化标志。学校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学校形象的竞争,是办学效益的竞争,也是学校育人取向和特色的竞争,诸多竞争制胜之本的综合构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文化力的确在学校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关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有的认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学校的财力、物力、学者、学科、学生和校风、教风、学风构成;有的认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及其人格、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师资结构及素质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构成;有的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教育生产力为基础、以学校文化力为核心、以教育经营力为重点的“三力”所构成。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学校文化及其所构成的力量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文化;技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29-03
一、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表层结构不断完善、深层结构相对薄弱
高职院校学习文化内涵丰富,是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惯常的学习行为模式、学习观念形态和学习价值目标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从宏观维度看,高职院校学习是在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发展的,深受到我国传统学习文化和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理念的影响。从微观维度看,它与高职院校特定学习范式相对应,是高职院校学习的观念系统、规则系统和物质系统的总和。其中表层的物质系统为学习的组织过程提供环境、资源、设施保障;中层的规则系统制定学习的目标、策略、评价及考核;里层的观念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学习价值观等部分,构成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核心层。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家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提出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方向。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起了新的教学模式。诸如学习的组织形式、学习环境的创建等实体性因素,在教育改革中得到重视,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然而,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先进教学模式没有能够转化成被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形态,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实践行为。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令人担忧:功利主义的学习文化盛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在价值的认可;被动接受型学习文化对主体生成的束缚,制约着学生主动对学习的规划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个体型学习文化影响了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的展开,新的学习方式难于推进。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有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跳出学科体系的圈子以及办学模式普教化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学习文化的意向性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玛萨(Marshall,H.H.)在《重新界定学生学习:教育变革的根基》一书中竭力倡导对学习的理解是教育变革的出发点与根基。对学习的理解蕴涵着一定的学习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包括学习心理、学习观念等意识形式层的文化部分。目前,学习文化的深层因素一直为表层因素所遮蔽,不被理性的自觉目光所关注,变革中的表层结构没有得到深层观念结构的有力支持。因此,对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整理和完善十分必要,只有在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深层文化结构”形成一致和融合的基础上,只有在新理念被深层文化结构吸收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育变革才能走在健康的道路上。
二、高职院校学习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供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继承的精神成果较少
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认为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置身于我国传统文化其间,受到我国学习活动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传统学习文化具有“重道轻器”的特征,《易经》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都是把道德看成是做人的根体,将术器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对技能技艺学习鄙薄轻视。科举制产生后,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应科举、取功名、得官职成为学习的核心价值,理所当然地轻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工商异类被视为旁门左道,科技发明则往往被看做“奇技巧”。传统的泛道德主义的文化框架,严重限制了人们经验分析、思辨综合能力的发展,使技术学习精神缺乏植根的土壤。直至今日,传统文化造成的对技术学习的轻视,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被边缘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消除。
(二)现代极端的功利思想、侵蚀着学生的思想,扭曲了学习行为
我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的重大历史成就之一在于促进了主体的形成,但同时也带来了主体的困惑,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价值观念,如个体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已经渗透进学校的各个层面,是否“有用”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文凭和知识被过分强调其交易价值,出现学习功利化、择业功利化、社会交往功利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忽视一些基础知识的功用,轻文重理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追求“有用”的功利主义可能会使得学习行为与社会现实需要联系更加紧密,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但价值理性弱势,功利主义不断扩张,不仅使学生缺少了学习探究精神的原动力,而且侵蚀着学生的学习意识,扭曲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倦怠现象并不少见,对学生长远发展来说,影响极为负面。
(三)课程文化与传统学习文化的冲突,造成很多学生出现了文化不适应现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令,体现了中央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如何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是高校必须要面对和破解的难题。
高校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高校的文化创新来自于广大师生员工高度的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来自于对高校文化创新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高度认同,来自于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来自于对创新文化的理念认同和历史责任的担当。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了办学理念,大学师生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形成了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展现着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精神面貌。一所大学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无法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更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载体,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决定着这所大学的定位和前景。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自身特色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以更丰富的内涵、更新颖的形式、更多元的载体呈现,这本身就是创新,离开了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谈不上繁荣发展。创新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造更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潮流的大学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创新是大学文化保持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更是大学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彰显的力量源泉。
把握文化创新的建设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文化创新的理论根基,又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明确方向、把握精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高校文化创新的方方面面,文化创新建设才会沿着正确轨道深入开展,高校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高校文化创新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首先解决好“为什么”和“依靠谁”的问题。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促进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学校发展。因此,文化创新不能脱离学校实际,更不能脱离广大师生员工思想实际,要从学校发展和师生需要出发去谋划,要把师生员工是否认同、是否喜欢作为文化创新的标准之一,全面促进个体和学校发展。广大师生员工是文化创新的受益者,也是创新的承载者,文化创新离开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参与和建设,将一事无成。
3.坚持创新与传承并进的原则。任何创新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因此,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传承创新并进,不可偏废一方。只讲创新不讲传承,就没有积淀,创新就失去了根基;只讲传承不讲创新,就没有发展,传承就失去了动力。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大学文化底蕴深厚、生机盎然,引领高校健康发展。当然,就当下高校实际而言,整体的文化创新能力较弱,需要下大气力、花大工夫,重点突出创新。
4.坚持开放且渐进的原则。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文化创新首先要思想解放,站在高校文化的制高点上,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开阔的思路,在形式、内容、方式上吸收一切对文化创新有益的东西,取其所长、激发灵感、推动创新。高校文化创新,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学校环境的制约,同时还受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探索文化创新的路径
1.优化文化环境。环境的优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首先要建立环境优化机制,逐步营造适合创新文化产生的校园环境和条件,才能实现文化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例如,建立各种学习研讨交流展示机制,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在思想碰撞中、在文化交流中沉淀和积累创新的火花,培养更多善思考、敢创新、能创新的理论大师、文化名人、传播高手,让创新思想和理念在宽松、向上的文化创新环境和氛围中创造和丰富高校文化。
2.整合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新的摇篮。没有文化资源,文化创新思想便无法落地实施。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的文化资源对文化创新灵感的激发、对文化创新技术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就不能形成合力;也就难以造就脱颖而出的创新文化,更不可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高校文化资源分属不同部门,没有统一管理,缺乏统一规划,效能发挥参差不齐。要建立文化资源整合机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人、财、物优势打攻坚战,逐步实现创新研究目标,有力促进高校文化建设。
3.融合文化科技。科技发展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引擎,要以先进技术的发展支撑文化创新,依托高科技带动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手段、方式、载体等更先进、更现代、更富有魅力的可能,文化创新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校不仅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地,而且也是科学研究的重地。要建立文化科技融合机制,加强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文化建设上的转化应用,推动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4.培育文化精英。文化精英是文化创新的领军人物,没有文化精英,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文化建设,更不可能有文化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视培育文化领军人物比重视文化本身更重要。要建立文化精英培育机制,抓紧培育高校中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学术人才、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A3J-,为他们制订培养计划,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扶植资助他们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鼓励他们脱颖而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施展才干。
5.创建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文化创新的标志,文化品牌的创建是提升文化水准、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建立文化品牌创建机制,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弘扬中华文化、大学文化为切入点,以满足高校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充分利用各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更多品位高、内涵深,有思想内涵、有专业水准、师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文化品牌。
6.建立激励机制。文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文化创新的保证。弘扬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评价激励机制既是航标又是动力。要研究建立符合高校校情的文化评价体系,建立包括组织机构、物质条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保证文化创新活动的良性开展。一则要建立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日常协调的工作机构,为文化创新提供良好服务;二则每年要有一定专项经费用于文化创新;三则对于在文化创新中作出成绩、有突出贡献的师生要有具体奖励措施。
【关键词】文化 学校文化 文化濡化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1-01
一、引言
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是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文化是历史沉积的生存方式,是特定民族(或人群)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自觉形成和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教育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既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又选择性接受、传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二、文化濡化与教育
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外来文化元素,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濡化所强调的主体是人,即如何对人实施教育的问题,它使得某一文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够绵延不断地传给下一代,推进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教育是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教育依据其特有的目的性,利用种种手段和方式将社会群体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形成其最初的自身信仰。年轻一代在此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做出取舍,沿着特定的方向对知识和经验进行“联合”与“抽象”,形成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达成社会化。
三、学校文化中的濡化教育
(一)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缺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以其顺畅的势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学校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影响,被改变。文化是种沉淀,特色文化是文化的提炼,然而有些学校一味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文化,异化文化内涵,崇尚物质高消费,斥资扩充、建造新的教学楼,盲目迎合西方教学模式,推崇西化风潮;社会中出现的“国学热”,从某些方面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文化教育浮于形式主义,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失去其本应有的实效性。总之,学校教育中本土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对文化传统教育的漠视,使本土文化失去对学生的浸润作用和教育价值,形成对西方文化形式上的盲从性。
面对如此的现实,我们需重新定位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地位。萨德勒认为国民教育制度是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民族性的标志,即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础;康德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是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征,民族主义和民族性是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是产生传统价值取向和重视社会人伦的传统思维方式最直接的推动力,学校应该用民族文化的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田,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科学、适时、合理的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杜绝“全盘西化”,体现“西为中用”“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文化濡化的作用,使外来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磨合,使之与民族文化相协调,增加民族文化的发展力与凝聚力,彰显学校文化的真正特色。
(二)正确理解学校文化中濡化教育
在“濡化”的过程中,基本的信仰和价值是濡化的核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关注民族文化教育,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理性思维引导在“传统”与“现代”中合理取舍,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西化,以继承和创新为指导,正确对待教育文化的异质与冲突,科学建设学校文化。任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只能是民族的文化为主体,离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吸收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因此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濡化教育,坚持以民族教育文化传统为基点,在吸收外来成功教育理念和经验上,重视外来文化的实践环节,合理取舍,理性吸收适合本土文化的部分,并使之民族化。
四、彰显濡化教育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增强民族主体意识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存在的思想文化前提,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价值,弘扬自我精神。
(一)树立学校文化的价值主导观
学校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应该既能反映社会文化变迁乃至整个社会变迁,又能够很好地继承已有的学校价值传统。提倡教育观念的更新,强化教育文化选择能力,既使传统文化获得教育的现代意义,又使外来文化获得教育的民族意义,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将学校文化的深层价值一元化和表层价值的多元化统一起来,从根本上维护和促进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稳定和更新,而形式上则趋于多样化,全球化。
(二)秉承学校文化创新
庄子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文化不仅要具有民族性,维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且因为民族文化处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所以必须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实现文化的创新。
(三)创设濡化载体,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内容与方式的机制,促成学校文化由外向内的转换,形成濡化教育载体,解决当前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所呈现出认知匮乏和践行危机的现状,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体会、领悟、接受和发扬文化传统,使濡化教育的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呈现自然、良性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参与和推进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逆向的转换机制,使学校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沟通呈螺旋式上升,学校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另外一番新的景象。
五、小结
学校文化的濡化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新文化的构建中,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所赋予的精神,体现理想和现实、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学校要以文化扬弃和创新为新型文化建设的目标,在吸纳世界多样文化的同时,强调文化的濡化教育,处理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外来文化的适应感,协调好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世界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共同促进学校文化的新发展,推动新型学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论文摘要:传统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传统武德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习武人群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前言
武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又是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德。武德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凸现出民族文化的普遍品格,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鲜明的大众特色、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塑造伟大民族品格和文明人格的阳刚文化。
1 正确地认识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历史性与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
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将部分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武术德育教育思想带入社会主义社会活动中,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武术德育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踢除掺杂其中消极、保守、落后封建思想道德,而取其积极、进步、革新思想道德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武术德育教育体系,才能构更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合理地分析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传统的武德文化是武林先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和创造出的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精髓,积淀和凝练了丰富的武术伦理思想道德,构筑了中国传统武术德育教育的文化核心,它不仅具有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从习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它历经了历史潮流的洗涤,接收了历史社会的过滤、承载了历代人物的结晶,以一种“下位层次文化”即俗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3],共同构成从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3 深入地挖掘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教育性与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民族自由的心声;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的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以过人的胆识、矫健的身法、精湛的技术,击败了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使他们不敢在中国的舞台上耀武扬威,大振中华民族的国威。
4 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与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武术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历史上武术改革与创新风起云涌,如王朗苦习螳螂两臂捕食之法形成螳螂拳、霍元甲顶着严父的打骂创立了迷踪拳,李小龙冒着“欺师灭祖”罪名创立了截拳道,太极拳的从无到有,再从有到陈、杨、孙、武、吴、李、赵等各种风格,逐步发展成太极拳系列,可以说每一拳种成熟的背后都凝练了武林先辈们改革与创新的成果,结晶了武术先辈们精益求精的尚武精神的精华,最终才造就了武术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时代主题,也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进行武术德育教育,必须要全面地总结传统武术德育教育资源中的革新性,教育习武之人及与武术有关联的人群,要以武术的发展为己任,摈弃传统武术德育教育中的固步自封的宗派思想、为我独尊的霸道思想、报仇雪恨的复仇思想、杀富济贫的英雄思想,弘扬博采众长的求精思想、不与争锋的忍让思想、冤家易解的和平思想、普渡众僧的救世思想。这将有利于坚持改革与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5 科学地整合传统武术德育资源中的约束性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武德”一词是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术语,用以约束和规范军人的言行。据《韩非子•五蠹》的记载:尧舜时代,有三苗不服,禹准备攻伐,舜说:“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这说明在尧舜时代,就已经重视了“武”与“德”的结合,并上升到“道”高度。“禁暴”说的是要团结互助,“戢兵”说的是要安国兴邦,保大说的是要顾全大局,“定功”说是要论功行赏,“安民”是要安居乐业,“和众”说的是要宽以待人,“丰财”说是要勤俭节约。这是我国最早的条款性的武德标准,短短十八言,却意味深长.
6 结语
武术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元素,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一线的武术教员要清楚地认识到武术德育教育是武术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且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习武人群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1995.
[2] 周家宝,刘春庭.初探武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 体育世界•学术,2007,(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