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
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和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民在转型过程中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这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政策等多种调控手段,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限制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并未完全被打破,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错误观念仍旧大量存在,使得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户籍、就业、子女就业等方面还遭受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加上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只是“离乡不离土”,并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
(二)统筹领导工作还不够深入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虽然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会涉及到民政、财政、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城乡各个部门彼此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协调,没有做好统筹协调与领导工作,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多种城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很多措施无法得到根本落实。
(三)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低下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例如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通信网络、交通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些因素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多影响,不利于农村的就业和创业。
(四)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偏低,缺乏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都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处于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甚至还存在很多文盲,使农民工在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歧视,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同时,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并未建立起针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能力都无法满足农民工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此外,农村的劳务中介体系、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法律维权服务等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如何借助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增加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首先,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应当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将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各种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其次,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财政手段,制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并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农村教育的整体规划当中,并通过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解决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
(二)通过财税手段,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需要加快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就近创业、就近择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并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国家财政和税收应当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税收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农业贷款利息收入免交营业税;在财政补贴方面,中央财政可以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保值储蓄补贴,为其提供再贷款的补贴或优惠利率支持等。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对现有的城乡保障体系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与农民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等,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消除农民在转移过程中对自身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顾虑;其次,要对现有的城镇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尽快建立完整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策性障碍,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的农村服务体系
具体建议如下:
(一)保障民生支出,完善公共服务,夯实“托底”基础
“托底”是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取胜的关键。这不仅能增加城乡居民整体收入,也能为低收入者创造公平收入的起点,特别要对困难低收入群体实行直接转移支付,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水平,确保各级财政预算支出增量约2/3用于各类民生支出,构建居民收入分配“托底”的财政基础。
1.有效构筑“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的“双底”,是国民收入分配干预过程中财政政策以及政府管制的重要着力点。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防范马克思所担心的“资本剥削劳动”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加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则是公共财政的政策“底线”所在。在科学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双底”政策对改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有着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推动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2.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均等化水平。财政教育投入要继续加大并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新增财政教育投入,要更好地用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残疾儿童、城镇困难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3.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标准,调整和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完善服务内容。建立和完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调整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
4.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梳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促进涉农资金的结构优化和统筹安排。探索和完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财政支农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农”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发展农业。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居民增收。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清理、整合各类专项性转移支付,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性转移支付,完善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转移支付办法。探索实施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新机制,提高转移支付使用绩效,增强欠发达地区财力保障和统筹发展能力。
(二)强化就业创业扶持,优化支出政策,增强“扩中”能力
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扩中”的关键在于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增加居民劳动性收入,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为此,要坚持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并举,通过扶持就业创业来促进百姓增收致富。
1.强化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是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来源,现代服务业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行业。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70%的比重。为此,要实施积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激励政策,健全就业资金多元筹措机制,不断完善就业资金管理办法,归并、整合不同渠道的就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2.发挥财政导向作用,鼓励各方创新创业。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能人”带头创业等,多层次搭建创业发展服务平台,大力扶持产业集聚区、各类专业市场、科教园区、创业辅导中心、创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创业载体建设。要重点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和就业长效帮扶机制,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
3.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打好政策“组合拳”。严格执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给予初创企业和微小企业灵活多样的地方性税收和收费政策优惠。建立“人才工程”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积极培育引进创业人才和团队,提升创业层次,增强创业示范带动效应。完善征地制度,保障征地谈判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为一部分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创造条件。
(三)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并加强征管,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限高”功能
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深入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群体的收入监管,发挥财税制度的“限高”功能,优化居民收入分配结构,这既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方向。
1.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从源头上调控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借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时机,打破行业垄断,引入更多民间资本。
2.深化制度改革,加大规范力度,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利等各类灰色制度外收入。
3.科学合理地考虑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逐步推行综合课征模式,进一步提高个税征管水平。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11-02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力倡导,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自古以来,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种经济杠杆,公平得当可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反之则是破落衰败、民不聊生。可见,财税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
“低碳经济”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然而,尽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却没给出其明确的界定。目前,国际上还未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达成共识。中国学术界也对低碳经济的含义展开了激烈讨论,分别从国际公平原则、人际公平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方面作出
界定。
本文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与高碳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在不妨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目标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像生态文明转变。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以其他经济形态相比,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创新性。虽然近年来提出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相比以前用GDP大小来衡量经济发展的传统工业时代进步不少,但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也就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而低碳经济强调用碳的排放量来衡量经济发展程度,通过对碳排放进行量的统计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低碳化,势必会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2.先进性。发展低碳经济要求高的碳生产率、低的碳排放量,这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明显不同。低碳经济强调在减排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代价。另外,每单位排出来的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求更高,这具有显著的先进性。
3.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在当今的能源、气候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如果低碳经济得以顺利发展,气候环境得到改善,新能源的开发、需求得到解决,人类社会势必会产生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将不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由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他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消除贫困为首的发展阶段,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二、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
(一)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我国起点较低,应该加大政府预算支出。为了保证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稳定性,国家还应把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作为日常性支出,增设低碳预算支出项目。还应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稳定的低碳经济发展。
(二)完善低碳经济税收政策
适时开征碳税或环境税,促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对大量消耗资源的低值易耗品和在消费或生产过程中的高碳产品征收重复消费税,对无污染的清洁产品、绿色产品适当减税,引导消费。
(三)扩大政府绿色采购
政府购买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既能直接调节国民经济,又能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低碳产品采购标准,逐年提高符合认证标准的低碳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并增加强制购买比例,确保绿色采购制度的落实。
(四)发展绿色信贷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充足、稳定、持久的资金保证。在企业缺乏资金开展污染治理和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时,建议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通过银行降低利息率、延长信贷期等方式解决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遇到的信贷资金问题。
(五)建立财税激励的适时退出机制
根据以往经验,针对在财税政策扶持下逐渐发展稳定和成熟的能源产业和新技术等,应该建立财税政策的适时退出机制,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激励政策也应适时放松或转变。
三、低碳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一)改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提高作为考核政府干部经济成果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做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发展规律,导致资源严重受损、能源供给紧张,直接约束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财税政策也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开征新税种、对现有税制的改革以及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支出力度,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社会各行各业开发新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收入分配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合理规划财政预算及支出比例。这对日益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的金额和项目体现着国家的政策导向,如果政府将大部分的财政资金用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开发,加大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势必可以拉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还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征收,要改变其税目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情况,应对消费金额大且多消费于高碳产品或大量耗费资源的商品的个人进行重复征税。
(三)促进和谐就业
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一般具有低碳排放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我国为了顺利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必会逐渐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为居民提供各项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量,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城乡就业人口,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和就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创造就业机会。
(四)优化税收体系
开征环境保护税、惩罚性税、奖励性税和环境复原税等绿色税种可以起到保护和治理环境的作用,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样,对绿色税种的创新加上现有的课税税目构成了完整的税收体系。除此之外,税收优惠是政府支持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免、减、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开展低碳生产的企业来说可能远大于政府的直接投资,这也是政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常用手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相应调整财税政策,从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制度和政策平台。
四、结语
综上所诉,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税政策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收入分配、解决和谐就业、优化税收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我国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乔彩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J].财会研究,2005,(3).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轮经济上升期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使然。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政治周期”推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性因素影响以外,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迅速升温也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走出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可谓功莫大焉。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再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也不宜再以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刺激总需求扩大。对此,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选择了适度从紧的取向。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如果继续在“积极”的道路上前行,势必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另外,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仅长期建设国债就累积达到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这些都为财政运行本身带来不小压力。因此,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现行财政政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时刻。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金税、金盾和金财工程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税收实际征收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4306.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1.79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预算60.7%,这是近年来同期增收最多、增幅最大、完成进度最好的一年。虽然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放缓(如清欠出口退税、部分偏热行业引起的税收增加部分将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放慢等),但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仍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压缩赤字、减发国债和支持改革提供了可能。
其次,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缩小扩张力度,实际上在进行淡出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04年维持了3198亿元的赤字,没有安排新增赤字。随着GDP的增长,实际的赤字率(赤字/GDP)较之去年有所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由2000-2002年的每年1500亿元,调低到2003年的1400亿元,2004年又减少至1100亿元,并且明确承诺将逐步停发。(3)2003年10月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率在总体上降低了3个百分点。(4)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向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实践不仅为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心理预期,这将减少政策调整的难度和阻力。
二、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从扩张性政策逐步转向平衡性财政政策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淡出”或“转向”。但是对如何调整,调整的程度、力度和方式,调整后政策的新作用点等问题则存在争议。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把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界定清楚。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亦称自决的财政政策)和“内在稳定器”(the built-in stabilizers,亦称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又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国债和税收。平衡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亦即不应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及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应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而所谓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二是指政府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平衡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采取同幅度对冲性政策组合,比如减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组合,或者增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组合等。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周期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给予较多关注,但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还很薄弱。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正应该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总量上,平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维持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至少要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并保证不出现新的赤字。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一方面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能源、交通等瓶颈部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财政资金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实行平衡性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对冲性政策组合,努力实现预算平衡,优化支出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平衡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表述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的名称选择上可考虑三个标准:(1)是否代表了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的政策类型;(2)是否明确表明政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3)是否能准确传递政策信号,便于更多的人理解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
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名称选择,大体上有以下7种主张:(1)“适度的”或“温和的”财政政策;(2)“可持续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稳健的”财政政策;(5)“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6)“结构性”财政政策;(7)“中性”财政政策。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第一种提法,“适度”只是描述了政策的作用程度,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方向并没有指示,可以适度扩张,也可以适度紧缩,不便于引导预期,对于以上三个标准都不满足。而“温和”的提法,包含了程度减轻、柔和、适度和不过分等意思,可能会给人逐步降低和减少扩张幅度的预期,但是容易引起误解。关于“可持续”的提法,强调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收支平衡、不搞无米之炊,并使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提法带有中长期特点,但对短期宏观经济调节的导向比较模糊。至于“相机抉择”的提法,其直接混淆了财政政策的类别和具体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导向并不清楚,显然也不合适。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支撑点在于认为我国当前财政政策既然不扩张也不紧缩,那么选择稳健的提法正合适宜。其实不然,仅从“稳健”一词很难判断出政策的方向和趋势,虽然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也采取了“稳健”的提法,但是就其政策执行的实质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所以称稳健,其强调的是在松动银根、支持增长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防范金融风险。这样来,如果财政政策也称“稳健”的,则可能使人们比照货币政策来理解,而形成继续扩张的错误信号和预期。因此,这个提法不满足第二、第三条标准,显然也不合适。至于第五种提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的确存在呈现局部偏热,警惕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还没有需要进行全面紧缩的时候,而且宏观经济本身还存在再次步入通货紧缩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提法不满足第一条标准。而主张使用“结构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应该说其抓住了我国财政政策调整后的主要着力点——支持结构改革。但是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名称,它并没有标明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结构调整可以在扩张中进行,也可以在紧缩中进行,即不满足第二条标准,所以也不太合适。
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西方经典财政理论对“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 Fiscal Policy)并没有严格界定,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主张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政府干预主义的观点,将财政政策定位于扩张性与紧缩性之间,强调在总量上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第二层意思,其实质与平衡性财政政策是一致的。但是,平衡性财政政策有一个硬指标——预算平衡,而我国当前3198亿元赤字的削减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会给人们传递过于“严格”的信号,容易误解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此外,中性财政政策也可能被误解为政府“无所作为”和“经济中立”,不利于准确反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
据此,我们建议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应为“适中的”,“适”表明渐进和适度的意思,标识了政策的力度,同时也留下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而“中”则表明政策调整的方向,强调不偏不倚,介于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之间。“适中的财政政策”这一提法,能体现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考虑到削减赤字的渐进性,预算收支平衡应当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达成),并能体现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将“有所作为”的态度,又能反映政策调整的渐进性特征,而且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所理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我们提出的三个判断标准。
四、“适中的”财政政策实施要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适中的”财政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淡化经济政策色彩,强化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功能,2011年财政政策步入历史性的功能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时各方意见纷纭。
这看似与2010年的财政政策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使财政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显而易见,与前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政策目标已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从上述后三个方面来重点发挥影响力。因为2011年的经济增长已经不需要财政来“保驾”。
由此可看出,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将有四大转变:
一是从以总量扩张为主转变到以结构调整为主。2009年、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分别达到9500亿元、10500亿元,与2008年1800亿元财政赤字相比实行了跳跃性的财政扩张。显然,2011年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不用财政扩张投资需求即可实现。2011年财政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即通过财政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从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消费扩张为主。前两年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表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投资。例如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2011年公共投资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显然投资不再是主要的着力点。不言而喻,公共消费成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着力点,即通过扩大各项社会性消费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改善私人消费预期,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国民消费率,为宏观经济平衡、内生性增长的形成创造条件。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新晨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 正 文1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连续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核心内容是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1998年国债发行额为3891.0亿元,1999年为4015.0亿元,2000年为4180.1亿元,2001年为5004.05亿元。连续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抵御国际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抑制我国经济的继续下滑、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起了有效的作用。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预测资料,国债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8年为1.5%,1999年为2%,2000年为1.7%,2001年为1%-2%.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们对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和迅速扩大的国债规模万分忧心。我国财政总赤字1998年为1681.89亿元,1999年为2425.21亿元,2000年为2598.21亿元,2001年为2598.10亿元;国债余额1998年为7765.7亿元,1999年为10542.0亿元,2000年为13674.0亿元,2001年为16672.1亿元。使人不安是,我国经济发展对迅速扩大的国债规模能否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缓慢(1998年集体投资增长8.9%,个体投资增长9.2%,2000年分别为9.2%和9.5%,2001年为4.7%和0.1%),是否由于政府国债投资存在“挤出效应”所导致?继续发行国债会不会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更加缺乏后劲?财政赤字的日益膨胀在日后拉动经济逐步回升的同时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甚至有人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
2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扩大内需仍需加强随着国际经济增长的继续放缓,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传导”作用的加强,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及外需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乐观。根据有关资料,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7年为3.6%,1998年为2.3%,1999年为0.8%,2000年为0.015%,2001年为—0.7%(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资料是—1.8%)。所以,短期内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回升的动力仍是内需的扩大。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8年为5.5%,1999年为6.3%,2000年为8.0%,2001上为8.0%.虽然近几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下,我国投资增长总体上比较明显,2000年投资增长率为9.3%,2001年为12.9%,但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减速运行,投资增速明显回落,2001年1-11月份投资增长16.3%,1-12月份为12.9%,比1-11月份下降3.4%,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预算内投资依存度为34.6%,1999年上升到101.29%;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但是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明显回落,1999-2000年我国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增长11.4%,2000-2001年为10.1%(其中,9、1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0.1%、0.3%和0.3%),居民消费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难度不小。近几年内进一步扩大内需一定程度上仍将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
2.2 增发国债仍有一定余地从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看,我国远低于多数欧美国家和国际警界线。1998年我国国债负担率为9.9%,1999年为12.8%,2000年为15.3%,2001年为17.5%;多数欧美国家为40%-65%;国际警界线为60%.而且,根据国际经验,当国债负担率达到一定高度时便趋于回落。以英、美两国为例。英国国债负担率1945年达到216%,70年代回落到44%,目前维持在50%左右;美国1946年达到122%,70年代末回落到37%,目前维持在54%.所以,在我国增发国债仍有一定余地,积极财政政策仍可保持其可持续性。
2.3 国债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政府增加支出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因导致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民间投资减少,从而国民收入下降的经济现象。由于连续几年我国政府在国债支出项目的安排上重点是那些直接回报率低,市场难以调节的基础设施项目(农、林、水利、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农村电网),高新技术及生态环保等,因而国债投资对民间投资未出现明显的“挤出效应”。今后,继续发行国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要注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避开对容易发生“挤出效应”的项目或部门(即竞争性的行业或产品)进行国债投资,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不但能够完全避免,而且会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2.4 赤字财政与通货膨胀
提到财政赤字,人们总是想起通货膨胀。的确,通货膨胀是国债政策的重要的约束条件,当增发国债已经或即将引发通货膨胀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就必须十分慎重。然而,根据实践经验,只有当政府财政赤字采取了货币化的融资方式时,央行才会超量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1998年以来,由于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采取了债务化的融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而且只对商行发行,再加上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变动实际货币供给量,故连续几年来的国债发行并未诱发通货膨胀(近几年来,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偏少,居民储蓄增加较多,商行资金偏松,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我国通货紧缩的阴影至今存在。2000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0.4%,2001年为0.7%(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把达不到1%的价格水平的上升看作为通货紧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零售价格处于下降态势,1999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0%,2000年为—1.5%,2001年为—0.8%.再考虑到我国货币政府面临的问题,在今后几年继续增发国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说不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5 积极配合货币政策,为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和积极财政政策逐渐退出创造必要条件
国债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为了使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今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虽然短期内积极财政政策问题不会太大,但根据国际上的经验,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规模的不断扩大,它的缺陷将会因为政策时滞、政治因素、财政赤字等问题而日趋明显。为了预防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当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稳固地走出低点、民间投资得以启动、消费需求渐趋正常、外贸出口恢复到一定高度时,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逐渐地退出。近期内,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配合货币政策,为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退出创造必要条件,包括合理运用财政资金,进一步营造能够对货币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微观基础;利用财政支持政策保证货币政策及其衍生工具的运用;利用税收政策调节商行信贷行为和信贷资金的流向;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为改进金融服务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等等。
3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由于种种原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近几年内有必要继续实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任务繁重,其重要功能仍是拉动内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 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化与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首先,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西方“需求管理”在我国的实践。“需求管理”是一种短期行为,从长期来说,我国经济增长的正本之策并不是“需求管理”而是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因为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并不是真正的供过于求,而是供不应求。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是积极财政政策有效作用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使其长期化。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不仅在于扩大政府支出的直接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支出的扩大拉动民间投资增长的后续效应。政府国债投资的后续效应越大,积极财政政策乘数作用就越大,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长期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后续效应的大小依赖于合理的经济结构。所以,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长期化是积极财政政策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3.2 长期化积极财政政策有效作用的条件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