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建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育教学;现状;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一、引言
体育课作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对幼儿教师人才的培养和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意义。从目前来看,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还存在着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成熟、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指导理念存在偏差等诸多问题,进而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在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出专业型人才,使学前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高,才能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幼儿教师发展的需要
健康的身心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和事业的基础。中职院校所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其内容包括对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健康的养成与塑造,有利于幼儿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一名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同时,不仅可以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身日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而且能使学生自身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都得到提升,为其未来的教师事业夯实身体素质基础。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其不仅仅体现在年龄上,更多的还是幼儿在生理及心理上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幼儿的骨弹性强,不易骨折但极易弯曲变形;关节连接差,易脱位;心脏发育不完善,心率快;容易疲劳,活量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些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都要求幼儿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时,应采用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因此,我们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对学生讲授幼儿运动能力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开发学生各方面能力,最终形成学生在幼儿体育教育方面的独特教学能力。
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情绪,而合理有效的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锻炼一方面能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如骨骼的长长和增粗、身高的增长以及关节活动灵活等。另一方面,对于幼儿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动作的协调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肌肉、心肺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神经系统协调能力的不断完善等。除此之外,健康体魄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使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情感、意志、个性和认知等心理特征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现实中很多幼儿园将体育课程摆在首位,再次证明了体育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时,其课程内容应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学生的课程内容,构建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体育课程。
3.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
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关键,而学前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在体质与健康水平方面已有所改善,但肥胖等问题依然存在。体育运动作为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在幼儿时期要将其培养为学生的习惯与兴趣,这对于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一方面,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人在幼儿时期培养的体育习惯,对其未来步入老年阶段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进而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由此可见,幼儿时期的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大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目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体育教学对教师、幼儿的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诸多中职院校该专业的体育教学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多数中职院校都将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必选课”,教学活动中过于注重体育的自身特点,只满足了学生自身的体质锻炼需求,但体育课程本身的专业性特色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体育课程并没有与学前教育专业有效结合,无法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和示范性特点。由此可见,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前教育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之间发展严重脱节,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实践能力,也无法满足将来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学需求。
2.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职业针对性
当前国内各中职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依然主要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为目的,而对于基本的身体运动、游戏类、体操类等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要的活动项目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很多幼儿教育活动也统统被忽视掉了。虽然一些学校对体育课程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在内容的设置上依然存在缺乏职业适应性等问题,使学前教育教师在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教学方法不成熟,缺乏实效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对体育课程教学能力进行学习时,除了要掌握关于体育的基本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则是要学会怎样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学中,并将这些内容教给幼儿。经调查发现,很多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并不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学前体育教育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对他们将来学前体育教育工作十分不利。
4.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检测方式,能够充分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最终结果。而多数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这直接影响了学前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笔者在对多所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进行调查后,发现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评价内容不均衡,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太少,过分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多采用总结式,且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这种滞后的教师评价体系,不仅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学习过程,还将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人才培养视角下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路径
1.转变教学指导理念,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新时期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指导理念。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应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爱好,开展独具幼儿教师职业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讲授,还要提高他们体育教学的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以增加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合理选择及安排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各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安排,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在学生、专业、社会之间的最大作用。
(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学校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同时要考虑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且应安全性高,保证学生安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则要遵循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等原则。
(2)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
根据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以及社会对幼儿老师体育教学技能的要求,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设置为身体素质、职业技能、教学实践三大板块。其中身体素质板块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最终目的,其教学内容包括跑、投、跳三个方面,具体项目有短跑、长跑、跳高、跳远、实心球等,该板块主要是通过各项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职业技能板块是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进行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训练,其中包括体操类、韵律操类、健美操类、球操类、游戏类、传统体育、幼儿运动保健学等,以满足幼儿园对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和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而教学实践板块指的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幼儿体育课教学、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自制运动器材和创新教学等方面内容。
3.创新日常体育课程教学的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日常体育课程教学中创新方法。对此,教师应将现代的教育思想与课程特点融为一体,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一改传统注入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笔者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欣赏、初步领略、分析研究、深入体验”四个阶段,循序渐进,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学习由浅及深,由实践不断上升至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应用能力。
4.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模式,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将课堂评价、阶段评价、期末评价内容相结合,共同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最合理的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笔者认为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出独特的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而对于评价模式方面,则不能仅限于老师对学生评价,还应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其他同学对该学生的评价等,进而结合多方面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评级体系。
五、结语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是教师培养、幼儿发展、国家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就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文中从人才培养角度进行了相关思考,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并在具体实践中对其进一步完善,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一项复杂冗长的工程,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来逐步实现,进而为祖国培养出更优秀的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建华,黄景东.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7(2):28-31.
[2]张孙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建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9):43-45.
[3]彭佳贤,李春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64-65.
通过对幼高专体操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站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之上,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并提出课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幼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程
0 引言
幼儿师范高等学校(简称幼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幼高专大多以升格、合并等形式进入了高校的范畴。体操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门技能技巧必修课,对幼儿教育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建设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加强幼高专的体操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操专业技术能力、艺术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为今后在幼儿园进行幼儿操组织、训练、创编及自身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幼高专体操课程建设现状
幼高专体操课的课程建设其实就是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目前,幼高专体操课程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有关幼高专体操课程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
1.1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模糊
幼高专体操课归属于体育课范畴,这种从属关系导致许多学校用体育课程目标代替体操课程目标。同时,在描述体操课程目标时,容易出现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的现象。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是一个宏观概念,不仅仅包括体操课教学目标,还包括体操队业余训练、课外各种不同形式的体操活动等等。
1.2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建设较为落后。经了解,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多以校本课程为主,体操教师拥有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忽视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他们往往根据个人兴趣和学生的兴趣选择,甚至出现同一个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现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多数幼高专体操内容以健美操的教学为主,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艺术体操、幼儿体操的创编等内容。
1.3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最主要的就是教学评价。幼高专体操课的教学评价多采用结果式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根据技能评定结果,结合出勤率上课表现、平时课程成绩评定过程。在评价内容上忽视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等的评定,忽略了学生的进步、学生态度、学生合作精神与创造力的评定。
2 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建设
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幼高专体操课程的核心。体操课程目标越明确、具体,越有利于正确的选择课程内容以及正确的组织与实施课程,才能更好的为体操课程评价提供具体的依据。当前幼高专体操课程目标具有“健身性”和“职业性”双重目标。所谓“健身性”目标指的是,幼高专的体操课程与其他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一致,即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而“职业性”目标则是幼高专根据培养目标所设定的“特殊目标”,这个目标要重点突出体现学前教育的“师”和“幼”的特点。如了解幼儿掌握体操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幼儿早操和幼儿体操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等等。
3 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课程知识体系,是课程的主体部分。优化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体育文化素养的基础。幼高专的体操课程应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学生呈现多样的体操基础理论知识和体操技术技能知识。
3.1理论知识内容
理论知识是幼高专体操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结合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理论知识。如幼儿园体操活动教学特点与方法;幼儿体操创编、裁判法等,并在体操教学实践课中强化理论知识的贯穿。
3.2实践教学内容
幼高专体操课程实践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必修课涵盖基本体操、幼儿徒手体操、幼儿器械操、幼儿基本体操创编、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选修课涵盖体育舞蹈、啦啦操等;课外社团活动涵盖时下流行的瑜伽、普拉提、爵士舞、街舞等。
3.3素质练习内容
素质练习主要针对部分体操课程内容运动负荷不够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设计的。主要包括上肢力量练习、下肢力量练习、腰腹肌力量练习、柔韧练习、速度灵敏素质练习等。素质练习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度和锻炼部位不同而设计合理的素质练习内容,如艺术体操课当中,运动的量和强度都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一定的力量素质练习,健美操复习课中可安排柔韧素质练习等等。
3.4操作性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见、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地的幼儿体操的教学与创编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根据效果写出总结与反思。见实习结束后,以自己为“导演”,找8-10名学生为“演员”,进过训练,组织一场“幼儿体操创编表演”,将每年学生的创编录像,并配有方案和老师评语及需要改进之处,留作低年级学生参考。通过这样的循环,不断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创编能力。
4 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建设
多元化体操课程评价是完善体操课程,实施课程目标的监督和保障。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4.1评价内容
幼高专体操课程评价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课技能的考核以及进行幼儿体操的创编、教学组织能力考核。
4.2考核形式
理论知识以题库的方式,每学期根据学期教学内容选题,以试卷的方式进行全员考核;实践技能课以结果评定为主,过程评定为辅。结果评定由两位老师共同打分,取平均值。过程评价根据技能评定结果,结合出勤率、上课表现、平时课程成绩评定。能力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幼儿体操的创编思路和组织教学能力进行过程评价。学期最后成绩=理论20+实践(技能50+平时成绩10)+能力20=100分。
5 建议
(1)加强学校教学资源软硬件建设,为学科和学生个体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2)体操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及时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加强教师体育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教学风格。
(4)通过业余训练、比赛、社团活动促课程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博士论文[L].华东师范大学 2007 .
[2]何爱红,金彤.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构建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2:20-22.
关键词: 体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11-05 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 Xuelin,YIN Hengchan,MA Qiang,DU Yin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47 courses selected from China Quality Open Course Ware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urse distribution,faculty development,construction,presentation and usage of course resources,an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The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ement,on faculty structure,service range,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resources,sharing mechanisms,standardization,modular design,evaluation system,etc.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QOCW in sport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port science;Quality Open Course Wa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傅雪林(1977—),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课程与教材建设;殷恒婵(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马强(1976—),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杜吟(1985—),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
近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共享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从国外的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OCW)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再到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开展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这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服务学习型社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2]。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大量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这不仅有违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还造成了课程资源浪费,影响了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本文将从分析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入手,探究整合、优化、共享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以及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推动体育学类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10年教育部评选出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共计47门。其中,专业课程40门,公共体育课程7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教育部官方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知网、爱课程网等信息平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与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关的书籍、论文,为撰写本论文搜集信息和资料。
1.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和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了解和把握最新的文件精神,以及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撰写本论文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和实践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对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分析。
1.2.4 比较研究法
将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信息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归纳出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策略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分析
截至2010年,教育部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 659门。其中,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约占1.77%,主要涉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体育3大类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和公共体育的良性发展、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从表1的数据看,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从2003年的1门(公共体育课程)到2010年的9门(均为专业课程),每年评选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增长迅速。这不仅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迅速发展和各高校的重视有关,还与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教师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和需求逐渐增大,以及现有部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所起到的示范效应等有较大的关系。2011年10月,教育部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决定在原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建设要求和评审指标体系,这既为各高校体育院系重新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和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也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和发展机遇。
表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年度分布情况
从表2和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立项数量上,省属院校所占的比重比部属院校大14.90%,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当,体育院校优势明显;但在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入选的27门课程中,有23门出自“211工程”高校,其中还有14门出自“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较专业体育院校更具综合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3类高校各自的优势,提高体育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将是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体育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来看: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具有更大的优势,各占了42.55%和27.66%,合计为70.21%;综合院校虽然也有14门课程入选(占29.79%),但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课程上(占42.86%),而且入选的这7门课程均是“‘985工程’+‘211工程’”的部属高校所建。充分体现了这些重点综合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特点和绝对优势。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在全国17个省、直辖市,主要集中在北京(11门)、上海(6门)、天津(4门)、广东(4门)等东部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共计31门,占66.0%;虽然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主要的省也有1~4门数量不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共16门,占34%),但就覆盖面积和示范效应来看,跟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与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师资力量强等因素有较大关系。随着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一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各高校优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将在最大范围内得以共享。
表 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分布情况
2.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样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在课程主持者的精心设计和领导下,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基本建立起一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相对较合理的师资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从事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组成。其中:课程主持者均为教授,大多同时兼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行政职务,都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和领导能力;在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方面,课程主持者都是具有较高水平和威望的学术型专家,都曾经或正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编或参与编写过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学历层次方面,课程主持者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有17人(占36.2%),获得硕士学位的有10人(占21.3%),并逐年呈现出高学位的发展趋势;在师资团队的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讲教师有197人(占84.9%),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35人(占15.1%),但主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6岁及以上的有142人(占72.1%),年龄段过于集中。由于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及大众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运动队训练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类型、建设方式和呈现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师资团队的年龄结构、人员搭配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及课程类别
2.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2.3.1 教材建设情况分析
精品课程概念中所要求的“一流教材”这一硬性条件,对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的建设与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资料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有一本指定的主教材,有的还配有相应的教辅和参考书目。主教材大多为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市重点教材;但由于部分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建设缺乏延续性,更新不够及时,很多新版教材和新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参考书目中,国外优秀教材数量明显不足,使得很多一手的信息和资料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2.3.2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数据显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总共可以浏览的资源总数为2 837个。如图1所示,按照资源的数量进行排序,依次为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文献资料、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教学录像、实验实践、教学案例。这些可以浏览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这2个最基本的方面。随着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方案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述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已不能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从可浏览的课程资源质量上看,展示类文字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而且比较规范,并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录像资源建设滞后较多,在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只有19门课程配有教学录像,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理论课程(占68.5%),拍摄质量相对较好,而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录像只有41个(占31.5%),拍摄效果相对较差。在数量方面,教学录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有10个教学录像以上的只有6门课程,5~8个的有5门课程,1~4个的有8门课程。这不仅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时数有很大的差距,还远远达不到新一轮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要求(全程教学录像)。这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类课程所用的场地较大、器材较多,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经费投入多,从而加大了教学录像的拍摄难度;二是以往主要采用“先评后建”的评审模式,在后期缺乏对课程持续性建设和更新的检查与监督,这也对教师拍摄技术课教学录像的积极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 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类型及数量
2.4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及使用情况分析
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可以看出,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仍以简单的资料分类堆积方式呈现给使用者,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使用者(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等)在参考和借鉴这些资源时,还要花很多时间对资源进行整理或拆分,这势必会影响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加之部分课程通过评审后即停止了课程资源的更新,部分高校并未公开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 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使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应机制的顶层设计(如激励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淘汰机制等),从而影响了学校、课程的师资团队等持续研发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分析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8次评审中,其一级评审指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调整很小,充分说明了这5大指标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中的重要性,见表4。少量细微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级评审指标中。例如:从2006年开始,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指标中增加了“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占的权重有所降低;在2008年之前,“教学条件”指标的要求是“网络教学初具规模、经常保持更新、运行机制良好等”,之后则要求“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
评审指标变化较大的是其他评审指标。从2006年开始,突出了政策支持(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其比重从2007年开始有了大幅提升;从2008年开始,又增加了“辐射共享”指标,这既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
表 4 2003—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权重变化表
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对教育部历年来颁发的相关文件进行研读和体育学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对策。
3.1 进一步优化课程团队结构,加强师资梯队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提高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精品课程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基础。要建设好一门高质量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顺利完成教育部提出的转型升级要求,除了要对以往课程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教学和科研能力等进行重新调整外,还应积极吸纳擅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技术骨干,以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升级课程资源,实现“三个转变”
以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在设计时主要针对的是教师需求,主要用于教学展示和示范,虽然对教学课件的多样性进行了要求,但并没有对其完整性有更多的考虑。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和学习型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势必将顺应这一趋势,将其服务对象扩展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并为他们进行系统学习或自学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来说,要实现“三个转变”,不仅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还要顾及普通人群健身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此,必须突出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丰富性、适用性和易用性等特点,研发适合于网络传播的资源,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特别是技术类课程,更应注重通过完整教学录像的形式,将运动技术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给使用者。
3.3 加强与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的新形态教材建设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时,应尽量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并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注重教材内容与课程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实现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完整对接,以便更好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和社会体学者的“学”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的拓展资源(如作业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系统等),以及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与使用,并适时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3.4 构建合理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课程资源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基础,只有当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应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作用和实现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大量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处于闲散状态或封闭状态,这明显有违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因此,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时,各高校应转变“自建自享”的传统观念,在确保课程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实现基本资源的完全共享和拓展资源的有条件共享。同时鼓励教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教学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调动各高校和课程团队不断建设、完善、更新和共享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3.5 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
在已建设好的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整体设计与规划、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被使用的程度很有限,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对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各门课程主持者应首先将现有课程的优质资源进行归类和整合,然后专业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再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资源优势和课程特色,实现跨区域、跨校、跨专业联合,协同创新。
高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拥有者,教师是否愿意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进行顶层设计,适当加大运动技能类课程的经费投入,建立相对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职称评审机制、工作量计算方式及学分互认模式等,促进各高校教师、学生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学类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真正成为高校体育院系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普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通过网络学习,而忽视了本学校教师的现场教学。
3.6 加强课程资源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提高利用效率
对课程资源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是使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关键。由于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运行平台不尽相同,使得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能通用,严重阻碍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甚至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因此,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和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运行平台和建设标准(如资源标准、技术标准等)势在必行。
在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上,应打破过去同类资源“罗列堆积”的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设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与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利用效率。
3.7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前8次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是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来的。在其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政策支持、辐射共享等指标均有相应的权重和具体二级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但这种“先评后建”的评价方式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使得许多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名义建设的优质课程资源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对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新颁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侧重地建立一个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年的联合办学,双方交流、合作、互让、互谅,学校受益师生,企业普惠民众,达到共赢,为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探索了一个成功可行的共建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途径;探究了普通高色办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探究了学校和社区共享资源,联合办学的可行模式;探究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模式,开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教育的新途径;开创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新途径,为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体系做了创新性的实践与研究。
1 兰大附中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背景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为学校游泳课程的开设提出新的要求。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实施课程改革,在教育界掀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2001年,课改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深层次地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健康的三位观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5个领域目标中进一步明晰界定,特别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999年,高中逐年扩招,人数多、场地小、教材单一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校师生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重要的素质逐年衰退。面对学生体质状况的逐步衰退和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的尴尬局面,国家先后出台支持学校有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进行办学的政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抓住此次契机,在办学过程尝试开设一定的校本课程,构建并补充学校课程,拓展延伸国家课程。兰大附中的领导和教师基于这种课改的历史背景,积极思考论证,利用毗邻的兰海游泳馆开设游泳校本课程。2000年商讨合作开课事宜,经过一年的考察、计划与学习论证,2001年秋季在兰大附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尝试开设游泳课。至今12年,在西北特殊的地理与经济背景下,6000多名学生接受了游泳基础教学,50%以上的学生学会了游泳,涌现出侯蓉、叶孟来等一批达到国家二级、一级标准的游泳运动员,举办了7届师生游泳运动会。
2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目标
游泳校本课是响应国家课程地方化与校本化的教育改革政策,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在实现国家课程规定水平之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既有能力上升的空间,也有广泛的兴趣得以满足的空间[1]。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在西北城市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的实践研究。
2.1 探究西北城市地区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心地,在西北属于较发达城市。北上广等发达的一线大都市的中小学大多没有开设游泳课,在兰州这样一个不算发达的城市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如何,是不是能被广大的师生和家长接受,是第一个难题。
2.2 游泳校本课在西北地区开设的必要性
在有条件的西北城市地区开设游泳课的必要性,这一研究目标是课程开设实施的重点。
2.3 探索利用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办学的模式
教育资源在学校与社区的共享共建,既是国家所倡导,也是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兰海游泳馆距兰大附中300米,学生整队到馆内更衣需20分钟。课时的设置,场内教学用地的保有量,出行往返及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等,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这一办学模式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兰大附中与兰海游泳馆能不能合作、发展、共赢,是课程开始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课程开设的第一个目标。
2.4 游泳课程的开设对家庭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影响与帮助
西北地区民族较多,很多信仰伊斯兰教义,开设游泳课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家长的认同、社会的支持。游泳课的开设究竟能获得家长的支持,能不能带动家庭体育理念的转变,能不能为社区体育带来帮助,能不能为兰州地区市民的终身体育理念给予影响,也是课程开设的一项研究课题与目标。
2.5 游泳校本课程目标的研究与构建
游泳校本课程的开设,在课程构架上能不能完成课程的整体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体育课教学目标,在课外体育活动目标和课外体育业余训练目标上能不能齐头并进,整体推进,也是开设游泳校本课程的研究目标之一。
2.6 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教育教学,教学相长。这一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能不能在兰大附中很好地实施,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能不能统一思想、静心修业,接受并胜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对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也是一项课题。
3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问卷法
按照研究目标中的假设,通过对在校和毕业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课题实践的过程,
3.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课题建设与研究的重点方法,预诊课程开设的诸多问题;计划课程实施所需的支撑;实施课程的过程,在过程中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考察学习优化行动方案与计划;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为下一次的行动提供有利的保障。
3.3 实践研究法
重点研究游泳校本课程学生的实践活动,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
3.4 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本课题的资料,对近年来出版的课改理论书籍和杂志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作比较研究,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可借鉴的经验,以课题实验行动加以验证,并补充完善,形成合理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
4 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4.1 开设游泳校本课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北家庭逐渐富足,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逐步变化,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希望大学教育能接受异地教育,希望接受南方与沿海人文地理环境的熏陶与教育的观念逐步增强。兰大附中是首批省属重点高中,很多的学生有到南方和沿海城市读书的愿望,而游泳是南方和沿海发达城市的优势项目,在南方大学均有普修和选修课。面对课改的需要,面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面对学校发展的需要,游泳校本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历届抽样调查,学生和家长的认同达的90%以上。
4.2 游泳校本课程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弥补校内场地器材的限制,拓展延伸国家课程;游泳课特殊的技能教学和场景与情境对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校内和其他内容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着装,社区游泳馆面向大众的场地场景,面对同学和社会的直观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从容、坦诚、大方得体的品质与素养,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与行为,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2)课外活动目标:课内学习知识与技能,课外出成绩与能力,校本的开设既优化校内的课程建设,又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与平台。课余时间,兰海游泳馆为师生的优惠照顾,使师生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修炼游泳技能。调查结果显示,20%以上的学生和家长因课程的开设一起游泳,为家庭亲子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3)业余训练目标:课程的开设也促进了游泳业余训练的建设,学校成立的游泳代表队利用兰海游泳馆有利资源进行日常训练,先后培养出侯蓉和叶孟来等优秀游泳运动员。其中,叶孟来于2008年代表兰州在唐山参加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在100米蝶泳比赛中破赛会记录,以58.68秒的优异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被广西大学特招。
4)游泳运动会——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200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7届师生游泳运动会,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织,既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又促进师生交流,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4.3 在实践中研究适合兰州地区的初级游泳校本课程设置
1)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一种基础泳姿——蛙泳。
2)教学对象:2001年至今的在校学生,经过12年的组织调整,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在2004年以后趋于稳定。
3)教学时间:2005年以前每周一节,2005年以后每周0.5节即两周1节课,每节课时间1.5~2小时。
4)教学方法:在探索中不断修正提炼。首先,为学生解读游泳课的锻炼价值与锻炼效果;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反复播放蛙泳的基础知识与练习内容;第三,进入泳池男女分组学习,由分解练习——整体练习,每节课留出0.5小时自由讲练,针对个体错误动作因材施教,教授个别学生参加比赛时的跳水技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平时在校内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做一些蛙泳技术的分解练习,为学生进入泳池做好准备。
5)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综合出勤、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过程,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计入年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成绩。在2012年甘肃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将游泳课纳入体育教学的模块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评价。
6)校本教材:游泳课程的学习价值;熟悉水性的练习方法;蛙泳的基本教法与学法;自由泳、仰泳和蝶泳的简单介绍;游泳比赛跳水动作与练习方法;游泳运动会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4.4 实施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相长”,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确立目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展现提升——归纳总结——达标测评的教学理念。兰大附中的体育教师均是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在专业生涯里没有游泳专业的学习经历,兰海游泳馆37米的长度都不能一次游至终点,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棘手的课程建设问题。
1)统一思想,与时俱进,不耻下问,以生为师,教学相长。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谁能与时俱进,谁能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谁就能担当胜任新课程改革的舵手,被学校、学生和家长认同与尊重。面对游泳校本课程开设的机遇与挑战,校领导协同6名体育教师统一思想,厘清目标,共同探索。6名体育教师敬业好学,勤学苦练,闭门造车,应用图书、视频等多种教学设备在学校进行专项游泳课的教研活动;不耻下问,以生为师,边学边教;学校聘请省队退役的游泳运动员为6名教师教授游泳的基本技能。2002年,6名体育教师全部学会并掌握了蛙、自、蝶、仰4种泳姿,重点研究游泳的基础泳姿——蛙泳的教学方法,突破游泳比赛跳水的技能方法。
2)学以致用,成就个人,受益师生。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2001—2002年前后的孙奕和侯蓉等学生是双重角色,课上是学生,课下成为教师游泳项目的指导教师。经过一年的辛苦修学,附中体育教师的游泳专业自修得到社会的称赞与认同。2002年6月,兰州市教科文卫工会举办全市游泳比赛,6名体育教师在蛙泳和自由泳项目中均闯进前5名。附中教师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4.5 学校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办学的模式探究
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从学校所在社区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注重课程的科学性、可学性和有效性。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学校通过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办学的突破口,进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办学特色[2]。基于此种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教育理念,附中与兰海游泳馆联手开设游泳校本课12年,这12年的游泳课已经成为附中办学的亮点和特色,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最主要的原则是安全、共赢,并能彰显游泳教材的教育价值与魅力。
4.6 游泳课程的开设对终身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影响
游泳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项特殊技能,因为水的特殊性,游泳的锻炼价值优于其他体育项目。游泳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肺机能提高、形体塑造和情感意志培养均有特殊的锻炼效果和价值。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一项特殊技能,青少年时期学习掌握游泳之后,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也为家庭教育的传承做了有益的铺垫,一个家庭体育习惯会逐渐渗透影响到社区体育。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朗格朗竭力提倡的终身教育思想演化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立法高度把构建和完善符合基本国情和时代需要的终身体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认识是指人生在各个时期不间断地接受体育,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从现实意义看,它能引领体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增强体育意识,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培养健身的能力、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牢固的基础[3]。
5 兰大附中游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结果与建议
兰大附中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至今已12年,用12年的实践研究游泳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课程建设与研究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建议。
5.1 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的结果
1)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的教育价值主要是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和发展人际关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价值;体育的精神价值主要是体育的思想文化、体育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价值和体育对人的价值[4]。利用社区资源的场景与特殊的情境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表3的统计可以看出,游泳校本课对学生的游泳技能、合作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都很大,尤其已毕业的学生对游泳校本课的认同度更高(注:毕业的学生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
2)探究了普通高色办学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2003年,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评选首批全国100所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学校,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是其中一所;2009年,中央教科所评选全国首批100所普通高色学校建设,甘肃省仅2所,兰大附中是其中一所;2012年,兰大附中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课改样本校。其中,游泳校本课的开设与坚持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也是附中的一项课题研究,受到专家学者的赞誉和认同。
3)实践研究了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校本课程的途径,探究了学校和社区共享资源、联合办学的可行模式。通过12年的课程体系的实践与建设,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游泳校本课程开设的目标、课时、内容与方法,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活动的开设与实施等方面,体系健全,可操作性强。12年的联合办学,双方交流、合作、互让、互谅。学校受益师生,企业普惠民众,达到共赢,为兰州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探索了一个成功可行的共建模式。
4)探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模式,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教育的新途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附中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游泳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纽带,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带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有益的研究与尝试。
表4统计数据说明,游泳校本课的开设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又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对家庭进行体育活动的影响很大。一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使社区、家庭乃至社会体育教育相互影响,为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教育体系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5)开创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新途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均是在师生的有效交流中完成的。兰大附中利用社区特殊的资源进行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使师生和家庭在游泳这一特殊的运动项目搭建的平台上,增进了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改变了部分家庭的体育习惯,培养了教师、学生乃至家庭的体育教育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师生互动与交流探索了一种新的途径,开创了新局面。
6)开展阳关体育的新途径。游泳课的开设使学生、教师和家长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和社会去学习与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师生和家长全面参与,开创了新途径。
5.2 兰大附中利用社区资源开设游泳课的反思与建议
1)实践反思:师资的专业培训与梯队建设,尤其女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亟待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更新需要继续求索;利用社区资源办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课程评价需要进一步细化。
2)研究建议:学校和社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放办学,联合办学,普惠大众;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下,学校借助社区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特色是可行的;12年的课程开设与研究,值得兰州乃至西北有条件的城镇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华.校本课程: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11(11):4-6.
[2]龚冬梅.利用社区资源开发需求主导型校本课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58.
[3]王燕妮.游泳运动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20):34.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发展取向
当今社会正处身于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冶的建立,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加强,广阔的空间性、快速的时效性成为社会各个方面运转和前行的特点。置身于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思想道德的修养上、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上、从开拓进取的作为上、从体能和技能上积极提升素质,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状况所起到的作用正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仅就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冶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修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物总是处在不停发展变化中,满足现状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仍需要开拓进取,这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而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现状、解放思想、积极实践。
一、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观念、模式和方法也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学校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学校教育所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发起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也逐渐进入探索和实践的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所推行的改革,都着力于课程改革并体现为:第一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素质;第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第三,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实践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说来,无疑也是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和特征的。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改革进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冶的教育理念被提起、被明确、被强化。“以学生为本冶的教育理念凸显于打破学校的“应试教育冶模式,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冶,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将“以学生为本冶的学校教育理念聚焦于学校体育,表现为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益处,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心智、体能、勇气、毅力、创新、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学校体育观念的解放,体育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校体育更加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而,“以学生为本冶的学校体育观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体育尖子,不是游戏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不是单纯的学校体育,而是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高度负责任。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其一素质教育打破了学校体育曾经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习生活冶的狭隘指导思想,发展并明确为“终身体育冶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体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加体现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服务于社会需要的价值。其二学校体育不再封闭办学,囿于已经形成的教学现状和经验,而是在积极借鉴他人、他地区、他国更加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总结经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教学更被重视,学生更乐于接受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合,与社会体育互动,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彰显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活力,对学生健康、科学、文明成长文明生活发挥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四学校体育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对后援人力资源的需要相契合。学校体育理论研讨活跃、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积淀丰富,更加重视对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理论的探讨,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推出。
三、学校体育教课程建设的特征
其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体育教学以赋予学生“三力冶为主旨,也即:身体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从教材到教学方案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为有益于学生“健壮、健美、健康冶服务,不断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群的建设,将学校体育课程构建得更加富有规律性、周延性和科学性,学校体育教学教材推陈出新、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其二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一是突出特色,即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各高校培养目标、整体培育方案、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二是分类设置,形式多样,出现了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三是授课时间安排灵活机动。另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实际,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其三课程内涵的丰富与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原来的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系上更加规范,正逐步向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靠拢;其次是内容的变化,具体可概括为“两个强化,一个淡化冶,即强化了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淡化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安排。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还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要、体育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观等,尤其是淡化了竞技体育的传统体系和理念,强调了体育的教育性特征。
四、结语
学校体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的教育,中职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从中职学校体育学科建设,还是从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来说,都需要认清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所应肩负好和履行好的责任,重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积极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熊勃,魏争光.论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及体育教学改革[J].商洛学院学报,2006,04.
[3]黎素婴.试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07.
1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分类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有利于武术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如武术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武术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武术课程内容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武术场地、器材、武术师资等。〔2〕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满足武术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等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武术课程外部因素。从狭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直接因素来源,包括武术教材内容的挖掘、可转化的格斗项目、可引进的地方传统武术、可创编的武术动作等。
辞海中对“开发”词条的注解使“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或天然资源。”〔3〕将这一注解引申,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这里所言的开发,是一种广义的开发,对开发的理解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还涵盖对引进资源的适应性改造以及借助外界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者李林根据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分为知识资源、经验资源、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3〕因此,本人认为根据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分为武术知识资源、武术经验资源、武术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武术知识资源包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介绍、武术类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武术的经验资源包括武术教师和学生的武术经验,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武术身体练习资源包括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术动作,徒手单练组合或套路,器械单练组合或套路,徒手对练组合或套路等。
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在活动或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的人”。长期以来,由于武术教材编写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等所编制、开发的文本性材料及教学用具,经常被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内容资源,所以人们也就认为他们是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与课程实践不断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己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除了包括原来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外,首先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主体――教师,此外还应包括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4〕
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武术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武术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武术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武术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武术教师的视野,为武术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武术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武术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就是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武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5〕
综上所述,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和学生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能否成为开发主体还要受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大背景的影响。
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武术课程本身的学科特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学校和学生的武术需求。由于武术学科具有从简到繁、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体系,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学习顺序的限制,而且由于运动素材多而宽泛,使武术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征,给学校选择适合的武术课程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武术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体现武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统一。(2)体现武术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的传递与武术技能、情感、武德的培养。(3)体现健康价值与学生兴趣相统一。(4)体现科学性、地域性、民族性及学校的差异性。〔6〕因此,提出以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3.1 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应符合当前高等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应体现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与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保持一致,在内容选择上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特点,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也是要受社会的道德标准、法律制度和发展趋势的限制而呈现出正反和优劣之分的。如果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资源我们就要开发它作为正面的课程资源,反之,我们就要开发那些呈现反面特性的资源作为负面的课程资源。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社会是人的社会,应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离开了人,社会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才能实现。”〔7〕所以,我们要进行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有效开发就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身体到心灵、从知识到能力、从行为到道德、等等。
3.2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都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最终的落脚点。〔8〕但是以往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导致所设计的武术课程内容是竞技武术进课堂。现在要求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不再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成为武术课程活动的主人。
3.3 教师自主开发的原则
国家、地方、学校都应对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负有重任,但教师却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最终实施者,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开发出以学生为本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所以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享有充分的自,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当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进行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进程中,不断的调适和加工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4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信息时代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所获得的信息,所开发的可资利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开放与资源的共享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益于武术课程与武术教学活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价值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开发而开发,要注意使开发与实际利用结合起来,使开发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通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入武术课堂而发挥其作用与功能。〔9〕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武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开发与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3.5 科学创新的原则
由于武术是民族传统性武术项目,为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武术课程建设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单纯套路教学的模式,针对目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吸收当前国内外武术科研与教学成果,吸收相关学科新知识来丰富、发展、完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深度,并随时补充武术运动发展及教学的新知识,同时要反映当代武术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的发展。
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李林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筛选、改造、整合、拓展和总结等,各种方法在内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运用步骤上都是不同的,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田菁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引进、改造和创编三种方法。〔11〕
本人认为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
4.1 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
武术教材是学校根据武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它是武术主要的内容资源之一。武术方面的教材,可谓种类繁多,做好武术精品教材的筛选、建设、规范,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为了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免劣质教材流入课堂,武术教材的使用一直按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选定的是国家统编的、获奖的武术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书,同时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对教材经行二次开发,从而保证了武术课程教学用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
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对现有武术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动作技术、精简套路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融合其它格斗技术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及时通报武术教学、科研动态,鼓励和扶持武术课程专任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武术教研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向上的态势。同时为了适应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4.3 引进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
将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这既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特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式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幅员辽阔,许多民间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既各有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创编中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开发和利用。
4.4 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
创编和开发的指导思想要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选编内容要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文化内涵,要重视武术类运动的教育性和健身的科学性,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5 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12〕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平台。一方面,武术教师在实践中所开发的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可通过武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些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开发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需要武术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探究、实践才能完成。
5 结论
5.1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
5.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武术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5.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开发、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和科学创新的原则。
5.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引进本地传统特色的武术、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9〕〔10〕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2〕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3〕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6.
〔4〕〔11〕田菁,刘振忠,郑颐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81-83.
〔5〕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6.
〔6〕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福津师范大学,2006.
〔7〕孟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6):70-72.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55.
1.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功能的研究。黄宝军(2007)认为通过高校中各种体育文化影响学生学体育的动机、兴趣,从而提高显性课程体育学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刘彬(2008)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具有认知导向功能、可以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完善发展功能。王向东(2009)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上,即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提高体育文化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体育学习中的文化熏陶,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同时他还指出通过大学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好地实现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他在2010年又提出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符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体育隐性课程的开设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而且可以丰富通识教育的知识结构。就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与作用来说,学者们也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表现在:第一,它应该具有文化的功能,对体育学习者具有教育作用,与显性体育课程相比,发挥的作用具有内隐性,但是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更突出的是心理教育功能。体育隐性课程培养的不是学习者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更注重的是体育兴趣动机的培养、体育交往中的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三,是对以往大学体育教育不足的弥补,对现代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解读。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社会适应性目标。很明显,情感态度、社会人际交往与适应离不开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假如我们还是以本为本,完全知识技能的传授,大学体育课程新的目标要求永远都无法实现。
2.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研究。刘根平、黄松鹤(1992)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包括由校园建设、班级、课程设置以及校园规划等能对大学体育教学产生潜在影响的条件称之为物质空间类;把学校组织方式各种管理制度归结为组织制度类;把文化学科、师生交流、学生心理等归为文化心理类。张清江(2003)把大学体育隐性构成要素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要素。张自力等(2004)从物质性、行为性、制度和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周玉成(2008)把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分为四个部分,即物质要素,包括大学校园内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资源,其数量、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参与体育学习的大学生体育兴趣、动机、意识的发展过程;文化要素,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规则、体育宣传等;精神要素包括体育传统风气、领导者的体育风格、体育教师的道德;制度要素,包括各种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规则与规章制度,是体育隐性课程有效实现的保障条件。从上述中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对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认定基本上趋于一致,总体上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与各种体育学习相关的物质条件;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体育学习的各种规则制度。(本文来自于《鸡西大学学报》杂志。《鸡西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研究。潘凌云(2008)从美化大学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净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路径。他指出:物质载体是校园体育隐性课程构建的基础与保障,有形物质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对大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精神文化方面,他主张结合校园内各种体育赛事,积极大力宣传体育精神,运用校园传媒的力量宣传国内外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宣传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刘卫军,韩晗(2012)根据体育隐性课程构成要素从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体育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来开发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策略。4.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研究。在所能查到为数不多的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的研究文献中,大都体现出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现状不容乐观。邓莉萍(2008)通过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结论为:体育教师对该概念比较模糊,认知不足、场地设施略显不足、师生交流互动不足、评价单一等。刘彬(2008)通过对江、沪部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也得出相同的结果,第一,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隐性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第二,体育物质场馆设施配置不够合理,对学生性别和体育兴趣爱好的针对性不强。第三,学校对体育精神文化开发不足等。
二、总结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生态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1.生态体育
1.1生态体育提出的背景
人类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由单项转向互动,由分散走向融合的新型关系。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突出,这其中包括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污染等,这些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之生态体育的概念呼之欲出,它提倡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体育理念,主张重视阳光、空气、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是从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使人类、自然环境、体育与文化四者相互协调、共生共融的体育实施策略。高校生态体育课程是在合理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下进行适量的、不拘形式的体育课堂活动,运用适当的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与自然、社会亲密接触,从中获得一定的社会知识与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与野外适应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传统的体育从人们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技能组成,其目的是为改善人类生存质量、丰富人类精神的一种特殊文化活动。近年来,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使体育的本质由单质论向多质论转化,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体育的发展重新主张回归本质,贴近自然。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与生态体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主张亲近自然,在感受自然环境之美,塑造和开拓人格的同时,培养出一种珍惜生命与自然景观的情感,体会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进而爱护与人类共存的大自然1。目前我国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仍偏向竞技性,应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生态环境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下,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参与体育锻炼意识。
1.2高校生态体育课程特性
1.2.1自然性
当今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催生了现代体育,其正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推进,却忽视了体育运动最基础的自然内在价值2。高校生态体育课堂是指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在自愿、自由、自乐的原则下,走出原有意义上的课堂,融入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感受自然,提升学生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重视自然条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达到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1.2.2和谐性
高校生态体育课程教学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利用该城市既有的山、水、绿地及土地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高校生态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选择上,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污染、破坏环境、不恶意透支资源3,同时做到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1.2.3系统性
高校生态体育课程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多种因子构成的“人――体育――自然――社会”的大系统。作为一种发展方法及理念,高校生态体育课程涉及到体育课设施的场地与器材、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要素,学生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并制约着体育环境效能的发挥。高校生态体育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运用系统观来统筹安排生态体育课程的建设,挖掘各个层次对体育的效能,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4。
1.2.4开放性
高校生态体育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空间由室内封闭环境逐渐转向户外甚至野外等室外开放环境。各高校应与周边具有良好体育资源的其他单位、城市其他公共资源,绿地等开放资源达成共享。生态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教学目标多元化发展。
1.2.5时效性
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高校生态体育课程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紧扣时代步伐,集约化发展生态体育,以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高效发展的诉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作为驱动课程创新的原动力。同时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及教改要求,根据自身因时因地制宜而创编所成。奥运理念由“更高、更远、更强”向“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进行了转变,这也为高校生态体育课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2.独立学院生态体育课程开展模式的建设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仍然偏重于竞技体育教学,重视竞技价值的开发,缺乏生态价值上的思考,对其时效性、功能性的理解有所偏差。高校生态体育课程的开展应紧扣时代脉搏,从而回归体育本质的特点,回归自然,使人-体育-自然三者和谐相处,相互推动与发展。
2.1创建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包含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显现出的态度、情调和精神氛围5。大学生作为倡导与推动环保事业的主力军,就整体而言,缺乏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大多数情况只停留在参与的层面,没有形成独立的生活态度。高校的生态体育课程首先要使学生树立人-体育-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意识,强化大学生生态体育教育观念,把生态与体育相结合,运用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来丰富教学内容,在学生群体形成生态体育的活动氛围,从思想上认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重视生态体育课程。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普及生态体育相关知识,举办生态体育文化节、生态体育知识竞赛、生态体育知识辩论赛等独特的群体文化,加强大学生生态体育知识的了解与认知,让学生在充满生态文明的校园氛围中改变对体育传统的观念与态度,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2.2建立生态体育的理论体系课程
高校的生态体育课程要高效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全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体育选修课程,每学期36学时的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其中理论课时占4学时,实践课时占32学时。开展初期,教学内容以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主,占16-18学时,以生态体育创新内容为辅,根据各高校的办校特点,文化氛围,一切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具有各高校特点的“个性化”本土特色生态体育课程,例如定向越野等校本课程。充分挖掘综合实践课程,利用校友或者社会资源,搭建更大平台,如开展4-8学时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编创新的生态体育项目课程,以扩展学生视野。最后,积极拓展新潮课程,紧扣时代脉搏,切合学生兴趣的“潮”课,如远足、登山。定向越野选择在周末进行,安排3-4学时,以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与创新意识,同时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思路6。同时,根据天气等原因安排一定学时的理论课,借助多媒体教学、校园网络平台讲述运动损伤、疾病与预防等理论知识,让学生全方位、多视角了解生态体育课程。高校以生态课程建设为抓手,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与新潮拓展课程,搭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多样化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上尊重、关爱自然,培养学生形成对待自然生态的正确态度。
2.3丰富高校生态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高校生态体育课堂应把体育教学内容与所处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相互结合。例如春秋天,可设置定向越野跑,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呼吸野外新鲜空气,也可利用周边山地等自然地形,登山望远,远足野营,培养学生室外生存能力和团结能力。冬天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教学,寓教于乐,也可利用校园内的生态资源创编或改编一些体育游戏,以生态为线索,以探险为情境,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应如何保护自然生态,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同时,可以把民族体育的生态元素引入其中,构建高校独特的体育生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自然,场地设施融于自然,更加有利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外部环境优化。生态体育课堂的重点在于民族体育的生态性,教师选择难度系数不大、器材要求不高,例如民间的高脚马、滚藤圈、莎朗舞、竹竿舞等民族性很强的生态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操作简便、自制器材教易,极易普及7,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积极性的同时,也使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具有了地方特色,从而体现了生态特色。
2.4拓展高校生态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依托教学内容而存在,高校的生态体育课程应多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尝试法、观察法、发现法等学生自主型教学为主,并配合分组竞赛测验法,带领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如开展民族性很强的莎朗舞等生态体育项目时,教师通过观察跳莎朗的特点,带领学生由模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过渡,把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创编队形动作,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动力,提高动作的质量,也能促进学生进行思考。野外的生态教学课程,有情景教学法,其方式是创设情境、烘托气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配合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参与其中,带领学生一同感受大自然,在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自然环境功效。
2.5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高校生态体育课程始终贯穿“健康第一”的原则,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健康既为出发点,也为最终目标。改变以“跑得快”、“跳得高”、“掷得远”等传统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引入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增强的程度、自身生存能力、社会公德意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素质指标,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在传统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体系,淡化传统教学评价中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功能,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多元化、全面的发展。
3.结语
高校生态体育课程教学是以尊重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符合人类回归自然主体需求9的一项新兴体育教学模式,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现状,我们应抓住时机,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使得高校生态体育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刚.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J].体育科学,2012,4(32):77-82
[2] 王改艳.体育的自然内在价值论[J].体育学刊,2006,6(13):127-129
[3] 朱玲.浅谈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体育课堂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13,3(9):126-128
[4] 郭荣菊.试析生态体育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2,2(34):135-138
[5] 陈彦.体育与环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17):18-19
[6] 林黎华.以课程生态为抓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J].教育导刊,2013,1:(66-67)
[7] 杨雪林.对高校生态体育课程资源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95-96.
[8] 谭志丽.体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8:17-18
一、拓展训练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1、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必要性
(1)拓展训练课程进入高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变革,使得现代的大学生面临了很多的压力,从而引起很多的社会性的心理问题,再加之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骄纵和宠爱,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发生了变异,如犯罪问题、学生自杀等等现状。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挑战极限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当今社会中需要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年来拓展训练在我国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对参与人员的心理素质及相关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将其引入高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课程。
(2)开展拓展训练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2002年8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南将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同时强调素质教育最为我国的教育主体,是培养我国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发展学生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拓展训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3)高校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现代市场的需求就是要复合型的人才,虽然,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但是效果不佳。
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拓展训练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最缺少的东西。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是在让学生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4)当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求。新疆高校体育教师大多都参加过拓展训练的培训,所以对其功能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对“参加拓展训练对大学生成长意义”的选择中:新疆高校的教师都认为拓展旋律对学生成长有积极意义,但也有少数教师不确定,这说明拓展训练在新疆开展的较少,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解,所以应该加强新疆拓展训练的学习和了解,让其更好的服务我区高校。
(5)大学生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必要性。现今的大学生缺乏坚强的毅力,热衷于网络等恶习,体育意识淡化,导致体质下降,同时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在变弱。这些都将成为现代大学生在社会中发展的阻碍:不能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等等都是影响到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因素。
拓展训练以其新颖的活动形式和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挫折和困难的能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符合一名现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原理相似。根据相对调查表明: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较为长远的记忆。拓展训练就是通过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游戏中感知自我,并得到相关的知识,这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非常的相似。与此同时拓展训练在对学生身心培养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非常的相似,都是通过运动刺激来是学生身心得到稳定。
(2)拓展训练的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目标基本一致。高校体育课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进行开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提升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拓展训练是借助户外运动技能在固定场地内开展场景教学,其培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两者的教学主体都是学生,目的都是以体育活动或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所以两者在教学目标上也非常相同。
(3)拓展训练课程和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相同。拓展训练的项目源于体验教育。就是通过直接体验的方式,来使参与者的技能得到提高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来学习,让参与者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获得经验和感觉,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效果。而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学生通过确定目标,进行相关内容的学生,最后进行联系和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方面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也基本相同。
二、拓展训练课程建设的现实依据分析
1、我国其它省份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
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将拓展训练课程实施于高校体育,并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自从2002年北京大学在体育课中开展了拓展训练课程以来,全国各地的高校也在陆续的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展和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基地。通过数据收集和实地考察,笔者将对我国多地区拓展训练在高校是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由于调查的局限性,所以在这里提供的数据有限。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拓展训练课程化发展在我们快速的延伸,可以看出拓展训练课程将成为全国普遍开设的趋势。新疆高校体育在拓展训练课程的引入方面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拓展训练课程将在新疆高校开展起来。
2、高等院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安全因素
在高校由于场地和器材的有限,所以无法进行空中单杠、断桥、攀岩等活动,所以只能进行以地面为主的教学活动,而针对地面的拓展训练活动,培训教师只要组织安排好学生,并加强对安全的教育工作,就能有效的剔除安全隐患,控制不安全因素,并使学生达到安全。
通过美国专业体验培训机构Project Adventure曾就体验式培训拓展训练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发现,根据自己15年内统计的受伤数,得到这样一份统计表:
数据来源:美国专业体验培训机构Project Adventure
上述资料表明,拓展训练的安全性高于其他运动项目,进一步的提高拓展训练在新疆开展的可行性,它比负重行走的安全因素还高,说明它是一项有安全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很适合在学校开展。
3、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是学生的自身需要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现代的大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能力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在体育活动不仅是满足普通和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关注更多得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人性格培养的重要时期。而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作用,在增强学生身心方面的同时,对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团队协作的培养,人际关系增强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调查显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课程,很多的学生都愿意参加,愿意参加的比例达到65.5%,可见现代的高校学生都很重视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意识。同时也反映出在新疆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
4、新疆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满足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要求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都是通过身体的活动,使学生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而拓展训练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只是负责监督和引导,是对学生心智的考验。由于大部分拓展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有对其他学科有相关的了解,如:心理学、管理学等,这就要求要有较高的学历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高校体育教学的学历集中在硕士和学士,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还应该提高,由于新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是年龄居中在青年和中年,所以只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很多高校教师可以胜任学校拓展训练教学的工作。
5、拓展训练内容丰富,有许多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由于场地和器材的受限,所以很多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时,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安全为主,常进行一些地面形式的危险性较小的项目,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更加学生的需求,而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以一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开展,培训的过程基本是学生自我完成,所以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感悟,掌握知识。
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器材与其他体育项目所需要的器材有所不同,它对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而且安全,对场地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器材在随处的商店都可以购买到,所以拓展训练对器材的要求不高,也为高校开展节省开支,为能在高校中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拓展训练课程建设遵守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沿海相比就较大的差距,属于欠发达地区,新疆不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有限,所以项目的开展方面应以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着手,才能实现教学的合理性。
2、循序渐进原则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都是要尊重学生的基本发展规律,项目选择时也是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行开展,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拓展训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使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发展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随着拓展训练运动的不断兴起,有关拓展训练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实践才是拓展训练的硬道理,所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才能更全面的认识到理论在实际教学所的作用。
4、全面性原则
拓展训练与其他训练相同,都是针对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所以拓展训练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能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全面性的提高,因此在知识结构的选择方面,则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加强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四、拓展训练课程建设的设计
1、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指导思想
拓展训练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体育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和感悟。拓展训练从以往注重培养学员心理素质和生存技能,到后来应用与企业管理领域,发展到现在,拓展训练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路,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培训。而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缺乏相应的沟通能力,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等。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只能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但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方面的影响较少。而拓展训练则补充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
2、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也决定了教学的发展方向。
拓展训练课程是根据特定的情景设计,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进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依据基本目标进行的任务培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如:挑战的精神、个人价值的实现、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3、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条件而设定的。整理调查结果,结合专家的意见和本人的实地考察,列出以下可选用的部分拓展运动项目(仅供参考)。
(1)破冰项目:踩轮胎、寻人游戏、松鼠与大树、面对面介绍等;
(2)沟通项目:瞎子摸号、信任行走、撕纸、数字传递、解手链等;
(3)团队协作项目:坐地起身、踩数字、众志成城、连环手等;
(4)团队信任项目:信任百步行、信任背摔等;
由于新疆高校还未普及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所以笔者建议新疆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应以室内项目和部分地面项目为主,相对而言较容易开展,而且有利于课堂组织和控制。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拓展训练项目众多,组织形式多样,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校体育教学中基本的组织形式有:以班级为单位、以专业为单位、以院系为单位、全校随机组织。在以往的调查中,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赞同全校的随机组织,因为学生所在系别和专业不同,相互不熟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性,其次,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