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的发展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文科 教育学视角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
[1] [2]
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5]杨义.“四个同样重要”关键在落实[N],文汇报,2002-7-15: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2318.
【关键词】多重结构、流动性 学术力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大学教师,其学术发展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扩张和民主化也开始发生转向,并成为影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拟通过现代大学教师职业学术结构与学术发展趋势分析,揭示现代大学教师的学术力特征,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培养有效大学教师提供借鉴。
多重结构: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学术能力
从大学使命三个历史嬗变:中世纪的教学责任、工业革命后的科研责任、现代国家的社会服务责任,可以看出大学教师的学术职责是建立在大学社会职能的分化下的,依存于所处社会的体制与文化中。
历史上有关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的研究散见于一些著名的大学校长对大学问题的研究,比如学术界熟悉的纽曼、洪堡、弗莱克斯纳、克拉克·克尔等人。一百多年以前纽曼提出大学是传播和推广知识的场所;洪堡主张要把青年引向科学的研究,认为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学术机构,使柏林大学精神成为现代大学呼吁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依据。而随着新技术与大学的联盟以及巨型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大学的功能和责任变得复杂和模糊,克尔在《大学功用》里提出现代大学三大使命和责任,至此大学的这三项职能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巨型大学和学术资源稀缺的矛盾,大学组织的功能致使各国对于大学的政府监控越来越强,社会对大学的期待也越来越多,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对于社会的依附成为大学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纠结。作为学者个体来说更多关注自身学术发展的自由,而社会系统更关注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使其得到效益最大化。有关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讨论随着高校职能的分化也开始变得复杂多样。1996年,曾经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学术责任》问世,从一位大学校长的角度从学术自由、责任、教学、指导、研究、参与管理、服务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一个研究型大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联盟中的一员:流动中的教师学术定位
知识、技术、文化、使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呈现多样与统一的发展势态,教师的学术群体也因此变得庞大而复杂多样。二元结构中的精英代表——象征着理想主义的“象牙塔”(大学),不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而成为大众实现理想的承载者,成为多元时代社会多样文化与知识的交流中心与整合器。作为大学机构来说,其开放体系中的多元功能与知识资源的共享时代促使大学开始将学科领域伸入更广阔的社会组织,并形成不同的战略联盟。皮特·斯科特曾把这种分散性知识生产描述为蜘蛛网形态,指出大学只是这个蜘蛛网中生产知识的一个部门。对个体而言,个体知识只是社会知识链中一个分支或者某个环节,而且由于知识技术领域的广阔性与复杂性,个体研究的领域逐渐走向精细化、专业化。个人的专业学术能力在其领域内的控制性逐渐被弱化,以团队或者组织形式参与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在各类战略联盟中寻求合作和位置以保证自己的学术发展,则成为现代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现实选择。而大学已经不再是智者唯一的栖息地,流动于各类知识生产机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比如在国内,知识精英不断向高一级的大学机构流动,在国际上是发展中国家的教师流动到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除了经济因素的刺激之外,获得更好的条件和发展机会是其流动的主要原因。其次校企合作的市场化模式使高校教师与产业技术精英也开始出现交叉融合,“技术创新由于信息的双向交流而获得快速的提高:科学经过大学流向工业,技术知识从工业流向大学。”[3]而由此带来的知识、经济、人才流动的管理都成为大学组织管理的重要课题。高校教师的专业活动从传统的基础研究转向应用性研究成为其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整合与创新:高校教师的学术力展望
现代社会的多元结构将大学教师的职业放在了一个开放的境地之中,大学教师职业的全球与产业之间的流动,使大学的知识生产呈现新的模式。“学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名词描述了高校教师参与产业的情境。但高等教育规模化除了使大量的学者进入高校体系,成为知识生产者,同时高等教育培养的大量研究人才也使社会知识不断处于上升之中。虽然高校作为分散知识生产的一员,但高校固有的人才培养特性,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促使高校需要及时参与社会各类领域,并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将其基本的方法、路径传授给未来的职业人。同时要通过整合与创新引领各个领域知识的发展,以保证其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体现其作为知识生产部门的竞争优势。当少数精英解决了某类难题,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生产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这种技术很快在全球传递并被整合于其他行业。这种知识生产的速度与更新使作为人才培养的大学需要一种核心的整合能力,来保证其人才培养。现代高校教师的学术力核心就表现在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建立在整合能力基础上的创新引领能力。
对于高校教师职业学术力发展的组织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成为高校实现社会责任的关键。社会对高校的问责以及因为个体寻求更好发展致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向其他机构,高等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多元功能,除了积极地建立合作联盟,还需要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人才以保证高等教育组织的持续发展。但资源共享机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契机,这就需要我们从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去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1.架构高校与其他知识生产机构之间联盟,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学术能力转变。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公立高校,缺乏主动与社会联盟的有效机制。基于我国特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机制促进高校与产业、各类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盟。比如珠江三角洲的区域高等教育的联动改革,就值得借鉴。
2.构建组织内部与外部有效连接的机制。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外部优势资源和内部比较优势的资源,这些都成为组织寻求发展的潜在优势竞争力。在政策支持中高校应发挥自我优势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循环与文化影响场域,才能有效整合各类知识,实现高校的教育功能与服务功能。
3.建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我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十几年就从精英转向了大众化,短期内高校涌入了大量的高学历的年轻学者,为高校的教学输送了一定的新鲜血液,但由于其高校的规模化也使其教学学术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提高。构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对于我们增强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培养优秀教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2.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师 课程与教学 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表明教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课程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核心内容,所以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也自然成为教师发展内容的重中之重。过去,人们大多把教师发展的中心定位于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忽视了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源”的存在。无论从中世纪大学起源看还是从大学学术发展逻辑思考,课程与教学都是基础性的,大学本质存在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反思目前大学教师发展的偏离与缺失,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程与教学理念上,国家政策层面、理论主体(理论研究者)、实践主体(一线教师)三方产生的两个对立:即理论主体的理论诉求与实践主体经验惯习的对立,及理论单向度的追求和实践主体的守成与国家政策导向的对立。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把握,人为地割裂现代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内在联系,是对立各方没有把握互为建构、互为前提、视界融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通过反思,重新定位高校教师发展,建立从‘对立’走向‘融通’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大学教师发展模式,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的不同价值取向
大学教师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人们认识到教师内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不但是客观的,而且也有必要包括课程发展在内的教育活动。相比之下,在大学更重视的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而非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指向的发展。尽管如此,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研究教师作用的文献还是较多的,尽管观点不同,甚至相悖。
(一)从国际视野看,主要体现两个关注
1 学术组织对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价值的关注。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霍姆斯小组、卡耐基教学专业小组相继提出报告,强调要通过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来实现学校教育的改进。这是支持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一股重要的理论力量。
2 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对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价值的关注。一是泰勒的现代课程观。在其现代课程观中追求的是“技术理性”,教师是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二是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他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教师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教师在实践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三是多尔与派纳的后现代课程观。他们以“解放兴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在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解放与自由。”
(二)从国内视野看,主要有以王策三与钟启泉为代表的两种观点
王策三是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代表。以其为代表的观点强调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强调知识的社会性与客观性。强调学科课程。与其观点一致的黄黎明、靳玉乐在《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中也主张,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立足点的基础性认识。钟启泉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代表。以其为代表的观点强调知识的个体经验,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与建构性,强调经验课程。与其观点相一致的李小红主张,在教师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与创造性。魏小琳强调教师在后现代课程与教学时代,“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朱新卓在《本真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中说,“教育理念的选择,重构着教师任教的学科知识,驾驭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只有在本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取得本真的教学效果”。基于国际、国内学者对课程与教学理念的不同价值取向,只要认真分析,不难看出这些理念,其实质是如何对待学科知识与经验知识的问题,或说教师在什么课程与教学论背景下发展的问题。各自的坚守使各自的理念都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虽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生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课程的价值,忽视了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立足点的基础性认识。没有学科课程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的经验课程、生成课程将不复存在。学科课程的局限则在于,过于强调源于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疏远了与学生个体探究的兴趣,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知识丧失了探究的兴趣。以上两种观点是极端主义思维的表现,其互为对立的理念也直接影响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发展。
二、对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异化表现的反思与批判
(一)大学发展同质化倾向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异化的根源
为了追求高等教育资源最大化,国内一些大学在发展中不守“类”、不守“位”:单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盲目上新专业;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看齐,盲目上学位点;研究型大学也出现办专科(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员)的现象;职业学院也期待升本。究其原因,是不考虑社会需求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中进行无续的竞争和疯狂的掠夺,其实质是利益期待所在。造成以上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不同类大学没有形成办学成本和绩效有机结合的经费拨款制度,而更为关注的是按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均成本、成本分担比例和学生数的“公式拨款法”进行拨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优保重”,而是把重当优,把关注点只放在“985”和“211”大学,这些大学扶保成为政府的思维定势,其他类大学发展再“优”也得不到政府的青睐。更为主要的是国家在大学评估体系中根本没有对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具体要求,只是把论文、课题作为左右高校教师甚至高校发展与评价的重要砝码。这也是《纲要》中为什么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重点提出来的原因所在。
(二)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异化的两种表现
1 教师发展指向的非课程与教学性。利益关注基础上的大学发展同质化必然导致大学教师发展功利化。导致大学教师发展的非课程与教学性原因很多,一是大学受功利影响丢掉了课程与教学特有的责任与坚守所致。大学发展功利化使大学只重视容易指标化的科学研究而不重视难以指标化的课程与教学,结果客观上无论哪类大学的发展都具有了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最后丢掉了特色,丢掉了本分,也丢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二是大学错误导向使教师偏重于专业学术而轻视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是大学的本质存在,教学应成大学教师的天职已早成定律。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或场所,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不仅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主体性工作。让教师安心于课程与教学工作,是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受洪堡“学科制度化成为了学术存在的唯一合法形式,大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只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理念的影响,致使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善研究课程与教学,这是导致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异化表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2 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的两极化。具体体现以下两点:一是理论层面的两极化,二是实践层面的两极化。理论层面的两极化在国际上主要表现在泰勒的现代课程观和多尔与派纳的后现代课程观。泰勒的现代课程观追求的是“技术理性”,教师是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多尔与派纳的后现代课程观以“解放兴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在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解放与自由。”这两种理念一直在影响着教师的发展价值取向。尽管还有一些与之不同的表述,但其思想不外乎以上两种。在国内,主要表现于以现代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为代表的“王钟之争”。“在知识内涵上,一派强调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一派强调知识是个体性;在知识的性质上,一派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另一派强调知识的个体性和建构性”。实践层面的两极化是理论层面两极化的延伸和显性化。在实践中,两种理念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对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或是以课改与教改的要求出现,或是以各种改革的实验区的形式出现,但因其课程与教学理念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致使课改与教改时续时断,甚至夭折。由于以上两种理念代表着教师发展诸主体间的相关利益,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上产生两极化表现是必然的。
三、建构从“对立”走向“融通”的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模式
(一)消解课程与教学理念上的两极对立
目前表现为:一是理论主体的理论诉求与实践主体经验惯习的对立。理论主体的创新经常缺少实践的验证性,常常以研究者逻辑替代实践者的逻辑;实践主体的守成性致使其缺少改革创新意识,常常以其“历史的积淀”替代经验惯习的“合情合理”的存在,两者很难达到融合与统一。二是理论单向度的追求和实践主体的守成与国家政策导向的对立。目前,持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理论研究者只能说是在理论层面上代表不同的流派,很难判定是实践基础上的基本理论判断;实践主体在多年一贯制体制下形成的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惯性,很难使其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国家层面的政策具有极强的求稳倾向性,其守成意昧大于创新意味,极强的国家主义意识使其与理论主体、实践主体始终保持相应的距离。这些是形成诸方对立的主要原因。消解两个对立的关键在于:一是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用哲学的观点认识现代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对立与统一,认识知识的预设与生成的双重性是课程与教学的本质特征。二是由对抗走向对话。对话三方要打破一元权威的思维框架,从唯我论主体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打破以往“从——走向——”的单向性思维定势。教育理论主体要以走向实践关怀为价值取向,教育实践主体要穿行在理论与实践的断层处,不能老守“田园”,国家政策导向要兼顾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进行指导。三方在相互建构、互为前提基础上才能达到融合与统一,才能使从“对立”走向“融通”之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大学教师发展模式得以建构。
(二)对走向“融通”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基本把握
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必须重新认识预设与生成关系。在目前课程与教学论中,有相当部分人把预设论作为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代名词,在他们思维中,课程与知识教学是预设的、固定的,教师的任务是传承和授予,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同理,把生成论作为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的代名词,认为课程与知识教学是生成的、情境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情境创设,这也是缺乏哲学辩证统一认识的一种表现。课程与教学具有二重性,在知识的预设中也存在生成性,启发式课程与教学中举一反三是生成性的最好例证。在知识的生成中也不可忽视其预设知识的价值,预设知识是长期被大家所认同的、容易被接受的知识,尤其在自然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缺少预设知识其教学活动则无法进行。郝德永在《从两极到中介: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中认为,“改革只有在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和框架内进行,才具有辩护性、可能性与可行性。只有超越两极走向中介,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余文森指出,“虽然新课程的相关文献没有出现个体知识这一概念,但其观念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本次课改,从课程文本的研制到课程的实施无一例外地关注和凸显了个体知识。在公共知识层面,新课程改革所做的是一种‘改良’,而在个体知识层面,所做的则是一种‘革命’,‘改良’是对传统的完善,‘革命,是对传统的超越与重建”。以上理论从辩证思维角度澄清了表现为两极的现代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观的关系。准确地说,现代课程与教学观是课程与教学观的基础,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是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超越与继承,若缺少历史积淀与共同认可的本质存在,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命题则不予存在;公共知识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普适性,个体知识是公共知识的个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具有知识的个体性。无论怎样强调个体知识,公共知识都是个体知识生成的前提。课程与教学的二重性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相互关照的。认识现代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相互融通性与调适性、各自存在的价值与精神意蕴,把握现代和后现代课程与教学思维间的张力,是大学教师发展成熟的体现。
(三)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具体指向
1 不同类大学对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不同定位。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发展在不同类大学中尚有不同定位,主要体现于培养目标的不同。(1)精英教育型大学教师发展定位。此类大学目标是,在多学科领域取得优秀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密切关注新知识的增长,关注许多学科领域新的突破,要求教师通过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科学探究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研究性教学能力把学生由已知引向未知,再由未知通向新知,由自在、自发的状态引向自觉的境界。既要教学生学会基本知识理论,还要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探究、质疑及批判,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应重点定位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2)精英——大众教育型大学教师发展定位。此类大学履行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双重使命,同时承担了学术准备(考研)和职业准备(就业)两种职能,这类大学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
鉴于此,要求教师既要有相当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性教学能力。尤其在自身发展中要注意协调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的关系。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应重点定位于现代与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的结合。(3)大众教育型大学教师发展定位。从大学职能看,大众型教育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关注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发展应是大众教育型高校的重要责任。大众教育型高校崇尚实用,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把服务大众作为价值追求。这类大学要强调教师知识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此类大学中,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应重点定位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
2 各类大学都要关注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发展。(1)大众教育型大学与精英一大众教育型大学的学生1—2学年段主要任务是掌握基础性知识,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3—4学年段要掌握具有相互联系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要求教师有多学科的教学知识与辨证思维能力,以适应课程与教学要求。(2)精英——大众教育型大学与精英教育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包括硕士与博士)的学生在本科基础上需要掌握高、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如果说本科的教育是以课程为中心,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是以问题为中心,要求教师具有研究性教学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以担起“钱学森之问”培养目标的责任与使命。在具体实践中,各类高校教师还要基于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及校本实际情况决定其发展的具体定位。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 思想政治理
论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34-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不能仅仅限于理论上的认知,更应该重视行动上的实践。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不断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时间保障不足、教学经费短缺、组织力度不强、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及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等等。
(一)时间难以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而忽视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之类不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不甚重视。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合班(2~3个小班)上课,难以协调各个班级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牺牲双休日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又难以与实践基地协调。因此,时间问题是首要的问题。
(二)教学经费缺乏。相对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有专项实践教学经费的,开展实践教学也往往是因为经费不足而被迫取消。没有教学经费保障的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行事,最终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计划荒废乃至流于形式。
(三)组织力度不强。高职院校一般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也没用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于没有专人负责实践教学,仅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不可能保证大规模覆盖全体学生。此外,没有组织保障的实践教学活动,其实施难度较高,效果不佳。
(四)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少。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都是很有特色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少。有的学校有1~2个实践基地,有的学校没有实践基地。稳定的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名义上建设有挂牌的实践基地,但是实际投入使用的频率很少。这种实践基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更需要重视实践基地的利用。
(五)考核体系不科学。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合理的实践活动,就难以形成科学的学生实践考核体系。反过来,没有科学的实践考核体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实施实践活动的难度增大,就会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学生甚至领导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经济开发区开展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也要根据学生职业素质需求而定,不同的专业需要有所侧重,也需要不同性质的实践基地。众所周知,经济开发区往往拥有各类单位齐全、发展探索需要高校技术支持、组织实践的难度小等诸多实践教学资源。
(一)经济开发区内拥有各类不同性质的单位。经济开发区是一个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城区,如同所有城区一样拥有完整的机构设置,配备有不同性质的单位,当然也有许多企业。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这种优质资源开展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探索需要高校积极参与。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不少创新型产业、不少高科技产业往往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探索的过程中,这些都需要高技术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力量集中的基地,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服务于开发区的发展。尤其是某些领域的高端技术方面难题,高职院校的专家教授可为其排忧解难,也是其价值的现实体现。
(三)距离近,组织实践教学难度小。坐落于经济开发区的高职院校,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十分便利。一是经济开发区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颇多,可以为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诸多便利;二是距离近,可以大大节省实践教学的经费;三是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
三、依托经济开发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和经济开发区丰富的实践资源,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互利双赢的良性关系。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更好培养适合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更好地依托经济开发区丰富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开发区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教学资源,高职院校便于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经济开发区的繁荣。这样互利双赢的良性关系,就会让双方都乐意为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继续努力,保持着良性的循环。
(二)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机制。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体系是顺利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软件。每年都应该有长期的实践教学方案,包括实践主题、内容、地点、时间(大概)、人数,等等。每学期还要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这要依据现实情况作微调。同时,根据每次不同的实践主题所制定的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三方面,构建更为科学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能够真切受到实践锻炼,也能保证公平评价每位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三)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既能够为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同时实践基地的固定的教学资源也会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内容设计。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教师就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师生就不用考虑实践场所的选择问题。总之,建设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会大大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定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了校企合作的良性关系,有了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考评体系以及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那么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定期开展活动。从总体上看,每学期都应该开展1~2次实践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看,每位学生每学期应该参与至少1次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既考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也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会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属于素质教育类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着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既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教育精神,也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的表现。只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冷舜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2]余永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开发,2009(11)
[3]胡树祥,谢玉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型的新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
[4]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2011JG12)
关键词: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德育教育;实效性
劳伦斯・柯尔伯格(1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1969年和1973年,其名著《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展》及《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向的发展》相继出版,由此奠定了道德的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成为了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认为,学校德育承担着两大任务,一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并最终使两者结合起来。因此,很多国家把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制定、设计学校道德教育的依据。探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有选择性地借鉴到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柯尔伯格个体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个体道德发展具有主体性特征
在柯尔伯格看来,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个体主动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思想品德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二是道德判断能力内化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因此,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既不是由于外物的一种简单复本,也不是由于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独立显现,而是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积极互动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套结构。
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这一规律向我们学校的传统德育教育敲了一个警钟。传统德育忽视了个体主体性的发挥,甚至完全剥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现代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道德水平的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形成真正的道德判断。
2.个体道德发展的进程具有阶段性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是人在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柯尔伯格从道德判断的结构入手,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1)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阶段、互为手段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人际关系的相互协调阶段、法律和秩序的维持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个体道德认知都遵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规律。除了有严重的身心缺陷外,发展总是依序向前的,并且是不可逾越的。文化和教育可以加快或延缓个体的道德发展,但不能改变其阶段顺序。
柯尔伯格认为不同的道德观反映了道德发展阶梯中的不同层次,不应当等值地将各种道德观教给学生,应该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达到最高的发展阶段。
3.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关键
认知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柯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判断对人的道德行为有较大的预示性,道德判断的成熟水平能较好地预示道德行为的成熟度,道德发展的阶段越高,道德行为的成熟度就越高,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也就更具有一致性。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上,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而不是进行机械的行为训练和具体的道德规范的灌输。因为,一方面道德判断具有稳定性,不像道德情感那样会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现实的社会情境要比具体的道德规则包含更为丰富、更难以预测的内容,即便是同一情境中有时也会包含尖锐复杂的道德冲突,为解决这些冲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远比灌输具体的道德规范更重要。
柯尔伯格分析了道德教育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知行不一。他发现,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柯尔伯格得出了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4.不同的教育方法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手段
柯尔伯格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出发,提出了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即“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道德讨论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柯尔伯格为了保证道德讨论法的有效性,特别强调讨论要由教师精心设计和策划,所讨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和意见不一,具有特定性质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公正团体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气氛、成员间相互平等、共同管理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中,通过参与集体事务,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讨论法的运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自主性、能动性,而公正团体法则弥补道德讨论法的不足,互相补充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5.隐性课程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上,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不应只以学科和课程的形式实施,而应融合于所有课程中,重视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建议将道德教育渗透进历史、文学、法律、科学及职业教育的所有课程中。所谓隐性课程,是指除了学校正规课程外的对学生的一切非正规影响的活动,它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作用影响学生。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柯尔伯格看来,“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和团体氛围中,常常会制约个人的道德决策”。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为了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学校需要建立一种民主的环境,学生在一种重视合作的、民主的、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生活,能促进道德自律的发展,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教师自身的言行、思想、品格修养都可以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要个性化
现代德育观念中,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个体品德的产生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主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是品德形成的主源。而个体的道德行动又是其道德认知的全方位外化。每个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受其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环境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的影响。不考虑个体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而以成人的主观意志从外部强制地压给学生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之差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一方面要尽最大可能实现系统化教育和法制化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实现个性化教育,给学生个性发展以足够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个体潜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注重研究个性特征差异,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并针对个性实行深入细致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在“具有健全人格”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个目的只有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和方式才可能达到。例如,心理咨询将成为思想道德教育新的生长点。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也越来越全方位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学习工作的压力,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针对个人的心理教育和咨询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在教育模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品德形成是在其与社会道德环境(包括各种教育因素)的积极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或建构起来的,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出现的过程,更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他认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他我、忽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比较注重教育内容的说教和灌输,不太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和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忽略了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主判断和情感认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遏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与社会实际距离相差甚远,致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认知,很容易被社会生活的现实所否定。道德教育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强调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给学生提供可以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充分交往的活动机会;重视学生参与,使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理解、思维、体验等内在心理活动和倾听、分享、合作、操作等外在行为。因此,改革单向式、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教育方法上应倡导灵活多样式教学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规范不会自动地作用于人,它必须在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活动中,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传递。他是极力反对将灌输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家之一。实践证明,那种不顾学生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的、机械的、单纯的政治理论的灌输,不仅没有效果,相反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倡导引导式、参与式、讨论式、咨询式、案例式教学,可以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然后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回答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二是开展咨询式教育,解决学生思想的认识问题;三是收集典型案例,特别是来自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探讨问题的活教材,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
4.在教育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利用有关资源
完整的教育课程,应当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事实证明,在专业课教学中,隐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方面,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中都充满着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中都散发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这些都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关键要靠教师去发掘、去提炼;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身上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科学伦理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柯尔伯格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很大程度上是从隐性课程中获得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在隐性课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校长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转化成一种动态的环境,而这种社会环境则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因此。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的政治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教学中。此外,学校要选派政治素质好、热心学生工作的老师专门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任何一种道德教育理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个有待于不断检验、不断修正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目前的德育发展方向,绝不是在西方德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与西方德育发展接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最终还只能以各自特色化的理论为指导。对西方德育理论,我们只能在借鉴中吸取其精华,以促使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实现现代性转变,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张旭.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05,(12).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绿色消费的传播者和践行者”[1],他们的消费行为将直接引领未来绿色消费的发展方向,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对推动我国国民的绿色消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消费教育问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指导作用,试图为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现状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明智之举。这种新的人类发展模式革命性地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2]。人们日益在追求注重环保,节约资源之际,应该重视绿色消费问题。绿色消费这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虽然已经在我国高校得到部分大学生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其绿色消费观念依然薄弱。塑造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念,是既影响他们品德行为的形成,又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与提高的重要问题。
然而,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绿色消费教育课程的缺失,导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的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严重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推行绿色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因而无法成为真正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绿色消费。独立学院绿色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只注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成为纸上谈兵。学生进入大学后,一般都是住校,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脱离,使得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文化的引导势孤力薄,难以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走上和谐健康的发展道路。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重视加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发展我国绿色消费经济,促进生态环境教育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利于适应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环保责任感和对绿色消费的认同感。但是,从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整体来看,他们无法将绿色消费观念自动内化为日常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容易出现偏差,极易受到外界干扰。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对其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对我国将来推动和普及绿色消费有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者,理应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加强对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习惯,积极倡导校园绿色消费观,走低碳环保之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效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在绿色消费中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能够促使大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把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自觉行动,并在低碳经济社会建设中起表率与示范作用,这对于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极其重要。
2.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消费理念具有复杂性,消费呈现多元化、现代化与超前化等特点[3]。多元化的消费理念正弱化着大学生对绿色产品的热衷度,社会上的不良消费容易导致大学生盲目地攀比消费、过度地消费等错误消费方式。复杂的消费理念导致大学生感性消费超越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行动往往落后于绿色消费观念。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要带头做一个绿色环保主义者,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倡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种行为方式,又是一种道德素养的体现。提升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科学理性消费行为,加强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关键。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绿色消费行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综合发展视阈中实施大学生绿色消费道德教育的路径
促使独立学院大学生绿色健康消费,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独立学院大学生要自我教育,树立科学绿色消费观。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正确引导、积极营造家庭科学消费氛围。社会要加强对大众消费教育引导,构建和谐的社会消费环境。高校要坚持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消费教育力度。
1.独立学院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构建绿色消费理念。首先,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科学的绿色消费观的培养,是其自身“三观”的养成和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高,很容易养成不良消费习惯。故独立学院大学生应不断学习绿色新产品与消费的新知识,深刻掌握绿色消费内涵,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主旨是绿色的消费行为和绿色的消费方式,自觉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
其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两型产品,研究低碳节能新型技术。积极加入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践行绿色消费行为,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学习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监督举报各类环境污染问题。
最后,要构建适度的消费方式。限定在正常需要范围内的适度消费,应该成为独立学院每名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勤俭节约意识充分内化,大力促使绿色消费成为校园消费时尚。
2.家庭绿色消费教育要加强监管,积极营造家庭绿色消费氛围,形成日常绿色消费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绿色消费教育应该与家庭绿色消费教育相结合。家庭绿色消费教育指引子弟绿色消费行为,传播绿色消费文化,承担着对大学生最初的基本绿色消费观的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的行为,需要氛围的熏陶。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子女消费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家庭成员绿色消费观的形成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以科学绿色消费的行为和理念,对子女言传身教,教育其养成自觉绿色消费思维方式和绿色消费行为习惯。
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灌输绿色消费的思想,双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增强其绿色消费技能,让绿色消费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点滴之中,让绿色消费行为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消费时尚。使大学生认识其在与自然环保关系中应负的责任,增强资源忧患、环境保护与节约的意识和责任感。
3.学校要加强科学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教育。(1)高等学校应加强我国高校绿色消费教育课程的建设。学校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将绿色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在课程设置中把健康消费观的培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坚决拚弃各种不良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2)加强以倡导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大力建设人性化、生态化、科学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4]。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让教育管理者如班主任、辅导员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润物无声地实施科学消费引导,使勤俭节约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特征,成为独立学院赖以传承与骄傲的文化底蕴。(3)加强绿色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引导大学生构建绿色健康消费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走上和谐健康发展之路。
4.社会要积极创建和谐健康消费环境,增强绿色消费技能,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地传递健康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信息。绿色消费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学校,而是一个从政府到全社会都参与的过程。政府和社会团体也应该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与学校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二是要加强消费市场的调研和监管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社会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风气、拜金主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肆意夸张宣传绿色商品,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程度、加强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推出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适宜绿色产品。
关键词:个人知识理论;波兰尼;教师专业发展;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员艳萍(1978-),女,河南禹州人,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许昌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1年教研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立项编号:02011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1-03
一、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简评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英国20世纪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思想家。在他的诸多思想中,知识理论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文化思想。波兰尼的知识理论诞生源自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客观性”知识观的批判。客观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不断追求客观、精确的知识,理论越是与个人无涉,就越客观、越科学。如罗素就认为“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1]而且,由于客观主义知识观对于宗教神学或形而上学知识观的“革命”性意义,以及它在实践中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客观知识成了现代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范式,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知识”概念理解为“普遍的”、“客观的”、“非个人”的理智产品。波兰尼则批判认为,长期以来知识的客观性从来没有得到确证,而且对它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对人类历史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客观主义歪曲了我们的真理观,它用有歧义的言语掩盖了我们知道但不能证明的东西。”漠视和否定了人们的朴素信仰和本能选择等自由意志。
所以,波兰尼提出了个人知识以及缄默知识理论(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将二者等同,其实并不准确)。个体知识在波兰尼1958年出版的专著《个人知识》中有着特定的内涵:它并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形式,不是“科学知识”的对应物,而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新表述,即“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个体参与的”。波兰尼通过分析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来论证自己的个体性知识观,他认为科学发现不是简单地观察、计算等研究对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理解和价值选择判断过程;科学发现不仅是外在的、理性的、机械的反映过程,更是一种内在的、存在的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后者才真正诠释了科学活动的真谛。因此,科学家的个人因素在科学发现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科学研究中的干扰因素,恰恰相反,它们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得以可能的前提。对此,波兰尼真诚地说:“我一直想撕破图表、方程式和计算的伪装,使理智裸地显露出来。……我们以纯粹个人的形式来认识事物。”[2]
总的来说,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主要有三个主张。[3]
第一,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个人参与。认为科学研究的进行离不开个人的兴趣、热情、价值取向、信念、技巧等经验和个体思想力。这种观点与以往那些竭力排斥个人因素、寻求客观知识的理论针锋相对,因而成为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二,科学知识不能通过明确的规则来获得,而是通过个人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获得。该主张既肯定理性的力量,也不忽略感官、知觉甚至直觉和信仰的巨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将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融为一体,显示出该理论的兼容并蓄性。
第三,存在两类性质各异的知识,即言传知识和默会知识(或称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言传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指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时怀有的关于行动对象之知识”。两者的区别是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所以默会知识在知识谱系中居于支配和优先地位。而且,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并非等量齐观,前者远远多与后者,显性知识只是人类知识库中的“冰山之一角”,诚如波兰尼的认识论命题所言“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质言之,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尝试着表明,所有的科学知识以至人类知识,根本上都是个体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造之物,个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本质。波兰尼的知识理论既带有后现代的批判性和建构性,又具有非常的逻辑严密性,论证环环相扣,概念准确。如波兰尼主要从“知识具有个人性,是一种要求技能的行为,是一种艺术”,“知识具有意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是具有个人性的”,“知识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寄托”三个方面表达其个人知识的认识论框架。波兰尼还强调,个人知识不是主观知识,强调科学研究中个体性介入的重要性,不是要将科学知识主观化。他从“个体知识具有普遍的意图”,“个体知识受责任心和必然性的支配”,“个体知识指涉了外部的实在”三个层面揭示了个体知识与主观经验的区别。
二、个人知识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辨析
1.何谓教师专业发展
不少研究者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我们认为此定义存在循环解释的弊端,说专业发展等于专业成长或专业结构优化,一定程度上是在玩文字游戏;只有厘清“何谓专业”才是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第一,社会学中的专业通常是“专门职业”的简称,教师专业是指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也常常是研究者,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根据国际教育界广泛运用的利伯曼(M.Lieberman)定义的“专业”概念(被认为是专业的理想模型),“专业”应当满足以下八个基本条件:一是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二是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三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四是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五是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六是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七是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八是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4]可见,教师专业也需要专门知识、专业伦理和专业行会来保障。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高校中的专业设置和改革是为社会职业定向服务的。在高等教育学中,“专业”特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和个人兴趣爱好分专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和本质特征。从知识的维度来看,要成为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该专业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系统的、专门的、精深的知识,即所谓“术业有专攻”。可见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的“专有名词”,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
第二,除了考察“专业”的内涵,还可以从目标管理,即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向度来分析教师专业。良师出高徒,教师质量总体上决定着学生的质量规格,所以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往往是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信仰和教育理念,做一名“人师”而不是“教书匠”,不能只满足于教学年限的延长和教学经验的增加。从不同国家对“好教师”的标准界定来看,好教师既包括教学艺术、才艺表演等专业技能,也包括信仰、关怀和爱等专业道德。如我国认为好教师是艺术家,教学不仅具有技术,而且重视良心;英国认为好教师是超人,除专业行为外,期望教师能参加课外活动,而且要能无私、守时、可信赖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美国认为好教师是有技巧的表演者,是专家教师,是台上的表演者;以色列认为好教师是国家的创造者,教师扮演创造国家认同、复兴希伯来文化的重要任务;挪威认为好教师是关怀给予者及教科书的阐释者。[5]
综上可知,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两大方面,而且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知识和道德相互影响。诚如杜威曾言:“我们‘在学习方法’的标题下讨论的关于心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无一不是道德的特征。例如,虚心、诚实、真心、远见卓识、一丝不苟,承担起赋予的社会使命。”[6]同理,对专业理论认真钻研就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而且能够认清教师专业价值所追求的,例如它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载体,那么实践证明其教学工作的绩效通常会更突出。所以,专业发展准确来讲是指个体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的成长进步水平。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外因,教师专业发展尽管需要师资培训、教师教育等外部规范,但根本上主要还是靠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来实现。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家马拉古兹曾指出,“教师发展必须从其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找寻,除此之外我们别无良法。”[7]具体来讲,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日常工作中,通过主动、持续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以促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与增进,以期个人的自我实现,进而促进组织发展,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能、学科教学知能、教学环境知能、学习者特征知能、教育专业精神五个方面的成长。[8]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观点通常将教师发展理解为外部力量,如在师范学校、职后培训机构等培养下成长的过程。它更多关注的是外部培训的影响,而忽视了教师在自我成长中的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现在,这种“外铄论”的教师专业发展观遭到了质疑与批评。教师的自主实践和反思、交流成了专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子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既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讲究实用性和跨文化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英语专业发展就需要强调教师“听说读写译”等实战能力的培养。从国际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突破单一的知识取向,以反思性实践者来定位自己,以实践性知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合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9]
2.个人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在关联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在批判传统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发现了知识的个体性、境遇性、实践性、整体性、对话性尤其是创造性。特别是缄默知识的提出,更是强调了教师发展中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如个人的兴趣、热情、价值取向、信念和技巧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决定意义。一般意义上,“教师个人知识”被认为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情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是常常被教师本人看作是某种真理命题的东西。[10]
个人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关联表现在,大学教师一定程度上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真理的追求者和守夜人,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个人知识的启蒙和创造密不可分。从知识谱系来看,知识包括逐步深化的六个层次:一是Know-what(客观事物的知识);二是Know-how(技能和能力知识);三是Know-why(规律和原理知识)和Know-who(社会关系知识);四是Mentor(交流、传递隐性知识);五是Publish(以网页、文章等形式传播知识);六是Innovation(知识创新)。[11]按照波兰尼的知识分类,言传知识应该包括前三种,可以有据可查和进行科学评价,而后三种包括知识交流、学术创作和知识创新经验等,是对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合、迁移、创造等的一种活动策略,涉及到诸如识知活动、技能操作、个人体验等领域,彰显了“个人知识”个人化、经验性和创造性的一面。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个人知识储备密不可分,还表现在教学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质量。[12]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实践性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升华。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或教学工作规范,就侧重于教学内容再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过程调控、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中的技艺追求。
而且,教育实践和教育情景具有生成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景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因而,在长期的“行动中反思”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缄默知识十分重要,其前提是高深的学理和投入生命的体验。总之,英语教师的个体知识尤其是缄默知识,包括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教师对自我的了解和调节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对多变的教育情境的教学机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的批判反思精神等,对其专业发展起着强大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功能,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三、个人知识实践化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让教师个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
根据前文所述,知识是人们对人和自然认识的总和,总体上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只有两种知识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改造自然和解放自我,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特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只有将之外化才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对于两类知识的相互转化,日本研究者野中郁次郎建立的SEIC模型(见表1)[13]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和支持。
野中郁次郎认为两类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从个体传播到其他人的过程,例如个体观摩、模仿、亲自实践等耳闻目睹的,这是人类传承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反映的就是典型的隐性知识社会化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社会化过程可以采取小班课堂教学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二是外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其中通过课堂问答、板书、修辞、绘图等技术手段,将不易表达的知识变得容易让人理解,把实践经验中的感性内容升华为理性的知识。
三是综合化的过程。是指将零碎的显性知识排列组合和整合优化,从而实现知识的“共识”和系统化。实现这个转化,需要英语教师采取团队学习、头脑风暴、和学术交流等学术沙龙的方式,通过讨论和争议,提高知识的纯度,实现学术自由和民主科学决策。
四是内化过程。是指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源自显性知识的实践创新,而且源自组织的独特文化或精神品格的形成,例如组织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特色、品牌、公信力等。这个往往需要通过兼容并蓄已有的文化成果,特别是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得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开展自主学习、同行观摩交流、撰写教学日志、反思教学经验、网络在线交流、出版教育自传等教学创新方法,必不可少。
2.本科生导师制通过言传身教和教学相长,让知识在传承中增值
如前文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和生成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需要调整、修正和接受挑战考验。基于内隐学习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是波兰尼非常强调的教学形式,其内涵是新手通过“无批判的模仿”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专业的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导方法和着眼点等缄默知识。言传身教、无为而治是此项教法变革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国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辅导和研究指导,英语教师的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双重体现;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教师谆谆教导和“爱其师亲其道”的切身情感体验中,得到真正的知识传授和科研训练,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文,王永红.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与教育思想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40.
[2]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7.
[3]周廷勇.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9-10.
[4]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13.
[5]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6]檀传宝.论德育的功能[J].中国德育,2008,(9):18.
[7]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56.
[8]沈俊慧.浅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成长[J].成功(教育版),2007,
(11):153-154.
[9]王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3):37-39.
[10]张立昌.“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30-31.
[11]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
2003,(6):21.
[12]陈称福.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构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7,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新时期在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此,各大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力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一、现阶段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的考核是来自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大学的教育关乎到一个大学生的一生,因此,各大高校不能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而忽视对大学生的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理解的是大学生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但是现阶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在心理上与之前的大学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很多学生在社交生活中一方面在亲朋好友面前表现的开放活泼,另一方面在陌生人面前较为沉闷,由于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流,使得性格越来越孤僻。此外,由于这些大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进而表现为心理承受力不强,责任意识较弱,但是他们往往热衷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喜欢寻求刺激,求新。对此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立足于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使用传统的过于严格的管理方式,引起大学生的反叛心理。
(2)很多大学教育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学校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强调人性化管理。但是,在中国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业余活动时间较少,学习压力较大,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校给学生营造的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很多学生会将其作为自己放松的理由,在学习上逐渐懈怠,甚至有注意很多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所以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对大一新生,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方法。
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分析
(1)大学教育管理者应该注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和改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之间的合并和重组越来越多,很多学校也由原来的专业型学校向综合性学校发展,为此出现了的好多学校专业多而不专,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出现脱节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高是现阶段社会对各大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评价,为此,为了提高本校的学生质量,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学生管理模式,对学校专业进一步划分,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创设特色专业,进而提高学校专业人才的质量。此外,对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想调专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所学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则支持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学校应该制定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堂的选择,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以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各大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监督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向更加开放,更加自主和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作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管理体系,各大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制定多层次,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3)在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建立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结合的大学教育管理体制,让三者有效结合。在教育管理的决策层面,为了保证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应该由相关专业和学校管理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在执行管理方面,由学校的中层管理部门组成,确保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在监督管理层面,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监督作用,并组织专门人员形成固定的学校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三维一体式的教学模式,确保学校制定的决策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管理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现阶段各大高校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不断变化,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应顺应时展需要,深化改革,促进大学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实现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君. 建构“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新模式[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5)
【关键字】哈工大;电机学;课堂教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73―02
一 引言
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多数都设置有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既为自己的学生讲授电类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也为其他的非电类院系讲授电工基础、电子学等技术基础课。其中,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它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专科生,讲授常见的几个种类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了解电机内部的基本电磁关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当然,二级学科专业方向不同,侧重的内容可能也不同。以哈工大为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工作领域如图1所示。
很显然,电机学基础如何,电机理论扎实与否,对学生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工大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以及电机专业方向专业课的设置情况,希望能与兄弟院校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二 我校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
从年代上划分,我校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五十年代的创建阶段
电机专业是我校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1953年正式成立电机教研室,1954年开始有苏联专家来校讲学,并为本科生讲授电机学。1957年建立了完整的电机实验室。在此期间,翻译了苏联教材《电机学》作为课本,并在历届全国教学法会议上介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对全国兄弟院校电机学授课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电机学授课教师有竺培熏、孔昌平、汤蕴等在全国久负盛名的教师。该阶段电机学分3学期授课,共240学时,除了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外,还包括大作业、课程设计和实验等内容。
(2) 六十年代的转变阶段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哈工大电机专业向微电机方向转变,1962年成立了微电机研究室。与此对应的,电机学中关于微特电机部分大大简化,单独成立了微电机原理课程。在该阶段,电机学授课教师有王宗培、陆永平、顾其善等全国知名教师。该阶段电机学分3学期授课,共180学时,主要包括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等内容。
(3) 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保持阶段
1977年恢复高考后,电机学课程体系基本参照六十年代进行,但学时进行了精简。电机学分2学期授课,共120学时,主要包括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等内容。在该阶段电机学授课教师有徐盘熹、郭庆吉、刘彦彬等教师。
(4) 九十年代以后的改革与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以后,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我校电机学课程也陆续进行了知识体系改革。主要有:
1995年,电机学从电机专业必修课改为电气工程系全系必修课电机学I,共8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同步电机部分单独设立为电机学II,专门为电机专业及电力系统专业开设,总共20学时,实验4学时。
1998年,再次进行教学计划修订,本着内容精化突出实践的原则,电机学I总学时减为70学时,其中实验增加为12学时。
2004年,电机学被评为哈工大本科优秀课程。
2006年,电机学被建设为哈工大精品课程。
2007年,电机学为哈工大成人教育学院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2008年,电机学成为哈工大首批开设全外语授课全校选修示范课程之一。
三 电机学课程的授课情况
电气工程系为非电类院系讲授的电机学内容包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就电机学课程而言,我校电机学覆盖了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各个方面,授课形式也涵盖了课堂授课、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进行,我校也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电机学教师队伍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现在,哈工大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电机学授课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四 电机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授课情况
进入大三学年之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系本科生以导师制方式进入二级学科的专业方向,从而逐渐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电机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由于突出微特电机特色,所以微特电机方面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
五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哈工大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本科生、专科生的电机学开课情况,教师队伍,以及电机专业方向专业课的设置情况。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选用的教材不同,可能课程的基本情况也不同,希望能与各兄弟院校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促进我国高校电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山,李勇伟,黄嵩.有限元软件在电机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