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是我第一次上大学的党教育课,在这次的入党培训教育课中,我受益非浅。人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动人心弦、引人深思的话题。每一时代的大学生,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挑战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以崇高的历史使命。
中国***,一个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有光明前途的组织,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翻开党的光辉史册,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加入中国***,是中国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无论是在中国***成立时、在大革命时期、在时期、在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是有志青年知识分子引导社会主义发展。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和胜利地实践社会主义。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实现****而奋斗的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加入中国***,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有所作为。这样的选择和目标是正确的,也是崇高的,她为我们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们年轻的生命征途有了旗帜和明灯,让我们执着于这样的选择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由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从思想、行动上提升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人生信仰;当代大学生;儒家文化;重建
人生信仰是人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命运和前途、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人生的意义不仅仅用现实生活来肯定,更重要的是要用理想生活来确定。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存状态永远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只有用信仰去修正,给自己的行为设定一个行为目标和标准。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表现
信仰分为人生信仰、政治信仰、。人生信仰决定政治信仰和,是政治信仰和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可能没有,甚至也可能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绝对需要也肯定存在一定的人生信仰。”人生信仰出现危机,政治信仰和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一)人生信仰的危机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当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断层、混乱,反映到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则是历史的无根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主体意识的迷茫,信仰的模糊认识。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信仰不了解、不知道,有无信仰无所谓或不需要信仰;有的认为信仰这个话题让人很难说清楚,还是应该有的好,可一下子又确定不了自己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有的认为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认为离自己太遥远。
(二)政治信仰的弱化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大学生具有对的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信心。大部分大学生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弱化,物质信仰强化。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多种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市场经济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导致实用主义盛行,物质信仰强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断裂所表现出的历史无根性,引发个人主义盛行,从而导致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缺失,最终使得政治信仰弱化。
(三)的热衷
当前,大学生信奉宗教人数的比例正逐年上升,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信教现象说明:主观上,他们对宗教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对唯物主义没有认识清楚,对自己所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没有认识清楚;客观上,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处在复杂的环境中,对未来的不确定,产生的心理压力、精神焦虑无法转移;在面临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挫折时,没有正确、健康的人生信仰作为指导,而传统的、课堂灌输的信仰教育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转向了,为的是寻求精神寄托、心理安慰,缓解精神压力。
上述大学生信仰问题状况表明,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已迫在眉睫。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的重建
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责任的缺失: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金钱至上,只注重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不谈理想信念和献身精神等。重塑信仰,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信仰,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责任意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及对于信仰目标的践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则是把人定位在责任之中:从家庭伦理关系出发,为人父母,有爱心;为人子女,要尽孝;为人臣,要做到忠,为人君,要做到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各守其名,各尽其责。从而把家庭之中的“孝”延伸到社会,对朋友尽义;延伸到国家,对君主尽忠;延伸到天下,则以天下为己任。责任由小到大肩负到每个人的身上。“从此人生便由此得到了努力的目标,送其毕生的经历,而精神有所寄托”,当人生出现厌倦时,出于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因此,儒家的人生信仰,由于各自所肩负的责任把每个人定位在社会的网络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地位、职位、职能、角色去承担,责任、义务就是社会网络中的结,它是由情感编成,坚固而结实,构成超稳定的结构。人生信仰于此,人们不会因为人生的目的、意义而感到困惑、混乱,所以儒家的人生信仰是坚实而明确的。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责任的担当
1.自我责任是开端
要想做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首先应从自我责任开始、从“心”开始,“心”要正,不偏不倚。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出生时,人性是善良的,心是端正的,但由于受后天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的影响,“心”偏离原来的本性,必须通过后天的自身修养、学习才能回归本性。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真理、道义、良心是人类超越时代永恒追求的主题。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大学生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偏离了自己内心的本性,为了一定的目的,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违背自己的良心,对自己、对他人,做出很多不道德的事情。因此,自我责任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心”摆正,真心真意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为眼前的失败而苦恼,不为眼前的利益而动心,不做亏心事,真实地面对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行得端,坐得正。
2.家庭责任是基础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连对自己家庭都不负责任的人,如何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已;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人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一个人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实行孝道,那么在社会上他也是个好人。孝悌之道,就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没有尽到最起码的父母之恩、兄弟之义,何谈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社会责任是延伸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通过人伦关系从家庭开始把人的责任固定下来,人一生下来就离不开父母、家庭,等长大成人后,人是社会中的人,离不开社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而形成了以群体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体是依附在群体及其关系而存在的,注重个体对群体社会的责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就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稳定的保证是每个个体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社会责任延伸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与期许,做为知识素养和道德修养较高的大学生更应把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作为己任,从“小我”(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做起,延伸到“大我”,即为国家、民族、人类的解放而肩负重任。
(二)人生信仰的践履——“道”、“器”兼修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问题的产生根源就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缺失,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不仅仅增强责任感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知”转化成“行”,在行动中体现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1.明确为何学,为“道”学
儒家人生信仰是“道”,在“谋道、闻道、行道”的过程中,努力实践“道”,追求“人道”与“天道”的合二为一。为了“道”忽略物质利益的追逐与享受,甚至为了“道”可以牺牲的生命所不惜,“道”从个人的修养上升到为他人、为礼会、为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相比较而言,为父母学、为老师学、为毕业学、为就业学,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为学”的真实写照。人生在世,全看志向。志向有偏差,人生的轨迹就会出现偏差。如果以争取物质利益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无论成就多大,多么富有,终究是一场空,因为所有物质财富的拥有,是可以用数量衡量的,生命一旦结束,什么都带不走;如果以争取精神富有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就一定会向内转向,寻求内在的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生命一旦结束,留下的是人格、尊严、声誉。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为何学”时,一定要放眼远望,不为眼前的利益所羁绊,设立长远的目标和理想,借鉴儒家对“道”的高层次追求的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2.知道如何学,“知行合一”、“学思并重”
“知”是前提,“行”是结果;“知”是必要条件,“行”是充分条件;“知”是为“行”提供依据,“行”为“知”检测结果。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孔子更偏重后者,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知,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一种能力。
“学”、“思”是对立统一的,对于思考,应该是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少了思考,生命限于盲目的困境;把握住思考,人生的主动性必随之提升”。思考,可以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有目的;思考,可以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理性。但光靠思考,所把握的对象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从媒介中获得的信息,经验与信息都是局部的、片面的,很难掌握其全貌,结果使人越来越迷惑。所以学习和思考并重,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3.掌握学什么,以“道”为先、“器”“道”兼修
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孔子把专业技能称之为“器”,它是一个人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工具,归属于人的物质性,注重向外的实践。而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史、哲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称之为“道”。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工具,归属于人的精神性,注重向内的努力。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们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天,但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不同的时间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身为大一的新生,刚开始对于社会实践报告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在辅导员的安排下我们组织了这次社会实践报告班会,专门为同学们讲解写社实践报告的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知道了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起源于改革开放中提出的一系列的有关经济、生活、教育的方针、政策等,吸引在校学生,渴望了解社会现实。作用在于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增加大学生社会阅历、职业阅历,并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职业需求。
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是收获是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体会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下基层,体验不同职业的带来不同的社会经验。
这次班会活动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评,认真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引导在校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班会,各个参加班会的同学交流了自己在班会中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找到了自己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应该继续保持的优点和应该避免的不足的地方,积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为创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暑假假一放,我便来到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文化站办公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会实践。我的实践时间从7月17日到8月12日。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就快要步入社会的我带着学习和好奇的心情去迎接第一天的实践,在这之前我是一点实践经验也没有。虽说只是实践,但生活的方式却已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生活,而是转变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8:30上班一直到下午5:00下班,这一天的生活便度过于这小小的办公室之中。此次实践,主要实习的内容是打印处理文件、日常电话接听、客户接待工作,以及给各种杂活。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做一位办公室文员。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们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物学教学;渗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74-02
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对非生物和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强度与日俱增,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从而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其中,生态问题是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该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传统的动植物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等生物学的基础上,生态学又出现了城市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经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等新的研究领域[1]。虽然当今的生态学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科,已成为一门多分支、大范围的学科,但是生物学始终是生态学的基础和根本,对孕育和培植生态学思想、提高当代人的生态意识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的行为与意识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大学生是具有成熟的思维模式的社会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思想教育,不但可开拓他们的视野, 使其用变化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而且还对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使他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他们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因此, 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复杂多变的社会,从而使他们不仅成为社会的建设者,而且成为自然的捍卫者[1]。
由于生态思想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学是传授生态学思想的基本途径和源头;大学生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因此,本文将生态思想、生物学教学与大学生这三者联系起来,提出了生态思想教育应贯穿高校生物学教学中,从而探讨了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高校生物学课程在宣传生态思想上的缺陷
在我国将生态思想融入大学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之处。
1.教材方面的不足。(1)环境对有机体的影响方面内容的严重缺乏,如环境对动植物新陈代谢紊乱及发生基因突变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2)对环境保护方面内容强调不够,仅仅提出了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未进一步阐述一旦由于环境破坏而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后对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3)虽提及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却只字片语。(4)教材缺乏新内容,出现课本与最新的科研成果脱节。
2.教师本身存在的缺陷。(1)照本宣科情况严重: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仍实行者分数或学分的体制,生物学课程的教师也仅仅是按照教材讲授,只强调书本上知识的重要性,完全依赖于课本。这种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完全受到课本的严重束缚,缺乏教学的创新性,没有真正将生态理念传达给大学生,抑制了大学生的生态思想挖掘和开拓。(2)教师自身素养:很多讲授生物学课程的教师本身就没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意识淡薄,不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即使将生态思想融入了他们的课堂,也是空洞的,丝毫不会使大学生受到生态思想的启发,反而会在大学生中造成错误的认识。
客观地说,当前我国大学在生物学教学中,是与在未来社会中人的生态意识脱节的,这也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淡薄,更有甚者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活环境的生态脆弱性。这使得很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工作者们越来越担忧我们的明天。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学生中尽快采用行之有效的生物学教学方法,达到开展生态思想教育的目的, 使大学生在人类与自然的问题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保护了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和环境的高度可持续发展[1-2]。
二、将生态思想更好地融入生物学课程中
生物学教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对客观存在有机体作出正确的认知,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同时,树立他们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生态思维模式,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这就对我们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用灵活、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切实将生态思想融入到生物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1.将生态思想与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紧密结合,牢记将生态思想融入到生物学课程讲授过程中,以鲜活的实例和素材感染大学生。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物学课程的野外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亲自带领大学生去亲身体验由环境破坏带来的相关生态问题,尽可能让他们体会到环境是如何作用于生物有机体的,让他们更好地意识到创造自然环境和谐氛围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可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有利于巩固加深所讲原理、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达到双赢的目的。
2.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进行生物学课堂教学。由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可使原来抽象、枯燥、难懂的学习内容(如在大气严重污染的条件下植物出现的生理生化反应),通过图形、数据资料及动画效果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这样更易说服打动学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接受能力,从理性和感性上树立生态理念[3]。
3.结合特定的时间,充分利用生物学教学课堂,切实做好生态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可将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水日、湿地日、无烟日、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无车日、义务植树日等宣传活动与生物学教学内容及实验、野外考察相结合,号召大学生在这些相关的环保节日中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的具体行动中去。如在植树节那天和同学、朋友去种一棵树,在世界无车日那一天走路或骑自行车出行等,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在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当然,节日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提醒,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这些宣传,使这种意识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最后使这种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融入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4.在开展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灵活地插入,并创造大学生与从事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的工作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邀请该领域的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或者工作第一线的人员,走进高校生物学课堂,结合他们的本专业和实践经验,为大学生献上生物与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及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安排这些专家、学者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讨论,解答大学生对现存生态问题的疑惑,让他们明确自身所肩负使命的重要性[3]。
5.要想将生态思想渗入到高校生物学教学中,就必须通过生态学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完善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伦理观,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生态学、生态工程学、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学科,提高自身的生态意识。其次,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生态思想,将教材和课本中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态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把生态思想引入课堂,摆脱以往陈旧的教学框架,敢于创新,逐步实现真正的将生态思想融入生物学课程中去[1]。
总之,当今科学技术已将人类文明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由此也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然而,由于无法深入改变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念,仅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解决生态危机是难以完全奏效,不足以消除和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当今的大学生既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又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主力军。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思想的教育,而生物学教学是高校进行生态思想教育的最基本、最直接的途经。因而,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融入行之有效的生态思想的教育便显得十分关键。高校生物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对与生物学科相关的生态思想进行剖析研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前瞻性的、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生态教育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 金婧,杜震宇.挖掘中学生物学教材,尝试生态思想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1,26(8):11-12.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又迎来了200年的教师节,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重托,锐意进取,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新区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老区教育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招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面临今年春夏之际的非典疫情,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共御风险,坚持一手抓防止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抗击非典和教育教学的双胜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顽强拚搏。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吃苦耐劳,甘当人梯,勇于探索,富于创造,甘于奉献,在社会上树立起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在此,我再次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你们辛苦了。 ——希望你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时代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政府对你们有很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你们有很高的期望,你们只有发奋努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希望你们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希望你们加强师德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深厚之爱,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深受学生热爱和尊敬的人。
火红青春献海西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雨涤青松,春华秋实,团徽闪耀夺目的光芒,赤诚书写未来的诗篇。青春为使命燃烧,热血为海西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充满激情的海西是短暂青春最壮美的舞台,青春的岁月里唱响与海西共奋进的颂歌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正处在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省也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这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迫切要求,更为广大青年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近年来,我省大学生胸怀祖国,心系海西,积极投身海西建设,勇于实践,在平静、平凡、平常中践行了服务海西的责任,在社会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奉献青春和才华。“服务海西”社会实践活动已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成为新形势下我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在海西建设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肩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海西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成就事业。实践是锻炼青年能力、提高青年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展示青年才华、实现青年抱负的热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化作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近几年,建设海西的过程中,收获固然很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要改变这一状况,促进我省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广大青年以青春、以智慧、以热情、以学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海西建设出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所以做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奉献青春智慧,投身海西建设,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我们要把投身海西建设作为学习进步、不断发展的崭新起点。
现在,我们还不能立即投身到建设海西的行列中,我们只能要作好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的准备,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积极地接触社会,经历风雨、拓展视野,在不断完善自我、投身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根植海西沃土,汲取精神养分,我们的生命之树必将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老师们、同志们: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又迎来了2004年的教师节,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牢记重托,锐意进取,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两基”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中考、高考成绩大幅上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顽强拚搏。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广大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吃苦耐劳,甘当人梯,勇于探索,富于创造,甘于奉献,在社会上树立起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在此,我再次向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你们辛苦了。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下半年的工作和任务依然繁重,在下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加快教育创新为主题,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为重点,以教育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改革为动力,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名校战略,用3—5年时间建设1—2所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名牌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奋力实现全县教育的新跨越。
要实现上述目标,仍然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扎实工作,离不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此,我向全县的教职员工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希望你们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时代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政府对你们有很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你们有很高的期望,你们只有发奋努力,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希望你们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希望你们加强师德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深厚之爱,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深受学生热爱和尊敬的人。
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和定型期,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学校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不仅应该是学业成绩优异,同时还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都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学习在前、宣传在前、践行在前,努力走在社会前列。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各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特别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方式。教育部门在今后修订有关教学大纲、审查教材内容时,应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各高校在制定、完善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过程中,也应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内容。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职员工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不断增强育人意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教学案例的选择、对具体事件客观公正的分析、对学生言行的正确评价等,主动、积极开展荣辱观教育。广大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者,更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贯穿日常管理工作始终。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