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1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护理;生活方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57-01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据调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50%。且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抵抗能力较低,高血压疾病常常伴随其他疾病发生,且疾病易发生变异,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比同样患病的年轻人要严重得多,且不易治疗,死亡率很高[1]。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卒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年龄6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49.1%,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性增加趋势[2]。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明显的提升,人们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0岁,合并冠心病20例,脑梗死24例,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脑病1例。经过医护人员悉心的护理,68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

1.2 方法与结果 在治疗期间,让患者服用调节血管类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利尿剂等。药物的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进行调整,必要时,也可以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钙拮抗剂和合适剂量的利尿剂的联合治疗。长效钙拮抗剂由于降压效果好,已成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降压药。现今降压药物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降到正常,对于老年人应降至140/90mmHg。

2 护理措施

2.1 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2.2 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快速找寻治疗方法,降低患者痛苦。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对患者的患病程度有正确的认识,并教会其必要的护理方法,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恢复,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2.3 头痛,头晕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探视。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做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头痛。

2.4 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压类药物,有些患者只是单纯的根据血压高低来判定是否吃药,吃多少药。这种任性而为的行为大大降低了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因为没有坚持服药,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一旦病情突然发作,患者往往措手不及。因此,本人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治疗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将要药物的服用量要适当,一般用量为青壮年用药量的1/2,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长此以往,2到3个月即可以达到目标血压值。②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因为老年患者的器官都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衰竭,药物刺激很易导致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密切注意患者情况,发生危险,及时抢救③对于服药时间,应该有准确的标准,最好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安排。④用字体较大的标鉴标明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便于老年人记忆并避免遗忘服药。

2.5 生活方式的指导 ①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一般成人摄入盐5g/d-6g/d。过多的摄入脂肪也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鸡肉、鱼类等,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限制食用动物脂肪、蛋类、内脏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②戒烟戒酒:有饮酒习惯者应限量饮酒,每天白酒最好不超过50g。③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应适量饮水。④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等。

3 讨 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率持续增长,目前有2.6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还得新增1000万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明显改善,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年龄分布呈现老龄化。对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医护人员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健康知识辅导,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善膳食结构,防止肥胖,以促进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子扬.关注老年人几种特殊血压类型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3.02,21(2):101.

第2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导致的社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讨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疗效,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心理护理

1.1 帮助病人从心理上正确认识疾病

高血压与心理、社会、文化、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而不良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易形成负面影响。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对出现的一些症状进行耐心的解释,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消除不安和不稳定的情绪,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治疗。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以真诚的情感为病人服务。在处理有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主动同病人商量,征求病人的意见。要经常同病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通过交流,了解病人在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准确掌握病情。进行思想交流,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环境、时间、地点,创造和谐的气氛,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使病人感到亲切,愿意诉说自己的病情和心境。交流中,应注意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对沉默寡言者要善于启发;对兴奋多言者不能厌烦,要善于引导,不使病人过于激动,真正起到交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一切治疗和护理成功的基础。

1.3 帮助协调处理好患者间关系

患者之间,同病相怜,朝夕相处,有共同语言,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其他病人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引导病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增强思想交流,使每一位病人都能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形成融洽的气氛,保持心情舒畅,感到周围环境的安全,人际间的信任和尊重[1]。

2 一般护理

2.1 血压护理

护士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定部位、定、定时间、定血压计。病人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应休息30min后再测。如对测量数值不确定,不可连续加压,应休息片刻再测,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对疾病控制、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原则上应以易消化、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食物为主。钠盐对高血压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不要太咸,少吃酱菜,咸鱼肉等,建议每人食盐量

2.3 运动护理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能进行大量剧烈活动,因为这样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但是,适量运动的有利于稳定血压。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应的身体条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慢跑,打太极等活动。运动要有规律,循序渐进。以无明显疲劳和不适为宜。冬季宜在室内锻炼,外出注意保暖,戴口罩、帽子。

2.4 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切忌乱用药、用药过猛或不按时按量服药。用药注意事项要对患者讲清楚,并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对药进行更改或停服,要动员患者家属对其服药进行积极的鼓励与督促。服药一段时间血压降至正常后,应服用维持量,以保护血压稳定不波动。护士应耐心指导患者科学、合理、按时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尤其是夜间[3]。

3 小结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良好的心理是前提;做好一般护理是保障;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高度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是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合理护理的主要目标。只有病患和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高血压病的治疗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巧云,刘丽云.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

第3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3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92-02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应激、不良行为及心理因素成为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我科对1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照分析方法进行心理评价,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7.2±7.6)岁,病程(10±3.5)年,血压(163±10.7/96±9.1)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1.2 方法

1.2.1 口服降压药 两组病人均选用口服络活喜5mg,悦宁定10g,1次/d,倍他乐克12.5mg,2次/d,双氢克尿噻25mg,1次/d。

1.2.2 对照组病人入院后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施行心理护理,首先尊重、安慰病人,以诚相待,察颜观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进行交谈;教会病人建立和养成有利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生活习惯,适当控制体重、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坚持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5g以下,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戒不良嗜好;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同时根据病人的性格、脾气循序渐进地介绍高血压病不重视治疗的危害,介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宜以及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知识,告诉家属及病人当感到头晕、头痛、眼胀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治以免意外,切不可大意,此类病人大多数在短期内血压恢复正常。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疏导,消除病人心理障碍。

1.2.3 观察指标 病人住院天数,药物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指病人服药与医嘱的一致性),住院20天血压下降值。

1.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u检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入院时心理障碍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1],尤其是精神心理因素、外界不良刺激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和不同程度的波动。另外,许多高血压病人通常存在着“无症状不吃药”、“有症状猛吃药”等错误观点。因此,通过对患者实施行心理护理可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食盐等,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稳定患者情绪,愉快接受治疗,调动病人配合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有利于血压调节,使血压得到控制或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本文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其住院天数缩短,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升高;20天血压下降值也较明显。充分说明了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00,15(8):590-592.

第4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收缩压;舒张压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56-02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社区居民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防治尚处在较低水平,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高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普遍存在着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1]。为了探讨社区护理措施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2010年间对我们龙南景园社区280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及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9年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80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及干预。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并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3例,女127例;年龄35岁~82岁(46.7岁±5.7岁)。

1.2 方法:

1.2.1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标准[2],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 mmHg(1 mmHg=0.133 kPa) 和(或)舒张压≥90 mmHg(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如有2次或2次以上血压值达到该标准)。

1.2.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定期组织高血压病病人参加知识讲座、观看相关录像、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社区护士和家庭医生每月到居委会或家庭访视病人1次。除测量血压外,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让病人了解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建议病人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每日摄盐6 g以下,食用低脂、低糖类食物,减少总热量的摄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快、过饱。建议病人戒烟、戒酒。根据病人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值、运动习惯及运动耐受性为病人制订运动量,并嘱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下休息。并及时、准确填写随访调查表。

1.2.2 服药干预:社区护士和医生应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能自觉按医嘱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和随意更换药物,当出现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嘱病人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病人的血压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病人避免长时间站立,坐起时动作宜缓慢,防止性低血压造成的晕倒或跌倒等意外。

1.2.3 心理护理:大多数高血压病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发症,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在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还需社区、病人家属、亲朋好友等共同参与,督促病人的遵医行为,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社区医生和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告诉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和稳定的情绪,培养宽容的态度,保持良好心态,切忌暴怒、焦虑、忧郁、悲观、恐惧,提高应激能力,保持心理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有显著提高;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相关行为有相对的改善;病人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3 讨论

高血压非药物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应终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在社区护理干预中,定期的、规范化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促使病人逐渐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达到知晓、信任、行动的统一,最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2]。高血压的发病大多与超重、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有效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血压社区护理及干预受到病人的欢迎,病人能够接受社区医生和护士的随访,社区医生和护士通过一对一地交流,提出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病人基本上是接受的。

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措施,不仅可以加强高血压病知识的普及,防止高血压病发病率的上升,还可以提高社区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的意识。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慢性病防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条件,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是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社区慢性疾病防治探索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娜,贾建利,胡晓光.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4):475477

第5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防治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in 270 patients with diet, exercis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dicine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Patients with 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onclusion: the key to reduce or delay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on is careful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unity nursing.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munity nursing, control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08-01

高血压具有患病率较高, 并发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等特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 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所以, 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专家多年的防治经验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 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社区护理工作可深入到病人家庭, 了解病人的病情, 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坚持对高血压进行社区护理,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管辖区的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 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其中男158例, 女112例; 年龄30岁-8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社区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饮食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2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2.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1,2]。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2.2 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第6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病人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4岁~81岁;Ⅰ级高血压12例,Ⅱ级高血压50例,Ⅲ级高血压28例;收缩压140mmHg~20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140mmHg。

2、治疗

高血压急症应迅速使血压下降,同时也应对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予以处理。快速降压,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开始剂量10~25μg/min,以后可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直至血压降至安全范围。硝酸甘油静滴5~100μg/min或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有高血压脑病时宜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亦可用快速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有烦躁、抽搐者则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物肌注,或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二、护理

1、休息与饮食。

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劝戒烟,限饮酒。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病人的不适感。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

3、心理护理。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郁闷、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状态,应耐心地向病人讲解不良的心理可促成心血管病的发生,心血管病又可以造成心理紧张及失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交谈,了解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信任及安全感,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对忧郁型,护士与其交谈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的表情变化,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疾病的保健宣传,解释心理因素对此病的影响,从而达到解释心理负担的目的。

4、并发症的护理。

首先是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处理: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血压急症时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其次,定期监测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

5、健康教育。

一是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为了妥善安排好教育时间。促进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及提高教育质量,我科将教育内容制成标准的护理计划。每天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语言要通俗易懂。每一天或两天一个新内容。同时复述前一个内容,自至患者理解记住为止;二是要加强基础知识教育。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持续高血压可以诱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高危疾病。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关于疾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强调为减少及延缓高血压对血管和重要脏器的损伤,必须保持血压稳定;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劳逸结合:经过一天劳累的工作后要适当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和劳累。保持平静的心境:遇事要沉着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分焦虑。

6、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控制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人应采取低钠饮食,每日食用氯化钠不超过2-3克;五是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高血压患者应以低钠、低脂肪为原则,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体型过胖者应设法减轻体重。以减轻心脏负担。延缓动脉硬化的程度。坚持合理用药:高血压病病程漫长,通过药物治疗.将舒张压控制在12-14kPa(90-105mmHg)以下,应用降压药时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降压药应尽可能口服。2)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降压效果也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3)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发生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4)必须坚持用药,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应用维持剂量,避免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并发症。

三、讨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不仅增长了高血压病人的医疗知识,还提高了预防保健能力,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总之。健康教育的实施,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改变了病人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问涛,主编.内科护理学[M].上海医科大学,1990,6.

第7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1-02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也叫妊高症, 一般从妊娠5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是产科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对母婴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合并心肾疾病等,甚至导致母儿死亡。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一般轻中度妊高症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1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分析

妊娠高血压病是产妇的一种常见的病例,而妊娠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

②天气变冷或者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高气压的时候,容易使人得妊娠高血压病;

③年龄因素也是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的主要原因,这主要集中在初产妇,特别是年龄在18岁-40岁左右。

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者;

⑤体重超重和肥胖,中国人群平均体重指数(kg/m2)中年男性21~24.5,中年女性21~25,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⑥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

⑦家庭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或孕妇曾经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流行病学调查、双胞胎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估计人群中20%~40%的血压变异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现在推测这一比例可能更高。

2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临床诊断

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外,孕妇在未孕前或20周前,血压(即基础血压)不高,而至妊娠20周后血压开始升高≥140/90mmHg,可伴蛋白尿和(或)水肿,水肿最初可表现为体重的异常增加(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若体内积液过多,则导致临床可见的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退、大腿、外、腹部,按之凹陷。子痫前期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子痫典型发作过程为先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颤动,数秒钟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种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妊娠高血压病,特别是子痫前期与子痫,往往可发生肾功能障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母儿并发症。

3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

3.1 一般的护理:应该让病人卧床休息半卧位(因腹水),可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四肢被动操的运动,以防肢体血栓形成;同时保持病室安静,避光,避免噪音刺激,可以戴上深色墨镜,以减少光源刺激;同时要尽量减少外界对病人的打搅,以避免外界接触而导致病人感染;要随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压舌板,拉舌钳,10%的葡萄糖酸钙等。

3.2 饮食护理: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是非常关键的,宜予清淡可口、易消化、低盐、高营养的饮食,不能吃高脂、高糖等食品。在主要菜上面可以选择鱼、肉、蛋、奶,莲子,赤豆等。同时,可以根据病人的水肿、血压情况确定钠盐、蛋白及水的摄入量:食盐控制在3g/日,若浮肿明显者应无盐饮食,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劝之不吃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咸蛋、榨菜、雪里蕻咸菜等,蛋白控制在2g/kg/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禽肉、鱼类等;调整脂肪摄入量,少吃动物性脂肪以植物性油脂代替;增加钙锌的摄入,如多吃海产品和奶制品。

3.3 心理护理:出现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恐惧、悲观的心理,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出现厌世、自杀的心理。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士应该对患者及时疏导,告之患者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使其对我们的治疗有信心;并积极鼓励她家属给予她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紧张、恐惧、疲劳及不良刺激,这些不利因素易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使体内加压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3.4 观察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认真听取和观察病人的主诉和症状,如有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悸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变化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如眼花、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注意先兆流产的症状(如宫缩,见红及胎膜早破等),一旦有临产征象,做好及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同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每天测尿蛋白(必要时每1-2小时测),同时测腹围,体重,了解腹水的增长情况和肾功能代偿情况。

3.5 监测护理

3.5.1 血糖监测:监测血糖与胎儿预后密切有关,要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用微量血糖仪监测空腹、餐前或餐后2h、睡前的血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糖水平调节饮食或为医生提供调查胰岛素用量的依据。若孕妇出现头晕、饥饿、乏力、心悸、出汗、脉快等症状时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糖果、巧克力等食物或50%葡萄糖20~40ml。

3.5.2 体重监测:GDM患者超过妊娠期体重增加不超过9kg,在不同妊娠时间要求不同,妊娠前3个月体重增加不宜太快。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提倡孕中期及晚期孕妇体重每周增加以线性速度350~400g增长为宜。妊娠体重增长过快或减轻时应向医生咨询,切忌孕期减肥。

4 结束语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病例,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它常见在护理过程中就掉以轻心。面对这种重症病人,护士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观察技术,能够及早及时地发现异常病情。护士的护理和医生的治疗配合得当,才是这种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实用产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22-33

第8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1 血压控制

1.1 术前血压准备:对病人情绪和病情稳定血压仍高于正常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术前给予适当的降压处理对预防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剧烈波动及心、脑血管意外十分重要,其降压目标为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即对于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或正常范围内;对≥60岁的老年患者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其降压的速度和方法应该依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功能情况、手术的急缓选择合理的降压措施,但切忌造成血压骤降,除非合并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进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急症或术中出现严重的高血压一般不主张静脉应用降压药物。

1.2 术中血压管理:血压剧升,超过基础血压的25%~30%即应处理,在全麻时气管内插管最易引起血压剧升,目前尚无安全、确切的预防方法,可行的措施有咽喉部与气管内的充分表面麻醉,小量芬太尼静注,适宜的麻醉深度,诱导用药加深麻醉至血压降到波动允许的下限。对于气管内插管、手术切皮、开胸、开腹、内脏探查等刺激性强的操作一旦引起血压剧升,首先应适当加深麻醉,必要时可补注异丙芬、芬太尼,倘仍未能有效控制,可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对于苏醒期的血压升高首先应确保无痛、无躁动挣扎、无恶心呕吐,血压仍高时,可给适量降压药调控至允许范围之内。

1.3 术后血压控制:术后血压受术前高血压的程度、血压准备是否充分、手术创伤的大小、失血的多少、麻醉方式、术中用药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较大的手术,病人受失血、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术后短时间内血压一般不会太高,有时甚至偏低。但随着血容量的补足,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作用的逐渐消退,血压逐渐升高,对血压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待病情稳定禁食解除后改为口服药物维持。对于较小的手术,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术后血压多升高,对血压不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在围手术期内应认真、仔细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尽可能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和)镇痛剂,保证病人充分休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控制血压于稳定状态。其次应对高血压病人做全面的检查,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和心功能状态,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血压病人术后24h内应每小时测血压、心率1次,掌握术前基础血压,以便了解术后血压升高的程度,同时注意观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某些因素,如寒冷、疼痛、焦虑、失眠及尿潴留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3 掌握补液量和输液速度:某些高血压病人由于病程长,往往有潜在心、肾功能不全,当血容量短期内急骤增多时,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急性左心衰竭,故补液量应满足病人生理需要量即可,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不宜快。

2.4 使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对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途径,有效控制血压。在用药时应注意按时给药,严格按医嘱掌握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以防漏用。对禁食病人可采用舌下或静脉给药,对静脉给药一定要注意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速度,速度不可过快避免血压骤降引起心、脑、肾灌注不足,血压稳定且病人可进食时及时改为口服药物。在使用利尿剂时应监测电解质,以防发生低血钾。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尤其是老年病人,在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2.5 出院指导:要让病人了解有关的高血压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控制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防止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和心、脑血管意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注意科学饮食,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适当参与运动,并注意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休息;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第9篇: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带教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y hypertension clinical care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Method in the nursing process , one to one teaching targeted,develop spec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 establish a goo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Results nursing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take proper care measures,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Conclusion through nursing students’ proper care ,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to get , and establish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disease,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Hypertension;Nursing intervention;Teaching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47

高血压是当今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患病率以每10年上升25%的速度递增,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除了药物治疗外,采取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提高高血压病人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做好高血压临床护理的带教工作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诊治的高血压病患362例。其中男268例,女94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6岁。

2护理干预措施

2.1加强疾病知识宣教

指导护生加高血压疾病的宣教工作,它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告知病患我国高血压流行的特点“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低。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组织定期学习《高血压健康手册》,简单易懂地告诉病患及家人相关知识,向病患提供相关的报纸杂志、卫生宣传手册、健康小册子、相关电视节目频道及播放时间。同时,聘请健康典范现身说教,促使病患从多种渠道及时获得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形成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2.2密切注意饮食护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要有节制。原则上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少食多餐。注意多吃蔬菜与水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等以及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牛奶富含蛋白质,而胆固醇与钠盐含量并不多,可适当饮用。应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同时还应注意不要饮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切忌暴饮暴食,控制体质量,避免自己肥胖。控制体质量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28%~40%,通过限制能量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质量。

2.3定期做好血压测量

指导护生做好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注意每日测量血压2次,做好晨测和傍晚测量的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坚持服药,不得随意停药,血压基本稳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同时,记录血压波动情况重度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执行监测血压、心律、心率、减少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2.4叮嘱病患合理用药

降压药物能使90%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正常,而自然人群中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率较低,主要与病人服用降压药依从性有关。所以应按照医嘱用药,坚持服药,不要随便换药、加药,忘记吃药或突然停药,否则会造成血压不稳。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与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资料,教会病人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养成记录的习惯,定期到门诊复查。特别告知病人使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应注意改变时动作宜缓慢,尤其是在夜间起床时更应小心,防止晕倒。突然发生头晕时,应原地休息,不可惊慌,待症状缓解后再活动。坚持合理用药,循序渐进用药原则。①联合用药,很多病人单用一种降压药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现主张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这样既可增加药效又可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②对血压较高的病人应逐步平稳降压,防止用药过猛,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缺血缺氧,而导致功能损害。③为保证病人合理用药,应根据血压随时调整剂量及用药时间,如服药过程中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或增服降压药。④注意饮食对药效的影响,如服利血平,酸性饮料增强此类药物的吸收。

2.5积极开展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多表现为焦虑、易怒、多愁、孤独等,这些又是血压升高的诱因,影响治疗效果。根据这些特点,运用新的医学模式或理论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如采用理解、安慰、帮助、鼓励、支持等措施及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等心理治疗方式,让病人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如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诉,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学会分散注意力,宣泄压力,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2.6做好运动与作息护理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骨骼,降低胆固醇的生成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持续运动,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运动应从短时间小量运动开始,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病人出现血压增高时,应减少运动,必要时应卧床休息。指导病人及家属督促病人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昼睡夜醒,在日间应多与人交流,鼓励病人听音乐。睡前给予热水足浴。夜间失眠时应作适当调整,不可长期给予口服安眠药。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劳、使机体产生新的活力外,还可提高免疫力和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应养成按时起床就餐,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良好习惯。

3带教体会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已深入人心,护士不再单纯地从事一些简单的护理操作,一定要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引导病患开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工作,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综上所述,指导护生开展有效高血压的防控,这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护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高血压护理的临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151.

[2]张爱珍.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61.

[3]谌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当代护士,2006,8-3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