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伦理
中图分类号:G40-0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6-0011-02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杨万铭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题学习 校本课程
1.引言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来讲,《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其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强调以“课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的意思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标准》的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课题学习”也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条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学习”,基于通行的数学教材构建切合学校现有资源和实际发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校本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
2.“课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展的价值
初中阶段,一些教师和学生是为了课程而教学和学习,因此,一些课堂从根本上看是十分无序的、零散的,开设校本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校本课程,能够完成“课题学习”领域的任务,这标志着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会有较大程度的转变。
2.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题学习,强化了“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是十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把握数学的本质,从而为逐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奠定基础。例如在初中数学中,“皮克定理”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的面积S同边上的格点L和内部格点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了让学生对“皮克定理”的公式S=1/2L+N-1的公式由来和如何运用公式有更深刻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探究性方式进行。可以通过最简单的三角形让学生发现S、L和N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不断调动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还能够主动通过查找工具书等方式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动力。这种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转变原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2.2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直被放置在无可争论的绝对位置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功能的发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意识地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成为课堂主体,使学习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懂得“皮克定理”的由来与推导过程,对“皮克定理”做进一步的发现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数学实验的方式进行。在设计实验中,教师可以设定实验的目的,如“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发现并验证皮克定理;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在解决多变量问题中采用变量控制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这一实验目的下,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不断寻找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从而在掌握研究问题方法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通过不断地假设和推理,就能够根据规律发现S、N、L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角色不断发生转变,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一个必要过程。
3.开展“课题学习”校本课程的途径
3.1立足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题学习”。
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课堂仍旧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深入挖掘教材,开展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课堂学习”校本课程。“课题学习”是一种强调对问题不断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的研究成分需要基于学生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立体、生动、内容更加丰厚的对象,从而在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实践中开展“课题学习”。
“人们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课题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形式,“人们在时间活动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常识,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建构中,在“课题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之处,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机会。
4.结语
建构以“课题学习”为基础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能够使学校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促进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因素更好地结合,使教育教学呈现出新的生命活力。此外,通过“课题学习”合理安排数学课题学习,能够使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新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郭立昌,范永利.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教学设计[J].2001,(1).
一、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标志,就是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极力倡导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等等,在推广应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只是教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教学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许多教师在努力尝试,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如何使计算机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乐学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 ——乐趣——兴趣逐级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教学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释疑解惑,减缓难度,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回到“无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质疑中显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数学“轨迹”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它要求学生在无形的空间建立有形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死记规律,要完成这一知识的迁移,难度很大。
三、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育的整合
(一)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创新意识入手
多媒体技术可以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方面建立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拓宽学习,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时空领域,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去同化新知识,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工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二)强化创新思维的培养
“基础”课;体验式教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2009年吉首大学重点校级教改项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自觉塑造和谐的人格,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接受式学习增加的只是学习者的关于对道德的认识,而其道德情感的获得则需要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为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本文结合“基础”课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探讨该课程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来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体验就是个体亲身经历、自主验证周围事件,并对外界信息产生自主意识的过程。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一种充满着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它对人的心灵会产生一种滋养的作用,我们的自信、自卑、乐观、悲观、友善和敌视等,都是从体验而来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经历等创设教学情景或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在教学情景或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体验和感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提升其情商、使其建立起信念或发展其心智,并最终使之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激发,从学生自身的经历,从内心的情感积累和先在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生成一种新的内在情感的生成,得到对生命的深情感悟。体验的产生离不开情感,而通过体验又能生发更深厚、更具意义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升华。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种能使之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效果的情境或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有效地促进学生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达到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引导、自我成长的目的。
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的需要,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每个生命体的自由发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身生命成长的历程。
2.高校“基础”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符合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道德主要是通过内化为人们的观念、情感等,激发与唤起人的内心良知和荣誉,端正人的行为选择的动机来达成的。道德教育过程是社会道德转变为个体品德的过程,而社会要求要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化过程,是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的渐进过程,这是道德教育不同于智育、体育等其他各育的一条特殊规律。实施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通过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模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影响,独立思考、体验与感悟,提高道德批判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正确的道德自主建构。
由“基础”课课程性质决定的。“基础”课是、教育部实施“05方案”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具有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这种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主体参与,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才能得到诠释和表达,唤醒、激发出学生的灵性和个性,促使学生把道德知识消化为自身的道德营养,最终让道德走向自觉。体验式教学是适合“基础”课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和经历,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政治知识、提升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体验式教学重在倡导大学生的主体参与,融入课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实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验式教学重视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充分发挥体验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的情感、领悟,并使学员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和谐发展,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素养,促成“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的统一。总之,“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最切实有效的途径。
3.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校“基础”课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提出的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以及此模式用于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
课题组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部分重点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几个方面,并通过选修几门课程了解其教学全过程,表1总结了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由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方面重视的是应用型课程的开设,这也符合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并且设置了宽口径的入门基础课;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也突出了对软件和硬件类课程的开设,这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以及各自的兴趣选修相应的课程。更灵活的一点是,学生可以与老师商定开设自己所需的个性化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2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表2分析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物流研究院、建筑与艺术系等11个院的囊括文理科专业的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情况,目的一方面是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有什么需求,另一方面是分析学生在科研方面所遇到的计算机障碍到底是什么。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会因所学专业的不同而需要学习不同的课程,当然这里最大的区别主要是理工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差别。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因人而异,本科高年级的学生遇到的计算机障碍主要是对办公软件的精通使用、编程技术的使用以及专业软件的使用等,所以我们新建立的课程体系不但要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使用的需求,更要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相关的专业结合起来。
3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框架。所谓“两段教学”即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立符合厚基础的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系列的核心课程,目标是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和应用奠定一个较为宽泛的基础,同时也满足某些专业课的需求;第二阶段是建立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列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本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相融合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此课程体系的提出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不但使计算机基础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而且使得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真正地从原来的重“补基础、讲知识”转向重“新起点、创新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有利于实现学校“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公共体系的建立。
4新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 建设满足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我们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分类分层”为原则,构建新课程与课程内容。建设规划如表3所示。
对于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比如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面向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补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及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对于程序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我校现在开设的主要是“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设计设计”等,主要是面向理工科开设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便于其后续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或者是相关项目的参与和研究。
对于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类课程,比如我校面向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目标就是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及实现方法,以及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性应用。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学生后续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学习与相关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
(2) 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
为更好地实施“两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加强实验室教学功能,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表4所示。
我校已开发了基于XML的“数字媒体资源应用系统”,资源类型包括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课程已经包括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等,后续会加入其他相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这样不但方便学生查阅关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可以基于此系统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方便了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3) 教材系列建设
针对提出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基于其所做的研究与实践,组织编写与其相关的系列教材,尤其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基础系列核心课程教材的建设。课题组已经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等相关教材。有些教材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5结果分析
课题组抽取了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情况以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极少部分同学对此不满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N]. 中国教育报,2007-1-26.
[2] 曹青.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J]. 高等建筑教育,2003,(6):68-80.
[3]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8):43-45.
【关键词】Dreamweaver网页制作;理实一体化;高职;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了与网页制作相关的课程,“Dreamweaver网页制作”就是网页制作教学体系中必修基础课程之一。“Dreamweaver 网页制作”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且实践性极强的实用型课程。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网页制作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它表现为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以及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Dreamweaver 网页制作这门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知识点多而碎,易学易忘。即使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细,学生当时感觉也学会了,但由于惰性或者没有既定目标,随着知识体系的扩大,如同猴子掰玉米一样边学边扔,等到期末检验学习效果时,就出现操作生涩艰难甚至不会操作的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解决此类问题,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网页设计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网站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引发探索欲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从“网站是如何建立的”、“网页是如何设计的”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就可以以“完成一个网站的完整建设”为课题布置本门课程的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化整为零,根据知识点要求将任务细化成几个大任务。然后再将这些大任务再一步细化成一些小任务,即网页的各个分部分。二是由易到难,网站的完整建设要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小任务做起,要紧密围绕大任务一个个地完成,不能贪多图快,操之过急。三是兴趣引导,教师设计的任务最好能够把网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积极地完成任务。
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 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在一体化教室中,把前后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加以练习, 并给学生安排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要求学生分阶段逐步完成网站设计。教师在第二次课上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要求学生自选主题,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个能的、规模在十五个页面左右的静态网站。然后将这一任务分解为网站策划和准备素材;创建并组织站点的机构;创建一个主页和其它图文多媒体混排的页面;至少各创建一个使用表格布局、表格和层三种布局方法布局的页面;至少各创建出一个使用框架和模板布局技术页面;在已有网页或新网页中添加具有特殊动态效果的静态网页;完善网站功能创建各页面之间的超链接,并于因特网等七个阶段。最后,让学生对整个网页设计进行综合调整,达到风格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提高网站设计能力的目的。
再次,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更重要的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理论毫无兴趣,因此,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注重操作,忽略理论。操作结束后学生就认为完成任务了,而不去思考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整个操作的过程都非常盲目。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在课程之初就让学生明白本次课的目的,要结合课堂内容设置一些疑问,以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进行操作。
最后,根据“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应采取期末理论考试与“作品”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作品”考核占总成绩的70%,具体内容为要求全班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包含多个静态网页的小型网站,网站的主题和网页内容自定,但应尽可能多地涵盖课程中已学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作品”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学好网页制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达到考查学生对静态网页制作技术的实际掌握程度的目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整个过程要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把握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中和产品中的诀窍、手艺、技巧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成功构建网页设计技能训练体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东.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6):202-203.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工具性;人文性;课堂教学
自从2004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奋斗在一线的初中语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多角度去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比以往更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在和人交往中的交际功能,教会学生如何斟酌语句,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语言处理事情。人文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在本文就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材中的实施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简单地从教学内容的本位出发,而应该重视学生语感的教学。着重落实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能感受到真正的语文味,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为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语文味”,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使语文课堂净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所以说,要想使语文课堂净化,教出“语文味”,必须从‘语’入手。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在语感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言语”味,除了要获取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之外,关键是从语言的角度去品味语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句,而不是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只在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并没有局限于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可是教会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将黄土高原上男儿的激情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例如: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为什么会有阅读的冲动劲及呢?作者为什么在本文当中安排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呢?“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作者在写空气、阳光及世界时,为什么要使用“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一系列的反义词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理解语言内容,品味语言的特点,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语文教学工具性特点落实到实处。
2、使语文课堂情感化。为了使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感掺杂进去了,才能使人文性得到体现。教学情感化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中去,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行内心体验,或者产生不同于作品思想的其它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在内,那课堂教学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样,教学效果一定会不尽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不到作品所要体现出来的人性化的内容,人文教育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在《老王》此文的教学中,老王的不畏艰辛,任劳任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此文中还掺杂着在一定丰富的人文教育。“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在此段文字中写出了老王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此处写好了老王虽然生活贫穷,但还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优良品质。“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写出了我们一家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之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写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在课文教学结束时,我又结合文章的主旨,对学生提出课外拓展的三个问题:1、你怎样对待周围的不幸者?2、当你遇到不幸是,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3、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交往要首先付出爱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寻找答案。在这样的问题当中,使学生更加深一步理解作品的人文教学效果。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活跃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气氛的“活跃化”,是要使学生学习主体的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学习时要激起思考的积极性,以思促文,以文育智。使学生融入文本,超越文本,独立于文本之上,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中的“语”和“文”的功能,在口语和文字写作方面有所突破,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活”在读文本,读出情感,读出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诵读过程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其语文味,才能使它的属性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出作品的情感变化。语文地细细品读时,能品味出意境和神韵,能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课上重视了“读”,表面看是在朗读指导,实质上是一个解读文章、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我们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有感情地诵读,要让自己身临其境,进入情境之后,诵读时才感情丰沛,才能掌握抑扬顿挫和“句读”的技巧。在读中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性。
2、“活”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语文课堂中“语言”特点决定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对话过程,对话过程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完成问题教学过程,另一种是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去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人文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教学形式搞“活”,使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中,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一定会使教学氛围活跃起来。
结语: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好语文呢?如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统一起来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使学生在“语文味”中体会它的工具性;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语文人文性的教育,使学生在教学中感悟人性化的教育,学会如何在人生这个大社会中如何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自己坚强、吃苦耐劳等各种优良的品质。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单淑英.力避套语,突出人文性――谈作文批语的写作[J].语文教学之友.2007(10)
[2]徐健,胡小玲.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6(07)
[3]杜迎洁.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12(04)
【关键词】基础教育音乐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 问题 途径
1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过分依赖音乐教材
部分音乐教师被“课程即教材”这种狭隘课程理念所左右,将音乐教材当做唯一的音乐课程教学资源,忽略了进一步拓展音乐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可否认音乐教材目前为止仍旧属于最基本的音乐课程资源之一,但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音乐教材的重要性“每况愈下”。所以,部分音乐教师应该改变“音乐教材是唯一的音乐课程资源”的这种理念,树立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资源观。
1.2没平衡好教学重点
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阐述和技能方面的练习,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均衡,还易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出现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这种情况,教学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1.3教学观念和硬件设施不能与时俱进
音乐教师到其他学校或机构学习、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容易出现裹足不前或者闭门造车的情况,在教学思想上、教学理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经验方面缺少总结和反思,最终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完备的音乐教学硬件设施,教师没有条件使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实现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途径
2.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习音乐也就是在学习审美,所以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开展应该紧紧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个中心来开展。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听觉艺术的感知训练,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从心理层面上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最终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语言、动作、歌声、琴声)将音乐所蕴含的美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教师应该尽量多尝试下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影视光碟、录音磁带、校园网等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是促进者,是协作者,还是引导者。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求知态度,主动地去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2.2注重互动协作,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即教师不停地讲授声乐知识、唱歌或者弹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且害怕出错被批评,神经较为紧张,导致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沉闷。音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改变长尊幼卑的传统观念,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调整师生的彼此位置,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2.3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富有个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课无疑是失败的。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提升课堂效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的前提条件。音乐教学的内容最好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不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4平等评价全体学生的成绩,坚定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性发展,换而言之,就是将机会和爱心赋予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够发展和进步。对于那些爱好音乐且表现出较高天赋的学生,更应给予关注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对于那些天赋普通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欣赏、包容的态度,不可带有色的眼镜看他们,以防降低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或者损伤到自信心、自尊心。音乐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尤其要关注“情感与态度”这一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平等评价每个学生的成绩,强调重在参与,坚定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于那些首次阐述个人对音乐作品看法的以及首次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演的同学,先不管他们的看法是否正确、表演是否有水平,只要踊跃参加、积极响应,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长处,更加乐意学习音乐课程。
3结语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也并非仅有上述几种实现途径,更多的有效途径有待于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姬晨.从课程标准修订探索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J].音乐研究,2012(04).
[2]吕琳.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10.
[3]王州.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J].音乐研究,2011(06).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使外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信息变化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用好英语,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国近年来在英语教学方面,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我们看到,当前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规模过大
在我市目前的初中阶段,市教育局规定每个班都56人,虽然比以前有减少,但依然过大。在大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很少,情感联系就会减弱,教师难以照顾每一个学生,这样就会使少数学生有被老师和集体冷落的感觉,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都很明显,不同的需求会导致心理冲突,影响课堂气氛,形成消极甚至是抵触情绪,使课堂教学难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2、教法模式陈旧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个性潜力也被扼杀,这种状况既阻碍英语教学的开展,又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平时教师在上课时常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一张讲台,或至多简单地用一用多媒体,就构成了一节课。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因变成信息的被动接收者,甚至成为“漏勺”,成为做题的机器,造成大部分学生只会做题却不能在实际需要中灵活自如地活用英语,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
3、师资搭配失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目前,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学习英语的兴趣转移到其它科目上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先后在三、四、五、六年级开设了英语,有不少学校把英语作为“副科”。英语课的排课较多地排在下午第二、节;由于学生平时不重视英语的学习,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较差,故认为英语难学而过早地失去学英语的信心。
(2)部分学校在初一英语师资的配备上相对弱于初二、初三年级,有不少学校历年来往往把有较强能力的英语教师安排在初三年级,因而形成了初一英语基础相对不够扎实的局面。
(3)初一教师在英语起始教学中对音标教学和如何记忆单词上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单词记不牢、不爱动口,存在畏难、胆小怕羞心理,因而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根据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种对策:
1、分小组教学
根据初中生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求知欲、表现欲、求成欲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学班全班学生大体按座次编排成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共分成若干小组,把每组学生序列编号,注意上、中、下各层学生的组合搭配,每组设一个组长。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中心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使其所学语言知识与能力从中得以巩固,一举两得。小组展示结束后,评出优胜者并予以鼓励。在记分时把分数分为纪律分和表演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为了获胜,学生会在每次课前自觉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2、合理分配时间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根据心理学研究,初中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的时间约为30分钟。依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师半生半的时间分配,把时间留给学生操练。这样既能使大多数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又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教师可以走近每个学生,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把握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教学侧重及教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因此,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使他们有学英语、说英语的欲望。
4、提高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相关的学科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5、多媒体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