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会计电算化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电算化案例

第1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在会计学专业运用会计案例教学法,组织会计教学是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率先推出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验已经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之后新兴的会计专业,自从1979年计算机进入我国会计领域使会计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的手工会计已逐步被计算机会计所代替,特别是全球互联网的建立,国内外的会计软件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一切突飞猛进的即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会计案例教学法能够为我们改进教学迎接挑战提供有力的武器。

一、会计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

(二)典型性原则

即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会计与理财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与理财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综合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针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会计案例,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四)理论性原则

会计案例要将固定的会计与理财基本理论和方法融汇于具体实际之中,以便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系统的论证,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二、为案例教学创造应用环境

基于以上会计案例的选择原则,我们应该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学案例库,而库中的资料来源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

3.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例如:我校在会计教学中教师把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会计资料,经过整理做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4.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例如:我校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采用秦晋豫吉四省财专教材编委会编写的《企业会计实验教程》做为案例进行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二)建立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且实验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与维护,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例如:我校投资百万元以上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进行演示和利用财务软件,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这样做一方面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教学的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一)准备工作

在已建立的会计案例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而定)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且简明的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评价的要求,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案例和一些,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并写出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二)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各树己见,教师进行归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三)把会计案例用于具体的实验

首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首先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帐本、报表等实验工具,使得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得以重演,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革命。

四、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抛开了几十人看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好的启发式方法。

第二,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了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避免了学生无系统性,学后忘前,学东忘西的情况。

第三,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分时进行,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2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案例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指的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懂得操作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财务核算软件的品种繁多,功能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这学生今天在学校学的最新知识,在明天可能就会成为陈旧的技术,今天所学的某一种财务软件,在将来不一定会使用到这种财务软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现有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作为重点。

这几年来,我在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时,刚开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后来通过慢慢摸索、反思、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我就谈谈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案例设计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包括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是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可独立练习又可综合训练。在设计案例时,先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内容单独设计案例,包括一个教学的案例,两个练习的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单个子系统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的练习。对于综合练习的案例设计上也是由简到繁的,第一个综合案例是由一些最简单的业务构成的,比如没有外币核算、对会计科目较少辅助核算,对凭证的处理只是简单的制单、审核、记账等,第二个案例就加了很多特殊情况下的业务处理,如有外币核算,有些会计科目增加了个人往来、数量、部门等辅助核算,对凭证的处理就多了修改、删除、冲销等处理。接下来的案例再逐步加深,如增加业务量,由原来处理一个月的业务增加到处理两个月的业务。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的掌握逐步加深,对账务的操作也会越来越有兴趣。

2 重视学生作业的修改,用学生上交的作业作为典型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选择案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所选的案例必须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具有现实性,是学生触手可碰的。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要求做哪几个步骤就做那几个,做对做错也不管。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差,课堂上老师对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已经讲得很详细了,但真正让学生做练习时,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感到茫然,不懂操作或操作错误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案例,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和不理解之处及时记录下来。利用学生上交的作业作为案例,及时批改,但批改方式与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不同。

我是这样批改电算化作业的:打开学生所操作的账套,检查是否有错,如果没错,提出表扬;如有错,就把错误的地方用图片的形式剪切出来,指出具体错在哪里,是怎么造成的,然后用图片加文字告诉学生修改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这些都用Word文档记录下来,再反馈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以某一个学生错误的情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找出操作的错误并按步骤修改正确。

我有时还在课堂上利用下课前的15分钟,请学生们停止练习,交叉检查学生操作完成的账务,找出错误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通过以上批改作业方式既让学生加深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独立完成每个案例的操作与分岗位操作相结合

在学生初学财务核算软件时,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整、系统地完成一整套会计资料的操作,即从建立账套、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的处理到期末处理再到报表的编制,都由学生单独完成。这时候学生在操作时都属于比较陌生的阶段,所以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及时巡堂,一方面督促学生上机操作,一方面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务必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避免有些能力差的学生无法完成操作,依赖其他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

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用财务软件处理一整套账务流程后,可选用一、两套账务综合实训资料作为案例,给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岗位权限完成各自的操作内容。

通过这种先独立后分岗位操作的方式,学生既能了解账务处理的整个流程,又了解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还增强的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可采用会计软件正式使用前的试运行阶段的“双轨”运行模式

会计软件的使用或者说从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一般要通过试运行(或称双轨运行),让新旧系统并行地运行一段较长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中要求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的企业手工账和电脑账必须同时进行,试运行必须同正式运行一样要求,即必须按软件规定的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从实际出发完成日常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一切工作,还要经常关注计算机处理过程,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比较计算机与手工双方的处理结果,保证运行的结果要核对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最终实现甩账,独立实施会计电算化。在实际案例教学中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双轨”运行的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是在学生完成会计专业的理念学习之后,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时来进行的,即利用同一套账务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手工做账练习的同时也进行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的实训。我们对二年级的学生就是采用这种双轨运行模式的,学生在做完实习前的财务会计综合手工实训后,要求以手工实训的账务为案例,完成电算化的操作,然后让学生把手工账与电脑账进行核对,检查双方处理的结果是否一致。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通过手工会计的操作对以前所学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的关系有了深刻理解,并能弄清其内部的勾稽关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电算化上机操作与手工账相比较,能非常清楚和直观看出地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和优点缺点。

5 采用案例教学的同时,可尝试采用倒推法来检验操作的正误

目前《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目标集中于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核算软件的能力,而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基本没有能力去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倒推法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倒推法是与人们的习惯相悖的,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思维不能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并能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倒推法,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在登录财务软件时,发现用户名和密码都输入正确了,但却打不开任何账套或打开的不是正确的账套时,就要想到与之有关的权限设置是否有误?是否该人员对要求的账套没有设置好权限?怎么检查?到哪里去检查?如何改正?又比如,工资管理模块中,工资的变动数据、工资的分摊设置都正确了,为什么工资分配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数据却有误,有些员工的工资不能生成在记账凭证中,这时就要思考是在哪里出错了?是人员类别没设置好,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时就要倒回去检查变动工资中对部门、人员的设置等有没有错误,从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改,直到生成正确的记账凭证。这些在正常的教学练习中都不能体现的,但这恰恰是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倒推法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3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一)保管场所分散,不便于管理

会计档案一贯主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原则,在当年年度终结后,会计档案都会暂时由企业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给档案室统一管理,利用起来十分不便。

(二)档案频繁利用,不利于长期保存

各种档案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实现,会计档案作为经济财会类原始凭证,也要满足各类利用者的查阅。虽说会计档案是不借出档案室的,但在每年上级组织的检查各类会计检查和审查活动中,难免会调阅大量的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查阅完毕后,档案部门往往也只能是从调阅档案数量上控制,不可能把每一份档案都仔细审查,因此也存在较大隐患,不可避免会有一定损失。

(三)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模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企业会计档案大多数仍然纸质为主,辅助以其他介质材料,这样就使会计档案占据大量空间,提高了管理成本,查阅效率低,浪费许多宝贵资源。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与特点

电算化会计档案主要包括存储在电脑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电脑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则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数据。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脑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务部、国家档案局备案。电算化会计档案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存贮范围扩大

电算化会计档案存贮的范围比传统的会计档案更广了,电算化会计档案除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外,还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数据和其他磁盘介质上的会计信息,如程序开发设计说明书以及源程序文件、用户操作规程及使用手册、电算化会计科目及科目代码表、会计报表格式、自动转帐公式及其他计算公式、检验公式等。

(二)存贮形式更多

作为传统审计对象的凭证、帐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存在形式发生了转变,会计数据不但以打印输出的纸质形式存在,还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等载体上。磁性化存贮介质方式的介入使档案的管理更加简洁、快速、有效。

(三)存放方式更严格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实行的是纸质档案与磁性介质档案并行的管理模式,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等,而这些磁性介质、光盘极易受磁场、有害气体、灰尘等影响,因此,存放地点必须具有更加严密的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磁、防冻等措施

(四)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受会计软件的种类和版本的影响,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和种类就越多,电算化会计档案只有得到科学的管理,才能被正常的利用。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管理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前,应妥善保管并保存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都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电算化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至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二)加大软硬件设备的投入

这些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会计档案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在电算档案管理制度中,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借阅、备份会计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各种纸质的会计档案和介质的会计档案要及时合理归档,做好记录。

(四)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会计人员,而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人员参与维护日常使用和确保其数据的安全。所以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高级人才管理与维护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正常使用、网络的安全运行,不断开发更合理、高效的电算化会计软件。只有两者共同配合,才能有效保证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配备专业计算机管理人员。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安全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以及杀毒工作,定期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测,排除安全隐患,切实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安全。

第4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摘要】要想促进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合理化,应该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制度体系,构建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评价机制,更新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思想观念,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人才培训,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保护。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会计档案;档案利用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由原来的手工会计阶段逐渐向电算化会计阶段转变,电算化会计档案资料随之出现,“电算化会计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了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存储的会计数据。”这表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这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新环境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意义

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有利于企事业单位实现持续经营的目标,促进单位会计职能的实现和转变,检验本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质量,维持单位正常经济秩序,以及推动单位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实现单位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能够迅速汇总、分析、传送大量准确又及时的经济信息。“从微观上看,可利用机读档案对某一企业进行历史经济资料的比较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本企业经营与决策方案;从宏观上看可得出某一行业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趋势,使企业的决策者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中制定出本企业当前的企业行为规范,回避风险,展望未来”。相关部门可以对电算化档案进行会计年度对比和趋势分析等,预测未来的经营发展趋势,为单位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依据,实现自身持续经营的目标。

(二)促进单位会计职能实现和转变的重要措施。在电算化环境下,“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翻阅纸质档案的劳累,提高工作效率,网上对账等功能的实现,降低了财务人员查询工作压力,减少了外出对账时旅途的劳累”同时,由于计算机的精确性和确定性,手工操作下可能会产生的误差也会大量减少,有利于提高单位工作效率,解放劳动生产力,有助于会计档案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融入到单位决策管理,为提高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促进职能的转变。

(三) 检验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尺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开展会计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工作,有助于管理当局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计划,逐步改变现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中不适应会计档案管理的部分,逐步完善单位制度。同样,要了解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质量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可以通过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工作来进行检验。通过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实践,管理当局可以发现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四)维护单位正常经济工作秩序的重要数据源。电算化会计档案为打击经济领域的各种不法现象提供了有力证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单位财产不受侵犯。通过利用会计软件的多种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考察单位的电算化会计档案数据信息,从而掌握许多重要的数据指标,客观评价单位已实现的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合法,是否遵守单位财务纪律,有助于打击单位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揪出隐藏的经济蛀虫,维护单位正常的经济工作秩序。

(五)推动单位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方式。我国各企业单位如果要与国际接轨,紧跟时代潮流,就必须学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加以利用,使用现代化方法去管理单位财务工作,不断提高单位的整体效益。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可以有效地完善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利用过程中的不足,推动单位财务工作的现代化。

二、当前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档案,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一方面,国家在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尤其是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方面的相关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与服务方面也缺少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业务制度不完善。二是电算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制度不健全。并且“没有制定相应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任务以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库房管理要求,从而造成电算化会计档案人为和自然损坏”。三是用户反馈机制不完善。

(二)领导认识存在不足。许多单位虽然建立了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规范,但是这些单位的部分领导没有意识到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电算化会计档案只能够用来应付各种检查,这种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单位管理者对电算会计档案利用事业的不重视。管理者的不重视,容易造成单位在拨付给电算会计档案利用方面的资金等方面不够重视。一旦资金等其他要求投入较少时,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导致电算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事业的经费不足,严重地限制电算会计档案的充分利用。

(三)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首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偏低。很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缺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经验,造成存有会计数据、会计软件的磁盘介质会计档案和其他会计文档资料不能及时归档”,导致单位不能够充分利用电算会计档案来为单位的发展服务。其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比如,很多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再次,工作人员积极性较低。

(四)安全性能不尽完善。第一,数据内容的安全问题。一是在电算化环境下,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窃取、变造、伪造一些至关重要的数据,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受到威胁。二是在拷贝过程中,多数单位很少有系统拷贝收回意识,加之拷贝用的软盘很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这也是威胁数据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在软件升级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把曾经使用过的会计软件系统完整保存,没有注意保持电算化会计文档与对应的会计软件的一致性,从而造成档案数据在某种形式下丢失。第二,数据载体的安全问题。目前一些单位条件受限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存储库房,磁介质只是随意堆放在普通库房里,没有专门保管存储载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使得会计信息存在毁坏的威胁。

三、促进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合理举措

当前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极大限制了会计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促进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合理举措,有利于改善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一) 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制度体系。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前电算化会计事业发展的现状,逐步完善涉及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与电算化会计档案资源利用服务有关的配套制度,增强已有法规制度的实际可操作性,建立起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在法规制度方面的保障。第二,各单位应当逐步建立起有关于电算会计档案利用的业务制度,比如建立严格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使用权限制度和利用手续等。同时还应当建立起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以及保管制度。比如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归档手续等,确认合法的会计档案内容,认真界定会计档案范围,并将归档工作落实到人,保证相关会计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完整、合理归档,同时明确规定保管人员的职责和保管任务,并明确磁性介质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要求保管人员对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和磁介质档案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门别类的专业保管,并进行按期、按程序销毁。

(二)构建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评价机制。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工作人员的自我评价。这是工作人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进而提高自我的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服务工作做得好与不好之处,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第二,档案使用者使用反馈的评价。一是要健全利用服务制度,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二是确保利用服务程序清晰明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良好。三是确保利用服务途径充足,能充分满足需求。四是确保利用服务工作设备先进,成本合理,检索工具多样化、检索路径专业等。第三,有关评价的奖惩规则。应该将职工的自我评价和档案利用者的使用评价分值化,达到一定分值予以奖励,未达到规定最低分值则予以惩罚。

(三)更新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思想观念。首先,单位管理者应当转变以往完全依赖于利用手工会计档案的作法,充分理解并推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科学化利用服务,积极推动单位相关制度的建立,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着力解决电算化会计档案为单位利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硬件软件配套问题、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等,促进本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单位各部门职员应充分明确档案用户在信息利用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起“服务”的理念,改变以往不正确的工作服务理念,树立起正确的服务价值观和良好的服务精神,以档案使用者为中心,以其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来开展工作。

(四)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服务的人才培训。首先,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思想品德素质的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依法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观念和遵守国家经济法律的意识,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机密,博学求进,公正服务,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力和履行相关的义务。其次,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培训。应该要求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会计、档案两门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的培训,促使他们掌握一些基础又实用的现代化技术,增强其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以及最终形成的档案资源进行专业化处理,保证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最后,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这主要包括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咨询接待服务能力、业务服务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等能力,使其适应单位各部门对会计信息开发、利用的需求。

(五) 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保护。首先,从载体的安全来说,为了保证新型载体的安全,单位应该根据国家《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的规定,提供温湿度均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存放地点要注意防止灰尘,保持库房和载体的清洁卫生,还应防止外来磁场的作用,防止机械磨损和强烈震动。另外,要注意防光和有害气体。在日常的管理维护中要注意将光盘磁盘等新型载体进行垂直放置,严防重物挤压和变形,还要定期对磁带进行倒带,避免磁带出现发霉现象,如果对盘片进行清洁,要用干净的药棉和高纯度酒精擦洗,不能随意擦拭,避免划伤盘片。其次,从信息内容的安全来说,保存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会计档案信息主要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保护。一是建立信息安全规范;二是采用信息加密技术;三是采取信息认证技术;四是防治计算机病毒。

参考文献:

[1] 王英玮. 会计档案管理的原理与应用[M].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313

[2] 王必战,王向阳. 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研究[J]. 会计研究,1998(7):21

[3] 林赞声. 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研究[D]. 广西民族大学,2008

[4] 朱庆华.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4)

第5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第一,在电算化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进行核算,除了保存电子会计的数据,必须要用纸质形式打印出来以更好的保存数据。这也就意味着会计档案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双重性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纸介质档案,还包括了存储在光存储介质以及磁性介质的会计数据,使电算化财务档案储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第二,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可视性,但是电算化财务档案却具有了新的特点,就是在特定的计算机环境下的软件或者硬件系统中才可以看到,但是在没有加密的条件下,就会容易被修改。存放的环境以及载体本身的质量以及信息存储的有效期都会影响到电子档案的保存。第三,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对系统的安全操作时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必备条件,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不仅对核算工作熟悉,具有专门的经验,还要具有计算机的安全和操作知识,保证计算机环境运行的安全性。

二、完善会计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对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更好的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

(一)完善会计硬软件设施建设

要加强电算化财务管理,首先要选择具有档案管理功能的软件,并且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更好的保证网络的安全。还要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杀毒,防止财务档案信息的恶意修改。其次,还要配备一些高清晰度的喷墨打印机或者具有打印能力的激光,作为输出纸质财务档案信息的工具,并选择温度适宜且环境干净的地方来存放档案,更好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会计人员的配置体系

实现会计电算化,必须要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该体系要与电算化网络财务系统相适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网络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系统的管理,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要根据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务系统的核算要求,可以划分具体的岗位,并且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任务,制定岗位具体的职责要求。其次,要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使工作人员了解软件的功能,提高计算机的电算化水平,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使本单位的员工能够更好的进行财务档案管理。

(三)完善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

对于电算化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完善各项制度,比如硬盘数据的保留以及软盘的备份以及保管,还有档案的管理与保存方面。首先,要建立电算化快档案的立卷归档制度。要及时的对一些账簿报表、现金日记账以及总分类账进行及时的打印,并进行立卷。并按照审计或者税务部门的要求,打印输出报表或者账簿。其次,电算化财务档案保管制度。对于电算化财务档案的管理要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备份,要注意储存盘与备用盘的分开存放。在保管的过程中,还要做好防光、防压、防尘的工作,并对电子档案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编号,注明财务档案的内容以及建立时间,也可以进行制作一些档案管理的卡片。再次,严格的借用制度。由于财务信息档案蕴含的信息比较多,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查用制度,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手续进行借阅。本单位的成员进行借阅要通过财务部门负责人的签字,外单位的人员进行借阅时,要具有单位的介绍信以及财务部门的批准才可以,更好的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最后,定期建立备份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要进行定期的备份,将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中,并且要提供一些备份的细节信息,比如备份的时间以及备份的数量等,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对财务档案进行检查,防止会计信息的损坏。

三、结语

第6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会计档案是一个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历史记录,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电算化会计档案广义上指存贮会计数据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程序的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同时辅之以打印输出的各种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等。狭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保存在磁盘、可读写光盘等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档案的查找利用,均可在计算机上完成。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

1、纸质会计档案。指从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也包括应当依法保存的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其他类档案。

2、非纸质会计档案。指包括计算机硬盘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其他介质存储的、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的会计数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和会计数据库。

3、计算机系统档案。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型号、存储空间和外部设备类型及其增减变化;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型号;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与之配套的安装光盘、磁盘、用户服务卡以及用户手册等全套文档资料。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档案比本文由收集整理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外,还包含了电子资料和电子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保存时间短,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受质量、温度湿度、光和空气、磁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易受破坏。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一般为5—10年。

3、档案有特定的格式,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在经过计算机定的编制好的程序软件环境下进行处理,产生会计数据资料,这样会计档案从会计分录,到科目汇总表,账簿都有特定的格式。不同的会计软件或者同个软件的不同版本所导出的会计档案可能具有不相同的格式。

4、电算化会计档案便于管理、分析,可迅速的获得所需结果。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不仅满足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会计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更节约了办公成本,有利于专业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其原始性、真实性易于破坏。电子文件档案在计算机系统中一经被改动,如未作备份,原来档案就被覆盖,内容很难被识别;另外病毒、黑客等日益猖獗的网络环境,也使电子文件信息档案的安全受到严重危害。而纸质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可以通过字体、字迹、图像、印章、纸张等内容来确认。

6、电算化会计档案缺乏直观可视性。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才可以使用。在无特

转贴于

定的平台电算化会计档案则无法打开,这样电算化会计档案就失去利用价值。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档案的重视不够。没有对会计档案设置专员管理使得会计档案的装订,归档都由不同人员完成,工作的分散就使得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达不到基本的操作规范,档案在移交给管理机构时往往只移交纸质档案,而不是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同步归档,影响了档案的整体性,未能达到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缺乏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的相关人才。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目前会计档案管理主要有会计人员兼任,他们掌握熟练的财会专业知识,但是欠缺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技能,一旦计算机及服务器出现故障,就会造成财务数据丢失,给单位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实行电算化以来,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越来越多,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包括存档手续、分类管理办法、使用审批手续、保存期限及销毁手续等内容,以使相关管理制度常规化和规范化。同时,财务软件也在不断升级,与之前的电子档案可能出现不兼容现象,严重影响对会计档案的管理

建议和措施

1、加大软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选择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需要的电算化会计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定期维护,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恶意修改。定期检测已归档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及时做好数据备份防止磁性介质的损坏导致电子档案的丢失或不完整。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

2、加强防范,确保档案安全。会计档案是单位的重要资料,不得随意观看。因此应用会计系统的计算机不应直接连接互联网,如果单位实行会计网络化管理,一定做好内部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确保会计数据不受外部的影响,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单位内部设置防火墙,安装信息网关和安全路由器,设计授权和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信息加密,加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监控等。

3、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素质。由于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会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电算化、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知识,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该针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以便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安全化管理提供保障。

4、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按照《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操作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依据各单位具体的会计电算化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等日常档案工作。

第7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关键词] 会计档案;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04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08- 02

1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而使会计档案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1)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即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

(2)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3)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4)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它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5)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2 当前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档案管理法规不完善

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整套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当今社会,企业经营机制不断转换,经营方式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与之配套的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在内的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和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目前,我国在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档案法》中的少数内容以及不具备法律竞争力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而且一些规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不相吻合,没有专门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会计档案法律规范。在以法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环境下,这显然不能满足推进体制改革和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2 网络的安全隐患

首先,计算机系统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薄弱环节,极易遭到攻击或破坏,如数据易被篡改、软件被修改或破坏、安全存取功能薄弱等。其次,计算机系统的自身安全和保护功能也非常薄弱,网络系统的安全技术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信息易被窃取或泄露、非法增删改,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极大。此外电算化会计系统只有在会计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并发挥作用,会计软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真实、合法起决定性作用。而现在会计软件在开发中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可能存在会计软件处理功能陷阱,或会计软件运行与维护陷阱对系统的破坏性极大。 2.3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自动化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由于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低,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电子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导致不能及时按规定将财务系统中的会计资料备份到外存储器中保存,或不能正确进行电子文档的备份和检查,造成会计资料的假备份,出现磁盘上的标签与电子文档不符的现象。一旦因意外或人为错误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影响电算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3 会计档案管理解决措施

(1)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①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②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③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2)确保会计档案安全。①要完善管理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档案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符合新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权限分级制度,实行岗位专人专职制度,对不同岗位赋予不同权限,在会计电子档案管理中负有不同职责,采取不相容职责相分离措施,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相互监督和约束。健全档案归档、档案查阅、档案目录登记和鉴定销毁管理制度,严防会计电子档案毁损、丢失和泄密。②采取必要的物理保护措施,根据其档案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对于每一备份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最好做异地存放,存放地点还应远离磁场,注意防尘防潮防静电防高温。对这些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文档,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以便在再利用或发生意外时能及时恢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③对传输、存档的会计档案要提供保密功能,最好使用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能对产生的会计数据提供相应的加密措施,即使数据丢失,没有特定软件解密仍不能读取数据,保证其不会泄密。④对保存有会计档案数据的计算机应采取物理上的隔绝,只接入财务系统内部局域网,与Internet互联网物理断开,同时还要严格禁止在相关的计算机上直接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必须用最新杀毒软件查杀完毕后才可使用,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造成数据被破坏。

(3)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知识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①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②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严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还应具备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

(4)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除了建立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外,还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制定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在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的监交人、会计人员、报账员、档案员应同时办理交接手续,并加盖公章,清点会计档案是否齐全完整、账目是否相符,案卷整理质量是否规范。

(5)加大会计档案的监管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以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总之,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会计档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电子会计档案信息优势,提高会计档案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企业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提供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栾彤耀,曲琳琳.如何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J].山西档案, 2006(4).

[2]李新惠.电算化会计档案应注意的问题[J].档案管理,2002(5).

第8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档案管理中,应用了电算化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但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信息数据,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探讨和分析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档案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希望可以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其他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不但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而且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显然,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的档案管理策略中,虽然可以解决在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地完善这些不足之处。

一、会计档案在实施电算化后具有的特点

(一)扩大了存储范围。

在会计电算化没有实施之前,会计所有工作都是纯手工的,手工记账、手工登记账簿、手工记录报表等等。在会计电算化实施之后,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只需要在利用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制作凭证,并轻松打印出所需要的报表,在年度总结会计档案时,只需要直接打印出来账簿就可以。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不但包括所需打印出来的纸质档案,而且也包括计算机软硬盘上的电子数据,同时也包括用户服务卡、用户手册、软件系统的安装等等方面的资料数据。

(二)提高了保管要求。

在对传统会计档案进行查看时,可以直接查看到,不需要利用任何介质。但是查看在磁盘上或者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必须要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查看。因此,在保存电子档案时,由于会受到磁盘和光盘等等磁性介质因素的限制,如果保存不及时或者不正确,那么很容易丢失数据,这些数据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回。

(三)提高了安全性要求。

在磁盘、光盘等等磁性介质上所记录的会计数据,具有不可修改、删除等等特性,因为一旦有电脑黑客侵入其中或者有不法分子企图篡改数据,可以任意销毁或者伪造数据,那么将会给单位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同时,在保存硬盘和磁性介质时,应保存防病毒、防火、防潮的环境中,因此,对介质存储的安全性要求高了。

二、事业单位实施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档案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对制度规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出电子档案的优势,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结合档案管理的特征,事业单位想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会计资料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制度规章,确保档案妥善保管,并完善在资料管理、备份存储数据、维护档案日期等等方面的不足。同时,还需要明确规定出每位工作者负责的工作事项,做到权责一致,从而加强管理档案的工作效率。

(二)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传统的手动化档案管理形式与实施电算化的档案管理形式来讲,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应该明确的是,唯有档案管理者真正提高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档案的效率。简单来讲,事业单位目前正处于积极转型的时期,要转变工作人员过去只注重纸质资料管理的意识,提高对电算化管理的意识,改进电子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另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建立起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室,配备相应数量的电子设备,及时更新和升级软件系统,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稳定进行。

(三)定期检查档案数据。

在实施电算化后,会计档案资料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由于计算机自身的问题,很容易发生丢失数据资料的情况。为了防止档案数据出现丢失或者篡改的情况,事业单位必须要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检查,并且选择一些质量较好的硬件来保存资料,注意磁盘存放的环境应温度适宜,并定期派人检测磁盘数据是否完整无缺。

(四)提高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应注重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唯有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好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在选拔档案管理工作者时,应注重考察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挑选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负责管理档案,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培训,对于表现优秀者进行更大力度的培训和教育,在加强他们综合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同时保存纸质会计档案。

纸质会计档案具有一定的原始性,纸质会计档案与其他档案形式形成了区别。同时纸质档案还具有安全性,与信息化档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纸质档案原件中的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在保密性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要确定纸质档案的保存能够更安全,真正做到纸质档案不丢失、不传递。此外,在保管纸质档案时,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确保其资料保存的期限能够更长。当需要利用纸质档案时,可以能够做到一目了然,不需要通过一些辅助方式,就能够达到档案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档案的使用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施电算化技术管理会计档案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实施电算化技术之后,对档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者,就必须要找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的不足,提高自身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确保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稳定有序地进行。

作者:王丽涛 单位: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

【参考文献】

第9篇:会计电算化案例范文

广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贮会计数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同时辅之以打印输出的各种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狭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只包括前者,即保存在磁盘、可读写光盘、磁带等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如不作特殊说明,下文提到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均指其狭义概念。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会汁档案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它除了包括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外、主要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软件程序及其全套文档资料。

2.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有更多的存贮形式且对存放条件要求更高。它一方面以打印输出的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以磁性介质或光盘的形式存在,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盘上系统正在使用的档案资料和存贮在软盘、光盘等存贮介质上作为备份使用的档案资料。后者受存贮介质质量、存放环境和存贮有效朗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保存不当容易遭到破坏。

3.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

4.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

5.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环境才能再现在使用者的面前,且使用时具有方便、快捷、直观,容易产生一些分析结果,可以对管理和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持。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上述区别于传统会计档案的特点,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除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特别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中软件文档的管理。这些软件文档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必不可少的资料,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和编制的源程序代码,同时一个软件系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没有保存完整的软件文档,系统的维护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受质量、温度湿度、磁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易受破坏的特点。在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在选用保存会计档案的存贮介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介质,存贮介质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档案能否被使用,而纸张的质量只会影响到使用效果; ②对存放在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应写好保护字样,存放在防潮、防热、防尘、防磁的场所:

③对存放往年会计档案的介质应定期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④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存贮介质应定期进行替换;

⑤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定期备份到软盘或光盘上。

3.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易修改且不留痕迹这一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对会计档案进行修改。常用的安全保密措施有:

①用户识别控制,防止非法用户接触会计档案。

②操作日志管理,应由系统自动进行操作登记,建立加密的机内操作日志,监督系统操作,留下审计线索。

③数据存取权限限制,对安全保密程度不等的数据,应给不同的使用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

(2)对存放在软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应至少一式两份分别在会计和计算机操作部门的档案柜存放,以防止某一方面存贮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或单方面修改会计数据。

4.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和软件版本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保存各种版本软件系统的软件档案和相应的磁性介质或光盘会计档案。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可在存贮介质的标签上注明软件的版本号,保存会计档案的介质上标明与哪个版本的会计软件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