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课程改革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建议

第1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训课程

一、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会计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如何培养专业人才适应新形势的能力,让相关专业学生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做出及时正确的会计处理,对职业院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改革途径,采取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环境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有待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1]。职业院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经过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做出了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明确定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讲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专业教学中安排学生实践操作的课时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培养出实践型专业会计人才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环境仿真的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练习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后能快速的适应会计工作环境。目前职业院校实训室的配置条件落后,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有限的实训基地,匮乏的会计实训材料使得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引领的作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现代会计专业人才需要打造建设一批实践能力强与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大多为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职业,没有相关的实际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达到实训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缺少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直接制约了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效果[2]。

二、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教育部相关部门规定,职业院校实践课时安排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左右,教师在授课时应为学生安排足够的实训教学环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完专业理论知识后及时加强单项技能训练,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相互沟通配合,共同完成综合实验题,教师发挥辅助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的实训环境建设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可以设置会计情境模拟实训室,结合实际会计工作展开仿真教学,实训室按照企业财会部门主要岗位进行设置,将学生安排进入不同的岗位进行模拟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在电脑上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让学生能根据真实的经济业务熟练的运用企业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熟悉了解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职业院校应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优厚的待遇条件,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才与高学历的双师型教师,鼓励在校教师兼职合作企业的会计相关岗位,加强实践锻炼。会计专业教师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及提升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与学者到校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指导在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在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第2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关键字:体育舞蹈 终身体育 发展

源于欧美的体育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融合了体育和舞蹈的特色,自1987年我国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以来,体育舞蹈在高校逐渐得到普及,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此后,体育舞蹈课程逐步在沿海地区及内陆部分地区的各大高校得到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昭示着诸如体育舞蹈等开放式的体育课程得以全面式的展开,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探析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在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基础上,找到素质理念指引下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对策。

一、高校体育舞蹈的核心内涵及功能

高校体育舞蹈将舞蹈体育化,体育艺术化,通过体育运动和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气风格独立化但形象整体化的特色。体育舞蹈揭示了体育锻炼、舞蹈动作、音乐旋律如何完整结合并实现训练目标的过程,充分熏陶了学生的情操,并动感化审美意识,使学生真切地领略真、善、美的魅力,进而潜移默化“终身体育”的理念。换言之,高校体育舞蹈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融洽和谐的气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舞蹈不仅通过娱乐性的方式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技能以及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此,本文将从运动型、娱乐性、社交性以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释。

首先,从运动性方面来看,高校体育舞蹈的学习主体大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学生,体育舞蹈中严格的规范动作须经反复练习才能够得以完美展现。学习训练的过程伴随着高强度的舞蹈训练,这就意味着运动性即是高校体育舞蹈内在要求。据有关调查显示,体育舞蹈在促进机体代谢、改善生理机能等方面有着相当好的效果。

其次,就娱乐性方面而言,高校体育舞蹈融合了舞蹈因子,也就离不开音乐旋律。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节奏,配合身体语言构成的舞蹈动作,体育舞蹈在愉悦身心、活跃气氛等场合中发挥着特有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舞蹈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同时,该运动项目通过舞会、舞蹈俱乐部或者舞蹈协会等方式,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实践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再次,从社交性角度观察来看,高校体育舞蹈尤其是集体舞蹈和队列舞蹈,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自我心理的全面发展。长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不仅有利于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等人才的培养,还能整体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及情绪控制能力。简而言之,这都是高校体育舞蹈社交性的典型体现。

最后,针对艺术性而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能通过动感美、艺术美、人体美、服饰美等媒介,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所在,学生能在其中提升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及音乐欣赏等能力。因此,高校体育舞蹈在艺术性对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舞蹈具有上述诸多功能作用,其在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项目中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尽管高校体育舞蹈备受关注,并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状况并非一帆风顺。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处于课程体系涣散、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协调的现状。一方面,由于对体育舞蹈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在体育与舞蹈谁先谁后的归属问题上频生争议。这一争议放置于课程目标中,就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另一方面,受限于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本身特征,对于音乐旋律及节奏的把握,对于身体动作的要求,都需要其他课程的配合。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项目时往往会缺乏整体考虑,人为割裂了体育舞蹈自身的整体性,由此出现课程设置不协调,也就在所避免了。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面临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尽管高校体育舞蹈融合了运动与艺术的内在精华,并具有运动性、娱乐性、社交性以及艺术性等功能,而且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造诣更是不可小觑。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由于课程体系涣散、课程目标不明确以及课程设置不协调等现状所限,发展受阻。整体而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面临的挑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体育舞蹈归属性质的明确。从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观察得知,发展受阻的症结在于未能很好地解决体育、舞蹈谁先谁后的问题。若能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做出合理处置,发展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第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须进行整体考虑。高校盲目设置体育舞蹈课程,而未能很好衔接其与音乐、形体等课程,自难实现体育舞蹈的整体效应。

第三,高校体育舞蹈的出现意味着体育教师自身水平要求的转变。以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将会难以适应体育舞蹈的教学要求。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作为一门放式体育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出自身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标准及要求,固守陈规将难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三、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不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高校体育舞蹈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理念,因此所进行的教育必然也应围绕“终身体育”理念而展开。换言之,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所展开的讨论,正是“终身体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发展的典型体现。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应朝着文化素质教育以及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奋进努力。本文拟从如下方面提出几点关键性措施。

第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发展应以明确体育与舞蹈的归属性质为首要之务。体育舞蹈是融合两者内在精华的运动项目,两者并非处于对立局面。因此在体育与舞蹈谁先谁后的争议上,应以“终身体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目标为指引,而将关注重心放在如何充分发挥体育与舞蹈两者作用层面,挖掘体育舞蹈的独特风格。

第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应契合体育舞蹈本身的多元化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特定上,时刻考虑体育舞蹈的整体特性,进而从音乐旋律、形体锻炼等方面进行授课配合。

第三,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整体体育教师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进程。培养更多优秀合格且一专多能的体育舞蹈教师,是迎接社会发展挑战的直接利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因此,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在上述关键性措施的引导下,必能充分挖掘出运动与艺术的特色融合,并发挥出两者的极致风格。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将能在契合“终身体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目标的轨道上,逐步实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整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而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成兰.浅谈体育舞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2010(24).

2.吴宗喜,刘朝辉,体育舞蹈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可行性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第3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关键词:液压 气动 课程改革 调研

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中职学校开设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液压与气动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在工作中动手解决问题(如安装、维护、调试、维修液压和气压控制元件或控制设备等)。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一些企业和相关学校进行调查,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分析,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企业调研情况

1.调研内容

通过调研无锡市一些外企、国企和私企等,了解有关专业信息。

(1)走访行业协会和各企业。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及本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座谈和研讨,了解企业中各个岗位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理论知识构成、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情况,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行业协会和各相关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处理,得出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从我们收集的问卷分析来看,目前机电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主要有:工艺员、质检员、机床操作工、维修钳工、维修电工等。

与这些岗位相关联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具有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

2.调研结果

(1)液压与气动技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行业众多。如轻工业制造、冶金及汽车、工程机械、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因此就业岗位十分广泛。

(2)随着无锡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在企业中,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先进设备越来越多;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很多先进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使用不当导致的液压、气动故障影响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缺乏维护和保养知识,维修技术不过关,造成生产水平下降,这都与人才缺乏有关。

二、相关学校调研情况

通过调研三所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发现各学校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呈现了各自的特点。

1.一所中职学校

该校由于缺乏相关的液压气动实验设备,因而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实验课”的阶段,大部分实验采用FESTO软件模拟和数控机床的基本维护。任课教师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缺乏项目化教学基础。

2.一所五年制高职学校

该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数字化建设,提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开放性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油压千斤顶、数控立式内圆磨、基于PLC的JF170机车、数控铣床、自动物料搬运系统六个项目,均贴近工厂实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LC控制,增强了本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机电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任课教师认为该课程依然存在不足:为实现项目化教学而在企业真实案例选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改造教学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前后兼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3.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具有丰富的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内容采用企业中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已经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并且有自编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在课程上坚持理论与操作并重,强化工程实际应用,并在教学中积极聘请企业老专家授课。

三、笔者学校教学现状

一是课程虽然已采用项目化教学,但是项目不够典型,与工厂对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自2006年起,笔者所在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现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教材,设计了7个教学项目,其中2个为综合类机床设备的液压气动回路,1个为生活中的气动回路,其余的4个为简单的气动回路。教学项目中很难突出生产实际要求,缺少设备的基本维护和保养知识,教学项目不够典型。

二是虽然有较丰富的教学设备,但教师没有注重对设备资源的再开发和深度利用。

学校教学设备中只有2个执行元件(单作用汽缸、双作用汽缸),这让教学过程中形象表达相关项目有所欠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已有的教学设备进行重组和开发,并将其运用到现实教学中。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套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任课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发了一些适合与本校教学的课例,也有了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没有成为校本教材。目前主要采用的液压气动控制技术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四是教学考核评价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全过程评价,缺乏激励性。

教学考核虽然以气动的设备安装、调试、气路认识为考试要点,但考试整体比较简单,对学生没有激励性。学生很难通过考核获得成功感,考核过程重在结果,无法完整体现教学过程。

四、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制定出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根据调研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适合中职机械类学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着重突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2.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条件编写校本教材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知识相差甚远,大多是普遍、大众的知识,而每个学校拥有的实训条件不同,有可能无法实现教材中设计的实训项目,教材无法体现各学校的个性。因此,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校本教材可以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使课程教学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更符合学校教学条件。

3.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室可以实现液压动力元件、控制元件的拆装分析;能实现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判断与解决等;能模拟出公交车门的开关动作的气动控制技术等。学生通过实例知道液压与气动技术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从而能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兴趣。

选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工作项目,能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顺利地和工厂接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学生会有一个很强的新鲜感,并且一直保持到学习结束。

参考文献:

[1] 李玉军.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 甘肃科技, 2011(03).

第4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一、应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白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和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否定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与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举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通过教学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

二、应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通过探索活动获取新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引导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学生热烈探究新知的过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当教师以组织教学为主时,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有组织地呈现山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教材的知识,问答课本的问题。而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且富有个性。

三、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向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获取知识。”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讨论练习的机会,绝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自主自动自觉地参与探究学习,决不搞教师“一言堂”。

四、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成为唯一的参考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

第5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8-02

一、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科重实践,国际贸易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大专学历,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商务谈判、签订合同、报关等工作,能上岗操作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专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业务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世贸组织规则;国际市场营销基本常识;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及外贸英语口语等基本技能;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和国际货款结算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2.扎实的专业技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备初步与外商磋商交易、拟订合同条款的能力,实现交易目标的沟通的业务素质;具有从事跟单、货代、独立处理履行合同等各业务环节的单证操作、办理托运、投保、报检、报关和货款结算等能力;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技能。

3.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商检总局等职能部门组织的从业资格证考试,是对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权威评价考核,对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作为开放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专科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取得一个以上从业资格证书。这是衡量专业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是评价毕业生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依据。

(二)未来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大学作为以继续教育为主的成人学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标准,培养能顶班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要准确把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职责的变化,结合企业对岗位标准的变动,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实行动态教学过程。

1. 建立“课程设置、专业技能、证书资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国际贸易专业专科所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及要求,应以能让学生普遍通过有关从业资格证考试为宗旨,以学生掌握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活动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为目标,建立“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2)“专业技能”。外经贸企业的工作岗位分工呈逐步的趋势,以达到专而精的工作效果。岗位的职责就是国际贸易专业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3)“证书资质”。商务部、海关、商检局等职能部门为使外经贸企业业务人员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流程清楚、要求明确,让企业能招聘和使用高素质的人才,组织全国统一的从业资格证考试,实施持证上岗的优选制度,从而保证了外经贸企业专业人才优化组合。国际贸易专业应以考证通过率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实施“一个中心、两个依托、三个素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一个中心”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成人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为原则,培养学生在一定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获得上岗能力,使学生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有后续发展、提升的潜力。

(2)“两个依托”。既要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能力,又有后继潜力。一方面,以加强实践性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依托,让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在理论教学中必须达到的学习标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加强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加大理论联系实际和指导实践的校内外集中实训的力度,包括实物实训和无纸化电子实训,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

(3)“三个素质”。一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外贸工作的基本职业素质,二是具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素质,三是具有综合经营管理的素质。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各门课程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以及在实际业务中能够分析、处理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

(一)建立全新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新的课程体系必须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的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起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注重业务技能培养的多层次的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第一层,技能模块。根据外经贸企业各种岗位对实际技能的要求,及相关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项目,分别开设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把相关课程分解成相应模块,大体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和课外实际体验三个子模块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实际技能。

第二层,资质培养模块。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获取大专学历证书和至少一个以上的从业资格证书,以满足行业要求,实现快速就业的目标。

第三层,职业基本素质及能力模块。开放大学培养的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必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得到文艺、体育和心理素质等综合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思想、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为步入市场、社会,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特色

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应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1.突出实践,以资质要求为导向

根据外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从业资格证考试对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衡量标准,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报关商品学”、“报检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跟单实务”等专业课程,并与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相适应,真正实现“教学、考证、快速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2.坚持学、做统一,突出实践能力

为体现“学、做”的统一,将课堂教学分为业务知识的讲授与课内实训两个模块,不仅要求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原理,重点、难点,还要利用案例、布置简单的任务、小型的专题等实训活动,进行动手操作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运用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每个单元知识教学完成后,都要采用模拟实务来进行综合实训,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加实践强化就业能力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既要具有大专以上的学识水平,又要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将外经贸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和内容全部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根据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不断提高,考试内容不断更新的实际,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训活动,并按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让学生既完成了专科学业,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又能从事多个职业岗位工作。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应采用理论教学、课内实训、课外实训三者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坚持精讲,突出重点,以“基本要求”为度,通过强化课内实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每一单元组织综合实训,期末针对课程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对学生进行一周左右的集中实训。为达到集中实训的效果,应组织教师编写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的实训大纲、综合实训指导书、实训练习册、实训计划等教辅资料,并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进仿真的实训操作软件,通过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港口、码头、仓库、集装箱堆场等进行现场观摩,请专家现场讲座,安排学生毕业实习等活动,凸显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考核

强化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不能只以书面答卷的分数做定论,要客观、系统、准确的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改变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

为配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将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改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1.各门专业课程均建立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并将考核办法向学生公布,使学生知道各门课程对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要求,在学习中,主动接受考核。

2. 根据课程的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1)必修课的考核成绩由课堂教学基本知识的笔试成绩与课内实训考核成绩,综合实训考核成绩和平时学习表现,按比例评定其期末总成绩。(2)选修课程的考核成绩,则依课程的特点不同,采取灵活的方式,对理论知识性强的课程,采取笔试与综合性小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依据完成实践性项目的效果及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定。(3)对课外实训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全部的实训流程,适当考虑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主要依据学生完成的实训作品评定档次、确定成绩。(4)对取得“职业技能考评”、取得行业认证、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作为评定其成绩合格的依据,并可免修该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其他的课程,拓宽知识面。

3.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考核。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体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考核,使之贯穿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内外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等,考核学生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交、组织和公关能力。

(二)灵活掌握学分突出课程改革的目的性

第6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中学生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基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知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言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是中职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级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加工、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教师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一方针开展。有不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的并不透彻,依然抱着以前中专教育的想法,传统的应试教育占据头脑,面对新的形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技能的培养;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了解,还在讲Dos命令、Windows98等过时的知识;有的还简单的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是教学生打字。观念的落后加上有的学生教师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用两张皮,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

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少,教学手段单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理论知识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图形界面和人机交互。有的教师还在采用口头语言和板书式教学,不仅教师难教,而且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苦燥乏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既费时费力,又达不到效果。学生不能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差,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1.3考核体制陈旧,评价指标少

对一门课来说,考核手段非常重要。目前多数学校同课程一般采用统一命题、考试、评卷,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教考分离,考核手段比较公平、合理。但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来说,采用这种考核方法却存在很大问题,单单凭一张考卷来考察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不科学的。有的学校采用卷面考试和上机考试各占一定比例的办法,但上机考试时间有限,题目较少,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全面。

1.4学生基础总体较差,程度参差不齐

现在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其基础总体上较差,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有的学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中职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比较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耐力和毅力;他们个性强,喜欢表现自我;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初中时成绩差,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冷落、同学的白眼,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都给我们的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2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首先,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真正吃透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模式和认知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就业需求,正确使用各种电教设备,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3模块化教学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

2.4任务驱动

在每个模块中,知识点的掌握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来完成。比如,在前面提到的“信箱申请及使用”知识点中,要求学生完成免费信箱申请、添加本班通讯薄、编写电子邮件、保存草稿、上传附件、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等小任务组成。这些小任务非常具体,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容易完成。在上机前,要完成哪个模块、哪些任务,教师都具体地布置给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就知道要练习什么内容,避免了因上机目的不明确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2.5过程性评价

在每次上机前,都安封隋相应的任务,下课前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记录,学生每节课都知道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成就感。这样老师虽然辛苦了一点,最后期末成绩可直接由平时成绩评出,这样成绩比较公平、公正和合理,避免了考试一刀切。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成绩评定时,除了横向比较之外,还要纵向比较,多鼓励,少批评。

2.6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作业,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务,最后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这样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因而每个人都积极参于,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个个都露出了笑脸,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第7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1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但目前临床专业医学课程体系仍主要采取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即基础~临床~实践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模式,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的脱节。一方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缺乏有意识的专业引导,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而,在临床教育和实践阶段,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遗忘,且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从格式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基础与临床课程教学体系往往缺乏整体观念,各自为政,不利于学习的迁移,尤其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功能固着和问题定势,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弊端,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一些医学教育改革探索,如锦州医学院在设置综合课程时,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作为原则;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重视课程的交叉融合,建立了模块式课程体系;浙江大学医学院课程模块设计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方式;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新增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湘雅医学院强调采用以问题为向导(PBL)和案例教学法等[y但在改革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有效的医学教育模式。如在跨学科课程整合中,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仍然是以学科和教研室为主的教学构架,导致各学科间的组织、协调存在重重困难,整合的重点大多放在基础医学课程内或临床医学课程内,少有院校对所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整合,出现了知识融合困难、脱节、重复、遗漏等现象;许多教师缺乏培训,观念转变困难;改革效果的长期评价缺乏。

课程作为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载体,其体系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关系着医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因而,有必要对临床专业医学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各学科之间不断渗透融合,医学科学越来越重视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社会性,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学科研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改革应当以培养医学生的整体观、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紧密围绕培养现代化医学人才的宗旨,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性,重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相互联系。

虽然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医学课程改革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推行课程体系改革还需要抓住潜在的关键点。医学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疾病的认知过程从根本上影响着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变过去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问题。同时现代教育观念更加重视教育的过程。因此,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重视教育的过程,变革教学机构,实现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创造崭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2. 1教学组织机构的变革

课程改革推动着学校组织进行变革。教学组织机构的重构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基础,包括目标的重构、结构的调整、文化的新生。首先,需要重新诊释教学理念,调整课程目标(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当遵从认知学习的程序,注重逻辑性,逐层推进。教学组织的结构也应当按照认知程序进行必要的重组,以便后期进行课程整合。譬如,基础医学可以整合成形态、功能、代谢三个教学与实验中心,以教学组替代原来的教研室,归各自的中心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而是要赋予新的重组体灵魂,实现教学内容的全而重组。当然,组织的革新总是会带来新生的文化,对各种文化要予以包容,注意甄别,保持自觉和内省。

2. 2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到顿悟,认为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这种学习理论和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是比较接近的。然而,是否发生顿悟是不可预测的,但可以通过整合和优化医学课程体系使其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首先,可以将医学课程体系划分为临床前期课程和临床课程。课程的整合包括横向及纵向整合两方而。横向整合局限于基础或临床内部;纵向整合则是要实现基础教育中有临床,i晦床教育中有基础。整合后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临床表现为主线(Case-BasedLearning, CBL)、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整体观,既要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又要培养科研实践能力,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课程的优化以提高医学生素质为目标,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提倡启发式教学。在临床前期教育阶段就组建导师负责制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改革课程管理模式,调整学时分配,增加自习、实验和见习时间。调整评价体系,实行等级学分制,在学分制基础上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级别。考核注重过程,以平时成绩为主,形式多样化(如作业、报告、实验等)。

2. 3构建结构、功能及疾病整合联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机构重组、课程整合优化后,课程改革的物理形态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而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组织有关教学单元,以器官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疾病为主线集体备课,按人的认知学习过程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加强临床前期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联系,便于发现其中的关键联接点,有利于学习的迁移。需注意的是,集体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组内,还要实现跨教学组讨论,特别是需要临床前期教学组与临床教学组的交流。集中教学人员以对疾病的认知过程为主线,分系统讨论并确定各个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理论教学方法、实验见习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完善试题库建设等。讨论过程中应当重视其它教学组成员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教学思路清晰,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对疾病认知过程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在这些关键点上展开思考,实现顿悟。教学内容要注意前后呼应,密切联系基础与临床。多媒体课件中应尽可能加入更多的动态图景和影像资料,以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教学方法多样,增加实验见习的学时比重,重视情境模拟、现场体验。除此之外,每门课程可以准备体现专业特色、高度整合的教学讲义并发放给学生使用,讲义既要有主体部分,又要有可延伸之处;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提供系列参考书目(包括教材)便于学生自学。

第8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土建程类专业都把《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考查课或是选修课,安排32~48课时,真正用于讲授测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时数在 24~40之间。然而,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等内容很多,要在24~40课时的时间内使高职高专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是很难的。

在当今信息社会,施工技术和测绘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这就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讲授测量知识和先进测量仪器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测量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 《建筑工程测量》以后,能够独立地完成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

二、课程现状

目前,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测量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化、社会化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已由“专才”型向“全才”型转化,从而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已大大拓宽;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书越编越厚,然而教学时间又大幅度减少,难以完成原有的教学内容,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不大幅度地减少教学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改革中挖潜,从课程内容整合中获得。

2)教学方法

目前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但课堂理论教学是主要的方式,现实的问题是测量教学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增加了很多,而测量课时比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把《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考查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因而怎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 《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

近些年来,对非测量专业的测量教学改革的讨论非常频繁,也直接推动了测量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更新,包括出版新教材,制作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但对测量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研讨却相对偏少。传统的测量实践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实践项目,学生按照实践指导带的内容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教师讲解实践目的、实践方法、实践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予以示范,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践操作。实践完成后,学生写实习报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及实践报告,进行评分。整个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那怎么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各项测量技能的培养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三)《建筑工程测量》考试和考核方法

工程测量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其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采取与其他课程一样的考试方法,将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正确的引导

三、改革建议

鉴于以上《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应该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高职高专培养的是 “下得去, 拿得起, 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改革与优化教学内容表现为:剔除那些与职业工作能力联系极少和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对经典的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适当补充测量前沿知识。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对测量仪器操作等内容的讲授比较抽象,讲授的内容一般难以理解这也是很多教师普遍反映的教学难点。如果教师利用CAI 课件、录像、工程模型等手段,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声音、视频及图像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理解和接受,提高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有效解决教学新内容增多而课时减少的矛盾。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思维的训练。否则学生为了实践而实践,不理解技能要领,不思考,只是机械地模仿实践,势必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实践教学应突出实践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因此,实践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又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大多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常年不变地开设某些传统验证性实践,而忽略了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这一事实,使得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所以应该开设开放性实践,以弥补有限课堂上的不足,增强学生实践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使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3)完善实践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遵循认知规律,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

(三)深入课程学习评价改革

课程学习评价应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基准,而不是期末考试成绩。针对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阶段性集中比赛的方式进行考核,分组分批次进行测量项目的比赛,并将比赛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测量理论与技能。另外,在最终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增加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9篇:课程改革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和研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响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路,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笔者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建筑、水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专业调查。目的是掌握近几年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1研究对象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施工、监理、造价及现场代表。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对2012年以前的建筑、水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38份,回收率为76%。

经统计,其中有89%的同学认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比较有用,有78%的同学存在看不懂图纸,有84%同学施工流程不清晰等问题。在调查中有92%的同学认为应加强施工技术实训,使理论讲授和实践紧密结合(见表1)。调查后,笔者又和部分同学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建议。笔者对本次调查中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本门课程的改革思路进行了一些思考。

表1调查情况统计表(问卷中的部分内容)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课程教学需要,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锻炼,参与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聘任一批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或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以此来增加校内专兼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2.2.1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通过调查和研究,采用加强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并确定每个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如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和采购经理),在项目经理的带动下各部门协调,使项目顺利完成。此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周密的计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就需要老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光靠查阅资料就能完成的。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把教学内容形成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九大知识模块,并合理序化。在组织教学时,把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案例,教师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景展开问题分析。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问题的模式进行。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知识传递,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见图1)

图1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

2.2.2优化多媒体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是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很多施工工艺抽象难懂,单凭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很难明白。笔者认为多媒体是完成理论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多媒”,是老师们在制作课件时必须要考虑的。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的把文字复制一下通过PPT放出来就认为是多媒体。而是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拍摄一些施工现场的图片,制作一些相关施工过程的动画或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施工流程的录像,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虽然没有去工地,就好像身处现场一样。例如在讲到灌注桩几种方法(即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时,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制作成动画并配以音乐的形式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会了很多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此种教学方法在该校2009级水工专业学生中投入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2.3调整现有的教学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整合和重构。理论教学形成以九大知识模块为基础,并按照建筑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序化,知识传授的深度以满足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需要为度,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应用性,实践教学。(见图2)

图2课程教学体系

2.4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围绕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项目经理(预备)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将“五大员”的职业技能考证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按照九大学习模块设置九个学习情境,设计与每一个学习情境和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的学习任务,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考虑前后课程内容衔接的基础上,设计出螺旋提升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2.5实践教学改革

施工现场是不可缺少的辅教学手段,某些学院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使学生有了对建筑的感性的认识。

但是一周的认识实习,采用的大都是整个班级进入施工现场,技术员讲,学生听的模式。由于人数多,多数学生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笔者认为应该把实训穿插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将较大的实训项目分解成若干个能在1-2次课能完成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训场或者组织学生到现场深入到施工队来完成。如砌墙,让学生亲自体会砌墙的过程。

另外在《建筑施工技术》讲课过程中,可以拿一两套完整的施工图,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编制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能力。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实训条件等多个方面。成功的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和所有专业教师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分不开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了良好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使学生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 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 姚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1,(8).

3 周朝国.《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咨询,2008,(17).

4 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