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钱钟书杨绛范文

钱钟书杨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钱钟书杨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关键词:压浆技术,养护,经济效益

混凝土路面本来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加上外力影响的作用下,不得不定期作养护工程本文主要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路面为例,展开对压浆技术运用的分析。

一、压浆技术在混凝土养护中的应用

压浆技术是一种现今主要运用在混凝土养护工程中的方法,它的应用使混凝土建筑得到了良好的养护效果。

(一)压浆技术工艺。压浆的主要施工工序是:定板、布孔、钻孔、压浆、封口和养护。在工序中可以看到,压浆技术的实施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进行压浆的,要通过众多的程序才能有效地进行压浆这一工序。

1、定板。对错台板、泥板和裂缝板的观察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错台板要采用目测法并取其高差记录;对泥板最好选在雨后才能更好观察缝隙目浆的情况;对裂缝版要观察它的边角下沉情况才能确定布孔位置。在调查的时候,需要钻孔的地方要用油漆做好标志,任何关于压浆板的详细位置和损坏情况都要做好记录,方便日后翻阅和观察压浆后的情况。

2、布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按梅花形状的布孔,行车道布8孔,超车道也是8孔。对于断裂不多的版块只需要压浆孔作适当的调整,在断裂缝隙两旁各钻1—2个梅花状的孔,在钻孔前一定要由技术人员先观察板块间隙的情况,再选择布孔的位置,而孔的位置应该选择在版块的四边,50cm的版块与边的缝隙为适宜。

3、钻孔。钻孔需要钻孔机,专业人士认为为了确保压浆工程的连贯性,钻孔工序应该按照确定孔位提前进行,孔深以穿透板厚为适宜。而钻孔机的钻头应该选用直径为3cm的尺寸,钻孔的深度要根据版块的薄厚来确定,例如泥板与沥青的总厚度为32cm,那么钻孔深度就应该控制在36cm-40cm之间,而且不得小于最低值。

4、压浆。压浆是最重要而且最复杂的一项工序,压浆前要制备出灰浆混合料,这种混合料是压浆工序的原料。灰浆由水泥和粉煤灰加水搅拌而成,搅拌成功后用泵送出。在板下压浆前,要检测好连接部位的牢固和密封程度是否无碍,因为如果这些准备事项做不好,就很容易发生漏浆、爆孔、压力打不上等现象。压浆过程中的压力是关键,过大的压力会造成版块拱起并断裂,压力过小则不能压满。所以,每一台压浆机都会有自己的压力表,要根据压力表所反映出来的压力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压力过大过小的情况发生。压浆时,还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这些还需要技术专业人员和管理层达到共识制定方针策略,尽量减少故障和意外的发生。在压浆施工完成后,必须清理好工具,保证液压泵的清洁。

5、封口。压浆工序结束应该即时播出灌浆塞,插上木塞,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使灰浆混合料充分凝固。封口之后,要将塞口旁边的灰浆和泥沙清理好,要及时清扫干净,用水冲刷,避免流入路面造成污染。

6、养护。一般来说,灌浆之后的两个小时内禁止该路段禁止通车,然后养护期为3天。整个压浆过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做好整个工序的完整记录,要详细记载板块的位置、损坏程度和钻孔位置。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有助于以后对该路段或灌浆区实行检查和养护,有第一手资料自然可以节省更多的检测时间,还可以积累施工经验。

(二)压浆技术的作用。现在混凝土路面因为其强度高、板体性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成为了路面建设的首选材料,但是又因为现在路面上的通车情况,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受损,而通过压浆技术应用可以使混凝土制造产物得到一个良好的养护后盾。

二、压浆技术对于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经济的蓬勃发展,地区性的运输和分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工作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公路、马路等路面的物质质量也随之提高。建设路面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是目前最适合建设路面的原料,它具有成本低、性能高的特点。但是随着路面上行车量的增多,施工工程对路面造成的一定的损害,混凝土的路面也因为众多的外力因素遭到了破损。而对于这些破损,现今最有效的养护方法即是压浆技术养护法。压浆技术的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是针对损坏的混凝土路面一种有效的养护方式。因此,压浆技术的提高亦是必要的,在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方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现今的社会情况,在还没有找到比混凝土更适合做路面建设的原材料时,混凝土路面依然面临严重的破损问题,而压浆技术则是对混凝土路面最好的养护方式。

三、压浆技术的经济效益

说到压浆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对压浆技术的推广和赞扬。因为混凝土路面的经常性破损,政府在维修路面的经济投资上也是放足了力量,但是如何去稳定这笔经费和降低维修成本呢?这更是维修方式是否具有高效益的问题了。压浆技术,即灌浆技术,它的产生是对混凝土养护维修的一大里程碑,是多年来技术人员对于养护路面的经验成果。资料显示,以宁高高速公路泰州段水泥混凝土段7.5m宽,板长4m计算,这一段的板块出现的下沉、脱空等现象共需要养护维修的有30%,如果采用一般的维修措施,经过一系列外力作用后,需要置换修复的占有15%,共计修复成本15万元。但是如果采用的压浆技术进行修复的话,维修成本只需要3.5万元,共节省了11.5万元。如此算来,路面常出现错板、裂缝板问题,每次都用一般维护的话,修复资本是何其庞大。所以,压浆技术的出现是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更巩固了修复成果。

结束语

针对压浆技术在混凝土产物中的养护应用,我们可以知道压浆技术的对于混凝土建筑的重要性和耐用性。许多研究学者说到,压浆技术秉承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国发展经济的力度正在加强,目的是打造一个更强大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在社会的改革和建设中,往往细节上容易被忽略和搁置,我们的各个部门要做的是细心发现,努力研究,配合社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的科技要求。因此,压浆技术的应用无疑是为社会的发展道路创建了更先进实用的科技领域。

参考文献:

第2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一、讲题应突出思路分析,不要开门见山

仅从解题角度讲,给学生讲习题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讲的关键是展示思路发现的过程,在这个发现过程中,解题人思绪万千,念头百出,有时灵机一动,毛塞顿开,有时山穷水尽,突然峰回路转,有时步入歧途,有时不能自拔…….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把这些生动的思维过程充分的展现出来,不能只展示分析的“成品”,“优品”,还应该把分析的“废品”,“次品”展示出来,并且要好好的讲一讲怎样从“废品”到“次品”,进而到“成品”,“优品”.讲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题意分析和思路发现上.教师不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挥员、讲解员、裁判员,而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讲习题应潜心设误布疑,避免平铺直叙

讲习题时,由于知识密度大,信息量多,应将讲、练、思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和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我的做法是:(1)进行开放式的习题课堂教学,给学生出错的机会;(2)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的错误想法;(3)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的错误显现出来;(4)做好经过探究学生进行自我否定的经验积累.教师要敢于放手而且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学生学习数学时认识上的错误,理解上的偏差,技能上的缺陷,都表现出来.其实,学生中的智力潜能往往是巨大的,有些独特的思考方法还是教师未能想到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的思维状况,摸清学生易犯的错误,正确导航,把握进程,时时点拨.讲习题时有意识设疑布陷,警示学生,这样往往比正面强调效果更好.

三、讲习题应该渗透数学思想,切忌舍本求末

比公式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是解题的指路明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它是数学的“灵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数学思想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他对产生一个好‘念头’,一种好‘思路’,一种好‘猜想’提供了方向”.数学思想是‘纲’,纲举目张. 中学数学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思想;化简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讲题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有那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展现应用过程的丰富背景.否则学生当遇到新问题时,尽管头脑中也知道要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解决,但却仍然不知从何处入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总结出两条有效的经验:(1)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侧重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介绍较低层次,在高年级介绍较高层次;新授课阶段介绍较低层次,复习巩固阶段介绍较高层次.这就是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顺序进行.(2)在解题教学中,重点是展现知识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过程,使学生从中学到创造性数学活动的经验,并经过多次强化巩固下来.问题解决的过程大致如下:当遇到新问题时,首先要把条件和结论转化成与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形式(这是同化过程);再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把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重新组合成新的法则,以便适应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顺应);最后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实施解题手段,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按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顺序进行.总之,在讲解习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对解决问题的巨大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关键词】压浆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水泥砼路面在我国现有公路网中占有较大比重,大部分建于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近年来交通量的不断增大,砼板块已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公路通行。钻孔压浆技术就是基于目前这种现实状况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工艺,此工艺是借鉴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孔道压浆原理对砼板底脱空部位进行处治,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本文简单介绍一下采用压浆方法处理水泥砼板底脱空的工艺。

1.压采的作用

压浆处治技术,是针对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内出现的板块脱空危害而提出的修复板底基层密实,确保板底均匀支撑的技术措施,其作用为:通过压浆处治,可以充实板底脱空,恢复密实,改善面板的支撑状况,使混凝土板的受力状态符合设计原理,避免混凝土路面板过早损坏。通过对板底脱空的压浆处治,由于压浆材料本身稳定性好,强度大,加上浆体的流动性能好,在压力作用下,有较强的渗透力,因而能够改善基层和路基的密实度和水稳定性,从而增加基层的稳定性,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

2.压浆技术工艺

压浆处治主要的施工工序为定板、布孔、钻孔、压浆、封口、养护。

2.1定板

路面调查时采取外观观察及弯沉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对错台板量取其高差并记录之,对泥板最好在雨后及时观察缝隙目前情况;对裂缝板视其边角下沉情况确定压浆孔位置。调查时,用油漆作好钻孔位置,并以百米桩为参照,作好每块压浆板的详细位置、损坏情况记录,以备日后观察压浆效果。

2.2布孔

设计图纸要求按梅花状布孔,行车道布8孔,超车道8孔。对有少量断裂的板块(如板块断成二块),压浆孔作适当调整,在断缝两侧各增加1~2孔。钻孔前由技术人员选择布孔位置,孔位选择在板的四边,距板边各50cm为宜,一般避免在板中央位置布孔。如遇裂缝板,则考虑在裂缝周边布孔,孔位与裂缝间距要大于30cm。

2.3钻孔

采用钻孔机钻孔,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钻孔应按确定的孔位提前进行,孔深以穿透板厚为宜。钻头选择直径3cm,砼板块厚约24cm,钻孔深度控制在28cm-33cm之间,并不得小于28cm。用吹气的方法形成空腔,以便于灰浆的初始分布,用3cm橡胶管安插在孔口作为衬垫。橡胶管外径与孔径一致便于使灌浆栓塞与孔口紧密结合。防止漏浆,钻孔后用红漆在板面标注各孔压浆顺序。

2.4压浆

2.4.1制各灰浆混合料

压浆施工所用混合料配合比为(仅供参考),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JK-24:铝粉=1:0,6:0,7:0,16:0.001将水泥和粉煤灰按比例放入砂浆搅拌筒内,搅拌15秒,然后加入Jk-24及铝粉,搅拌15秒,再加水搅拌。投料过程中不停搅拌直至浆液均匀。将浆液送入搅拌器用泵送出。

2.4.2板下压浆

将灌浆栓塞打入孔中,锚固于水泥板块,栓塞底部适当离开基层,软管出料口套在栓塞上并固定好,如果连接部牢固或密封不够,就会发生漏浆、暴孔、压力打不上等现象。锚固牢靠后,开支栓塞泵,待运转正常后,启动灌浆泵,同时打开搅拌机底部出料开关,开始连续地向泵内送灰浆,直到观察到灰浆从一个孔流入另一个孔,当观察到板开始抬升或灰浆流动线路内的压力迅速升高时,停止泵送。压注浆液时,应缓慢均匀加压,一般当压力达2.5~3MPa之间某一值时,应保持稳压状态2~3min以上,让浆液在板底充分流动渗透,以达到挤密和充实的效果,然后打开卸荷开关,缓慢降压,压力回零。

压浆过程中压力的确定至关重要,压力过大易造成面板拱起断裂,过小则无法压满。而压浆机因型号不同,压浆时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在压浆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测定,并在施工现场作试验标定。压浆过程注意事项如下:

当混凝土板纵、模缝隙有浆液冒出时,继续灌浆5~10秒即应停止,板底有积水处,积水会在浆液压力下从缝隙冒出,此时需继续压浆,直至浆液冒出5~10秒后停止(这种情况下压力为2~3EOa)。

对于板缝及边缘冒浆,压力无法达到规定值的,则先让浆液顺板缝自由冒出,浆液凝固后,再重新钻孔压浆,一直到压力达到上述要求为止。

浆液从相邻板缝隙或硬路肩缝隙冒出时,立即停止灌浆。

2.5封口

压浆结束应立即拔出灌浆栓塞,立即插上木塞。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使灰浆充分凝固。如孔内浆液下降,应从混凝土缝隙处取浆液填至混凝土板面平齐。在不会回复压力,确保灰浆不会从孔中挤出时,方可将木塞拔出,并用快凝水泥砂浆永久性密封孔口,并抹平。灌浆后残留在路面的灰浆要及时清扫并用水冲刷,避免灰浆流入路面缝隙,防止污染路面。

2.6养护

灌浆后的2小时内禁止车辆通过灌浆区,一般养护期为3天。

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场施工员应认真作好施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记录每块板的具置,锚台或下沉高度,钻孔位置。

认真填写压浆记录,由项目部派专门技术人员对每台压浆机进行全程监控,压浆材料的配合比必须准确,并对每个孔的孔号、孔深、稳定压力、最大压力、始压时间、终压时间、稳压时间、压浆量进行详细记录。

根据记录,每天整理出当天灌浆面积合计和用料数量(含人工、材料、机械等),以便以后进行经济分析。

定期制作灰浆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掌握开放交通所需的最短时间。

压浆必须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应先压横缝两侧的孔,再压其它孔,依次向前推移。压浆时对每个孔位的压力和时间应严格把握,压力达不到不行,达到了不稳定也不行,稳压时间对压浆结果有很大影响。

工地试验室应深入工地,对压浆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

压浆板块养护3天后进行弯沉检测,实测弯沉应不大于14(10-2mm),对不合格的应责成原施工组重新钻孔压浆,直至合格为止。

第4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杨绛・素描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钱钟书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4年,杨绛出版了《洗澡之后》。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Ta念

@卢翎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往事,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周国平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叶廷芳 一句话总结,就是世纪的奇女子――比她岁数大的也还有,但像她这么好的,真是见不到!

杨绛・素材club

《围城》的诞生

上海沦陷时期,钱钟书被困,回不去联大。当时,杨绛写的《弄真成假》被排成话剧,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们看完戏,在回去的路上,钱钟书说:“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马上赞成道:“好!你赶快写吧!”当时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如果钱钟书少教几节课,空出时间写书,收入便更少了。杨绛便把保姆辞退,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少一份支出,这样钱钟书便可以少教些课,专心写长篇。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一个惜时如命的学者,这意味着什么。

钱钟书写出一段,讲一段,钱钟书笑,杨绛也笑,这便是钱钟书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的诞生。《围城》后被改为电视剧,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是这样一种情形,它的诞生与杨绛对钱锺书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最好的纪念

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后,杨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使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她对受奖的学生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后有朝一日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杨绛用自己烛光般微弱的晚年时光做完这些之后,便开始着手写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我们仨》――这些都是杨绛对已逝亲人最好的纪念。

凭借着一腔热血,凭借着回报社会的赤子之心,杨绛在捐助中和出版亲人的作品中体味着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作为钱钟书的夫人、钱瑗的母亲,杨绛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完成女儿和丈夫的遗愿。杨绛以她的坚强与豁达所做出的一切,展示出她爱女之心、爱夫之情以及她高尚的人格,让我们感动和景仰。

“坐”在人生边缘

杨绛的内心非常安宁与淡泊,她在散文《隐身衣》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也非常低调,几乎婉拒了一切媒体的来访。201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地筹划她的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在作家们纷纷忙于各地签售会时,读者却只有从一本本出版的书里瞥见杨绛的身影。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水泥地面,老旧样式的家具,她始终安之若素。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当客厅用,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杨绛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她坚持每天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后来年岁大了,就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

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有了这种心境和傲骨,杨绛内心充满安宁与淡泊,过着低调的生活,度过了自己的百年岁月。

杨绛・书摘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摘自杨绛《百岁感言》)

杨绛・语录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第5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杨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杂忆与杂写》的自序中说:

“我近来常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行诗: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因此,我把抽屉里的稿子整理一下,汇成一集。”

阅读杨国良所写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杨绛一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

杨绛一生与书为伴,即使目前104岁高龄,仍手不释卷。

杨绛与钱钟书一生的共同兴趣都是读书,据杨绛回忆,最初唤醒他们共通的人间情怀莫过于书。在俩人的婚姻生活里,读书、治学、探讨、比赛谁读书多,成为常有的情趣,而这些夜以继日的坚持让他们的婚姻跳脱出小情小调的牵绊,实现了真正的心灵碰撞。或因如此,即使他们也同样要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杨绛甘为“灶下婢”,他们也不似常人夫妻间为俗务没玩没了地争吵,他们需要更多时间读更多的书,交流享受更多精神乐趣。

杨绛曾感叹:书的境地堪比佛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大极了。作为读书人可足不出户,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由此看来,读书就是修行。

曾经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高中快毕业时给杨绛写一封长信表达仰慕之情及陈述人生困惑。杨绛很快回复,只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好读书”奖学金背后的故事

104岁的杨绛生活简朴,每天在简陋的书房里读书写作。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是她毕生志向的升华。

1995年,钱钟书病重的时候,一家三口(钱钟书、杨绛和他们的女儿钱瑗)郑重决定将钱钟书及杨绛的全部稿费及版税捐赠给母校,在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以奖掖那些好学上进、成绩优秀的学生。

2001年9月7日,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捐赠仪式上,杨绛宣布将钱钟书、杨绛夫妇当年上半年所获稿酬72万元,以及以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好读书”奖学金至今累计逾千万元。

杨绛说:“名字就叫‘好读书’,而不用个人名。奖学金的宗旨是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贫寒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期望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一生努力实践之。”

作为人文学者,将自己毕生辛勤耕耘、呕心沥血所得倾囊捐赠,这样的事,在中外文化史上颇为罕见。

第6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安宁淡泊

更多的长寿秘笈,来自杨绛内心的安宁与淡泊。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豁达坚强

杨绛笔健高寿,这得益于她豁达的人生境界。1997年3月4日,独生女儿钱瑷不幸病逝。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驾鹤仙去。杨绛心上的痛楚是任何人都体会不到的。她忆往追昔,凭寄哀思,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的最后追求,甚至生命本身。她对生、老、病、死透彻豁达,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语)。如果说“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是她对命运不作逃遁的外在表现。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

读书写作

读书对杨绛的长寿有着很大的帮助。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钱钟书离去半年之后,她化悲痛为力量,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 2002年冬,杨绛又几乎是伴着眼泪写完钱钟书、杨绛、钱瑷《我们仨》。 102岁寿辰时,《杨绛文集纪念平装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绛亲自撰写了“自序”,并表示,其文集的出版并不是创作的终止,只要身体健康,她还将继续写一些回忆性的散文。

坚持锻炼

杨绛习惯早上散步,过去每天坚持走七千步,现在心力渐衰,但还坚持做体操“八段锦”;她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流连忘返,吸取清爽怡人的新鲜空气。因此,杨先生虽已百岁高龄,仍是头脑敏捷,走路轻快。

良好的生活习惯

杨绛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因此体检各项指标都合格,就是血脂偏低。于是她经常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黑木耳,以保持骨骼硬朗。

第7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淡泊名利 与世无争。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既是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我和谁都不争》中的几句话,也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杨绛先生内心安静、高贵、富有,她超然的生命之境,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杨绛的一生活出了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至高境界”。出生书香门第的她,从小文笔出众,外语天赋极高。本是旧时代千金小姐,可为了支持丈夫钱钟书写作《围城》,节约开支,她“甘为灶下婢”,辞掉了女仆,亲自动手给家人做饭。在经历了荒诞年代的苦难之后,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过着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生活,淡泊名利。“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杨绛的描述中,阖家团圆的日子安之若素,云淡风轻,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光环都被摒除在外,这是一个甘愿长期身居陋室、吃苦耐劳、只知埋头做学问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

如今,浮华与名利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人们纷纷热衷于“出名”、“出人头地”,相比之下,在生活中几近“隐身”的杨绛却一直很“另类”。在媒体记者千方百计想要登门采访的无数请求中,杨绛老人始终闭门婉拒。每年生日的这一天,杨绛也选择以“躲避”的方式安静度过。九十岁寿辰时,她曾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在百岁大寿时,杨绛曾对比较亲密的几位朋友说,天太热,别来祝寿了,“你们在家替我吃一碗寿面,别麻烦大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清清爽爽的文化老人,在临别前留下遗言,希望在自己火化后再发讣告。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身居陋室,助学寒门

杨绛老人虽与世无争,闭门谢客,但绝非与世隔绝。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她在社科院的助手曾透露,她家里从未装修过,纸要反正面用,还把玻璃罐头瓶带给同事腌制咸菜。

就是这位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在90岁那年,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以“好读书”为名设立奖学金,并宣布,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如今,“好读书”奖学金已惠及千名清华学子,累积奖金超过2000万。

在出席奖学金的颁布典礼时,杨绛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说,“今天,我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一个是去世的钱钟书,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女儿钱瑗。那时候,我跟钱瑗在钱钟书的病床边,就一起商量好这件事,将来我们要是有钱了,就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让真正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杨绛老人的心愿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杨绛的所做所言,履行着一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锻炼身体,锻炼品德

杨绛老人在96岁高龄时,出版了她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本书也是杨绛在病中完成的一部人生“感悟录”。

书中,杨绛谈到了修身之道。她多年来一直坚持运动,至少每天要做一段“八段锦”。她说,“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同样需要修炼。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杨先生认为,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必须经过磨炼,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

杨绛在这部书中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充满智慧的思想和洞彻世态的豁达令人敬重,这也正是被这个时代很多人所忽略的。

2011年,杨绛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杨绛对“回家”安之若素,既无所求,亦无所惧,只感到内心的充盈和富足,她的内心世界早已没有了小我,她始终都是站在人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她用自己平凡的一生来诠释着“大我”的境界,用文字来涤荡着这个染污的世界。

杨绛之所以能够长命百岁,不能不说与她淡泊宁静、热爱大自然的心境有关。杨绛老人对微风情有独钟。她曾在散文《风》中写道:“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窗里任它进出,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清淡的情感。”字里行间,淡泊宁静的心态跃然纸上。

第8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家中常练“八段锦”

早几年她会经常早上下楼到小区的院子里散步,每天坚持走七千步。有时她漫步树下,低吟浅咏,流连忘返,呼吸清爽宜人的新鲜空气。但这几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她主要在家中进行锻炼。每天她都要在客厅里慢走七千多步,甚至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锻炼方法——“八段锦早课”。因此,杨先生虽已百岁高龄,仍是头脑敏捷,走路轻快。

杨先生每天把八段锦作为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原来练大雁功,但由于动作太大,老年人并不适合多练习,这些年来改练八段锦,老人一直将口诀清晰地记在心里。“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好习惯加有规律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100岁的杨绛,身体的各项指标竟还都很正常。纵观杨绛先生的百岁长寿经,正应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杨绛的身体能够如此长寿和健康,其一是源于杨绛早年身体底子打得很好。由于杨绛出身的家庭境况较好,不但使杨绛接受了很好的家庭熏陶,而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之杨绛早年生性活泼,注重全面发展,她曾多次在聊天时告诉过朋友,自己在中学时代就曾当过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而且还非常调皮,甚至爬过学校的大树。

其二是杨绛晚年的生活规律,注意养生。饮食方面,杨先生平日生活很清淡,爱吃些时令蔬菜、水果,喝点牛奶,有时蒸一点鱼。平衡营养,控制油腻。生日之前,朋友拜访杨绛,老人精神很好,脸色也很红润,一点也不像一个百岁老人。

除此之外,杨绛还经常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重读旧书,这些都可以提升她对大脑思维的锻炼。

从今年年初开始,她再次用毛笔练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一天写几行,到6月19日的凌晨2点,她又全部抄完了一遍。而距离她上次抄写《槐聚诗存》,已经有10年时间了,那时钱钟书刚刚去世不久。

心静如水没有烦恼

第9篇:钱钟书杨绛范文

在处理个人文件、私人信件时,拥有一定地位、名望的人往往会谨慎以对,因为这些文件、信件往往关乎同事、朋友不愿公之于世的一面,甚至涉及他们自身或者他人的隐私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即为著例,比如,雨果·布莱克大法官在临终前吩咐儿子将个人文件以及私人信函全部付之一炬,而戴维·苏特大法官虽然在退休后将个人文件全部捐献给了新罕布什尔州历史协会,但他却立下规矩,要求将这些文件封存50年。

但如果这些文件、信件属于另一个人所有时,所有者的处理方式,或许会更少几分顾忌,而这也难免会招来非议。

数月前,作家张爱玲的生前好友夏志清教授出版了新书《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收入了张爱玲的103封信件,涉及到张爱玲晚年美国生活的诸多隐私,包括她所经历的许多困窘和不堪,这也立即引来了批评,指责夏志清教授的做法于道德有亏,只是满足了一些人的窥私欲。

回到拍卖钱钟书先生私人信件事件上,信件所有人欲将这批信件拍卖,拍卖公司接受委托从事拍卖行为,这两者都不存在违法之处。但是,拍卖公司却在拍卖的同时公开展出这批信件,却属于一种侵犯发表权的行为。

著作权中的发表权,是指作者享有的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公之于众的权利。这里的所谓“公之于众”,是指以出版、展览、网络传播等方式披露作品,使之处于为公众所知的状态。“公之于众”是一种事实结果,与著作权人的主观意志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了,就构成“公之于众”,也就构成“发表”。如果这种事实结果是他人所为,并与著作权人的主观意志相违背,自然就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行为。但是,钱钟书先生已经离世多年,杨绛先生是他唯一的继承人,而信件所有人却同时又对这些信件享有所有权,到底应该由谁来享有这些信件的发表权,有权决定是否将这些信件公之于众呢?

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两个方面的内容。著作人身权是由作者与作品之间的人格关系而产生的,包括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发表权等;著作财产权则是作者本人或者授权他人能够利用作品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收益权等。由于各国的立法传统不同,对著作权可否转让,规定各异。在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著作权可以像普通财产一样转让,受让人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著作权。而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规定著作权是一种与作者个人不可分离的个人权利,其中,著作人身权更是不能转让与继承的,可转让的只能是著作财产权。我国的著作权立法,遵循的基本上是大陆法系的立法传统。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他人是通过转让还是受赠得到作者的信件,他只能享有著作财产权,并不享有著作人身权。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