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今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中国现代文化发展,高校已经不仅仅只是纯粹的教育机构,而且也是文化中心。高校引领区域文化的发展,不仅只是出于高校的地域性,也出于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很多高校所处的地方文化的领域当中,会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因为所处的环境是这样的,毫无疑问也不可避免的接受到影响,可想而知文化与教育多多少少也会烙下地域性文化的痕迹。所以,高校应该责无旁贷的将这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来。将地方文化列入高校第二课堂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继承、引领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专业分类的特点及其相应教学计划、内容的设置的专业性、单一性的局限,忽视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升,导致了不少理科生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极低,把莆仙大戏剧的文化内容摄入教育领域,可以充分的发挥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广泛性,将会推动地域经济,文化,对发展无疑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机会和挑战。
(二)时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前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西方的现代的大学已经不再是人们所认为的独立于的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成就人生的引航灯和垫脚石。相对于古典大学而言,现代大学已经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历史使命,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发展地方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一种社会历史责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大学的文化、反世俗规的生活方式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常常成为刺激周边社区的载体,同时也是他们赖以骄傲的源泉[2]”。依照这个理论,将地方文化列入高校第二课堂将很大程度上的刺激周边环境,使地方文化一定相应的发展。同时,高校关于地方文化的第二课堂的开展也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文化,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使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将地方文化与高校文化与历史使命相结合。
(三)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向着专精方向发展,十分需要高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地方文化不同,导致的企业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产生了一些差异。广泛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去锻炼自己,充实自己,陶冶自己,这不仅是适应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改进大学教育思想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带动高校人才的培养。为了逐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障高校学生就业,各高校不得不采取措施将地方文化逐渐融入高校课堂之中,而第二课堂是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堂的最好的探索方式和实验的实践基地。所以,高校不仅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而且要在实践中对此给予积极引导,热情为他们提供人力、物力、智力、财力、场所等条件支持,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在双休日的丰富的时间资源,使第二课堂变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乐园和成才的摇篮,不断地完善自我,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与应用型人才。
二、莆仙大剧院在实践育人模式中的应用探索
(一)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书本理论而忽视实践操作,在科研方面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造成我国高校培养地方社会急需实践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3]。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中,同学之间通过进行交流,把自己跟别人的思想汇集在一起,在讨论和深化的过程中,得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把实质性的问题给客观化的解决,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思想通过深入的交流,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心灵的沟通,必然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事实证明,若只有第一课堂的存在,我们永远也打不开学生的思路,只是局限于课内的文化知识的传递,但是如果有第二课堂的介入,可以摆脱第一课堂的局限性,让大学生介入社会,从实践当中寻找知识,寻找乐趣,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体魄受到锻炼,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新模式
一、“基础”课与实现高校职能的关系
“基础”课与高校职能的实现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基础”课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选择、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服务的途径选择、更是文化传承的渠道构建。“基础”课则以思想方面、道德方面、法治方面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为高校职能的实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同时,高校职能的实现,也将有助于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
(一)人才培养的方向选择
高校的首要重任就是人才培养,怎样提高人才培养水准,怎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茁壮成才是高校所以工作的着眼点和入手点。有效地开展“基础”课,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选择。“基础”课的设置,显现出党和国家对培养人才的政治需求,显现出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基础”课对大学生们从思想方面、道德方面及法制方面所实行的教导显示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高校必须要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崇高志向和坚定信念的人才。“基础”课通过分析志向、信念与大学生健康成长、茁壮成才的关系,昭显了志向、信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茁壮成才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导大学生认清历史使命,拥有积极健康的志向和信念。应该说,“基础”课替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方面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选择。
(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高校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大力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基础。任何一项伟大的科学研究都是由人来实现的。所以,科学研究的前提要素是要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常说,人才必须要有德、识、才、学、体。其中,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德”。这里的“德”可以理解为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个性心理品质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必须拥有优良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基础”课也通过剖析与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与苦恼,教会他们如何运用的视线、观念及方式剖析和处理实际问题,这对于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服务社会的途径选择
当代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服务于社会。当代高校要为社会建设服务,最为主要的措施和手段就是培育符合社会和国家发展要求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课则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担负着当代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法治观教育等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通过“基础”课的学习来理解、认可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层面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文化传承的渠道构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主要阵地在文化领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当代高校必须承担的核心任务与历史使命。只有掌握了话语权,才能使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序进行。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识相互交流、彼此交锋、交相融合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复杂且多变,同时经济全球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更通过对爱国主义的科学阐述,传递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从而培养处于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爱国意识,鼓励大学生弘扬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爱国精神。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提出要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当代大学生肩负起文化传承和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历程中,汲取国外优秀的思想与文化,发扬中华文明的精髓。同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校只有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通过“基础”课,构建起文化传承的渠道,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高校职能实现的途径
“基础”课的顺利开展,对于实现当代高校职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与高校职能的实现,这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提升“基础”课的实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高校的职能。
(一)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理想信念有助于高校人才的健康成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渠道,“基础”课应更加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当前,“基础”课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的教育来指引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拥有高尚的志向信念。一方面,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充分理解和把握其重要内涵和精髓;另一方面,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梦想、民族梦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塑造高尚人格。“德才兼备”是成为现代社会中所谓人才的首要条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德才兼备则是作为检验你是否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准。大学生除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批具有高尚人格品质的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识转变为其内在的意念和自觉的行动,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建设者和接棒人,真正使得大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相结合,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完成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基础”课的开设,注重的不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灌输,而是重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传递,来达到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终塑造高尚的人格。
(三)培养公民意识。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才能融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期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现代公民,掌握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知识,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向大学生传授法律意识、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使其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符合当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通过相应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促使大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恪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某个阶段的教育,而是期望通过高等教育,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培养公民意识,对于大学生走向社会,乃至于人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势,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面临的新形势
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受着各类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清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更是切实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二、明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用指导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培养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维护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大学生,开展党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第二,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青年大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解决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不断以科学水平的提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1.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
当代青年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较强,注重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在行为上,追求自主决策;在生活上,追求自立自强;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然而,当代青年学生自身也存在缺点和不足,比如,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等。针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积极跟进、引导,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明白做人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当代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从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尽快成才。
2.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2.1大力开展实践育人工作
针对青年学生喜欢参与和竞争的特点,开展各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实现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互动。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创建和谐积极的育人环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作为教育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授受两者的互动,积极构建生态教育环境,而这个环境的获得,需要高校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有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作支撑,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作载体[1]。
2.3加强网络教育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网络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效率与效益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网络重要性,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因此,应进一步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宣传、教育、讨论等活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2.4深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是由于这部分人群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过低造成的。高校要实现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生有着更加活跃的思想和观念,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未来与希望。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要坚持不断创新,结合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金建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0-12.
进入大学以来我就一直都想着进入党校学习,但是可能由于我的思想境界还不够高,还不够进入党校的标准,所以直到现在我才能够进入学习。 经过党课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得认识了党,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并且增加了我——一名积极分子积极加入中国共 产 党,成为其中一员的决心。
我在组织上入党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在组织上入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但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作为学生党员首先应该是普通党员,应该用自己的言行表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是有共 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今天的学生党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我觉得应该包括一下几点:
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大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勤奋刻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同时,还要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经验,乐于帮助有困难同学。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一个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地处理形形的问题。总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刻苦学习、钻研,并有所创新。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但是真理是不变的,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适应复杂的社会。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周围的同学也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就指的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不显眼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因为同学们对党的最直观的认识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党员特别是他们身边的学生党员来认识的。一个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我们作为学生党员要十分重视发挥自己身为党员的作用,以此来影响周围的同学。大学生党员应作为党的代言人,大学生的带头人。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对学习刻苦努力,对工作有创新精神,注重思想上的学习,全心全意地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
关键词:献身使命 国防生 军人价值观
“献身使命”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生践行使命、履行使命的重要精神保证。“献身使命”是国防生对价值取向的升华,是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是新时期赋予国防生的特殊品质要求。筑牢国防生“献身使命”的精神长城对于加强国防生政治思想教育建设,提升国防生履行使命、践行使命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清献身使命,国防生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胡主席已明确指出: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1]献身使命是革命军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等政治品质的集中体现。认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2]只有在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是我党我军奉行的不变宗旨,因此,献身使命也是一种保卫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作为国防生应当始终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作为内心的追求,更应该将保卫人民利益、稳定社会和谐作为行动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同时,应当自觉维护公共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坚决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经常性地组织国防生开展在交通要道执勤站岗、重大活动维稳帮扶等活动,让国防生在行动上确保了为人民创造安定的生活氛围的同时,在思想上提高理解献身使命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方式。
二、实践献身使命,国防生需要“前无古人,后需来者”
献身使命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未来的军事实践者,献身使命在其践行誓言、追求理想、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有着特定的意义和重要性。
使命,意为奉命去完成任务。[3]使命,代表着一份庄严而厚重的责任。无数的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对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思想追求书写了中国人民军队历史中不朽的篇章。
而如今喊着“携笔从戎,报效国家”口号的国防生们面对当今复杂的全球时势,更应该通过学习先烈们不辱使命、献身使命的精神去实践许下的誓言,真正懂得有付出才有收获的真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国防生认识到他们的付出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定;通过野外训练的方式,充分将国防生中蕴藏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出来,使其凝聚到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上来;通过参观革命遗址,把献身使命作为崇高的思想境界去追求,从而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国防生的使命。这样,才能以一名合格的准军人去迎接毕业后的军旅生涯。
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社会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起了21世纪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性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国防生作为大学生的一员、未来的部队军官,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尤为重要。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是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的。” [4]而军人追求的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的唯一宗旨。国防生身处于利益冲击的当代,价值取向有可能会走偏,也许会在献身使命的过程中产生迷茫,对价值思考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培养国防生思想品质过程中,可通过组织国防生看有关革命军人献身使命价值追求的电影或听有关的事迹讲座报告,提升国防生献身使命的价值,使其不受外界的干扰。
三、培养献身使命,国防生需要“知行合一”
“对人民军队来说,使命至高无上。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是在献身使命中体现的;我军的凝聚力,是在献身使命中形成的;我军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献身使命中确立的。”[5]国防生,未来的军队建设者,如何培养国防生献身使命的意识理应成为国防生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要让国防生献身使命意识成为国防生的精神追求,让国防生献身使命意识成为国防生的素质要求,让国防生献身使命意识成为国防生的日常行为准则。随时掌握国防生的精神追求,通过课堂上正面的理论灌输,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献身使命意识成为国防生崇高的精神追求。通过开设献身使命的荣誉奖项,提升国防生对献身使命的认知,将献身使命教育当成是国防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让国防生自觉地将献身使命作为其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制定国防生日常行为准则,将献身使命纳入准则的内容中去,让国防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献身使命的教育。久而久之,国防生会很自然而然地将献身使命当做其行为准则和生命行为的一部分去努力地践行,从而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鲁旺雄 党课教育[J].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夏征农 陈至立 辞海.2009。
[关键词]创业教育 中国梦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朱亚宾(1985- ),男,安徽芜湖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石一(1978- ),女,安徽芜湖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JY03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02-02
创业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创业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更是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实现“中国梦”,高等教育是领航者和助推器;实现“创业梦”,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因此,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助推“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998年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举行,大会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成为求职者还是创造者,这不完全由个体决定。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促使更多的求职者转变为创造者,因为工作岗位数量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人口增长(包括大学生数量)速度。高等教育作为传授人类文明和生存技能的载体,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存在。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创业素质应该成为公民基本素质”。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传统高等教育倾向于培养求职者的教育模式逐渐显现出的诸多问题,世界性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就是传统守业教育弊端的社会表现。欧美是最早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创业教育实际成效的地区,其中又以美国为典型。美国将创业教育作为契机和载体,实现了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以及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成果促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创业教育“中国化”的意义。
1.创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着眼于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从国内发展视角看,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部分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者,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从国际发展视角看,经济全球化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满足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竞争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更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传统高等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属于较为保守的教育模式,侧重于教授学生如何去寻找工作,缺乏活力和创造力,一旦遇到求职失败后很难实现自我就业。自我就业问题出现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就开始反思并进行改革,但是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所谓创业教育,即“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还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创性”“首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关键词,这些都是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核心。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而这也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追求的价值目标。
3.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这正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归属。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基本需求。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流水线式的人才队伍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脱节,这一方面减慢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大学生求职首先基于第一层生理需求,然后再逐级发展。但就业难问题使得大学生很难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马克思曾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从个体角度看,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自身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素质。由此可见,致力于创造性素质培养的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态文化;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同志饱含感情地说:“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我们为子孙后代所做的一项庄严承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报告的专题之一,可见其重要性。生态文化问题,是由于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严峻挑战,以及这种挑战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提出来的,是人类的新问题。生态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生态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创新,更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题。
一、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类当前存在的问题,表面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实质上是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人类在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日益成为“生命的孤独者”,为了拯救地球,挽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伴随着大学校园日益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大学理应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
(一)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生态危机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引起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课题。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党和政府不断地提出具体的发展方针、改善政策,但是如何更加完善地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为基础,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的生态价值体系,提出明确的生态建设的理论,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
马克思曾在一百多年前便对人类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发出过忠告:“文明若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在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生态危机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包括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使人们在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观念。
在大学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非常必要,因为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生态文化则代表了旨在摆脱生态危机的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场合思想库的现代大学,理应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二)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文化概念,西方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提出来的,我们可以从广义理解文化的含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文化概念,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体现,人类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和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的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从而从大自然整体出发,把经济文化和伦理结合的产物。
人类文化由传统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必将引发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人类精神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处于这一变革中的大学校园,不可回避地面临全新的文化选择。因此,以生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和因子良性互动、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交融的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促进整个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是大学文化良性发展和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和必然选择。
(三)“生态”理念是当代大学之办学必要理念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中理应包含着生态,现代大学培养的现代大学生都应当拥有广博的生态知识、健康的生态思想和丰富的生态情感。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创建“绿色大学”,正是这一生态办学理念的体系。《中国教育报》在2012年2月29日专版中大力倡导了“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要发展以健全机制的重点的活力教育,打造以创建低碳、绿色校园为标志的生态校园,实现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受人尊重为夙愿的幸福师生。
《中国21世纪教育议程》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联合发起了环境教育项目“中国绿色教育行动”。1998年王大中先生在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研讨会上,提出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师范工程熏陶人等主张。这里提及的“绿色教育”,是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的一种方法性理论或目标性概念。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其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着自己的生态。
二、推动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生态文化理念推进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便是在整个社会和自然空间的大背景下,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整体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人的个性,达到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性发展、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发展,进而达到整体可持续发展。
(一)营造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大学的教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提供精神养料的和谐文化氛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风、学风、师生精神面貌以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潜移默化和持续终生的。我们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要运用各种因素来营造好影响师生成长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如果一所大学历久积淀的虽然不见文字却弥漫于校园时空的舆论氛围和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用无穷,这种校园生态环境和氛围无疑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大学必须致力于和谐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借鉴历史和现实社会大系统各种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营造生态文化校园环境的工作古已有之,古代的书院就大多建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之处,目的是“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于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大学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大学校园应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格调清新、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积极进行生态文化教育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亲生”与“共生”的关系,把宇宙万物看做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构成性存在,在人类这种必须做出的大转变中,教育是大有可为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正确他人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
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大学校园必然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风气、奋发进取的精神氛围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文化氛围。成功大学的最大成功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校园的一切才变的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生态文化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对大学生加强生态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培养、加强环境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促进高校生态文化建设水平。
大学的生态文化应当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工程,应当包括制度措施、组织管理、学科构建、课程整合、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大学的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个部分都要相互配合、紧密衔接;大学的生态文化教育又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不可缺失、不可忽视。
(三)构建兼容并包的学术生态
大学是传递和探究知识的机构。她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和批判现存的知识,探索新的知识。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大学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
大学应具有良好的民主学术氛围、科学研究和理论探讨。大学同宇宙,大学和它的名字一样,探究宇宙万物,大度包容,容无止境。为了固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新世纪的大学必须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应该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生态中的核心的生态因子,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一些创新观点在提出之初,不会横遭一些所谓学术权威的质疑和反对,只有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真正践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洪堡在19世纪之初提出学术自由理念,促使德国大学成为当时世界大学的中心;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北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匮乏,就会淹没学术追求,创新活动就会衰竭。新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应该是富有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大学生态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辐射力度
当今时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今天社会开放已经打破了社会系统间的封闭性,我们不能再从校园本体孤立地理解校园,大学校园已经融入到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学术生态平衡,还应促进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一方面让大学生应成为知生态、懂生态、热爱生态、践行生态的人,另一方面让大学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工作,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特有的辐射功能,努力使其成为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高校可以看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环保社团的引领作用、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促进生态文明网络社区建设,有效利用高校的特色资源,以高校的寒暑假及“五・一”“十・一”小长假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而且,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的辐射力不断得到加强,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本身也是校园加强社会辐射力的重要条件。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态,是新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固然要依靠现代化的物质生态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浓郁的人文生态成长的气息。一所名校让人折服的不仅是标志性的建筑,更是标志性的理念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7.
[2]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07,(2).
[3]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5.
[5]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6]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6.
[7]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泰山出版社,2010.
一、树牢一个志向,就是牢记历史使命,立志做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结建国后发展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各项事业高歌猛进、蓬勃发展。展望今后的发展路程,又靠谁来接替前人传递过来的胜利火炬,让我们党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依旧一路高歌永向前?当然靠青年的一代。而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精英和骨干,这付重担自然而然地要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膀上。总书记强调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更说明,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必须责无旁贷地牢固树立这样一个志向,即: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关注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年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一大热点,社会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目前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多是80后的独生子女,而且是在各方面百般呵护中长大的,经历的顺境多坎坷少,自身优越感比较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历程。经历了一场特大的汶川地震,经历了一场圆梦百年的奥运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实际考验,社会上的各个群体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从而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说明,我们这一代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完全有能力大展宏图,迎接挑战,推动改革开放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前进。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命运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尽量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并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强化“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成才意识”。做一个有抱负、有能力、对国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人
年轻人上大学,为的是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为社会进步服务。同时能在其中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我能量,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锲而不舍考大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现时下的大学生,由于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加之又在较为封闭的校园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使一部分同学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习惯,把自己置于大千世界之外,对校同外发生的社会事件既不去接触又不去了解。这样做不仅有悖于我们上大学的初衷,而且也有悖于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对我们的重托。在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更新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必须要做到面对世界强化“忧患意识”,面对历史强化“责任意识”,面对国家强化“成才意识”。
强化“忧患意识”,就要使我们在世界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为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去奋斗和拼搏。中华民族历来勇于进取,然而,历史的竞争却是无情的。对此,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先觉,把“忧”的东西考虑到事前,致“患”的因素时刻于心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责任意识”,就要使我们大学生们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奋斗和拼搏。有句古训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国家为我做了什么,而首先要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这些哲理名言都道出了“责任”二字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最主要体现出的还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大学生共同需要的。
强化“成才意识”,就要使每一位大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增长能力、早日成才。大学期间是人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阶段。“天生我才必有用”,“优胜劣汰见高低”。总理在中国政法大学殷切希望大学生:“学生必须首先要懂得社会,懂得国情,既要学好理论,更要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三、把握“四种关系”,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信仰与理想的关系”、“品行与道德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一个善于驾驭矛盾、化解矛盾的人
大千世界,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大学校园亦如此。如何在矛盾众多的社会里学会“游泳”,面对矛盾遇事不惊、游刃有余?这是我们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1.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分清主次,社会为主,个人为次。一个人生活在社会,自然就要服从服务于社会。然而社会又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要掌握这样一个辨证的法则:在努力实现个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又要发挥人的独立性,发展人的个眭;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为社会的进步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又要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尽力发挥个性,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挖掘出来,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人生的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
2.把握信仰与理想的关系,指的是如何把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一致起来。一个是人的精神支柱,一个是人的动力源泉,二者携手并肩,相辅相成。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都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大学生在高校深造期间,是设计人生、规划未来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信仰和理想,从根本上就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认真予以对待。
3.把握品行与道德的关系,就是要明确怎么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风华正茂,热情高顾虑少,但遇事也往往容易冲动走极端。尤其是当今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表演的角色纷纭复杂,人性
中的各种成分交织在一起,很容易模糊我们青年学生的视野,使我们的思维产生迷惘困惑。因此,我们必须真诚地面对社会,切实把握好“品行与道德”所涉及的做人规则,真正做到善恶分明、遇事大度、博学勤奋、品行端正,以展示当代大学生崭新的时代风貌。
4.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着重要解决好自身的“梯次转化”问题,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当今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知识大爆炸”。因此,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还要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掌握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批判的精神和处世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彰显“三种精神”,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孝忠仁爱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做一个传承民族精神、无私报效祖国的人
强调在大学校园里彰显“艰苦奋斗精神”、“孝忠仁爱精神”、“甘于奉献精神”,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上的缺失提出来的。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的“独苗”,从我个人细微的观察中发现有不少同学对“艰苦”是陌生的,论“感情”是淡薄的,谈“奉献”是有条件的。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们必须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座右铭,不断更新和加强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人民意识,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传统精神自觉的传承者。
彰显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物质生活的转型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具影响力的变革,长期的生产力变革与建设历程也赋予了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传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大学生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但一些同学在这方面却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大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个性强,献身精神差,面对艰苦的条件打“退堂鼓”,少数人甚至无大志,贪图安逸无所追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艰苦的岗位往往能够考验和锻炼人才。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人也是难以奋发有为、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
彰显“孝忠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即对父母要孝。古人云:“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心一片动天下”,这些说的都是孝心的重要性。身在校园,仍在求学的大学生不但难以从金钱上回报父母,而且父母仍要用血汗钱抚养我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应当理解父母的苦心,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和健康成长来报答父母。忠,即对人民要忠。在大学生来说,则表现为对普通劳动者的深厚情感,选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情感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一个聪明勤奋而且忠诚于人民群众的大学生就一定要有所作为,把为人民谋幸福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奋斗动力。仁,即对社会要“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生要把自己融入社会里去摔打、去历练,学会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开朗、豁达、理解、宽容的人格,更好地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以赢得社会的接纳,赢得与他人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机会。爱,即对国家要爱。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条,大学生更是如此。
彰显“甘于奉献”精神是一种人生的崇高精神追求。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无不把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登上一个新阶梯。”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当前我们国家实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使命,为每一位大学生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自觉地把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孜孜以求,把与祖国共奋进化作每一天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五、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刻苦磨练,全面发展,做一个德才兼备、积极创新进取的人
今年9月17日是“第16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我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积极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巩固国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一、广泛宣传
9月17日,**副院长在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讲述了“国防教育日”的来历,并提出:大学生要增强国防意识,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鼓励大家:一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二要观看新闻,关心时事,关注时局。三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长大投身祖国建设做好准备。院领导的动员讲话为本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也增强了同学们男儿要当兵固国防的意志。
国防教育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了两场关于国防知识、国防形式的报告会。
各系自行组织安排在“国防教育日”前后,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形势,并结合国内外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召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主题班会,介绍当今军事格局及周边基本态势,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统一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意识。引导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普及国防知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优秀国防教育影视片并写好观后感。让学生相互交流对国防知识的认识,从而整体提升了国防意识。
二、营造氛围
学校通过升国旗、课间播放革命歌曲、观看影视资料等形式营造氛围,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支持国防建设事业。
利用我校广播台、记者队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的普及。
利用我校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微信平台、微博进行专题专栏宣传和各级院级组织宣传部以“抗战胜利70周年和国防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海报形式进行宣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把国防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兴衰得失以及当下的国际形势和时事动态,有效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每个学生组织宣传部以海报形式宣传国防教育。突出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的主题,突出国防法规的宣传。我院还开辟专题专栏宣传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新修订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重要法规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在空闲的时候更加了解国防,关心国防。
我院还在第五教学楼一楼开展关于国防教育的艺术展览。同学们积极展现自己的才能,用画笔把我们国防教育主题突出的生动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