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1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少年班”与“精英学院”:绩效诉求抑或制度合法化——基于组织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论教育学术的批判与解放品性——兼论新时期教育学术的根本性问题

大学教师身份的三重标识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与大学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20年回顾及其评价

高等院校国际化规划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向

三边互动下的留英教育:“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及其影响

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考——兼对观点的辨疑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的缘起及其特征

崔载阳与“民族中心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大学生抱怨的实证分析

大学改革的三观攻略

如何面对课程与教学中的创伤性叙事

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文化视角

教授治校的必要性及其管理模式构建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环境分析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误区及对策

欢迎投稿

创新人才培养的话语分析

资源基础观的大学发展:一个产权经济学分析框架

先秦原创性教育思想探微

哲学性格与大学文化

“走出象牙塔”的荒诞——西方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思考

国难中的中国教育检省及其现实关照——以罗家伦为中心的考察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

大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研究

高校三种育人制度的冲突与选择

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研究10年:观念演变与合理模式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的“翻译腔”

美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案例探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大学“合并化”运动透析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起始时间考证

《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校教师形象塑造

“礼乐教化”考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课堂传播中的知识信息预期与教学的基本形态

大学课程实施: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

重构中国美学精神:中国大学返本开新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基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80-2007年)的分析

《现代大学教育》近五年载文及引文的计量分析

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思考

从诺贝尔奖说起——也论世界一流大学

瑞典教师教育及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未来的挑战

不为高等教育共同体代言: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与政策研究理事会的立场及影响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教育的近代转型及其启示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研究

中美高教研究方法之比较和反思——从不结“果实”的“花”与“树”谈起

西方大学理念的合法化历程

苏格拉底哲学教育观的启示

为了塑造伟大的头脑——约翰·S·密尔的大学观论识

讲座制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评价

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思想评述——读《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

对湖南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体系的思考

高校社科成果量化评价利弊论

大学德育应用自调节机制论析

教学工作与质量关系: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假设

第2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Culture choice;Kuimao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1-0000-02

一、引言

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是在清末“西学东渐”和废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2年至1903年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正式确立了中国的近代学制,但前者颁布不久就为后者替代,对中国近代教育有实质作用的则是“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吸纳了张之洞以日本为蓝本的西方近代教育精神,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了日本的近代学校制度。该学制初步构建了从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到通儒院的不同梯级和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为主干的教育体系,使中国传统教育“读书做官”的目标导向发生巨变。[1]在高等教育学制部分,其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学校制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管理体制、教育途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对应的调整。

探析癸卯学制的文化内核,首先要厘清文化和文化选择的概念。文章采用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的概括:“文化指借助符号获得并流传的各种明确的和模糊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各项成果,包括物化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选择而保留下来的)观念,尤其是附属于观念的价值;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产品,另一方面又是构成远期行为的必要条件。”[2]文化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也包含物化的结果,而癸卯学制就是文化的物化体现之一。而文化选择是指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本身发挥其选择和整合功能,对外部多元的文化进行选择、吸收和淘汰,其发挥功能的依据是正确的文化理念的指导。[3]癸卯学制对外部文化的吸收和对本土文化的选择淘汰,一直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从文化选择的视角出发,探析癸卯学制的文化内核,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高等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之上。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双重性特点,将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则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都是该系统中的子关系,那么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外部关系;单从教育系统考察,知识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组成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而文化又是以知识为主要形态的,因此又是教育系统内部关系的关键环节。(当然,从文化系统看,也可以说教育是以传承文化的功能作为文化的内部因素。[4])

基于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其相互作用也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并促进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又在教育与经济、政治等的关系处于中介地位――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教育对经济、政治的作用都要通过文化折射。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与双重作用,特别突出地体现于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上,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既有为一切教育共有的文化功能,又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5]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积累的经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有目标地传递实现文化的承接。然而,个人的精力往往有限,所能传承的文化往往只是沧海一粟,而文化本身也有优劣之分,因此,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必须有所选择,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精华加以选择的继承和传播,这就是文化选择,虽然文化选择也是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之一,但高等教育在文化选择中往往起到决定性影响。而文化创造功能,仅就教育领域来看,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来承担的,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主要方面。

在文化选择上,该功能虽非高等教育所独有,但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所起的作用更为深远,与其他教育的文化选择具有显著的差别。从涉及面来说,高等教育涵盖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方方面面,能够进行最广泛的选择,影响力更为深远。从层次上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它选择的文化代表了社会文化的较高层次,而高层次的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导向的作用,具有权威性和决定性,一定意义上来说,其他层级教育的文化选择,实质是在高等教育文化选择基础上的再选择。从性质上说,高等教育主要是一种专业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属于基础教育。尽管通才教育的呼声很高,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仍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具有高层次、权威性、多样性、专门化的特点。[6]

三、“癸卯学制”的文化选择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以西方教育模式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变革教育制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教育演变呈现本土化趋向,在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机构变革、教学评价与教育管理等环节,形成一定的民族特性。[7]前者主要涉及近代中国对国外教育和文化吸收,即通常而言的外来性,在近代高等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界多有关注,后者则是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选择。

教育变革是一个渐进积累、由量变转向质变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其产生和演化过程中,受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文化课程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近代高等教育中的外来成分进行探究,对于系统的把握近代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意义,而鉴于近代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局限,笔者仅以“癸卯学制”中的高等教育学制部分为切入,略作分析。

承上所言,结合时代的特殊性和文化选择的一般特点,笔者为便于分析,将近代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具体细分为教育观念的选择、教育制度的选择、课程设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考核管理的选择等。

从教育观念来看,“癸卯学制”体现着当时普遍的教育观念,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后半期的西学东渐使得传统的知识价值观和人才观念逐渐动摇,儒学教育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危机,一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倡导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率先进行教育改革实践,逐渐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该理念虽依附于传统文化之上,却开始体现出中西兼容的时代特点。

以教育制度而言,“癸卯学制”深受日本影响,其中的高等教育学制,以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和新式学堂取代书院、国子监等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起新的、完整的高等教育教育体系:按照学制规定,清末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分科大学、通儒院三级,高等学堂为预科,毕业者可入大学,通儒院为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院,而与高等学堂平行的,还有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进士馆、译学馆等,注重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以各学皆有专长为成效”,已经具有西方专业教育的基本性质。

就课程设置来看,“癸卯学制”基本放弃了以科举为参照的课程体系,如四书五经、八股文,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实行西方模式的分科和综合教学相结合,每个学门的功课分主课、补助课、随意课3类,以经学科大学之周易门为例,其主课是周易学研究法,补助课是尔雅学、说文学、钦定四库全书提要经部易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中外教育史、外国科学史、中外地理学、世界史、外国语文等。随意科目各分科大学相同,从第一年到第三年,每年皆设中国文学、心理学等4门以上。

从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不难发现,虽然学制还保留了一定的儒家经典课程(高等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都设有经学大义和群经源流等课程,在大学堂还专设经学科),但课程内容已经转变和偏重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即使是经学类的学科也需要学习外国科学、世界史),这与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显著差异。

第3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活动理论视野下的行动导向教学研究

国外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述评——制度有效性的视角

丹麦“普通成人教育项目”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荷兰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无条件的和有条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奥挑利MODUL学校办学简介

加拿大成人职业教育的递演历程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浅谈德国“双元制”下的企业培训及其借鉴意义

凯兴斯泰纳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选择一种技术导向教育的原因:管件领域和工业领域的一次访谈研究

职业培训公共质量监控的比较研究——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例

欧盟基于文化整合取向的成人教育政策举措

新校训

欧盟中小学教育跨国培训项目成效显著

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多校推行环境教育

印度崛起企业大亨竟相兴起办学热

美国:诠释职业教育时代价值

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

林德曼的成人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

论蒙太奇思维与高等职业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职业教育的探析与借鉴

美国提高社区学院非传统学生入学率的举措及启示

论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特点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演变

理解职业技能与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美国本土人士和非本土人士间的区别

政策导引措施保障: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澳大利亚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与创薪

英国高中职业资格证书改革探析

中加荷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新加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政策比较研究

让科技支持紧随科技发展

美国新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外部监控体系探究

关于制造业劳动力的发展

马来西亚:满足技术员需求量全力推动技术教育

美国力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纳米比亚增加对职教与培训的投入

印度计划建立1000个新的技能开发中心

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将召开首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会议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会议将召开

诺尔斯教育培训思想浅析

巴班斯基差生与优生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克拉申输入理论与二语教学

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启示——以“对口升学”培养模式为中心

韩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启示

学习和技能领域政策的不断变化对教职工的影响

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借鉴

丹麦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历史与现状

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形成及特点分析

欧美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与管理机制比较研究

在线实践课程

瑞典高中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向

浅谈挪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4H教育与我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之比较研究

瑞士、德国职业教育的几个特点与新趋势

第4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关键词】树立 学科 意识 建设 学科 特色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深化的今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民办高校要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面对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调整自己,提高自身。怎样调整和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特色发展。

一、特色发展是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我国民办高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粗放外延发展之后,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特色之路,已成为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且多样化,既需要专门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特色化发展是民办高校更好地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四大职能的必然要求。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已是国家和教育部给出的重要指引。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是在长期办学中积累形成的,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作为民办高校,广东培正学院的20字办学方针:公益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至上。就凸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

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个系统概念,内涵丰富。大学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累积形成的,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发展方向不能任意改变。

特色是不同于一般的风格和特征,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在比较意义上的区别与不同,而且这种区别一定要转化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比较优势。特色需要着眼于大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进步而发展。澳门城市大学秉承“以品质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澳门大学非常重视特色建设,提出了“区域特色、学科特色、理念特色、文化特色”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势头强劲有力。香港浸会大学提出了“全人教育,国际视野”的特色办学理念。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是比较意义上的区别与不同,并且这种区别能够转化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比较优势。

大学办学特色体现在方方面面。但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和高等教育的规律要求,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学科特色发挥有效辐射、延伸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民办高校特色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学科特色这个根本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学科特色建设的认识

(一)什么是学科与专业

从理论上来讲,学科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它是随着知识生产的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实际上科学本身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把它分解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广义的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狭义的学科是指高校院系所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我们所讲的是狭义的学科概念。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的一种分类,随着社会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个专业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以便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

(二)学科与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一是复合性。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当时知识的分类和职业的分类没有今天这样细,因此学科与专业是复合的,有了学科就不再需要专业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成复杂,由复合变为分离,两者时近时远。

二是分化及综合性。随着知识的丰富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学科一直处于不断分化的状态。专业也在不断的分化,其原因既是学科分化带动的结果,又是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的结果。到了今天,专业分化的趋势已逐步削减,在某些领域出现了逆转,出现了不少宽口径的专业。与此同时,专业的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专业日益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

区别一:从大学内部看,大学就是学科的集合。学科是大学学术资源的载体,是大学学术活动所依托的基础,代表着大学的本体性。专业则代表着大学的一项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大学的工具性。从大学外部看,大学就是专业的集合。根据知识生产劳动分工原理,大学的学术人员和学术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表现出一种本体性。由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大量的专业是跨学科的,它所关注的重点是其教学实践过程,表现出一种工具性。

区别二:从演变动因看,学科分化的动因是由于知识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面对知识的迅速增加,一个人只能逐步缩小自己的学术领域来换取研究的深入。因此学科在分化中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单纯性。专业因是面向问题的,在社会需求的驱动

下由最初的以分化为主走向现今的以综合为主,即综合性,越来越多的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

区别三:从演变的速度来看,学科的演变是缓慢的,无论是学术成果的积累还是学科特色的培育,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投入,因此学科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演变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大学的专业就需要不断做出调整,表现出一种动态性。

(三)建设学科特色的必要性

简单说:学科建设就是将师资队伍的主体要素、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客体要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要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学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的办学特色包括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社会服务特色、科学研究特色、大学管理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其中学科建设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标志和根本,是社会判断学校特色的主要依据,是高校特色办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无论是教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还是科学研究特色的形成,都依赖或取决于学科特色的支持。

其必要性表现在:一、学科特色建设是一项事关高校办学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大学发展中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未来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具有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大学根据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三、学科特色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一所高校如果拥有一批独具特色实力的学科,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只是,目前我国不少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同类化倾向,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不多,导致学校发展的同类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也造成了不少民办高校发展的难度和困境。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积累的劣势,特色建设更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处理好各种关系,找到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强化特色意识,大力加强学科特色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

(四)学科特色的含义和特征

学科特色是指:不同于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中的特殊性,独特性、个性及其所形成的优势学科。要建设学科特色就需要培育和发展学科的个性。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必须有别于不同学校同类学科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高等院校的学科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同类学科,是比较意义上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根据学科特色的含义,其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学科特色的独特性。学科特色是把学科突出的个别“强项”或优势表现出来,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这种独特性,是被社会广泛认可。二是学科特色的价值性。学科特色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三是学科特色的发展性。高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的竞争。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变化,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三、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要点

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核心与支柱,要提高民办高校在学科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拓展办学发展空间,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好以下原则和要点。转贴于

1、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求是的原则,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关节点

从一般的道理来讲,高校学科特色建设必须立足办学传统。优良的办学传统是高校学科特色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有教育家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其重要的财富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大学传统的形成过程,往往也是大学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的过程。没有传统,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特色均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努力的结果,如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的工科均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顶尖学科的,而这些一流大学的优势学科的形成又为其长效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科特色建设的进程中,需要认真梳理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历史,学科特色究竟集中在哪些方面,明确学科建设的定位和方向,才能有效发展,不断打造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建设同样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许多国内外著名高校正是由于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展整体实力,使其强于其它院校。这些高校往往拥有一二个乃至多个绝对占据学术前沿阵地的学科,而另一些学科则相对普通。就一般高校来说,总有部分学科相对较强,所以,民办高校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发展特色、凸显优势。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才能使自身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2、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发展的原则,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节点

继承是对传统的延续,创新是对传统的发展,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特色都是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的实际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因此,高校学科特色建设:要传承自身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影响的特色。每所高校都会有自身的招牌,都值得传承。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特色新的内涵,围绕传统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建设,使传统特色不仅能够保持突出优势,而且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善于培育新的学科特色,重视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地方性特色上做文章,注重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各民办高校面临相对平等的竞争平台,谁能率先抓住这些新的学科生长点,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这一思路为民办高校的二级学科特色建设指明出了路子。民办高校应在合理调整、科学设置二级学科基础上,围绕地方特色和现有学科基础,整合学科资源,逐步优化学科内部格局,从学科交叉与创新中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提炼学科特色,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

3、学科特色建设要遵循社会需求的原则,把握好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节点

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创出特色。社会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客观存在。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创出特色,只有立足地方,学校的发展也才有保障。广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许多地方大学都是始终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并且在一定领域形成强势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办高校大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要学科专业的院校,其社会价值和办学特色只有在为地方、行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才会有生命力。民办高校在发展基础、学术底蕴上与公办高校不存在可比性,而且在行政主导模式下,人才、科研、财力等办学资源愈来愈集中到中央、省重点高校。在这样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是不是更应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建设思路,立足地方发展,凝练学科方向,设立学科“特区”,培育和造就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以引领、示范、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形成学科建设的特色及学科的群体特色。

4、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重点论的原则,把握好均衡与不均衡的关节点

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在经费单一的民办高校中更为突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是高校良性竞争、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在资源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优先,只有坚持根据自身的规模、现有水平、学科发展潜力以及经济,社会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学科的整体布局,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取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强化其优势和特色。

实践中,许多民办高校都根据自身定位采取了不均衡发展策略。 美籍华人教育家田长霖教授在作伯克莱、加州大学校长时均采取了集中经费的办法,促进重点学科和跨系的新学科的建设,用半饥饿的办法淘汰老化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美国因财政不景气,华盛顿大学在1982至1983年经审核后,因经费短缺被迫撤掉了32个专业,42名教授受到了影响,其中有一半是终身教授,6名教授提前退休,1名辞职。

从整体看学科建设的目的,每所学校都力求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科成为重点学科。但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可能同步发展,必须划分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先使重点学科搞上去,通过示范、辐射等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发展,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暨南大学因华侨华人研究这一特色而成为国家唯一的华侨华人研究基地,对带动国际关系系列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可见,在学科特色的建设和培育上,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整体上统筹规划、设计。又要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要集中学科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攻关。通过局部重点建设,实现某一学科特色的率先突破,依靠局部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学科特色的发展与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兴盛;相关学科的兴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科特色的不断深化与巩固。

特色突显在形态学上又可称为“点突破”,有些事情虽然不能全面赶超领先者,但却可以重点突破。一旦形成特色,形成“峰状”突显,其作用和贡献就会显现。这后发者的突显,其决定性的作用应是“反木桶理论”,是指对于某个积极争取中的后来者,一定会有他的后发优势。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领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籍华人教育家田长霖指出:“任何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有所发展,而必须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学科上有突破。”澳门大学在学科发展上,强调前沿发展,重在交叉,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传统布局,近期他们成立了社会科学学院和物理材料科学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抓住三个特色学科:影视教育,翻译人才培养及中医中药研究进行强势建设,全校教工非常认可,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学科建设一定是扶强不扶弱的,在学科建设上不进行公平选择,它一定是效率选择。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观点。

当然,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围绕学科特色建设富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这是民办高校建设师资队伍的关键,也是学科建设办出特色的关键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材;应用能力;数学建模;人文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高职院校一千多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化,提高质量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之一的教材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五年内编写出版一批有特色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的目标。仅就数学学科而言,五年来高职高专教材纷纷问世,仅高等教育出版社就有多套高职高专数学教材出版,其他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也有多套高职高专数学教材出版。

这些教材都是根据199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总的来说,这些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特色。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教材脱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保留了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教材体系严谨,篇幅较长,需要学时较多,与当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总学时数趋于减少的情况不相适应,与当前高职学生来源不一、基础参差不齐与认知水平普遍较弱的情况不相适应。二是有的教材基于面向应用的考虑,在教材中大量引入专业性较强的实例,学生难以接受。本文拟结合参加编写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微积分应用基础》(2006年6月高教版)的实际,谈谈高职高等数学教材编写的一些想法。

确定科学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直接反映出课程的层次、规格和要求,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但目前人们对职业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目标似乎清一色地廓定为“工具课”,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是有欠缺的。高职数学课程目标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来确定。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标准分类法》(ISCED)中,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第五层次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第五层次又明确地分为A、B两类,普通高等教育划为“5A”,高职教育划为“5B”。因此,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明确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是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高新技术应用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大学专科层次的教育。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数学课程应具备工具功能,但同时也应具备思维训练与素质提高的功能:(1)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基本概念的几何解释、经济意义和物理意义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会用有关概念、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应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2)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能力,达到会算、够用的目的。(3)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有机地贯穿于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获得数学建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研究和解决相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知识应用结构体系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强调系统性,其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按学科逻辑顺序编排的。高职数学教材不宜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应加强职业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加强数学应用不仅是在例题或习题中增加应用题,而应是在教材中贯穿应用意识。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的整体数学教材,整体数学是2001年由美国迈克道格公司出版的一套数学教材,该教材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应用数学为主线,每节教学内容大体围绕两个应用性问题展开,教材中有关数学应用的例子和习题比比皆是,其内容涉及建筑、文化、商业、家庭理财、全球性问题(如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二是教材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新内容的引入,常常围绕应用展开,这种引入方式不仅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三是教材辟有应用栏目,如“聚焦职业”,就是专门介绍各行各业应用数学的事例的。

精选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选取的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材是否符合高职实际,是否具有高职特色。教育部文件指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这个定位是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实际的。“必需、够用”是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提出的,其目的是强调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人们往往对此有片面的理解,以为“必需”所指的范围或“够用”所指的深度,均应限于对专业课的要求。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化,“必需、够用”尽管仍可作为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对其内涵应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高职高等数学的内容不仅要选择专业课“必需”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兼顾数学知识的相关性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高等数学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可接受性与现代性的特点。

注重知识衔接,力求平稳过渡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由高中生和“三校生”构成,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一般而言,“三校生”的数学基础较高中毕业生要差些。因此,高职数学教材编写应切实注意不同生源的实际状况,充分研究中学数学教材、中专数学教材、职高数学教材与技校数学教材,注重衔接,保证不同来源的学生在学习高职数学时能够平稳过渡。

淡化理论体系,立足实际应用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尽量淡化理论推导,尽量借助图形、实例解释验证,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改革课程内容,融入建模思想长期以来,数学课程已自成体系,教学围绕数学概念、方法和数学理论开展,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即使传授了许多定理、公式和方法,仍免不了成为一堆僵死的教条,以至于学生在学了许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数学知识后,却不会应用或无法应用,甚至觉得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毫无用处。数学建模为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打开了一条通道,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信息加以整理、归纳、简化、抽象,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还要求学生对结论加以验证、完善、推广。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中,对于提高高职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数学建模主要可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与颇具普适性的数学建模方法。(2)选择一些贴近高职生认知水平、贴近高职生生活实际、涉及的专业知识不多又易于理解的案例。(3)数学软件的使用介绍。随着计算机与计算技术的发展,求解数学问题有了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Maple、Matlab等),利用数学软件的数值计算、符号运算与函数绘图等功能,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画图与数值计算(包括求极限、求导数、求积分、求解微分方程、基本矩阵运算、解线性方程组等)。因此,高职数学教材应结合具体内容适时介绍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挖掘文化底蕴,加强人文教育数学并非一系列数学符号与技巧的堆砌,正如绘画不只是颜料的调配,音乐不只是音符的组合一样,数学离不开人的情绪和动机,离不开人的情感和意志。克莱因曾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完美的内涵。”因此,数学不应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而应将其看成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绝非单纯为了获得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接受数学精神和其思想方法,将其内化成人的智慧,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并将其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数学教材可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如某一概念的提出及演变过程,某一重要定理的历史背景,某一数学方法的发现及对数学乃至科学、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上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某个问题。同时,可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逸闻趣事、数学符号的由来、历史上利用数学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真实例子,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生活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极限与连续”这一章可结合“无穷小”的概念介绍“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原因与解决过程;在“导数与微分”这一章,可介绍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介绍微积分在航海、采矿、机械制造、水利、军事、天文等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微分方程”这一章,可介绍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以及热量传递的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科威特的油井是否可以被全部烧掉的难题;在“概率与统计”这一章,可介绍概率论产生的背景(分赌本问题),“洛伦茨曲线”(反映收入差异的一种图形描述)等等。

在内容的组织上突出模块化思想

为了使一种教材适应相近专业或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对课程内容作模块式处理是可取的。高职高等数学教材的内容应采用模块化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模块式教材既能适应学制缩短、课时减少的实际状况,又可以根据行业岗位(群)对知识的需求,选取最适用的内容进行教学。一元函数微积分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共同需求,这部分内容可作为基础模块,其他内容如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线性代数、线性规划、图论、概率统计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需求,这部分内容可作为专业模块,供不同专业选用。如机类专业可选择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微积分,电类专业可选择线性代数、级数、图论、多元函数微积分,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可选择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图论等。另外,考虑到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多样性的特点,还应设置预备知识模块。

以“问题情境—展现知识—实现应用”的思路开展教学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这是数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表现在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更在于是否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高职数学教材应以“问题情境—展现知识—实现应用”的思路呈现教学内容。如数学概念的引入要力求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问题的实际背景,以引例方式呈现。为了强调数学理论的实用性,突出运用数学的方法,在给出数学的一般性结论后,应尽量提出一些更具体的应用问题,并以案例方式呈现。涉及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及经济活动、运输过程、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科学管理等诸方面的实际问题与专业问题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为了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同一内容应有结合不同专业实际的多个案例以备选用。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春浩.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4).

[3]曾庆柏.中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第6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始终同时存在两种互为反向趋势的博弈与制约:同质与异质趋势。一方面,在针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中,各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影响,各国教育活动越来越倾向于趋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教育消失,针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的地域性特点愈发鲜明,各国教育独立性比任何时候都得到加强。这种相悖发展趋势同样渗入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演变历程也充满着各种相互制约力量的博弈与均衡,并呈现独有特征,即管理权力集中化和分裂化趋势共存;管理焦点监管与效能并重;政府管理角色干预与放任兼顾。

(一)权力的重构:集中与分裂2010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建立高等教育理事会,取代原先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质量保证署、公平升学办公室和独立评审办公室等分别承担的职能。这种类似超高校层面机构的建立,表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重构是在集中化与分裂化的两种趋势较量中重塑。广义上说,全球化压力下高等教育管理权力重构表现在三个层面,即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在全球层面,随着全球教育一体化进程加速,面对超国家层面区域性组织的强大影响,迫于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管理模式压力,各民族国家政府不得不出售部分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给超国家层面组织,以换取更大的全球教育能力和话语权力。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是一代精英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要途径,来自他国文化背景的大学担负民族国家这一文化使命的能力令人质疑,因此,反过来,各民族国家需要重构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权力,以确保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在国家层面,由于坚信“一个充满生机的经济格局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密不可分的”3,民族国家政府将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能参与全球劳动力市场竞争并拥有高技能的劳动力,而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合理机会与条件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展,淘汰无法服务经济目标的组织,因此教育管理权力呈现集中化趋势。同时由于市场对高等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多元性,民族国家政府希冀教育机构能提供具有灵活性、适应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动态需求的职业课程体系,因而政府又放松管制,将部分权利下放高校,赋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多自,促进高校相互竞争,从而更好满足国家经济和全球市场需求。在组织层面,尽管历史上公众事业与私有企业有明显区别,但受高等教育市场化影响,这一区别已开始淡化。相反,高等教育应该“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理念盛行。既然教育要肩负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劳动力的责任,要发展更适应市场更为灵活的高质量教育和培训体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备更多的标准化和可预见性,而不是更多自由和灵活性。因此,为参与全球化竞争高等教育不得不走向标准化的道路,管理模式趋于权力集中控制。在此语境下,校长成为CEO,与其他管理者共同决定政策以及专业课程的增设和取消。从教学大纲设定到教学任务完成都被具体确定为一个个可实现的目标,教师的主要角色即政策的实施者和目标的实现者。教学过程接受越来越多标准化控制,教师的职业自主性逐渐减弱。但另一方面,由于高等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内部鼓励将学术和市场两者优势结合的系科更多参与市场,与企业合作,提供咨询服务获取更多的利润,反过来,系科获得更多的自。

(二)焦点的重构:监管与效能2014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联合《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报告。研究表明,中国一些高校实行聘用制,灵活用工,人事,采取岗位管理,岗位工资等市场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中泰罗主义的计件工资办法也成为流行管理工具,教师上课的数量,的数量成为决定绩效工资和职务晋升的基本依据。显然,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机构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组织,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干预,引入一系列类似其他商业组织的奖惩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从上至下改造,从而实现高效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焦点逐步转向监管和效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企业化经营理念首推麦当劳化和目标管理。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它包括四个主要因素,效率(用最理想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可计算性(客观的而非主观项目必须能够被量化),可预见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控制。在麦当劳化理念主导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被公认为可以通过量化机制得到保证。高等教育需要提供快捷、经济和便利的知识产品,因此教学大纲、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需要满足可计算性,教学行为规范逐步标准化和呈现可预见性。其次,目标管理也引入教育管理,以促进高等教育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被等同于一种技术追求,对教育组织机构各个层级的管理都被视为特定目标设定与实施完成。例如自20世纪后半期,英国校长的职能目标就包括服务竞争、企业化、应对能力、协调人力资源、实现短期标准化、实现增值目标、标杆管理、自我评估和其他服务等。同时,教师自我评估能力遭到质疑,外部评估被强化,学校组织专家设定标杆管理目标,而教师的作用变成不断寻找最有效途径和策略去实现各类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压力下,高等教育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从松散自主的公益服务转为追求商业组织的3E目标,即高效、效能和效益。

(三)政府角色的重构:干预与放任自21世纪初,全球经济模式从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向知识经济模式,促使各国重构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各国逐渐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从政府主导模式(state-controlmodel)转为政府监督模式(state-supervisorymodel)[15]32,即既要解除对高等教育过多管制,又要限制引导其步入服务经济目标运行轨道。具体来说,政府角色的重构体现在干预和放任两个方面。首先,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在高等教育中引入超学校层面的外部评估并将其作为主流评估模式,旨在促进改善各高等教育机构服务社会的水平和提升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其次,经济全球化影响民族国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以及本国教育服务能否提供足够资金,高等教育领域面临资金日趋紧缩的局面,典型的例子如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2011年向国会递交公共开支评估报告称,政府为防止英国因巨额赤字而破产,决定在未来4年时间里减少30亿英镑大学教学经费和10亿英镑大学研究经费。在越来越不能为扩大的高等教育提供足够资金的情形下,政府改变过去为所有科目和科研项目提供资助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经营成功的高校和优势市场效益科研项目优先资助,并严格管理经费使用,指定质量标准。例如,2010年英国政府即宣布改变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面向所有科目给予一揽子资助的办法,定向支持优先领域,包括科学技术、临床医学、健康护理以及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语言等。私立教育机构等新型高等教育提供者,如能够开展优先项目,也可以申请政府的经费支持。很显然,政府希冀借助市场导向,通过以学生的选择及质量决定经费,从而重塑整个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监督角色并非完全体现在干预作用增强,也同时体现在放松管制方面。以英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为例,在1997年工党上台执政以前,英国高等教育完全免费。随着到英国求学的人数增加,政府难以维持大学的正常开支,于是1999年政府宣布对大学生每年收取学费。2005年为应对汹涌如潮的来自欧盟的留学生,高校学费从每年1000英镑调高到3000英镑。2010年10月英国政府则取消对大学收费上限规定,宣布今后对英国及欧盟学生的收费标准,由各大学按照市场经济自行决定。概括而言,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干预与放任都是基于一种坚定的市场经济理念: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诱因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致力培养劳动力的技术,因此政府应当始终在鼓励、供应和财政资助这类活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出现的新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和复杂多变的语境。尽管高等教育在管理权力、管理焦点和政府角色方面采取了积极策略应对新的态势,并得以重构更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管理新模式,但是在重构新模式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更新的挑战,需要引起教育领域的密切关注。

(一)在教育功能上,由于知识商品化和私有经济主导的管理模式使市场价值超越了信任与道德,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致力推崇的社会价值理念如尊重、责任、包容、关爱他人、合作等逐渐弱化。这必将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逐步减弱,这样的教育目标实际上与教育全球化所倡导的使学生获得理解国际复杂系统的全球能力,形成全球观念,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目标相悖。

(二)在教育公平性上,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视为提供知识产品的组织,消费者以付费方式获取服务。由于费用的高低决定所获得的教育服务质量,这将使得原本已不公平的教育变得更为功利和不公正。

(三)在管理效能上,源自超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将非理性合理化的做法完全排斥情感,违背了基本的人道,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如伯特利所描述的:越试图创造一个成功的团队,越可能压制成功所依赖的个体创造力;越试图通过量化来确保质量,越可能鼓励个体仅关注量化指标而忽略与质量关系更密切的其他因素;越不信任个体,个体将变得越发难以信任。这显然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

(四)在职业自主性上,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会极大地削弱教师职业自主性和独立性。高等教育机构是用于学习、研究并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数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教师免除了社会压力,获得相当大程度的学术自由,因为学术自由一直被认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利益,而教授们则获得终身职位以保证他们不必担忧来自社会的制裁从而能全身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师职业固有的特质受到了威胁,使教师的职业自主性日益萎缩,反过来,影响了教师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所需要的自由与创造力。

第7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办学特色;品牌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的出现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树立大学文化品牌被提到议事日程。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品牌大学,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塑造大学品牌,提升大学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之路,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一种本质特征,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品牌的建设,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文化与办学特色

大学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实质上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大学基本职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对理想目标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更或说它是大学多年形成的一种学术传统;大学物质文化更是广泛深远,它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大学制度文化则是大学调整内部关系的一种制度体系;而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环境条件。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大学生存发展各要素的一种系统组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办学特色的重要地位。何谓办学特色?特色在哲学层面上其实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特色就是“舍我其谁”的个性,通俗地讲就是“招牌”。大学的办学特色则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办学特征和风格以及大学在紧跟时代步伐、锐意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是一所高校独特的本质内涵,是它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大学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和优势。不难看出,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在宽泛的大学文化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不懈努力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是更高层次上的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文化的缩影。

大学文化是基础,特色是灵魂。没有大学文化,难以形成特色,也谈不上大学特色;而没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更难实现其文化的主要功能。大学文化是大学特色的基础和支撑,而大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升华、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同时大学文化和办学特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着眼于大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的文化和办学特色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应该体现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

二、通过文化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品牌战略来自于管理学,是人们在竞争中获胜的一种战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使大学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大学品牌战略应用而生了。大学文化品牌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如何以大学文化品牌彰显大学办学特色,是本篇论文要论述的主要问题。

1.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加大大学文化品牌建设力度。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大学精神文化之于大学文化,是灵魂,从它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大学精神文化越鲜明,个性和特色就越突出。而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弘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学校要把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塑造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物质文化作为大学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文化的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物质文化,完善办学条件,从硬件上为大学文化品牌的构筑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也是大学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学

制度建设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领导要以大学制度建设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品牌的直观形象,要营造与学校类型、学校精神气质相符的大学环境文化,大学校园的风格与特点要着力体现以人为本、探索创新、 学术自由等氛围,综合运用艺术语言将学校的文化进行视觉展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校门等校园建筑、设施,要尽可能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清华园的拱形校门、北大的“一塔湖图”都能很好地向外界传播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2.深化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办学者追求的一种办学价值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等方面,是每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办学理念是特色建设的灵魂。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由多方面要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要素还在于有没有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是能不能办出特色的首要问题。办学理念是学校领导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指对办什么样的有别于他校的大学和怎样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它容纳了办学者对各自学校独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创新性思考,规范着学校的办学活动和办学行为。同时,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大学精神文化,一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就能在其指引和激励下克服办学中的重重困难,用创造性劳动把学校办出特色。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校情,必须有创新性思维。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铸就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办学的理念与特色,则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名片。大学办学是否有特色,首先取决于大学的办学理念。要构建优良的大学文化、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必须深化和提高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规划纲要》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质量,不论办学理念、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展开。

3.高质量推进,使大学文化成为推动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和个性而形成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品质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大学要强化特色办学。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大学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模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突显特色,以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推动大学的特色发展。其次,大学要通过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质,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进而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最后,大学要通过发挥品牌文化对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而在不同办学领域和教育层次上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大学要通过实践使自身文化品牌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通过文化创新来促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也使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

[3]郭桂英,姚林.关于中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4]赵存生.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

[5]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第8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从历史发展来看,艺术史及其理论一直关系混乱且始终有争议。从近期这一层面的发展趋势而言,艺术史及其理论二者彼此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颇令人挠头的问题:二者的关系应如何定位——或者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为艺术理论以何种形式贡献艺术史?

 

一、高等教育中“艺术史论汇通”

 

艺术史作为学科建制,其独立于19世纪前期,成熟于同一世纪后期。至今,高等教育体制内的艺术史已经成为颇为成熟、稳定、基本的历史学科。西方的很多高校都有“艺术史系”,其和其他学科互动关系很明显,专业性艺术院校则稍逊于综合性大学。而这一情况在中国则正好相反,艺术史至今从未“立户”,而艺术学理论却反之,即艺术史被定位为艺术学理论的分支。

 

在国外,很多艺术史学科都在对艺术理论加以“召唤”,即使是电影、媒体、设计之类专门性、实践性学科也不例外——如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便有提供多元训练、广泛课程的“艺术与设计史论学院”,以培养未来设计界、艺术界人才。就这一理念不难看出,若缺乏应有的理论介入和训练而仅有知识是不可能达到上述“境界”的。

 

而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艺术学的“正名”,艺术史论之间的“融通”趋势也显得更明显。从中国这一领域的现状而言,不仅艺术内部有艺术理论研究者,其他领域的学者中同样不乏其人。就学科建制层面来说,设立“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提供了坚实基础给艺术学研究的发展。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层面来说,一方面艺术理论上升至“艺术学科核心”,可以提供理论思维训练给各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其教学和研究又能对艺术能力、创作实践起到提升作用。尤其是融合两方面修养的做法,给艺术创新提供了丰厚资源和坚实基础。

 

二、艺术史的两次理论“入侵”

 

19世纪后期堪称艺术史“关键期”,该领域人才辈出,其一个突出的共性特征就在于讲究哲学基础和理论建构——也就是其中人物既是史家,又是理论家——这也就是艺术理论首次“入侵”。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和美学的关联被极力撇清,转而汲取养料给艺术理论。第二,将艺术理论边界开放,将之定位为考察艺术品风格而不是解析审美经验、抽象分析之类活动。第三,艺术理论成为了很多基础性概念的来源,故而其成为了艺术史的基础知识系统或支撑学科。在其中,可以看出艺术科学中艺术理论所占据的核心地位。

 

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艺术史热点问题转向了方法论方面,在这一领域的考量已经显得更具文化政治意义、更加多元化,即成为了“跨学科领域”,其领地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理论和棋代表人物。在此过程中,艺术史及其理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使得艺术史已经不再是“知识生产”、“学术研究”之类活动,而是更像意识形态、政治力量之间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场,或者说成为了话语表意实践、争取文化表征权利的领域。甚至连研究主题和方法也和传统边界完全不同,对艺术史的地形图加以彻底重绘。

 

三、艺术研究中的史论张力

 

尽管艺术史遭到两次“理论入侵”并受到了颇为深刻的影响,然而,艺术史论关系依旧错综复杂。首先,两次“入侵”可见艺术史依赖于艺术理论,其次,“入侵”同样也成为了艺术史内部抵制和反对的状况。具体而言,作为艺术史,其发展依旧有着两种并存的矛盾:其一在于艺术史作为“物的科学”或经验学科,经常会和其他各种理论出现冲突;其二是艺术理论及其形成的不同艺术史范式之间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冲突。

 

或者说,可以采取不同的概念来对两次艺术史当中的“理论入侵”造成的各种形式艺术史内在冲突加以描述。而其间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是艺术史范式以“政治实用主义”转向“审美理性主义”这一改变过程。后者的范式主要所体现得是艺术史在风格和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考察的视角,对艺术历史演变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加以关注,而这样的“现代性建构”活动,往往是与文化理论、文学理论美学的现代性有着完全一致的取向,故而其可以被称作“审美理性主义”。而在政治实用主义方面,所体现的则是“对抗话语”这一理论特性,可以称得上是文化建构艺术史中“含有”的某一“后现代性”的活动,其具备的突出特征,则再也不将艺术的历史作为一种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之类加以发展的独立系统,而将之作为更为广阔的文化史、社会史、文明史之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之中,有着很强的话语形成、意识形态批判等层面的政治分析。就其中后一种观点而言,其“现代性”体系中设想出的一系列“自主性”、“纯粹性”实际上都是虚空的幻想,故而只有在文化政治层面解析艺术史研究方可获得正确答案。故而在如此背景下,艺术的风格和形式已经被艺术史家所淡忘,转而开始解读其中的文化政治意义,艺术的历史分析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夹杂了文化领导权、平等、压迫、属下、阶级、种族、社会、性别、身份之类概念。艺术史也从艺术品及其风格的“品鉴场所”变为 “文化战斗”的“战场”,即将知识的生产逐步转变为“资本争夺”。

 

四、结语

 

“政治实用主义”取代了“审美理性主义”,艺术史的研究范式中越来越体现出理论的作用并形成了巨大的转型。这样的“转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史这一层面所表现出的研究对象和与之配套的方法。

 

然而,“政治实用主义”和“审美理性主义”之间的紧张实际上并未出现任何形式的缓解。而近期“回归艺术”的艺术史研究倾向,和“审美回归”文学和美学理论的一致,造成了艺术史研究重新定位这一难题。这也就使得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先生在近一个世纪前的说法,即文学研究中关乎社会历史或心理者均非文学研究范畴。这个说法对研究者有了这一提醒:艺术史与期间一系列理论之间存在的关系至今还没有真正明确化,审美理性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能否兼容和整合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尽管艺术史的方法论日益多元化,趣味和价值日趋多元化,但相对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潜在危险不可小觑。

第9篇: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中国艺术教育长期受到写实主义绘画熏陶,艺术设计教育同样受绘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的课程内容也基本一致,的确有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设计与绘画也发生了转变,从前,大多设计师是学绘画的,而今设计师基本上是设计专业毕业的,设计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的课怎么上,基础造型怎样为设计服务。许多学者投入基础教育的改革,引进了设计素描,在美术学院和设计学院广泛接纳,然而课程的发展越来越不健康,已经乱象,五花八门,背离了教育的职能,有些基本上脱离了造型基础,演变成一种思维教育,完全背离艺术与设计的性质。还有一些海归学者,自以为学到设计的真谛,把素描课演变成了思维训练,不知道他们懂得素描,设计的含义吗?

一、素描的概念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在平面上表现事物的特征,质感,空间。它是关于认识与表现形式的学习。它可以严谨,辩证,逻辑的表现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和刻画事物的能力,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人类记录历史的一种手段。

素描也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古代绘画与素描没有明显的差异,原始造型艺术的创作,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绘画和一些艺术创作的工具极为简单,表现形式也非常朴素均属于素描的范畴,如:骨刻,石刻,洞窟壁画,陶器纹样,版画。

二、素描是可以表达设计的

从原始素描的表现内容来看,它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涵盖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一切范围,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窟壁画里的野牛,野牛的基本特征已表现得非常准确,当然,壁画不只是为了画野牛,壁画的记录,可能是已经猎捕的野牛,也有可能是已经看到,还没有捕到得或是下次想要捕到得野牛,这已经是一种思维的表现。

古代埃及的人物绘画是一种公式化的产物,用线描绘人物的轮廓,人物的头部一律是侧面的造型,眼睛却是正面,身体是正面的,双脚又是侧面的,人物的比例也有严格的数据规定,这种公式化的绘画概念脱离了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种定型的概念形象,这种概念思维是用素描表达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以素描形式作建筑设计图和绘制地图。

中世纪绘画由于受基督教的影响,人物绘画开始追求真实实际,绘画可以表达质感。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绘画进入新的科学阶段,明暗光影,解剖,透视发现使绘画发生很的变化,造型能力更强,一些画家开始热衷于设计,如达芬奇用素描设计家具和一些机械。

三、设计与素描有共性与区别

设计需要用视觉表现,把构思和设计观念变为草图或设计稿,素描恰好能做到这一切,素描可以直接把构思和设计观念变成设计图稿,也可以用素描的方式表达构思和设计观念,设计需要用一种方式表达构思,素描可以直接表达设计构思,这就是他们的共性,虽然素描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素描可以表达观念与创意,所以有人直接把设计课的素描改为设计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