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

第1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1.对服务活动进行了科学谋划部署

市里成立了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阳光工程办公室。办公室先后召开冬春科技服务活动部署会、调度会,对活动进行部署和调度。按照省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培训重点、重点活动和工作措施,并将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组织省帮扶单位与县(市、区)进行了对接。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推进。

2.深入开展了进村入户下基层活动

从市农委、市畜牧局、市农科院各选派5名专家,组成5个专家组分别深入各地开展巡回授课和专题讲座。专家电话通过媒体在服务的县(市、区),随时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专家服务团开展巡回授课20余场次,现场、电话解答农民问题1000余个。县(市、区)也都组织专家开展了定点联系、包村联户工作。

3.扎实推进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活动

第2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以农广校体系为主要依托,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青壮年农民(主要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者)等为重点,以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按照政府主导、完善政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一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农民塑造工程,探索路径、创设制度、打造模式、积累经验,促进我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承担项目的市县区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将具有“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等5大特征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青壮年农民,按照产业分类开展综合素质系统培训,全省培训3000人,促进大批量职业农民脱颖而出。各地建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完善培育制度,出台支持政策,创造有利于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三、实施范围

(一)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二)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

(三)省级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四、工程内容

(一)开展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系统培训。各地依托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围绕优势产业,将具有“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等5大特征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组织带头人和青壮年农民作为2013年培育对象,按照“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论坛讲评、异地交流、技能鉴定、跟踪问效”的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综合素质系统培训,促进大批职业农民脱颖而出。

(二)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各地农业部门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一是通过培育实践,不断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方法和路径,并不断充实熟化,打造出适合我省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二是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研究提出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标准、程序和管理服务内容,分产业制定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一批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技术帮扶制度,组织技术推广、教学、科研人员与职业农民结对子,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切实增强职业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三)创新职业农民支持政策体系。各市县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协调农业、土地、财政、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政策、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突破现有政策体制机制方面障碍,创造性地制定和出台具体办法和政策制度,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培育工作机制,创造有利于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励有志青年和农科学生从事农业,推动形成职业农民队伍。市县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制定职业农民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职业农民发展生产。

五、资金安排

省财政支持职业农民塑造工程1000万元,用于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环节——系统培训。据我省去年试点情况,职业农民培育补助标准为2000元/人,培育基地教学设备改善补助标准为5万元/基地,实训基地实训条件改善补助标准为5万元/基地。具体如下:

(一)省级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共40万元。

1. 靖边县:20万元,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专项资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2. 杨陵区:20万元,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专项资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汉滨区、旬阳县按照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整体推进安排部署,不单独配套资金。

(二)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共300万元。

安康市10县(区)共300万元。全市统一规划,省级补助培育任务为全市1000人,按照标准2000元/人实行补助,计200万元;每个培训基地教学设施改善5万元,主要用于添置计算机、投影仪、摄像机等教学器材;实训基地5万元,主要用于添置实习操作所需仪器设备、药品试剂、消耗材料等,计100万元。

(三)省级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共600万元。

20个省级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及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各30万元,共600万元。其中每个示范点培育职业农民100人,按照标准2000元/人实行补助,计20万元;培训基地教学设施改善5万元,实训基地5万元。

(四)职业农民培育系列教材编写,共60万元。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万元,用于粮食、油料、果业及其它共12册教材编写。

陕西省农业杂志社:20万元,用于蔬菜园艺和特色农业共7册教材编写10万元,书号费用10万元。

陕西省农学会:10万元,用于畜牧和特色养殖共7册教材编写。

陕西省农干校:10万元,用于公共基础共7册教材编写。

六、项目申报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县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较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有一定规模,具备良好的职业农民发育条件。

2.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农业行政部门将其列入工作重点。

3. 项目实行以县政府牵头,农业局组织,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培训机构以农广校为主体,必须有自有教师和外聘师资不少于20人,包括农业、法律、经济、信息等各个方面,设施条件完善,工作业绩突出,管理经验丰富。个别在农民培训中优势突出的农业职业院校也可参与。

4. 农业科技实训基地以省市认定的现代农业园区或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为主,能够代表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最高水平,满足职业农民实训需要。

(二)申报名额

1. 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要上报2013年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 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等。

2. 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确定的汉滨区、旬阳县职业农民示范县和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2012年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的通知》已经确定的安康阳晨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石泉县明星村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点),由市政府组织统一申报,但各县(区)政府要上报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 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3. 省级职业农民的示范县要上报2013年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4. 除省示范县和安康市外,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商洛、榆林、延安市可推荐上报2个,铜川、杨凌、韩城可推荐上报1个,共19个。

(三)申报程序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2012年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凡愿意参与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的县(区),确定1~2个产业或专业,由政府牵头、农业行政部门组织、 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具体实施,认真填写《陕西省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申报书》,经市级农业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农业厅。安康市填写的《陕西省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申报书》,须经安康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农业厅。

(四)专家评审

农业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基地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推进工作开展。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督促,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二)狠抓工作落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项目组织单位,要把工作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内容,落实相关任务,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扎实做好认定管理,落实农技人员或者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对职业农民一对一帮扶制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要强化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创新培育方式方法,建立职业农民系统档案,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各个环节。实训基地要积极配合培训机构,改善设施设备,创造良好实习条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3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一、基本情况

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2193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口15484人,农村劳动力29765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3653亩,现有林地面积26772亩,茶园面积23392亩。201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761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亿元,农业产值3661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84元。全镇共有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低收入农户5671人。

二、目标任务

到2013年底,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31元。

一是新发展优质茶叶2000亩,三年后新增产值1200万元,增收720万元

二是新发展林竹3000亩,三年后新增产值900万元,增收850万元。

三是新发展成片蔬菜1000亩,新增产值6000万元,增收3600万元

四是稳定粮油种植复种面积2.6万亩,确保粮油增产39吨,增收111.36万元,加上粮食直补每亩10元,增收26万元,共增收137.36万元。

五是新发展养猪大户260户,增养52000头,增收1040万元。

六是新增规模企业和新上工业企业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人,增收4500万元。

七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新增个体工商户500户,增收5000万元。

八是加大劳务输出5000个,实现工资性收入1亿元。

三、工作措施

第4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2014年继农业部将陕西省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后,陕西省委将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重点任务,省政府也纳入民生工程和新一轮农民增收规划,并将“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省级财政投资增加到4000万元,全面促进了整省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陕西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做好制度设计,搭建培育政策框架

一是制定了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和农业部整省推进工作要求,省农业厅制定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育总体要求和任务,突出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政策扶持等4大工作环节,细化了工作进度,强化了工作措施。

二是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菜单式地将培训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农业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等4个门类,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作课4大模块计560门课程,规范了教育培训内容。制定完成了《教学管理办法》、《考试考核办法》、《学分管理办法》等教学制度,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制度。

三是打造了培育路径模式。探索了不同主体打造成职业农民的路径,形成了“在发展产业中催生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发展产业,实现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总体思路,总结完善了适合陕西特点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即“理论授课、网络辅导、基地实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扶持发展”。

四是规范了资格认定管理。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省、市、县相应的高、中、初三级资格认定体系,明确了资格认定的标准、程序、组织、管理,通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职业道德等5个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一整套认定管理流程,并规范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五是出台了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科学设置了4个一级、10个二级、21个三级考核指标,确定了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全面加强对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

另外,还制定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点》,明确了整省推进的7大类36项任务,下发了一系列调查、摸底、论证、认定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截止目前,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二、实行精细管理,夯实培育工作基础

一是进行对象摸底。深入村组、合作社、园区、家庭农场,逐人统计培育对象相关信息,逐级汇总,建立职业农民对象信息库。初步统计,全省符合职业农民特征的培育对象(包括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龙头企业负责人、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达到20多万人。

二是开展机构调查。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人员、条件、工作等进行了摸底和统计,着手建立健全师资库,指导市县认定一批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满足培育需求的实训基地,并计划认定一批省级实训基地,实行挂牌管理。

三是推进教材建设。组织400余名专家编写了第一批41套系列教材,教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既系统、全面,又直观、生动,目前已出版21套,其余20套正在出版印制中。同时,着手以文字教材为蓝本,制作一批直观、实用的系列音像教材。

四是组织管理培训。今年4―5月份,在杨凌先后举办了全省局(科)长班、农广校长班、市县区业务骨干培训班,解读培育政策、安排工作进程、明确工作要求,统一全省培育工作的步调。

五是实行分级负责。坚持省级负责高级、市级负责中级、县级负责初级和竞争择优的原则,认定一批条件好、实力强、管理良、成绩优的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农学结合”,分级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同时,依托农业院校,以农业应届毕业生为主体,开展500名中级和200名高级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三结合”方式,全面考核评价培训效果。

六是建设监管系统。开发了陕西省农业科教远程视频监管系统软件,对全省承担任务的所有培训基地,实行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确保培训工作实,效果好。同时,利用“三网合一”职业农民视频教育系统,开展远程教学活动,计划全年省级开展30次大型视频培训专题。

三、采取得力措施,营造培育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认定管理。组织202名高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通过条件审核、理论考试、集中面试、领导小组审定和公示5个环节,认定了全省首批84名高级职业农民。同时,积极督促指导市、县级开展中、初级认定。据统计,全省认定中级职业农民55名,初级3696人。首批高级职业农民的认定,在全省引起了较大反响。

二是实施绩效考评。组织7个考评组对2013年34个职业农民塑造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按照4类21个指标进行现场量化评分,促进21个县(区)政府出台了政策文件, 24个县(区)进行了资格认定,31个县(区)建立了包抓指导制度,提高了地方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对培育工作的全面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是加强战略部署。5月6日,召开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全面启动了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明确整省推进不是县县推进,确定西安、咸阳、榆林、商洛4市整市推进市,要求覆盖全省70%的农业县区、实现资格认定率50%以上,并提出了“5432“工作要求,即:5个环节(选好培育对象、抓好教学培养、搞好帮扶指导、做好资格认定、加大扶持力度)、4个原则(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分类培育、农民自愿)、3个建设(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2个结合(与农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结合),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各地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四是广泛进行宣传。开辟了陕西农业网职业农民专栏,联合农林卫视拍摄了职业农民培育专题片,陕西日报刊发了“看我们务农多体面”专题报道,陕西电视台以“职业农民:现代农业新希望”为题作了专题报道,陕西广播电台作了专题采访,在《陕西农业》、《陕西合作社》出版了职业农民专刊,编印了《职业农民风采录》、《职业农民培育优秀调研报告集》。6月26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就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向境内外40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在全省掀起了新一轮争做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农业的农业创业。

四、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培育稳步推进

一是健全机构机制。省农业厅成立了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以省农广校为主体组建了办公室,下设调研督导、信息宣传、综合协调、教育培训等4个小组,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制、重点工作督办制、重大问题协商制和专家评审制。目前,全省12个市107个县区均已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有6个市正式发文成立了培育领导小组。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省农业厅将职业农民培育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纳入重点目标任务,设置了4大类指标,强化对有关处室和单位考核,并延伸到市级。同时,协调教育、团省委、省妇联、科协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淘汰机制,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推行包抓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包抓制度,推行省厅领导定期包抓、处级干部定点包抓、干部一线包抓,整市推进市和承担任务县领导定向包抓,管理人员蹲点包抓,科技人员上门包抓制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

四是开展技术帮扶。组织全省3万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锁定重点对象,开展“三到位、三落实”活动,做到工作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发展规划到位,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建立指导教师与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每指导一名职业农民省级补助指导教师200元,并推行园区、大场、大社、大企技术干部和大学生助理派驻制度,帮助发展产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5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按照安排,我就分管工作简要讲两个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村工作

——备耕春耕生产进展比较顺利。克服前期严重倒春寒、后期严重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在抓好科技备耕、物资备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同时,组成五个备春耕生产督导组,分赴到各乡镇、村社、农户,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信用联社,解决春耕生产资金8.6亿元,保证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重点扶持原有17户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加强与域外大中型龙头企业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新建了2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7个牧业小区,新发展专业大户410户。新发展各类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协会114个,培育农村经纪人1633人。在全省农业产业化会议上,县级唯独*介绍了经验。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22个试点村美化、绿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对全市22个试点村和局包试点村工作,进行了检查和调度,起草下发了新农村试点村考核标准,实行两年一考核,用考核结果淘汰村、否定乡。户用沼气试点工程在溪河镇双印通村和莲花乡东大村正式启动建设。今年,又向农业部申报了2000户和3个沼气服务网络建设项目;33处新建饮水工程已完成浅井18眼、深井5眼。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补贴购置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大型机具180台套。推广农机新技术12项,新建农机示范村27个;完成109个村级信息服务站配套建设,信息1500多条;亮甲山水库续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10万元,占计划的72%。太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资金全部到位。响水二期方案通过水利部并列入除险加固工程。12座小(一)型水库被列入国家病险库加固计划。加强灌溉工程维修养护,保证了水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完成更新造林、改培林造林任务。城区新增绿地3公顷。全民义务植树84万株,“四旁植树”39万株。建义务植树基地15处、38公顷。绿化县乡公路、江河堤防111公里,村屯30个。造林成活率初检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以上。加强林政管理,查获各类林业案件338起,依法收回林地造林311公顷。实现春季无一般森林火灾发生的阶段性目标;代表吉林省顺利通过了国家春季动物防疫检查组的检查,综合防控效果得到好评;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任务。

——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完成绿证培训500人,阳光工程培训964人,新型农民培训1400人,实现转移就业870人。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到位。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技术补贴等惠农资金合计9641万元全部兑付到位;较好地完成了移民人口的核查登记,得到了省里的好评。

——农村社会比较稳定。重点抓了乡村两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情况、国省农场税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制发了《2007年农民负担工作方案》,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健全和完善了农村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了行为。妥善调处了农村土地、林农纠纷问题。接待涉农来信来访1121件,调处解决1054件。

(二)民政和残联工作

在认真抓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事务管理和残疾人康复、扶贫、就业等工作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村委会第七次换届选举工作,一次选举成功率达到98.6%;启动了*市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积极与省里协调,共征得省拨付资金3316万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低保工作,城市低保管理实现信息化。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74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83万元;加强殡葬用品市场管理,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对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现状进行了调查,启动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49人、推荐就业12人。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全年工作安排,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着力抓好防汛工作。防汛的重点要放在大中型水库、塘坝、主要堤防上,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物资准备到位,抢险队伍落实到位,领导包保责任到位,值班值宿到位等,确保全市安全渡汛。

2、要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要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做好抗灾减灾、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确保粮食作物安全成熟、增产增收。要指派农技人员配合乡镇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检查庄稼长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情况的跟踪监测,重点加强恶劣天气的预报预测,及时提供翔实可靠的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要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做好项目包装、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有效措施,力争再引进几户较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要突出生猪、黄牛深加工项目的引进,以弥补我市生猪、黄牛产业无龙头的空白。要抓好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是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在牧业小区建设方面,要积极探索解决小区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着力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同时,要围绕牧业经济强乡建设,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屯,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在种植园区、牧业小区建设上,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年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要抓好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产业经纪人的培育,弥补龙头企业在拉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要抓好农产品品牌的整合,提高品牌效应。

第6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一、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为了实现县委、县政府的“药业强县”的战略目标,我局克服黄姜种植全面亏损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引导全县农民种植市场行销药材。首先,重点推动了商洲枳壳这一传统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地产药材商洲枳壳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枳壳的积极性。目前,全县新建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枳壳种植基地9个,新发展枳壳5000多亩。我局建立的5亩商洲枳壳品种提纯苗圃,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可出圃苗木6.5万株。其次,捕捉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发展市场行销品种。今年重点发展了青蒿、瓜蒌、决明子三个新品种,进一步壮大了我县的药材种植规模。今年,全县新发展药材种植2.13万亩,其中车前子1.08万亩,枳壳0.5万亩,其它药材0.55万亩。

二、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缺乏工业拉动是我县药材产业不能做大做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年,我局在人员不足、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包装招商项目。立足我县药材资源优势,我局先后编印了《商洲中药饮片药业有限公司项目招商指南》和《县中药材产业招商项目册》,并通过网上、邮寄等形式,将有关资料散发到全国各地,为我县中药工业招商引资进行了强力宣传。同时,建立了县道地中药材样品展柜,展出我县道地药材品种30多个,不厌其烦地对到我县考察的有关客商宣传我县的中药材资源。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招商。5月份,我局组团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百药之乡”国际中药材产业化及出口论坛,展示和宣传了我县的道地药材资源优势。7月份与工业园区管理局联手到广东开展招商,成功邀请了广东碧山公司董事长蔡碧山先生到我县考察中药材生产。同时引导本地企业创办中药工业。目前,我局与黎山林场和县民营企业新一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协议,购买黎山林场城南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和土地筹建中药饮片厂,预计2012年10月竣工投产。

三、切实搞好中药材市场信息网点建设。依托政府网和药材网,我局建立了4个药材信息网点,加强了与国家级药材市场的信息交流,广泛收集全国中药材产销信息,及时提供领导,到各乡镇。今年,共发放技术和信息资料8期1500多份,为引导农民种植药材起到了较好的信息导向作用。

四、想方设法帮扶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华新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于去年建成,今年正式开工生产。共收购加工黄姜3700多吨,5月份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已生产成品皂素15吨,预计到年底可生产成品皂素21吨,实现产值315万元。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利用现有车间、设备转产硫糖铝,12月6日已正式投料生产。

五、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管理各项任务。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局克服困难,今年共完成启动民资5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1万元,超额完成81万元;完成发展货运车辆2辆;完成税收0.31万元;资助挂点村新农村建设资金2000元,水泥10吨,小学生学习资料125册,捐助贫困学生3名,资金800元;积极参加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投资700元在责任路段安装钠灯一盏。

2012年,是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的第二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候,我局将继续以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突出“药业强县,富民兴干”的产业化主题,做大做强中药材特色产业,把我县中药材产业推向一个新台阶。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如下:

一、抓好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推进药材种植规模化。根据干办字[2005]160号《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2012-2008年工作方案》中制定的中药材发展规划,全县2012年中药材发展任务为25000亩。为切实完成年度计划,我局一是主抓地产药材发展,推动具有特产的道地药材发展。其中发展商洲枳壳5000亩、黄栀子5000亩、车前子10000亩、“三木”药材2000亩、其它药材3000亩。二是重点抓好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全力抓好每个乡镇1个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长效药材基地建设。

二、力争引进1-2家投资8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药材产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没有取得国家的重要项目资金支持,也没有较大实力的药材企业联合带动药农种植,为此要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受市场制约较大,缺乏“龙头”企业成为制约中药材规模发展的关键。为此,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是我县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2012年,我局将一如既往,全力开展中药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成功引进1-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

三、链接四大药材市场信息,进一步加强药材网站建设。我局建立的药材网,作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窗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建立的四大信息网点(樟树、清平、磐安、廉桥),也为我县药农种植、销售药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012年,我局将加大对药材网站的管理和四大网站的联系,为我县药材产业带来更多更好的信息,同时也亮化我县的中药材窗口。

第7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1、强势推进和谐生态村创建。

年计划完成65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5个整乡镇整治、3个市级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镇创建,启动5个中心村建设。经过8年建设,全县597个行政村中有288个已完成“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占48.24%,剩下的村庄都是班子战斗力相对较弱或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差,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已完成所有“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村的村、乡镇、县、市到省的逐级申报、立项、任务下达和实地调研指导;组织交通局、林特局、卫生局、环保局和财政局对乡镇业务骨干、工程承包人员和部分村干部共72人进行业务培训,现场参观两个村的半成品工程;向村干部和部分乡镇干部发放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服务指导联系卡”200余张。已经有3个村基本完成整治,12个村整治任务完成一半,其它50个村已经启动整治。

2、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

目前我县按照“三有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的实施。我们制定了年度乡镇(街道)“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春节前后进行了一次督查通报和排名通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工作回访。全县597个村共有保洁员1199人,其中社区106人,农村1090人,已组织了5期共458人保洁员轮训。继续通过财政拨款、村民收取、乡贤捐资等方式筹措活动资金,其中一季度财政预拨专项资金100万元。

3、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是今年省市适应新农村和生态省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县领导十分重视,目前农办正会同县发改局、财政局争取世行贷款,用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思路已经大环境学院讨论推出,现在进入调查、研究、确认阶段。

(二)以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1、继续实施产业扶贫。

我办认真总结我县十年扶贫成效,制作了县十年扶贫纪实宣传片。6月份,经农林大学、县委办、县府办、县农办、财政局、发改局、水利局、农业局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上半年,按照村级种养业、村级公共设施、基地配套设施、帮扶组织四类,下拨了年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370万元,其中省财政253万元,县财证配套资金117万元,同时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的意见》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公告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成年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项目预申报工作,同时对申报年产业发展项目名称、地点、完成时间、投资规模、实施效果和带动低收入农户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年度扶持对象,指导和督促项目实施。

2、加大实施金融扶贫力度。

我办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协助督促已开展的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正常运行,4月份,会同审计局、财政局对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资金审计。目前互助资金总额200.1万元,农户入股资金40.1万元,发放借款总额149万元。5月份,帮助年新增的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筹建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实施扶贫小额贴息信贷,下发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申报通知要求,明确扶贫贴息对象、贴息依据、标准和贴息最高额。

3、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作。

下发年年度下山搬迁计划和年度考核要求,把移民搬迁项目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纳入县二个社会考核。积极推进移民小区建设进程,完成朝阳二期征地47亩,安置区平面图总体设计方案,目前安置区设计方案报批、施工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正在有序进行;4月份,针对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问题,出了《县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暂行规定》(政办发[]40号),切实解决制约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的瓶颈。上半年共完成下山移民261户,792人。

4、继续扶持农家乐发展

上半年农家乐完成投资210万元,接待餐位数达7573个,床位数达1213个,共接待游客92.8万元,直接营业收入4675万人,购物收入2865万元。上半年我办多次与农家乐协会一起对街道、镇、镇等重点区域的农家乐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是针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指导。4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期农家乐业主培训班,并到永嘉等地参观学习;6月份,我办带领部分农家乐业主进行了一次外出考察,受益匪浅。同时,我办和农家乐协会不定期在各大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区域展示发放农家乐宣传折页,并在农民信箱、新农村等网站加强宣传,充分展示我县的农家乐特色。

5、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创建。

年初,我办在各乡镇申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6个市级强村、20个县级强村创建对象,涉及蔬菜、杨梅、蜜梨、笋竹等10多个产业。分解任务后,我们组织农业、林特等相关部门对今年的创建村进行多次的工作指导,并针对创建村的产业发展,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村的产业发展水平。

6、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截止目前累计已完成培训3629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987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42人,实现转移就业1453人。我们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并制定了农民培训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开展“两创人才”培训,我们把农村“两创人才”培训及精品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层次。加大对日常培训班次的监管,上半年我们多次对各培训班次进行暗查,督促培训机构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三)以推进“三农”服务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改革和服务保障水平。

1、加大政策改革创新。

今年我办围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加强调研,排定了五项重点调研课题,分别由领导班子负责落实。同时,我办加强政策性调研,完成了农业农村扶持奖励政策的制订,已经县政府发文。破解了困扰多年的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和房产证办理的难题。按照原有政策,高山移民户的户籍登记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以至于“两证”都无法办理,严重影响高山移民户正常权利的享受,拖延了扶贫工作的进度。我们在调研后召开座谈会,会同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展开讨论,把这件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工作细化,出了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屋登记的相关政策。

2、加强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

今年我办加强指导员制度建设,要求各派出单位严格选人,派出精兵强将作为新一批指导员,4月份,我办完成了第六、第七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交接,第七批指导员共92人,其中省派8人、市派9人、县派75人。5-6月,我办组织慰问了全体省派农村指导员,6月初,分别召开省派和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例会,6月底,举办指导员培训会。今年我办抓好指导员信息报道和典型培树,已刊发《今日农村》专刊3期,向上报送信息5篇,其中《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在《新农村》第5期上发表。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加快“初级型和谐生态村”的创建。将继续加强业务指导,拓宽筹资方式,采取月通报制度督促整治进度和施工质量,6至9月召开施工骨干经验交流会和面上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由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及所属创建村,根据省考核办法要求,帮助指导建立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档案和工作账。确保在11月份65个整治村都完成任务。

抓好“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要理顺管理体制、抓好机构配置,7月上旬整合县清洁办,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集中正式办公;同时明确县财政资金到位以及改进资金拨村方式,制定新的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保洁员工资按月、足额、及时拨付;建立县领导调研、联系、定期督查制度,保证清洁家园活动强势推进。7月初召开全县清洁家园领导小组成员和乡镇(街道)书记会议,并在7月上旬组织一次全面排查,开展大清扫,8月份组织召开全县清洁家园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市督查通报提出的整改方案,由分管县领导带队到两个乡镇(街道)跟踪督查彻底整改,迎接市回访;将县域内主干道、两侧以及各风景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村等列入重点区块,将、三个中心镇和4个建制镇作为重点乡镇,开展一次卫生大整治活动,并进一步健全保洁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培树典型,带动活动开展,今年创建、、、等示范乡镇和全县100个示范村。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县村庄整治还有309个村未开展,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计划,争取三年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我办下一步牵头做好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发改局、财政局包装项目,尽快把世界银行的贷款申请下来;提请县政府(或办公室)相关领导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把项目抓紧运作起来。在得到世行的贷款前,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先筹备资金,适度开展实施。

(二)着力实施扶贫开发。

继续实施产业帮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着力形成扶贫开发的有效合力。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指导督促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加大来料加工扶持力度,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积极搭建平,拓宽来料加工业务渠道,计划在7月份,组织筹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会,筹建县来料加工协会。

加快异地脱贫步伐。推进集镇和中心镇安置区建设步伐,实现山区群众下山脱贫易地致富。着力做好朝阳二期公寓式安置房开工建设,幸福花苑五期安置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镇鹤栖新村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抓落实,今年完成600户1800人的移民目标。

加大各界帮扶力度。积极筹办省级结对帮扶推进会;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联合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慈善等社会群体,扩大帮扶力量。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工作,开展“真心帮扶、合力助农”主题实践活动,“中秋”节前组织全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

(三)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提升农家乐品位。修编农家乐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品位。以街道东升村、镇村、镇九遮村、嵩山湾度假村、寒山湖度假村等四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为主要对象,围绕农民风俗和农业观光两条主线,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土特产资源及农事参与活动,深化和拓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内容,将之逐步打造成我县的“农家乐”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点。计划举办一次“农家乐”厨艺、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农家乐三项技能大赛”,促进交流。确保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0万元以上,建成首批市级农家乐“三大基地”4个,培育四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家以上。

第8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一、总体思路

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和第一民生工程,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确保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销号”,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提前全省三年、提前两年的要求,确保2016年实现全处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目标(办事处精准脱贫计划一览表附后)。全处共两个贫困村(坳口村、白龙村),贫困人口1581人。2015年,360人脱贫;2016年,两个贫困村“出列”,1581人脱贫。所有贫困户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即建立档案卡的扶贫户通过扶贫开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的目标。

三、政策措施

(一)产业扶贫带动。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至少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按照“龙头带动、一村一品”的思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发展,重点支持发展柑橘、蔬菜、畜牧、水产、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

(二)基础设施提升。通过整合资金、向上争取、指标倾斜和农民筹资筹劳,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出行、用水、用电三大难题。到2016年,在路基改造达标基础上,实现组组通砂石路,常住人口1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和群聚地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快递。深入实施“安全饮水惠农家”行动,继续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统筹解决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产灌溉用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大贫困地区配电网建设力度,实现生产生活用电户户通。

(三)住房改善安居。结合新农村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因灾倒房等项目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步伐。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争取专项资金,对整栋危房(D级)全部拆除重建,对局部危险(C级)的破旧土坯房实施结构加固。出台补助贫困家庭生活必需品的具体政策,在农村集镇设立“阳光超市”,整合慈善资金和社会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捐资捐赠,为贫困家庭配齐“件”(餐桌、木椅、床、棉被、衣柜、电视机、电扇、电饭煲),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四)保障救助兜底。建立低保标准、五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实行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逐步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继续实施“情暖特殊苦难群众行”活动,实施常规救助政策之后,对生活上仍然存在各种困难的特殊困难群众实施“保上加保”,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有电用、有安全水喝、有安全房住、有法定监护人”的基本目标。继续实施农村福利院“星光工程”,完善集中供养设施。多种渠道筹资设立大病关爱基金,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五)教育培训扶智。制定贫困户子女教育优惠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行贫困户子女学费全免,基本生活费全免,落实普通高中和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困难大学生扶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学生救助体系,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创业。整合“希望工程”、“金秋助学”、“金凤工程”等资源,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助学基金会,资助贫困户大学生缴纳瘦脸学费。整合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量,完善农技服务入户制度,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培训力度,教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技能农民工,让每个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四、时间安排

全处扶贫攻坚行动从2015年8月中旬开始,至2016年底结束,分3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8月中旬,安排部署,召开动员会议。9月上旬,完成入户精准识别。

(二)精准脱贫(9月中旬至2016年底)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基础上,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认真制定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贫困人口销号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全处按期整体脱贫。

(三)检查验收(2017年1月上旬)

迎接省、市、市检查考核、验收。

五、组织保障

(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村支部、村民委员会主体责任,建立处、村两级领导责任制。成立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部署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相关处直部门、各村要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制定配套方案。由相关处直责任部门制定特色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危房改造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教育扶贫、低保五保救助及养老扶贫、培训与就业保障扶贫、文化事业扶贫、网格化管理扶贫等十二个配套实施方案。

(三)组建工作队伍。由市、处两级领导连带村、包户的工作机制。按照整合资源、强弱搭配的原则,从党政机关组建1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对明年“出列”的两个贫困村,由市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帮助工作,并协调安排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贫困村。

(四)强化投入保障。坚持以对上争取为基础,以本级财政投入为重点,以社会资金为辅助,以村自筹为补充,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扶贫投入。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大力引导社会扶贫,动员全社会通过捐资捐物扶项目等方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五)培优基层组织。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发挥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深化农村集体股份合作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贫困造血功能。

(六)严肃考核问责。建立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有考核的考核问责机制,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2016年进行考核总结评比表彰的推进工作机制,确保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第9篇:农业产业帮扶工作方案范文

一、关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基本制度,两者相辅相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开展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建立贫困瞄准机制、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就是通过调查识别和建档立卡,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和针对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分类帮扶机制,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保障收入已过低保线但仍比较低的这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可以说既是发展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加大力度,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在推进过程中,必须突出三个衔接、抓好三项工作。

三个衔接,就是对象衔接、政策衔接和管理衔接。

对象衔接,是基础、重点和难点。扶贫部门要主动与民政、财政、统计和残联等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做好各类扶持对象的衔接。尤其在对象识别上,要遵循先严后松的原则,严把群众申报、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吃透摸清情况,不多报、不露报,初定后向群众公布,确保客观公正。

政策衔接,是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目的所在。在政策衔接上,民政部门要继续完善低保到户政策体系,做到应保尽保,绝不脱档;扶贫部门要以1500元以下收入群体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产业开发、能力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到户扶持措施,使其尽快跨过贫困门槛。

管理衔接,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在管理衔接上,要分类建立低收入人口对象档案,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项工作,就是发动群众、规范程序、加强监督。

发动群众,就是要以群众为重点宣传对象,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努力将有关政策、操作办法等宣传到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确保“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有效进行。

规范程序,就是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中,严格按照统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绝不能图简便而减少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对象识别的民主评议、村级初定对象和公示这些步骤中,必须熟悉程序,严格实施,环环到位,确保公开透明。要以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举报电话统一的规范形式,对村、乡、县三级确认的对象进行三次公示。在对象识别和政策落实等环节上,要坚持集体审核原则,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禁优亲厚友。

加强监督,就是要认真做好意见收集、调查核实、纠正偏差、监督检查等工作。要切实搞好投诉处理和处置,接到群众举报或投诉,必须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向群众公布,确保真正把这件惠及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关于农高会组团参会工作

农高会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科技成果的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多次。今年农高会我市筹备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全市将按照布大展的思路,统一谋划,突出特色,提升层次,力争在本届农高会上取得宣传展示、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全面丰收。现在距第十七届农高会开幕仅剩20天时间了,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松劲厌战情绪,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重点抓好参展布展、项目招商、大会组织等重点工作,确保按时高标准完成组团参会的各项任务。

一要在布展上突出特色。要按照统一布展的要求,分成几大特色板块精心设计,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和粮果蓄菜等特色产业。尤其要彰显一年多来我市农业高科技的新成果、新产品,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和效果。要建立参展成果征集互动机制,各县市区要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按要求积极筛选项目、准备展品,充分体现本县区主导产业和农业科技水平。

二要狠抓农高会项目签约工作。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同频共振,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洽谈签约等工作。一是筛选好项目。对外推介的项目要突出我市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精益求精,彰显规模效应。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工作。二是抓好项目的洽谈。要有效利用大会开幕前这段时间,与客商充分接洽,把项目的洽谈工作抓好、抓细。三是抓好项目的集中签约。各县市区要保证当会有2个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争取更多项目签约,确保项目质量,以签约项目体现参会成果。