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立法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师 新课改理念 以人为本
在我国目前教育现实中,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旧比较盛行,复习、新授、小结、巩固、测试等教育教学环节仍然被大多数教师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被很多教师长期应用,难以改变。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被教师长期应用,但这种方法却让学生深恶痛绝,他们渴求自己的老师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这次新课改过程中,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首要任务。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改精神,真正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改变教育模式,用新的理念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只有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将学生解题的心理过程与情绪的调节有机结合,将知识的传授与引领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价值取向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生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知识教育与心理教育、人生观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得到新课改带来的好处。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立体地、多视角、全方位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就必须真正内化新课程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教学行动的思想灵魂和指南。
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新课程理念看作一种行动的标签,并没有从教师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转变观念,认为只要对学生态度温和、耐心教育,对家长进行帮助指导,就算是对孩子的关心,就算做到了以人为本,其实不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这个行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做是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现在要求的是用新课改的理念来从师,达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那么,作为这样的合作者、探究者,应该怎样对其各项能力进行提高,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呢?
首先,应该在学校建立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研制度。这是发动和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行为,履行教育职责,努力把新课改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师与新课改共同成长的一条根本的途径。
其次,倡导教师进行问题教学法,注重指导教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法的指导,改革课堂教学。要着力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勤于学习,乐于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获得学习所必备的适用于众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共同发展。
再次,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好的地方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坚决改正。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科学、合理、公平、积极地评价教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成长,这是当前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教师评价改革成功与失败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教师,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教师才算公平公正?答案是只有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评价改革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放眼时下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只是对新课改精神进行表面理解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倡导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内化和提升,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机械性行为验证;必须通过建立一种好的教研制度,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增加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等方式,让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深切体会到新课程倡导的精神,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作为基本的教育和教学立场,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系统地转变今天的教学思想,形成能从根本上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艺技巧等。
参考文献
1、曾本友《内化教育理念 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学理念 土壤学 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可见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生态学、植保、园艺、林学、草业、土地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学好土壤学对各专业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理念所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在土壤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成现代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的表达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教学理念主要是针对于传统教学理念提出的,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拥有主动权。教师主要工作是设定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研究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进行验证的一系列过程。
现代教学理念集中体现在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学观、过程观和评价观。
1.价值观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书本中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与课本知识相关信息的扩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同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文化价值和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价值。
课堂教学也是学生道德养成和人格健全的过程。职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课堂教学的人格价值取向和教师职业特定的职责要求。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学过程,通过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有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成长需求达到高度一致,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道德与人格价值和课堂教学的生命与发展价值。
2.教学观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流与互动。没有师生的交流的教学就等于没有发生教学。交流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观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主宰和领导。教师的职责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发散性的思考问题,在探索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与传统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有所不同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的重点都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上。
3.过程观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程的特殊性,在教育活动中过程即目的、过程即结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构成过程要素,倡导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发展的学习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成长中的生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形成能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过程中得到发展。
4.评价观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可以概括为六度,即: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自主、开放、活跃、创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主动、体验、表现、感悟;知识技能的整合度:实际、理解、操作、训练;师生清关的亲和度:交流、互动、亲切、和谐;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延展度:再现、升华、迁移、构建。
二、土壤学教学方法改革
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正处于大众化阶段,高校若想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融入社会,就需要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在现代社会教学过程的瓶颈,倡导现代教学理念。为了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典型实例,可实现课本知识相关信息的联系和扩展,并具有很强的释疑作用。但案例不能随便选择,要精选、要体现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土壤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时,以我国的喜马拉雅山系南坡土壤类型垂直分布的差异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这个案例让同学们理解土壤类型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同时更深入的理解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变化,降雨量的变化,及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进而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如何影响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同学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五大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包括针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案例,还包括与某些教学内容相关的教书育人案例。在讲到土壤肥力的概念时加入我国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的故事。侯院士在调查了中国许多农业土壤后发现四川盆地紫色土水土流失严重,腐殖质很少,团粒结构更少,但仍具有一定的肥力,因而觉得威廉斯有关土壤肥力中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基础的论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为了揭开土壤肥力的实质,他深入到农村,根据大量测定数据,提出土壤肥力是土壤水热肥气的周期性时变化和植物生理作用周期性时变化谐调的程度。通过该案例教育学生学习土壤时要多脑筋,多提问题,以促进对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教育学生对知识要有探索精神。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因此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如何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立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获得比单向传授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土壤学的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提出问题方式。例如在讲授绪论时,为了在第一课就能激起学生学习土壤学的兴趣,并能理解土壤学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内容之前提问,请大家根据自己对于土壤的理解回答“如果没有土壤,世界将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土壤,明天将会怎么样?”。问题的实质就是让同学们总结出土壤的重要作用,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
有些问题是在各章节讲授过程中提出的。例如在讲授土壤水分这一章时,首先给同学们讲授的是数量法土壤水分的分类,讲完后提出问题“土壤A是砂质土壤,质量含水量是10%;土壤B是粘质土壤,质量含水量是15%,那么将两种土壤放在一起,土壤水分是由土壤A流向土壤B,还是由土壤B流向土壤A?”回答由土壤A流向土壤B的同学常常认为水分应由砂质土流向粘质土,而回答由土壤B流向土壤A的同学则认为水分应从含水量高的土壤流向含水量低的土壤。每一种回答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又相互矛盾,因此不能确定土壤水分的流向。这时老师指出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土壤水分的另一种分类方法-能量法。这样既能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又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它能够解决问题。
在每一章节的最后提出问题,不仅是对于整个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各章节内容的扩展。例如在讲完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这一章后,提出问题“如何调节土壤的水、气、热”。这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土壤性质对于水、气、热的影响,同时也要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所学土壤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而变化。
(三)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在讲完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后,提出讨论问题“土壤和土地的区别和联系?;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区别和联系?”。土地和土壤生产力都是在各种媒体上常见的词汇,但对于它们的含义又不能说得很准确,所以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后,讨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土壤学是面向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也会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研讨。例如: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提出“土壤类型的差别对于树木品种的影响?反过来植被类型对于土壤性质又会有哪些影响?对于山的阳坡和阴坡的树种和生长状况为什么会有差异?”。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土壤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净化能力?”等。在研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中的价值观、教学观和过程观。
以上三种是在土壤学教学过程中为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可归属于参与式教学。目的都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发挥教学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背景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要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自我完善和总结,要讲究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
总而言之,高校在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时应提倡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观念,让师生共同参与到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淑慧.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2,(7):186-188.
[2]柏燕.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比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101-103.
[3]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130-132.
[4]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3):74-76.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人们常说:“在给学生一杯水前,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对于新教材来说那一桶水是不够的。因为新教材是这么多年来改革最彻底的一次教材,如果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仍然固步自封,那是肯定无法适应新课程教育需要的,因此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宋代诗人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之所以是清澈的,光鉴照人的,就是因为不断有活水注入,日日更新,因而也就日日充满了生机。对教师而言,“一桶水”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学生的“一碗水”是常变的,我们的“一桶水”也要不断地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实践,开拓进取,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实现敬业到精业的突破,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和教学,实现自我的发展。
二、在不断的教学反思过程中实现自主发展
学生的发展、自我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在教师职业中是融为一体的,做为一名教师,不能满足于做知识的传声筒和教材的扬声器,而是要做有思想、有远见、能独立判断的人。
马克思说:“经常自己批判自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勤于总结,善于反思。通过总结反思,坚持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平时要养成习惯,把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写出来形成文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三、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发展
教师需要带教、引领其他教师、教研组共同发展,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从他人身上不断的汲取长处,实现自主发展。
四、在竞争合作、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发展的主旋律,没有合作,就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上公开课,参与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活动过程,形成公开自我、倾听回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公开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发展。因为在新课改中,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的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因此提倡跨学科听课,每科集体备课,这样有助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同时有助于解决一课的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
五、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我们总是以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因而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高高在上的想法,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没有什么不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有一回,我上《散步》这一课,通过散步,写融洽、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生活的使命,应该学会怎样体贴、关心长辈。学习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这个问题虽然简单易答,也确有孩子能列举出一两件事出来,可他们反过来问我:“老师,你为自己的父母做过什么事?快给我们讲讲吧!”这下,一向随机应变的我显得尴尬了。怎么会这样?怎么反过来问我了?哎,这可怎么办,我该怎么说呢?我努力搜索着,可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新课改开始后,我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尽情地读,尽情地说,大胆地问,可我就没有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结合教学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以至于面对学生的发问,我竟无言以对。正所谓“教学相长”。
六、投身教育研究,在研究中发展自己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生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语文教师尽管在中职这块园地里不懈地耕耘――细致地备课,耐心地讲授,积极地探讨,倾其所学、尽其所能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淡薄,语文水平、文学素养仍是较低,毕业生多数依然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中职语文教学莫非就这样走进了死胡同?出路在哪里?笔者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不断地探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在试图摆脱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窘境、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应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培养目标的认识要清晰、深刻
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创新精神,终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认识自我和社会交往能力,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能力,在生活中才能成为积极、健康、和谐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和谐的人。”这种综合能力体现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就是思维和情感。而语文学科的核心正是思维和情感!语文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是一种思维启迪、一种情感教育。只有对培养目标的认识是清晰而深刻的,才能改变以往的课堂角色,变学生是思维的被动者、欣赏者为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形成终生学习能力。
二、人文素养的渗透不容忽视
人文素养的渗透可帮助学生做人。中职的学生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来说虽逊于普高的学生,但他们大多对自己所学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比较重视专业课,作为文化课的语文学科应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有着较好的职业操守、较高的敬业精神;换言之,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专业技术人员,他高超的专业技能反而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基础上的。而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了高度的人文教化作用,语文学科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在他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真正体现了语文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只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其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文本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李白、杜甫的诗句等,读起来都令人激动、振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学科的人文渗透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人文文化中有很多精彩的东西,能直接给我们以启迪。如孔子讲“君子不器”,就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不能只是做一件器皿、只能有一种作用。在实用主义思潮泛滥的今天,这句话就很值得我们深思。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虽然各有其个性,但大家在一起却很和谐;小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在一起却不能和谐。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话语,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启发。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效果大幅提升。加强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挥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目标的主动探究者、建构者。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是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由教学内容决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知识领域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乃至生成创新性。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感同身受,在体会中学习知识,继而转化为能力,更具有人文教育的内涵,使人产生情感,体现人文关怀。中职生的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依据自身经验、知识去建构有关知识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认知记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很多,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或现场教学,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领悟教学 在知识的范畴内,显现性知识是能通过语言准确表达的明确知识;隐现性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默会知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就是讲究学习者的感悟能力。语文教学除了明确的知识必须让学生掌握外,大量的知识、能力是靠学生自己去体悟和意会的,往往各人有各自的体验和领悟,甚至有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是要凭感觉去支配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带有主观性和私人性,尤其实践性特别强,即通过个人的体验产生自身独有的认知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就是要在学生自身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在教学的互动中设置多种环节、情境,让学生做中学、做中体会,反复练习,反复领悟,在脑海中产生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路径,以至发现某些“诀窍”、“绝招”、“秘诀”,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3.发挥情感教学 语文教材中充满着情感,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充满激情的教学最有感染力,最能打动学生,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满激情的教学能把教学内容开掘到深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说,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然而情感教学必须建筑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要有爱,爱教育对象,不能因为中职生是所谓的中考失败者、成绩差、行为规范差而与他们保持距离,甚至埋怨他们。中职生可能在逻辑思维上有些欠缺,但是在形象思维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可能在智商上有些差距,但在情商上有着优势;可能在思维能力上有些落后,但在动手能力上是强项。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中职生毕业后都是生产一线亟需的建设者。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观念,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学生。只有充满爱,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对语文学科有感情,有爱,喜欢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交际
有人说:“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各方面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质是对儿童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要看孩子的起跑线,而是要看孩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话语文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一、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的启动,向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特色为基本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而要使学生做到这四个“学会”,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新的改革。即从偏重于教师之教转向注重学生之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一句话,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发展、善于创新和建树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成为信息交换的主体,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的认识主体。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创造发言机会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方法颇具特色,他常常自己讲的少,而更多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解答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们互教互学、互相切磋、讨论求解、共同提高。魏老师给他的学生最大的个人空间,最多的发言机会,使一个个学生都成了能说会道的小老师。
所以,农村小学教师也应向魏书生老师学习,每堂课都给学生最多的发言机会,而不再采取以往“满堂灌” “一言堂”的形式。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给孩子创造发言机会的源泉,让学生发言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农村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要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说话中学会说话”。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教学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为“两关注、一注重”,“关注后进生、关注优等生、注重中等生。”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还应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在备课时本人有意识地制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优生来回答,简单问题让后进生来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生来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再出现后进生无缘与教师对话的悲剧。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予以激励,从而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以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发展。
四、多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孔子提出 :“听其言而观其行”、启发式教学。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记》进一步总结并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明确指出:“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教育家从“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 ”的教育目标出发,认为教育要按照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使儿童自然的自由发展。他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要“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而必须“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法国学者拉特克认为:“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CDIO;课程群;软件开发;实践教学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的办学格局。许多新升本科院校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新的重要类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更应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软件开发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是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加强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为契机,结合CDIO的一体化、工程、主动学习等理念,对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实践环节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升毕业生在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从2000年起成立的跨国研究组,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集合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学习工程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来学习。CDIO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将CDIO理念贯穿于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中,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2 软件开发课程群的设置
课程群是数门课程的集合,对于课程体系、课程群和课程建设,它处于中观的位置。其核心都是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研究各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课程群建设得以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软件开发课程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软件开发课程群应以“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建设。随着专业的发展,专业内涵逐渐从“计算机”延伸到“计算”,学科目标也应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充实。在这样的背景下,跟软件开发系列有关的课程相对比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和进行分类,将软件开发课程群按递进关系进行设置,分为软件开发基础、算法分析和软件开发工具3个子课程群。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开发课程群设置
上表中,随着移动应用开发成为新的热门产业,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块侧重于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进行教学。
3 基于CDIO的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课程群的特点以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纲和相应标准,以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软件开发课程群由十多门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课程组成,它们有着不同的课程目标,但又衔接紧密,共同构成了一个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课程体系。软件开发课程群不仅仅重视基本理论的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更应特别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相宜的系统实践教学计划和学生训练目标。为构建良好的实践环节,需要在CDIO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工程化实践教学的需求,全面调整实践课程与教学模式,实现工程化教学模式。
根据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相应专业能力的要求,结合CDIO的一体化理念、工程理念、主动学习理念、团队协作理念等,我们将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综合应用层和创新层。每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层次及能力训练目标
在图1中,基础层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实践操作由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综合应用层强调技术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由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的方式训练完成,该阶段面对简单的工程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3-5人的开发小组自行完成设计、制作、调试、测试实验结果,共同完成实验课题。面对一个综合性的小型项目,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过程与系统构建能力,在共同开发中,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层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和科技竞赛的方式完成,它涵盖了CDIO“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层面所需要的能力。该阶段吸纳学生进行与“产学研”相关课题的编程创新训练。通过学生科技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和深入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毕业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公司环境中,真实感受软件工程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该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按软件企业产品开发周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属于高级层次的项目;或者对学术型学生,吸引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争取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教师在提供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也要注重毕业设计课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因为在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查阅英文资料,而且开发环境也是英文版,所以该环节也涵盖了CDIO能力大纲中的外语交流能力。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中两个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然教师也需具备CDIO能力。为了提高主讲教师的工程经验,学校派遣教师去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锻炼培养。此外还邀请软件开发企业的项目经理到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学校也鼓励教师承接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开发,通过实实在在的企业课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 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良好运行,必须建立起一套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机制、实验评价机制、课程设计评价机制、实习评价机制、毕业设计评价机制等等。实践教学的具体考核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上表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由于涉及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仅仅看报告并不能客观评价一个学生,因此需要学生做课堂答辩,除了当堂演示系统运行之外,还要叙述自己的系统设计思路,并回答教师提问。课程设计为小组团队完成,为了考察一个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协作能力的好坏小组成员最清楚,因此需要组员对考核者做小组评定。创新性实践教学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培养,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该项考核,对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通过他们的获奖证书、发表的科研论文、申报的专利或者参与科研课题的总结报告,由班主任进行考核评定,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表所述的各项考核方法,我们对学生基于CDIO的各项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使老师及时分析学生情况,从而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工程化教学实践要求提供依据。
5 结束语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工程实践型人才,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课程群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对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软件开发课程群实践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重应用的完整体系,以培养学生CDIO能力为目标,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等,从基础到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到真正的软件开发流程训练,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步步地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软件人才。实践结果表明,本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能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学习需要;二是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工程化培训,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团队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三是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及创新实践教学的训练,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勇,王忠群.面向应用的计算机软件方向课程群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98-103.
[2] 谭德坤,吴润秀.以《数据结构》为核心的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32-34.
[3] 廖志芳,胡志刚,任胜兵等.软件工程CDIO“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11):128-131.
[4] 陈昊,明仲,彭小刚.软件工程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93-96.
[5] 陶维安,范会联.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0):105-106.
[6] 洪小娟,杨小进,黄卫东. 依托课程群构建信管专业模拟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30-133,181.
[7] 丁卫平,陈建平,管致锦等.以程序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培养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编程创新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9(20):10-13.
[8] 王艳玲.借鉴CDIO理念的软件技术专业“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3(1):293-294.
[9] 雷建云.浅谈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09(8):110-111.
一、民法思维的特点
民法思维是指按照民事法律的逻辑和理念来分析、解决民法问题的思维。民法思维是学习民事法律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民法学习当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的法律思维能力之一。一般而言,民法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民法理念的强化。
(一)民法思维具有抽象性
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性,而现实中发生的一个个民事案件则具有特殊性。在分析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将案件的焦点问题从案件本身抽象出来,并使其与相关的民事法律原理、规范相衔接,最后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与公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它无疑是纷繁复杂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案件事实背后本质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而分析、推理,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民法本身就是由具体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抽象而来,民法所涵盖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法律关系等概念均具是抽象的,所以必须培养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之相衔接。
(二)民法思维强调逻辑性
民法知识体系是依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看似繁杂,其实内部都是环环相扣的,点和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粗糙地糅合、堆砌在一起的。民法有自己总览全局的调整范围、调整原则以及调本文由收集整理整手段,这些综合性的规定限制约束着民法分则的具体内容的实施。可见,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民法分则的内容不能逾越总则的概括规定。所以,在民法学习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民法思维中的逻辑性。掌握逻辑性就好比顺藤摸瓜,势必会让我们的民法学习事半功倍。
(三)民法思维强调独特的民法理念
我国民法是在借鉴、吸收、继承法德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民法经过悠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度概括性的民法理念,这些民法理念是民法体系的精髓和支撑,他们在民法体系当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一般来说,民法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在民法当中公民平等的享有民事权利和平等的履行义务,所以民法理念包括私权至上、主体平等以及私人自治。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民法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法律人的全面培养。相信学了法律,但是不能利用法律解决案件,是法律人的耻辱,也是现今法学教育的悲哀。社会需要的是实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的书呆子。法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实现法律的价值,而不是将法律知识束之高阁。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有利于法学教育的实现,即法律人在脱离的学校之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民法思维能力灵活而又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纷繁的民法问题。另外,民事法律关系其实也是法学教学必须达成的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民法概念分析能力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对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民法概念可谓民法体系的基石,我们在民法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民法概念。民法概念是相关民法问题本质特征的整合,有着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民法概念分析的能力,掌握概念当中的要点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无疑有利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学习。民法概念是民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认同,它将民法的相关内涵以简短的句子、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给法律学习者更加深刻和直观的印象。所以,培养民法思维能力应从分析民法概念开始。
2.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
民法条文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民法条文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即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一定的法律后果。民法条文是根据一定的立法精神制定出来的,民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均体现在其中。严格来讲,几乎没有一个法条能够独立解决民事法律问题。所以,在规定同一问题的不同法条中,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法条的性质,才能解决适用问题。一般而言,法条有任意性法条和强制性法条、不完全性法条和完全性法条、上位法条和下位法条以及同位阶的法条,这些法条之间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只有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才能适当的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有利于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3.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
立法分析是培养民法思维的重要途径。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朝令夕改无疑会导致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但是,法律又不能一层不变,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法律也必然要与之接轨。否则,用已经不适宜的法律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不能获得法律所追求的正义,法律的权威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因此,立法的演变方向一直都是朝着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法律当中蕴涵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民法来说,无论其立法如何改变,其保护平等主体私权,禁止公权力的强行介入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到民法立法精神的改变和民法立法完善的进程,还可以让人从立法演变中领会到民法逻辑的完善,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民法思维能力。
一、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河北省专门环境教育立法仍处于空白的状态,但是有部分立法和政策涉及环境教育内容,从总体来看,系统性和规范性都很欠缺,尤其是缺乏相应的环境教育推进制度。
1.环境教育法律地位的缺失导致公众的环境观念意识淡薄
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严重,但由于环境教育缺乏确定的法律地位,导致环境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虽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但多限于讲座、参观考察、环境知识竞赛等形式;虽有自发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并自觉行动、一些新闻媒体也大力宣传并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披露,河北省环保厅、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也联合发文命名表彰了十余家“河北省环境教育基地”,以期加强民众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但这些大都没有真正触及到环境意识的引导与培养,环境教育尚未变成全省民众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环境意识相当薄弱,所以,一切的形式对于环境教育的发展来讲,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2.环境教育法律保障的缺失使得环境教育投入不够,导致环境教育的“虚化”和弱化
我省自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以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投入到环保方面的经费在连年增加,但是总体上主要是用在污染防治和改进技术方面,对于环境教育的专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等均显不足。比如缺乏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师资队伍和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加之环境教育无确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有可无、操作“弹性”过大的状态使得环境教育的“虚化”和弱化,影响了我省环境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环境教育相关立法的缺乏,导致我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法,河北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相关方面的内容也较少。法律的缺失导致我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运行模式。政府主导推进、公众自觉、自发参与的运行模式尚未形成。加之法律责任的虚无致使环境教育的开展缺乏硬性约束和强制性,环境教育工作难以贯彻落到实处。只有对环境教育进行法律规范,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环境教育走出单纯依靠行政管理的误区,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从而填补河北省此项立法空白,完善河北省地方法制立法体系。
二、河北省环境教育的立法构想
国外环境教育方面的理论已相对成熟,环境教育立法亦相对完善。我省应在借鉴其有益经验基础上,立足河北省实际情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环境教育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河北,最终实现河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制定《河北省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把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确立下来。《条例》应具体涵盖下列内容:环境教育的总则(介绍环境教育的概念、性质,环境教育立法依据,立法原因和目的);环境教育的计划及工作开展;环境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利与职责;环境教育的保障机制。该机制应该包括环境教育参与机制、环境教育内容遴选机制、环境教育推进机制、环境教育奖惩与问责机制等。问责机制主要是对怠于开展环境教育、挪用环境教育资金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确保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2.完善我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形成以《条例》为核心的完备环境教育的立法体系。比如在《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等法规中对一些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等做出规定。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量问世,成为俄罗斯传统生态文学的发起者和开拓者,并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俄罗斯的生态理论具有开创性和独创性,;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在良好的传统意识基础上普及到教育部门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生态立法
中图分类号:K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70-02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杨军(1967-),男,吉林蛟河人,助研,研究方向:生态学。
按照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俄罗斯生态文化以其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呈现了极具个性的文化特征。在工业文明时代以前,多种族共同存在而形成不同的生态文化。在工业文明的高度和广度上创建生态文明,在吸收人类自诞生以来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
一、俄罗斯生态文学
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端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普希金起到了"开端的开端"的作用,他对俄罗斯文明的生存和走向起到启蒙和引领的作用。自由的生存方式是普希金的终生渴求。这就合乎逻辑产生了超前的生态伦理意识:面向大众,返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的笔下塑造的农奴纯真、自然的个性和品质,正是其对自己所向往的美好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在乡村,有恬静的溪流、牧场,有散发着野花幽香的丛林、山谷,有淳朴、厚道的人民,也道出了诗人返归自然、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的心声,而这种境界又恰恰与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
托尔斯泰则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探索回归自然的方式和途径,他向人们展现了原始的生态美,并赋予了自己诗意的人生,完成了对自然审美的超越。“人类心中一切恶的成分,一经和自然接触便应消灭,因为自然是美与善的最直接的表现。”[1]与托尔斯泰相比,屠格涅夫通过更加细腻地塑造了少女形象的自然美,表现了崇高而又朦胧的自然美,从而揭示出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进入二十世纪的前苏联时期,俄罗斯生态文学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文化生态共同体的形成、引导和积累基础之上的集体人格创建的效应。多产的普里什文用人生、艺术、道德、历史的观点来诠释真、善、美和爱,不仅让人们了解大自然,也让人类了解真实的自己,在他笔下的大自然充满诗意和哲理。弗·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则表达了对平凡人的终极关怀,对普通人的生命的致以崇高的敬意。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了一系列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号召人们保护森林的散文。他的“梅晓拉”系列,描绘出大自然的风光美和当地人纯朴的心灵。阿斯塔菲耶夫《陨星雨》、《最后的问候》、《牧童和牧女》、《鱼王》等,为人们谱写了一首首悲伤而又浪漫的现代田园诗。
俄罗斯生态文学题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反思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呼吁人们以“亲人般的关注”面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将人生艺术化的“行为方式”。
二、俄罗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20世纪20年代,布哈林首先把平衡论作为认识生态问题的哲学基础。其主要观点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由互相联系着的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或体系,周围都有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即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经常的联系,处于动态的平衡关系之中。“人类是自然的和自己的两重动物”,“生活和工作在生物圈中”。普列汉诺夫强调自然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人为环境”的概念,认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对人产生的结果不同。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哲学界就罗马俱乐部的系列报告开展了深入讨论。从“人及生存环境”、“科学和现代全球问题”的角度加以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围绕“科学技术革命时代中的人、社会和自然”等一系列问题苏联的科学哲学工作者们提出了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生态化,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保证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也被首次提出,认为人、社会和自然高度相关。“生态意识”概念出现,主张由过去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转变为将人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容许的范围之内,运用生态思维进行生态活动。并在生物圈进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圈思想,生物圈正在向智慧圈转化,强调人的智慧(科学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生态活动”的概念,则指人、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生态效益的过程。
苏联学者对于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持乐观态度。卡皮察认为,人类在原料消耗问题上主要囿于现有技术水平的极限。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几乎每种极限都能为新的技术所突破,人们使用能源的潜力伴随着技术潜能的开发而不断增长。过去生物圈控制着人类种群的动态,能够纠正我们的错误,现在人类摆脱了生物圈的控制。
学者们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人类利用技术文明对自然界的掌握和改造是绝对不能避免的,这个趋势不可改变。人们在利用技术条件创造满足社会的必需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必须考虑随之而来的污染加剧等生态灾难的威胁,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依靠技术自然而然地解决。因此,必须把科学技术的利用,控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教育
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再培训和业务进修等教育类型。从学龄前开始,生态保护教育渗透到从小学、中学到职业教育、大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了解认识环境、认识自然。在职业技术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中,普遍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所将从事的职业中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在各高校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使未来的专家了解环境、了解自然,认识自己的工作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职责,培养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在继续教育方面强化普及生态知识。首先对生态环境组织领导者和专家,尤其是对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经济活动负有决策责任的决策者,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培训。其次,发挥公共教育机构生态培训的主导作用。俄罗斯联邦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工具,以及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和旅游组织等培训主力机构,承担着生态保护宣传的主要任务。再次,生态教育的协助机构广泛吸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生态教育。国家自然保护协会、工会等群团组织举办自然保护讲习所,组织环保电视节目、电影观赏活动,开展自然保护知识竞赛,出版宣传杂志和书籍等,及时向居民通报环境保护立法和生态安全立法情况,广泛地吸收公众参加环境保护工作。
四、生态立法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1.生态立法体系逐步完善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在古罗斯的法律规范中,就开始从个人财产角度立法保护一些植物和动物。当年,彼得大帝开疆拓土,需要木材,但规定每砍伐一棵树木,一定要补种两棵。1833年禁止在圣彼得堡市内设立对大气产生有害影响的企业。20世纪初期,颁布了“森林法”、“捕鱼法”等法令。1960年颁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2]。1977年把国家和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写入宪法。1986年开始进行国家生态鉴定。
俄罗斯法律确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及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宪法地位,创建了实现、遵守和保障公民生态权的法律机制,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生态民主权,生态保护社团的组织权、生态教育权及其他生态民主权力。
2.“环保优先原则”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在生态法领域确认和规定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应对其他自然客体和整体的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利益。保护生态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赋予原本是利用自然资源或者影响自然环境状况的部门相应的环境管理职能。
3.推行生态税收制度
俄罗斯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综合特别税制、缴纳罚款、环境税等成功的经验,利用生态税收对环境保护的有效调节作用,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恢复环境生态功能。l991年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征收自然环境污染税,1998年的《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正式定名为“生态税”。俄罗斯联邦主体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增加生态税收的社会发展目标。
4.推行生态保险制度
1991年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的有些规定过于严苛,操作性不强,被认为同俄罗斯现实严重脱钩,如果严格遵守该法,在俄罗斯至少需要关闭80%以上的国内企业。因此,俄罗斯不得不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减少和约束生态损害行为。
俄罗斯建立生态保险制度,设立生态保险基金,用以补偿突发生态事故给第三人或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生态保险制度增强了投保人的防范意识,以便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最小限度地减少保险赔偿的支出。
5.实施生态鉴定制度
生态鉴定是指,生态鉴定机关的成员依照俄罗斯环境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权威的论述、论著评定鉴定对象的环境影响和鉴定对象的合法性,以鉴定结论的形式说明鉴定对象是否符合生态规定。俄罗斯联邦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旨在查明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是否符合生态要求,是否获得实施许可,预防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的社会、经济及其他后果。
综上所述,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方面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孔子学说和天人合一影响较大,在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大量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这种融贯东西、为我所用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