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高适的送别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适的送别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师:我想了解一个情况,同学们的家长有出差经历的请举手。我采访一下你,你的妈妈出差多还是爸爸?

生:我们家爸爸出差多。

师:他最远出差到了哪里?去了多长时间?

生:他最远去了常德,走了半个月。

师:我再采访一下你,你的家长最远去了哪里?

生:他去了四川成都,去了一个月。

师:你想他了怎么办?

生:我给他打电话,还通过QQ跟他视频聊天。

师: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仍然能听到他的声音,甚至能天天见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飞机,更没有网络、电话,甚至连寄信也没有邮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一旦远别,再会就遥遥无期,很长时间都杳无音讯,生死祸福都无从知晓。那时候,亲人朋友远行,离别该是多么令人伤感啊!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情深意重的送别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首唐代诗人所写的送别诗,请两位同学读一读。(纠正学生“客舍”的“舍”字读音)

师:说说两首送别诗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这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二、学习《别董大》

师:关于董大,你了解多少?

生:董大,是姓董,在家里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

生:他是唐朝著名的琴师。

师:是的,董大是唐玄宗时代一个极有才华的琴师。他一生漂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和高适是在京城认识的。他们在塞外相逢的时候,正是高适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他怀着报国的理想来到塞外,希望能建立一番功业,可残酷的现实却令他深深地失望。高适还写了另一首《别董大》,他在这首诗中说,当时他们两个都穷困潦倒,囊中羞涩,甚至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短暂相聚之后,董大又要走了,去奔他的渺茫的前程。高适陪着朋友走了很远,聊了很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还是到了该说一声再见的时候了。举目四望,眼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师:谁来读一、二行?(生读)

师:注意是“千里黄云”,不是“百里”更不是“十里”,读出天地的辽阔。(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速度慢一点,留出空隙来在脑海里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来点音乐,酝酿一下感情。(生读一、二行)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高适和董大送别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漫天的黄云,北风吹着大雪纷纷地飞。

生:刺骨的寒风吹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那你来读出这种凄凉的感觉。(生读)

生:我看到大雪纷飞的天空下,两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生:我看到了千里黄沙。

师:从哪里看出是“千里黄沙”?

生:从“千里黄云”看出来。

生:我看到黄沙漫天,日光昏暗。

师:你从哪里读出“日光昏暗”?

生:因为这里写“千里黄云白日曛”,这个“曛”字就可以看出天地很昏暗。

师:真厉害!这个“曛”字就是“昏暗”的意思。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大雁在雪中飞向南方。

师:老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里不写“飞雁”,而要写“吹雁”?这“吹雁”与“飞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如果是“飞雁”就觉得大雁是自由自在地飞,而“吹雁”就让人感觉大雁是被大风吹着,飞得很艰难。

生:“吹雁”给人感觉就是被刺骨的寒风吹着,迫不得已地飞向南方。

师:是啊,一个“吹雁”让我们感受到大雁被风雪裹挟着前进,振翅难行的情景,让我们读出天气的恶劣,读出大雁在风中飞行的艰难。(生读)

师: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也就是说,诗人在写景的时候,往往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景物的描写往往含蓄地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那么,从高适的这两句诗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生:我感觉到了高适在和董大分别的时候,就像风雪中的大雁一样,非常艰难。

师:也就是说,此时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不只是大雁,还有高适和董大,是吗?你对文字的感悟真好!

生:我感受到高适心中惆怅和凄凉的感觉。

师:你能用到“惆怅”这个词太好了。他的内心为什么会这样“惆怅、凄凉”呢?可以联系前面老师介绍的背景想一想。

生: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低谷,很艰难。

生:高适现在还觉得前途非常渺茫,他们的内心很茫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师:让我们读出高适内心深沉的感慨来。(生再读)

师:是啊,不同的心情下看相同的景物感受完全不同。同是写塞外,同是写下雪,在岑参的笔下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在此时的高适眼中却是“北风吹雁雪纷纷”。

师:天气如此恶劣,现实如此困窘,前途又如此渺茫,但到了分别的那一刻,高适还是对朋友说——(生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君”在这里指谁?

生:指“董大”。

师:高适的这番话是想告诉朋友什么?

生:他是想告诉董大,不要担心前面没有人赏识他,他这么有才华,天下每个人都会认识他的。

生:不要怕前面的困难,凭你的才华,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交朋友的。

师:现在,你们是高适,我是董庭兰,把你们要安慰我的话再对我说一次。(生读)

师:谢谢你们,你们的话让我有在风雪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师:这番话仅仅是对朋友说的吗?

生:不是。

师:也是对谁说的?

生:对自己。

师:来,高适们,把这句话说给你们自己听!(生读,铿锵有力)

师:读给自己听的话,不用高声,沉下来,读到心坎里去。(生再读)

师:整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诗人在命运面前决不屈服的灵魂。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一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齐读古诗。

三、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师:董大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场送别。

师:谁来读诗题?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使”是什么意思?

生:出使。

师:元二是要出使到哪里?

生:安西。

师:我们来看地图,安西在哪里呢?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元二是从哪里出发去安西?

生:渭城。

师:渭城又在哪里呢?在今天陕西咸阳附近。

师:从渭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咸阳到新疆库车县,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即使是骑马也要走上半年时间。这真是一次遥远的别离啊!(音乐起,教师配乐朗读)

师:细细品味这首诗,和《别董大》相比,两场送别有哪些不一样?(学生自学,在旁边做批注)

师:大家说说,这两场离别有哪些不同?

生:天气不同。《别董大》是在千里黄云、刮风下雪的天气里送别。《送元二使安西》是在早晨送别,而且下着小雨。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下着小雨?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这里说小雨像小尘土一样。

师:小雨像小尘土?这里有个难理解的字:“浥”,谁知道什么意思?

生:“浥”是“润湿”的意思。

师:那么是什么润湿了什么?

生:是小雨润湿了渭城。

师:是啊,从渭城前往阳关的大路,原本尘土飞扬,现在被早晨的一场小雨润湿了,变得多么干净啊。谁来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别董大》是在边塞送别的,而《送元二使安西》是在客舍送别的。(师再次纠正“舍”的读音)

师:从哪里看出?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老师想问你,“客舍”为什么“青青”?

生:因为下了小雨。

师:下了小雨为什么会“青青”?这个理由好像还不充分。

生:这是因为旁边有了柳树,柳树是那么清新,那么绿,所以“客舍”也显得“青青”了。

师:说得真好,“客舍青青”正是因为有了柳色的掩映。

生:《别董大》中高适是鼓励董大,而《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尽可能地想留住元二。

师:你从哪里看出王维是想挽留元二?

生:“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这个“柳”字我知道他想留住元二。

师:是啊,他为什么不写“桃色新”或者“李色新”,而写“柳色新”?你接着说。

生:这个“柳”字的谐音是“留”,就表示他想留住元二。

师:这个“柳”字确实是别有一番深意。古代很多的诗歌当中都写到了“柳”,因为“柳”的谐音是“留”。在隋唐年间,人们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示对朋友的挽留和不舍。所以人们一看到“柳”,就会想到“送别”,想到“不舍”。这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个密码。就像今天你们看到橄榄枝,就会想到——

生:和平。

师:看到玫瑰,就会想到——

生:爱情。

师:这就是文化密码。

生:我跟他一样,觉得《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是想留住元二,但是我找到的地方不同。我是从“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感受到的。

师:哪个字让你感受到这种不舍?

生:我从“劝”和“更”感受到的。

师:“更”是什么意思?

生:“更”是“再一次”的意思。王维让元二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想让元二多留一会。

师:说得真好,请你读出这一杯又一杯中的深情。

生:这两首诗中人的声誉不同。

师:声誉不同?你想说的是遭遇不同吗?

生:高适和董大没有钱买酒,而王维他们有钱买酒。(引起满场哄笑)

师:哦,是的,高适无钱买酒,是以话语送别朋友,而王维是以酒送别朋友。他们送别的方式不同。

师:中国人确实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结婚喝喜酒,有烦恼的时候借酒浇愁,离别的时候,千言万语就寄托在这酒里。

生:我还觉得这两首诗感情不同。高适是鼓励朋友勇敢地走出去,王维却对朋友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说,离开了渭城,你就没有我这样的朋友了。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看看地图吧。从渭城到安西,这3000多公里的路途中,不是荒山野岭,就是戈壁荒漠,朋友,一路艰辛,好自珍重啊!干了这一杯吧。(生朗读后两行)

师: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方能重逢啊。三年?五年?“君问归期未有期”啊,再来一杯吧。(生再读)

师:诗句的最后两行充满了离愁别绪,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不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吗,为什么前面两行却写得那样清新明快呢?这样的“景语”又在诉说怎样的“情语”呢?同学们读一读前两行。

师:前两行给你什么感觉?

生:给我一种朦胧的感觉,因为有朝雨。

生:给我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前面我们讲到“浥轻尘”,讲到“柳色新”,读一读前两行,再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前两行诗透着一种生机却又带着几分不舍。

师:那么这样的“景语”又是在表达怎样的“情语”呢?

生:是说送别的这一天天气很好,是希望元二带着好心情出发。

生:也是希望元二记住渭城这里的美好。

师:元二这一次是奉皇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出使西域在当时可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诗人把景色写得这样清新明快,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

生:是替元二高兴,因为他奉皇帝之命到安西去,希望他获得荣誉。

师:希望他载誉归来,是吗?让我们读出诗人对元二的祝福,也读出他对元二的不舍。(生朗读整首诗)

第2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岑参,约生于715年,卒于770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太宗时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因其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感旧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云歌送别》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大都是近体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古体诗,感受一下它同律诗、绝句的不同。

送 别

唐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不得意:不得志。

4.归卧:隐居。

5.南山:即终南山。陲:边。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向何方。你说人生太不得意,打算归去隐居在终南山旁。你只管去吧,世间的事物不必再去留意,那里白云悠悠,一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愉。

【感受】

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玩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

离别常常是让人伤感的,但也有乐观的诗人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大家品味一下下面的诗句就知道了。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山中送别》)

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唐·王维《送别》)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王之涣《送别》)

第4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首先说说“长亭”。从秦汉时期开始,人们在大路上设长亭,长亭本来是供路上的行人休息的地方,后来人们在送行的时候,常常会在长亭进行最后的告别,长亭送别也就变成了典型的离别场景,以至于后人一提到长亭,马上就会想到送别,想到很久不见的亲人。

“晚风拂柳笛声残”这一句中包含了“折柳”和“吹笛”两件事,其实这两件事之间有很深的联系。先说折柳,离别跟柳扯上关系,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上古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离别的故事。据说周懿王的时候周朝弱小,邻国都很强大,常常侵略周朝疆域。正好当时一个叫猃狁(Xiǎn yǔn)的北方国家入侵,有个年轻人为了保卫祖国,从军出征,随军一整年都没能得到家里人的一点消息,对抗猃狁的战事正激烈,他也没有办法回家去,年轻人只好强忍对家人的满腔思念,继续报效祖国。等到终于打败了猃狁,这个年轻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回忆起,当时他出发的时候,家乡的垂柳正随着春风轻柔地飞舞,好像依依不舍似的,不停地拂过他的肩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原诗中这样一个细节,不知道感动了后世多少人,又因为“柳”和“留”读音相近,后来的人就习惯于在送别的时候折一枝柳条送给对方,来表达自己依依惜别的心情。

为什么说吹笛和折柳有关系呢?那是因为古代的笛曲里,有一首叫做《折杨柳》的,表现的就是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象一下吧,身处异乡的时候,突然听到笛声,吹得还正好是送别时的场景,怎么能不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离别,从而怀念故乡呢?这样的故事很多,清朝人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征略》中记载,清朝人许虬离开家乡,到北方去居住了很长时间,长到他在北方生的儿子都已经十来岁了,有一天父子俩突然听到了《折杨柳》的笛声,他十来岁的儿子因为从来没有听过,就问他这是什么曲子,这使得他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十来年了,以至于儿子从来都没有听过故乡的曲调,于是他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一觚浊酒尽余欢”说的是送别饮酒的事。即使风尘仆仆,在大路边上送别,古人也要带着酒壶和小菜喝两杯,喝酒的目的,用王维的话来说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送朋友到西部边塞做官时写下的诗。古人远行不易,很可能离别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所以要郑重地喝酒饯行。

【博闻馆】

有关送别的古诗

送别是件大事,怎么能少了诗歌?历史上数得出来的很多名作都是送别诗,比如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唐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看了最后一句才发现,这也是首送别诗。

还有一首著名的诗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前文中提到过,全文是:“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再向西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可以一起饮酒了,想到这样的情形,当然得多喝几杯。

也有豪放派的送别,比如唐朝高适的这首《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说,别愁走远了没有人了解你,因为你这样的名人,全天下谁不知道。

第5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师(板书:辛弃疾):他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你们读过他的词吗?生:没有吧。

师:下面,我们先来读一读他的两首爱国词篇(投影:《破阵子》)。教师朗读,学生朗读。

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投影:《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学生自由读,教师朗读,师生齐读。

师:这首词里,作者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

师(板书:《清平乐・村居》):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农村题材的词。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辛弃疾的词篇热情洋溢,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富有爱国热情。引入两首词,意在揭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吧?但是,这与《清平乐・村居》这首“农村词”所描写的那种淡雅、自然的乡村田园生活有多大的联系呢?导入时,并不需要《破阵子》来驰骋壮志、抒写悲愤,也不需要《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来怀古忧国。说实话,我反倒是替教者担了一回心的――如果学生始终激荡在这种爱国情怀里,如何领会词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又如何感知词人内心的那份宁静?

案例二:《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

(屏示:《别董大》高适)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师:读出来了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

师:“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灰蒙蒙的景象。

生:我好象看到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和那几只孤雁。

生:我看到了一副凄凉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伤心的诗人。

师:是啊,天色昏暗,北风呼呼,如此悲冷的气氛怎不让人触景伤怀呢?

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作者告诉朋友,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人谁不认识你董大呢。

生:安慰朋友,叫朋友不要伤感。

生:我感觉诗人的心情开朗起来了。

师:不错,诗人笔锋一转,用开朗的胸襟勉励友人,驱散了伤感,读起来鼓舞人心!

(屏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什么感情了?

生:我读出了依依惜别之情。

师:又一首送别诗。但是,这首诗又有不一样的地方。读读,想想,哪儿不一样?学生反复朗读、交流)

师:先说说看到的。

生:细雨冲洗了灰尘,空气清新得很。

生:柳枝颜色新新的。

师:蒙蒙细雨中,刚折下的柳枝颜色还很清新。平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笔墨的点染,立即变得风光如画了。比较而言,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明丽的景象。

师:再说说作者所感受到的,好吧?

生:作者说,你就再饮一杯吧,走出阳关就没有我这个老朋友了。

生:诗人为朋友担忧。

生:我觉得诗人多愁善感。

生:这是一场深情的送行。

师:是呀,“西出阳关无故人”,伤别之情悠然心头,含蓄委婉,这淡淡的愁绪就在这杯酒中了。

师:但是,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真正的友谊是无所不在的呀!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两首诗,一起来为友谊祝福吧。

尾声,引入主题相同的两首诗,既浓墨重彩,又独具匠心。同是依依惜别之情,前者并没有顺势写离愁,而是笔锋一转,令友人精神振奋;而后者,明朗清新的氛围中萦绕着淡淡的愁绪。

两相比较,让学生在一样的主题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情感也得以升华。

反思:为古诗文教学引入什么?

第6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一、整体阅读,抓住意象格调理解内容

古代诗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咏物诗、闺怨诗、思乡诗、送别诗等类型。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诗歌的内容、格调、情感和主题。因而,同一类诗歌在不同程度上会有共性的体现。

如边塞诗的格调往往是或雄浑豪放,或慷慨悲凉,或境界阔大,或雄奇壮美。而边塞诗也有典型意象,如“楼兰”“沙场”“孤城”“大漠”“长河”等,我们抓住诗歌意象,体悟诗风格调,就能感受到这一类诗歌的整体风貌,获得鉴赏的方向和角度。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而言,要么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与体验;要么表达征人思妇相思的苦情;要么抒发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要么描写边塞风光和异域风情;要么揭示统治者穷兵黩武,流露渴望和平的反战情绪。当然,这样的主题在一首诗歌中可能也不唯一。

如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写出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表现士兵和将帅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大漠穷秋塞草腓”写出边地荒芜、冷落和阴惨景色;“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出了两地相思的苦楚与无奈。

将唐诗部分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和杜甫的《兵车行》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扣住诗歌意象,体悟诗风格调去感受理解诗歌内容,提升学生对这类诗歌的整体阅读和鉴赏能力,获得诗歌阅读方面的素养。

二、对比阅读,于细微处获得诗歌情感

近年不少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以两首诗歌的比较来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2014年江苏卷将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让学生“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2015年湖南卷将张说《都引》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放在一起,让学生“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2016年浙江卷将刘克庄的同题诗《北来人》放到一起,让学生“对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简要分析”。所举几例,基本在主题、情感上具有一致性,而又有可以比较、分析和鉴赏的差异之处。

我们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如果多开展这样的比较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细微处分析鉴赏的能力,亩获得赏析诗歌情感和主旨的能力。如教材上的四首边塞诗都写了“出征”这一景象,经过比较就会得出不同的阅读获得。如杨炯的《从军行》中“牙璋辞凤阙”,写出面对外辱的出征将士怀有崇高使命,隆重和庄严的出师场面激起诗人内心杀敌立功、建功立业的渴望。《燕歌行》“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出征队伍大肆渲染气势,显出不可一世的骄态。诗人如此描写就暗含着批评否定,这与后文的失败被围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出征”景象是“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出了行军队伍的迅速和纪律严明,将士同甘共苦暗示他们有着强盛的战斗力。而杜甫《兵车行》的“出征”场面运用的夸张和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描写,渲染了生离死别的悲惨氛围,这不仅为后文“行人”倾诉作了铺垫,还与后文“古来白骨无人收”形成了呼应,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开边”战争的无情鞭挞,也有对苦难深重百姓寄予的深切同情。就“出征”这一相同内容的对比赏析,我们就体悟到边塞诗的不同情感。

教师在边塞诗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样的比较阅读方法,如杜甫《兵车行》学习中,以《春望》导入,用《石壕吏》作延伸,在《石壕吏》与《兵车行》对比中体会杜甫同情人民苦难的情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重组教材还可以补充一些边塞诗。如《送魏万之京》的李颀也是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人,如果我们在边塞诗学习中选取他的《古从军行》《塞下曲》一起学习,那么,学生会获得对边塞诗更深的认识。

当然,重组教材实施教学也存在不利之处。如诗歌的鉴赏需要知人论世,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生活时代、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才能分析得更准确。如在《兵车行》的学习中,我们还要从杜甫忧国忧民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就是揭示和批判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还是建立在爱国基调之上的。否则就可能误读。

第7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关键词: 赠别诗 意象 思想感情

诗歌侧重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离别,极有可能永不再见面,离别这种特殊的情境,往往给人们的心灵以巨大的触动和震撼,以往的和现实的种种复杂的社会体验和人生感悟也会在此时被激发和集中起来。因此,诗人十分重视这难舍的时刻。为了永久地记住这难忘的日子,诗人们总是赋诗赠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赠别诗。

赠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赠别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早在文学形成之初就已出现,如《诗经・卫风・燕》就写了卫君送别女弟远嫁的情景。其中“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读来让人忧伤。

赠别诗不仅仅是作者一时感情的表现,也不仅仅记录着远行之人或送别之人的人生与命运特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深深地刻上了时代和社会的痕迹。历代诗人为更好地表情达意,常使用一些意象,通过意象组合,来传递感情。

所谓意象,就是诗中的艺术形象,它是经过诗人审美再创造的,渗透了主观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纵观历代赠别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常常选用以下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

月是诗人们常用的一个意象。月亮的圆缺,象征了亲人的聚散,而不同的月亮,不同的月色,也给人不同的感受。“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秋天的月色,寒冷的风,渲染秋色,制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了不忍分别的心理。“乱烟笼碧透,飞月向南端。”(王勃,《江亭夜月送别》)月在飞,说明时间很快过去,表明话别时间之久,写出了依依不舍之情。“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借眼前景色,抒发深厚情谊,贴切自然,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别离的时分怎能少了酒,因而酒作为一种意象,在历代赠别诗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范云,《送别》)酒还没喝,早已是泪流满面了,何等悲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柳恽,《临行与故游夜别》)酒已喝尽,再相聚却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日子,增强了伤感的调子。“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李白,《广陵赠别》)到底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借以销愁的酒用玉瓶装着,不再有伤感痕迹,表现了诗人浪漫豪放的性格。“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岑参,《送杨子》)写出了朋友之间情浓似酒的特点。

有酒就容易醉,在赠别诗中,诗人也常以酒醉为意象入诗。“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王昌龄,《重别李评事》)表面写送行欢宴,实则蕴含着惜别的痛苦。“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得相聚,所以今日非尽醉不足以销愁。“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韩,《送客水路归陕》)酒还没醒,客已到家,真是送到家了,没有半点伤感的情调。

离别总有一些不舍,这就注定了泪也成了赠别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只有泪可出,列复情可吐。”(佚名,《丁督护歌》)情人不忍分别,可说什么呢?除了流泪,再也无话说。确实是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离别之情写得感伤凄惨,悲怆动人。“一曲离歌两行泪,更知何地再逢君。”(韦庄,《咧萁上别李秀才》)分别时的悲伤,以离歌催人泪下,表达了深厚的情谊。“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苏轼,《席上代人赠别》)多少的泪,一阵少一阵多,分别时的伤感,自然流出。

赠别诗中还有许多意象,如风雨,也是历代诗人爱用的,风雨可以衬托环境,也可以寄托情感。这时的风雨有了感受,不再是冷冰冰的自然界的风雨了。如:“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鲍照,《赠傅都曹别》)“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范云,《送沈记室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柳恽,《临行与故游夜别》)“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庚信,《别宋常侍》)“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王昌龄,《送魏二》)

云的漂泊无依,给了诗人不尽的想象,作为一种意象,云在赠别诗中经常出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佚名,《李少卿与苏武诗》)“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应`,《别诗》)“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鲍照,《赠傅都曹别》)“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汉代以来,诗人还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送别》)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另外,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常用一些有感彩的词,如“寒”、“孤”、“秋”等来修饰自己选取的意象。“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同作逐客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些意象的选取,很自然地就把诗人离别时寂寞、凄苦、孤独无助的心情写出来。

第8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55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

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

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妇孺皆知。这些诗句,不仅语言至善至美,而且都插上了富有哲理的科学的翅膀,达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嫁接。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感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第9篇:高适的送别诗范文

一、拓展同一诗人的诗歌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雄奇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真实、生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恬静的田园风光,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拓展。如教王维的《鹿柴》,可引入《鸟鸣涧》、《山居秋暝》;教陆游的《示儿》,可引入《秋夜将至出篱门迎凉有感》;教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引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教韩愈的《早春》,可引入《晚春》……这样拓展,作者相同、内容相关、风格相似,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近的。教学时将同一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有效组合,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主次适当,可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笔者上过一堂“送别组诗”,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重点引导学习《赠汪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以歌相送”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很快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学完这三首诗后,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情真意切。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表现手法的对比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三、拓展诗歌的空白处

诗歌是言志抒情的艺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诗歌空白处的完整意象,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面是我教《泊船瓜洲》中的片段。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五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开始写,写好后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带着全家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扶着老母亲去看花……也许那是一个日暖风轻的日子,他和老朋友一块儿谈天……

我启发学生在诗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联想诗人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为孩子们体验诗人思乡的愁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已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吟诵诗歌、唱诗、诗句接龙、诗配画、题诗书签赠送等方式对古诗的空白处进行拓展,以此丰富诗歌的内涵。

在古诗拓展教学中,我巧妙地依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不就诗教诗,而是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增加阅读容量,倡导学生多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