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第1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技术;经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01-04

知网现有关于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12篇。其中,有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2篇。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浙江工贸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职业教育具有体验属性。现有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着力点大多在职业体验的作用、方式、途径、运用等方面,有的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有的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法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还有个别研究的内容在名义上触及到职业体验的内涵。然而,既有研究没有指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理论依据,也没基于实践并按定义的逻辑范式客观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多元价值。在体验教育风靡全球,就业导向、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次提及实践问题、校企合作、做中学、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工作来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忽视高职生学习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现实格局下,研究并揭示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完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为其后续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奠定逻辑基础和确立出发点、根本、方向、目标、内容,有利于为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理论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逻辑学基础

概念的内涵是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即概念的内容,也即概念指称的客观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同一个事物有种多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反映就有不同的内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事物特有属性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是客观存在的,是认识的对象,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存在于思维之中,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认识的内容时,才是内涵,两者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内涵通过定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项)=定义项即种差+邻近属概念的方式来明确;定义需符合四项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反映同一类对象且外延相等;定义不同语反复、不同义反复,不循环定义;定义不能否定;定义需准确简明。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需要按逻辑学的要求规范定义。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哲学基础

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和认识所必须不断扩展的新信息。哲学强调只有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基础、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从客观对象获取信息的物质手段、获得并发展对信息加工的思维能力,包括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对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深化的作用,对理性思维之逻辑规则形成和检验的作用等。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不断扩大可供自己认识和利用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因此,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没有职业体验这种实践,就不会有高职生对技术教育的真正认识,不理解职业体验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职业认识。

(三)职业体验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换言之,能为完满生活尽到重大责任的教学科目如职业体验是合理有效的。杜威博士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生活乃指人类的全部种族经验,其中包括职业。其“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论断,是高职生职业体验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产基本技能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的基本常识,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一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此经验自然包含高职生职业体验,高职生职业体验自然也是新知建构的基础。

(四)体验学习理论

经验是体验的情感和认知两要素之一。人的整个认识历程真正的进展在于个人经验与自我深刻反省的同时并进。因为一切认识都在于经验与思考的结合。认识的广度决定于经验的广度、经验被反思的度。体验学习是指个体从亲身经历或他人的经验中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教授在其《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具体体验一体验反思―形成概念、规则一行动实验一新的具体体验的学习循环过程。教育跟时代、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是单纯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织着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科学认知、精神成长的过程。刘惊铎教授提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把体验类分为“亲验活动”和“想验活动”;体验教育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独特需要、特色发展。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

根据上述理论,综合运用性质定义和关系定义两种范式,对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可作如此定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生基于职业规划和个性发展,亲历企业对职业中的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情感主导的系统认知与验证的活动。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如下主要属性。

(一)技术性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将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发展思维、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精神、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包含:技术的物质形式,如工具、设备等手段;人们操控、运用技术物质形式的方法、技能、程序、经验、信息等,通称为工艺。从教育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发达国家技术学院和产业发展演进阶段的对应关系、我国人才需求的类别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定位上看,高职教育都不应是一种培养肢体技能主导的人才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和特征是关于技术的知识、概念、原理、规程、标准、法规等的学习,技术技能的训练,技术经验的积累,实质上应是一种技术主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为了掌握生产技术的基础及科学,技术学的基础的教育。“UNESCO《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认为‘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二)教育性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人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生活必需的确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科技追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追求的是人变成真正的人,借助这种精神的转变,人们能掌握导致毁灭的科技,挽救我们的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高职生职业体验作为教育方式,首先也应使高职生逐渐成其为人,让其在逐渐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其教育属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性

职业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合于伦理的专门业务和相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正当的职业生活,对于人们形成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选择生活道路和培养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作用。高职新生职业体验目的是通过在真实的企业职场中亲身经历、实践来体认职业。职业体验的对象正是职业;职业体验内容主要是纵贯职业生涯各阶段,横排职业生涯每阶段各个专业相应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体验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真实、切身地感性认知相应行业发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环境、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获得职业表征;同时,也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去感知胜任相应职业应具备的主观条件,感知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及其相应的责任体系;职业体验可检验、校正和分化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混沌设想。总之,高职生职业体验是高职生对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等基本状况的体验。这些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性质、对象和内容等足以说明其具有典型的职业属性。

(四)实践性

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历史的感性客观物质活动,是对人类自身社会历史活动本质的概括,包括天文观察、社会调查等探索活动。实践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客观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异于主观范围内的意识活动。能动性,实践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按照客观规律有目的地改造、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异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总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上进行并受其制约的,因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有限活动。感性,即直观的形象认识,感觉器官的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融入个人感情的主观判断。以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即表象。感性具有特殊性、偶然性、盲目性,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高职生职业体验具有明确的感知职业要素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的目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感觉性。因此,它具有实践属性。

(五)情感性

体验是人通过对一种对象、情景或事态的经历,在其深刻的意义内涵中把握生命和存在的本质的原始意识过程。体验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直接性和心灵震撼性。作为教育学概念,体验是在对事物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所感受的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是一种能生发与主体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体验把握的对象不仅是客体认知,更是对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关系与主体内心感受、情绪的把握。相对于可能只是对客体的真实客观了解的经验而言,体验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经历若仅有情感只是一般的情感,若仅有意义只是纯粹的认知性理解,体验是情感和意义的统一。高职生职业体验是其亲身经历真实职业情境,其全部感官都能对应地接受到直接、现实、客观、切身、多元、系统、感性的刺激,必然获得相应感受、产生相应情感并生成有关职业要素、职业教育等意义,同时形成价值判断。高职新生职业体验具有鲜明的情感属性。

三、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研究的价值

(一)确立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的基础及其指称物

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即其质的方面一旦被界定,则其量的方面,即其范围也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外延就被确定了。同时,源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共同特征,即表现高职生职业体验内在特殊本质的可观察、可识别、可测量的独有征象、标志也就能予以确定。根据逻辑学的概念特征,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完整概念就被确立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一旦被确定,则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在本质、外延范围、外在特征都被确定,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质与量被确定,高职生职业体验所指称的事物也就确定了。此外,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揭示了在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揭示了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里面所包容的东西、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也就确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在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其从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便于人们确认和区分什么是高职生职业体验。

(二)奠定正确职业体验观和利用职业体验规律的基础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能准确揭示甚至反映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本质属性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准确发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使人们能正确地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同其他事物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对于高职教育其他因素的效用的性质、大小和缓急等,促成人们形成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事物联系包含同一事物构成要素间的内部联系和不同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在关系定义范式下的概念的内涵,明确地揭示了概念内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主要联系;不同事物概念的内涵分别揭示了各事物的本质属性,据此可发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这就从思维角度把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事物内部要素、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了。同样地,职业体验概念的内涵为人们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这一事物构成要素的联系及其同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奠定了逻辑基础,也就为人们正确认识与利用同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关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三)奠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的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有机组合就涉及了另外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判断又是推理的要素。显然,概念既是判断的基础,也是推理的基础。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中的“事物”及其“本质”等都离不开借助语词进行指称的概念。由此可见,概念是各种理论构建的基石。而概念的内涵又是概念整体的基石。因此,概念的内涵是理论的基石的基石。类似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是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与构建的终极基础。准确界定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对人们开展相应的后续理论研究工作能起到奠基、导向和规范作用。

(四)科学指导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明确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运行的本质、方向、目的、目标、内容、任务及其外部联系、价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进而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方针、政策、规划、制度;有助于明确在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中究竟应该做什么、做多宽、做多深、怎么做、为何做、期望的结果标准是什么;有助于正确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结构和有效利用其功能和作用等,合理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同环境因素如同高职教育特别是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之间内在本质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联系。有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课程界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控制、课程评价。有利于人们就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实践协同工作开展分析、探讨、交流。因此,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为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职教人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第2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舞蹈的本质以及舞蹈美育教育的作用,但就现阶段大学舞蹈美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效果依然不尽人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连贯的形体表达方式,它更是一种深刻的写照与反映。舞者通过舞蹈可以将一些场景传递给观众,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附带着的还有舞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这一层次对舞蹈的内涵进行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代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舞蹈的表层,即花费大量的功夫在训练学生的形体上,对于情感融入以及内容表达方面,却没有对学生灌输一些重要的知识,没有进行一些有效的训练,这也是导致现下人们盲目认为舞蹈就是美这一理念的根源之一。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学生又会受到反作用力,在大家都认为舞蹈形式美比较重要的前提下,他们也就不自觉的开始向那个标准靠拢,长此以往,舞蹈美育教育的发展堪忧,所有的舞蹈都进化为一个标准,我们可能再也感受不到舞蹈原汁原味的冲击力。针对这一现状,今后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发展道路究竟在哪里,大学舞蹈教育工作者们究竟该采取哪些措施促成大学生的舞蹈美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笔者结合一些成功舞蹈教学案例,简要的谈谈自己的看法。现下人们对舞蹈的审美标准有偏差,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是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商品包装过度的时代背景下,逐渐的忽略了舞蹈的本质。因此在对大学生开展舞蹈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舞蹈的本质和内涵,并且多在这方面下工夫,让学生在骨子里接受舞蹈的根本,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一旦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其今后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自然会从不同的角度对舞蹈进行不同的评判,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除了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涵和本质之外,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舞蹈美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在学生基本功已经比较扎实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合理表达以及阐述,即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自身的内心情感,并且用连贯鲜明的舞蹈动作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观众。要达到这种水平,教师在进行舞蹈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对音乐故事的内涵进行仔细的讲解,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加以体验,实际上是学生正确舞蹈审美理念形成的基础,只有在领会到作者情感的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将舞蹈动作连接起来去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卷,而不是在舞蹈动作编排好的情况下再去补充情感部分的内容。就普通高校的舞蹈美育教育而言,如果不是舞蹈专业的教学,普通专业的舞蹈教学实际上发挥的就是陶冶情操的作用,在这些专业中,舞蹈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是最大的。这类舞蹈美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灌输相应的审美标准,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舞蹈,感受舞蹈。上文中已经在多处提及过,普通观众对舞蹈的唯一审美标准就是“美不美”,如果在舞蹈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的本质,那么以后他们就不会再从肤浅的角度去看待舞蹈表现,他们开始能真正的读懂舞蹈;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就是他们的专业技能,他们今后所要做的是将舞蹈呈现给观众,如果他们自身都无法领略舞蹈的本质,做到完善的表达,他们又如何能使观众看得懂呢?

    归根结底,实际上发挥作用最为巨大的还是舞蹈教育工作者们,学生舞蹈审美理念的形成,实际上多半会受到导师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舞蹈美育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高雅生活方式之一。但是就现阶段人们对舞蹈的审美理念来看,与舞蹈的本质实际上是相违背的。大学生对舞蹈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理念,只是简单认为“美即舞蹈”而忽视了舞蹈的本质的话,不仅会滞碍舞蹈的发展,同时还会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当代大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这一现状,相关教育工作者们在开展舞蹈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舞蹈本质的教育与救赎,从而促进舞蹈这一艺术的长远发展。

第3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性;文化传播

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它的运作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律,同时它本身也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调整研究视角,拓宽工作思路,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把握其文化特性

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它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规定着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表现为思想和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在广义上指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诸形式,狭义上指直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和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从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此外,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也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它决定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统治阶级总是把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文化提升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标准对社会文化进行取舍与整合,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文化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归属与价值认同,最终达到政治忠诚和思想同一,而意识形态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运作(选择、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其文化特性

与其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其本质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传授知识需要理性的加以把握,而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则需要情感与理性的同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如人文知识的积聚并不能必然地上升为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在教育中发挥其催化导向功能,通过情感的体验、渗透和转移,使教育双方在情感上交融,理性上认同,达到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沟通与传播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是人,但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存在物。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表达等都与社会文化系统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构成人的思想观念体系最基础、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其本身就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其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内涵与社会文化内涵的统一。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内涵,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其内在价值依据,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要求和灌输开展教育。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统一社会思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功能,扼杀了教育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也随之进行转型,正在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但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思潮相对分离、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把其转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一般准则,又要对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扬弃与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其意识形态内涵前提下,不断增强其社会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与享受,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互动和文化扩散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因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增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强化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选择

第4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这个概念来看,新课程对语文的理解更加偏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习课程中设置的语文课,它代表的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语文,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称,它不仅代表一门简单的语言课程,更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预设和生成。

一、辨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目前对于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不外乎两种观点: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第一种观点只关注语文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特征;第二种观点过于注重语言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又忽略了语言的外在形式。我个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符合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的教学,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来实现。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另外,古人也早就提出过“文以载道”的观点,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也基本是围绕着文本内容的内化来实现的。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语文不仅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力求达到语言、思维和思想的整合与统一。

二、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通过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辨析,我们目标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认识、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化”教育,更是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入语言文字的“精神化”教育。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心灵和人格的熏陶作用。

1.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加强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训练环节。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的时候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优点是学生熟悉汉语,接受起来不会很困难,弊端是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设置了“听国学,诵经典”的环节,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来吸引学生,通过反复地听、读,让学生接触一些精美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内化,形成扎实的语言功底,这些大量的美的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语文素养。

2.加强文化情感的陶冶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环节,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凭借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强调语文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要依靠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构建。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祝和斌.新标准 新境界[J].中学语文,2003(15).

第5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职业中学 语文课文 自然美 审美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天山景物记》),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可以说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创造美的才能。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先必须了解自然美的内涵及课文这个特定环境中自然美的本质,然后针对它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教育。

一、 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

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形态,需要读者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

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1)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2)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3)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 令人心醉,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1)由景理情。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

(2)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

(3)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

第6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ying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at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otiv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n the campu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train high quality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关键词:心理学;中医文化;中医类高校;内涵式发展

Key words: psych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connot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05-02

0 引言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系统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图示和实现路径。中医药高校不仅要培养中医人才,更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中医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今后中医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现代中医药类大学的功能应该担负起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

1 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最终要靠师生共同努力,落实到人这个行为主体上。而文化正是人们思想、信念及行为活动的结果,反过来,文化又会对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文化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由此,在中医药高校重视中医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知识层面传授给中医药高校学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中医药高校生在思想、信念上对中医药文化信仰,在中医药高校率先树立起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首先要让中医药高校的学生自己要树立起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传承中医精神的中医药工作者。

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核心问题是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中医药物质文化建设、中医药精神文化建设和中医药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中医药院校树立起完整的中医药文化形象。由此,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用人文环境吸引人,用心理方法塑造人”。中医药校园文化是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以中t药院校师生为主体,以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企业为载体,以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中医药时代特点和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完善中医药产业产学研体系,制定运作程序,形成“中医药教学质量立校、以中医药精神育校、中医药科研兴校、中医药文化强校”的局面。可见,建设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2 着眼于现代中医药高校的功能,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

2.1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在知识技能上要过硬,更重要的是中医药人才的心理素养要高。中医药人才不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的重任,因此人格和谐,有稳定、健全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对事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中医药高校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乐观积极的态度中,首先是要培养中医药高校生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要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所学的中医药专业,并且坚信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这种热爱之情不仅只表现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在日常点滴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

所谓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就是能胜任自己的医务工作,能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病救人,这也涉及到医患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不仅要救死扶伤,完成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让病人信任中医,在治病中对中医产生热爱之情,这就需要中医药工作者自身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自身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情,才能用这份热情去感染病人。所以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绝不是仅仅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人格和谐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具体可尝试如下做法:

一是结合心理发展,在中医药专业课中穿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多地了解一些相关的典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树立起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在接下来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才真正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才能发自内心的从老师要求掌握中医药知识的要学好转变成学生自己认识到的必须学好,以此热爱自己的专业找到人生的目标。

二是要考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个性教育的作用。每个个体具有下列发自的独特表现,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心理健康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可照搬,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入手,塑造适合其个性的和谐人格。这就需要不仅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更要关注每位教师,了解师生各自的特点,在针对性的教育中,也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传播。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最终要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一个人格的塑造过程的一点一滴造就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哪个老师能手把手教会的,必须通过师生互动中自己体验、认识才能得到提高。

三是要重视情感手段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关爱当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对中医人才的期望,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神圣感,这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才能更加自觉自愿,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更有保障。多组织一些义诊活动和中医药方面的宣传活动,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手段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及时跟广大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综上,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在与中医药高校中t文化的构建,中医药高校中医文化的构建取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学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格健全和谐,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2 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要利用各种实体,中医药院所、中医药工厂和中医药公司以及中医医院,调动各界力量与中医药高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达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中医精神在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课堂上和课堂外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并以社团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传播中医药教育的功能,发挥师生和朋辈之间互动影响,将中医药高等教育融入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达到中医药高校文化与各中医实体文化的契合与提升,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3 扩大中医药社会服务

中医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中医药高校师生队伍服务社区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广泛开展以中医药高校为主体的中医药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中医药高校师生的专业素养,反过来以中医药社会服务为导向,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4 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倡导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同时,把心理健康问题并重,健康和谐的人才能在思想行为方面建构出高尚的文化氛围,反过来积极向上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可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所以内容和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要正确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效应。用心理学方法塑造人,不仅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创新理念,不仅重视中医药文化现象,更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主体,以此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1-8.

[2]卓勇良,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M].今日浙江,2012(14):36-37.

[3]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4):111-115.

[4]郑磊,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28-33.

[5]康德武,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10):1449-1552.

[6]高月,关于大学内涵发展的思考[J].辽宁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6):62-64.

[7]罗莎,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J].学理论,2014(6):175-177.

[8]王廷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79.

[9]石云山,让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J].教育,2015(15):53.

[10]田飞达,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和实现方式[J].考试周刊,2014(47):159.

[11]王智勇,协同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1-12.

第7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人是个体、群体和类三重属性相统一的实现存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求人在类性、群体性、个体性这三个方面都能得到合理发展。[1]从人的三重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从人的类性上看,人是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存在,人的生存和繁衍活动客观上要求人同自然界发生关系,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应当表现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中。具体地说,在当今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空前的紧张状态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能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福祉。第二,从人的群体性上看,特定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的国家、社群、文化等特殊群体中的人,因而人的发展要表现在人处理同其群体内部和其他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本质的充分实现,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体现在一切社会关系中,要求人在一切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本质。具体地讲,人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具备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第三,从人的个体性上看,特定的人具有独立的价值,具有个体性的禀赋倾向和特征,具有自由自觉性和自主性。个体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对理想生活的构想。这些独特的需要与目标构成了个体独特的幸福要素。因此,从个体性出发,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当包括个体本质的实现。由上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同时也指向人本身的存在和福祉,因而是以人为本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与联合国“发展权宣言”中对发展的相关界定是一致的。根据后者的界定,“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发展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整个人口的福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每个人享有参与、贡献和享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从而使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够充分实现。[3]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这种阐释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能处理好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同他人的关系,以及很好地自处。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显然个体需要接受某些用于协调这些关系的价值和规范。这些价值和规范就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首先,从类性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能处理好自身同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人对自然采取一种关怀和友好的态度,而不仅仅是索取、开发、利用和控制。正如PhilipCafaro所言,“控制自然是一个傲慢自大的表述,它产生于人类的生物学和哲学不发达的时代。那个时候假定自然是为了人类的方便才存在的,我们现在还在征服思维下讨论问题,我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人类前所未有的挑战,去证明我们的成熟和精通,不是对自然而是我们自己。”[4]在传统社会中,对自然的这种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不构成道德价值和道德要求,但在当今严峻的生态危机背景下,把这一要求纳入道德教育的范畴显然是合理而紧迫的。因此,对自然的尊重和友好以及与此相关的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教育就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将中国传统的“敬”“仁”“俭”等作为与关怀自然相关的美德教育就具有积极意义。以敬德为例,这一美德要求我们“无论是对自然还是人事,常怀虔敬的态度,尊重和认可自然内在价值,尊重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5]其次,从群体性的层面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接受和认同群体存在和运行所要求的价值和规范。我们无疑是生活在特定群体中的人,我们不可选择地出生在一定的社会传统和制度之中。在成长过程中,一旦这些传统和制度被我们所认同,它们便嵌入到我们的社会认知与感受的心理结构之中,弥漫到我们的行为、观念和思考方式之中,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包括一些最为基本的价值和规范,比如法律和制度,还包括一些不可或缺的价值,比如友谊、爱、亲情、关怀、尊重等等。我们要处理职业、公共生活、私人生活等领域的人际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能够具备比较成熟的与人相处的态度、情感和技巧,它们是我们成为一个发展了的人的必要条件和必备素质。因此,道德教育作为传播社会重要价值的手段的手段必定要将这些内容纳入,使之成为基本的重点的教育内容。再次,从人的个体性层面看,个体的人是独立的、特殊的,这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从个体间的差异性看,个体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对理想生活的构想。这些独特的需要与目标构成了个体独特的幸福要素。因此,群体内的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持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生活模式,于是,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幸福诉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的个体及其价值选择予以平等对待,对“异己”者持尊重和宽容态度。因此,我们应当将平等、尊重和宽容等价值纳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个体性层面,个体的独立性还有一层含义,它意味着个体在一定意义上是自主的,具有自主性,在一些事情上不应当受到群体的强制和约束。这就要求个体具有充足的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才能理性地为自己的正当利益和选择不受损害和阻碍进行合理的辩护。因此,从个体性层面看,道德教育还应当强调自主、理性、批判性思维等价值。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实现自己独特的发展。上述道德教育内容并不完整,但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些道德教育内容显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应当是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最为看重和强调的。

三、“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道德教育现实的意义

第8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文教育

从以往的经验和我们面临的21世纪来看,现代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才能理解人的各种素质中,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素质。可是,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中学语文课堂应该以实现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感和道德修养的人。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前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用好课程资源,对教育目标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联系,能直接通达学生家庭背景,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深层次的思索。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等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教师应由体察之智和善待之心,关爱和保护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二、树立民族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往往是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他们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所秉承、所表现、所展现的精神风范是历史进程中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意义的风景,同时,透过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也能得到带有生活细节或生命细节的体现。语文教师在相关的课文中,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能使学生从生动的人物生平中体会英雄的精神风貌和理想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理想的人格反映了民族的道德崇尚,也反映了民族文明的程度。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等,教师要善于将这―类型的课文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准确领悟其蕴藏的人文内涵,把握其人文价值所在。在上课时,除了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可以顺藤摸瓜,对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陈述,阐述人物的精神所在。如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境界通过人物在祖国危难之际所表现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誓死不屈的英雄行为以及面对威逼利诱时的浩然正气体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为求仁、求义英勇不屈的英雄品格昭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领悟其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及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

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第9篇: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范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 内涵与特性

教育体制改革已推行了好些年,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关键。虽然在推行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已深入人心,常常挂在嘴边,但在班级管理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行得又如何呢?可以说不尽人意。这也许就是管理及教学改革的难处。因此,本文就对在班级管理中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性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就大脑结构上和机能上的某些特点而言,并认为它是人的心理活动赖以发生、发展和形成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这个概念虽然只就人的先天因素、自然本质立论,对教育来说,肯定狭隘了一些。众所周知,就人的本质讲,既有先天因素、自然本质,也有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且后者应当是更为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水平及其成就,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与主观的努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而天赋的素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某些天赋素质上的缺陷,通过社会实践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总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天赋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

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基本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因此,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详言之,则是身体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1.1 身体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先天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都在和谐之中获得发展。概括来说,就是健全的体魄,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经得起紧张劳动和艰苦生活的锻炼,并在体育技能上达到国家对中小学生规定的标准。

1.2 政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立场、观点、信仰的问题。就是要教学生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初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政治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信仰稳定,才合乎我们政治素质的要求。

1.3 思想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们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使他们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1.4 道德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的素养、情操和法纪观念、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学习、工作、劳动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义务感。

1.5 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技能素质,是对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自学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但在中小学阶段,更需要有一定的劳动技艺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1.6 心理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培养心理品质,包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心理品质上能较好地、基本上无障碍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即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2 素质教育的特性

2.1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施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最优发展,就是“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可能要突出某一育,但并不是说各育可以孤立起来单独进行。各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彼此之间和谐协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