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第1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卓越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上述的未来工程师的品质,而且,还应该兼具以下特质:(1)对局部或整体工程价值的科学判断力;2)对权威工程学术或工程技术独到的批判力;(3)对历史工程文化承载现代工程文化内涵以及未来工程文化趋势的深刻洞察力;(4)优秀民族工程文化传承与世界先进工程文化吸收的责任感;(5)工程环境影响的感知与和谐意识的自觉;(6)正确理念的坚持或自我否定的勇气。只有具备了上述15种品质特征的工程师,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卓越工程师。因此,形成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卓越工程师的核心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既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要求的。

但是现有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如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过去讲课的难点,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电类专业学生对此方面内容的掌握比较困难。

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之上,在知识点的选择和安排上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理念,所用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创新性不够,没有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能力”主线,与生产实际要求的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的编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教师不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忽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课程教学中只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讲解,没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和培养要求,以及在以往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借鉴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与改革措施。

3.1 确定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能力。教师以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

“机械设计基础”上半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各类常用机构的设计和应用。要设计和应用机构,首先必须认识各类机构,通过一些典型的机构系统了解机构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特征和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从机械系统的总体去认识机构,用系统的观点将各类机构联系起来,将系统的要求贯穿于机构的设计之中。学生不应孤立地去认识和设计机构,而应以系统为主线来掌握机构分析、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定机构设计的要求。

例如教师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构自由度”的内容时,首先向学生说明学习机构自由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并在本章最后给出关于牛头刨床的机构设计错误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构自由度予以改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在学习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这3大类常用机构过程中,由于该3大类机构又可划分出很多种类,学生常感到各类机构缺少联系。由于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涵盖了这3大类机构,所以可通过介绍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的4个冲程运动将这3大类机构运动作为教学背景或目标,将3大类机构联系起来。

如内燃机通过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曲柄滑块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回转运动;通过凸轮机构控制进气门、排气门开合时间的长短;通过齿轮机构协调燃气推动活塞运动时,进气门、排气门有规律的启闭。以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介绍3大类机构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可替代性,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都非常有益。内燃机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机械设计基础”上半部分需要讲授的所有主要内容,所以应该在第一章的授课中较详细地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并在以后各章的教学中加以利用。

“机械设计基础”下半部分主要讲授常用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等),机械传动(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轴系零、部件(轴、轴承)等。这部分内容相互联系较少,学生感到零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与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题目在课程开讲前布置到位,使学生带着任务听课。当教师讲到与设计题目中某些方面相关的章节时,学生就开始思索自己题目中相应点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问题,不太懂的问题可及时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由于课程设计与专业结合,与理论课同步,学生兴趣浓,学习效果好。

3.2 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由于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知识十分缺乏,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更不会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要结合工程背景来讲解各种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例如在讲解曲柄摇杆机构时,通过对比该机构分别在游梁式抽油机和牛头刨床中的应用,来说明极位夹角的大小对急回运动的影响。这样以实际工程机械为例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特点,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讲解四杆机构时,分别列举轮式抓钩机、装载机工作装置、鹤式起重机吊臂等实际工程机械的例子,对比讲解不同机构的工作特点,使学生对机械的机构既有一个整体认识,也有对不同机构异同点的认识,为以后进行机构选型、综合机械设计打下基础。

以凸轮机构实际设计为例,首要问题不是如何设计凸轮的轮廓线,而是如何根据工作要求和使用场合,合理地选择和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机构的配置和有关基本参数,使所设计的凸轮机构既能满足机械系统的工作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此外,广泛采用工程应用实例,充实“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适当增加例题和习题的工程应用背景及创造性意向说明。

3.3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机械设计方面的新成果、新应用及时引入教学内容,扩大学生信息量。例如在讲解螺栓预紧方法时,介绍电测扳手、液压拉伸预紧方式等新工具和新方法;在讲解齿轮机构时,介绍双圆弧齿轮的优点,反映技术发展前沿成果,增加课堂信息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以实际工程设计计算问题为目标,构建设计基础知识理论较完备,设计方法实用、多样的基础内容体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3.4 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需要采用其他一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程机械教育的重要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机械设计基础主要面向电类专业的学生讲授,而电类专业的学生对机械方面知识接触较少,对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机构、结构难以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机构运动、齿轮啮合等动态问题或者螺纹联接、轴承等微变形问题,因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CAI系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等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表现与信息交互功能,构造了创新设计教学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把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视频、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多媒体集成、动画模拟仿真和丰富的图像信息扩展了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也使教师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讲授内容的束缚,清楚地显示某些复杂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逻辑联想力,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机械设计基础”CAI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给“机械设计基础”创新教学以有力支持。

在教学中,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主动、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授螺栓预紧力控制时,强调重要的螺纹连接必须控制预紧力,强调螺栓脱落产生的严重后果。可以列举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37飞机在日本冲绳那霸机场降落时因螺栓脱落刺穿油箱引发大火的例子,使学生印象深刻。又如在讲授螺栓强度计算前,举出某工厂在吊装床身时,吊环螺栓断裂,致人死亡的例子,借以强调螺栓强度计算的重要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同时牢记相关概念、掌握相关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结束语

第2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及形式与基础教育教材相差无几,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加上教学方式的陈旧单一,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厌学,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极为不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1.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客观上决定了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强化服务专业课程功能的原则

“职业”是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多年来,我国职教工作者在借鉴国外职教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时,一直积极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围绕着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形式及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并就“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达成共识。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参照,突职业特色;课程结构以学生素质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横向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形式以探究和实践为主体,以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也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同步的校本教材。

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我校实施的“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验表明:我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的研究也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的历史变革。2005年12月全国职业技术课程研讨会议强调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相沟通的职教课程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06年9月在机电类专业实施了《项目配课式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种为核心,根据实施项目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并对文化基础课教学提出了“全方位跟进”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改革方案相应出台。

二、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1.方案概述及内涵

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原则,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内涵可概述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多元发展为目标,以就业岗位对语文学科知识需求为核心,以突出文化基础课的服务功能为前提,以语文应用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这里,“以技能项目模块为基础,重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专业知识”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校不同时期应知应会的项目要求,结合专业课内容,选定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再按语文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规律,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本方案将学生就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解析为3个层面l0个项目,分别是:

(1)就业岗位需求层面。以就业岗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现代企业技能型劳动者应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文阅读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口语表达、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③快速阅读方法。

(2)终身学习能力需求层面。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本位,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文应用能力。应知应会的项目有:①发言、演讲、辩论等形式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②常用文体写作技巧;③略读、精读、比较、研究等阅读方法;④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及文言文知识。

(3)个性发展需求层面。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及个性发展为参照,确定这一层面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需要及个性发展需要。参考的项目有:①文学作品赏析;②美学基础;③文学创作。

2.方案特点

此方案的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就业岗位能力及专业课程需要,选设语文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用性强。

二是打破学科体系,加强了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沟通与联系,课程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第3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从认识层面看,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个别学校对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国家课程方案在一些学校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2.从制度建设层面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相当一部分学校对课改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仅有的激励机制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显得软弱无力。同时,受高中招生政策的影响,担心课改引发会考中考成绩的波动。

3.从保障层面看,教师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课改的需要。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解和驾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培训的任务依然很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还跟不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指导能力、校长专业化水平和课程领导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从学校层面看,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需要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教师的水平不同,对新课程理解的程度就不同,在实践中的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问题还需要继续加以探索和引导。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坚定课改信念,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将课改引向深入。

2.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我们必须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突破课程实施薄弱环节,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保障学生有效的选择课程的机会。要严格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要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以之为依据组织教学,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要科学合理安排学科教学计划,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

第4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论文摘 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多尝试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学校应建立与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相适应的校本培训制度,同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课程改革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1998年我国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展开,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至此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课程体系正处于实施的过渡和转型时期,探讨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有利于了解教育教学的现状。新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个人价值观、学校升学的压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教学现状与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巩固和扩大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参与方式,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方式是否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改变被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怎么教直接决定了学生怎么学,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目标的实现,教师.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及时了解教学活动的真实状况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研究教师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

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适应时展的需要,2004年秋,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这是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推进的教育创新。以下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几种教学方式。

1.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学体系相比,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像科学家研究那样独立地通过探究活动过程来获得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促使这种探究的顺利进行。

2.体验教学。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要求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向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体验教学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引导学生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

3.讨论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种重要方式。它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思考、合作、交流,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讲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它是促进学生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

4.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指在以活动教学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各学科的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或教学设施,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特定情境中的“活动”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根据提供的活动材料(实物或文字材料等),通过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实现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1]491活动教学的首要的教学原则就是“尽可能把时间让给学生”,这就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三、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具体措施

教学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命脉,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与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变革的期望,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达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目标,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水平。

(一)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加强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无从谈起。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与加强自身的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应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加大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比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把课堂讲授作为教学目的,还应加强对专题讨论、合作学习等的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观摩国外课堂教学,以了解他们的模式和方法。还要多听与自己所教科目相同的教学效果好的课,以帮助教师真正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学校除了组织理论学习外,还应当针对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使教师尽快掌握新课程的要求和方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革新家庭作业的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尝试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如教师应多布置一些诸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作为教师应考虑什么类型的家庭作业最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什么类型的家庭作业能最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庭作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提问、质疑精神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让学生产生疑问,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释疑、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目的。教师还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二)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关注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

面对传统的培训模式与新课程新要求的冲突,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学校应科学地制定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突出学科培训。学校应该是教师培训的主阵地,在学校内部组织各类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的教研活动才是教师培训的最好途径。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还应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尤其是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也可以让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2.培训工作要关注教师的需求,要与他们的教学实际问题进行联系。合理、科学地制定培训方案,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学校要针对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层次和任教学科等不同的个人条件与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如美国建立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教学中心,中心设立图书馆,收藏和出借有关教学法的图书,还利用录音和录像等设备,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学校应真正使教师的培训工作达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和序列化,为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目前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课程怎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评价观念。在评价观念上,要把“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基本观念落到实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为了评等级、排名次。

2.改变评价对象。在评价对象上,改过去仅仅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单一评价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考试为主的选拔制度,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依据,认为优秀学生就是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这就导致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及一些特别重要的东西。新课程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要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但这些制度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不能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平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如学校可以探索学生成长记录袋,创设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4]

第5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改革;音乐教育;基础教育

前 言

在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而音乐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也在改革的过程中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现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该如何去改革都是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音乐基础教育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的对音乐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这些问题都引人思考。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建国之后进行了八次改革,在八次的改革中间,我们的基础课程教育逐渐的走向成熟。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6)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第二个是(1977-1984)的教育制度恢复和重建阶段,第三个是(1985-1997)的教育全面发展阶段,第四个就是1998至今的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阶段。对于这些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结,将会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会进一步深化我们的改革。

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中间的问题

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看到成就的时候,我们更要重视问题。现在我们的音乐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不断的去改进,才能在改革中间不断的取得成绩。

1、音乐基础教育的专业化方向

我国现在学校的音乐基础性教育基本上是采用了专业音乐的教育模式,受专业院校的影响,我们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中间都无限的接近专业院校。更加全面的内容,更加专业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扭曲了音乐的基础教育。现在的音乐的学习推行的“实验班”、“加强班”都是把音乐教学推向单调机械的学习中间去,程序化的教学,呆板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的对音乐产生了厌倦感,在他们学习技能的背后隐藏的是对音乐的冷漠和疏远。这种不带感情的学习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宗旨,多加强对音乐基础教育中间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2、音乐教育中间的非艺术化倾向

在长久的音乐教学中间,音乐已经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只是更加的注重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忽视了对于他们情感、人格、创造力等的培养,使得音乐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严重流失。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音乐教育被认为可以开发智力,也许这是音乐的学习中间的一点附加效果,但是这不是音乐的主流价值,但是正是这种非主流的价值反而引起了人们的追捧,不断的扩大这种价值,让人们进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

3、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地区推广不平衡

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很多的大中型城市和很多的经济、政治、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但是在很多的教育、经济、政治不发达的偏远山村地区,都没有得到推广。对于大中型城市的老师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的灌输,让他们已经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落后的地区,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样就是去了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三、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

进行体制的转变一般是推行改革的有效方法,以政府为代表的改革通常是在制度的转变之上进行的改革。在新课改之初,我们的课改主要是通过体制的转变实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课改的进行是进行诱导性的制度为主,通过自上而的和自下而上的变迁逐渐的从局部延伸到整体。在采取诱导性制度的时候,我们是要保证诱导性制度被大家接纳,另外是保证旧的制度能够清除,让新的诱导制度来代替。诱导性制度主要是通过渐进式、自下而上式和由内而外式的变迁逻辑来进行的,在音乐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间,我们就是采用的诱导性的制度来进行实践的。

1、渐进式的改革

渐进式的改革是相对突变式的而言的,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时间和稳定型是衡量渐变和突变的标准。在新课改中间,我们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者认为新课改应该遵循渐进式的道路,从实验到推广,不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大面积的推广。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们认为音乐的基础教育改革是突变式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刀阔斧、毕其功于一役的改革容易使改革上升为一种“傲慢的霸权”,从而使得改革失去了意义。新课改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突变式的,自上而下式的模式。如果说在改革住处采用突变的方法是有效的,那么在后期就要对其进行调整,转变为渐进式的,逐渐的推进改革,在逐渐的推进的过程中间,对于改革的不彻底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形成完整的改革方案,不至于突变式的推进,导致问题大面积的出现,改革的推广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工程,而是逐渐的实行,慢节奏的工作。

2、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改革是采用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这样的改革对于音乐的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不利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肯定会带有一定的命令的成分。自下而上的改革的方式的出现,对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冲击的过程中间,通过不断的探讨发现两种方式都存在自身的弊端,这时候第三种方式产生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方式,在教育的发展中间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容易产生当地的政府官员介入教育的事件,让他们提升自己的政绩,让地方教育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做法,明显的不利于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自下而上的改革主要是指在基层的共同作用之下,不断的对音乐教育基础的问题进行汇集,从而产生对原有的制度的改革,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变,引起整个教育制度的变迁。

当前,这两种制度的结合是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好的方法,将两种制度的优点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将会更好的促进改革,加强改革的效果。

3、由内而外的改革

由内而外的改革就是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整个的教学的改革的背景来对音乐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要在外界的良好的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内部进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由内而外的改革。

我们在正视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成绩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反思改革中间的问题,力求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良,韦冬余.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逻辑:声辩及其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4).

第6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程规划 课堂教学 拓展课程 课改保障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育人模式,课程改革又是转变育人模式的重要因素。本轮深化课程改革把“选择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余姚教育内在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四个点”,以此推动本轮课改向纵深发展。

一、抓实课改规划――深化课改的起点

个性、拓展、整合是浙江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词,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权”,需要校长有卓越的课程领导力,切实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确保深化课改有序、有效地进行。为此,在加强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强化“论证指导”这一关键,对76所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论证全涉及、指导全覆盖,整体提高学校课改规划的质量,使之成为这轮深化课改的一个亮点。

(一)明确顶层设计内容,搭建课改方案框架

习惯于执行课程计划的学校,缺乏对课程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内容和框架。于是我们根据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出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务必编制好“三方案+三表”。“三方案”(一总两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总方案》+《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三表”: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

(二)指导课改经典案例,提高课改方案档次

要整体提升每一所学校课改方案的档次,需要有几个高质量的样板作示范。我们在课改初期,重点打造了两所学校的课改方案:长安小学“BEST”课程和实验一小“实美”课程,点亮深化课改的航行明灯。

(三)研制方案论证要点,明确课改方案标准

有标准才有方向,“怎样的学校课改方案才是优秀的”,一直是我们重点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以下七条论证参考要点,促使学校课改方案更规范、科学、系统:①能依据校情和核心素养理清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明确且合理,关键词提炼恰当;②课程结构符合上级规定,且能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逻辑性强;③方案结构完整,责任落实明确,措施具体到位,安排合理有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④围绕课程改革的立德树人、拓展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教师团队、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且主攻方向明显,亮点突出;⑤课程建设的程序明晰,有一套课程开发、选用、审核、选课、实施、评价等具体要求和做法,力求拓展性课程精品化、系列化;⑥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学为中心”,组织保障到位,措施手段有力,任务目标明确;⑦方案整体性和统领性较强,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体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四)论证学校课改方案,把握深化课改方向

方案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确保方向正确、目标合理、措施到位。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明显不足,我们就抓实“论证”环节,确保学校方案有思想、有措施、符合逻辑。我们组织部分优秀校长和专(兼)职教研员成立学校课改方案论证指导组,分学段分类分组对各学校“三方案”“三表”进行论证,分别采用A、B、C、D等级赋值,对相对优秀的A、B类学校进行指导,C、D类学校则要求重新设计,并将达到A、B类学校的课改方案编入《启航深课改》专辑。目前这样的论证和指导已经历时一年半,已汇编三个专辑,直到所有学校“全通过”。

(五)组织现场交流观摩,提升课改领导能力

深化课改需要校长卓越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中。它需要一个交流学习平台,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培训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所分城区学校、中心学校、非中心学校分别召开课改推进会和现场会。目前,已举行3次大型活动、6次分组活动和10余次小组活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明显提升,学校课改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

至此,我市已构建一套学校课改方案论证和指导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有效地提高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整体质量,为深化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

二、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改的重点

课堂改革始终是课程改革的灵魂,仍然是这次深化课改的重点。课堂改革的方向是:推进体现学科本质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项目驱动,课堂改革成为核心任务

自2008年起余姚市就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2012年起启动“快乐学习行动”项目,以深化课改的余姚行动来打造减负提质的余姚模式。这些项目的重点在于打造高效常态课,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该项目及子课题分别获省市成果一、二等奖。

(二)专家引领,“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方向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专家的引领。2016年,五十多位省市专家指导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已经成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特质已经明确:①以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为价值追求,突显育人目标;②以“简洁活力、扎实有效”为组织要求,注重课堂效率;③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式转变;④以“分层―合作”为教学模式,突显“学为中心”理念。

引入STEAM课程,探索“跨界”整合。我们引导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跨学科进行课程拓展与整合,推进项目学习,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和艺术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如我们开发的《快乐科学》《神奇的光》等课程就体现了多学科跨界整合的特点。

四、夯实保障机制――深化课改的支点

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来保障。我们在硬件和经费有效保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方面来支撑深化课改的推进。

1.厚实德育功能。立德树人既是深化课改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一方面强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将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编写基于余姚地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材。结合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开发了两套义务教育段德育教材:《姚江情》(初中)和《姚江行》(小学),探索和构建基于余姚地方文化进行核心价值观浸润的德育教育体系。

2.提升教师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研训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倾注了不少心思,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初始指导和目标引领;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的阶梯培养体系和考核奖励制度的制定;开展规范、示范、名牌教研组评比,规范区域教研和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专题和项目研究等。

3.丰富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引领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抓住了“评价”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目前相对成熟的评价改革有:小学低段全面推行“模块游考”;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义务教育段期末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推行“等第”和“星级+特长”评价等。正在开展的评价专项研究有:基于现代技术和大数据的评价和改进;关于拓展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学生拓展课程过程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等。

回顾近两年的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余姚教育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拓展课程为有特长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热情持续高涨等。

毋庸讳言,深化课改也存在许多瓶颈和节点。如:习惯于执行的校长还缺少课程实施顶层设计的能力;习惯于拿来的教师还缺少课程开发的水平;评价制度改革滞后制约着深化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理念与行动脱节、技术与应用脱节、教学与练习节等现象时有存在等。为此,我们将从“德育课程整合”“主题下的基础性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生本课堂教学”“评价引领教学改革”“体艺课的分层走班”等方面入手,组织研究团队,确定实验学校,结合课题研究,进行深层次的专题研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探索性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本文仅针对义务课程标准中的多个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六个教学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对高师专业课程改革提出我们的一孔之见,与同行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义务课程标准内容中新创设的教学领域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新设置的六个教学模块,其主要的、共同的特点是:突出学生学习领域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关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要性、人文性。也反映了标准把对人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之时,高师以“单科讲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就必然存在着诸多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传统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两点,第一,在学习内容与技能上,重单项专项、重技能技巧、重专业音乐创作理论、重专业音乐流派的音乐作品,而轻多元文化、轻音乐文化、轻综合人文素质。第二,在知识结构与教育功能上,忽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并不符合今天的高师音乐专业实际,不利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将高师音乐专业单科课程,设置为以综合模块为主的教学体系。其具体构想是,将原有的20门以上课程综合为9+2的课程模块。

所谓9是:

1.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基础乐理、基础和声、视唱练耳;

2. 音乐史论与欣赏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作品欣赏;

3. 技术理论课程,包括:和声、曲式、复调、小乐队配器;

4. 声乐与合唱课程,包括:声乐语言知识、合唱指挥以及指挥合唱的能力;

5. 音乐创编与钢琴演奏课程,包括:旋律即兴写作、给歌词配旋律、钢琴即兴演奏、钢琴作品演奏;

6. 舞蹈编排与表演课程,包括:舞蹈基础、民族民间舞蹈、国际标准舞、中国舞、舞蹈编排;

7. 音乐教育课程,包括:中外音乐教学理论体系、音乐教材教法、音乐课件制作、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8. 相关艺术课程,包括:戏剧表演与编导、中外美术简史与作品欣赏、中外戏剧简史与作品欣赏:

9. 艺术实践课程,包括:德育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

所谓2是:

1. 声器乐个别课,包括:声乐、钢琴、各种器乐个别课;

2. 考研辅导,包括各专业的考研辅导。

以上综合课程(模块)的设置,涵括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内容相适应的、能培养师范学生教学能力的所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符合传统的“双基”与现代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另外,模块的设立是由两种以上的相关课程综合起来的,在分科的前提下,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统整与沟通,学生选修课程如果得当,学习得法,是能够为后面硕士阶段的教育打下宽厚基础的。

二、课程价值取向

1. 优化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

学科课程知识范围内各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整合,使得各模块课程在知识点上相互联系,又保持各课程原来的相对独立,是此次课程构建的一大特色。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表现在两点,一是综合全面,二是有序。

综合全面在于课程内容具备广泛的覆盖面,即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其缺点。模块课程内容的相互关照,一改过去课程杂乱而无体系,知识零散僵化有较大重复面,浪费课时与教育资源等弊端。而精练与优化了教学内容,减少了教学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音乐学科的知识与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有序,就是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9个教学模块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分为五个类别:“(1)音乐审美类课程,(2)音乐表现类课程,(3)音乐创作类课程,(4)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5)音乐教育类课程。”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以分别属于上述五类课程,每一类课程的学科知识点分别安排在各模块不同水平的螺旋点上,是以学习者的水平、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与终点,同时又以音乐学科的审美体系为内在逻辑而设置的,其合理之处在于音乐认知结构的完整性和学习过程的有序性。

2. 建立以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相关课程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在标准的推动下,音乐内容的文化多样性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因此,使姐妹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以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相关课程,是我们此次课程构建的又一特色。

多科艺术观点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1)通过与其他艺术的比较,显示出每一种艺术的独特性,从而使每种艺术更加鲜明;(2)澄清使所有的人文艺术学科同属一个家族的基础原则;(3)既将每一种艺术看成是一个家族的一分子,又将这种艺术家族看成是许多家族中的一个,从而开阔视野。”(雷默语)例如我们在课程改革方案模块8中的戏剧表演与编导,中外美术简史与作品赏析、中外戏剧简史与作品赏析等课程,就是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综合,使各学科的学习组合成一种互补共生的生态关系。其新意不仅表现在我们扩展教育多元文化视角的课程思路上,而且是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经验,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将主要目标放在文化及人的发展上的深刻体会。

第8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吴亚萍(1961-),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理论与技术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ZYGH2011001)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吴亚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54-05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总体发展情况是:自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和新的课程改革目标的提出,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综述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近十年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现状有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可以看到研究的不足,使学者们朝着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正确方向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现状

(一)高职课程观

有关高职教育课程观的看法与讨论主要始于本世纪初,有学者从课程的定向性出发,认为高职课程观正在从知识本位课程观向能力本位课程观转变[1][2],蒋海燕认为:能力本位课程观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观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的转化,从“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化,强调应以受教育者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应重视课程开发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职业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分析、受教育者基础与需求分析、相关专业与传统课程文件分析[3]。于广云在深入分析高职教育课程观的哲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培养目标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应抛弃单一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形成新型的“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4]。李玉春、雷正光在对“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课程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就业本位”课程观,认为,就业本位课程观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学生中心”模式,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就业需求导向,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5][6]。而向丽从“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课程理念出发,认为“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职业科学理论”为开发“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7]。康荔认为,面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为目的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8]。

(二)高职课程模式

关于国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是近些年来众多研究者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摸索出来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高职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有:“三段式”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双证融通课程模式。

1.“三段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模式也成为“学科式”或“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黄崇本认为三段式课程模式根据课程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匹配和整合程度以及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比例关系,分为准备型、交替型和渗透型[9]。

“三段式”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文化基础课;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列;实践课单独设课自成系统。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己有的知识;同时,该课程模式多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较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所以学校可用较低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效益。但是,由“三段式”课程模式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难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因此一直以来遭到人们的批评。

2.“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针对我国职业学校现行课程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它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把职业学校全部课程依据培育侧重点的不同,分为宽基础和活模块两个阶段。吴言认为,“宽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但面向一个职业群,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宽的择业范围,而且有助于其在一个职业群中顺利转岗,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以引导其“学会发展”;“活模块”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宽基础的基础上根据某一个或几个职业的实际需要予以强化,使学生毕业时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取得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强调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生存”[10]。

“宽基础、活模块”模式优化了课程结构,创设众多“活模块”,增加了学生选择的机会。由于它遵循了现有的教学管理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特别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但是它混淆了一个事实,即学生职业能力的“宽专结合结构”是职业教育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职业教育课程宏观构造的依据不是“宽专结合结构”,而是技术知识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心理过程。因而该课程模式仍停留在对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改良上,无法实现高职课程模式向职业世界的转型。

3.项目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不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进行组织的,个体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徐国庆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11]。项目课程模式既不同于那些只是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技能的技能训练课程,也不同于只学会单个工作任务过程而不会对过程进行综合的任务本位课程,项目课程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整体思维能力。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专门对高职教育项目式课程模式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有学者也开始试着研究高职具体专业的项目式课程开发,如卢洪胜在理清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结构进行“药物制剂技术”的任务设计,对其设计项目式课程开发[12]。也有学者将项目式课程限定于一种对具体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如吴昊以企业对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提出了项目式教学的改革方案,按这种方案重新规划了课程结构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13]。

4.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赵志群认为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他将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核心特征描述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14]。

近年来,关注高职“工学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有学者从工学结合的基本概念入手,从概念的主体性、国外相关概念和国内相关概念三方面对工学结合进行了定位[15];有学者从工学结合的内容上研究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传授与师傅知道的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理念[16];有学者分析了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方存在的问题,如戴晓星认为:“部分学校为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迎合评估优秀指标,生搬硬套、盲目变更教学计划牵强实行所谓的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造成校外顶岗项目与校内理论学习内容严重脱节,实习期间放养学生、疏于管理等不良后果”[17]。还有学者以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为背景,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刘继修认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密不可分,教材建设要重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现和教学内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学习情景为组织内容,构建指导手册与课业文本相结合的新型教材[18]。

5.双证融通课程模式。“双证融通”是“双证书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对应与衔接,采取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是真正以能力本位教育观为指引,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式。

有关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在2005年以后雨后春笋般涌出,各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一,对高职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如:周大农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探讨了双证融通中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创新评价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19];壮国桢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优势与难点的分析,提出了双证融通课程模式的途径:一体化融通、阶梯型融通和模块式融通[20]。第二,对于双证融通课程的基本方式研究,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三种基本方式:直接对等互换式、拼接式和融合式[21]。第三,对具体专业的双证融通课程模式探讨,如:周大农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模式进行了探索[22],杨海清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探索[23],吴亚萍基于“双证融通”对高职文秘专业课业评价进行研究[24],蒋勇对高职财会类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模式进行了思考[25]。

(三)高职教育课程内容

近年来,职业教育学术界对高职课程内容越来越倾向于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技能,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逐渐表现出从弱化操作技能向侧重创造性智力技能的转变,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工作逻辑。

徐国庆认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两部分。实践知识包括职业规则、职业情境知识和判断知识[26]。张智主要从高职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属性,基于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存在的弊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形势的客观需求,高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方面探讨了机遇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组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7]。陈玉阁从多元智能理论和思维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和序化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高职院校课改的实际情况,就高职课程内容改革如何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进行调整,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两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28]。

(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条件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基于此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以下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高职课程评价、实训基地的建设三方面描述其研究现状。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一,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研究,如徐英俊所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硕士以上学位占“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中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人数偏多,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人数偏少;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具有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较少[29]。第二,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如叶敏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环境机制、评价机制和交流机制四个层面探索了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30]。第三,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具体微观层面的研究,如徐平利从工学互动组合的新思路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认为其落脚点在于,以校企更紧密合作的专业化、开放性教学(科研服务)团队为行动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零距离接触”[31]。

2.高职课程评价。有关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高职课程评价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何添锦结合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实践,重点探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评价标准和指标设计的原则、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第二,对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如陶红林从高职教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出发,根据课程设计、实施、建设的三个阶段,认为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开发阶段的课程方案评价,实施阶段的课程效果评价和课程建设若干年后的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方面构建[33]。第三,基于具体视野下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如朱璋龙基于人文关怀的视野,认为高职课程评价标准体系的设置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评价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中实现高职课程评价的功能[34]。

3.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关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高职实训基地的基础研究,如朱伟萍在介绍、分析高职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和综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实训基地的新型模式[35]:管理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第二,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如吴兴伟在辽宁、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六省选择了9所院校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各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做法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联合建设,共同使用;公共基地,充分利用[36]。第三,对高职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如郭家星从实训基地定位、开放管理和校企共建三个方面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37]。第四,针对具体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如刘钢提出了保持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和工作思路:校内拟建6个新兴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实训室、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实训室、信息电子装备工艺实训室、航空电子设备技术实训室、控制工程系统实训室),并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38]。

二、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的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角涉入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领域,职业教育理论界与实践者对其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关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但是,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课程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与工作实际、工作过程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上,高职教育不仅学科本位的痕迹依然严重,理论与实践依然严重脱节,还存在着诸多其它的不足。如虽然引入了“双证书”制,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间的关系缺少衔接,“两张皮”现象严重,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常常是单独的取证行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虽已为高职教育界接受,看法、观点也很多,但实际固化在课程方案中的却很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概念,但如何在此概念的导引下开发高职课程,还少有尝试。总而言之,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论研究任重道远,高职课程须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桎梏已经成为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彻底解构传统的学科论课程体系,建构基于专业实用性的职业论课程体系。

三、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展望

第一,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与课程模式。有关高职教育课程观和课程模式的不同价值取向的观点较多,然而,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课程观或课程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应随着时代的变化或根据各个院校自身的特色而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同的课程观在一定范围内,均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为一种僵化的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实践过程中,几种课程观或课程模式并不冲突,而恰恰需要合适的几种课程观相互融合或课程模式的交叉使用才会有更显著的成效。加强“多元整合”的课程观与课程模式的研究,会大大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

第二,更为开放的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是指课程的社会功能得到不断拓展并从社会中吸取新的营养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课程开发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还处在就开发谈开发,没有将其放在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去研究。这是因为技术更新与岗位变化的快速导致职业领域的变化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封闭课程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开放性应作为实践层面的显著特征,其表现为大多数课程应以社会职业领域由低到高的工作内容进行组织,参照相关先进的职业资格标准,同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充分地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系统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从目前高职课程评价的实践看,人们较多关注课程编制,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条件等,对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毕业后能否很好地胜任其所对应的职业,课程是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道德规范的遵守等评价,相对薄弱。因此,建立系统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是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关键环节。首先是课程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制定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既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和国家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其次是课程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学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对象,同时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者、课程参与者也应成为评价对象。三是评价主体的全面性。参与评价活动的人员,除了教师和学生外,必须同时兼顾企业专业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和社会专业机构等多个主体。四是评价方法的全面性。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截面数据与动态数据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种趋势反映到高职教育领域,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课程及其内容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取那些最基本、综合性最强、迁移价值最高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综合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厚实的基础、综合的能力、创新的精神和全面的素质。由此可见,课程向综合、开放、全面方向的发展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任莉.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教书育人,2001(14).

[2]戴学咸.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蒋海燕,邹晓东.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若干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4]于广云,黄慧丹.高职教育课程观的影响因素及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李玉春,石丽媛,倪春丽.模拟公司:一种有效的高职实践教学方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6]雷正光.“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7]向丽.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观探析[J].职教论坛,2007(12).

[8]康荔.高职教育课程观变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9]黄崇本.浅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特征[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10]吴言.宽基础活模块[J].职业技术教育,2000(1).

[1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12]卢洪胜.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式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13]吴昊,冯小辉.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1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5]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16]莫翼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07(23).

[17]戴晓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18]刘继修.谈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的教材建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3).

[19]周大农,戚亚光.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的探索[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0]壮国桢.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优势、难点与突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21]吴亚萍.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

[22]周大农.共享模式下数控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之初探[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3]杨海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实施方案[J].职教通讯,2006(5).

[24]吴亚萍,等.高职课业评价创新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以文秘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08(3).

[25]蒋勇.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26]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27]张智.论高职教育中基于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组织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9(29).

[28]陈玉阁.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J].教育与职业,2009(14).

[29]徐英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J].职教论坛,2009(36).

[30]叶敏.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J].成人教育,2009(10).

[31]徐平利.工学互动组合:重构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32]何添锦.对高职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12).

[33]陶红林.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

[34]璋龙.论人文关怀下的高职课程评价[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

[35]朱伟萍.高职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36]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第9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主要目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0%。城镇和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配套措施

把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和建设,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坚持政府办园为主、公办教师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原则,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办幼儿园为主体、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格局。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每个乡镇重点办好1~2所标准化的公办中心幼儿园,以公办中心幼儿园带动辖区内幼儿园的发展。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以县、乡两级政府筹资为主,中央、省、市财政实行以奖代补。

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大力扶持企事业单位及街道幼儿园发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城镇新区、开发区和大规模旧城改造,同步建设好配套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支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

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坚决纠正和防止“小学化”,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专项计划和重点工程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工程、幼儿园办园条件达标工程、教师培训工程和名师培育等,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兴办幼儿园,鼓励城市多形式办园和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学前教育扩容工程: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支持国贫县、革命老区县、经济条件差留守儿童多的县(市)以及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的市辖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实施农村闲置中小学校舍改建幼儿园工程、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工程等,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主要目标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

配套措施

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鼓励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在学校隶属关系不变、法人不变、编制独立的前提下,实行师资互派、学、资源共享。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农村中小学倾斜,落实城乡教师同编同岗同酬。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扩容改造工程。重点支持革命老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寄宿设施不足、教学实验设备、图书不足等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加强学校体音美基本设施建设。到2015年年底,按省定标准基本配齐实验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及多媒体功能教室等设施。

建立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机制。推动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开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督导检查。定期各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报告和督导报告。

专项计划和重点工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计划。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活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区)进行检查验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校舍综合防灾能力,使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防灾避险要求。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初中学生食堂、宿舍等生活条件。实施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扩容改造工程,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中小学建设,基本消除“大班额”和“择校热”现象。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主要目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配套措施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

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方案。严格执行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标准,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完善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普通高中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

专项计划和重点工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支持普通高中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方案,开足开齐课程,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等建设。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内涵化、特色化发展。

普通高中改造工程: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支持每个县(市)重点改造1~2所普通高中,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主要目标

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完善教师管理制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健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配套措施

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制定教师教育总体规划,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职前与职后贯通、学历与非学历并举、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强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强化研训一体化。规划建设3~6所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加强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扩大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省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

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和“教师教育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构建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支持高校教师到中小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可少于20%。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推动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强化教师实践环节,落实师范生普遍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探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发展计划。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改进教师考评机制,完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

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制定高等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和幼儿教师配备标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五年为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制度。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

专项计划和重点工程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教育行政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计划、幼儿园园长素质提升计划和培训者能力培训计划,不断推进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组织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重点解决特岗教师、交流支教教师以及交通不便、距家较远的教师的居住问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目标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配套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行动计划。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学生优势潜能,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和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推广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举报和问责制度。充分开发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等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学生实践基地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鼓励学生会动手、会动脑、会做事、会生存、会合作。继续推进并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符合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不断强化课程功能。积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大力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继续促进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使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成为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广大未成年人开辟益德益智、愉悦身心的第二课堂。

专项计划和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