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第1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杜鹃花;病虫害;发生;防治

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俗称映山红、山石榴、马樱花、野山红等。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有650余种,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km以上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较耐阴,花期长,杜鹃的枝叶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一种非常适宜居室栽培的花叶俱美的植物。为了保证北仑杜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对杜鹃花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发现发生相对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7种,其中病害4种,虫害3种[1]。

1杜鹃花病害

1.1杜鹃花叶斑病

又称褐斑病、角斑病,主要侵染叶片,是杜鹃花最常见的病害,北仑区9个镇(乡)均普遍发生。病原为真菌,杜鹃尾孢菌(Cercospora rhododendri Fer.)。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植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叶斑下面着生许多褐色的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西鹃罹病最重,尤其是光叶和扭叶类品种。持续发生于整个生长季节,发病高峰多在5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温室条件下栽培的杜鹃花可周年发病。雨水多、雾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梅雨和台风季节及多雨年份病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不良,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1.2杜鹃花灰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器,是北仑杜鹃较为常见病害之一。病原为富克核盘菌(Sclero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属担子菌门真菌。无性态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春季室内外栽培的杜鹃花花器易染病,冻害常是发病诱因之一。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展很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低温高湿的早春或晚秋及阴雨连绵、降雨量大的夏季易发病,杜鹃受冻害发病重。

1.3杜鹃花煤污病

又称煤烟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为枝条和叶柄。北仑6~9月较易发病。病原为煤炱菌(Capnodium sp.),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是一种由蚜虫、蚧壳虫引起的次生性病害。发病时叶面上产生辐射状黑色圆形霉点,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煤斑,煤斑汇合、增厚形成1层黑色的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蚜虫、蚧壳虫数量大,温度高时有利于病害流行。

1.4杜鹃花花腐病

主要危害花器,各品种杜鹃上均有发现。病原为杜鹃卵孢核盘菌(Ovlinia azaleae weiss),属子囊菌门真菌。病菌在花瓣上形成菌核落地后在地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开花后在红色或紫色花上产生褐色斑点;在白色花上产生浅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展至所有花瓣,造成花瓣沾污,花期缩短,花朵下垂,影响其观赏价值。一般在春雨季节发病严重。

1.5杜鹃花芽枯病

个别镇(乡)局部发生为害相对较少的病害有杜鹃花芽枯病(Briosia ozaleae Morris),杜鹃顶生花芽多在7~8月发病,后进一步侵染叶芽和小枝,是杜鹃花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北仑只在个别年份偶有个别植株发生。

2杜鹃花虫害

2.1卵形短须螨

别名扁螨、叶螨、茶短须螨、杜鹃红蜘蛛,直螨目,细须螨科,是北仑杜鹃尤其是常绿杜鹃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害虫。雌成螨体长约0.3mm,椭圆形,有红、暗红、橙红等色,背腹扁平,体背有网纹状斑。雄成螨体略小,体尾部略尖。幼螨似成螨,鲜红色,足4对。成螨、若螨多喜在叶背面吮吸汁液危害,叶脉附近受害尤烈;叶背呈现油渍状紫褐色斑点,叶面呈灰白色斑点;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柄呈紫褐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和观赏。北仑1年中以6~9月发生严重,高温干燥有利于发生,多雨潮湿则不利其发生[3]。

2.2杜鹃冠网蝽

别名拟梨冠网蝽、杜鹃军配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是北仑杜鹃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成虫体长3.5mm左右,体形扁平,黑褐色。触角丝状,4节。前胸背板中央纵向隆起,向后延伸呈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向外突出呈羽片状。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前胸两则和背面叶状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网状纹。静止时,前翅叠起,由上向下正视整个虫体,似由多翅组成的“X”字形。以成虫、若虫在叶背上吮吸汁液危害,并排泄粪便,从而使被害叶面形成白色斑点,同时,在叶背出现锈黄色污斑和蜕皮壳。受害植株树势衰弱,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北仑危害期为5~10月,在干旱季节繁殖最快,带白点的叶片可遍及全株,降低观赏价值。

2.3红带网纹蓟马

别名红带滑胸针蓟马、荔枝网纹蓟马、红腰带蓟马,缨翅目,蓟马科,是北仑杜鹃花较为常见的害虫。成虫体长1.1~1.3mm,宽0.4mm,黑色有光泽。触角8节,翅暗灰色。雌虫腹部膨大,雄虫腹部细长。主要在叶背刺吸汁液,使被害叶面产生失绿点,可连成片,产生灰白色斑点,十分明显,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影响花木生长和观赏。

2.4其他虫害

调查中发现危害北仑杜鹃花的虫害还有蚜虫、杜鹃叶蜂、温室白粉虱、卷叶蛾等不同程度为害叶片,木蠹蛾蛀食树干,地老虎咬食根须。

3防治方法

3.1加强养护管理

西洋杜鹃、东鹃、毛鹃、夏鹃喜温凉、怕燥热,喜湿润、怕水涝,喜散光、怕曝晒,喜薄肥、怕闷湿,养护适温为12~25℃,高于30℃生长缓慢,低于5℃进入休眠,低于0℃发生霜冻。要求肥沃疏松的酸性土,适宜pH值5.5~6.5。中性或偏碱时浇3%~4%硫酸亚铁水溶液3~4次。杜鹃怕浓肥、生肥,不要施生浓的人粪肥、死动物等。2~5月施肥为宜,7月、8月不宜施肥,高温时施肥易烂根。杜鹃施肥时,干肥少施,液肥薄施,春夏秋隔10~15d施1次稀饼肥水或矾肥水,每年春、秋各施干饼肥1次,6月中旬施1次速效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少或不发病。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栽植杜鹃,并尽可能实行轮栽,以改善栽培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土壤和栽培基物可以用太阳能或热蒸气消毒,也可以用农药处理。育苗和移栽园地时,株行距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透光,雨后注意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高温时适时遮阳。及时清除病残株、花、落叶和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害侵染源和虫体越冬场所。

第2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防治措施;重要性;策略

一、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从而提升花生种植效果和整体技术有效性。只有建构系统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花生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在花生种植项目中,病虫害不仅会导致花生产量下降,也会使其产量缩减50%以上,基于此,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积极践行更加科学化的产量管理以及田间种植机制,在保证花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花生产量,也有效应用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常规化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的实效性[1]。

二、 花生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分析

(一) 优化抗病虫花生品种培育机制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抗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培育高品质抗病品种,对产量较低的品种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健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种植机制,减少产量损失,提高培育项目的有效性,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作为培育亲本,从而提升整体抗病虫性的主要效果,升级管理效果和管理维度,促进应用效果的有效性,也要落实信息化管理维度。在抗病管理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应用多种杂交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技术结构的有效性,有效减少花生病虫害几率。

(二) 优化花生病虫害管理措施

目前,在处理花生病虫害方面,主要是利用物理防治机制和药物防治机制,或者是利用生物防治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织项目中,利用的是生物链优胜劣汰的淘汰法则,主要是寻找花生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集中病虫害处理和有效优化,实现保护花生的目的,并且有效的落实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提升整体效果。另外,在物理防治项目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主要是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设置灯源项目和具置,只有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处理效果,才能提高整体病虫害防治处理效果[2]。除此之外,药物处理也要严格遵守管理要求和具体措施,花生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就是立枯病、锈病、叶斑病等,种植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防治和管理。立枯病主要利用浓度为75%的百菌清800倍液、浓度为20%的利克菌800倍液对。叶斑病主要利用浓度为50%易斑净1500倍液,或者浓度为30%的苯醚甲丙环唑乳油300倍液。在病虫害处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结合相关药物的使用时间以及具体使用方法,保证规范化用药。

(三) 优化花生种植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花生病虫害项目,就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技术模型,升级管控纬度和管理效果,确保管理结构和管理要求之间的契合度,相较于传统的农机具,新型化的现代化技术具有自身优势,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集中处理。现代化农机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除了进行种植和施肥,对于保墒合垄项目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给予其高度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现代化农机具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化特性,在使用下相关机械的过程中,结合植保技术,真正落实科学化种植和养护,提升花生预防病虫害项目的综合水平[3]。

(四) 优化综合性农业防治体系

在种植过程中,土壤和种子本身都会残留病虫害,若是出现营养不充足和土壤输送问题,都需要种植人员进行集中关注和综合管控,建立健全综合防治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大量使用带菌化肥,就会导致花生植株出现矮小情况,也导致其病虫害问题更加严重,正是基于此,要对化肥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控制,并且要及时进行疏通排水,有效地提升花生的抗性。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区域性防控技术模型的同时,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有效防止花生受到病虫害的二次干扰[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其病虫害防御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种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防控面积的同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防治机制,减少病虫害导致的威胁,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实现综合化病虫害防御机制,也为花生种植项目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山,吴佳宝,邱柳等.花生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及我国南方花生高产途径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4,14(11):44-48.

[2]张贵国,陈香艳,魏萍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花生高产栽培中的试验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2015,11(06):49-50.

第3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一、农业防治

1.挑选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在选用品种时要挑选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无病菌的种子。此方法防治病害,简单效果明显。

2.精细整地,清洁田园。清洁田间枯枝落叶,清除田间杂草,同时进行深翻土地,加速病株分解腐烂。另外还要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

二、生物防治办法

1.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主要利用瓢虫、蜘蛛、寄生蜂、青蛙等天敌消灭害虫,减少农药用量。

2.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性信息激素防治。昆虫调节剂被称为第四代农药,比如,灭幼脲,可以有效阻断害虫的正常退皮而杀死害虫,对于菜青虫、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利用农用抗生素防治害虫。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农药功能的次代谢物质。这种微生物农药属于活体制剂,对农作物基本无污染、无残留。比如用阿维菌素2400~3000倍液可以防治红蜘蛛等;利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效果。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高温杀死种子和土壤中的虫卵,及利用光、色、味道诱杀或者驱避害虫。

1.种子的处理。用温水浸泡种子,可以对带菌或者带虫卵的种子进行消毒或者杀卵。

2.诱杀。可利用黄板诱杀,因蚜虫、白灰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色性的特性诱杀昆虫。利用黑色灯可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和蝼蛄等害虫。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向性,可以用银灰色来避蚜,用以预防病毒病。

3.人工捕杀的办法。经常在田间检查,如发现虫卵、幼虫、或者成虫集中地,及时进行人工摘除消灭,还可以利用一些害虫的假死性来捕杀。

四、不同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1.播种前的防治。精耕土地,提前做好排水准备,避免花生根结线虫病及青枯病等进行传播。加施有机肥,防止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实行轮茬间种,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早春耕地,在花生播种前,用氯化苦处理土壤。

2.播种期的防治。用多菌灵拌种,或者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直接或拌毒土盖种,可以有效的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同时对苗期蚜虫也有比较好的防治作用。

3.苗期防治办法。花生苗期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在播种期没有使用内吸性药剂盖种的地块;以及蚜虫、叶螨等害虫的防治。可用氧化乐果乳油或者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和蓟马,以减轻各种病毒病的传播危害。苗期要注意田间检查,发现病毒病的植株要及时清除。

4.果实期管理。花生进入结荚期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左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等,依据病情发展,每隔十天喷一次,病害严重的喷2~3次。

第4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花生;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管理

近年来,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减产严重。通过对花生生产原因进行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些防止花生减产及增产措施。花生减产、增产的方法很多,下列导致减产原因和增产的措施各有特点,分别做以简介,仅供参考。

1 花生减产的主要原因

1.1 土壤恶化,养分失调

花生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有一定的选择性,对磷、钾、钼、硼等元素的吸收量较多,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同一块地上,年复一年地连作花生,势必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土壤中养分比例失调,从而使得花生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产量下降。

1.2 病虫危害

一些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如花生青枯病、叶斑病、根结线虫病以及残留在田间花生残株上的各种病虫害,其病原菌及虫源在土壤中大量残留,致使花生病害加重。

1.3 有毒物质积累

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根的分泌物及植物其他部分的分泌物会抑制花生生长,有时甚至对花生造成毒害。

2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1 选种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主推濮科花1号、花育19、花育20、豫花11,淘汰已严重退化且种植多年的海花1号、东海1号、东花2号、东花3号、东花4号、东花5号和青花1号。

2.2 播种

2.2.1 播种前的准备

播前带壳晒种2~3d,可促进后熟。果壳有保护种子的作用,故剥壳宜在播种前5~7d进行。剥壳过早,种子易吸湿,发芽率降低,还易感病菌。剥壳后剔除秕小、破碎、发霉的种子,选用饱满粒大种子。

2.2.2 药剂拌种

防治花生茎腐病和地下害虫,用50%多菌灵0.5kg、50%辛硫磷200ml对水10kg拌花生种100kg。

2.2.3 推广微肥拌种

钼酸铵拌种:播种前按每0.5kg花生种仁拌2g钼酸铵用量,先用少量热水将钼酸铵溶解后,再用冷水稀释成1%浓度的溶液拌入种仁后,闷种3~4h即可播种。此法可促使花生根瘤数量增加,植株个体增大,增产11%~20%。

2.2.4 催芽播种

把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3h,捞出后放到筐内盖上旧布,再用30℃的温水毎间隔3~5h淋浇1次,24h出芽后播种,这样可保苗齐苗壮,增产15%左右。

2.2.5 适宜播种

麦垄套种花生一般在5月10~16日播种,最迟不超过5月20日,垄间光照好的也可以提前到5月1日。

2.2.6 播种密度

以高密度来促高产,以早化控来防止高密度带来的旺长、倒伏。具体措施:在2.8m宽的畦内种植7行花生(小麦畦宽2.8m),每畦垄埂上种植1行,行距33~35cm,穴距15~17cm,每667㎡种植12600穴左右,每穴2~3粒,每667㎡用种量25.6kg左右。注意播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出苗,以3~4cm为宜。

2.3 苗期管理

花生播种后7~8d,苗基本出齐,这时必须浇1次小水,以利全苗,防止出现“卡脖旱”。⑴查苗补种。花生基本齐苗后,要全面进行查苗,如有缺苗时,应及时催芽补种或移苗补种。⑵清棵蹲苗。花生清棵蹲苗就是把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两片子叶露出地面。⑶中耕除草和深锄地。⑷适当追肥。花生苗期虽需肥较少,但对基肥不足的要因棵期施。

2.4 盛花期管理

生产管理上重点是合理化控,喷施杀菌剂与微肥,防治病害与缺素症的发生。对土壤较肥、施氮多、密度较大、前期雨水足、长势较旺的田块,应控制主枝长度在40~45cm,然后在花团棵期将主茎去掉,形成丰产群体。具体做法:在花生第一、二对侧枝伸出时用刀削去主茎,仅保留第一、二对侧枝,此法使每667㎡增产9%~12%。7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后,根据花生植株长势合理使用多效唑进行化控。具体措施:在相邻两行花生秧间距5~7cm时,第1次开始化控,用量为每667㎡ 用15%多效唑15~20g 对水15kg,间隔7~10d喷施第2遍,用药量增加5~10g。

2.5 开花下针期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扒土埋果。花生大量果针入土之际,总有部分果针难以入土,先在行间锄1遍,再用手在果苗周围扒土埋果能提高坐果率和饱果率,增产15%左右。

7月中下旬是防治蛴螬的关键时期。蛴螬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很大,如不防治, 一般减产20%~30%,重者40%~50%,农民习惯每667㎡用甲基异柳磷1.5~2kg浇水冲施防蛴螬。

2.6 饱果期管理

叶面喷肥:在饱果初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喷1~2次,可增产8%~10%。

第5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一、适度修剪

在日本,有着“蠢者折樱”的谚语。这是因为樱花的萌蘖能力较差,过度的修剪或修剪方法不正确,会造成株型松散,花朵稀疏,达不到繁花满枝的景观效果。而疏于修剪又会导致老枝枯萎,徒长枝过多,通风不畅,光照不足,致使第二年开花情况不理想(花径过小,数量稀疏),进而影响樱花的观赏性,因此适度的修剪是花后必须要进行的工作。

①修剪枯枝、病枝。樱花病虫害甚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病菌感染而导致的。因此剪除病、枯枝,防止细菌侵袭,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同时又兼有“复壮”的作用。

②修剪徒长枝。通过修剪使樱花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防止病虫害的滋生,有利于翌年的开花。需要注意的是,修剪后的伤口一定要进行防腐处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伤口涂抹加入了适量杀菌剂的墨汁。

③美化树形。适当修剪可塑造出樱花舒展的姿态。试想,如果在一片繁茂的花丛中突然出现、两枝枯枝,自然会影响游人欣赏樱花的效果。因此,适时修剪也适应观赏的要求。

二、中耕除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樱花的喜爱程度逐年增强,许多樱花种植地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前往观赏。以笔者所在武汉东湖樱花园为例:近几年前来赏樱的游客量年年攀升,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游客近距离赏樱时踩踏树干周围,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急剧下降,樱花根部呼吸困难,甚至根部腐烂、死亡。

樱花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而在大部分的园林应用中,樱花的生长环境往往达不到这要求,加之人为的踩踏,客观上造成了樱花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恶化。而过于板结的土壤是造成樱花根部病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花后进行中耕是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起到以下作用,

①有利于树根的呼吸,保证樱花的正常生长。在笔者所在的樱花园,由于游人踩踏导致土壤异常板结,严重的甚至树穴上连杂草都难以生长,对樱花的生长就更为不利。所以花后的中耕在此时尤为重要。

②由于樱花的根系较浅,适当的中耕有利于根系的舒展生长。据笔者观察,在粘土环境生长的樱花根系,70%生长在10cm~20cm的表土层。所以在中耕时应使用作用面较小的工具进行,尽量不要使用铁锹、锄头等,而选用多齿耙之类的工具,避免对根系的伤害。

③为春季施肥、夏季抗旱做好;隹备。中耕后土壤疏松,后期施肥抗旱时,肥、水能迅速渗透到土壤中,也利于樱花根系迅速吸收,为今后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耕通常以树冠边缘为范围、深度不超过15cm进行翻土除草(过深会伤害根系)。

三、适时施肥

花后是樱花生长的最旺盛时期,此时也是樱花最需补充营养的阶段。樱花从发芽到花的形成也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营养充分,新枝的生长长度可达30cm~50cm。在枝条停止生长后,花芽的孕育更是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这一时期的施肥显得尤为重要。

①花后施肥:在日本称“礼肥”,其意就是对樱花的答谢。此时施肥既能满足樱花的正常生长需要,又能满足其在花芽分化时需要的营养。

②可使用充分腐熟的饼肥稀释液,也可同时加入少量的复合肥以增加肥料的有微量元素,使樱花生长更旺盛,花色更加艳丽。

③施肥时应接近须根附近,太远起不到效果,直接施在根系上有可能烧伤根部。在施肥时,可沿中耕后的树穴边缘施用,尽量避免对樱花产生影响。

四、病虫防治

樱花病虫害较多,这是件令管理者烦恼的事。而且一旦樱花染病还不易治愈。俗语说:七分防,三分治。因此,提前预防的效果远胜于发生病虫后的治疗。

①花后嫩叶初放时是预防的最佳时机,此时也是大量病菌及虫害的繁殖期,此时的施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河南宝丰

近几年,宝丰县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2005年种植4 533.33 hm2,产量2 605.5 kg/hm2,2008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 533.33 hm2,产量提高到2 878.5 kg/hm2,为宝丰县农业增效、增收起到重要作用。现将该县夏播花生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夏播花生生育期短,宝丰县在生产上多年选用早熟丰产性好的中小果花生品种,如白沙1016、豫花6号、豫花5号、7号、鲁花11、鲁花13等[1]。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分级筛选和种子包衣处理。晒种可起到杀菌、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利用花生专用种衣剂拌种可防治花生苗期地下害虫,确保一播全苗[2]。

3适时早播

播期直接影响花生的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进而影响花针的成果率。因此,夏花生应在麦收后播种,最好在6月10日前,也可在麦收前人工套种。试验表明:春季花生的生育期随播期的延迟而逐渐缩短,秋季花生的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而逐渐减产。因此,在花生栽培上提倡适时早播。播深4~5 cm。若土壤墒情差,可提前浇水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

4合理密植

花生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基础确定,中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薄地同样要做到合理密植。宝丰县一般夏播花生15万~18万穴/hm2,每穴2粒。等行距时行距为40~45 cm,宽窄行为60 cm,窄行为20 cm,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如果麦垄套种或麦收后播种,可等行距每隔2行麦垄种1行,宽窄行可宽行3垄、窄行2垄播种。

5田间管理

5.1中耕培土

中耕对培土有协助作用。一是能疏松表土,改善表土层的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和根瘤发育;二是起到缩短果针入土距离,使果针及早入土,并为果针入土的荚果发育形成适宜的土层;三是能清除杂草。夏播花生一般应中耕3次,第1次中耕在齐苗后浅锄灭茬,消灭杂草;第2次在见花时进行,深锄行间,浅锄棵间;第3次在下针、封垄前不久进行。

5.2科学施肥

由于夏播花生前茬小麦消耗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花生苗期植株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瘦弱苗,应适时追肥,从而实现壮苗,为夏播花生高产打下基础。一般播种后出苗前,施有机肥30万~45万m3/hm2,出苗后施硫酸铵75~120 kg/hm2、过磷酸钙75~150 kg/hm2,以满足花生生育期间对养分的需求。同时也可用石灰或石膏400.5 kg/hm2。在花生生育后期,为弥补供肥不足,可采用根外追肥,用0.3%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水溶液混合叶面喷施2~3次。

5.3搞好清棵

花生结果主要靠第1、2对侧枝,清棵有利于第1、2对侧枝生长发育,从而使幼苗生长健壮,为植株多开花、多结果奠定基础,并促进基部花芽分化,提高花针的坐果率。清棵应在花生齐苗时进行。方法:在花生齐苗后进行头遍中耕时立即将花生植株周围的土扒开,让子叶完全露出地面。根据调查,清棵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20%左右。

5.4合理化控

对于肥力好、产量高的地块应在株高大于45 cm时,及时叶面喷施100 mg/kg多效唑,从而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防止旺长徒长,确保高产丰收。

5.5合理灌溉

在开花下针期,当土壤0~30 cm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50%时,应及时浇水。在饱果成熟期,当田间持水量低于40%时,也应及时浇水。只有合理灌排水,才能保根保叶,防止烂果或发芽,提高花生坐果率和饱果率,保证优质高产。

6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防治应防重于治。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3%辛硫磷30 kg/hm2或3%钾拌磷颗粒剂60 kg/hm2,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发生蚜虫、红蜘蛛时,可用40%氧化乐果6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隔15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叶斑病[4]。

7适时收获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中部叶片大部分脱落、果壳网纹清晰、籽粒饱满、种皮红润、饱果率达85%时,表明花生已经成熟,必须及时收获,收获过早过晚都会降低品质及产量。

8参考文献

[1] 张平湖,刘冠明.花生杂种f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j].安

徽农业科学,2010(2):674-675.

[2] 徐日荣,蓝新隆,唐兆秀.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20-22.

第7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黄皮;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黄皮属芸香科黄皮属,为我国南方特产的常绿果树,其果肉嫩滑,酸甜可口,香味浓郁,又有祛暑、消食、化气、健脾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黄皮树植株较矮小,喜在阴凉湿润、排水良好和较肥沃的土壤生长[1,2]。要实现黄皮果优质高产、连年丰产,必须适当密植,科学肥水管理,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形成一定规模生产,以提高其商品率和经济效益[3,4]。现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生态建园

选择在海拔450m以下、坡度不超过15°、土层厚度不少于60cm、水源充足、无冻害的地方建园,挖穴直径100cm、深80~100cm,用表土回填,施足基肥。在相对缺水的地方要配置75m3/hm2以上的蓄水池,用作抗旱和配药。在地势低洼处或水田建园,要注重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80cm厚的表土层不积水,田间道路合理布局,以利果园的日常管理。

2育苗定植

选用无核鸡心黄皮和兴宁市水果技术推广中心选育成的本地生黄皮,这些品种具有果大味甜、果肉嫩滑、市场价值好、适于兴宁地区种植和发展的优点。苗木是黄皮树体的基础,培育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叶片浓绿、高15~20cm、有分枝、无病虫的优良壮苗。兴宁地区种植黄皮果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或9~10月。为达到依期栽植,必须完成备耕开穴埋肥、回土等工作,做到细致种植。定植要在土温高于15℃时进行,定植时做到种苗根系舒展,分层覆土压实,深浅适度,根颈部位与地表齐平,淋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植后加盖稻草覆盖,确保移栽后成活率高。黄皮植株较矮小,适当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能,又能增强树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园内局部自然小气候,提早结果。种植密度平地株行距3m×4m,植1~2株/穴,约栽1 500株/hm2;山地开梯田种植,株行距2.5m×4.0m,植1 800株/hm2左右。密植园种植2周年开始投产,第3 年进入丰产期,比常规种植1 株/穴的果园提早1年进入丰产期。

3肥水管理

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最好是腐熟花生麸肥,其他单元素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按比例补充,如果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及时补施矫治。施肥量依树龄而定,树龄小应勤施薄施,树龄大应定时施,做到及时施肥,促进生长发育。黄皮树施肥应在根系活动期间进行,以利于根系吸收。广东兴宁地区冬季较冷,11月至翌年2月根系处于休眠状况,此时期不宜施肥,应深翻改土,增施腐熟有机肥为主,3~10月为根系最活跃时期,此期应适时追肥。幼树一般每月施肥1次,施氮肥尿素100g/株或复合肥250g/株,成年树可每年施肥3~4次,施尿素150g/株或复合肥500g/株、豆麸500g/株,挂果树需肥量大,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有机肥以深施为主,其他肥料穴施或土表撒施,施后覆土。黄皮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土壤0~30cm,一般化肥养分速效、易流失,可采取地面撒施,然后进行浅中耕与土壤混合,轻培土。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淋水,促进肥料分解,有利养分吸收。

4整形修剪

果树具有自我调节生长的能力,让其地上部的树叶和地下部的根系自主平衡生长。枝、叶、根都是吸收和制造养分的重要器官,尽可能保护其不受损伤,才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和结果,特别是幼树的枝叶数量有限,切忌随意剪除,否则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其产物,延缓树体的生长和迅速扩大,从而延迟结果和降低早期产量。幼苗定植成活后,距地面30~40cm处摘心,选留3~4条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培养为主枝,以后每次侧枝老熟后进行摘心、抽梢后选留2~3个分枝角度好的壮枝。结果树修剪主要在采果后进行,结果母枝采果时不带叶剪,只剪全部果穗部分,短截落花落果枝,剪除病虫枝、枯枝和影响光合作用的交叉枝,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体早衰和生产能力的丧失。

5花果管理

黄皮易成花、花量多,消耗树体大量营养,易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抽生花穗时,应先疏除主干上的无叶枝和衰弱花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开花时,疏除花穗基部1~2个发育不良的侧穗,保留中间2~3个侧穗并短截,使花穗大小适中,着果均匀。疏果一般在果实黄豆大小时进行,每穗保留大小一致的果实15~20个,并喷1次药防治病虫害,然后套袋。用牛皮纸套袋的效果最好,其果实着色均匀,成熟期较一致,裂果少,商品果率比对照提高30%以上,并达到无公害鲜黄皮果实的食用安全标准要求。

6生草栽培

黄皮树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地表层,采用行内化学清耕、行间生草的方法,保护吸收根不因机械除草而受到损伤,同时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根际生长环境和降低劳力成本。行内化学清耕多采用对黄皮根系和动物无毒害、广谱性、分解快的草甘膦类除草剂,1年只需喷2次即可有效控制杂草,枯死的杂草还可以肥土,增加土壤有机质。

7病虫害防治

一般情况下,黄皮果病虫害较少,可以不用药防治,但对连片种植密植园较易发生病虫为害。提倡无病虫栽培,强调监测及局部防治,尽可能保护天敌以及采用生物农药,加强病虫情的的监测。一旦发生病虫害,尽可能先行点治,将其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内,一般不全园喷药,所用农药必须经过注册登记且允许用于果树,对黄皮低毒、低残留和安全。防治黄皮炭疽病可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波尔多液300~5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2.5%鱼酮藤乳油75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潜叶蛾有特效。此外,还可适时修剪,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

8参考文献

[1] 周碧容,易干军,曾继吾,等.黄皮早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5):182-183.

[2] 黄显进.无核黄皮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2):60-61.

第8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花生 高产 耕作方式 病害虫防治 对策

我省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对农作物生产十分有利。花生是我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它的含油量50%,含蛋白质30%,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类、维生素D、维生素E等,营养丰富,可以加工成花生酱等高档副食品,因此,花生的种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花生的产量,进而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笔者结合大量的调查和试验,初步总结出花生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生产上的相应对策。

1 连作重茬

1.1不利因素

花生生长茂盛,土地是关键,选择种植花生土地需谨慎,而沙质土则是其最佳种植地。沙质土蓄水量低、有机质含量低微、土层浅薄,导致玉米、小麦生长艰难,且其种植作物轮流种植选择少,只能与小杂粮及甘薯轮流种植。目前随着花生与其有关产品价格上升趋势的呈现,农民看到种植花生可获取高效收益后,其多数选择长年种植花生,且不愿与其它作物轮流种植。重茬损害花生生长,由于重茬令土壤结构难以改造变良,花生根系沉积一定排泄物在种植地中,对花生根系合理生长影响严重,因而花生长势弱,植株小,难结果;花生重茬还影响其病害发生率,重茬使种植地中损害花生根部的病原菌,会长年积累在土壤中,长时间持续,病害发生次数逐渐递增。如作物不轮作换茬,因作物会专一吸收土壤的养分,可造成了土壤敏感养分流失。

1.2农艺方法

(1)“加茬”换茬。为确保土壤养分,多数农民在花生种植地中会隔年采取与甘薯交替种植方法,但“加茬”换茬法也可起到保护土壤效果。目前,南方秋季下雨较频繁,花生多数在此季节收获,收获后的土地经过观察,在条件允许可种植一茬生长期较短(45天)的速生菜,如油菜、小白菜等。种植速生菜,可影响土壤中线虫的繁殖,在速生菜收获时,土壤中成虫线虫可一并被带出消除,还起到轮作换茬的效果,同时油菜与小白菜亩产量可观,给农民带来较高效益,提高其经济收入。

(2)增加土地生物菌肥,保持土壤菌落平衡。近年来专家通过数次实验,发现土地增施放线菌与木霉菌含量较高的生物菌肥,可有效降低因长年种植单类作物而引发的根腐病和枯萎病发病率,但不能有效规避花生饱果成熟期出现的白绢病。使用生物菌肥须结合重茬年数,一年重茬每亩须施肥40kg、两年或长于两年用量增加,应为每亩60kg,施肥时应条施或施在种植穴,才可确保土壤养分不流失。由于阳光可影响生物菌活性,因此给土壤施用生物菌肥,不可长时间在阳光下暴露。

2 品种

2.1品种严重退化

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导致花生种性退化较快,尤其是近几年花生病毒病呈现上升趋势的频繁率,可更加增快花生种性退化的时间。研究表示,花生品种退化与品种也有一定关联,品种混杂过多,其退快速度也变快。品种退化可减少花生产量,也直接减弱花生综合抗病性,使病害频繁发生。

2.2防治方案

种植新品种。新品种种植,须挑选不同花生种植地做好作物对比实验,以土地种植品种与新品种作为对比,综合观察新品种品质、产量及综合抗性等与土地种植品种差异情况,若新品种种植效果比土地种植品种优异,可进行小面积种植试验。透过试验证实其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及抗性强的优点,才可大范围推广,避免因大面积种植新品种而发生减产现象,造成农民利益被损害。

3 土壤肥力

3.1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

目前,农村大批年青人外出工作,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农业生产劳动力逐年流失,农家肥不再大范围使用,严重影响土壤结构。笔者2011~2013年挑选8个花生种植乡镇研究,发现多数种植土地选择施用化肥来增快花生生长,而农家肥却无人问津。可长年使用化肥,致使土壤通透性不断变差,土壤结构被损坏,土壤板结情况严重,因此土壤瘠薄化呈上升趋势。

3.2农艺对策

鼓励提倡地头沤制有机肥,在夏季多雨季节,在田间地头使用青草沤制有机肥,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土壤有机质。在施用化肥的同时,施用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的多少,不仅看往年作物的长势,也要看土壤状况。板结的土壤多施,通透性好的土壤适当少施。由于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沙质土,有机肥施用一定要采取基施与条施相结合的方法,一般2/3基施、1/3条施。连续单纯施用化肥3年以上的地块,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还要施用生物菌肥。

4 耕作方式

4.1耕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当地超过50%以上的花生种植田,在花生收获后不实行秋耕或者冬耕,耕作时间一般安排在花生播种前15天左右。这种耕作方式的弊端:一是得不到晒垡和冻垡处理。冻垡、晒垡,是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农艺对策之一,通过晒垡、冻垡,能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保水储肥能力。二是给菌虫营造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太阳紫外线具有杀菌的效果,通过秋耕,能够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孢子,冬耕又能把潜伏在土壤中的越冬虫卵暴露在土表,通过低温或者小鸟觅食杀死越冬虫卵。

4.2农艺对策

1)在花生收获后及时耕作。具体做法是耕而不耙,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壤受光面积以及土壤的通透性。2)进入冬季再次耕作。有条件的地方耕作后立即浇水,有利于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

5 起垄

5.1起垄不规范

起垄不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垄过窄,垄上表面宽度低于20cm,双行种植,往往出现花针悬空现象,无效花针增多,消耗了营养,增加了秕果率,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和商品品质。

5.2农艺对策

起垄时,垄上表面宽度不低于25cm,种植行距离垄边缘5cm以上,为花生花针下扎留下空间。开花下针期,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植株附近培迎针土,为花生果实的膨大创造条件。对于花生开花下针后出现的无效花针,应及时去除,促使花生果实膨大,减少秕果出现的概率。

6 地膜

6.1地膜对土壤的为害

地膜覆盖具有保墒增温改善土壤小环境等综合功效,但是由于地膜在土壤中不易溶解,致使长时间存留在土壤中,不仅造成了残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抑制了花生根系的生长。由于残膜在土壤中的积累,残膜对花生的为害已经显现,植株生长不良,果实少,秕果率高等,直接影响到花生的产量和商品品质的提高。

6.2农艺对策

覆膜花生收获后,应及时将残膜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降解膜。近几年的降解膜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降解膜不仅有普通白膜的保墒增温效果,同时花生收获后,降解膜在阳光的照射下,可直接降解成作物能吸收利用的肥料,避免了残膜对土壤的污染。注意在选择降解膜时,一定要先做好使用试验,对那些只有降解功能而不具备保墒、保温作用的降解膜,生产上绝对不能使用。如2012年在降解膜试验过程中,其中有一种降解膜在花生种植后极易破碎,保墒、保温能力差,起不到增产效果。

7 病虫害防治不力

7.1重虫轻病

近几年花生病虫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实际中,很多花生种植户对花生常见的害虫如蛴螬、蚜虫、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较为重视,但对病害如根腐病、白绢病等却不进行防治。实际上很多年份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恰恰是病害,如2011~2012年,花生根部病害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农民却束手无策。

7.2农艺对策

根据病虫害发生为害的不同时期,有计划地、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如花生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蛴螬等害虫的为害,从开花下针期到饱果成熟期重点防治蛴螬、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的为害。花生根腐病在花生苗期开始为害,为害盛期一般在开花下针盛期,防治上,除在花生播种前采用适乐时拌种等对策外,在花生苗期及开花下针期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花生根部。花生白绢病病菌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2cm的根茎部,逐渐向上蔓延,在花生饱果成熟期发生为害最为严重,防治重点在这个时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施花生根茎部进行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块,一般每3天1次,连喷2~3次。

8 收获

花生在刨收期应做到适时收获。收获过早,达不到预期产量,效益低下,影响收入;收获过晚,容易造成花生芽果率增加,花生落果严重,不容易刨收,增加劳动强度,同时还会影响其商品性。

当田间植株表现为:叶片发黄而不枯萎脱落,植株由紧凑变为疏松,下部叶片脱落,植株有倒伏倾向时,为最佳收获时期。花生收获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选择在近期无雨的天气进行。收获的花生晾晒好在晴朗天气一般需要7~10天。对于留种子的地块,一定要单独收获,单独晾晒,防止机械混杂。

9 结束语

花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无论是在人们生产还是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的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提高,确保花生的优质高产就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研究,进一步探讨花生高产的影响因素,进而在生产上的相应对策,提高花生产量,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9篇:花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毛豆;有机生态型;有机农业;无土栽培

毛豆,又称黄豆、鲜食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蔬菜之一,目前主要栽培省份为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和山东,这5个省份的种植面积和出口数量占全国50%以上。毛豆主要通过速冻鲜粒或鲜荚的形式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和美国,经济效益较高。然而,随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蔬菜产品进口标准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大田无公害和绿色栽培已经不能适应蔬菜出口的要求,发展有机栽培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有机农业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种符合现代健康理念要求,完全不用人工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激素和添加剂,不使用辐射技术和转基因品种等生产资料,在借鉴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应用各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而开展的农业生产。有机农业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较高,常规农田无法达到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而无土栽培恰好能克服这一难题。无土栽培利用无机营养液直接向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代替由土壤和有机质向作物提供营养的栽培方式,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目前,西瓜、黄瓜、番茄、韭菜、小白菜及小萝卜等多种蔬菜已经实现了有机农业的无土栽培。毛豆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石埠农技站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尝试,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设施条件

1.1 在连栋温室或简易大棚中采用槽式或袋式栽培

简易大棚两头各留1 m宽的走道,在距大棚边0.6 m处沿南北方向开挖深0.2 m、宽0.6 m、长约34 m的槽,槽间距0.8 m,每个大棚挖4槽,槽坡降为0.5%。用厚0.1 mm、宽1.1 m、长35 m的聚乙烯棚膜铺于槽内,隔开土壤,槽边缘的膜上压5 cm厚的土并整平走道,形成深0.25 m的槽。基质铺设厚度为0.18 m,每槽等距离插入3~4根长0.3 m、直径5 cm的PVC管,便于观察槽中基质的水位。大棚外排水沟的深度需大于0.5 m,以便于排水。

1.2 栽培基质

有机基质选用锯末屑或菇渣,锯末屑和菇渣要进行堆沤发酵处理;无机基质选用河沙,河沙不能太细,用清水洗净并进行高温消毒。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按3∶2的体积比例混匀,制成混合基质。

1.3 灌溉设施

安装滴灌系统,每槽安装1条滴灌带,每隔1 m设置1个滴头。

2 育苗

2.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及市场要求,合理选用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审定推广品种。春播宜选用的品种为苏豆5号(可作为台湾292的替代品种),夏播可选用的品种是苏豆6号,也可用专用品种进行订单生产。

2.2 种子精选

播种前先用选种机选种,再进行人工粒选,剔出杂质、病残粒及虫食粒。一般要求种子净度达到97%,纯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一级以上。

3 管理措施

3.1 营养管理

有机基质营养元素全面,微量元素亦供应充足。营养液的配制方法为:取鸡粪、花生麸、复合肥按1∶1∶0.2的比例混合后加水盖膜,堆沤25 d以上,然后揭膜、晒干备用;用清水浸泡沤制后的有机肥1 d以上,取上清液稀释至EC 1.0~2.2 mS/cm、pH 6.5~7.0后淋(灌)施。若发现植株有缺钾及缺氮症状,应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尿素水溶液。

3.2 水分管理

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原则,当槽最南面的PVC管底部见到水迹时停止浇水。每天检查基质湿度,根据植株大小、天气、季节及气候的变化灵活掌握浇水的时间和次数。一般夏季每天淋水2~3次,隔天淋营养液;冬季每2~3 d淋1次水,可采用1次水、1次肥的方式进行管理。

3.3 病虫害防治

毛豆很少发生病害,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各类虫害的发生。虫害一般可采用防虫网、黑光灯、性诱剂等不同方式来防治,也可根据具体虫害类型进行预防。蚜虫发生时,可设置黄色黏虫板,用有机农药百草一号500~700倍液或0.13%苦参碱水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也可用Bt或鱼藤酮等生物农药防治;豆荚螟的防治方法为在毛豆开花结荚期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在田间喷施苦参碱、除虫菊酯等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